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宋词的词牌、格律等常识
1、词牌:每首词都按照一个固定格律写成,这个格律。 词牌所定的格律包括句数、每句的字数、押韵、平仄等等,写 作不得随意违背;
词往往分段,叫“阙”或“片”。
2、词牌产生的几种情况: 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
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西江月》;
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娇》;
“中调”或“长调”。
58字以内为小令, 59字到90字为中调, 91字以上为长调; (有的主张62字以内为小令,以外称“慢词”,都未 成定论。)
2)大部分词的句式长短不齐,一首词内部长短变化极 大。
短的只有一字、两字句,长的达八字以至十字以上 的长句,不同词牌的词文字长短相差也很大,最短 的只有14字,最长的达240字。
3 )词的格律自由。
各词调“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但 同时也是有其自由。 首先,词有大量不同音律句式的调和体,作者可 以在极为广泛的范围内选择符合创作需要的词调。 再者,词调与体的变化和创造原是没有限制的。 懂得音律的作者可以自己创调与变体。
走 近 李 清 照
宋词的发展脉络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 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其父李 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 是宰相的儿子,著名的金石家。 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 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 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 郁郁而终。
却把青梅嗅。
宋词的发展脉络
2、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无忧无虑 开朗活泼
宋词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