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国民收入账户与国际收支账户
- 格式:ppt
- 大小:992.55 KB
- 文档页数:61
《国际金融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与国际收支账户第一节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一、国民收入账户的概念国民收入账户是宏观经济分析的核心工具之一,它系统地记录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经济活动的总量和结构,包括生产、收入、支出和积累等各个方面。
二、国民收入账户的构成1. 生产账户- 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 国民生产总值(GNP):GDP加上本国居民在国外生产的净收入,减去外国居民在本国生产的净收入。
- 增加值: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消耗。
2. 收入账户- 国民收入(NI):国内生产总值扣除折旧和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上政府补助金。
- 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扣除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费,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
-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和非税支付。
3. 资本账户- 资本形成总额:一定时期内新增固定资产和存货的总和。
- 资本存量:某一时点上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总和。
4. 财政账户- 政府收入:包括税收、非税收入等。
- 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等。
5. 投资储蓄账户- 总储蓄:国民收入减去消费支出。
- 总投资:一定时期内用于增加资本存量的支出。
三、国民收入账户的计算方法1. 生产法(产出法)- 计算公式:GDP = Σ(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中间消耗。
- 特点:直接反映经济活动的生产成果。
2. 收入法- 计算公式:GDP = 工资+ 利息+ 租金+ 利润+ 企业转移支付+ 折旧。
- 特点:从收入角度反映经济活动的成果。
3. 支出法- 计算公式:GDP = 消费支出+ 投资支出+ 政府购买+ 净出口。
- 特点:从最终需求角度反映经济活动的成果。
四、开放经济对国民收入账户的影响1. 贸易收支- 进口和出口的变化直接影响净出口,进而影响GDP。
国际金融学教案第一章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帐户与国际收支帐户第一节: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国民收入账户是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
国民收入是反映一国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投入的生产资源所产出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或由此形成的收入的一个数量指标。
C+I+G=Y+Sp+T在封闭经济中,国民储蓄与投资必然相等,即I=S一、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等式在开放条件下,一国国民收入等式构成、国民收入的含义以及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对此逐项进行分析。
开放经济的国民收入等式可表示为:Y=C+I+G+X-M产品和服务的出口与进口之间的差额通常称为贸易账户余额(或净出口),记为TBTB=X-M贸易账户余额对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贡献非常突出,进出口贸易是体现经济开放性的重要指标。
二、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当存在着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时,进行国民收入统计势必遇到一个问题,即计算一国国民收入时应该以一国领土为标准,还是以一国居民为标准?即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s,用GDP表示)与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s用GNP表示)。
前者是以一国领土为标准,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的总值;后者则是以一国居民为标准,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的总值。
如果用NFP代表从外国取得的净要素收入,则GNP=GDP+NFP净要素收入包括付给工人的净报酬、净投资收入(包括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
当存在着一国向另一国无偿捐献的现金或其他实际资源时,这一单方面转移也应包括在其中。
国民收入中因为经济开放而自外国获得的部分由贸易账户余额与从外国取得的净要素收入两者之和构成,我们将这两者之和称为经常账户余额(current account balance,用CA表示)CA=TB+NFP三、经常账户的宏观经济分析1.经常账户与进出口贸易如果不考虑净要素收入,经常账户反映最为直接的是进出口的情况,也就是: CA=X-M,当NFP=0时,(下同)经常账户常常体现出一国的产业结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状况,反映了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水平。
第一章:开放经济下国民收入账户与国际收支账户第一节: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国民收入是反映一国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投入的生产资源所产出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或由此形成的收入的一个数量指标。
它是一个流量概念。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Y=C+I+G=C+Sp+T★开放经济条件下,当经济开放仅限于商品的跨国流动时:Y=C+I+G+X-M=C+I+G+TB★当经济开放发展到资本、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时,国民收入的概念分为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GNP=GDP+NFPNFP代表从外国取得的净要素收入。
包括支付给工人的净报酬、净投资收入及单方面转移。
Y=C+I+G+TB+NFP CA=TB+NFPTB指贸易账户余额。
TB+NFP即经常账户余额。
经常账户的宏观经济分析★经常账户与进出口贸易:当NFP=0时,CA=X-M 反映一国的国际竞争力。
★经常账户与国内吸收:当NFP=0时,CA=Y-A,A=C+I+G,说明在开放条件下,一国的国民收入与国内支出可以不必相等,即一国的国内供给与国内需求可以不必相等。
★经常账户与国际投资头寸:国际投资头寸反映一国某一时点上对世界其他地方的资产与负债。
一国对外资产与负债相抵后的净值就是净国际投资头寸。
某一时期的经常账户余额,会形成新的净国外资产(或负债),造成本期的净国际投资头寸相对于上期发生的变化。
CA=NIIP1-NIIP0★经常账户与储蓄、投资:CA=S-I。
表明本国储蓄不足以支持本国投资时,可以通过净进口的方法来满足投资的需要,产生对外负债。
中国2004-2006年国际投资头寸(亿美元)2004年末2005年末2006年末292842266621净国际投资头寸第二节:开放经济下国际收支账户•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与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各项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
★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
★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是以货币记录的交易。
包括交换、转移、移居及其他推论成立的交易。
第一部分开放经济的基本概念、衡量指标和运行背景本部分主要介绍开放经济下的基本概念、衡量开放经济的指标如DP、GNP、CA、BP、K、A及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
它是教材内容体系的基础。
共包括两章内容。
第一章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与国际收支账户【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了解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衡量方法,对经常账户的分析要求熟练掌握并会运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开放经济下的经常账户分析,国际收支账户的设置、内容及差额分析【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对国际收支账户进行案例分析。
【课时安排】四课时开放经济的概念:开放经济是指商品及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跨越国界流动的经济。
通过商品和要素国际流动,一国与国际市场联系在一起,一国经济与他国经济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相互依存性,所以开放经济的运行拥有许多封闭条件下不具备的特征,从而也就产生了内外均衡的相互矛盾这-国际金融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第一节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回顾封闭的国民收入概念与构成:国民收入是反映一国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投入的生产资源所产出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或由此形成的收入的一个数量指标。
国民收入是一个流量概念,它的衡量方法有支出法与收入法两种。
如果从产品的最终支出角度,它可以分解为私人消费(C)、私人投投资(I)政府支出(G);如果从收入来源角度,它则可以分解为私人消费(C)、私人储蓄(S P)、政府税收(T)。
这两种衡量方法是等价的,即:C+I+G=C+S P+T将上式变形:I=S+(T-G)设税收和政府储蓄差额为S g,则有:S g=T-G而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之和为国民储蓄:S P+S g=S所以:I=S结论:在封闭经济中,国民储蓄与投资必然相等。
一、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等式商品的跨国流动是开放经济重要的特征。
开放经济下,-国产品和服务可以销售给外国居民,这意味着该国通过出口增加了本国的国民收入,该国也可能购买外国产品或服务,这一部分支出不形成本国的国民收入,因此应该将之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