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重点
- 格式:docx
- 大小:31.47 KB
- 文档页数:18
国库券发行:贴现例题:90天期的面值为1000元的国库券,票面利率为5%。
贴现发行,求发行价格。
票面收益=1000*5%*90/360=元发行价格==元(2)求年收益率。
年收益率=*360/90=%例题2:60天期的面值为10000元的国库券,票面利率为8%。
贴现发行,(1)求发行价格。
(2)求年收益率。
发行价格=*8%*60/360=元年收益率=*360/60=%债券收益率的衡量指标(1)名义收益率:票面利率某债券面值100元,发行价98元,年利息5元,求名义收益率。
名义收益率=5/100=5%(2)现时收益率:票面年利息/当前市场价格某债券面值100元,票面利率8%,当前市场价格105元,求现时收益率。
现时收益率=100*8%/105=%某债券面值200元,年利息18元,当前市场价格元212,求(1)名义收益率(2)现时收益率。
名义收益率=18/200=9% 现时收益率=18/212=%(3)持有期收益率:价格差:(卖出价-买入价)/持有年限利息:一年的利息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没有持有到付息期,没有利息收益分次付息到期还本:按照实际收取利息的情况判断债券2008年1月1日发行,债券面值100元,票面利率10%。
3年期。
A投资者在2009年1月1日买入,买入价98元,持有1年后以105元卖出。
求持有期收益率。
(每年年末付息到期还本)某投资者购买某债券,债券面值100元,票面利率8%。
3年期。
买入价101元,持有2年后以106元卖出。
求持有期收益率。
(分次付息到期还本)A债券2008年1月1日发行,面值100元,票面利率8%。
3年期。
某投资者于2009年1月1日购买该债券,买入价105元,2010年7月1日以112元卖出该债券。
求持有期收益率。
(1)到期后一次性还本付息(2)一次还本,分期付息(每年年末0付息)A债券2007年1月1日发行,面值100元,票面利率6%。
5年期。
某投资者于2010年1月1日购买该债券,持有至债券到期。
【00150】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重点金融理论与实务名词解释1、货币:含义指固定地充当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特征:它是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它可用来购买任何商品,具有与一切商品直接交换的能力。
2、信用货币:是指在信用基础上发行的,并在流通中发挥货币职能的信用凭证。
3、货币购买力,即指一定价格水平下购买商品、劳务的能力。
3、汇率指:两国货币折算的比率,或者说是以一国货币所表示的另一国货币单位的“价格”。
4、财政发行指货币发行也可能是为政府弥补财政赤字而向银行透支6、价值尺度:指货币作为尺度用以表现和衡量商品劳务的价值。
7、流通手段:是当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8、信用发行或经济发行:是指增加贷款发放是基于生产和流通扩大的需要,由此增加的货币发行是适应经济需要的。
9、国际货币:在现代各国普遍实行不兑换的信用制度下,黄金已基本丧失世界货币地位,而由某些国家的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取而代之。
10、信用含义: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特征:偿还性、付息性。
11、商业信用: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相联系的信用形式。
商品的赊销和预付货款是其主要的做法。
最典型的做法是:商品赊销。
12、银行信用: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企业和个人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
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信用形式。
存款和贷款是最基本的形式。
13、国家信用:中央政府以国家的名义同国内外其他信用主体之间所结成的信用关系。
分内债和外债。
内债主要采取政府债券发行方式。
14、消费信用: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直接有于生活消费。
15、民间信用:即个人信用。
个人之间的直接借贷关系。
16、直接融资指:资金盈余者直接购买资金短缺者的债权或产权的一种融资方式。
17、间接融资指:是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一方面,以债务人的身份将资金盈余者的盈余资金筹集起来,另一方面,又以债权人的身份对资金短缺者提供资金。
银行向资金盈余者出售的金融工具主要为各种存款凭证。
1金融理论与实务重点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目前实行的中央银行制度是单一型二元式。
2.保险中的最大诚信是指在保险标的损失中保险双方当事人要诚实守信、不隐瞒重要事实。
3.纸币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4.西方商业银行最早的资产管理理论是(商业贷款理论)。
5.商业银行按一定的利率购进未到期票据的行为是贴现。
6.为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管理的市场是货币市场。
7.由债权人开出命令债务人按期付款的票据是商业汇票。
8.利息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态,是利润的一部分。
9.属于商业银行核心资本的是股本和公开储备。
10.投资者因投资资产价格上升而形成的价差收入称为资本收益。
11.按信托关系建立的依据不同可将信托分为(设定信托和法定信托)。
12.属于我国M1层次的货币是流通中现金、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13.能够创造基础货币的机构是中央银行。
14.目前我国的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属于市场利率。
15.交易双方就将来按约定时间和约定价格交易某种金融资产而达成的协议是期货合约。
16.《巴塞尔协议》规定协议签署国银行的最低资本限额为银行风险资产的8%,核心资本不能低于风险资产的4%。
17.不可保财产的范围包括:土地、矿藏、矿井、矿坑、森林、水资源以及未经收割或收割后尚未入库的农作物;货币、票证、有价证券、文件、账册、图表、技术资料、电脑资料、枪支弹药以及无法鉴定价值的财产;违章建筑、危险建筑、非法占用的财产;在运输过程中的物资;领取执照并正常运行的机动车;牲畜、禽类和其他饲养动物。
18.社会总供给会从商品数量、价格等多方面影响货币需求量。
19.下列不属于货币市场的是股票市场。
20.金本位制下汇价决定的基本依据是铸币平价。
21.牙买家体系下汇价决定的基本依据是22.商业银行的附属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和长期附属债务)。
23.人民币的标价方法是直接标价法。
24.需要承兑的商业票据是银行承兑票据。
国库券发行:贴现例题:90天期的面值为1000 元的国库券,票面利率为5%。
贴现发行,求发行价格。
票面收益=1000*5%*90/ 360=元发行价格==元2)求年收益率。
年收益率=*360/90=%例题2:60 天期的面值为10000 元的国库券,票面利率为8%。
贴现发行,(1)求发行价格。
2)求年收益率。
发行价格=*8%*60/ 360= 元年收益率=*360/ 60=%债券收益率的衡量指标1)名义收益率:票面利率某债券面值100 元,发行价98 元,年利息5 元,求名义收益率。
名义收益率=5/100=5%2)现时收益率:票面年利息/当前市场价格100 元,票面利率8%,当前市场价格105 元,求现时收益率。
某债券面值现时收益率=100*8%/105=%某债券面值200 元,年利息18 元,当前市场价格元212,求(1)名义收益率(2)现时收益率。
名义收益率=18/200=9% 现时收益率=18/212=%3)持有期收益率:价格差:(卖出价-买入价)/ 持有年限利息:一年的利息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没有持有到付息期,没有利息收益分次付息到期还本:按照实际收取利息的情况判断债券2008 年1 月1 日发行,债券面值100 元,票面利率10%。
3 年期。
A 投资者在2009 年1月1日买入,买入价98元,持有1年后以105元卖出。
求持有期收益率。
(每年年末付息到期还本)某投资者购买某债券,债券面值100元,票面利率8%。
3 年期。
买入价101 元,持有2 年后以106 元卖出。
求持有期收益率。
(分次付息到期还本)A债券2008年1月1日发行,面值100元,票面利率8%。
3年期。
某投资者于2009年1月1日购买该债券,买入价105元,2010年7月1 日以112元卖出该债券。
求持有期收益率。
1)到期后一次性还本付息2)一次还本,分期付息(每年年末0 付息)A债券2007年1月1日发行,面值100元,票面利率6%。
目录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第二章信用 (1)第三章利息与利率 (2)第四章汇率与汇率制度 (2)第五章金融市场体系与功能 (3)第六章货币市场 (3)第七章资本市场 (4)第八章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5)第九章金融机构体系 (5)第十章商业银行 (6)第十一章投资银行和保验公司 (7)第十二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8)第十三章货币的均衡与失衡 (9)第十四章货币政策 (9)在商品买卖行为与货款支付行为相分离的情况下,货币不再是商品流通中的交易媒介,而是辅助交换的一个独立的环节,此时货币发挥的是支付手段的功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也扩展到商品流通之外,在借贷、财政收支、工资发放、租金收取等活动中,货币都发挥着支付手段的职能。
临的风险。
③具有规模经济:金融机构一般都有相当的规模和资金实力,有能力利用现代化的工具从事业务,雇佣各种专业人员进行调研分析,可以在一个地区、国家甚至世界范围内调度资金,使交易双方获得低成本的交易服务,享受规模收益的好处。
商业信用的含义★★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间以赊销或预付货款等形式相互提供的信用。
赊销和预付货款是商业信用的两种基本形式。
在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实际上包含着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即商品买卖行为与货币借贷行为,所以商业信用是商品买卖行为与货币借贷行为的统一。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表现在其规模受商品买卖数量的限制,期限受企业生产周转时间的限制。
商业票据★★★商业汇票必须提交债务人承认兑付后才能生效,这种承认兑付的手续称为承兑,由商人自己承兑的汇票叫商业承兑汇票,由银行承兑的汇票叫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信用的含义与特点★1、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间接信用。
2、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中,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国家信用工具★★国家信用的工具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和政府担保债券三种。
(1)中央政府债券也称国债,是一国中央政府为弥补财政赤字或筹措建设资金而发行的债券。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一、考试要点(一)P52-53 信用货币的几种表现形式有哪几种?信用货币与商品货币相对应。
商品货币是足值货币,而信用货币是不足值货币,即作为货币商品的实物,其自身的商品价值低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纸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都属于信用货币范畴。
信用货币的产生与发展弥补了金属货币数量无法伴随商品数量增长而相应增长的弊端,逐渐取代了金属货ab的通俗称谓是“现钞”),也是一种纸制货币。
cd卡、信用卡等。
1.P54-55 货币的职能有哪几种?并能从所列举出的例子中加以对应识别特征:没有商品在同时、同地与之相向运动,是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基本特征。
借贷、财政收支、工资发放、租金收取、偿还赊销款项等活动中,货币都发挥着支付手段的职能。
二2.P56-57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是哪五个?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能力。
3.P67 经济范畴中的信用,其定义及基本特征。
经济范畴中的信用是指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4.P67 经济范畴中的信用的基本特征。
偿还性与支付利息是信用活动的基本特征5.P69-70 分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优缺点。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各自优缺点:直接融资优点:1、引导资金合理流动,实现资金合理配置;2、加强资金提供者对需求者的关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3、有利于资金需求者筹集到稳定可长期使用的资金;4、没有金融机构从中获利,因此成本较低。
缺点:1、便利度及成本受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影响;2、风险要高于简介融资。
间接融资优点:1、灵活便利;2、分散投资,安全性高;3、具有规模经济。
缺点:1、减少了资金供给这对资金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2、增加了资金需求者的筹资成本,减少了资金供给者的收益。
6.P72 商业信用的含义;是指工商企业间以赊销、预付货款等形式相互提供信用)记住赊销和预付货款是商业信用的两种基本形式。
生产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需要商业销售商进行销售,当销售商缺少购买产品所需要的资金时,生产企业可以采取赊销方式,即先将商品赊销给销售商,双方约定经过一定时期后,该销售商向生产企业归还赊销贷款。
金融理论与实务重点一、单项选择题12.下列不属于我国M115.交易双方就将来按约定时间和约定价格交易某种金融资产而达成的协议16.24.需要承兑的商业票据是:???25.下列不属于信托职能的是26.我国M31.在经济过热时通常采取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方式是:34.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如果货币流通速度减慢一半,则流通中的货35.商业银行速动资产的特点是:38.基金单位总规模固定且投资者只能在流通市场上购买或变现基金单位的44.我国从199353.交易双方就将来按约定时间和约定价格交易某种金融资产而达成的协议58.附息债券的发行价格常采用:????60.在经济过热时通常采取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方式是62.汇率是指以一国货币所表示的另一国货币单位的“价格”,习惯上又被称之为货63.在间接融资方式中,核心中介机构是66.减轻一国货币贬值压力可采用的政策是:75.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下列可能引起汇价波动的因素有ABCDE5.证券活动的三大违法活动有13.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这一职能具体体现为:16.投资基金的特点表现有:18.下列利率中可以发挥基准利率作用的是:20.下列关于人民币表述正确的有:1、人民币货币制度的内容?2、为什么说人民币是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信用关系基础上产生的并可在流通中发挥货币职能的信用凭证。
人民币具有这种信用货币性质。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题)2分,共10分)2.狭义的金融市场就是证券市场。
3.目前股票公开发行方式普遍采用的上网定价。
4.一般来说,利率上升,债券市场价格下跌。
5.货币的形态经历的阶段依次是实物货币、金属货币、银行券和电子货币。
6.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度。
7.通货膨胀的度量指标有消费者价格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8.在我国银行业中,第一家从中国人民银行独立出来的商业银行是建设银行。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自考-重点资料复习资料D企业或者那些与政府相关的部门。
10〔领会〕简述消费信用的典型形式及其作用?【2014.04论述结合次贷危机一起理解】一、消费信用的典型形式:1、赊销赊销:是工商企业对消费者个人以商品赊销的方式提供的短期信用,即工商企业以延期付款的方式销售商品,到期后消费者一次付清货款。
2、分期付款:分期付款是指消费者购买消费品时只需支付一部分货款,然后按合同条款分期支付其余货款的本金和利息。
3、消费信贷:消费信贷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采用信用放款或抵押放款方式对消费者个人发放的贷款,消费贷款的期限一般比较长,最长可达20年至30年。
二、消费信用的作用:如果没有消费信用,一方面,住房和耐用消费品的销售量会因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不足而降低,从而影响这些行业与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于消费者个人来说,他也不能提前消费住房和耐用消费品这些对其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的商品。
但是,如果消费者个人过度依赖消费信用进行提前消费,则会给自己带来沉重的债务负担,一旦其收入出现波动,就会陷入偿债危机,不仅个人信用丧失,还会波及向其提供消费信用的工商企业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突出地显现了这一点。
因此,对消费信用在一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
1、消费信用的积极作用:(1)消费信用的正常发展有利于促进消费品的生产与销售,有利于扩大一定时期内一国的消费需求总量,从而促进一国的经济增长。
(2)消费信用的发展为消费者个人提供了将未来的预期收入用于当前消费的有效途径,使其实现了跨时消费选择,提升了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及其效用总水平。
(3)消费信用的正常发展有利于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推销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
2、消费信用的不利影响:(1)消费信用的过度发展会掩盖消费品的供求矛盾。
(2)由于消费信用是对未来购买力的预支,在延期付款的诱惑下,如果消费者对自己未来预期收入判断失误,过度负债进行消费,就会使消费者的债务负担过重,导致其生活水平下降,甚而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危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安全。
2013年1月《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复习重点答题要求:请条理清楚。
一、货币的职能。
P541、马克思将货币的只能概括为价值尺度、支付手段、货币贮藏、世界货币五个方面。
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2、交易媒介三个职能。
计价职能、交易媒介、支付手段。
并分别加以说明。
3、财富贮藏职能。
二、计算现值与终值。
(单利、复利) P88已知本利和,求现值,复利P=S/(1+r)n单利P=S/1+n.r三、利率的作用。
P931、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A、利率的变动影响个人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分配。
B、利率的变动影响金融资产的价格,进而会影响人们对金融资产的选择。
C、利率的变动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
2、利率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四、债券与股票的区别。
区别是 6 点。
性质不同,作用不同,收益不用,权益不同。
1.二者权利不同:债券是债权凭证。
股票则不同,股票是所有权凭证。
2.二者目的不同:发行债券是公司追加资金的需要,它属于公司的负债,不是资本金。
发行股票则是股份公司创立和增加资本的需要,筹措的资金列入公司资本。
3.二者期限不同:债券有偿还期,而股票具有永久性。
4.二者收益不同:债券利息固定,而股票的红利股息不固定。
5.二者风险不同:股票风险较大,债券风险相对较小。
第一,债券利息是公司的固定支出,属于费用范围;股票的股息红利是公司利润的一部分,公司有盈利才能支付,而且支付顺序列在债券利息支付和纳税之后。
第二,倘若公司破产,清理资产有余额偿还时,债券偿付在前,股票偿付在后。
第三,在二级市场上,债券因其利率固定,期限固定,市场价格也较稳定;而股票无固定期限和利率,受各种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的影响,市场价格波动频繁,涨跌幅度较大。
共同点: P1241.两者都属于有价证券。
2.两者都是筹措资金的手段。
3.两者的收益率相互影响。
五、债券收益率的衡量指标。
P153 计算题。
参照 2012 年 10 月第 33 题1、名义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