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厚度及压实度检测原始记录随机数据
- 格式:xls
- 大小:67.00 KB
- 文档页数:4
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水中重法)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真空法)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沥青混合料饱水率试验原始记录表
检测:审核: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原始记录表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及矿料级配试验检测记录表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抽提液中矿粉质量试验检测记录表(燃烧法)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沥青混合料渗水系数测试原始记录表
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记录:审核: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燃烧炉法)原始记录表
= 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沥青混合料沥青含量及筛分试验(燃烧炉)标定记录表
委托编号: 第页共页
标定人:复标人:
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沥青混合料(沥青碎石)基层施工检验批
质量检验记录表
CJJ1—2008
续上页
注:1、B为施工时必要的附加宽度。
填写“检验批主控项目计数检验记录表”(G1-1-1),然后将计数检验结果填写在本表相应的检查结果栏内;检验批一般项目计数检验数据较多、本表空格不够填写的项,可填写“检验批一般项目计数检验记录表”(G1-1-2),将该表作为本表的附页。
沥青混合料(沥青碎石)基层质量检验标准
(CJJ1-2008)
7.8.5 沥青混合料(沥青碎石)基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控项目
1 用于沥青碎石各种原材料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8.5.1条第1款的有关规定。
2 压实度不得低于95%(马歇尔击实试件密度)。
检查数量:每1000㎡抽检1点。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记录(钻孔取样、蜡封法)
3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设计规定时每车道。
每20m,测1点。
检验方法:弯沉仪检测。
一般项目
4 表面应平整、坚实、接缝紧密,不应有明显轮迹、粗细集料集中、推挤、裂缝、脱落等现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5 沥青碎石基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8.5的规定。
表7.8.5 沥青碎石基层允许偏差。
沥青混合料基层压实度的检测方法一、前言沥青混合料基层压实度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机械振动或人工压实等方式将沥青混合料基层压实成一定密度的过程。
它是保证道路结构稳定性和耐久性的重要环节,因此对其压实度的检测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沥青混合料基层压实度的检测方法。
二、检测设备1.压路机:用于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机械振动或人工压实。
2.密度计:用于测量沥青混合料基层的密度。
3.温度计:用于测量沥青混合料基层的温度。
4.直尺和钢尺:用于测量沥青混合料基层的平整度和高程。
5.标准试块:用于校准密度计,并作为比较样品。
三、检测步骤1.确定检测位置:在施工过程中,应在每个工作面上选择3个以上的测试点进行检测。
测试点应选在不同位置以代表整个施工面积,并避免选择有明显缺陷或损伤的位置。
2.测量温度:在进行压实度测试前,应首先测量沥青混合料基层的温度。
温度应在5℃以上,并且不超过施工材料规定的最高温度。
3.压实测试:使用压路机进行机械振动或人工压实,直至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每个测试点至少应进行3次测试,并取平均值作为该点的压实度。
4.密度测试:使用密度计对每个测试点进行密度测试。
每个测试点至少应进行3次测试,并取平均值作为该点的密度。
5.平整度和高程测量:使用直尺和钢尺对每个测试点进行平整度和高程测量。
记录测量结果并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
6.比较样品校准:使用标准试块对密度计进行校准,并将其作为比较样品,以确保正确性和准确性。
四、检测结果分析1.检测数据分析:将所有检测数据汇总并计算出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等统计指标,以评估沥青混合料基层压实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质量评估标准:根据施工规范和要求,对检测数据进行评估和判定。
如果检测结果符合规范要求,则该点的沥青混合料基层压实质量合格;否则,该点需要重新进行压实。
3.质量控制措施:根据检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沥青混合料基层压实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精心整理
共页第页
沥青混合料物理性能检测原始记录记录编号:
共页第页
沥青混合料沥青含量及矿料级配试验原始记录(离心分离法)记录
共页第页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原始记录记录编号:
共页第页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原始记录(表干法)记录编号:
共页第页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原始记录(表干法)记录编号:
共页第页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溶剂法)原始记录记录编号:
共页第页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原始记录(水中重法)记录编号:
共页第页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原始记录(体积法)记录编号:
精心整理。
沥青混合料压实度试验记录一、引言沥青混合料压实度试验是评价沥青混合料抗压性能的一种重要试验方法。
该试验通过对沥青混合料进行不同压实条件下的压实,以确定沥青混合料在不同压实状态下的抗力变化规律,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资料。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压实试验,探索不同因素对沥青混合料压实度的影响。
二、试验目的1.了解沥青混合料压实度的基本概念和试验方法;2.探究压实度对沥青混合料抗压性能的影响。
三、试验原理通过在标准试验条件下,采用一定数量的沥青混合料,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压实,记录沥青混合料的体积变化和抗力变化情况,从而计算出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
四、试验设备与试验材料1.试验设备:压实度试验机、砝码、电子天平、模具、振动台、水浴装置等;2.试验材料:标准砂、沥青混合料等。
五、试验步骤与结果记录1.根据试验需求,调整试验温度和压力;2.将试验设备调至试验温度,并校准试验设备;3.准备试样:按照试验要求,选取一定数量的标准砂和沥青混合料,充分拌合,并按要求装入试样模具中;4.在试验机上安装试样模具,并设置压实速率、次数等试验参数;5.开始试验:启动试验机,按照设定的压实速率和次数进行压实,同时记录试验过程中试样的体积变化和抗力变化情况;6.完成试验:试验结束后,记录试样达到的最大抗力和相应的压实度;7.清理试验设备和回收试验材料,整理试验记录。
六、试验结果处理与分析根据试验记录,计算并绘制出沥青混合料的体积变化和抗力变化曲线,并分析其压实度与抗压性能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不同试验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探索不同因素对沥青混合料压实度的影响。
七、结论根据试验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不同因素对沥青混合料压实度的影响,进一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压性能,并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八、试验中的问题与改进在试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设备故障、数据记录不准确等,应及时记录并进行改进,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检测记录
1.引言
2.检测方法
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的检测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常见的方法有接触
式检测和非接触式检测。
接触式检测通常使用红外温度计或接触式温度计,将温度计直接接触到沥青混合料表面进行测量。
非接触式检测通常使用红
外线测温仪或红外热像仪,通过测量沥青混合料表面的红外辐射温度来推
算出其温度。
3.实验数据
以下是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检测的实验数据:
日期:2024年5月1日
时间:上午9点
天气:晴朗
位置:XXX路段
材料:AC-13沥青混合料
厚度:5cm
测点,接触式测温(℃),非接触式测温(℃)
----,-----------,-----------
1,120,118
2,122,120
3,119,117
4,118,116
5,121,119
平均值,120.0,118.0
4.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接触式测温和非接触式测温的结果相对一致,平均温度分别为120.0℃和118.0℃。
在此次实验中,测点之间的温度差
异较小,说明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分布较为均匀。
与设计要求相比,该沥青
混合料的碾压温度基本符合要求。
5.结论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的检测记录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该次实验中,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温度基本符合要求;
(2)接触式测温和非接触式测温的结果相对一致,均可作为沥青混合
料碾压温度的有效检测方法。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要求选择适合的温度检测方法,并将检测
结果记录下来,以便后续的质量评估和监控。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原始记录粗集料原始记录是对粗集料进行物理性质检验的记录,包括粒度分析、含泥量测定、石粉含量测定、平均密度测定等。
下面是对每个检验项目进行详细记录的一个示例:1.粒度分析检验目的:确定粗集料的物理特性,以确定其在混合料中的适用性。
样品编号:XXX(粗集料样品编号)检验步骤:a.取出粗集料样品约500克,放入粒度分析筛组装装置。
b.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筛分,记录每个筛孔的通过量。
c.计算通过量百分比,并绘制累计通过量百分比曲线。
检验结果:筛孔孔径(mm)筛分通过量(g)累计通过量百分比(%)2.364081.1885170.6120240.3180360.15250500.07528056检验目的:确定粗集料中的含泥量,以评估其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样品编号:XXX(粗集料样品编号)检验步骤:a.取出粗集料样品约500克,放入干燥器中,加热至恒定质量。
b.将干燥后的样品与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匀。
c.通过离心分离,将悬浮液倒掉,留下的泥沙沉淀。
d.将泥沙沉淀晾干,称重,计算含泥量。
检验结果:含泥量为0.5%。
3.石粉含量测定检验目的:确定粗集料中的石粉含量,以评估其对混合料的稳定性和强度的影响。
样品编号:XXX(粗集料样品编号)检验步骤:a.取出粗集料样品约1000克,放入洗筛分离装置中。
b.通过洗涤和筛分,将石粉与粗集料分离。
c.将筛分后的石粉晾干,称重,计算石粉重量百分比。
检验结果:石粉含量为3%。
检验目的:确定粗集料的平均密度,以评估其在路面铺设过程中的压实性能。
样品编号:XXX(粗集料样品编号)检验步骤:a.取出粗集料样品约500克,放入密度计中。
b.进行压实操作,记录初始体积和重量。
c.进行压实后,记录最终体积和重量。
d.计算粗集料的平均密度。
检验结果:粗集料平均密度为2.3 g/cm³。
以上是对粗集料原始记录的一些示例,每个项目的记录需要准确详细,以确保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沥青混合料面层封层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日期:XXXX年XX月XX日工程名称:XXXX道路项目检验单位:XXXX检验中心检验人员:XXX、XXX、XXX1.检验目的:本次质量检验旨在对沥青混合料面层封层进行检验,确认其材质、厚度和平整度等是否符合相关技术要求,以保证项目的质量。
2.检验内容:2.1材质检验2.1.1按照相关标准,随机抽取沥青混合料样品进行物理性质测试,包括黏度、软化点、针入度等,并与技术要求进行比较。
2.1.2样品编号:XXX2.1.3测试结果:材料名称黏度(mm²/s)软化点(℃)针入度(0.1mm)需求标准值80-120≥5020-402.1.4结论:沥青混合料的黏度、软化点和针入度均符合技术要求,材质合格。
2.2厚度检验2.2.1根据工程要求,随机选择沥青混合料面层进行厚度测试。
2.2.2测试时使用激光测高仪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2.2.3测量结果:测量点厚度(mm)150255348平均值512.2.4 结论: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平均厚度为51mm,符合技术要求,厚度合格。
2.3平整度检验2.3.1根据工程要求,随机选择沥青混合料路面进行平整度测试。
2.3.2测试时使用振动连续测高仪进行测量,测量长度为1米,并记录所得数据。
2.3.3测量结果:测量点平整度(mm)1221.531.8平均值1.772.3.4 结论:沥青混合料路面的平整度平均值为1.77mm,符合技术要求,平整度合格。
3.检验结论:根据以上检验结果,沥青混合料面层封层的材质、厚度和平整度均符合相关技术要求,质量合格。
4.备注:本次检验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验过程中未出现异常情况。
检验结果仅对本次检验批次有效,其他情况下需重新进行检验。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控项目1)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应小于96%;对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应小于95%。
检查数量:每1000m2测1点。
检验方法:查试验记录(马歇尔击实试件密度,试验室标准密度)。
2)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为+10~-5mm。
检查数量:每1000m2测1点。
检验方法:钻孔或刨挖,用钢尺量。
3)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每车道、每20m,测1点。
检验方法:弯沉仪检测。
一般项目3表面应平整、坚实,接缝紧密,无枯焦;不应有明显轮迹、推挤裂缝、脱落、烂边、油斑、掉渣等现象,不得污染其他构筑物。
面层与路缘石、平石及其他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5.1的规定。
表8.5.1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注:1 测平仪为全线每车道连续检测每100m计算标准差σ;无测平仪时可采用3m直尺检测;表中检验频率点数为测线数;2 平整度、抗滑性能也可采用自动检测设备进行检测;3 底基层表面、下面层应按设计规定用量洒泼透层油、粘层油;4 中面层、底面层仅进行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横坡的检测;5 改性(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可采用此表进行检验;6 十字法检查井框与路面高差,每座检查井均应检查。
十字法检查中,以平行于道路中线,过检查井盖中心的直线做基线,另一条线与基线垂直,构成检查用十字线。
9.4 检验标准9.4.1沥青贯入式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1沥青、乳化沥青、集料、嵌缝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及本规范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不同材料进场批次,每批次1次。
检验方法:查出厂合格证及进场复检报告。
2压实度不应小于95%。
检查数量:每1000m2抽检1点。
检验方法:灌砂法、灌水法、蜡封法。
3弯沉值,不得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按设计规定。
检验方法:每车道、每20m,测1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