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影电视发展史(精简版)
- 格式:ppt
- 大小:4.92 MB
- 文档页数:35
世界电影发展历程电影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和娱乐方式,它以影像和声音等元素来讲述故事或传递信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推动,世界电影发展历程经历了许多重要的阶段。
早期电影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最早的电影是无声的,通过胶片和投影机展示。
这些电影通常是短片,只有几分钟长,既有记录现实场景的纪录片,也有虚构故事的剧情片。
这个时期的电影制作技术还比较简单,没有特效和剪辑等现代电影技术。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影开始出现声音,也就是有对话和音乐的配乐。
这一技术突破改变了电影的面貌,为电影制作者提供了更丰富的表现手段。
大制片厂和电影公司开始崛起,电影也逐渐成为了一种大众娱乐活动。
二战期间,世界各国的电影工业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但也催生了一些经典的电影作品。
随着战后经济的重建和电视的兴起,电影行业重新恢复了活力。
许多国家也开始意识到电影的文化和经济价值,积极发展本国的电影工业。
20世纪后半叶,电影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和可能性。
特效的运用使电影场景更加逼真,数字技术的应用使电影制作更加灵活和便捷。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观看电影,电影的传播范围和观众群体也大大扩展。
如今,世界各国的电影工业都在不断发展壮大。
好莱坞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电影产地,美国电影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同时,其他国家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电影作品,它们代表了各自国家的文化和艺术特色。
总的来说,世界电影发展历程经历了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转变,从电影制作技术到内容创新的飞跃,从单一国家产业到全球化发展的融合。
电影作为一种跨文化的艺术形式,不断塑造着我们的视觉和审美体验,并为观众提供了与世界各地人们相互交流的机会。
中外电影电视简史世界电影艺术的历史发展一、诞生形成期(1895—1927)(一)卢米埃尔的纪实电影在上述的七门艺术中,唯一知道其诞生日的只有电影,它诞生于1895年12月28日。
这一天,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第一次售票公映了他们制作的《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工厂的大门》等十余部影片,并且取得轰动国际的成功。
在世界电影史上这一天就被定为电影的诞生日。
卢米埃尔的影片明显的特点是纪实性。
由于影片直接地拍摄真实的生活,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亲切感。
(二)梅里爱的“戏剧电影”乔治•梅里爱对电影的贡献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他把许多照像特技应用于电影。
其次是特技摄影的发明。
通过“停机再拍”,可以使贵妇突然变成了魔鬼;灰姑娘变成了高贵的公主;老鼠变成了白马。
其中最著名的是《月球旅行记》。
再次是创造了戏剧电影。
他几乎把所有戏剧上的表现手法,诸如剧本、演员、服装、化妆、布景以及场与幕的划分等等,系统地移植到电影制作中来。
他还首创了用人工布景摄制电影。
梅里爱所作的这一切,后来都成为电影技术的基本要素。
但是他对戏剧美学的过于执着,既造就了他的辉煌也使他沦为戏剧美学的俘虏。
(三)蒙太奇的产生蒙太奇的产生才使电影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对蒙太奇贡献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大卫•格里菲斯和前苏联的谢尔盖•爱森斯坦。
格里菲斯最大的贡献是把影片的基本构成单位由场景改变为镜头,并让摄影机在他的指挥下运动起来,他还创造性地运用特写和“切”以及通过调度镜头,在影片中创造节奏气氛,以利于把情节推向高潮。
格里菲斯首先使蒙太奇成为电影的艺术手段。
他吸收了梅里爱的特技技巧,借鉴了小说家狄更斯的“切回”手法,创造了平行蒙太奇。
这种艺术手法在他的传世之作《一个国家的诞生》一片中得到了更巧妙地运用。
电影史家把这部影片上映的日期(1915年2月8日)当作“好莱坞统治世界的开始”,这部影片被称为美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
《党同伐异》中,蒙太奇的手法得到了更完善的运用。
11世纪科学家们意识到了将一束光透过小孔可以使一个外部的形象在内部显现出来。
16世纪雷纳多·达·芬奇(意大利)概略地描绘出"黑箱"的概念。
"黑箱"出现于欧洲文艺复兴前的意大利。
它是一个类似镜头式的暗箱,里面射出的光线可以在其对面的墙上形成颠倒的影像。
16世纪中叶一17世纪1、钱巴蒂斯塔·德拉·波尔塔(意大利)通过"黑箱"放映了一组不长的风光图画。
2、阿塔内休斯·基歇尔(德国)发明了他的"魔灯"。
这是一种通过蜡烛和透镜放映画面的方法。
1824年彼得·马克·罗热(英国)向伦敦的皇家协会提交了名为"关于活动物体的视觉留影原理"的报告。
1826年约翰·艾尔顿·帕里斯博士发明了"幻影转盘",即在一圆盘上一面画有鸟笼,一面画一只鸟,旋转时产生"鸟在笼中"的感觉。
19世纪30年代1、约瑟夫·涅普斯和路易斯·达遣?均为法国)发展了照相制版工艺,使被拍下来的影像可以保留在金属板上。
2、威廉姆·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英国)在纸板上制出了正片。
1832年1、约瑟夫·普拉图(比利时)制造出了"诡盘"。
这是一只画有一系列动作分解图形的圆盘,圆盘的边缘有钗h齿孔。
操作者面对镜子,把眼睛对准任何一个齿孔,转动圆盘,可在镜中看到活动的影像。
2、西蒙·里特·冯·施坦普夫(德国)发明了"圆筒动画镜",这是一种与"诡盘"相类似的玩具。
1834年威廉姆·乔治·霍纳(英国)发明了"活动连环画转筒"。
它在一只圆筒状的内环中贴上画有一系列分解动作的纸片,通过圆筒的旋转使人看到连续活动的影像。
全球的电影发展历程电影是一种以动态影像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通过拍摄、剪辑和放映的方式,再加上声音的配合,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强烈而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电影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内容。
下面将全球电影发展历程进行梳理。
电影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1895年,最早的电影院由兄弟莱昂和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在法国里昂开设,这标志着电影进入商业化时代。
同时,一群电影摄影师和导演开始积极拍摄和制作早期电影作品。
在电影的早期阶段,德国、法国和美国等国家成为电影的发源地和创新中心。
德国导演弗里茨·朗的《卡尔在德国》(1919年)是早期微型电影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强调情节和心理表达引起了广泛关注。
法国导演路易·费封的《火车进站》(1895年)是第一部商业电影,这部短片的问世标志着电影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美国导演道格拉斯·弗雷尔的《种夏》(1913年)则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长片电影,其题材和叙事手法的突破开创了电影的新纪元。
20世纪20年代是电影史上的黄金时期,各国纷纷创立大型制片公司,并开始进一步探索电影的艺术和商业潜力。
好莱坞成为全球电影产业的中心,美国电影开始崭露头角。
这一时期,电影进入了有声电影时代,电影音频技术的引入使得观众能够同时欣赏到影像和声音,大大增强了电影的观赏效果。
1939年的美国电影《风华绝代》是第一部彩色有声电影,其技术创新引发了观众的新一轮热潮。
20世纪50年代,电视机进入家庭,并迅速普及,这给电影工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电影制片商通过引进宽银幕和3D技术等新技术,以及制作更具特色和艺术性的电影,来与电视抗衡。
这一时期的电影,如意大利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的《甜蜜生活》(1960年)和美国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1968年),以其视觉艺术和哲学深度成为经典之作。
到了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电影进入了数字时代。
电影的诞生
1881年,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发明了电影摄影机,其工作原理是:把分解照片一张张地洗印在玻璃上,在玻璃圆板的周围以同等间隔顺序贴在上面,然后再同样大小的金属板上,对着照片的位置开个窗口。
这样,各张照片叠成活动的物像,就达到了活动摄像的效果。
1885年,美国人发明赛璐珞胶卷。
随即,爱迪生把这种胶卷应用于电影,制造出了摄影机,这种摄影机的原理和现在的一样,能用胶卷连续一分多钟拍摄分解运动的照片。
1893年,爱迪生发明了放映机,其工作原理是:运动的胶片从带有凸透镜的窗口通过,一格画面来到窗口正面时,正好电灯闪亮又立即熄灭,下一格画面来到窗口时,电灯再次闪亮和熄灭,如此不断反复,胶片上的画面放映出来,好像物体在连续不断地运动。
在芝加哥召开的国际博览会上,爱迪生向人们展示了他发明的这台放映机,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
但是,当时它只能供一个人看。
后来,美国人詹金斯在胶片的两侧穿上一连串的小孔,卷绕装置的爪插入孔中拉引,当一格格的画面来到透镜正面时,就会瞬间停留,这时快门打开又立即关闭,这样放映出的图像更加清晰。
胶卷的卷绕装置和快门同时由马达驱动,每秒可输送胶片6格或18格。
电影的影片、摄影机和放映机已经齐备,现代的电影设备终于完成。
1895年,法国里昂的两位摄影师卢米埃尔兄弟设计了一种手提式摄影机和一种能把动画图像投射到宽大银屏上去的机器。
同年12月,他们在巴黎卡普西尼大街租了一间地下室,摆上几十把椅子,为交费入场的观众首次放映了他们摄制的电影。
电影史一般都把1895年12月28日定为电影诞生日。
简述电影发展历史电影作为一种视觉媒体形式,自从发明以来便吸引了无数观众。
它能够通过影像和声音的结合,将故事、情感和想象力传递给观众,深深地吸引着人们。
下面将简要介绍电影发展的历史。
一、早期电影电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1895年,莱昂·鲍姆利特和奥古斯特·路米埃尔发明了电影放映机,他们的首次公开放映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早期的电影以短片为主,内容多为实景记录或简单的故事片段。
这些电影以无声、黑白为特点,没有剧情连贯和特效技术。
二、无声电影时代到了20世纪初,电影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无声电影时代,电影以肢体语言和字幕来传达故事情节和角色对话。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经典的无声电影,如《大都市》、《默片》等。
由于没有声音的限制,电影制片人开始探索各种拍摄和剪辑技术,为电影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三、有声电影时代1927年,美国电影《歌舞伎町》首次引入了有声技术,电影中的对话和音乐可以通过扬声器传递给观众。
这一技术的引入彻底改变了电影产业,电影成为了一种同时包含视觉和听觉的艺术形式。
有声电影的出现使得电影表达更加丰富,观众可以通过角色的声音更好地理解剧情和情感。
四、彩色电影的发展到了20世纪30年代,电影工业开始研发彩色电影技术。
最早的彩色电影是通过染色胶片来实现的,但这种方法效果不佳且成本高昂。
直到1935年,技术公司发明了三原色彩色胶片,可以准确地再现真实的色彩。
彩色电影的出现使得电影更加生动真实,吸引了更多观众的关注。
五、宽银幕和3D电影20世纪50年代,宽银幕技术应用于电影制作中,电影的画面变得更加宽广。
宽银幕的出现使得电影更具沉浸感和视觉冲击力,成为了当时电影制作的一大突破。
随着科技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3D电影技术开始应用于电影制作中,观众可以通过特制眼镜来观看更加逼真的影像。
3D电影的出现再次提升了电影的观赏体验。
六、数字化时代20世纪末,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影制作更加便捷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