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国际税收复习思考题
- 格式:doc
- 大小:120.38 KB
- 文档页数:11
简答题1.什么是国际税收?试述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联系与区别。
含义: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因纳税人的经济活动扩大到境外以及国与国之间税收法规存在差异或相互冲突而带来的税收问题和税收现象.联系:1它们都是以政治权力为后盾所进行的一种特殊分配;2.国家税收是一国政府与它政治权力管辖范围内的纳税人之间所发生的征纳关系;而国际税收讲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在税收分配方面所发生的双边或多边关系。
当这种关系反映为有关国家政府之间财权利益分配的矛盾时,就超出了某一国的国家税收范围,不可能由一国政府独自解决,必须由有关国家政府共同去求得解决。
因此,国家税收就衍化为国际税收。
国家税收是国际税收的基础国家税收又要受到国际税收一些因素的影响.区别:(1)国家税收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依托的强制课征形式,而国际税收是在国家税收的基础上产生的种种税收问题和税收关系,不是凭借某种政治权力进行的强制课征形式;(2)国家税收涉及的是国家在征税过程中形成的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而国际税收涉及的是国家间税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和税收协调关系;(3)国家税收按课税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税种,而国际税收不是一种具体的课征形式,所以没有自己单独的税种。
2.跨国公司各种税收筹划示意图,并作简要说明。
1.利用中介国际控股公司避税1.规避东道国股息预提税:1)规避东道国对汇出股息征收的预提税。
2)规避居住国对汇入股息征收的公司所得税。
2.设法统一计算海外子公司的利润,以充分利用母公司居住国的外国税收抵免限额跨国母公司从其海外子公司分得利润,母公司居住国一般允许母公司就这笔外国来源所得进行外国税收抵免。
但各国都有抵免限额的规定,而且在计算抵免限额时许多国家规定采用分国限额抵免法。
2.利用中介国际金融公司避税1./利用中介国际金融公司安排借款跨国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经常要从海外的金融机构借入资金,但如果向一个与跨国公司居住国无税收协定的国家(地区)借款,跨国公司所在国对跨国公司支付给境外贷款者的利息可能就要征收很高的预提税。
简答题1.什么是国际税收?试述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联系与区别。
含义: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因纳税人的经济活动扩大到境外以及国与国之间税收法规存在差异或相互冲突而带来的税收问题和税收现象.联系:1它们都是以政治权力为后盾所进行的一种特殊分配;2.国家税收是一国政府与它政治权力管辖范围内的纳税人之间所发生的征纳关系;而国际税收讲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在税收分配方面所发生的双边或多边关系。
当这种关系反映为有关国家政府之间财权利益分配的矛盾时,就超出了某一国的国家税收范围,不可能由一国政府独自解决,必须由有关国家政府共同去求得解决。
因此,国家税收就衍化为国际税收。
国家税收是国际税收的基础国家税收又要受到国际税收一些因素的影响.区别:(1)国家税收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依托的强制课征形式,而国际税收是在国家税收的基础上产生的种种税收问题和税收关系,不是凭借某种政治权力进行的强制课征形式;(2)国家税收涉及的是国家在征税过程中形成的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而国际税收涉及的是国家间税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和税收协调关系;(3)国家税收按课税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税种,而国际税收不是一种具体的课征形式,所以没有自己单独的税种。
2.跨国公司各种税收筹划示意图,并作简要说明。
1.利用中介国际控股公司避税1.规避东道国股息预提税:1)规避东道国对汇出股息征收的预提税。
2)规避居住国对汇入股息征收的公司所得税。
2.设法统一计算海外子公司的利润,以充分利用母公司居住国的外国税收抵免限额跨国母公司从其海外子公司分得利润,母公司居住国一般允许母公司就这笔外国来源所得进行外国税收抵免。
但各国都有抵免限额的规定,而且在计算抵免限额时许多国家规定采用分国限额抵免法。
2.利用中介国际金融公司避税1./利用中介国际金融公司安排借款跨国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经常要从海外的金融机构借入资金,但如果向一个与跨国公司居住国无税收协定的国家(地区)借款,跨国公司所在国对跨国公司支付给境外贷款者的利息可能就要征收很高的预提税。
第一章国际税收导论一、术语解释1.国际税收国际税收的概念目前有两种含义:一是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因纳税人的经济活动扩大到境外以及国与国之间税收法规存在差异或相互冲突而带来的一些税收问题和税收现象;二是从某一国家的角度看,国际税收是一国对纳税人的跨境所得和交易活动课税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然而,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关系是国际税收的本质所在。
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2)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协调关系。
2.涉外税收“涉外税收”一词通常是指专门为本国境内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外商投资企业设置的税种,如我国在1991年开征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该税在2008年废止)、1994年税制改革前的工商统一税和个人所得税均属于我国的涉外税收。
尽管涉外税收主要是针对外国纳税人或外资企业,但它仍然属于国家税收的范畴。
涉外税收只不过是把国家税收制度中的涉外部分独立出来,单独设立了税种。
3.财政降格由于存在国际税收竞争,各国的资本所得税税率下降到一个不合理的低水平,造成国家的财政实力大幅度下降的现象和趋势。
4.区域国际经济一体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出现了许多地区性的国家集团。
它们由地理上相邻近的国家组成,对内通过一定的协调活动,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或其他经济活动障碍,以便使成员国的经济更紧密地结合;对外则在经济政策方面保持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差别待遇。
人们将这种地区性的经济联合称为区域国际经济一体化。
5.恶性税收竞争各国制定的税收政策主要是为了吸引别国的储蓄和投资,进而削弱其他国家的税基,那么这种税收政策就属于恶性的,国家之间制定这种税收政策所产生的税收竞争为恶性税收竞争。
二、填空题1.混合所得税制2.所得课税3.单一阶段销售税4.进口税三、判断题(若错,请予以更正)1.×欧盟的“自有财源”从本质上看,并不是强加在成员国政府上的税收收入,它是在成员国政府对本国纳税人强制课征基础上取得的。
国际税收练习题一、单选1.国际税收的本质是()。
I.所得税于18世纪末产生,其首创国家是()A.美国B.瑞士C.英国D.法国2.1963年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起草的一个国际稅收协定范木是()A.《关于对所得和资本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B.《关税及贸易总协定》C.《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D.《关于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木》3.下列选项中属于国际税收研究范围的是()A.国际税收与国际经济的关系B.关于涉及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问题C.国际税收与各国税制的关系D.国际税收与国际经济法的关系4•判别国际税收涉及的纳税人的标志是()A.法律标准,即该纳税人在某国取得了公民身份B.户籍标准,即该纳税人在某国有永久性住所C.该纳税人具有外国国籍D.该纳税人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都取得收入,并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承担双重交叉的纳税义务5.投资所得是指()A.转让财产的价值B.转让不动产的价值C.股息、利息和特许权使用费D.临时或偶然所得6.—居住在英国的美国公民,他仅有来白英国一国的收入,则他应该()A.只向英国纳税B.只向美国纳税C.既向英国纳税又向美国纳税D.不成为跨国纳税人,但应向美国纳税7.发展屮国家侧重于选用的税收管辖权是()A.居民税收管辖权B.来源地税收管辖权C.公民税收管辖权D.居民和公民税收管辖权&国际双重征税产生的原因是()A.备国税收管辖权的差异性B.备国财权利益矛盾的激化C.商品课税制度的复杂性D.复合税制的产生9.在制定跨国白然人居民身份时所采用的法律标准实际上是()A.居民标准的运用B.公民标准的运用C.户籍标准的运用D.居所标准的运用10.国际双重征税的扩大化问题主要导源于()A.不同的税收管辖权体现出了不同的财权利益B.跨国纳税人的形成C.肓接投资的增多D.国际法的复杂程度II.作为一个股份公司的股东,跨国白然人\“和\”跨国法人\“从公司中分得的红利所得,其税收待遇为()A.两者均应征所得税B.只对前者征所得税C.只对后者征所得税D.有时只对前者课征有时只对后者课征12.与住所及居所标准同类性质的标准是()A.国籍标准B.公民标准C.法律标准D.居住时间标准13.对于同时具有两个国家居民身份的跨国H然人的判定,税收协定所规定的顺序标准中,第一位的标准是()A.重要利益屮心B.习惯性居所C.永久性住所D.国籍14.非居住国对跨国法人从事营利事业所获得的经营所得,行使所得来源地管辖权的约束性规范是()A.总机构所在国标准B.注册地标准C.实际所得原则D.实际有效管理机构原则15.约朿对跨国纳税人来白非居住国的投资所得行使所得来源地管辖权的规范时,其标准是()A.实际支付地标准B.劳务提供地标准C.权利使用地标准D.比例分配标准16.免税方法的指导原则是()A.放弃行使所得来源地管辖权B.承认所得来源地管辖权的独占•地位C.避免双重征税D.对跨国所得的分享17.在居住国的税收负担率高于非居住国税负的条件下,免税法的结果是()A.使居住国多征一部分税收B.使居住国少征--部分税收C.与居住国没什么关系D.减缓了国际双重征税1 &肓接抵免法适用于()A.非同一经济实体B.母子公司C.预提所得税D. 了公司在东道国交纳的所得税19.税收饶让抵免实际上抵免的是()A.国际双重征税B.跨国纳税人的一部分税负C.跨国纳稅人实际已交税负D.来源国的其他税负20.免除国际双重征税的最佳方法是()A.减免法B.扣除法C.免税法D.抵免法21.对转让定价的最大约束是()A.国际双重征税B.正常交易原则C.国际会计公司杏帐D.总利润原则22.成本标准所采用的主要分配依据是()A.权责发生的费用B.实际发生的费用C.市场平均利率D.合理利润23.跨国白然人想转移或避免其高税国税负,摆脱公司管辖权制约,其唯一途径是()A.逃亡国外B.宣告死亡C.放弃原国籍获得别国国籍D.争取双重国籍24.在双边或多边的反避税措施屮,最为突出的是()A.防止滥用税收协定B.强化反运用避税港C.同步调查与统计D.情报交换25.下列选项屮属纯国际避税地的是()A.香港B.澳门C.百慕大D.新加坡26. 国际避税地较集屮的地区有()A.西欧地区B.太平洋沿岸C.亚洲地区D.发展屮国家27. 涉外税收负担原则的含义是() A.国际税负水平的比较 B 渺外纳税人的税收负担C. 外来投资者的税收负担与木国纳税人税收负担的比较D. 跨国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2&常设机构的性质应表述为()A. 具有独立法人地位,且独立承扌H 纳税义务B. 不具独立法人地位,但备国国内法及税收协定将其视同独立实体对待C. 非独立法人,没有营业活动D. 具有独立法人地位,而没有固定场所29.税收协定的受益人是()A.缔约国政府B.缔约国居民C.非缔约国居民D.缔约国税务当局30.我国对外谈签国际税收协定时居首位的原则是() B.坚持维护所得来源地征税权的原则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B 对外国居民征税D 国际组织对各国居民征税 处于优先地位的税收管辖权是(B 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D 居民和公民税收管辖权 A.坚持税收饶让的原则 C.坚持平等待遇的原则 A 涉外税收c 国家Z 间的税收关系 31在国际税收实践屮, A 居民税收管辖权 C 公民税收管辖权 )o 32—个国家以地域的概念作为其行使征税权利所遵循的指导思想原则,称为( A 国籍原则 B 领土原则 C 属地原则D 属人原则33国际避税行为形成的客观原因是()。
课后复习思考题第一章国际税收导论1.什么是国际税收?它的本质是什么?答:国际税收的概念目前有两种含义:一是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因纳税人的经济活动扩大到境外以及国与国之间税收法规存在差异或相互冲突而带来的一些税收问题和税收现象;二是从某一国家的角度看,国际税收是一国对纳税人的跨境所得和交易活动课税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国际税收的本质是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关系。
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2)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协调关系。
2.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答:(1)从二者的联系来看:一方面国家税收是国际税收的基础,没有国家税收,就不可能有国与国之间的税法冲突和税制协调,国有国之间也不可能出现任何税收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税收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国际税收绝不可能脱离国家税收而独立存在;另一方面,在国与国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和相互依存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国家税收又要又到国际税收方面一些因素的影响,因为这时任何国家制定本国的国际税收制度都不能不考虑国际税收关系,本国与他国达成的国际税收协定以及国际社会公认的一些国际税收规范和惯例都应该在本国的税收规范和惯例都应当在本国的税收制度或税收征管过程中有所体现。
(2)从二者的区别来看:1)国家税收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依托的强制课征形式,而国际税收是在国家税收的基础上产生的种种税收问题和税收关系,不是凭借某种政治权利进行的强制课征形式;2)国家税收涉及的是国家在征税过程中形成的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而国际税收设计的是国家间税制相互作用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和税收协调关系;3)国家税收按课税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税种,而国际税收不是一种具体的课征形式,所以没有自己单独的税种。
(3)在看待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关系问题上还应特别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不能把国际税收与涉外税收相混淆。
所谓涉外税收通常是指专门为本国境内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外商投资企业设置的税种,尽管涉外税收主要是针对外国纳税人或外资企业,但它仍属于国家税收的范畴。
国际税收习题及答案精选资料国际税收习题及答案-精选资料《国际税收》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国际税收的概念和研究对象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上在题后的括号内)1.国际税收就是一个()。
a.经济范畴b.历史范围c.社会范畴d.制度范畴2.国际税收是关于()。
a.发生在国家之间的一切税务关系b.本国税制中有关涉外的部分c.发生在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d.对某些外国税制所进行的比较研究3.以下选项中,属国际税收的研究对象的就是()。
a.各国政府处理与其管辖范围内的纳税人之间征纳关系的准则和规范b.各国政府处理与其管辖范围内的外国纳税人之间征纳关系的准则和规范c.各国政府处理与其它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的准则和规范d.各国政府处置它同外国籍跨国纳税人之间的税收银企关系和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的准则和规范4.下列选项中属于国际税收的研究范围的是()。
a.所得税问题b.土地税问题c.关税问题d.消费税问题5.以下关于国际税收与国际税务关系的区别定义恰当的就是()。
a.前者协同国家间经济贸易关系,后者协同国家间税收分配关系b.前者主要牵涉流转税和关税,后者主要牵涉所得税和财产税c.前者牵涉国家间的财权利益分配,后者牵涉国家间经济贸易关系d.前者牵涉国家间的经济贸易关系,后者牵涉国家间的财权利益分配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以下各项属国际税收含义的存有()。
a.国际税收无法瓦解国家税收而单独存有b.国际税收就是指出现在国家间的一切税收关系c.国际税收就是对跨国税金的征收d.国际税收就是一种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e.国际税收就是指各国税制中有关民商事的部分2.下列税种属于国际税收的研究范围的有()。
a.增值税b.房产税c.公司所得税d.个人所得税e.遗产税3.下列税种中,不会引起国家间财权利益分配问题的有()。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国际税收的研究对象的是( C )。
A.各国政府处理与其管辖范围内的纳税人之间征纳关系的准则和规范B.各国政府处理与其管辖范围内的外国纳税人之间征纳关系的准则和规范C.各国政府处理与其它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的准则和规范D.各国政府处理它同外国籍跨国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征纳关系和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税收分2.A.B.C.D.3.AC4.A.C.5.6. 国际税收的本质是( A )A.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 B.对外国居民征税C.涉外税收 D.国际组织对各国居民征税7.多数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财权利益,在税收管辖权方面( C )A.只实行所得来源地管辖权 B.只实行居民(公民)管辖权C.同时实行所得来源地管辖权和居民(公民)管辖权 D.只实行地域管辖权8. 根据两大范本的精神,如果两国在判定法人居民身份时发生冲突,则认定其最终居民身份应根据( D )A.注册地标准 B.常设机构标准C.选举权控制标准 D.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9.免税方法的指导原则是( C )。
.A.放弃行使所得来源地管辖权B.承认所得来源地管辖权的独占地位C.避免双重征税D.对跨国所得的分享10.A.A.B.C.D.12.A.B.C.D.A.C.14.下列地区中,属于国际上着名避税港集中地的是( A )。
A.靠近美国B.靠近亚洲C.靠近非洲D.靠近中国15.税收抵免方法中的间接抵免适用于( A )A.母子公司之间B.总分公司之间C.民营公司之间D.独立公司之间16. 在我国境内居住的自然人,对其从境外取得的所得,只就汇到我国的部分征税,不汇到我国的所得免税,则其居住时间为( B )A.不满一年 B.一年以上,未超过五年C.两年以上,未超过六年 D.五年以上17. 假定A国居民在某纳税年度中总所得为10万元,其中来自A国的所得8万元,来自B国的所得2万元。
A、B两国的所得税税率分别为30%、25%,若A国采用全额免税法,则A国应征税额为( D ) A.2.9万元 B.3万元 C.2.5万元 D.2.4万元19.A.C.20.A.B.C.D.21.A.B.C.D.22.A.23.自由港在税收上的主要特征是( C )A.减免所得税B.税负较轻C.免征关税D.提供特殊的税收优惠24.美国允许纳税人超限额结转的年限为( D )A.1年B.3年C.5年D.7年25. 下列纳税人不可能成为国际税收涉及的纳税人的是( A )A.只负有本国纳税义务的非跨国自然人 B.负有双重纳税义务的跨国自然人C.负有双重纳税义务的跨国法人 D.负有多重纳税义务的跨国纳税人26.目前世界各国的税务当局广泛采用的处理跨国企业之间的国际收入和费用分配的指导原则是( A )A.总利润原则 B.独立核算原则C.合理原则 D.合理利润划分安全地原则27.当一国企业对外投资设立分支机构时,通常会产生的不利因素是( B )。
国际税收复习思考题第一讲导论1、国际税收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是什么?国际税收,是指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因纳税人的经济活动扩大到境外以及国与国之间税收法规存在差异或相互冲突带来的税收问题和现象。
对象:一国税收法律下一切包含了外国元素的所有税收问题和税收现象。
范围:1)跨国商品、劳务交易的税收征管;2)跨国公司的跨国生产活动;3)个人或投资基金的跨国投资活动。
4)个人在其常住地之外工作或进行商业活动的税收征管;2、国际税收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国际税收问题产生的最基本原因是开放的经济条件下纳税人的经济活动扩大到境外以及国与国之间税收法规存在差异或相互冲突。
(归纳)具体而言则是由于诸如商品跨国交易、资本跨国流通和跨国资产出现等带来的重复征税问题,以及由于跨国公司兴起而带来的避税问题,近年来还有由于互联网经济和无形资产愈加重要而带来的其他具体问题。
商品课税:关税,国内商品税。
其国际税收问题的核心是通过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课税制度的协调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所得课税: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预提所得税。
理论上,所得税是对人税,当一国纳税人在境外取得所得时,这种所得也要被纳入该国所得税的征税范围,一国征税权扩大到境外,就很容易与他国的征税权发生交叉重叠,从而导致国与国之间出现所得税的重复征税以及所得税收入的国际分配问题;现实中,跨国投资所带来的所得国际化,尤其是跨国公司发展加剧所得国际重复征税问题和国际避税问题。
财产课税:对纳税人拥有or转移财产课征的税收。
19世纪中后期开始,国际投资活动增多,财产国际化引发的财产国际重复征税问题。
第二讲税收管辖权1、确立税收管辖权的原则是什么?居民税收管辖权和来源地税收管辖权的区别。
原则: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
属人原则:一国政府可以对本国的全部公民和居民行使政治权力。
属地原则:一国政府可以在本国区域内的领土和空间行使政治权力。
2、居民税收管辖权和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有什么不同?居民税收管辖权(residence jurisdiction)指一国有权对来源于对本国居民或公民的一切所得征税,而不论他们的所得来源于本国还是外国。
地域税收管辖权(Source jurisdiction)指一国有权对来源于本国境内的一切所得征税,而不论取得这笔所得的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
3、居民的判定有哪些标准? 1)自然人居民住所标准:一般指个人固定或永久性居住地居所标准:一般指个人连续居住较长时期但又不准备永久居住的居住地时间标准:通常指纳税年度在本国实际停留的时间超过规定的天数,通常为183天。
【定义由强到弱】2)法人居民注册地标准(place of-incorporation test):按一国法律在该国注册的管理和控制地标准(place-of- management test) :又分“管理和控制中心地”或“管理机构所在地”总机构所在地标准:实践中一般指总公司或总店选举权控制标准:按照居民股东的国籍。
4、所得有哪些类别?来源地的判定有哪些标准? 所得的类型:所得来源地判定的标准:经营所得:常设机构标准;交易地点标准个人劳务所得:劳务提供地标准;劳务所得支付地标准(劳务合同签订地标准)投资所得:投资有多种形式,包括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租金和财产转让等,不同形式的判定也各有不同,但是本质上是指拥有一定产权而取得的收益,因此归纳一下,判定标准一般有三种:a.该产权的所在地(或拥有人所在地)标准b.交易(或合同签订)发生地标准c.所得支付地(或支付人所在地)标准5、常设机构为什么是国际税收中的重要概念?常设机构是指一个企业进行部分或全部经营活动的固定营业场所。
它是用以判定一个企业是否和一个国家发生实质性联系,而该国是否可以就该企业通过常设机构获得的所得征税的判断标准,也就是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判定标准之一,并且在大陆法系国家被广泛采用,常设机构的界定和解释直接关系到居住国与来源国税收管辖权的范围,因此很重要。
第三讲国际双重征税及其减除1、国际双重征税的定义及产生的原因? (P.57)定义:国际重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同一时期内,对同一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征收相同或类似的税收。
产生的原因:1)两国同种税收管辖权交叉重叠,一般具体就是由于国家间判定所得来源地和居民身份的标准相互冲突;2)两国不同税收管辖权交叉重叠,具体有三种情况:·居民管辖权和地域管辖权重叠·公民管辖权和地域管辖权重叠·居民管辖权和公民管辖权重叠【就是三个搅在一起】2、减除双重征税的方法有哪些?(计算见补充).扣除法(Deduction method):一国居民对外国来源所得采用扣除法消除双重征税的最终实际税率比采用后两种方法高(原税制下对非居民企业的境外所得采取扣除法).减免法(又称低税法).免税法(Exemption method):.抵免法(Credit method)3、什么是免税法? P.67指一国政府对本国居民的国外所得给予全部或部分免税待遇。
只有在实行居民管辖权的国家才有意义。
分为全部免税法和累进免税法。
E.G甲国一居民公司100(来自甲70,乙30),甲全额累进税率,61-80税率35%,81-100税率40%;乙税率30%A全部免税法:只对国内所得征税70*35%=24.5B累进免税法:根据总所得确定税率,用国内所得乘上税率70*40%=284、什么是抵免法? 有哪些计算抵免限额的方法?差别是什么?抵免法指一国政府在对本国居民的国外所得征税时,允许其用相应所得在国外已缴纳的税款来冲抵本国应缴纳的税款。
计算抵免限额的方法:1)综合限额抵免法:综合抵免限额=境内外总所得按居住国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境外的所得总额/境内外所得总额)2)分国限额抵免法:分国抵免限额=境内外总所得按居住国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外国的所得额/境内外所得总额)3)分国分项抵免法:境内外总所得按居住国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居住国境内所得+全部境外所得)*居住国税率A抵免前总税额1200*50%=600分国:乙抵免限额1100*50%*(100/1100)=50乙实际抵免50丙抵免限额1100*50%*(100/1100)=50丙实际抵免40抵免后A应纳税额600-50-40=510综合:抵免限额1200*50%*(200/1200)=100BC已纳税额40+60=100实际抵免额100抵免后A应纳税额600-100=500抵免前总税额1050*50%=525综合:抵免限额1050*50%*(50/1050)=25实际抵免额25A抵免后纳税525-25=500分国:乙抵免限额1100*50%*(100/1100)=50实际抵免额50A抵免后纳税525-50=475差别:分公司有亏损的情况下,采用分国限额发可减少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纳税人国外公司都盈利,采用分国限额对居住国更有利,在国外公司有亏损的情况下,采用综合限额法能征到更多税款。
总体来说,采用分国限额法比较侧重于居住国的税收利益我国:企业所得税-分国限额法,分国不分项,不允许用境外分公司的亏损冲减境内总公司的利润,一国分公司的亏损也不能抵减另一国分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P76例题个人所得税-分国限额法,分国分项P77例题5、税收饶让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有什么不同?税收饶让抵免(tax sparing credit),简称税收饶让,指的是一国政府对本国居民在国外得到减免的所得税部分,视同已经缴纳,并允许其被见面的外国税款抵免本国应缴纳税款。
➢发展中国家:有利于引进国外投资技术以及管理经验➢发达国家:“援助工具”;以此为砝码,换取其他利益资本输出,占领国际市场。
第四讲国际避税1、国际避税的条件是什么? (P.106成因)1)税收管辖权的差异以及判定居民身份和所得来源地身份的标准存在的差异(判定差异)2)税率存在差异(税率差异)3)国际税收协定的大量存在(滥用协定)4)涉外税收法规中的漏洞(税法漏洞)2、国际避税的方式有哪些? 1)关联企业转让定价(对应2)2)利用国际税收协定(对应3)3)利用信托转移财产(对应4)4)组建内部保险公司(对应4)5)资本弱化(对应4)6)选择公司组织形式(对应1)7)迁移比如移居到低税国(对应2)8)间接转让东道国被投资企业股权(对应4)9)利用错配安排规避有关国家税收(对应1)3、关联企业之间服务和无形资产的转让定价与商品贸易相比,有什么特点? P.2021)无形资产转让一般发生在关联企业内部,难以找到公平的市场价格;2)无形资产转让会伴随着货物销售或劳务提供一起发生第五讲反避税1、《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中,关联交易主要包括哪些类型?1)有形资产的使用权或所有权转让;2)金融资产转让;3)无形资产的使用权或所有权转让;4)融通资金;5)提供劳务;6)股权转让;7)其他交易类型【学姐】1)有形资产的购销、转让和使用,包括房屋建筑物、交通工具、机器设备、工具、商品、产品等有形资产的购销、转让和租赁业务;2)无形资产的转让和使用,包括土地使用权、版权(著作权)、专利、商标、客户名单、营销渠道、牌号、商业秘密和专有技术等特许权,以及工业品外观设计或实用新型等工业产权的所有权转让和使用权的提供业务;3)融通资金,包括各类长短期资金拆借和担保以及各类计息预付款和延期付款等业务;4)提供劳务,包括市场调查、行销、管理、行政事务、技术服务、维修、设计、咨询、代理、科研、法律、会计事务等服务的提供。
【网络】2、调整转让定价的方法有哪些?你认为应该坚持什么原则调整转让定价?调整转让定价方法:主要有可比非受控价格法、再销售价格法、成本加成法和其他合理方法。
坚持原则:总利润原则和正常交易定价原则3、什么是预约定价? 预约定价:指有关各方事先就跨国关联企业的转让定价方法等达成协议,分成单边预约定价协议和双边或多边预约定价协议。
4、政府为什么关注资本弱化?5、滥用税收协定指的是什么? 指非缔约国双方的居民利用其他两个国家签定的税收协定获取其本不应该得到的税收利益。
6、受控外国企业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和离岸投资资金管理有什么区别?税收协定1、国家之间为什么要签订税收协定? 1)消除双重征税2)防止偷漏税3)避免税收歧视4)税收情报交换5)建立争端解决机制2、税收协定的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国际税收协定适用范围(包括人、税种、空间和时间范围)2)对于有关概念的定义(包括居民、常设机构等)3)对于冲突的规范(对经营、投资、劳务和财产所得征税权,冲突时的解决办法)4)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5)一些特别的规定(如税收无差别待遇、相互协商程序和情报交换等)3、UN和OECD范本的内容有什么不同?(举例加以说明)总的区别:OECD维护居民国征税权,UN维护来源国征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