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综合管廊介绍20110603
- 格式:ppt
- 大小:16.03 MB
- 文档页数:37
上海世博会部分场馆简介上海世博会部分场馆简介上海世博会规划方案综合步行适宜距离、人体尺度和参观者的认知度等因素,提出了“园、区、片、组、团” 5个层次的结构布局。
上海世博会场地选址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横跨黄浦江两岸,这是世博会上第一次在特大型城市的中心城区举办。
世博园区规划面积 5.28 km2,其中围栏区(需凭票入场)面积 3.28 km2,为历届世博会之最。
围栏区共分A、B、C、D、E 5个片区,其中A、B、C三个区在浦东,面积约2.38 km2,主要布置中国馆、各国国家馆、国际组织馆,以及主题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等。
D、E两个区在浦西,面积0.9 km2,安排建设企业馆、主题分馆和城市最佳实践区。
荷兰馆:快乐街的“快乐联盟”展馆主题: 快乐街展馆面积: 约4 800 km2建筑设计: 约翰·考美林地理位置: 世博园区C片区造型亮点: 变换多姿的灯光效果建筑特色:荷兰馆由一条螺旋上升的步行道、26座独立建筑小屋、一个饮水站组成。
它呈现出一条“8”字形的街道,从地面出发,蜿蜒向空中伸展。
从远处看,它宛若一条悬挂在空中的过山车轨道。
展示亮点:荷兰馆是一座开放式展馆,其每栋独立建筑小屋里都有不同的展示内容,酝酿着快乐情感。
创新、文化、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了整个快乐街及其26栋房子。
快乐街沿街分布着的一个个小型展馆,分别代表着生活区、工作区、工业区等城市生活的各个部分,将展示荷兰在空间、能源和水利方面的创新,并组成荷兰馆一系列的欢乐氛围。
这些小型展馆并非呆板无趣地排成一列,而是“悬挂”在街区上,并且,它们都是不开放的封闭式展馆。
设计者独具匠心地决定,“让参观者通过窗户观看展览”。
漫步在荷兰馆的快乐街上,参观者会惊讶地发现,400 m长的快乐街没有大门。
你可以从展馆的任意一个方向进入展馆,加入快乐街。
它有序、高效、实用,又不失个性,透着典型的荷兰风格。
到了夜晚,变幻多姿的灯光将欢乐街映照得如入梦境。
世博板块介绍世博板块是指世界博览会举办的场所,也是各国展示自己最新科技、文化和经济成就的重要平台。
世博板块通常由展馆、室外广场和配套设施组成,是吸引国内外游客的重要景点之一。
在世博板块中,各国展馆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不同国家的展馆以不同的主题和建筑风格呈现,通过展品、展览和互动体验向游客展示各国的文化、经济和科技成就。
例如,在上海世博会的世博板块中,中国国家馆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展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成就和展望;法国馆以“未来的城市”为主题,展示了法国在可持续发展和城市规划方面的创新成果。
除了各国展馆,世博板块还有室外广场和配套设施。
室外广场是游客休息和观赏的场所,通常有大型雕塑、喷泉和花坛等景观,为游客提供了拍照留念的好机会。
配套设施包括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
世博板块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各国参展方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来设计、建造和运营展馆。
同时,世博板块还需要有专业的管理团队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为了保障游客的安全和秩序,世博板块采取了严格的安保措施,设立了多个检查站和警察巡逻点,确保游客的参观体验。
世博板块不仅是各国展示自己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机会。
举办世博会可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
世博会期间,各国展馆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材料和劳动力,刺激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此外,世博会还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提升了城市的整体水平。
世博板块是一个集展览、文化交流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重要场所。
各国参展方通过展馆和展览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世界各国文化和科技进步的机会。
世博板块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世博板块的举办不仅是城市发展的机遇,也是推动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平台。
上海世博会场地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
为方便参观者游览上海世博会,上海努力构建集地面、地下、水上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和世博公共交通网络。
参观者可以通过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和水上交通等多种交通形式到达上海世博园区。
世博园区共有13个出入口,这些出入口将配置五百余个检票闸口,以迎接每天密集的参观客流。
其
中:
(1)8个地面常规出入口
其中有5个位于浦东(白莲泾出入口、高科西路出入口、上南路出入口、长清路出入口、后滩出入口),3个位于浦西(鲁班路出入口、西藏南路出入口、半淞园路出入口。
(2)4个水上出入口
也称为“水门”,这四个园外水门中,其昌栈、秦皇岛路、十六铺水门仅限团客入场,东昌路水门以散客为主。
乘客乘坐航班可进入园区内的水门码头。
园区内共设有M1 、M2、M3三个水门码头,到达不
同的片区。
(3)一个轨道交通出入口
世博园区轨道交通专用线共有马当路、卢浦大桥站和世博大道站,在马当路站设有安检检票点,游
客可凭世博门票检票后,免费乘坐到达世博园区。
世博轴及地下综合体工程索膜顶棚和阳光谷钢结构设计-结构理论汪大绥: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刚才丁院长的报告非常精彩,我现在讲的内容是我们所承担的在世博园里的另外一个项目,叫“世博轴”,下面对我们团队所做的设计情况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这里有一个跟丁院长相类似的内容,世博轴在整个世博园区里所处的位置是这里,这是世博园区围栏区的中心部分,所谓的围栏区是观众要买票才能进入的部分。
围栏区所有的场馆在这里有5个是永久性的场馆,刚才丁院长讲了其中一个,5个场馆成为一轴四馆,左边的是世博轴中心,右边的是演艺中心,后面的是中国馆和主题馆,我们华东院现在承担三个馆的设计:演艺中心、世博中心和世博轴。
这5个里面只有世博轴的建筑方案是外国的,其他都是我们中国建筑设计师的原创。
世博轴在园区里的位置非常重要,它所谓一个轴就是把整个场馆串起来了,它的主要功能是参观的观众到达了以后到园区安检的地方,建筑创意非常有特色!它整个的长度是1公里左右。
大家所看到的是它的地面部分,今天汇报也是主要讲它的地面部分,索膜结构,它是南端的一个广场,由地面通过各种交通方式进入世博园区里面,从这个广场进入到世博轴的10米平台,人民在10米平台上进行排队和安全检查,所以这个地方人流量是非常大的!到世博园区有很多条地铁,从地铁来到园区的参观者,从负10米的地下室在这里进行排队、安检,然后到达这里。
可以看到整个世博轴两边有长长的绿坡,因为这个可以把阳光、空气引入地下室,这样在地下室里也不感觉是在地下室里。
上面的平台是10米平台。
10米平台上面是一个索膜结构,把它覆盖起来,覆盖总的长度大概是880米左右,宽度大概是80米,整个覆盖的面积是63000平方米。
这个是10米平台的平面图,这里大家可以简单地看一下它的流向,从地面上有排队区,也有安检区。
这是VIP入口的流向。
从这里可以看一下建筑效果。
整个上面覆盖部分我刚才说了880米覆盖部分,由6个阳光谷和阳光谷之间的索膜结构组成。
城市综合管廊简介详解城市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综合利用的基础设施,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采用管线集中敷设的方式,将城市各类管线集中于同一地下空间中,包括供水、排水、电力、燃气、通信等多种管线,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统一管理和维护,提高城市的功能性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是为了解决城市地下空间被多个单独的管线占用,导致道路、建筑施工和维护困难的问题。
通过将各类管线进行整合,实现集中管理,可以提高管线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便捷性,也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能够消除地下空间的混乱,减少道路挖掘次数,降低城市建设成本。
其次,管廊的集中管理可以提高各类管线的维护和检修效率,减少维修带来的交通和环境影响。
再次,城市综合管廊可以有效避免管线之间的冲突问题,减少管线事故的发生,提高城市的安全性。
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地下空间的状况,合理规划管廊的布局和走向。
其次,要充分调研各类管线的需求和现状,确定管廊的规模和功能。
再次,要考虑到管廊的设计和建设标准,确保其符合相关法规和技术要求。
最后,要注重管理和维护体系的建设,确保管廊的长期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在国内,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例如,北京市已经建设了大规模的综合管廊系统,有效解决了城市管线敷设和管理的难题。
上海、广州等城市也在积极推进综合管廊的建设工作,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总之,城市综合管廊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集中管理和综合利用各类管线,提高城市的功能性和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继续加强对综合管廊的规划和建设,促进城市的改善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