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地理知识梳理

云南地理知识梳理

云南地理知识梳理
云南地理知识梳理

一、自然地理概况

1.云南的位置。

云南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属云贵高原,东与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相邻,北与四川、西北与西藏自治区相邻;西部与缅甸、南部与老挝、越南交界。从纬度位置看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区。

2.云南的地势特点。

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山间盆地地形显着,当地人俗称“坝子”。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卡格博峰(6740米),最低点:河口(76.4米)。

两大地形区:以云岭一元江为界,西部横断山地,东部滇东高原(属于云贵高原)。

3.云南的河、湖。

A.河流:云南的河流具有河川密布、水系众多,水量大,季节变化大和落差大的特征;主要有金沙江(长江)、伊洛瓦底江、怒江、澜沧江、元江(红河)、南盘江(珠江)六大水系。长江在丽江石鼓镇形成“长江第一湾”,澜沧江由于流经国家多被称为“东方多瑙河”。

B.湖泊:滇池——云南最大、中国第六大淡水湖,约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4米;洱海——云南第二大湖泊;抚仙湖——云南第三大、中国第二深湖,平均水深87米、最深155米。

4.气候。

类型: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特征有:①季风气候显着;②垂直气候(立体气候)显着;③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④降水多,干湿季分明,分布不均。

5.主要自然灾害及减灾、防灾措施。

A.主要灾害类型:地震、旱灾、泥石流、滑坡。

B.减灾、防灾措施:①地震:发生地震时要镇静,就近躲避在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旁,要保护好头部,掩住口鼻,不要点明火,等待救援等等。在室外要尽量选择开阔、安全的地方等等。②防旱、抗旱:局部人工增雨;保

护森林、植树造林、兴修水利工程,禁止乱采地下水等。③滑坡、泥石流:非应急措施的避让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及综合防治和加强预报等;应急措施:大雨或连续降雨天气不要进入山区和沟谷地区,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山上

跑,离开沟谷地区,不要在土质松软的斜坡上停留,也不要爬到树上躲避等。

二、.人口与民族

1.人口数量:4450.4万(2005年),增长速度较快;人口分布特点:分布不均,东部密集、西部稀疏;坝区密集、山区稀疏。

2.民族特点:云南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拥有56个民族中的52个,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5个,独有的少数民族有15个(傣族、哈尼族、傈僳族、怒族、基诺族等)。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三、资源和经济

1.自然资源丰富.

(1)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之称。

(2)矿产资源丰富,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称。其中铅锌矿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锡、镍储量居全国第二位;非金属矿产中:磷矿储量居全国第二位。

(3)水能资源丰富,主要蕴藏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大水系。

(4)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多样性、独特性、民族性等特点。

2.经济一工农业概况。

A.农业:具有“立体农业”的特征,农产品丰富,农业发展快、潜力大。主要农产品:①粮食作物:稻谷、玉米、小麦等;②经济作物:天然橡胶、烤烟、甘蔗和茶叶。

B.工业:现已形成独具特色,门类齐全、相互配套,并有一定基础、实力和水平的工业体系;支柱产业主要有:

烟草、生物资源开发、旅游、矿产、水电等;主要工业城市:昆明、玉溪、曲靖等。

四、交通与聚落.

1.交通特点:云南交通发展迅速,现已形成以昆明为中心、配套合理的交通运输网。

2.主要的铁路干线:贵昆线、成昆线:南昆线、内昆线、昆河线、

3,云南聚落的分布:由于云南的地形主要是以山地、高原为主,因此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的山间盆地(俗称“坝子”),因这里具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等条件;而自然条件较差的山区则主要是以乡村聚落为主。

4.主要城市。

(1)历史文化名城:高原明珠——昆明;南诏故国——大理;东巴源地——丽江;滇南邹鲁一建水。

(2)百强和宜居城市:云烟之乡——玉溪;人滇门户——曲靖。

(3)以有色矿产命名城市:锡都——个旧;铜都——东川。

云南地理知识梳理

一、自然地理概况 1.云南的位置。 云南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属云贵高原,东与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相邻,北与四川、西北与西藏自治区相邻;西部与缅甸、南部与老挝、越南交界。从纬度位置看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区。 2.云南的地势特点。 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山间盆地地形显着,当地人俗称“坝子”。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卡格博峰(6740米),最低点:河口(76.4米)。 两大地形区:以云岭一元江为界,西部横断山地,东部滇东高原(属于云贵高原)。 3.云南的河、湖。 A.河流:云南的河流具有河川密布、水系众多,水量大,季节变化大和落差大的特征;主要有金沙江(长江)、伊洛瓦底江、怒江、澜沧江、元江(红河)、南盘江(珠江)六大水系。长江在丽江石鼓镇形成“长江第一湾”,澜沧江由于流经国家多被称为“东方多瑙河”。 B.湖泊:滇池——云南最大、中国第六大淡水湖,约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4米;洱海——云南第二大湖泊;抚仙湖——云南第三大、中国第二深湖,平均水深87米、最深155米。 4.气候。 类型: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特征有:①季风气候显着;②垂直气候(立体气候)显着;③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④降水多,干湿季分明,分布不均。 5.主要自然灾害及减灾、防灾措施。 A.主要灾害类型:地震、旱灾、泥石流、滑坡。 B.减灾、防灾措施:①地震:发生地震时要镇静,就近躲避在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旁,要保护好头部,掩住口鼻,不要点明火,等待救援等等。在室外要尽量选择开阔、安全的地方等等。②防旱、抗旱:局部人工增雨;保 护森林、植树造林、兴修水利工程,禁止乱采地下水等。③滑坡、泥石流:非应急措施的避让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及综合防治和加强预报等;应急措施:大雨或连续降雨天气不要进入山区和沟谷地区,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山上 跑,离开沟谷地区,不要在土质松软的斜坡上停留,也不要爬到树上躲避等。 二、.人口与民族 1.人口数量:4450.4万(2005年),增长速度较快;人口分布特点:分布不均,东部密集、西部稀疏;坝区密集、山区稀疏。 2.民族特点:云南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拥有56个民族中的52个,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5个,独有的少数民族有15个(傣族、哈尼族、傈僳族、怒族、基诺族等)。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初中地理知识点汇总(人教完整版)

七年级上册 与同学们谈地理 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 ?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经、纬线的特点: ?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 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一点都不难理解的地理知识

3.2 一点都不难理解的地理知识 1黄河、长江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是()。 A :青海和青藏高原 B :四川和四川盆地 C :西藏和青藏高原 D :青海和黄土高原 正确答案:A 你错选为D 答对率45% 收藏| 纠错 解析黄河流经的省区有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地形区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流经的省区有 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流经的地形区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 游平原。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关于我国地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和庐山被称为“五岳” B :南海有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个群岛 C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D :华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正确答案:B 你错选为D 答对率63% 收藏| 纠错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常识。A选项: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故A表述不正确。B选项:南海有四个群岛,分别是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故B选项表述正确;C选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故C 选项表述不正确;D选项:东北平原面积达3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平原,故D项表述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 3关于中国地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九寨沟国家地质公园以雅丹地貌闻名 B :藏羚羊主要生活在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C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处于武陵山脉的腹地 D :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正确答案:A 你选对了答对率63% 收藏| 纠错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常识。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北部,它壮丽的景色因一系列狭长的圆锥状喀斯特溶岩地貌和壮观的瀑布而闻名。雅丹地貌是风蚀地貌,中国的雅丹地貌面积约2万多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疏勒河中下游和新疆罗布泊周围。故A错误,答案为A。 4以下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其他选项不一样的是() A :同一种花,山上的比山脚下的开得要晚 B :任何季节,中午时分,只要有太阳照射的地方,影子都指向北 C :在我国夏季,长春的日照时间比广州要长得多

云南地理

云南地理 一、云南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理位置、范围大小 1、地理位置:位于祖国的西南边疆,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亚热带。 2、邻省:东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与四川省相连;西北与西藏自治区相邻。邻国:西与缅甸接壤,南与老挝、越南交界。面积大小39.4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八位。 (二)行政区划:共有16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省级行政中心是昆明,云南省简称云或滇。云南又称彩云之南。 (三)地形、地势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山间盆地(俗称坝子)。两大地形区,东为滇东高原(属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西为横断山区(山高谷深)。 2、地势:总体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为2000米左右;海拔最高点──梅里雪山的卡瓦格博峰6740米;海拔最低点──河口的元江与南溪河汇合处76.4米 (四)河流湖泊 1、主要河流 (1)特点:河川密布、水系众多、水量大,季节变化大,落差大。 (2)主要河流:怒江(萨尔温江)、澜沧江(湄公河)、金沙江(长江)、元江(红河)、南盘江(珠江)、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其中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共称为“三江并流”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中。金沙江在丽江的石鼓镇形成了“长江第一湾”。澜沧江因流经国家众多(流经5个国家),被称为“东方多瑙河”。 2、主要湖泊 滇池云南省最大,中国第六大淡水湖 洱海云南第二大湖泊 抚仙湖云南省第三大,中国第二深淡水湖 星云湖、阳宗海、程海、泸沽湖(与四川共有)、杞麓湖、异龙湖 (五)气候 1、气候类型:大部分为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 2、主要特征

(1)季风气候显著(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 (2)类型多样,垂直差异显著(立体气候)(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3)气温年较差小,日温差大。(四季如春、一天分四季、一雨成冬) (4)降水充沛,干湿明显,分布不均。 (六)丰富自然资源 1、生物资源 (1)植物:有“植物王国”之称。种类多,主要分布于滇西南、滇西北地区。云南中草药也丰富,有“药材之乡”之称。 (2)有“动物王国”之称。种类繁多,多珍贵稀有动物。 2、矿产资源 (1)特点:矿种多、储量大、分布广、伴生矿多。(2)被称为“有色金属王国”,铅锌矿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锡、镍储量居全国第二位。 3、水能资源 (1)由于地形缘故,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量大,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 (2)水能蕴藏量居全国第二位。 (3)水能资源主要分布于西部和北部,其中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三大水系蕴藏量最大。 (七)主要自然灾害 1、灾害特点:灾种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损失重。 2、主要灾害 (1)地质灾害:地震(危害性最大)、滑坡、泥石流、崩塌 (2)气象灾害:干旱(频率高,冬春季易发)洪涝(夏季易发)。 注:云南省地处地震带上,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的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生在地形陡峭,降水集中,植被破坏严重地区。 3、防灾减灾的措施 (1)地震:发生地震时要镇静,就近躲避在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旁,要保护好头部、掩住口鼻,等待救援;在室外要选择开阔、安全的地方。 (2)防旱抗旱:局部人工增雨;保护森林、植树、兴修水利工程,禁止乱采地下水。 (3)滑坡、泥石流: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山上跑,离开沟谷地区。 二、云南省人文经济概况

二十四节气及其有关地理知识汇总知识讲解

二十四节气及其有关地理知识汇总

24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天日期定 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 立春:2月4日-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2月18日—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3月5日(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每年4月5日(或4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4月20日前后,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5月5日或6日。“立夏”,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5月20日或21日叫“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6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7月7日前后,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7月23日前后,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9月8日前后,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9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10月8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霜降:10月23日前后为“霜降”,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每年11月7日前后。 小雪:11月22日前后为“小雪”节气。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云南地理知识点

云南地理知识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云南地理知识 位置:云南位于祖国西南边疆(云贵高原),东边与广西、贵州为邻,北部与四川、西北部与西藏相连,西南和南面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 地形: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北高、南低。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全省第一高峰,河口县元江出境处海拔则只有764米,是全省最低点。 河流:(自西向东)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被称为“三江并流”。(云南的南盘江是珠江的正源头) 云南五大湖:滇池(最大)、洱海、抚仙湖(我省最深,全国第二深)、程海、泸沽湖 气候:除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长夏不无冬)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的之称。省会昆明有“春城”的美称。 自然灾害:①旱灾,是云南的主要自然灾害。②地震(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接处)。③泥石流。④滑坡。(其中②③④也为地质灾害)民族:共26个民族,其中25个少数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民族文化:傣族(节日:泼水节;舞蹈:孔雀舞;民居:竹楼)、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等。 景区:昆明滇池、石林(喀斯特地貌);西双版纳;大理;丽江:玉龙雪山、古城;三江并流;腾冲火山地热等。 历史文化名城:高原明珠——昆明;南诏故国——大理;东巴源地——丽江; 文献名邦——巍山;滇南邹鲁——建水。 百强城市和宜居城市:云烟之乡——玉溪;入滇门户——曲靖 魅力名镇:极边古镇——和顺;民族风情名镇——建塘;人居环境名镇——束河; 黎明之城——景洪 云南的支柱产业:旅游业。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1)秀美的热带风

高中地理知识的名词解释

1. 什么是绿肥? 答:绿肥是用作肥料的绿色植物体,有时将绿色植物体直接翻压于农田耕地之中以增强土壤肥力。例如:常见的豆科绿肥,黄豆、绿豆、豌豆,黄豆根部有大量固氮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换为能被作物吸收的氮肥,以增加土壤肥力。豆科绿肥的优势在于种植期短而且可以与作物套种。 2. 能否说中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均属于外流河? 答:不能,因为在黑龙江省西部,大兴安岭东侧也有一个内流区,名为:乌裕尔河内流区。 3. 西藏的江南指的是哪些地区? 答:西藏的江南包括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林芝察隅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兼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共同影响,呈现出一片浓郁的亚热带甚至热带风光,植被景观体现出强烈的垂直地带性。 4. 什么是草甸?草甸和草原的区别是什么? 答:草甸草原和普通意义上的(疏林)草原主要是由于水分的差异造成了草的类型有差异,草甸草原里的草多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个头比较大对水分的需求较高,可以形象的记忆为,草甸就是“草长得沉甸甸,长得茂盛!” 5. 平均年龄和平均寿命的区别是什么? 答:这是两个经常被搞混的概念,中国人的平均年龄应该是活着的人的所有年龄叠加/人口数约为42岁。 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则是根据一段时间(例如一年)已死的人的年龄总和/总人数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3岁。所以平均寿命只是一个预测值,但在短时间内变化不大。 6. 咸水湖是如何形成的? 答:咸水湖可以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也是一个淡水湖,但由于流入的水小于流出的水,湖面会逐渐变小,而蒸发量也会逐渐变小,最终实现了流入的水与流出的水之间的平衡,湖泊面积不再变化。而汇入湖泊的河水必然有少许矿物质,这些矿物质逐渐沉积,随着湖泊面积的缩小,盐度也逐渐升高,最终变成了咸水湖。7. 为何说洪泽湖是一个悬湖? 答:洪泽湖,在江苏洪泽湖区位于江苏省西部淮河下游。洪泽湖湖底高出东部苏北平原4~8米。在治淮以前,洪泽湖汪洋一片,既无固定湖岸,又无一定形状。现在湖区的东部大堤宽50米,全长67公里,几乎全用玄武岩的条石砌成。远远望去,宛如一座横亘在湖边的水上长城。这条长堤不仅保护着下游地区的万顷良田和千百座村镇,而且拦蓄的丰富水源为航运、发电、灌溉提供了便利。 8. 滑坡和泥石流有什么区别? 答:地理位置一般有差异:滑坡一般在坡面上,泥石流则一般出现在山谷之中物质组成不同:泥石流的含水量较大

云南地理知识点

云南地理知识 位置:云南位于祖国西南边疆(云贵高原),东边与广西、贵州为邻,北部与四川、西北部与西藏相连,西南和南面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 地形: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北高、南低。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全省第一高峰,河口县元江出境处海拔则只有764米,是全省最低点。 河流:(自西向东)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被称为“三江并流”。(云南的南盘江是珠江的正源头) 云南五大湖:滇池(最大)、洱海、抚仙湖(我省最深,全国第二深)、程海、泸沽湖气候:除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长夏不无冬)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的之称。省会昆明有“春城”的美称。 自然灾害:①旱灾,是云南的主要自然灾害。②地震(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接处)。③泥石流。④滑坡。(其中②③④也为地质灾害) 民族:共26个民族,其中25个少数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民族文化:傣族(节日:泼水节;舞蹈:孔雀舞;民居:竹楼)、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等。 景区:昆明滇池、石林(喀斯特地貌);西双版纳;大理;丽江:玉龙雪山、古城;三江并流;腾冲火山地热等。 历史文化名城:高原明珠——昆明;南诏故国——大理;东巴源地——丽江; 文献名邦——巍山;滇南邹鲁——建水。 百强城市和宜居城市:云烟之乡——玉溪;入滇门户——曲靖 魅力名镇:极边古镇——和顺;民族风情名镇——建塘;人居环境名镇——束河; 黎明之城——景洪 云南的支柱产业:旅游业。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1)秀美的热带风光;(2)奇异的喀斯特地形;(3)浓郁的民族风情;(4)迷人的文化古迹。 西双版纳:动物(野象或叫亚洲象、长臂猿、绿孔雀)

云南省高考地理一轮专题 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

云南省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2讲地图基础知识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4题;共40分) 1. (4分) (2018高二下·曲周期末) 下图为我国东南部某区域沿海地区7月份等温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近地面气温变化的一般規律分析,该地区最高点和最低点的相对高差可能在() A . 60~80米 B . 100~800米 C . 1000~1300米 D . 1800~2000米 (2)从地形上看,以下四幅部面图与上图甲乙线段经过地最相符的是() A . B . C . D . 2. (2分)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该城市计划布局一座垃圾发电厂,较适宜的选址为() A . 学校东南方向的甲地 B . 学校东南方向的乙地 C . 科技馆西北侧的丙地 D . 学校正西方向的丁地 3. (2分) (2016高二上·深圳期中) 有比例尺①1∶1000000,②1∶100000,③1∶1000图幅相同的三幅地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图的比例尺最大 B . 若其中一幅是某村规划图,应当是③图 C . ③图表示的范围最大 D . ②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 4. (2分)在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不同的两幅地图中,同一个城市可分别用点状和面状两种符号表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图中的比例尺比乙图小 B . 甲图反映的区域范围比乙图小 C . 甲图中的S市城区面积比乙图大 D . 甲、乙两图中的铁路长度相等 5. (4分) (2018高二下·南宁期中) 下图是世界两个区域海陆分布简图(阴影代表海洋),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地理坐标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A . 520千米 B . 5200千米 C . 6400千米 D . 4000千米 (2)Ⅰ、Ⅱ所在国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Ⅰ国黄金、金刚石资源丰富 B . Ⅰ国盛产棉花 C . Ⅱ国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旅游业 D . Ⅱ国东部水域盐度低 6. (2分) (2016高二下·扬州期中) 为打击索马里海盗,吉布提港逐渐成为各国军舰后勤物资补给基地。2014年8月,中国企业中标吉布提港口码头建设,一旦多功能码头建成,吉布提将成为区域航运和物流中心。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吉布提港建设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知识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纲解读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知识清单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 ①含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②光合作用:植物:提供______;大气:提供______和______;土壤、水圈、岩石圈:提供________及________。 (2)平衡功能 含义: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性质: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________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如水土流失。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是自然地理环境________的重要表现形式。 4.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1)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________状态的改变,如植被的破坏。 (2)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及由此引起的________变化。 参考答案 1.大气 土壤 水循环 生物循环 物质 能量 相互联系 合成与分解 叶绿素 有机物动植物的有机残体 无机物 能量物质 化学元素 有机界 无机界 光合作用 生物 2.叶绿素 CO 2 热量 水分 无机盐 3.统一 整体性 4.地理环境 环境 要点精析 要点一: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循环比较 组成要素:________、水、岩石、生物、________、地形 物质能量交换过程:________、________、岩石圈物质循环 整体性含义:各地理要素间进行着________迁移和________交换,形成了 一个________和相互制约的整体。 整体性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利用光能,把CO 2和水及无机盐 合成为________,并且释放氧(O 2)。 分解作用:________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________的形式归还到环境中。 过程 概念:有机质的________过程 意义:使________和________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联系 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_和________ 生 物循环 早期大气成分:CO 2、CO 、CH 4、NH 3 氧的来源:植物的________ 氮的来源:部分来自________的作用 改造大气圈 改造水圈: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从水体吸收某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改造岩石圈:生物参与岩石风化与土壤的形成。 结论:地球上生物的出现,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 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生物在地理 环境形成与 演化中的作用 地 理 要素 间进行着物质与 能量的 交换

相关地理知识新闻

相关地理知识新闻

No.1 5-12一年汶川“寻羌” ,一场地震袭过,我记挂着老朋友,回到废墟,与他们共同寻找历尽劫园的重建之路…… (华夏地理撰文:王明珂摄影:陈新宇)>>>详细 No.2 H1N1甲型流感爆发 人口数目全球居冠的中国,不但没有在此次流行病中担纲主角,还率抗疫苗,值得记录。>>>详细 No.3 “莫拉克”台风重创台湾 象灾害致数百人罹难,直接引发了台湾政局变动。大陆企业、民众也对台了援手……>>>详细 No.4 五台山成功申报世界文化 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召开的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审议通过的五台山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详细 No.5我国境内现500年一遇日食景观No.6 2009年我国多地春旱

14年-2309年间中国境内可观测到的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活动,史上覆盖人口最多的一次…… >>>详细 截至1月19日,河北、山西、安徽、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7旱面积总计达1.04亿亩,其中重旱2428万亩,因旱饮水困难人口196万详细 No.7 “嫦娥一号”成功撞月 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 0度的预定撞击点…… >>>详细 No.8 中越陆地边界历时10年全 2月23日,中国和越南在广西凭祥友谊关公路口岸举行界碑揭幕仪越陆地边界勘界立碑工作圆满结束…… >>>详细 No.9 三万亿新能源建设规划将出台No.10 北大收藏最完整《老子》

息中心发布发展新能源的报告指出,中国要实现2020年新能源发展规划未来10年投资将超逾三万亿元…… >>>详细 1月11日,北大收藏了从海外抢救回归的一批竹简。竹简总数达33计经过整理拼对后可复原的完整竹简在2300枚以上…… >>>详细 No.11 南方大部秋旱 10月7日上午,湘江长沙段橘子洲大桥以西,河床已经干涸…… No.12 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 国防部23日上午在北京就中国海军编队赴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发布会…… >>>详细 No.13 广州番禺垃圾发电厂项目遭质疑No.14 北京绘出首张噪音地图

地理知识梳理大全

地理知识梳理大全(四)常见的天气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有锋面、低压、高压、锋面气旋等 一、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仁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2、低压、髙压控制下大气的垂直运动特征与天气的关系 3、气旋与反气旋控制下的不同地区大气的水平运动特征(左、右手法则)

2、锋面的特征 (1)锋而是一个狭窄而倾斜的过度地带.锋面上方一定是暧气团,锋而下方一左是冷气团; (2)锋两侧是个温度和湿度差异很大的地带,冷气团移动速度快,并且推动锋而快速移动,暧气 团 被迅速抬升,因而冷锋坡度大。而暖锋中的暧气团势力强,主动爬升到冷气团之上,并推动锋而 缓慢移动,故锋而坡度较小。 (3) 锋面附近是个天气变化剧烈的地带 (4) 雨线倾斜方向不同:冷锋附近风从冷气团吹向暧气团,雨线向暧气团一侧倾斜:而暖锋附近 风从暧气团吹向冷气团,雨线向冷气团一侧倾斜。 (5)冷暧锋的雨区位垃和范用大小不同(降水总在冷气团一侧) 冷锋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后及其附近,雨区狭窄;而暧锋降水全部集中在锋前,雨区范围较大。 足 义 图示 冷 气团 运行 暖 气团 运行 过境前 天气 过境时 天气 过境后 天气 冷 锋 冷气 团主 动向 暖气 团移 动 暧气团 被迫抬 升 单一暧气 团控制下, 气温高、气 压低、天气 睛朗 大风、降温、雨雪 天气。如我国北方 夏季的眾雨和冬季 爆发的寒潮,大风, 沙尘暴。 冷气团代替暧气 团,气温下降, 气压上升,天气 转睛 暧 锋 冷气 团后 退 暧气团 主动沿 锋而爬 升 单一冷气 团控制,气 温低,气压 高,天气睛 云层加厚,多形成 连续性降水。如“一 场春雨一场暧” 暧气团控制,气 温髙,气压降低 天气晴朗。 4、我国主要的准静止锋类型 (1)华南准静止锋 主要活动于南岭山脉或南海地区。一年四季都可见到,但多岀现于冬春两季,秋季出现最少。 华南准静止锋的位垃,随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冬半年,锋而北侧冷高压势力强大,锋区位 置偏南:夏半年.锋而南侧副热带髙压势力强大,使锋区位置偏北。 二.锋面系统 线 1>泄义:锋、锋面.锋

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全解

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全解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 一、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地球的普通性八大行星中的普通一颗(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物理性质、运动特征) 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 (二)、日地关系 日地平均距离 1.496亿千米,约1.5亿千米(一个天文单位) 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分界线;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约11年。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三)、地球 地球的形状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椭球体 地球的平均半径与赤道周长 6371千米、4万千米 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极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111×cosθ 特殊经线0°、180°、120°E、20°W、160°E 纬线和纬度和赤道平行的的圆。以赤道为零度,向南向北各90度。特殊的纬线0°(赤道)、90°(极点)、30°、60°、23°26′、66°34′ 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南北方向的判断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东西方向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经纬网上方向的判断平行四边形法则 经纬网上距离的计算经度每差一度相差110×cosθ(当地纬度)、度相差一度相差110千米 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旋转,南极俯视呈顺时针 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

云南省大理州高考地理一模试卷与答案

的. 1.(12分)成千上万的中东难民,冒着生命危险穿越地中海,涌入欧洲。面对自二战结束以来欧洲迎来 的最大难民潮,作为欧洲首屈一指的强国,德国宣布,今年将接收80万难民,是2014年接收人数的4倍,默克尔成了他们的英雄。德国政府这是摆明了要拥抱难民潮。事实上据德国官方统计,近些年来,德国本土人口从8000万减少到6000多万。且预测接收难民后国内仍存在57.4万个职位空缺。 中新社柏林2016年9月19日电:一直坚持其所推行的难民政策正确性的德国总理默克尔19日破天荒地承认,过去的难民政策中存在许多错误,“如果可以的话,我宁愿时光倒流到很多、很多年前。”据此完成1﹣3题 2.(8分)高原夏莱又称冷凉蔬菜或错季蔬菜,是指夏季在气候干冷地区生长的蔬菜,如花菜、包包菜等,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7﹣25摄氏度,因多种植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原上,因此被称作高原夏菜。兰州海拔在1500﹣3300米之间,甘肃菜农将同种蔬菜依山势阶梯状种植在海拔1500﹣3000米的山坡上。每年5﹣﹣10月高原夏菜正好在这个时间段上市,并源源不断的供给着上海、杭州、广州等南方城市。据此完成4﹣5题 3.(8分)盈江县地处北纬24°,有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山地却分布着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北部支那乡的大雪山海拔3404.6米,西南部那邦镇拉沙河河口海拔仅210米。盈江是鸟的天堂,这里至少栖息着560种鸟,中国超过四成的鸟种,都能在此一见。如图为盈江县位置图。据此完成6﹣7题

4.(8分)2016年7月24日,三沙市政府正式命名西沙群岛永乐环礁的海洋蓝洞为“三沙永乐龙洞”,其被证实为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洋蓝洞。据考证,蓝洞形成于海平面较低的冰川时期,后期由海水涌入形成。如图为“三沙永乐龙洞”垂直剖面。据此完成8﹣9题。 5.(8分)如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示意图。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0﹣11题。 二、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l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第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地理相关趣味知识

地理趣味知识——蕴涵地理知识的的诗句、谚语等 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谚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地理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加深对诗句、谚语的理解,能激发我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扩展地理知识面。 1.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送瘟神》) 此诗句揭示了地球在不停地由西向东自转。适用于赤道地区,由此可计算出赤道地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赤道上1°弧线的长度。赤道地区自转的线速度为:40000千米÷24小时≈1670千米/小时(八万里即四万千米)。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赤道上1°弧线的长度:40000千米÷360°≈111千米/l°。赤道是地球的一个大圆,因此地球上的大圆每1弧线的长度约为111千米(球的大圆是指通过球心的截面与球面的相交线)。 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由此可证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 3. “日似金丸,月似金盘”(乐钧《一翦梅》) 该诗句反映了日地月三者距离差异。月球虽然比较小,但由于月球离地球比较近,所以仍“似金盘”。诗中描写的月相应为满月,因为“月似金盘”。 4. “月形如白盘,完完上天东。忽然有物来啖之,不知是何虫。如何至神物,遭此狼狈凶。”(唐,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此诗句描述了月食的情况。完完,月圆的样子。农历十五,日、地、月三者在同一直线上,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之间,地球有可能全部或部分挡着太阳光,产生月食现象。农历初一,则可能产生日食现象。 5.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缪氏子《赋新月》)“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这一组诗句描述的都是上蛾眉月。“上蛾眉月”是指农历初三、四的月相,此时月球位于太阳以东约45°,当“一道残阳铺水中”后,即日落时,月亮出现在西南方低空,日落后2~3小时就落到地平线以下,月亮的亮面为月球正面西部边缘,形状为一反“C”字形。将以上各诗描写的月相判定为上蛾眉月的依据分别是“日暮”、“月近人”;“初三夜”、“月似弓”;“初月如弓未上弦”、“蛾眉小”;“凉月如眉”、“三日”(指农历三月初三日)。 6.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司空曙《江村即事》)这组描述的都是上弦月。上弦月是农历初七、八的月相,此时月球位于太阳以东约90°,日落时出现于南方天空,升落时间分别是中午和半夜,可见部位为月球正面西半部分,形状为一大写的“D”形。将以上两首诗中的月相判定为上弦月的主要依据分别是:“夜半”而“月落”;“月落正堪眠”(人们“正堪眠”,即睡意正浓,寓意夜已深。深夜而“月落”应是上弦月,此乃用时间点月相)。 7.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春江月出大提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鹕啼。”(刘禹锡《踏歌行》)“白日沦河西,素月出东岭”(陶渊明《杂诗·其二》)“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中秋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这一组诗描述的都是满月。满月为农历十五、六的月相,此时月亮位于太阳以东180°,升落时间为日落月出、日出月落,月亮整夜可见,形状象个玉盘。第一首诗中的“元夜时”点出了日期为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是满月发生的日期;“黄昏后”月已升上“柳梢头”,正是满月时月亮升起后的情况。第二首诗中“红霞”说明此时日落,日落时“月出”,显然月相为满月。同样,第三首指明了日落(“白日沦河西”即日落)时月出,正是满月月出的时间。其他三首诗中的“明月”即满月。 8.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孤光照还没,转益伤离别。妾若是嫦娥,长圆不教缺。”(陆龟蒙《月成弦》) 这是一组描写下弦月的诗词。下弦月是农历廿二、三的月相,此时,月亮位于太阳以西90°,日出时月亮在南方天空,升落时间是半夜月出、中午月落,可见部分为月球正面东半部,形状像个反“D”字形。第一首诗中“夜静”(夜深人静)而“月出”,乃指下弦月月出之时。民间常将月圆比团圆、月缺比离别。第

必须了解的世界地理知识

必须了解的世界地理知识 对这个充满神奇的世界大家是不是很好奇呢,地理网小编要带大家进入这个神奇的世界,所以为大家准备了必须了解的世界地理知识,快点跟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世界四大洋,七大洲 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共有40个国家和地区。人口32.29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居世界第一位。 非洲:面积约30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是世界第二大洲。共有56个国家和地区。人口6.6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2.3%,居世界第三位。 北美洲:面积约2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人口4.3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1%,居世界第四位。 南美洲:面积约18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是世界第四大洲。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人口3.0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6%,居世界第五位。 南极洲:面积1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总面积的9.4%,是世界第五大洲。南极洲仅有一些来自其它大陆的科学考察人员和捕鲸队,无定居居民。 欧洲:面积约10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8%,仅大于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共有37个国家和

地区。人口7.2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3.4%,居世界第二位,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一洲。 大洋州:面积约9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共有24个国家和地区。人口2700万,约占世界总人口的0.5%,是除南极洲外,世界人口最少的一洲。 太平洋 太平洋是世界海洋中面积最阔、深度最大、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据较多资料介绍,最早是由西班牙探险家巴斯科发现并命名的,“太平”一词即“和平”之意。16世纪,西班牙的航海学家麦哲伦从大西洋经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 洋并到达菲律宾,航行其间,天气晴朗,风平浪静,于是也把这一海域不约而同地取名为“太平洋”。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北端的白令海海峡与北冰洋相连,南至南极洲,并与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成环绕南极大陆的水域。太平洋南北的最大长度约1590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约为109900千米。总面积17868万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海洋面积的二分之一。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全世界有6条万米以上的海沟全部集中在太平洋。太平洋海水容量为70710万立方千米,均居世界大洋之首。太平洋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资源,尤其是渔业水产和矿产资源。其渔获量,以及多金属结核的储量

高中地理选修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③(旅游地理)知识点 一、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的概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也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统称为旅游资源。 2、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象景观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3、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1)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 (2)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间习俗的不同(3)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4)人们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 4、列举实例,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种类自然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形成天然形成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人类创造的文化事物和现象规模一般教大一般较小变化一般比较缓慢一般比较迅速分布野外较多 居民地较多 功能 生态旅游、探险旅游、体育旅游、度假旅游、健身旅游文化旅游、宗教旅游、休闲旅游、购物旅游、会议旅游 等示例 山体、水域、植被、野生动物群、气象奇观、天文奇观、构景地貌、自然灾害遗迹、自然保护区等历史古迹、园林、工艺品、表演艺术、民俗、宗教礼仪、城乡风貌、社会风情等5、举例说明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 多样性、地域性、观赏性与吸引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可创造性 二、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名称与分布 遗产性质遗产项目及所在省级行政区 世界自然遗产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四川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云南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湖南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八达岭--北京长城——山海关--河北长城——嘉峪关--甘肃 明清故宫——北京--北京明清故宫——沈阳---辽宁 莫高窟---甘肃 平遥古城--山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苏州古典园林--江苏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北京颐和园--北京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 天坛---北京曲阜孔林、孔府、孔庙--山东大足石刻--重庆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青城山——都江堰--四川布达拉宫历史区---西藏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 丽江古城----云南 龙门石窟---河南明清皇家寝陵—明十三陵、明孝陵--北京 明清皇家寝陵—明显陵--湖北

地理基础知识大全

地理基础知识大全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 1.宇宙中的地球宇宙:宇是空间(经度、纬度、海拔);宙是时间——四维 (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球的宇宙环境:八大行星及小行星带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日地关系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月球中的 3He)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西部最大;四川盆地最小纬度:高弱或低强(正午太阳高度)海拔:高强或低弱(大气的削弱)天气状况:晴多阴少日照时间:长多短少太阳活动类型大气层结构标志对地球的影响黑子光球强弱气候耀斑色球 最激烈电离层(无线电)太阳风日冕磁场(指南针)注:白天看日食;夜上看月食 (3)地球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赤半径大于极半径,平均 6371Km 地轴:北端空间指向北极星附近——观察仰角=北半球地理纬度(举例)

两极:所有经线都交于极点;纬度为 90;北极点只有南;南极点只有北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点的半圆——等长;指示南北方向;180;20000 Km;一度 111 Km 本初子午线:0 度经线穿过英国的伦敦经度:划分原则;东西经与东西半球;地方时纬线:东西方向的整圆,并与经线相互垂直——平行;从赤道(特殊纬线)向两极对称递减;指示东西方向(相对的,以劣弧定向);360;40000 Km 纬度:划分原则;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定向;最近航线;距离计算时区的划分;日界线(0 时与 180);国际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区时的应用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线速度与角速度)和周期(恒星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1)太阳高度:日变化:夜小于 0;日出、日落等于 0;白天大于 0;物体影子长度与太阳高度相反正午(地方时 12 时)太阳高度: H=90°-│A±B│其中:H 为正午太阳高度;A 为所求点纬度;B 为直射点纬度;A 与 B 同半球用减号,异半球用加号 0 时与 12 时所在经线上,太阳高度所差的度数与纬度所差度数相等 日出、日落、正午太阳方向与物体的影子方向:(3.21-9.23)日出东北;日落西北(9.23-3.21)日出东南;日落西南;3.21 与 9.23 这两天日出正东;日落正西正午太阳在正南或正北或正头顶;(影子方向与太阳方向相反)昼长=日落-日出;日出=12-二分之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