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二)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汽车制动效能指标
汽车制动性能的三个指标是制动效率、制动效率的恒定性和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1.制动效率,即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制动效率是指在好的路面上制动时,以一定的初速度或减速度从制动到停止的制动距离,比如100公里的制动距离。
它是制动性能最基本的评价指标。
2.制动效率的稳定性,如抗热衰退性。
抗热衰退性能是指在高速或长坡上连续制动时,制动效能保持的程度。
由于制动过程实际上是通过制动器的吸收将汽车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因此在制动器温度升高后能否在冷态下保持制动效率成为设计制动器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般测试连续100公里的制动距离,也可以在赛道上连续绕路行驶。
这样就能感受到汽车在快速过弯时是否能快速减速。
如果制动距离不是很大,说明汽车制动性能的恒定性比较好。
3.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方向稳定性,即汽车在制动过程中不跑偏、不打滑、不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
这是汽车的刹车偏差。
测试时,需要在平坦宽敞的场地进行。
车速需要提高到每小时60公里。
然后,双手离开方向盘,踩刹车。
如果汽车制动方向稳定,汽车应保持直线行驶。
汽车制动性能测试方法分析汽车制动性能测试是保证车辆行驶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分析汽车制动性能测试的方法,探讨测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测试结果的解读。
1. 定义汽车制动性能测试是指通过特定的测试方法,测量车辆在一定速度下制动距离和制动时间的指标,并将测试结果与标准要求进行比较,以判断车辆制动性能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企业要求。
2. 测试方法常见的汽车制动性能测试方法包括静态制动距离测试、动态制动距离测试、车速指标测试和制动力测试等。
2.1 静态制动距离测试静态制动距离测试是在静止状态下通过行车制动器进行测试。
测试车辆驶入测试区域后,停车后车辆的前轮和后轮都必须垂直于测试道路,测试仪器通过检测车辆从制动器接触到完全停止时所需的距离,来测量车辆静态制动距离。
2.2 动态制动距离测试动态制动距离测试是在一定速度下通过踩刹车测试。
测试车辆驶入测试区域后,进行加速到一定速度后,刹车达到停车状态前所需的时间和距离并计算出动态制动距离。
2.3 车速指标测试车速指标测试是对车辆的动态性能进行测试,主要包括加速能力和最高车速等指标的测试。
测试时可使用加速测试仪器和GPS定位仪器进行测试。
2.4 制动力测试制动力测试是对车辆制动力大小进行测试,测试时可使用汽车制动力测试仪器进行测试。
3. 测试注意事项进行汽车制动性能测试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3.1 测试前准备在进行测试前,需要保证测试仪器和测试区域符合测试标准,测试仪器需进行检修,测试区域必须达到所需的标准,并清理测试区域。
3.2 测试过程测试时需要注意测试过程的记录及数据的准确性。
测试时必须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测试,并注明测试的日期、时间、测试人员名称和测试车辆等信息,同时确保测试过程不受任何干扰。
3.3 测试结果测试结果的误差会受到多个因素影响,例如测试操作、测试仪器准确度、测试环境和测试车辆等。
需要检查结果对比标准是否符合要求,并对测试数据作出评价和分析。
4. 测试结果解读汽车制动性能测试结果的解读需要参考制动距离、制动时间、制动平均加速度、制动温度和制动能力等指标,并根据标准要求进行评价和分析。
【汽车行业类】汽车制动性能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有关标准汽车制动性能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有关标准一、台试检验制动性能1 制动性能台试检验的主要检测项目:(1)制动力;(2)制动力平衡要求;(3)车轮阻滞力;(4)制动协调时间。
2 制动性能检测方法(1)用反力式滚筒试验台检验制动试验台滚筒表面应干燥,没有松散物质即油污。
驾驶员将车辆驶上滚筒,位置摆正,变速器置于空档,启动滚筒,使用制动,测取各轮制动力、每轴左右轮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的制动力差、制动协调时间、车轮阻滞力和驻车制动力等参数值,并记录车轮是否抱死。
在测量制动时,为了获得足够的附着力以避免车轮抱死,允许在车辆上增加足够的附加质量和施加相当于附加质量的作用力(附加质量和作用力不计入轴荷;也可采取防止车轮移动的措施(例如加三角垫块或采取牵引等方法)。
(2)用平板制动试验台检验制动试验台平板表面应干燥,没有松散物质或油污。
驾驶员以5km/h~10km/h的速度将车辆对正平板台并驶上平板,置变速器于空档,急踩制动,使车辆停住,测得的各轮制动力、每轴左右轮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的制动力差、制动协调时间、车轮阻滞力和驻车制动力等参数值。
3 制动性能台试检验的技术要求(1)(1) 制动性能台试检验车轴制动力的要求见表4-1。
注:空、满载状况下测试应满足此要求。
(2)制动力平衡要求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左、右轮制动力差与该左、右轮中制动力大者比较对前轴不得大于20%,对于后轴不得大于24%。
(3)车轮阻滞力汽车和无轨电车车轮阻滞力均不得大于该轴轴荷5%。
(4)驻车制动性能检验当采用制动试验台检验车辆驻车制动的制动力时,车辆空载,乘坐一名驾驶员,使用驻车制动装置,驻车制动了的总和应不小于该车在测试状态下整车重量的20%。
对总质量为整备质量1.2倍以下的车辆此值为15%。
(5)机动车制动完全释放时间限制机动车制动完全释放时间(从松开制动踏板到制动消除所需要的时间)对单车不得大于0.8s。
汽车制动力检测标准汽车制动力检测是指对汽车制动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评估,以确保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够安全、稳定地减速和停车。
制动力检测是汽车安全性能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保障驾驶人员和行人安全的重要手段。
因此,制动力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汽车制动力检测标准应包括对制动系统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
制动系统的性能要求包括制动力的稳定性、制动距离、制动效率等指标,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汽车在紧急情况下的制动能力。
测试方法则包括制动力测试台的使用、测试参数的设定、测试过程的操作规范等内容,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其次,制动力检测标准应考虑不同类型汽车的特殊性。
不同类型的汽车,如乘用车、货车、客车等,其制动系统的设计和使用环境有所不同,因此制动力检测标准应该根据不同类型汽车的特点进行细化和区分。
例如,对于重型货车,其制动系统的要求可能会更加严格,因此在制动力检测标准中应该对重型货车制动系统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进行专门规定。
此外,制动力检测标准还应考虑制动系统的老化和磨损对制动力性能的影响。
随着汽车的使用时间增长,制动系统的磨损会导致制动性能的下降,因此制动力检测标准应该包括对老化和磨损制动系统的性能测试要求,以及相应的测试方法和标准。
最后,制动力检测标准的执行和监督也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严格执行和监督制动力检测标准,才能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有效提高汽车制动系统的安全性能。
因此,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制动力检测标准执行和监督体系,确保制动系统的性能测试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和监督。
综上所述,汽车制动力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制动力检测标准应包括对制动系统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考虑不同类型汽车的特殊性、考虑制动系统的老化和磨损对制动力性能的影响、以及执行和监督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严格执行和监督制动力检测标准,才能有效提高汽车制动系统的安全性能,保障驾驶人员和行人的安全。
制动性能检测制动性能检测的基础知识对制动系的技术要求制动系常见故障制动性能评价参数地面制动力与制动器制动力及附着力的关系为什么采用防抱死制动系统制动性能台式检测项目及有关检测标准制动性能台式检测项目用制动力检验汽车制动性能的国家标准单轴反力式滚筒制动试验台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制动试验台的维护制动性能检测的基础知识汽车制动性能好坏,是安全行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也是汽车检测诊断的重点。
汽车具有良好的制动性能,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化险为夷;在正常行驶时,可以提高平均行驶速度,从而提高运输生产效率。
一、对制动系的技术要求汽车制动系应具有行车制动、应急制动和驻车制动三大基本功能。
①行车制动系必须使驾驶员能控制车辆行驶,使其安全、有效地减速和停车。
行车制动装置的作用应能在各轴之间合理分配,以充分利用各轴的垂直载荷。
应急制动必须在行车制动系有一处失效的情况下,在规定的距离内将车辆停住。
应急制动可以是行车制动系统具有应急特性或是同行车制动分开的独立系统(注意应急制动不是行车制动中的急速踩下制动踏板)。
驻车制动应能使车辆即使在没有驾驶员的情况下,也能停放在上、下坡道上。
②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即制动时不发生跑偏、侧滑及失去转向的能力。
③制动平稳。
制动时制动力应迅速平稳地增加;在放松制动踏板时,制动应迅速消失,不拖滞。
④操纵轻便。
施加于制动踏板和停车杠杆上的力不应过大,以免造成驾驶员疲劳。
⑤在车辆运行过程中,不应有自行制动现象。
⑥抗热衰退能力。
汽车在高速或下长坡连续制动时,由于制动器温度过高导致摩擦系数降低的现象称为热衰退。
要求制动系的热稳定性好,不易衰退,衰退后能较快地恢复。
⑦水湿恢复能力。
汽车涉水,制动器被水浸湿后,应能迅速恢复制动的能力。
TOP二、制动系常见故障1、制动失效。
即制动系出现了故障,完全丧失了制动能力。
2、制动距离延长,超出了允许的限度。
3、制动跑偏。
是指汽车直线行驶制动时,转向车轮发生自行转动,使汽车产生偏驶的现象。
制动性能检验方法C1 路试制动性能检验方法C1.1 路试检验制动性能应在平坦(坡度不应大于 1 % )、干燥和清洁的硬路面(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系数不应小于 0.7 )上进行。
C1.2 在试验路面上画出表 3 规定宽度的试验通道的边线,被测机动车沿着试验车道的中线行驶至高于规定的初速度后,置变速器于空档(自动变速的机动车可置变速器于D 档) ,当滑行到规定的初速度时,急踩制动,使机动车停止。
C1.3 用制动距离检验行车制动性能时,采用速度计、第五轮仪或用其它测试方法测量机动车的制动距离,对除气压制动外的机动车还应同时测取踏板力(或手操纵力) 。
C1.4 用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检验行车制动性能时,采用能够测取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 MFDD )和制动协调时间的仪器测量机动车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 MFDD ) 和制动协调时间,对除气压制动外的机动车还应同时测取踏板力(或手操纵力) 。
C2 台试制动性能检验方法C2.1 用滚筒式制动检验台检验滚筒式制动检验台滚筒表面应干燥,没有松散物质及油污,滚筒表面当量附着系数不应小于 0.75。
驾驶员将机动车驶上滚筒,位置摆正,置变速器于空档。
启动滚筒,在 2 s 后测取车轮阻滞力;使用制动,测取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的左右轮制动力差和各轮制动力的最大值,并记录左右车轮是否抱死。
在测量制动时,为了获得足够的附着力,允许在机动车上增加足够的附加质量或施加相当于附加质量的作用力(附加质量或作用力不计入轴荷) 。
在测量制动时,可以采取防止机动车移动的措施(例如加三角垫块或采取牵引等方法)。
当采取上述方法之后,仍出现车轮抱死并在滚筒上打滑或整车随滚筒向后移出的现象,而制动力仍未达到合格要求时,应改用本标准中规定的其它方法进行检验。
C2.2 用平板制动检验台检验制动检验台平板表面应干燥,没有松散物质及油污,平板表面附着系数不应小于 0.75 。
驾驶员将机动车对正平板制动检验台,以 5 km/h ~ 10 km/h 的速度 (或制动检验台制造厂家推荐的速度)行驶,置变速器于空档(自动变速的机动车可置变速器于 D 档),急踩制动,使机动车停止,测取 7.14 所要求的参数值。
3-4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二)
导入新课:提问:路试制动性能的诊断参数有哪些
一、台式检测行车制动性能检测
1、制动力要求
汽车、汽车列车在制动试验台上测出的制动力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对空载检测制动力有质疑时,可用表中规定的满载检验制动力要求进行检测。
(表)台式检测制动力要求
2、制动力平衡要求
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左右轮制动力差与该轴左右轮中制动力大者之比对前轴应≤20%,对后轴应≤24%。
3、制动协调时间
制动协调时间是指在紧急制动时,从踏板开始动作至车轮制动力达到表4-3所规定的制动力的75%时所需时间。
汽车单车制动协调时间应≤0.6s,汽车列车制动协调时间应≤0.8s。
4、车轮阻滞力
车轮阻滞力是指行车和驻车制动装置处于完全释放状态,变速器置空档位置时,试验台驱动车轮所需的作用力。
汽车各车轮的阻滞力
不得大于该轴轴荷的5%。
5、制动完全释放时间
是指从松开制动踏板到制动消除所需要的时间。
单车的制动完全释放时间不得大于0.8s。
二、驻车制动性能检测
当采用制动试验台检查车辆驻车制动力时,车辆空载,乘坐一名驾驶员,使用驻车制动装置,驻车制动力的总和应不小于该车在测试状态下整车重量的20%;对总质量为整备质量1.2倍以下的汽车,此值应为15%。
三、计算实例
课本P41页。
归纳小结:1、台架试验的制动性能的标准的判断
作业:解释名词:制动协调时间、车轮阻滞力、制动完全释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