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基本理论与基础练习
- 格式:pptx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33
跳舞初学的知识点总结一、基本的舞蹈姿势1.站姿:舒展双腿,挺直腰背,收紧腹部,将双脚并拢或略微分开,站稳重心。
2.手臂姿势:保持手臂放松自然,不要死板,要随着舞蹈动作的节奏自然摆动。
3.头部姿势:保持头部挺直,眼睛平视前方,不要低头或抬头。
二、基本的舞蹈步法1.步伐:学习舞蹈的第一步是学会基本的步伐,包括前行步、后退步、侧行步等。
2.转身:学习转身是跳舞的重要环节,包括前转、后转、侧转等。
3.站位:学习舞蹈的站位,包括单脚站位、双脚站位、脚尖站位等。
三、音乐节奏感1.学习舞蹈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节奏感,能够根据音乐的节奏来进行舞蹈动作的配合。
2.了解音乐的节拍,包括4/4拍、3/4拍、6/8拍等。
四、基本的舞蹈动作1.学习各种舞蹈姿势和动作,包括手部动作、腿部动作、身体转动等。
2.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和组合,如起步动作、跳跃动作、转体动作等。
五、舞蹈练习技巧1.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保持均匀的、自然的呼吸节奏。
2.练习舞蹈需要注意保护关节,避免过大的幅度和频率。
3.反复练习,熟能生巧,要有耐心和毅力,不要急功近利。
六、学习舞蹈的心态1.充满激情:学习舞蹈需要充满热情,保持乐观的心态,对自己充满信心。
2.虚心学习:学习舞蹈需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尊重老师的教导和指导。
3.耐心坚持:学习舞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耐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总的来说,学习跳舞需要一定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同时也需要激情、耐心和毅力。
只有充分理解和掌握了上述的知识点和技巧,才能够更好地进行舞蹈学习和提高。
希望初学者能够在跳舞的道路上不断进步,享受跳舞的乐趣。
舞蹈理论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体育舞蹈的前身又称之为交谊舞、交际舞和()。
A;现代舞 B:社交舞 C:摩登舞参考答案: B2、体育舞蹈按舞蹈的风格和技术结构可分为标准舞和()。
A:摩登舞 B:现代舞 C:拉丁舞参考答案: C3、体育舞蹈按竞赛的项目可分为现代舞、()和团体舞。
A:摩登舞 B:拉丁舞 C:集体舞参考答案: B4、摩登舞又可分为华尔兹、探戈、快步舞、狐步舞和()。
A:狐步舞 B:维也纳华尔兹 C:牛仔舞参考答案: B5、()又可分为伦巴、桑巴、恰恰恰、牛仔和斗牛舞。
A:A:摩登舞 B:现代舞 C:拉丁舞参考答案: C6、体育舞蹈的场地为长方形,长的线称之为()线,短的线称之为 B 线。
A:AB:B1C :A1参考答案: A7、体育舞蹈的场地长线的长度是23 米,短线的长度是 ()米。
A:10B :15C :18参考答案: B8、标准舞和拉丁舞中的桑巴舞、斗牛舞按舞程向方向运行时,交换舞程线时应过()。
A:中央线 B:中心线 C:中央斜线参考答案: B9、在同一舞池中,为避免舞者相碰撞,规定必须按()方向行进。
我们把这一行进方向称之为舞程向。
A:顺时针 B:逆时针 C:任意方向参考答案: B10、舞者沿着舞池向舞程向方向行进的路线,叫()。
A:跳舞线 B:舞池线 C:舞程线参考答案: C11、舞姿是舞蹈的姿态,舞姿包括 ()和舞中姿态。
A:预备姿势 B:跳舞姿势 C:结束姿势参考答案: A12、舞中姿态包括合对位舞姿、侧行位舞姿、()、并肩位舞姿和影子位舞姿。
A:正对舞姿B:外侧位舞姿 C:左右肩舞姿参考答案: B13、预备姿势有闭式、半闭式位和 ()。
A:开式 B:半开式 C:随意式参考答案: A14、升降动作是指跳舞时身体的上升与下降。
升降动作是在膝、踝、趾关节的屈()和动作的转换中完成的。
A:绕环 B:伸 C:屈参考答案: B15、华尔兹舞的音乐节拍 ()。
A:3/4B :2/4C :4/4参考答案: A16、()舞的特点是舞态雍容华贵、舞步婉转流畅、舞姿飘曳优美、旋转起伏似行云流水,富于抒情浪漫情调。
《舞蹈》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舞蹈》课程类型:实践课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五专)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 .课程性质:《舞蹈》是学前教育五年专的一门专业实践课。
旨在通过训练不断增强学生自身的舞蹈素质,掌握和运用幼儿舞蹈教学的方法、规律与幼儿舞蹈创编的一般技能,以适应幼儿园舞蹈教学,为社会培养既有幼教职业教育知识专长,又有幼儿舞蹈专业技能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本课程具有鲜明的艺术性和技能性,是培养和提高大专生艺术素养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2 .课程标准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立足于以职业为导向,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全面实行“实用型”与“技能型”人才素质教育。
努力培养学生在掌握幼教专业舞蹈技能的同时,具备较强的组织与指导学前舞蹈教育的实践能力。
在实践、实训中不断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和领悟能力,丰富舞蹈语汇,扩大舞蹈眼界,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和鉴赏力。
3 .课程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学习舞蹈基础理论,掌握舞蹈基本技能,并在基础训练中具备良好的条件体态和优美的舞姿。
在了解和掌握不同风格的舞蹈特点的基础上,积累幼儿舞步,各民族舞蹈、现当代舞蹈动作素材,为今后能胜任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和幼儿舞蹈创编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体态、动作特征、舞蹈特点和基本风格等幼教专业舞蹈技能。
2 .能力目标掌握身体运动规律,能准确表演不同风格的舞蹈作品,同时能将动作与情感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以情带形、神形兼备,并具有一定的舞蹈编排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与创造性思维,提高舞蹈素养,陶冶美的情操,激起学生内心的审美情感和良好气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课程内容标准和要求1 .课程内容安排表:合计2.课程内容与要求:项目一:舞蹈基本训练项目内容:(1)舞蹈知识简介(2)地面练习:头、肩、腰、胯等训练(3)芭蕾把杆基训:擦地、蹲、单腿蹲、小跳、旋转等训练项目要求:(1)了解和掌握舞蹈基础理论及常用术语,进行正确的身体姿态和舞蹈素质训练。
课程名称: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大学一年级舞蹈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舞的基本理论和常用术语,为后续舞蹈学习打下基础。
2. 通过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力量、协调性、灵活性和稳定性。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舞的热爱,激发学生的舞蹈潜能。
教学内容:1. 舞蹈基本理论知识2. 舞蹈常用术语3. 舞蹈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4. 舞蹈基本动作:下腰、甩腰、耗腰、波浪腰、涮腰、摆扣步、拖步等5. 舞蹈组合训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常规1. 学生集合,检查出勤情况。
2. 教师简要介绍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
二、舞蹈基本理论知识1. 介绍中国古典舞的历史、特点和发展。
2. 讲解舞蹈基本术语,如:手型、脚型、手位、脚位、下腰、甩腰等。
三、舞蹈基本手型、脚型训练1. 教师示范基本手型、脚型,学生跟随模仿。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舞蹈基本动作训练1. 教师示范基本动作,如:下腰、甩腰、耗腰、波浪腰、涮腰等。
2. 学生跟随模仿,教师巡回指导。
五、舞蹈组合训练1. 教师示范舞蹈组合,学生跟随模仿。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一、课堂常规1. 学生集合,检查出勤情况。
2. 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二、舞蹈基本动作巩固1. 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基本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舞蹈组合训练1. 教师示范新的舞蹈组合,学生跟随模仿。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总结1.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舞蹈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舞蹈基本动作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舞蹈组合训练中的表现。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和自信心。
3. 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教学秩序。
舞蹈训练学知识点总结舞蹈是一种具有艺术性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其训练学包括技术性的学习和身体素质的锻炼。
下面将从舞蹈的基本功训练、舞蹈技术学习、舞蹈表演技巧和舞蹈心理素质等方面总结舞蹈训练学的知识点,以便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舞蹈的训练学知识。
一、舞蹈的基本功训练1. 身体柔韧性训练:舞蹈要求舞者具有良好的身体柔韧性,这需要通过拉伸训练和舞蹈特定的柔韧性训练来达到目的。
2. 身体力量训练:舞蹈需要舞者具备一定的身体力量来完成各种舞蹈技术动作,所以舞蹈训练中的力量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3. 身体协调性训练:舞蹈的舞者需要具备出色的身体协调性才能完成各种复杂的舞蹈动作,因此身体协调性训练是不可忽视的。
4. 脚步训练:对于舞蹈而言,脚步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不断地训练脚步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使得舞者能够更好地完成各种复杂的舞蹈脚步动作。
二、舞蹈技术学习1. 基本舞蹈功法:学习舞蹈需要掌握基本的舞蹈功法,包括舞姿、舞步、舞感等,这些是学习舞蹈的基础。
2. 芭蕾舞技术:芭蕾舞是舞蹈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学习芭蕾舞需要掌握脚步技术、身体姿势、旋转和跳跃等技术。
3. 现代舞技术:现代舞是一种更加自由和抽象的舞蹈形式,学习现代舞需要掌握对角线动作、地面动作、跳跃和扭曲等技术。
4. 民间舞技术:学习民间舞需要掌握不同的地域特色和动作风格,比如民族舞蹈、民间舞等。
三、舞蹈表演技巧1. 舞台表演技巧:舞台表演是舞者展示自己舞蹈技巧和艺术表现力的重要环节,需要掌握演技、表情、眼神和气质等技巧。
2. 舞蹈表达技巧:舞蹈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舞者需要通过不同的表达技巧来呈现舞蹈作品的艺术魅力,比如情感表达、动作表达和音乐表达等。
3. 舞蹈做工技巧:舞蹈的做工技巧是指在表演时对于舞姿和舞步的精确控制,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自我调整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舞蹈心理素质1. 舞蹈自信心:舞蹈需要舞者具备一定的自信心来展现自己的舞蹈技巧和艺术表现力,同时也需要对自己的舞蹈能力有一定的认识。
贵州省余庆县中等职业学校《舞蹈》实验(实训)指导书学前教育专业组伍成红田桦杨德美编写2016年9月简要说明学前教育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必须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舞蹈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前教育与管理专业学生将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职业技能。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与艺术院校专业训练不同,学生所掌握舞蹈的基础理论知识与舞蹈的基本技能,主要是作为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而不是培养舞蹈演员,在实现提高学生自身艺术素质和进行职业训练双重目标的过程中,应加强舞蹈重要性的认识,加强舞蹈基本功的训练,培养舞蹈的创新意识。
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帮助和启发学生学会学习舞蹈的方法和对舞蹈的创编,并学会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
舞蹈实验(实训)教学指导书是幼儿教育与管理专业学生应掌握的一门专业课教材,其特点是系统性、课操作性、细节性、趣味性较强,适合我校现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我校所处的地域性特点(例如:敖溪花灯,余庆高矮人舞等)。
在编写本教材时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尽量做到简单明了,让学生能快速的上手,掌握动作和动作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因此,本指导书主要从舞蹈的基本训练(基本功)、名族民间舞蹈及创编、幼儿舞蹈及创编三大方面入手,浅显易懂的讲解训练的目的、内容、注意事项和训练的考核标准,使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个项目的训练。
目录实验一理论部分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安排实验纪律及注意事项考核办法及标准实验二理论部分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安排实验纪律及注意事项考核办法及标准实验三理论部分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安排实验纪律及注意事项考核办法及标准实验四理论部分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安排实验纪律及注意事项考核办法及标准实验五理论部分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安排实验纪律及注意事项考核办法及标准参考文献一、课程实训的目的本实训课程教学以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特点,在实训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
舞蹈基本理论(共一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舞蹈和舞蹈的类别2、让同学们熟悉一些舞蹈基训的内容,如:常用术语等。
教学重难点:由于学生年龄差异大,个别学生可能会无法理解到位。
教学过程:一、导入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这是舞蹈的定义。
它是一种以经过提炼、组织、韵律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运用人体动作的姿态、表情和动作流程等构成画面,创造形象,从而表达某种思想情感的艺术。
二、了解舞蹈的分类(一)根据舞蹈不同的风格特点来划分1、古典舞:①中国古典舞②芭蕾(Ballet)2、民间舞:①以反映该民族风土人情为主的民间舞②借用某民族的舞蹈元素,表述特定艺术构思的民间舞3、现代舞:反对古典芭蕾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倾向,主张摆脱古芭蕾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生活。
(包含1.美国流派2.德国流派.)(二)根据表现形式的特点来划分1、独舞2、双人舞3、三人舞4、群舞:(1.塑造群体形象2.营造意境背景3.外化主要人物内心的一种表现手段。
) 5、舞剧:是综合了舞蹈、戏剧、音乐、舞台美术等综合手段的舞台表演艺术。
三、了解舞蹈基训常识(一)舞蹈训练的基本方位以舞者所面对的方向来确定的,通常以舞者为中心点,面向正前方为起点,每向右转45°为一个方位,共分为八个方位(称1~8点)。
即正前方为1点,右前方点,右方为3点……(二)舞蹈常用术语1、主力腿:指在动作过程中或造型时支撑重心的一条腿,它对舞蹈过程中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动力腿:是与主力腿相对而言的,指非支撑重心的一条腿,在动作过程中可做各种动作,如抬腿、踢腿等。
3、韵律:是指舞蹈中的感觉和规律。
它需要舞者在动作时把握这种欲前先后、欲左先右、欲上先下的韵律感觉,才能把舞蹈跳得富有美感。
4、节奏:是音乐旋律的骨干,是乐曲结构的基本因素,也是舞蹈动作的基本要素之一,如何舞蹈动作都是在一定的节奏规范中进行的。
舞蹈表演基本功训练教案一、前言。
舞蹈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能。
要想在舞台上表现出色,除了有天赋和激情外,还需要经过长期的基本功训练。
基本功训练是舞蹈表演的基石,它包括了身体柔韧性、力量、平衡、节奏感等方面的训练。
只有通过扎实的基本功训练,舞者才能在舞台上自如地展现自己的技巧和情感。
二、身体柔韧性训练。
1. 身体热身。
身体热身是每次训练的第一步。
通过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可以让身体逐渐进入状态,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常见的热身动作包括颈部、肩部、手臂、腰部、腿部的拉伸。
2. 身体柔韧性训练。
身体柔韧性对于舞者来说至关重要。
柔韧性训练可以通过拉伸动作、瑜伽等方式进行。
拉伸动作包括前屈、侧弯、扭转等动作,可以让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得到充分的拉伸,增加柔韧性。
瑜伽则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体式训练,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三、力量训练。
1. 核心力量训练。
舞蹈表演需要良好的核心力量支撑。
核心力量训练可以通过仰卧起坐、平板支撑、提腿等动作进行。
这些动作可以有效地锻炼腹部、腰部和臀部的肌肉,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
2. 肌肉力量训练。
除了核心力量外,舞者的肌肉力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肌肉力量训练可以通过举重、器械训练等方式进行。
舞者可以选择一些轻量级的器械,如哑铃、弹力带等,进行肌肉力量训练。
这样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舞者在表演中的爆发力和持久力。
四、平衡训练。
1. 平衡感训练。
舞蹈表演需要良好的平衡感。
平衡感训练可以通过单脚站立、闭目站立、平衡板训练等方式进行。
这些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舞者的平衡感,让他们在表演中保持稳定的身体姿势。
2. 芭蕾训练。
芭蕾是提高平衡感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训练方式。
芭蕾舞者需要通过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如脚尖站立、转体跳跃等,来提高自己的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
即使不是专业的芭蕾舞者,舞者也可以通过学习一些芭蕾动作,来提高自己的平衡能力。
五、节奏感训练。
1. 音乐节奏训练。
舞蹈表演需要与音乐紧密配合,因此舞者需要有良好的音乐节奏感。
舞蹈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要求舞者有精湛的技艺,还要求对舞蹈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以下是一份舞蹈理论考试的试题及答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舞蹈的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1. 舞蹈艺术起源于哪个时期?A. 石器时代B. 青铜时代C. 铁器时代D. 封建时代答案:A2. 下列哪个是芭蕾舞的基本手位之一?A. 托手B. 叉腰C. 抱头D. 指天答案:A3. 舞蹈中“阿拉贝斯克”是一种什么样的动作?A. 跳跃动作B. 旋转动作C. 支撑动作D. 弯曲动作答案:A4. 舞蹈术语“Plié”指的是什么?A. 蹲B. 跳C. 转D. 踢答案:A5. 舞蹈作品中的“独舞”是指什么?A. 一个人表演的舞蹈B. 两个人表演的舞蹈C. 三个人或以上表演的舞蹈D. 有音乐伴奏的舞蹈答案:A二、填空题6. 舞蹈的三大要素包括身体、________和情感。
答案:节奏7. 现代舞的先驱之一是________,他提出了“紧张与放松”的技术原理。
答案:伊莎多拉·邓肯8. 在舞蹈中,“________”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技巧,通过身体的延伸和收缩来增强舞蹈的表现力。
答案:呼吸9. 舞蹈作品《天鹅湖》是由________创作的,是芭蕾舞剧的经典之作。
答案:柴可夫斯基10. “________”是一种舞蹈技巧,舞者通过快速连续的转身来展现舞蹈的活力和技巧。
答案:旋转三、简答题11. 简述舞蹈艺术的社会功能。
答案:舞蹈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具有多种社会功能。
首先,舞蹈可以作为一种社交活动,增进人们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其次,舞蹈可以传递文化,通过不同的舞蹈形式和动作,展现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此外,舞蹈还具有教育功能,通过学习和表演舞蹈,可以培养人们的协调性、节奏感和审美能力。
最后,舞蹈也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舞者可以通过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12. 描述一下舞蹈中“身体语言”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