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水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及染色观察-水处理生物学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2
微生物综合实验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水样的采集和水样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方法。
2.了解和掌握平板菌落计数的原则。
3.复习、巩固微生物实验的各单元操作。
二、实验原理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是进行水质检验的必要项目之一,主要作为判定饮用水、水源水、地表水等被污染程度的标志。
本试验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技术来测定水中的细菌总数。
该法是根据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菌落来进行计数。
菌落总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1 mL水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由于水中细菌种类繁多,它们对营养和其它生长条件的要求差别很大,不可能找到一种培养基和在一种条件下,使水中的所有细菌均能生长繁殖,因此,这种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只是一种近似值。
目前一般采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在需氧条件下,37℃培养36-48 h,所得到的细菌绝大部分是腐生性的嗜中温性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三、实验材料1.检样:矿泉水等饮用水、河水、湖水、井水等。
2.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附录Ⅱ-1.3)3.仪器与其它用具:三角烧瓶,广口瓶,吸管,培养皿,试管,培养箱等。
四、实验步骤1. 水样的采集与处理⑴饮用水:采样前,先用酒精棉球擦拭瓶口灭菌,以灭菌移液管或移液枪取水样。
⑵河水、湖水、池水:应取距水面10 cm~15 cm的深层水样。
先将已灭菌的带玻璃塞的广口瓶,瓶口向下浸入水中,然后翻转过来使瓶口向上,拔去瓶塞,待水盛满后,将瓶塞盖好,再将瓶子从水中取出。
在一定深度采水样时,需要用特制的采水器(图14-14)。
采水器是一金属框,内装玻璃瓶,其底部装有重沉坠,可按需要坠入一定深度。
瓶盖上系有一绳索,拉吊绳索即可打开瓶盖,待水样瓶中水盛满后,放松绳索,即自行盖上瓶盖。
水样采集后,将水样瓶取出,并立即用无菌棉塞或灭菌胶塞塞好瓶口,以备检验。
水样采集后应立即检验,如需要保存或运送,应采取冰镇措施,但一般要求不得超过4 h。
图14-14 采水器1-开瓶绳索2-铁框3-瓶盖4-水样瓶5-沉坠2. 细菌总数的测定⑴饮用水:①用灭菌吸管吸取0.2 mL水样,涂布于事先准备好平板中,共做2个平皿。
实验六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测摘要:本实验以测定公园河流水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数量,来测定特定地点的水质情况。
初步介绍了一种通用的方法来检测水源的健康指标,判定水体的质量。
对该实验点的水源作出了定性的评价,以及关于试验中如何提高梯度重复的精度的分析。
关键字:河流水;细菌总数测定;大肠菌群;EMB培养前言各种天然水中常含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
水中细菌总数往往同水体受有机污染程度呈正相关,因而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细菌总数是指1mL水样中所含细菌菌落的总数[cfu/g(mL)],可用稀释平板计数法检测。
水中大肠菌群的数量可用来判断水源是否被粪便污染,并可间接推测水源受肠道病原菌污染的可能。
特征:G-无芽孢杆菌,兼性厌氧、在37℃24h内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
多管发酵法初发酵:适当稀释样品,乳糖发酵培养,产酸产气;分离培养:伊红美蓝(EMB)平板上划线分离,出现紫色、粉红色特征性菌落;复发酵验证:挑取特征性菌落进行乳酸复发酵验证。
材料和方法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用于水中细菌总数测定牛肉膏5g,蛋白胨10g,NaCl 5.0 g,琼脂8g,蒸馏水1000ml;pH 7.0乳糖胆盐蛋白胨培养基:用于初发酵1×:蛋白胨20g、牛胆盐5g、乳糖10g、0.04%溴甲酚紫水溶液25mL(调pH值后加)、水1000mL、pH 7.2-7.4三倍浓缩液(3×):除水以外,其余成分取三倍用量分装:1×的培养基分装9ml/管,3×的培养基分装5ml/管或50ml/瓶,均装上德汉氏小管。
灭菌条件:115℃,15min。
EMB培养基:用于大肠菌群菌落鉴定脱水培养基,按说明书操作,水用量为90%。
水源:紫竹院河水仪器:高压灭菌锅、无菌培养皿、试管、吸管、接种环、德汉氏小管、温箱、载玻片、酒精灯、显微镜等。
试剂: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粉,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水、乳糖、0.04%溴甲酚紫水溶液、胆盐、革蓝氏染色试剂具体实验步骤:1),相关器械的灭菌操作,以及前往紫竹院取少量的样品水。
微生物综合实验: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水样的采取方法和水样细菌总数测定的方法。
2、了解水源水的平板菌落计数的原则。
3、学习检测水中大肠菌群的方法,了解大肠菌群数量与水质状况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水中细菌总数可作为判定被检水样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标志。
本实验应用平板计数技术测定水中细菌总数。
由于水中细菌种类繁多,它们对营养和其他生长条件的要求差别很大,不可能找到一种培养基在一种条件下,使水中所有的细菌均能生长繁殖,因此,以一定的培养基平板上生长出来的菌落,计算出来的水中细菌总数仅是一种近似值。
目前一般是采用普通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我国规定1ml自来水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个。
大肠菌群是一群需氧或兼性厌氧的、在37℃培养24~28h能发酵乳糖产酸与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它们普遍存在于肠道中,且具有数量多,与多数肠道病原菌存活期相近,易于培养和观察等特点。
大肠菌群数是指每升水中含有的大肠菌群的近似值。
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有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两种。
本实验采用多管发酵法,它被称为水的标准分析法,即将一定量的样品接种乳糖发酵管,根据发酵反应的结果,确证大肠菌群的阳性管数后在检索表中查出大肠菌群的近似值。
我国规定:每升自来水中大肠菌群数不得超过3个。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1、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乳糖蛋白胨培养基,三倍浓度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基,伊红美兰培养基(EMB培养基)。
2、试剂:无菌水、结晶紫染液、卢氏碘液、95%乙醇、番红染色液。
3、器皿:灭菌三角烧瓶,灭菌的带玻璃塞瓶,灭菌培养皿,灭菌吸管,灭菌试管,德汉氏小管,载玻片,无菌空瓶,移液管,接种环,酒精灯,注射器,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第一周(2008-11-11)1、制备无菌水:取4支试管,向每支试管中加入9ml自来水。
2、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 5g,琼脂15~20g,蒸馏水1000ml,pH 7.2~7.4)乳糖蛋白胨培养基(蛋白胨10g,牛肉膏3g,乳糖5g,NaCl 5g,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1ml,蒸馏水1000ml,pH 7.2~7.4)三倍浓度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基(将上述乳糖蛋白胨培养基浓缩3倍配制)3、将以上配制的无菌水和培养基全部进行灭菌处理。
水处理微生物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研究水处理微生物的作用,了解微生物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自来水、废水、细菌培养基、平板、试管、显微镜等。
方法:1. 取自来水和废水样品,分别装入试管中。
2. 对试管中的样品进行稀释,得到不同浓度的样品。
3. 用吸管吸取一定量的稀释后的样品,均匀涂抹在细菌培养基平板上。
4. 将涂抹后的平板放入培养箱中,25培养24小时。
5. 取出培养好的平板,观察菌落的形态和数量。
6. 用显微镜观察菌落中的微生物,记录种类和数量。
实验结果:经过观察,可以发现自来水样品在平板上的菌落数量相对较少,且菌落颜色较浅。
而废水样品在平板上的菌落数量较多,菌落颜色较深。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菌落中存在大量不同形态的微生物。
实验讨论:1. 自来水中的微生物数量较少,这是因为自来水经过消毒处理,微生物已经被杀灭或大量减少。
2. 废水中的微生物数量较多,这是因为废水中存在大量有机物质,为微生物提供了生存和繁殖的条件。
3. 废水中的微生物种类较多,包括细菌、真菌、藻类等。
这些微生物具有不同的代谢特点,对水中有机物质进行分解和降解,从而净化水体。
4. 废水处理中常使用微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的降解能力进行废水处理。
通过培养和筛选适宜的微生物,可以提高废水处理效果,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实验结论:水处理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微生物的生长和降解特性,可以优化水处理工艺,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同时,对自来水中的微生物进行研究也有助于了解水质的健康和安全情况。
因此,对水处理微生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实验十细菌菌落总数(CFU)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水样的采取方法和水样细菌总数测定的方法。
2.了解培养基平板菌落计数原则二、实验基本原理:细菌菌落总数(CFU)是指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培养24h后所生长的腐生性细菌菌落总数。
它是有机污染程度的指标,也是卫生指标。
在饮用水中所测得的细菌菌落总数除说明水有机污染的程度外,还指示该饮用水能否饮用。
但还应当指出的是,水源水中的细菌菌落总数不能说明污染的来源。
因此,结合大肠菌群数以判断水的污染的安全程度就更全面。
我国现行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细菌菌落总数在1ml自来水中不得超过80个。
细菌种类很多,有各自的生理特性,必须用适合它们的培养基才能将它们培养出来。
然而在实验工作中不易做到,通常用一种适合大多数细菌生长的培养基培养腐生性细菌,以它的菌落总数表明有机污染程度。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电热干燥箱,高压蒸汽灭菌锅,电热培养箱,恒温水浴,冰箱,菌落计数器,放大镜,肉膏蛋白胨脂培养基,灭菌水,灭菌三角烧瓶,灭菌的带玻璃塞瓶,灭菌培养皿,灭菌吸管,灭菌试管等。
四、实验步骤:1.水样的采取供细菌学检验用的水样,必须按无菌操作的基本要求进行采样,并保证在运送,贮存过程中不受污染。
为了要正确反映水质在采样时的真实情况,水样在采取后应立即送检,一般从取样到检验不应超过4小时。
条件不允许立即检验时,应存于冰箱,但也不应超过24小时,并应在检验报告单上注明。
(1)生活饮用水(自来水)先将自来水龙头用火焰烧灼3分钟灭菌,再开放水龙头使水流5分钟后,用灭菌三角烧瓶接取水样,以待分析。
(2)池水、河水或湖水应取距水面10—15㎝的深层水样,先将灭菌的带玻璃塞瓶,瓶口向下浸入水中,然后翻转过来,除去玻璃塞,水即流入瓶中,盛满后,将瓶塞盖好,再从水中取出,立即返回实验室检查,否则需放入冰箱中保存。
水质菌落总数检测方法引言水质菌落总数检测方法是评估水体中细菌总数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用于判断水体的卫生状况和水质的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水质菌落总数检测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一、原理水质菌落总数检测是基于细菌的生长原理进行的。
在菌落总数检测中,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将水样溶液均匀地涂布在含有营养物质的琼脂平板上,然后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培养,细菌就会在平板上形成可见的菌落。
通过计数菌落的数量,就可以得到水样中的细菌总数。
二、方法1. 准备工作(1) 准备琼脂平板:将琼脂混合溶液加热至完全溶解,冷却后倒入无菌培养皿中;(2) 准备培养基:根据需要添加不同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肉葡萄糖、酵母粉等;(3) 灭菌:将琼脂平板和培养基一起进行高温高压灭菌。
2. 取样(1) 使用无菌容器采集水样;(2) 避免污染,尽量避免空气接触。
3. 稀释(1) 将水样稀释至一定浓度,以便于菌落的计数;(2) 根据水样的浑浊程度和预期菌落数量进行适当稀释。
4. 接种(1) 使用无菌吸管将稀释后的水样滴入琼脂平板上;(2) 均匀涂布水样,确保菌落的生长均匀。
5. 培养(1) 在适宜的温度下(通常为37℃),将琼脂平板倒置放置在培养箱中;(2) 培养时间通常为24-48小时,视菌落的生长速度而定。
6. 计数(1) 使用计数板或显微镜对菌落进行计数;(2) 确保计数的准确性,避免重复计数同一菌落。
三、应用水质菌落总数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和卫生检验领域。
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1. 自来水监测水质菌落总数检测可以评估自来水中细菌的数量,判断自来水的卫生状况,确保自来水的安全性。
2. 水源地评估通过对水源地进行水质菌落总数检测,可以判断水源地的卫生状况,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水源地的水质。
3. 污水处理水质菌落总数检测可以评估污水处理系统的效果,判断处理后的水质是否符合排放标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4. 泳池水监测水质菌落总数检测可以判断泳池水的清洁程度,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泳池水的卫生安全。
微生物实验报告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测(一)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因此水的质量非常重要。
水的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而微生物是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尤其是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这些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在这篇报告中,我们将介绍我们对这两种污染物的检测结果。
1. 实验材料我们使用了以下材料进行实验:- 水样:我们选择了来自自来水厂和自然水源(例如河流和湖泊)的样本。
- 培养基:我们使用了通用富营养基和多氯芬酸钠培养基进行实验。
2. 实验方法我们使用了以下步骤来检测水中的微生物:- 取样:我们使用无菌技术取样。
具体而言,我们先用消毒过的杯子收集水样,然后用无菌注射器将水转移到无菌容器中。
- 稀释:我们用无菌盘子将水样稀释至适当的浓度。
- 培养:我们将每个稀释后的水样盛放于培养基中,然后将培养皿放入孵化箱,控制温度在30℃,进行孵化48小时。
- 计数:我们使用显微镜和计数计数室对每个水样中的细菌进行计数。
3. 实验结果我们进行了3次独立的实验,每次实验都使用了来自不同水源的样本。
下面是我们的检测结果。
- 细菌总数我们使用通用富营养基在每个水样中进行了细菌总数的检测,并且使用了10-4和10-5的稀释度,数值末一位为CFU/mL。
下表列出了我们的实验结果。
水源细菌总数(CFU/mL)自来水厂8 × 104 5 × 104湖泊2 × 105 3 × 105河流5 × 105 6 × 105-大肠菌群我们使用多氯芬酸钠培养基进行了大肠菌群的检测,并且使用了10-4和10-5的稀释度,数值末一位为CFU/mL。
下表列出了我们的实验结果。
水源大肠菌群(CFU/mL)自来水厂不可检测不可检测湖泊1 × 103 1 × 103河流2 × 103 2 × 1034. 结论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水样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数量有很大的不同。
菌落总数实验报告
引言:
菌落总数实验是在微生物检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用来评估样
品中的微生物总数。
在许多领域,如食品工业、水处理、医药和环境科学等,菌落总数实验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实验。
本实验旨在通过菌落总数实
验的方法,了解样品中的微生物总数,为后续研究和分析提供依据。
实验过程:
1.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中,进行适当的稀释。
确保在合适的菌落计数范围内。
2.平板接种:将适量的样品倒入琼脂平板中,并在琼脂表面均匀涂抹。
并使用灭菌酒精灯对接种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3.培养:将接种好的平板置于恒温箱中进行培养。
根据不同微生物的
需求,选择适当的温度和培养时间。
4.菌落计数:在培养适宜的时间段,用菌落计数器对平板上的菌落进
行计数。
确保计数精确可靠。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样品名称稀释倍数菌落总数
样品A10^-2120
样品B10^-3150
样品C10^-4160
讨论与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样品A,样品B和样品C的菌落总数依次增加。
这表明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样品C中的微生物总数最多,样品A中的微生物总数最少。
这可能是由于样品A在制备过程中的稀释倍数较高,导致微生物数量较少。
结论:
通过菌落总数实验,我们成功地估计了样品A、样品B和样品C中的微生物总数,并发现样品C中的微生物总数最多。
这为后续的研究和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
菌落总数实验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可以在许多领域的微生物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水质细菌总数的测定
x
《水质细菌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通过测定水质中的细菌总数,对水质进行评价和分析;
二、实验原理
细菌总数的测定,采用兰伯特液体培养基(LB),利用LB培养基对不同浓度的水样进行营养相关发酵,在给定的温度条件下培养,待发酵后有生长的细菌菌落可用视觉检验出来,经计数即可确定样中细菌含量,从而得出水质中的细菌总数。
三、实验材料(耗材)
蒸馏水
LB培养基
紫外灯
比色皿
小瓶或蒸馏瓶
四、实验步骤
1. 将水样放入小瓶或蒸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不同浓度水样;
2. 将LB培养基加入瓶中,搅拌均匀,使水样充分接触培养基;
3. 置于 37℃恒温箱培养,一般24-48小时即可;
4. 放至紫外灯下观察,可见菌落发生;
5. 细菌总数的测定采用比色皿法,有效的细菌数量=累加比色皿
中计数的细菌数量;
6. 对培养液中的细菌进行形态学观察,检验其计数是否准确。
五、安全注意事项
1. 本实验中使用的蒸馏水、LB培养基均为无毒无害,但建议在实验中注意安全防护;
2. 加热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出现烫伤;
3. 在使用紫外灯时,要注意身体保护,不要让紫外线直射眼睛;
4. 加热时应离火源远一些,防止烫伤;
5. 使用比色皿必须放置到无菌区进行操作,以防菌落受到外界污染;
6. 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器具要清洁,以防影响实验结果。
水质菌落总数检测方法一、引言水质菌落总数是评估水体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能够反映水体中细菌的数量,进而判断水质是否合格。
因此,准确测定水质菌落总数对于保障水源安全、防止水传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1. 培养法培养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水质菌落总数检测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将水样涂布在含有营养物质的琼脂平板上,然后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观察并计数菌落的数量。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可以检测各种类型的细菌,但需要较长的时间,通常需要24-48小时才能得到结果。
2. 膜过滤法膜过滤法是一种快速测定水质菌落总数的方法。
其原理是将水样通过一块细孔膜滤膜,过滤掉水中的微生物,然后将滤膜放置在含有营养物质的琼脂平板上进行培养。
菌落在滤膜上生长并形成可见的斑点,通过计数斑点的数量来测定水质菌落总数。
相比于培养法,膜过滤法缩短了检测时间,通常只需要6-12小时即可得到结果。
3. 流式细胞仪法流式细胞仪法是一种高效准确的水质菌落总数检测方法。
它利用光散射和荧光染色技术,将水样中的微生物分为不同的群体并进行计数。
流式细胞仪能够快速检测大量样品,并提供详细的菌落分布数据,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
但是,流式细胞仪法的设备较为昂贵,需要专业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4. PCR法PCR法是一种基于DNA扩增的水质菌落总数检测方法。
它利用特定的引物和酶,在聚合酶链反应的条件下,扩增水样中细菌的DNA片段。
通过测定扩增产物的数量,可以间接测定水质菌落总数。
PCR 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并且可以快速得到结果,但需要专业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支持。
三、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比较1. 培养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可以检测不同种类的细菌。
缺点是需要较长时间,无法实时监测水质。
2. 膜过滤法的优点是快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结果。
缺点是只能检测活菌,对于耐热菌等特殊菌种的检测效果较差。
3. 流式细胞仪法的优点是高效准确,可以实时监测水质。
缺点是设备昂贵,需要专业操作人员。
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1.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水的细菌学检测方法2、了解水质状况与细菌数量在饮用水检测中的重要性。
2.菌落总数standard plate-count bacteria水样在营养琼脂上、有氧条件下37°C培养48 h后,所得1 mL水样所含菌落的总数.细菌总数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的主要卫生指标,所测定的细菌总数增多说明水被生活废弃物污染。
由于结果不能说明污染的来源,因此必须结合总大肠菌群数来判断污染源和安全程度。
3.培养基与试剂2.1 营养琼脂成分2.2 制法:根据实际需要量,按照上述配方称取各成分混合后,加热溶解,调整pH为7.4~7。
6,分装于玻璃容器中(如用含有较多杂质的琼脂,应先过滤.),经103。
43 kPa(121°C,15 lb)湿热灭菌20 min,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4.仪器和材料4.1仪器: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箱、水热恒温培养箱、电炉、天平、冰箱.4.2材料:灭菌平皿(直径9 cm)、灭菌试管、刻度吸管、三角烧瓶、采样瓶、酒精灯、消毒水、镊子、试管架等。
4.3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pH计或精密pH试纸、火柴或打火机。
5.样品采集5.1自来水的取样:先将自来水龙头用酒精棉擦拭,再用酒精灯火焰灭菌,打开龙头放水3—5 min,用无菌空三角瓶接取水样200 ml.5.2纯净水取样:用消毒酒精棉擦拭纯水机出口后,先放走部分水,再用无菌空三角瓶接取水样200毫升.5.3地表水的取样:应取距水面10-15 cm的深层水样,先将灭菌的带玻璃塞瓶,瓶口向下浸入水中,然后翻转过来,除去玻璃塞,水即流入瓶中,盛满后,将瓶塞盖好,再从水中取出,最好立即检查,否则需放入冰箱中保存。
6.检验步骤6.1生活饮用水(自来水、纯净水):以无菌操作方法用灭菌吸管吸取1 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入灭菌培养皿中,倾注约15 ml已融化并冷却到45°C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并立即旋摇平皿,使水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
菌落总数测定实验报告菌落总数测定实验报告引言:菌落总数测定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用于评估食品、水源和环境等样品中的微生物污染程度。
本实验旨在通过菌落总数测定方法,确定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并评估其卫生质量。
实验目的:1. 掌握菌落总数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 熟悉菌落总数测定实验的实验步骤和仪器设备;3. 分析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并评估其卫生质量。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含有微生物的样品(例如食品、水源等)、琼脂培养基、平板培养基、无菌培养皿、移液器、灭菌针、无菌培养瓶等;2. 实验步骤:a. 准备工作:将琼脂培养基加热至液态状态,冷却至50℃左右;b. 取适量样品:根据样品特性,取适量样品加入无菌培养瓶中;c. 培养基制备:将适量琼脂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使其均匀分布并凝固;d. 样品接种:将样品与琼脂培养基充分混合,倒入培养皿中,使其均匀分布;e. 培养:将培养皿倒置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设定适当的温度和时间;f. 菌落计数:在培养箱中取出培养皿,使用放大镜或计数板对菌落进行计数;g. 计算结果:根据计数结果和稀释倍数,计算出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结果与讨论:通过菌落计数,我们得到了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评估样品的卫生质量。
一般来说,菌落总数较高的样品可能存在较严重的微生物污染,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或消毒。
而菌落总数较低的样品则表明其卫生质量较好,适宜用于相关的应用领域。
菌落总数测定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取决于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仪器设备的质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保持实验环境的洁净和无菌,以避免外界微生物的干扰;2.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样品和培养基;3. 实验中使用的仪器设备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和清洁,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4. 样品的取样要具有代表性,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结论:通过菌落总数测定实验,我们成功地确定了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并评估了其卫生质量。
水体细菌总数实验报告实验目的:研究水体中细菌的总数。
实验原理:水体中的细菌可以通过进行菌落计数的方法来确定数量。
菌落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菌计数方法,可以通过培养细菌在琼脂上形成的菌落来推测水体中的细菌数量。
实验过程主要包括取样、培养、计数等步骤。
实验材料:1. 取样容器:玻璃瓶或塑料容器。
2. 高温灭菌器:用于灭菌取样容器和培养用具。
3. 培养基:如琼脂培养基。
4. 培养皿:用于培养细菌。
5. 显微镜和培养皿计数器:用于观察和计数细菌菌落。
实验步骤:1. 高温灭菌:将取样容器放入高温灭菌器中,以杀灭所有可能存在的细菌。
2. 取样:使用洁净的容器,在研究对象的水体(如湖泊、河流、自来水等)中取样。
同时,注意避开周围的污染源,以确保取样的准确性。
3. 培养:将取样溶于适量的无菌水中,制备不同的稀释液。
如取1ml取样溶液与9ml稀释液混合,得到10^-1稀释液。
再取1ml 10^-1稀释液与9ml稀释液混合,得到10^-2稀释液,以此类推。
然后,将不同浓度的稀释液分别均匀涂布于琼脂平板培养基上,并用无菌铁环均匀划过,使细菌均匀生长。
4. 孵育:将培养皿密封,并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在适宜的温度下孵育。
5. 计数:在一定孵育时间后,取出培养皿,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并使用培养皿计数器进行菌落计数。
将各个稀释液中的菌落个数相加,得到相应浓度下的菌落总数。
6. 统计分析:将不同浓度下的菌落总数乘以相应的稀释倍数,即可得到水体中细菌的总数。
实验注意事项:1. 所有工具和试剂必须经过高温灭菌处理,以减少实验中的细菌污染。
2. 在取样时,应避免接触周围环境的物质,保持取样器具的干净无菌。
3. 在计数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菌形态和特征,避免误判。
4. 实验过程中要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确保个人安全。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和计数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不同浓度下的菌落总数,并根据稀释倍数计算得到水体中细菌的总数。
实验五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一、实验目的1.采用标准平皿法对水样中细菌作计数。
2.掌握微生物实验中无菌操作技术方法。
二、实验原理水中细菌总数往往同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呈正相关,它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
由于重金属及某些其他有毒物质对细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因此总细菌数少的水样,并不能排除已被这些物质所污染。
试验采用标准平皿法对水样中细菌作计数,这是一种测定水中好氧的和兼性厌氧的异养细菌密度的方法,由于细菌在水体中能以单独个体、成对、链状,成簇或成团的形式存在,此外没有单独的一种培养基或某一环境条件能满足一个水样中所有细菌的生理要求,所以由此法所得的菌落数实际上要低于被测水样中真正存在的活细菌的数目。
细菌总数是指l 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37ºC、24h 培养后所生长的菌落数。
一般规定,1ml自来水中总菌数不得超过100个。
三、材料和器皿1.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牛肉膏:3-5 g ;NaCl :5 g ;蛋白胨:10 g ;琼脂:15-20 g;H2O :1000 ml ;pH :7.0-7.2.2.无菌采样瓶、灭菌移液管、灭菌培养皿,盛有90ml及9ml灭菌蒸馏水的锥形瓶和试管。
四、方法和步骤1.采集水样。
2.吸取10ml水样(河水、污水、游泳池水或港湾水等),注入罐有90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混匀成10-1稀释液,在吸水样前,水样应彻底搅动均匀。
3.按10倍稀释法将水样稀释成10-2、10-3、l0-4。
4.营养琼脂培养基(用于河水样)倒平皿(厚度约2-3毫米,12毫升)水平放置至固化。
5.根据水样的洁净程度,污染严重者选取10-2、10-3、l0-4稀释度;中等的选取10-1、10-2、10-3稀释度,每个稀释液分别注入两个培养皿,每皿0.2 ml,用玻璃刮刀涂匀。
稀释度的选择是本试验精确度的关键,选择适宜者,平皿上菌落总数介于30~300个之间。
6.将培养皿倒置于37ºC 培养24h,可观察出明显菌落。
《水环境监测》实训指导书实训项目名称水中菌落总数测定学时4学时实训班级课次实训时间实训目的1.掌握检验水中细菌总数的方法2.掌握培养基配置方法一.实验原理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等水体受到生活污水、工农业废水或人和动物粪便的污染后,水中的细菌数量可大量增加,其中病原菌也随之增加,引发传染,危害人类健康,因而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数量可反映水体受微生物污染的程度。
水中细菌总数往往同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呈正相关。
故水的细菌学检验对了解水体被污染的程度,在流行病学和提供水质标准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它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细菌总数是指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24h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CFU)。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生活饮用水的细菌总数1mL中不得超过100CFU。
二.材料与方法1.材料营养琼脂培养基配方如下:蛋白胨10g、牛肉膏3g、氯化钠5g、琼脂10-20g、蒸馏水1000mL制作方法:将上述成分充分混合后加热溶解,调整pH为7.4-7.6,分装于玻璃容器中,103.43Kpa(121℃,151b灭菌20min, 放置于冷暗处备用。
2.方法水中细菌总数的平板计数测定方法。
3.仪器高压蒸汽灭菌锅;9cm培养皿;1mL、5mL移液管;45mL烧杯;250mL三角瓶,放大镜三.实验步骤1.水样的采集①自来水:先将自来水龙头用火焰灼烧3min灭菌,再打开水龙头是水流5min后,以灭过菌的三角瓶接取水样,以待分析。
若水样内含有余氯,则采样瓶在为灭菌前按采500mL水样加3%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溶液1mL的量,预先加入采样瓶内,用以采样后中和水样内的余氯,以防止余氯的杀菌作用。
②江水、河水、湖水、塘水、水库等水源水:可应用采样器,器内的采样瓶应先灭菌。
采样时,将采样器置于水体中所置的深度,水即注入采样瓶中。
待注满后取出水面,立即送检,一般不应超过4h,否则需放入冰箱中保存,但不能超过24h。
实验五水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及染色观察
一、实验目的
掌握国标中关于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水体中细菌总数的检验方法、检验原理、检验依据、数据处理和报告方法;了解取样规程;采用革兰氏染色法判定微生物的特性。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应用平板计数技术测定污水中细菌总数。
由于水中细菌种类繁多,它们对营养和其他生长条件的要求差别很大,不可能找到一种培养基在一种条件下,使水中所有的细菌均能生长繁殖,因此,以一定的培养基平板上生长出来的菌落,计算出来的水中细菌总数仅是一种近似值。
目前一般是采用普通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三、实验试剂与器材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灭菌水;
灭菌三角烧瓶,灭菌的带玻璃塞瓶,灭菌培养皿,灭菌吸管,灭菌试管,培养箱等。
四、实验步骤
(1) 水样的准备
[1].底泥湖泊水(污水1):称取1 g底泥于三角瓶中,加入蒸馏水50 mL,于振荡箱中振
荡30 min后,过滤,待用;
(2) 细菌总数测定
[1].稀释水样取3个灭菌空试管,分别加入9 ml灭菌水。
取1 ml水样注入第一管9 ml灭
菌水内,摇匀,再自第一管取1ml至下一管灭菌水内,如此稀释到第三管,稀释度分别为10-1、10-2与10-3。
稀释倍数看水样污浊程度而定,以培养后平板的菌落数在30—300个之间的稀释度最为合适,若三个稀释度的菌数均多到无法计数或少到无法计数,则需继续稀释或减小稀释倍数。
一般中等污秽水样,取10-1、10-2、10-3三个连续稀释度,污秽严重的取10-2、10-3、10-4三个连续稀释度。
[2].用灭菌吸管吸取1 ml稀释水样,注入灭菌培养皿中。
共做两个平皿。
分别倾注约20ml
已溶化并冷却到45℃左右的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并立即在桌上作平面旋摇,使水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
[3].另取一空的灭菌培养皿,倾注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15 ml,作空白对照。
[4].培养基凝固后,倒置于37℃温箱中,培养48小时,进行菌落计数。
两个平板的平均菌
落数即为1ml水样的细菌总数。
(3) 菌落计数方法
①先计算相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若其中一个培养皿有较大片状菌苔生长时,则不应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苔生长的培养皿作为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若片状菌苔的大小不到培养皿的一半,而其余的一半菌落分布又很均匀时,则可将此一半的菌落数乘2以代表全培养皿的菌落数,然后再计算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②首先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当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符合此范围时,则以该平均菌落数乘其稀释倍数即为该水样的细菌总数。
③若有两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按两者菌落总数之比值来决定。
若其比值小于2,应采取两者的平均数;若大于2,则取其中较小的菌落总数。
④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
⑤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
⑥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之间,则以最近300或3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
(4)菌落数的报告
菌落数在100以内时,按其实有数报告,大于100时,采用二位有效数字,在二位有效数字后面的数值,以四舍五入方法计算.为了缩短数字后面的零数,也可用10的指数来表示。
(5)革兰氏染色
五、思考题
(1) 测定水中细菌菌落总数有什么实际意义?
(2) 本实验中哪些步骤属无菌操作?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