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学设计-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 格式:doc
- 大小:93.00 KB
- 文档页数:2
第 3 课太古的传说教课方案【课标要求】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认识传说和史实的差别。
【教课目的】一、识记与理解1、识记太古传说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汉族的前身和鼻祖。
2、理解炎帝、黄帝与农业发源传说的本质。
3、理解“禅让”的含义和本质。
二、能力与方法1、培育从传说中提取实用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用传说印证史实的方法。
2、回想已学知识并联系资料,理解传说与历史间的关系。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培育学生学习历史、热爱历史的感情。
2、认识华夏族形成历史,培育崇拜中华民族人文鼻祖的感情。
3、领会以禹为代表的太古居民的优异品德,培育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异传统的信心和信心,进一步确定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要点难点】一、要点 :1、农业发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2、禹治理水的方法及其难得的品德二、难点 :1、部落、部落结盟的组成和性质以及他们之间的战争与交融2、“禅让”的含义和本质【讲课种类】新课。
【教课时间】 1 课时。
【教课准备】教师准备:炎、黄帝的肖像挂图、对二人陵墓的简介课件、祭祀活动的图片、禹治水的幻灯、部署学生采集我国历史上的传说。
学生准备:认识、采集我国古代的传说。
【教课方法】解说法、叙述法、概括法、图示法、比较法和议论法。
【教具媒体】计算机与课件。
【教课过程】(联合旧知识导入新课)师:前两课我们学习了对于我国太古居民和原始农耕文化的历史,我们主要是经过考古资料来认识这些历史的,在古代历史文件中并无有关的确切的记载。
可是,从我国广为流传的大批对于太古时代的历史传说中也能找到一些重要的信息,和太古的农耕文化相印证。
传说固然不免夸张虚假,但许多传说生动地反应了人类的历史,包括了极有价值的内容。
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太古传说?(出示课题)第 3 课太古的传说一、炎帝和黄帝的传说1.农业发源的传说( 选定一位或两位同学登台叙述炎帝或黄帝的传说,以此调换学生参加讲堂的踊跃性 )联系炎帝和黄帝的传说,展开议论,依据课本介绍的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事迹,总结概括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演进所做的贡献。
3、远古的传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
过程与方法:搜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夸父追日、神农尝草、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资料,讲述相关传说故事;思考理解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体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炎帝和黄帝的发明教学难点:炎黄联盟尧舜禹的禅让教学方法:讲述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黄帝陵图片,导入新课教师介绍: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有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到这里祭拜,黄帝陵被视为华夏子孙寻根祭祖之地,平日里到这里来瞻仰的人也很多,络绎不绝。
为什么黄帝会受到后认的尊敬和景仰,传说中四五千年前的中国大地上又发生了哪些大事?给后人带了怎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远古的传说。
二、讲授新课(一)学生读课文第一小节,完成引领学习1、黄河流域主要有哪些部落?它们之间的是怎样的关系?2、五六千年前,在今天的黄河流域发生过哪几次重要的战争?战争双方分别是谁?结局怎样?有什么影响?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黄帝、炎帝、蚩尤等部落。
经常相互攻伐又持续合并2、(二)学生读课文第二小节,完成引领学习说说炎帝和黄帝为什么会受到后人的尊敬?指名生回答,教师明确。
因为他们都为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学生读课文第三小节,完成引领学习1、尧、舜、禹是怎样的人?2、什么是禅让制?禅让制的实质是什么?哪些部落首领以前实行过禅让制?指名生回答,教师明确。
1、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 禹:治理水患,用疏导的方法;三过家门而不入 2、“禅让”的实质——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一)炎黄联盟幻灯片展示问题:读课本第一目“炎黄联盟”部分内容,结合材料和你所搜集到的资料讲述历史故事。
(轩辕)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三战,然后得其志。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
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生1:阪泉之战。
炎帝和黄帝原来都生活在黄河上游一带,后来两大部落又都向中原发展。
为争夺土地和财富,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产生了尖锐的矛盾,爆发了阪泉之战。
经过三场恶战,黄帝最后取得胜利。
战败的炎帝表示愿意服从黄帝的领导,黄、炎部落结成联盟。
生2:涿鹿之战。
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为联盟后,实力更加强大。
后来,蚩尤带领他的部落不断向西发展,对炎黄联盟造成威胁,黄帝率领各部落的人,与蚩尤战于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的原野上,蚩尤战败被杀。
炎黄联盟得到更大发展。
师:从字形来看是否相同呢?师:炎帝黄帝与蚩尤的交战是一个传奇般的故事,那么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怎样的呢?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战争结果。
(多媒体白板展示图示和填空题,引导学生概述内容)师:现在我们回到第一个问题,海内外华人为什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他们为什么要祭祀黄帝呢?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对这个称谓有什么感想?生1: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因此,我们海内外华人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生2: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我感到很骄傲和自豪。
我们祖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人民勤劳、勇敢、坚强、善良。
所以我很骄傲。
师: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提到: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我们现在的历史辉煌更是由中华民族的人民缔造而成,我们要珍惜我们的传统文化,更要弘扬传统文化,这才无愧于我们是“炎黄子孙”。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师:炎帝黄帝之所以被称为人文始祖,更是因为他们是华夏文明的始祖。
请结合课本说一说,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哪些发明?生回答。
师:这些都是炎帝和黄帝发明创造的吗?还是仅仅是传说?有哪些文物佐证了这段历史的存在和真实性呢?生1:西安半坡、河南仰韶等遗址发现的大量彩陶如尖底瓶、陶罐等,充分证明了当时已有了较高的制陶技术。
初中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优秀范文5篇教育是石,撞击生命的火花。
教育是灯,照亮夜行者踽踽独行的路。
教育是路,引领人类走向黎明。
因为有教育,一切才都那么美好,因为有教育,人类才有无穷的希望。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初中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优秀范文。
供大家阅读参考。
初中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感知历史的形象思维能力;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激发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难点】了解黄帝──“人文初祖”是全课的重点。
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是难点。
【导学过程】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以江丙坤郁慕明清明祭拜黄帝陵冢的视频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黄帝是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清明节会有那么多人祭拜黄帝陵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3课,远古的传说【自主预习】1、读课文结合课件图片了解本文内容。
2、小组讨论华夏族的由来,人文初祖,禅让制等知识。
(一)炎黄战蚩尤结合课文内容及课件图画归纳出华夏族,炎黄子孙名称的由来,知道涿鹿之战。
明确黄帝所进行的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
(二)黄帝--人文初祖结合课文内容及课件图画知道黄帝对于人类的贡献。
明白他被人们称为人文初祖的原因。
(三)尧舜禹的“禅让”了解什么是禅让以及禅让的本质,尧舜禹的事迹。
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及夏王朝的建立等有关知识。
【合作探究】1、你对神话(即黄帝时期有关发明的各种神话传说)有什么看法?认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样看才更为科学?2、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什么时候算起?后世为什么称黄帝为人文初祖?3、你还听过哪些有关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首领?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三位神话人物——盘古、女娲和伏羲的传说故事。
通过这些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以及这些神话传说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神话故事的文本阅读,也有与故事相关的插图和注释,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神话传说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展对古代神话传说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神话传说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盘古、女娲和伏羲的故事,理解这些神话传说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历史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盘古、女娲和伏羲的传说故事及其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教学难点:神话传说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以及引导学生理解神话传说在历史文化中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神话故事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3课远古的传说》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课件3.教学资源:与神话传说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4.课堂活动准备:神话故事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神话故事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神话传说,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呈现盘古、女娲和伏羲的传说故事,同时配合相关插图和注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 掌握远古时代的传说内容,包括历史人物、神话故事及其文化传承;2. 理解远古时代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形成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意识;3.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历史资料的能力,提升其逻辑思考与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远古时代的文化背景及人物传说,包括重要历史事件与人物故事的讲述;2. 引导学生理解远古时代对现代社会的文化影响及价值。
教学难点:1. 历史背景的复杂性与多维度性,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深层次的历史含义;2. 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准备有关远古时代的图片、视频及文字资料;2. 教材与教辅材料:确保学生人手一册教材,并准备相关教辅资料;3. 课堂互动工具:准备提问卡、小组讨论记录表等工具,以促进课堂互动;4. 环境准备:确保教室设施齐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上述准备,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教学过程:一、导课环节1. 激发兴趣,引发探究- 老师首先会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远古时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们想象远古时代的场景,同时结合古文中的简短描述,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 老师将提问:“同学们,你们想象中的远古时代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远古的传说。
”二、新课导入2. 讲述远古传说背景- 通过讲解远古时代的社会背景,如炎黄时期的战乱、五帝时期的争霸和过渡,使学生们理解当时社会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对这些传说中英雄人物的敬仰与认同。
- 解释传说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如黄帝、蚩尤、禹治水等如何形成和传播。
3. 探讨远古文明的特点- 老师将引导学生们讨论远古文明的特点,如对自然界的崇拜、对祖先的祭祀等,以及这些习俗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 通过问题互动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增强他们对远古文明的感性认识。
三、教学内容展开4. 阅读材料,初步理解- 学生们将阅读《远古的传说》的课文内容,并标出重点词汇和句子,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远古的传说》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围绕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古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展开,通过他们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历史故事有着较大的兴趣。
但同时,他们对古代历史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教材和教师的引导,逐步建立起对历史的认识。
针对这一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历史,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古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掌握他们的事迹和贡献,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认同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古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历史,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故事音频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中国古代传说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哪些古代传说?这些传说中的人物有哪些特点?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古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掌握他们的事迹和贡献。
3.合作探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这些英雄人物对中国历史的意义,以及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
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远古的传说》,主要内容包括: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故事,尧、舜、禹的治水及禅让制,以及华夏族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故事,掌握尧、舜、禹的治水及禅让制。
2. 通过分析远古传说的史料,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
3. 感受华夏族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故事,尧、舜、禹的治水及禅让制。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对华夏族的认同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材、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炎帝和黄帝的画像,引导学生猜测这两位历史人物,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介绍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故事,分析他们的贡献。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们扮演尧、舜、禹,讨论如何治理洪水。
4. 例题讲解:讲解尧、舜、禹的治水及禅让制,强调禅让制在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地位。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传说故事及其贡献。
7. 课堂拓展:讨论黄帝、炎帝、尧、舜、禹在我国古代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六、板书设计1. 《远古的传说》2. 内容: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故事尧、舜、禹的治水及禅让制华夏族的形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传说故事及其贡献。
简述尧、舜、禹的治水及禅让制。
2. 答案:黄帝:发明衣裳、舟车、宮室、挖井等,被称为“人文始祖”。
炎帝:教民种植农作物,被称为“神农氏”。
尧:推行禅让制,将帝位传给舜。
舜:继承尧的治水事业,将帝位传给禹。
禹:治理洪水,划定九州,建立夏朝。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关于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传说故事,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教材分析讲述了起源于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的基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尤其是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了基础,并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标准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掌握华夏族的形成、尧舜禹的“禅让”过程。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入手,推导结论,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黄帝和炎帝难点: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视频:在背景音乐《黄帝颂》中播放《祭黄大典》的视频。
展示:孙中山祭黄帝文“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教师:巍巍华夏,历史悠悠。
通过《祭黄大典》的视频,我们被万人祭奠的浩浩场面所震撼。
作为我们祖先的黄帝为什么至今仍受到炎黄子孙如此的敬仰?他在历史上有什么杰出的贡献呢?让我们带着困惑与探究的欲望,穿越时空,去探索历史……(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华夏民族的形成-------炎黄战蚩尤教师:黄帝为什么称“黄”帝呢?展示:《淮南子》:“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帮助)后土(管土的神),执绳(法)而制四方”。
这是说因为黄帝是管理四方的中央的首领,他专管土地,而土是黄色,故名“黄帝”。
展示:黄帝被称为轩辕氏的故事黄帝曾发明一种车战法,打仗的时候,将士都站在战车上;停战休息时,将战车连接起来,围成一圈,指挥员在中间,只留一个空当作为出入的门,起到了保护指挥员的作用。
古人把带有布幕的战车叫“轩”,把两辆战车中间的空当叫做“辕”,因为黄帝是这种车战法的发明者,所以后人便又把黄帝叫做轩辕氏。
2024年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传说》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传说》,主要讲述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及其背后的历史意义。
教学内容包括:1. 神话传说的定义及作用;2. 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及其事迹:黄帝、炎帝、尧、舜、禹等;3. 远古传说中的重大事件:黄帝战蚩尤、大禹治水等;4. 远古传说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神话传说的定义及作用,认识到神话传说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2. 让学生掌握远古传说中的人物、事迹及重大事件,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神话传说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分析远古传说中的历史意义;2. 教学重点:掌握远古传说中的人物、事迹及重大事件,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引发学生对神话传说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课;2. 讲解:详细讲解神话传说的定义、作用,引导学生了解远古传说中的历史意义;3. 分析:分析远古传说中的人物、事迹及重大事件,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4. 例题讲解:以“黄帝战蚩尤”为例,讲解传说背后的历史背景及意义;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其他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及其事迹,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远古传说2. 内容:神话传说的定义、作用远古传说中的人物、事迹及重大事件中华文明的起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神话传说的定义及作用;(2)列举三个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并简要介绍他们的事迹;(3)谈谈你对远古传说与中华文明关系的认识。
答案:(1)神话传说是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想象和解释,具有很高的文学、历史价值;(2)如:黄帝,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战蚩尤、发明舟车等;炎帝,中华民族的始祖,教民耕种、尝百草等;尧,贤明的君主,设立四岳、禅让等;(3)远古传说反映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侯马市第五中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课题第3课远古的传说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备课时间年级七年级授课人授课时间班次教材版本统编教材本节课时 1 总课时 1 学科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课标要求内容要求活动建议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到博物馆、古人类遗址参观、考察。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属于七上第一单元第3课远古的传说。
通过学习,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初学历史,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但缺乏正确的历史认知和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图片、地图、史料等的展示,增强感性认识,提升理性思维,形成初步的历史认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过程与方法:搜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资料,讲述相关传说故事,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体验作为炎黄子孙教学方法教师行为学生活动导入:远古的传说故事,《史记》《白虎通》等古书记载了不少我国古代的传说。
历史讲究真实可靠,传说难免夸张虚构。
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着极有价值的内容。
让我们从流传已久的神秘传说中,提取有关我国远古历史的有用信息吧。
目标导学一:炎黄联看课题,思考我国有哪些远古先民的神话传说?传说与真实历史之间的联系。
看书答:。
第3课远古的传说【授课课题】远古的传说【授课老师】余海棠【授课班级】七(3)班【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PPT);小组合作法;问答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感知历史的形象思维能力;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激发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人文初祖”——黄帝、炎帝。
教学难点: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图片导入教师:同学们,黄帝与炎帝是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清明节会有那么多人祭拜黄陵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3课《远古的传说》。
(二)讲授新课教师出示两则材料教师出出示图片一、炎黄联盟1、我国古代流传着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与传说,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其中最为著名的传说人物是炎帝和黄帝。
2、背景3、形成过程(1)阪泉之战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的一场大规模战争,结果黄帝取胜,炎帝归附于黄帝,两部落结成联盟。
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对战,炎帝失败归顺黄帝,炎黄结盟。
教师出示黄帝与炎帝简介黄帝简介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号轩辕氏,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称之为“帝鸿氏”。
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
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炎帝简介炎帝,姜姓,号神农氏,因似火德王,故称炎帝。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3《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3篇【1】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目标】识记与理解:记住远古传说中的重要人物,记住汉族的前身和始祖。
理解炎帝和黄帝与农业起源关系的传说的实质,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能力和方法: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以传说印证历史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
了解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验禹治水的艰辛并了解其业绩,体会人生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重点:农业起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
禹治水的传说。
难点: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
“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课前准备】课前收集有关黄帝、炎帝、蚩尤、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说一说你所知道的神话传说。
(学生发言)2.教师引入:历史讲究真实可靠,传说难免夸张虚构。
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着极有价值的内容。
今天我们就走进那些流传久远的传说中,看看它们包含了有关远古农耕文化的哪些有用的历史信息?二、新课讲授(一)炎帝和黄帝的传说中国人都自称是炎黄子孙,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讲解“炎”、“黄”之意及其传说整理出华夏族的来历: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农耕文化的重要信息?谈后世祭祀炎、黄(谈两碑上的字),黄帝、炎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禅让的传说1.简要讲:黄帝以后很久,尧禅舜、舜让禹。
要求学生概括其过程的共同点。
然后得出结论,让学生理解禅让的含义。
2.让学生简单发表一下关于如何看“禅让制”的看法。
(三)治水的传说1.禹之所以在舜死后出任部落联盟的首领。
必定是他的德才出众、威望很高。
何以见得?还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禹治水的传说。
2.要求学生讲述大禹治水的传说。
提问禹治水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3.处理辅栏的读读、说说。
(四)情感升华学习了本课内容,我们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生答,教师简评),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将其发扬光大。
《远古的传说》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远古的传说”,主要围绕远古时期人类社会的起源、发展及文明初现的传说进行探究。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了解远古时期人类的生活状态、社会结构以及文明起源的传说故事,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远古时期人类社会的基本情况,包括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社会组织、文化习俗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历史资料、观看教学视频、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远古人类传说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文化自信。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远古时期人类社会基本情况的掌握程度。
2. 思维能力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发言,评价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评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态度。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远古时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讲解远古时期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社会组织、文化习俗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知识框架。
3. 资料阅读: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资料,了解远古时期的传说故事。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远古时期人类社会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结构,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5. 课堂互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6.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和互动,强调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通过课后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远古时期人类社会的小论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自己的理解,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对本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
2、过程与方法:讲述相关传说故事;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与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体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的发明;禅让制。
难点:传说与史实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法、史料研读法、合作探究法等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对于传说,各位同学应该都不陌生,老师准备了四幅图片,请同学们猜猜它们对应的是什么传说?【评价】可以看出同学们的课外阅读量蛮大的。
我们本课的两位主角也是传说中的著名人物呢?他们二位是?生:炎帝和黄帝【讲授新课】1、第一关(难度指数一颗星)——炎黄联盟(1)师:阅读课本第14页炎黄联盟中第二段内容,观看视频:《如果历史是一群喵》并回答问题:1、距今五六千年在黄河流域有哪些著名的部落?2、各部落爆发了哪些战争?结果如何?生:主要有炎帝部落,黄帝部落,蚩尤部落。
生:炎帝与黄帝之间的战役是阪泉之战,黄帝获胜后,组成炎黄联盟;炎黄联盟与蚩尤之间的战役是涿鹿之战。
三个部落联盟经过数年的彼此融合,形成了华夏族。
华夏族是如何形成的呢?(2)展示材料: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生:华夏民族是由多民族交融而形成的。
(3)播放视频:2019年清明黄帝公祭大典。
通过这个视频,我们感知到炎帝、黄帝是民族团结的纽带,让海内外儿女的心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我不禁疑惑,炎黄二帝究竟对中华文明作出了怎样的贡献?2、第二关(难度指数两颗星)——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1)师:阅读课本第15、16页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中第一、二段内容,简单归纳总结传说中炎帝和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第3课太古的传说教课方案【课程标准】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认识传说和史实的差别。
要点:1、农业发源的传说。
2、炎帝、黄帝与华夏族的形成。
3、禹治水的传说。
难点:1、传说与史实的差别与联系。
2、部落、部落结盟的构成和性质。
3、“禅让”的含义和本质。
一、预习回答:1、知道什么是传说。
2、记着黄河流域的两个重要部落是?3、以我国原始农业的出现为例,说说传说和史实的差别和联系。
4、在地图上找出炎帝、黄帝和蚩尤活动地域,指出阪泉、涿鹿的地理地点,标出炎陵县和黄陵县。
5、写出华夏族的形成过程6、理解什么是“禅让”?它的本质是什么?7、研究:大禹治水的传说为后代研究历史供给了什么重要信息?二、讲堂学习和议论:导入:初期人类农耕文化(史料证明)传说(映证和拓展)1、议论:传说和史实的差别和联系。
2、在地图上落实炎帝、黄帝和蚩尤活动地域,指出阪泉、涿鹿的地理地点,标出炎陵县和黄陵县。
3、华夏族的形成和发展:()()()()汉族蚩尤其余部落4、“禅让”的含义及其本质5、鲧治水和禹治水的对照鲧禹拥塞失败6、大禹治水的传说为后代研究历史供给了什么重要信息?讲堂小结: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部分构成,本课利用传说资料,打听中华文明的发源,作为第1、 2 课的增补和拓展。
三、检测练习:1.在我国古老传说的人物中,被后代尊称为“人文鼻祖”的是()A.黄帝B.尧C.舜D.禹2.“吾祖峻德,名垂青史;平定沙漠,世称。
⋯⋯造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
” 是 2005 年 5 月,台湾民党主席宋楚瑜拜何的祭文?()A.炎帝陵B.黄帝陵C.始皇陵D.中山陵3.“中开国五千年,神州自古。
造指南,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每年清明,念中民族的位人文始租,数万夏子汇聚在他的陵前,以“九鼎八簋”的礼法及浩荡舞行祭祖活。
你知道位“人文鼻祖”是()A.B.舜C.禹D.黄帝4.相造室、船、衣裳等,被尊称中民族的“人文鼻祖”的是()A.黄帝B.C.舜D.禹5.右中的人物被中民族尊称“人文初祖”,他是()A.禹B.舜C.黄帝D.炎帝6. 在我国古代的神中有“神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远古传说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汉族的前身和始祖;理解炎帝、黄帝与农业起源传说的实质;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用传说印证史实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兴趣,触动学生的内心情感,引入新课;回忆已学知识并联系资料,理解传说与历史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热爱历史的情感;了解华夏族形成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体会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培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农业起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禹治理水的方法及其可贵的品行;“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三、教学难点: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以及他们之间的战争与融合;“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原始的农耕居民典型的讲了北方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和南方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居民。
历史的车轮滚共向前,发展到距今五六千年时,我国进入了部落联盟的时代。
这一时期有很多的神话传说,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远古的传说。
讲授新课:在中国把夏朝以前的历史时期称之为传说时代,或上古时代、远古时代、三皇五帝时代、神话时代。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远古时代有哪些神话传说。
生:略
过度:在这些神话传说中其中影响最为深刻的就是炎帝和黄帝部落的传说。
师:多媒体展示炎黄帝示意图。
黄帝联合周边一些小部落与炎帝在阪泉展开激
战,最后黄帝打败了炎帝,炎帝臣服于皇帝,炎黄走向联盟。
炎黄联盟后由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展开激战,最后蚩尤大败,周围部落归顺于黄帝部落,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
炎黄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发明创造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多媒体播放炎帝黄帝的短视频,让学生从中归纳他们的发明。
过度:继炎帝黄帝之后,黄河流域许多部落为增强实力,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三个部落结成联盟,尧舜禹一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实行禅让制。
学生自主学习分析禅让制的含义、基本原则、实质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