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2.08 MB
- 文档页数:10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10篇《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10篇《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1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是在对人民币的认识后,是人民币的再进一步的认识。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主要有三个:一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二进行简单的计算,三是知道商品价格的表示形式。
同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逐渐培养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为了达成以上的一些目标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
一、从学生经验入手直接引入商品价格,在学生回忆商品价格的表示方法中,唤醒学生的思绪,使学生觉得在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在操作中完成进率的换算。
进率的换算在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为此我在教学上通过不同的的付钱方法,深刻体会,这样的教学让说不清的关系,在操作讲解中得以内化。
学生学了也不易忘记。
三、人民币的计算离不的购物。
一年级的儿童虽然年龄小,但对于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是有的。
在购物的过程中完成简单的加减计算。
在这节中尽量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1、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
2、培养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页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调查的商品价格汇报。
二、引导探索1、从一位学生的价格中引入商品价格的表示形式,并对并这种形式的教学。
小结商品价格表示方法,我们用这种方法来给我们带的物品,写上价格并读一读。
2、假如请你去买某某同学的什么,你怎样付钱?先请学生说说方法。
老师在信封里给你准备了人民币(复印),你来试试看?学生操作付钱。
在付钱的过程中,体会进率的换算。
练习3元8角=()角,26=()元()角,3、在买物品的过程中完成简单的加法计算。
刚才我们已会买一件商品了,老师这里有一些商品,课件出示:气球0.50元水彩笔8.50元剪刀3.00元格林童话20.00 元小兔4.80元练习书上第51页的练习5、创设买恐龙玩具的情境,体会买商品的情景。
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课后反思在课中我组织了商店购物的活动,让学生在付币、找币的活动中渗透了人民币的简单加减法计算。
教学时,认币、换币、取币、找币等活动都做到人人参与,有的是个人思考,有的是同桌合作,有的是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
学生们在课堂上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习探索知识的方法,并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了更大的学习兴趣。
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在整个活动中,让学生畅所欲言,对于每个学生的回答,都给以热情鼓励或表扬,“你真棒!”“你们真了不起!”等充满激情的话语,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兴趣浓厚。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力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使得课堂尽量做到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切实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中央电视台晚上《新闻联播》播出的时间,以下表示方法哪一个是正确的()A.7:00 B.19:00 C.晚上7:00 D.19小时2.下面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B.C.D.3.下面属于方程的是()A.x+5 B.x﹣10=3 C.5+6=11 D.x÷12>204.一个长方体木块截下一段长3分米的小长方体后,剩余部分正好是一个正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的长方体少24平方分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分米.A.20 B.45 C.1534D.20或455.下列图形不是左面的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 )。
A.B.C.D.6.比例尺表示()。
A.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2400000。
B.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倍。
C.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为1 :8000007.学校买来600本练习本,总价C元,每本练习本()元.A.600C B.C×600C.C+600 D.C÷6008.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则新数比原数大56.34,则以下错误的有()个。
第5单元认识人民币第3课时简单的计算(1)【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人民币的方法,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减法计算问题。
2.通过应用人民币的知识和100以内数的组成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3.通过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理、正确地使用人民币,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难点:应用人民币的知识和100以内数的组成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字问题。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你对人民币有了哪些认识?生1: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生2:1元=10角,1角=10分。
生3:我们要爱护人民币。
师:你还想学习人民币的哪些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人民币的知识。
(出示课题:简单的计算)二、教学新授1.教学例5。
(1)摆一摆。
师:请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模拟人民币)摆出1元2角(老师板书:1元2角)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并观察学生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摆法。
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摆法,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交流。
让学生到台上来,边演示边说自己的想法。
生1:1张1元和2个1角。
1元就是10角,再加上2个1角就是12角,也就是1元2角。
生2:12个1角。
从12个1角中拿出10角就是1元,再加上2角就是1元2角。
学生3:2个5角和2个1角。
2个5角是1元,再添上2个1角就是1元2角。
(2)出示例5。
()元()角不摆学具,怎样想1元2角等于多少角?老师引导学生抽象思考的一般方法: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上2角,等于12角。
板书:1元2角=12角。
继续引导学生逆向思考:18角=()元()角。
让学生理解10角是1元,还有8角,所以18角=(1)元(8)角。
板书:18角=1元8角。
2.教学例6。
出示例6气球图。
(从左到右分别编号1、2、3、4、5)。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生1:各种气球的价钱不一样。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牛牛范文整理的8篇中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牛牛范文给您的好友哦。
《认识人民币》教案篇一活动名称:认识人民币(数学)活动目标:1.感知、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元名称:元、角,学习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2.积极参与活动,了解人民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徽,要爱护人民币。
活动准备:1.教具课件:面值为1角、5角、1元、5元、10元的纸币,2.仿真人民币每人一套,各种各样的书若干(上面标有价格)活动过程:一、谈话活动,导入主题。
师:小朋友每天吃早点、坐公交车、买铅笔、橡皮时,我们要用到什么?幼:钱(人民币)。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要用到人民币?幼:玩游戏、逛超市、买衣服等。
师:今天这节活动我们主要来学习人民币,学了之后希望可以帮大家学会使用人民币。
二、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放映幻灯片,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提问:这些钱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师小结:形状不同,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圆形,我们把长方形的钱叫纸币,把圆圆、硬硬的钱叫硬币。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硬币有什么不同?师小结:1后面是“元”的,它是1元钱,1后面是“角”的,它是1角钱,前面数字是5,后面是“角”字的,是多少钱呢?以此巩固认识。
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纸币有什么不同?分别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知道的?师小结:这些钱上都有图案和数字,以及我们国家的国徽,它是我们国家的钱,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人民币,我们要爱护我们国家的人民币。
三、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学习人民币的不同取法。
师:小朋友都认识了人民币,现在,我用它买了一些糖葫芦,看看它们值多少钱?1.放映幻灯片,师读题:1串糖葫芦1元钱,2串多少钱?5串呢?怎样来付钱?(1)幼儿探究不同的取钱方法。
《简单的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5页例5、例6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人民币单位“元”和“角”之间的换算方法,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换算和加、减运算,能运用简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购物活动加深学生对各种面值人民币的认识,初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悟人民币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会进行人民币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和简单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有关复名数的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面值的模拟人民币(纸币、硬币)若干。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周末小白去购买下列物品,你能帮小白分别拿出这些物品需付的钱吗?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你的钱拿对了吗?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教师请一名学生汇报展示,集体订正。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人民币的知识——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二、探究新知(一)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1.几元几角换算成角(1)直观操作师:小白决定先去文具店买1元2角的橡皮,付钱时营业员阿姨向小白提出了一个要求,她说:“你有零钱吗?能否将这些钱换成单位是角的零钱?”课件出示:1元2角=()角出示【学习任务一】。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情况。
集体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换的?学生可能出现将1元换成10个1角,或者是2个5角,或者是1个5角和5个1角等多种换法。
师:虽然换法不同,但你们都将1元换成了多少角?预设:10角。
师:1元换成了10角,那么剩余的2角是否需要换?为什么?学生会回答:剩余的2角的单位就是角,不用换。
师:现在1元2角一共换成了多少角?预设:10+2=12(角),1元2角=12角。
小结:把1元2角换算成单位是“角”时,可以这样想:1元=10角,2角不用换,10角和原来的2角合起来是12角。
(2)抽象思考师:买一个3元1角的,如果也要全部换成单位是“角”的钱,应该是多少角?课件出示:3元1角=()角师:与同桌说说你的想法,如果同桌听不明白,也可以借助学具展示给同桌看。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第3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57页例5、例6教学目的:1.理解和掌握人民币单位元和角之间的换算方法,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换算和加、减法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感受“元”是人民币单位中最常见的主要单位。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进行人民币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和简单的加、减运算。
难点:掌握人民币单位元和角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模拟人民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师:妈妈给了玲玲一元钱,玲玲来到文具店,看看可以买到什么?先让学生选出1元钱可以买到的文具,再让学生说说可以怎么买。
如果学生只买一种文具或一件文具,教师可以追问找回多少钱;学生也可能会组合买几种不同的文具,或同一种文具买几件,只要正确即可。
复习元和角的关系,板书:1元=10角【设计意图:通过购物活动,复习巩固对人民币单位“元”和“角”及“元”和“角”间关系的认识,为人民币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换算的教学做准备;学生判断时,可以只买一种东西,也可以组合买,这样的数学活动也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一)单位换算1.豆豆也来到文具店,他想买一把尺子,尺子1元2角,豆豆带的钱正好,猜猜豆豆的钱什么样的?(1)学生分组活动,每人都用模拟人民币摆一摆,看看哪个小组摆出的情况多,想的全?(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把学生汇报的结果有序地呈现出来。
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么摆?(3)对比发现板书:1元=10角1元2角=10角+2角=12角(4)即时练习说说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2元=( )角5元6角=( )角【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直观教具,通过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在充分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的基础上,逐步完成从直观演示到抽象计算的过渡,掌握换算方法。
】2.丁丁的存钱罐,数一数,23个1角,他想买2元的小剪刀够吗?为什么?(1)想一想,圈一圈可以先让学生在图上圈一圈,再说说想法。
认识人民币简单计算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知道物品的价格,通过简单的加减解决问题。
2.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都去过超市吧,今天我们来当一回售货员,不过我要考考你们,看你们是不是一名合格的售货员。
1、师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说。
2、课件出示人民币面值图片,说出人民币币值。
(学生举手抢答)二、互动新授彤彤要买一袋牛奶,牛奶是1元两角,可是彤彤没有面值一元的人民币,只有一些面值1角的人民币,他该怎么给钱呢?1、让学生思考后举手发言,说出方法。
(板书:人民币简单的计算)2、教师再次根据学生描述的方法进行课件直观演示。
1元2角=12角(板书),让同学齐读一遍,并让几个后进生复述。
彤彤转天又买了一杯酸奶,给售货员18角,你们知道酸奶是几元几角吗?18角=1元8角(板书)点名回答,说出原因,并让后进生复述。
练习(指定小组一个个回答)1元3角=(13)角15角=(1)元(5)角4元6角=(46)角24角=(2)元(4)角6元1角=(61)角53角=(5)元(3)角5元7角=(57)角89角=(8)元(9)角9元5角=(95)角67角=(6)元(7)角书写反馈:数学书第57页做一做第一题,注意书写姿势,比一比谁书写最快、最工整。
写好后立刻坐好。
三、例6(顺思导学)出示课本图片。
1、提出问题1:(1)买一个圆气球和一个桃心气球,要多少钱?(2)让学生思考后回答,并说出方法。
(3)出示课件,并提示:单位名称都是“角”,可以直接计算。
(板书:5+8=13(角)13角=1元3角)3、提出问题2:(1)笑脸气球比粉色气球贵多少钱?(2)让同学描述“贵”是什么意思?(3)同位讨论,这个问题该如何解答。
五、认识人民币单元教学目标1.能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会进行人民币的简单换算、计算和实际应用,培养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知道如何爱惜人民币,培养勤俭节约的美德。
第1课时认识元、角、分教学目标1.能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
3.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和勤俭节约、合理用钱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难点: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各种币值的模拟人民币若干、课件学生准备:各种币值的模拟人民币若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件出示主题图1.孩子们,周末我想到这个商场给儿子买一个书包、一本字典,必须带上什么?2.每个国家的钱都有自己的名字呢。
(课件出示:美国、欧洲、日本、中国等国的钱并告知学生:美国的钱叫美元,欧洲的钱叫欧元,日本的钱叫日元,中国的钱叫人民币。
)我们平常所用的钱就是人民币。
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人民币。
板书课题。
二、活动操作,探索新知1.教学例1。
(1)感知人民币①把各种面值的模拟人民币贴在黑板上。
②一一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③仔细观察,你能把贴在黑板上的人民币分一分吗?④小组内交流:怎样分的?⑤全班交流。
⑥观察回答:第一排人民币的单位是什么?第二排、第三四排呢?学生回答后板书。
⑦小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辨认人民币①辨认1元纸币。
(视频展示台展示1元纸币)你是怎样知道这张人民币是1元的呢?这里的“圆”和“元”是相通的,这是辨认人民币的一个重要标志。
还可以从哪些地方辨认出它是1元呢?(多媒体显示人民币的正面和反面,学生在上面找1元的字样)②辨认其它面值的纸币。
你能找到其他人民币上表示面值的数吗?(会认的学生教不会认的学生)③认识人民币上的不同图案和防伪标志。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新知识点: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2、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的进率。
3、人民币的单位间的换算。
4、认识用小数标示物品的单价。
5、元、角、分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要求: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认识各种小面值的人民币,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3、让学生经历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教育学生要爱护人民币。
2、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建议:1、为学生提供本单元学习用的模拟钱币。
2、设计好学生的实践活动。
3、关于物品单价的教学。
课时安排:1、认识人民币(3课时)2、简单的计算(3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内容:认识小面值人民币(教材第52页、第53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第1、第2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1元以内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购物能力,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社会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教学难点: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会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购物,每组准备1套1元以内的人民币,包括1分、2分、5分、1角、5角、1元的纸币和硬币各1个以及2角的纸币。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一分钱》动画歌曲)同学们,听完这首歌,你们知道这首歌说了一件什么事情吗?如果同学们平时捡到钱,应该怎么做呢?同学真是一个个拾金不昧的好少年呀?同学们,你们自己有没有零花钱啊?这些钱都是用来干什么的啊?我们把花不完的钱要怎么样啊?(出示存钱图片)我们一定要养成存钱的好习惯,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看来钱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那我们国家用的钱叫什么?(人民币)谁还知道其他国家的钱呢?看来同学知道的真不少啊,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出示美元、港币、英镑、法郎、澳元等)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来认识下我国的钱——人民币。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课目的: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认识各样常用面值的人民币,认识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3、经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领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互换中的作用,感受“元”、是人民币单位中最常用的主要单位,初步认识简单的钱币文化,并知道爱惜人民币。
第一课时认识人民币(一)教课目的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掌握1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惜人民币和不乱花费的教育。
3、培育学生思想的灵巧性和有序性。
教具准备1、小朋友到商场购物的课件及人民币相关挂图。
2、1角的硬币10个,用胶布粘连在一同;1分的硬币1个,用胶布粘在一起。
3、学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学具。
教课过程一、复习可编写1.10十一是( )十,1个十有( )个一2.一百有( )十十,一百有( )个一3.2个十是(),5个十是( )二、新授1.揭露课题课件演示小朋友到商场购物的情境.引出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日我们就来认识相关人民币的知识。
(板书:认识人民币)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板书:元、角、分)2.教课例1教师: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教课挂图,请小朋友分小组议论两个问题。
(1)从哪里能够看出它是多少钱?(2)它是什么模样的?3.教课例2(1)出示一枚一分硬币和一枚一角硬币。
(2)让学生察看后,教师发问:一个 1角硬币能够换几个1分硬币?1角=10分(3)出示10个1角的钱,一角一角地数,数出 10角用胶布粘连,把它贴在黑板上。
又出示1元问:“谁知道10角和1元哪个多?哪个少?仍是同样多?”推出1元=10角。
(板书:1元=10角)(4)指引学生想想:1元等于多少分?三、稳固练习。
可编写1、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1题。
2、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2题。
四、部署作业1、填空。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课时安排:5课时教学内容和作用:1、本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之间的十进关系,认识现在流通的人民币的各种面值,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它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的基础上,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还有一方面是为后面的学习,尤其是小数的学习作些铺垫;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各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感受“元”师人民币单位中最常用的主要单位,初步了解简单的货币文化,并知道爱护人民币;教学重点: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准备:模拟钱币课题: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认识小面值人民币教学内容:教科书P52、-P53例1、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2、初步学会简单的元、角、分之间换算,认识人民币之间的关系;3、使学会受到爱护人民币和注意节约的思想教育;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教学重点: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2、初步学习简单的元、角、分间的换算;教学难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内及它们之间的十进关系;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谈话引入新课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东西,看看它们是谁你们认识它们吗肯定很熟悉了,是吧拿出纸币1角、2角、5角,1元、硬币1角、5角、1元这些就是我们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人民币二、新授课,探究新知1、教材52页的主题图出示挂图1、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说一说画面的意思学生回答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说说自己在某次购物中、游玩时用了多少钱;2 请看第4幅图,问:小朋友在干什么存钱是为了什么师问:你有零花钱吗/你有存钱的习惯吗你存钱干什么吗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经常要买东西,小朋友们上学要买文具;这些东西都是用什么买来的对,买东西离不开钱也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人民币的知识;2、认识人民币知识点:A、了解人民币正面和背面的图案人民币的面值不同,正面和背面的团也不同B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C了解人民币面值的表示方法D人民币的分类①按质地分:纸币、硬币②按单位分:A、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6种面值,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B、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3种面值:1角,2角,5角C、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3种面值: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1、操作初认人民币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誰认得多学生活动a: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板书: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2再认人民币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是什么学生口答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师:识别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观察1元、5角硬币正面,它们有相同的标记是什么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小游戏:把已准备好的模拟钱币分发给学生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2我说面值,你举起起相应的面值3我说颜色,你来回答3、元、角、分的关系1元和角之间的关系、角和分之间的关系知识点:元是比角大的人民币单位,1角1角地数,10个一角师1元,所以一张1元的纸币可以换10张1角地纸币,同样的一个1元硬币可以换10个1角硬币;角是比分大的人民币单位,1分1分地数,10个1分师一角,所以一个1角地硬币可以换10个1分硬币;师:出示一张1元的纸币,并提问:可以换多少张1角的1角的硬币可以换多少个1分地硬币学生活动:自己动手摆一摆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元=10角1角=10分全体学生齐读问:你知道1元=分吗可以小组讨论后再回答想一想: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2元可以换几个1元,几个5角,几个2角,几个1角三、巩固新知,课堂作业设计1、课本53页做一做2、课本53页做一做3、做相关联系,如练习十二第1、2题,自主学习练习册四、课堂总结五、板书认识小面值人民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1元=10角1角=10分课题:认识人民币第二课时、认识大面值人民币教学内容:教材第54页例3、例4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认识生活中常用的5元及5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使学生认识到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主导地位;2.了解各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3.通过进一步认识各种面值的元币,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进一步认识各种面值的元币,加深学生对每种面额人民币的认识; 难点: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间的兑换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1、1元= 角10角= 元1角= 分10分= 角2、请拿出5角,有多少种方法A、一张5角B、5张1角C、1张1角和40个1分D、50个1分F、30个1分和2角··二、新授课,探究新知1、谈话引入师:老师做顾客,小朋友们做银行工作人员,请你们帮我换一换钱,好吗你们现在正在银行工作,小心不要出错了,你们能行吗教师拿出一张5元的人民币,提问:我搭公交车需要把这5元钱换成1元1元的,谁能帮我呢学生在课桌上摆出5张1元的模拟人民币,教师巡视;出示挂图,教学例3(1) 出示我国发行的各种大面值人民币,使学生对我国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2) 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么多种大面值的人民币;2、教学例 45元是5个1元,一张5元可以换5张1元的10元是10个1元,一张10元可以换10张1元的10元是2个5元,一张10元可以换2张5元的20元是20个1元,一张20元可以换20张1元的20元是2个10元,一张20元可以换2张10元的20元是4个5元,一张20元可以换4张5元的50元是50个1元,一张50元可以换50张1元的50元是5个10元,一张50元可以换5张10元的50元是10个5元,一张50元可以换10张5元的100元是100个1元,一张100元可以换100张1元的100元是2个50元,一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的100元是5个20元,一张100元可以换5张20元的100元是10个10元,一张100元可以换10张10元的100元是20个5元,一张100元可以换20张5元的师:用那么多钱来换,有没有搞混啦 现在来考考大家,这些钱这么在生活中应用 三、巩固新知,课堂作业设计1、做一做练习十二第3、4题 元 5元 元 元 元2、做练习十二第5题3、做一做练习十二第6题4、做一做练习十二第7题5.拓展提高应找回多少钱1这盒巧克力8元,玲玲给了售货员阿姨一张,售货员阿姨应找给玲玲多少钱豆豆给了售货员阿姨一张,售货员阿姨应找给他多少钱2这把小剪刀3元,毛毛给了售货员阿姨一张,售货员阿姨应找给他多少钱3一个棒棒糖5角钱,东东买了2个,他给售货员阿姨1元钱,售货员阿姨应找给他多少钱课后实践活动:周末,和爸爸妈妈一块儿逛超市,去看看超市里商品的价格牌,记住几样商品的价格;四、课堂总结课题:认识人民币第三课时、简单的计算教学内容:教科书P57例5、例6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人民币单位元和角之间的换算方法,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换算和加、减法计算,体会转化思想;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感受“元”是人民币单位中最常见的主要单位;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进行人民币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和简单的加、减运算;难点:掌握人民币单位元和角之间的换算方法;教学准备:商品标价签,模拟人民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1、师:妈妈给了玲玲一元钱,玲玲来到文具店,看看可以买到什么先让学生选出1元钱可以买到的文具,再让学生说说可以怎么买;如果学生只买一种文具或一件文具,教师可以追问找回多少钱;学生也可能会组合买几种不同的文具,或同一种文具买几件,只要正确即可;复习元和角的关系,板书:1元=10角2、口答3元= 角50角= 元8元= 角70角= 元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一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教学例5:1.复名数换成单名数豆豆也来到文具店,他想买一把尺子,尺子1元2角,豆豆带的钱正好,猜猜豆豆的钱什么样的1学生分组活动,每人都用模拟人民币摆一摆,看看哪个小组摆出的情况多,想的全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把学生汇报的结果有序地呈现出来;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么摆3对比发现换算方法:要想知道1元2角等于多少角,想:1元可以换成10个1角,再加上2个1角,合起来就是12个1角;板书:1元=10角1元2角=10角+2角=12角2、单名数换成复名数想: 1元可以换成多少个1角想一想:18角= 元角换算方法:先将18角分成10角和8角,10角师1元,再将1元和剩下的8角合在一起,即1元8角;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例6:1、知识点:1相同单位的计算2不同单位的计算3几元几角与几角或几元的计算教学例6;出示例6挂图;教师试问:谁知道0.50元是几角2.00元是几角你是怎么知道以元为单位小数点左边是几就是几元,右边第一位是几就是几角,右边第二位是几就是几分;1.20元是1元2角;35.90元是35元9角;这部分知识学生知道它表示几元几角就可以了,至于1.20元是个什么数,怎么读、写不需要学生掌握教师活动: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知道是什么吗学生活动,齐答师:我带来了3种形态各异的气球,你们喜欢什么样子的生:可以自由挑选喜欢的气球;师:你们喜欢这些气球吗你要答对我提的问题老师就把这些气球当奖品送给你们,想不想要学生教师活动:教师当售货员,学生当顾客每次只能买2个气球;2、归纳总结:人民币的简单计算:①单位相同时,直接列式计算,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满10分进为1角,满10角进为1元;三、巩固新知,课堂作业设计1、P57做一做第1题3元9角= 角26角= 元角2、P57做一做第2题3.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1题;4.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2题;1教师指导学生读懂表格,理解题意;2学生独立计算出应付的钱数,填入表格;3学生交流计算过程时,教师强调计算时注意单位,单位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4教师带领学生认清每张人民币的面值,并让学生口算出付的钱数;5学生独立计算出应找的钱数,填入表格;6学生交流计算过程时,教师强调计算时注意单位;四、课堂总结五、作业布置1、P57练习十三第3、6题;2、练习册课题:认识人民币第四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P58例7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进行关于元、角、分简单的加、减计算,使学生在解决关于人民币的简单问题时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2.理解元、角、分的加、减法计算的算理;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初步学会有序思考;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及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难点:指导学生有序思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1、复习导入2元5角= 角45角= 元角1元9角= 角75角= 元角2、模拟购买玩具的活动,活动中老师当售货员,学生当顾客,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引入新课··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1、出示挂图,教学例7模拟购物活动老师:周末,妈妈和玲玲一块儿来到邮政报刊门市部,妈妈用购书券买了一些书,玲玲看到了一些适合小朋友看的杂志,也想买;购书券只剩下13元了,妈妈说:“玲玲,你选两本杂志正好用完妈妈的购书券吧”玲玲该怎么选呢理解题意师: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怎样叫做“正好用完”呢出示:师:你能根据妈妈的要求选出正好13元的两本杂志吗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探究问题,寻找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一、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这么快就选出了这两本杂志;可是玲玲是这样选的:师:玲玲选的杂志符合妈妈的要求吗学生得出:5+6=11元这两本杂志共计11元,比13元少了,11<13 不能买这两种杂志;师:那该怎么调整呢学生得出:可以把其中一本换成贵一些的;也可以把两本都换成贵一些的; 师:玲玲接受大家的意见,她换了一本贵一些的杂志,小朋友们帮她看看,这回符合要求了吗学生得出:5+7=12元这两本杂志共计12元,还是比13元少了,12<13 不能买这两种杂志;师:还可以怎么调整呢学生得出:可以把其中一本换成再贵一些的,也可以把两本都换成贵一些的; 师:可以把两本都换成贵一些的吗换成这两本杂志行吗学生得出:把两本都换成贵一些的总价就超过13元,6+8=14元变成14元了,不符合要求;只把连环画换成卡通世界就正好是13元;5+8=13元13=13 可以买这两种杂志6+7=13元13=13 也可以买这两种杂志小朋友们还有什么其他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方法二、1师:妈妈让玲玲从这些杂志中选出2本,玲玲可以怎样选呢指名学生回答; 2师:小朋友们想到了很多种不同的情况,从这4本杂志中选出2本来玲玲一共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呢怎样才能把所有的情况都列出来,而且不重复、不遗漏呢分组活动:怎样把把所有的情况都找出来3汇报交流先让学生说一说搭配的方法,教师把学生说出的方法用图的形式呈现出来:板书:第一种:我是小学生和画报第二种:我是小学生和卡通世界第三种:我是小学生和连环画第四种:画报和卡通世界第五种:画报和连环画第六种:卡通世界和连环画3.解决问题再分别算一算:第一种:我是小学生和画报5+6=11元第二种:我是小学生和卡通世界5+8=13元√第三种:我是小学生和连环画5+7=12元第四种:画报和卡通世界6+8=14元第五种:画报和连环画6+7=13元√第六种:卡通世界和连环画8+7=15元学生得出:第二种:我是小学生和卡通世界和第五种:画报和连环画搭配正好13元,符合要求;三、巩固新知,课堂作业设计1、完成教材P58“做一做”2.完成练习十三第4题3.完成练习十三第8题四、课堂总结五、课后作业布置课题:认识人民币第五课时、认识人民币复习课教学内容: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复习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人民币的单位以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和不同面值人民币的互换;2、培养学生用不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合理用钱,进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教育;教学重难点:重点:进一步认识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和不同面值人民币的互换;难点:不同面值人民币的互换;教学准备:人民币、学具商品、纸币玩具教学过程:一、基本知识复习1、人民币有几种单位请从大到小排列;元、角、分2、我们要学会哪些知识3、从大到小说说人民币的面值;元: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角:1角、2角、5角;分:1分、2分、5分;二、认一认1 整体认识师:我们首先要观察的是人民币,认一认,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呢摆出人民币2 分类感受同学们真不错,谁能帮老师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预设1:按质地分:纸币、硬币预设2:按面值分:元,角,分以元为单位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有哪些学生说,教师展示元币以角为单位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有哪些学生说,教师展示角币以分为单位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有哪些学生说,教师展示分币这三个单位谁大谁小,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学生齐读换算三、换一换1、考一考请学生上来黑板做一做7元= 角50角= 元7元6角= 角16角= 元角30角= 分23角=元角2、换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这些换钱都没有难住大家,拿这些要换的钱你们能不能很快的算出来了在换钱的过程中,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认真听,动脑想,同学们真会学习换钱游戏:出示100元币这儿有一张面值是100元的人民币,你能换成其它面值的人民币吗50元的又该怎么换呢师:教师出示大面额人民币,要求说一说20元是2个10元,一张20元可以换2张10元的20元是4个5元,一张20元可以换4张5元的50元是50个1元,一张50元可以换50张1元的50元是5个10元,一张50元可以换5张10元的50元是10个5元,一张50元可以换10张5元的100元是100个1元,一张100元可以换100张1元的四、算一算出示实物图片和价格学生读价格①气球0.30元②牙刷4.30元③矿泉水1.60元④书包15.20元师:谁来介绍一下商品的价格生介绍2购物师:你会算钱吗师:考考你,要说出是如何算出来的;问题一:买一个气球和一瓶矿泉水一共需要多少钱问题三:拿1元钱买一个气球,找回多少钱小结:在算钱时,一定要注意什么元+元,角+角元-元,角-角,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从小单位算起;小朋友们在课堂上积极动脑,解决问题,真好五、课堂小结六、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