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上语文第2单元 写作:学写传记
- 格式:pptx
- 大小:4.34 MB
- 文档页数:23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学写传记》写作指导一、认识传记传记是对人物的生平进行系统记述的一种文章体裁。
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述生平的,叫“自传”;一类是记述别人生平的,称“传”或“评传”。
小传因其记事比较简略、篇幅比较短小,事件典型,特点鲜明。
因此,作者要把笔墨集中在传主的主要经历上,通过叙写一些典型事件,体现人物的个性特点。
二、传记特点1、传记要求真实。
要做到人真、事真、言真、情真,以真言取信,以真感人。
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
传记要忠实于生活,不能虚构或者粉饰。
但是传记作者可以发挥想象,以填补事实的空隙,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
如《伟大的悲剧》,作者茨威格严格按照探险队留下的日记等材料还原斯科特等人的经历,又通过合理的想象,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与英雄气概。
这样就使得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令读者过目不忘。
2、传记重视细节。
要具体表现人物的言行,让人物“自行”展现他们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
传记要有生动形象性,这样传记才有感染力。
不能写成一份人物简历,仅有一些基本信息,激发不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在《美丽的颜色》中,作者对居里夫人的描写并不多,只撷取几个细节,稍加点染,如“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轻轻地笑了笑”“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等,却能表现出居里夫人从事科学工作的艰辛和独特的气质。
3、从小传入手。
与一般的传记相比,小传的记述较简略,篇幅也较短,因此,作者往往把笔墨集中在传记主人的主要经历上,通过叙述一些典型事件,体现人物特点。
如老舍先生的《著者略历》一文。
三、写作方法1、记叙典型事件,抓住人物特点2、具体表现人物的言行3、注意内容的真实性4、从以下几个方面提示如何多角度地书写人物小传第一,将笔墨着重放在一些典型的特别能体现人物个性特点的事件上。
第二,在记述事件时,要具体表现人物的言行,让人物“自行”展现他们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等。
第三,通过人物的肖像描写,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突出人物的精神气质,使传主成为独特的“这一个”,而不是千人一面。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学写传记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学写传记教案与反思第【1】篇〗新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第二单元写作。
学写传记。
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人物传记的写作特点和方法。
2.掌握写简单人物传记的技巧。
课时计划:本单元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节课主要是讲解写作指导,第二节课则是完成写作和集体评议。
精彩导入:在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我们先来讨论一下什么是人物传记,以及它有哪些独特的特点。
有同学问:“写人物事迹的文章不都是人物传记吗?”我们可以先交流一下这个问题,然后深入探讨人物传记的特点。
例文引路:母亲小传在我们的生命中,总会有一些人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对于我而言,那个一生中影响我最深的人就是我的母亲。
我喜欢在闲暇时缠着她,听她讲述过去的故事。
儿时轶事我的母亲出生于××(填写籍贯)。
在她小时候,家里还算富裕。
但是由于当时孩子多,而她又是大姐,所以她的童年并不太平静。
那时候,社会普遍存在着重男轻女的观念,尤其在乡下更为严重。
一般的家庭不会让女孩子接受教育,到了十岁左右就要下地干活。
然而,母亲却发誓要继续读书。
凭着顽强的毅力,她始终在学校名列前茅,老师也不断上门劝说。
最终,母亲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地的一所重点高中。
尽管已经收到了入学通知书,但是那年外公患病,家中陷入了困难。
为了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母亲毅然放弃了学业。
当时母亲年仅15岁,却已经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创业艰辛等到弟弟妹妹们都长大了,母亲决定到城里去找工作。
由于只有初中文凭,母亲只能找到一些保洁员、营业员等工作。
尽管每天工作时间很长,但母亲很珍惜自己的工作,无论做什么都不怕吃苦。
她比一般人更勤奋,两年后便升职为推销经理。
也就是在这时,她认识了我的父亲。
他们互相欣赏,互相照顾,一年后结婚,第二年迎来了我的出生。
三口之家母亲告诉我,当她怀孕时,父亲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她。
后来,父亲干脆让母亲辞掉了工作,让她在家休养。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学写传记》写作指导一、认识传记传记是对人物的生平事迹进行记述的一种文章体裁。
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述生平的,叫“自传”;一类是记述别人生平的,称“传”或“评传”。
小传因其记事比较简略、篇幅比较短小,事件典型,特点鲜明。
因此,作者要把笔墨集中在传主的主要经历上,通过叙写一些典型事件,体现人物的个性特点。
二、传记特点1、传记要求真实。
要做到人真、事真、言真、情真,以真言取信,以真感人。
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
传记要忠实于生活,不能虚构或者粉饰。
但是传记作者可以发挥想象,以填补事实的空隙,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
如《伟大的悲剧》,作者茨威格严格按照探险队留下的日记等材料还原斯科特等人的经历,又通过合理的想象,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与英雄气概。
这样就使得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令读者过目不忘。
2、传记重视细节。
要具体表现人物的言行..,让人物“自行”展现他们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
传记要有生动形象性,这样传记才有感染力。
不能写成一份人物简历,仅有一些基本信息,激发不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在《美丽的颜色》中,作者对居里夫人的描写并不多,只撷取几个细节,稍加点染,如“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轻轻地笑了笑”“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等,却能表现出居里夫人从事科学工作的艰辛和独特的气质。
3、从小传入手。
与一般的传记相比,小传的记述较简略,篇幅也较短,因此,作者往往把笔墨集中在传记主人的主要经历上,通过叙述一些典型事件,体现人物特点。
如老舍先生的《著者略历》一文。
三、写作方法1、记叙典型事件,抓住人物特点2、具体表现人物的言行3、注意内容的真实性4、从以下几个方面提示如何多角度地书写人物小传第一,将笔墨着重放在一些典型的特别能体现人物个性特点的事件上。
第二,在记述事件时,要具体表现人物的言行,让人物“自行”展现他们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等。
第三,通过人物的肖像描写,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突出人物的精神气质,使传主成为独特的“这一个”,而不是千人一面。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写传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写传记》,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传记这种文学形式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深入了解和评价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对传记这种文学形式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对人物评价不够客观、事件描述不够清晰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客观评价人物,清晰描述事件,提高写作质量。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传记的定义和特点,掌握传记的写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客观评价人物、清晰描述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尊重和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传记的定义和特点,传记的写作技巧。
2.难点:客观评价人物,清晰描述事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材、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介绍一些著名的传记作品,引发学生对传记的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传记的定义和特点,总结传记的写作技巧。
3.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传记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写作技巧,如人物评价、事件描述等。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提问、解答疑惑。
5.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重点讲解如何客观评价人物、清晰描述事件。
6.实践训练:学生动手写作,尝试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7.课堂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8.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堂学习,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提高写作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定义: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特点:真实、客观、详实、感人•写作技巧:–人物评价:客观、公正、全面–事件描述:清晰、生动、具体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身的写作过程和成果进行自我评价。
传记简介传记,文体名。
亦单称传。
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
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史料看待。
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
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传记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基本解释1 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2 一般传记性著作,尤指作为一种类型的这类著作详细解释1. 经书的注释。
《汉书·元后传》:“‘五经’传记,师所诵说。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总术》:“经典则言而非笔,传记则笔而非言。
”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解故下》:“传记有古今文,今文流别有数家,一家之中,又自为参错;古文准是。
”2. 泛指记载的文字。
《汉书·东方朔传》:“因留第中,教书计相马御射,颇读传记。
”唐韩愈《南海神庙碑》:“考於传记,而南海神次最贵。
”宋张淏《云谷杂记》卷四:“ 秦汉以前,箭矢已通称,魏晋以下,见於传记,不可具纪。
”3. 文体名。
亦单称传。
记载人物事迹的文字。
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
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
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济颠化缘疏》:“﹝济颠﹞至今相传之事甚众,有传记一本流于世。
”清·田兰芳《蓬莱(袁可立别业)纪胜杂体小引》:“岂非以传记留传,昭然可据,遂谓古或异于今,故如是耳。
”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上》:“析言纪传,记志,总曰传记之属。
”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我对他生平的事迹听得很多,早就想给他写一篇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