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型式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237.15 KB
- 文档页数:2
沥青砼路面施工方案设计
一、引言
沥青砼路面是城市交通建设中常见的路面类型,具有使用寿命长、承载能力强
等优点。
为确保沥青砼路面的质量,施工方案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沥青砼路面施工的设计方案,以确保施工过程高效顺利、质量可控。
二、工程前期准备
在进行沥青砼路面施工前,首先需要进行工程前期准备工作。
这包括确定施工
范围、制定施工计划、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等。
施工前期准备的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到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基础处理
在进行沥青砼路面施工前,需要对基础进行处理。
这包括清理基础表面、进行
平整和压实等步骤,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平整度。
四、路面铺设
沥青砼路面的铺设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路面铺设时,需要注
意施工温度、材料的比例、铺设厚度等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沥青砼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五、养护维护
沥青砼路面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养护维护工作。
这包括定期检查路面质量、清理路面杂物、及时修补路面损坏等工作,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结语
总的来说,沥青砼路面施工方案设计是确保沥青砼路面质量的关键一步。
只有
在施工前充分准备、基础处理到位、路面铺设规范、养护维护及时,才能保证沥青砼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沥青砼路面的施工方案设计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沥青混凝土路面改造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项目背景本项目旨在对现有道路路面进行改造,采用沥青混凝土作为新的路面材料,提升道路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2.施工目标2.1 提升道路承载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2.2 增加路面的耐久性,减少维修和修复频率;2.3 改善道路的平整度和驾驶舒适度;2.4 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交通效率。
3.施工组织设计3.1 项目准备阶段3.1.1 制定施工计划,明确施工目标、工期和资源需求;3.1.2 进行现场勘察和测量,确定施工范围和道路状况;3.1.3 确定施工队伍和施工人员;3.1.4 采购所需的材料和设备;3.1.5 进行施工前的安全评估和风险分析。
3.2 施工操作阶段3.2.1 清理和准备工地,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和整洁;3.2.2 进行基础处理,包括土方开挖、填筑和压实;3.2.3 铺设沥青混凝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压实和表面平整处理;3.2.4 安装边沟和排水设施,确保路面排水畅通;3.2.5 进行标线和交通标志的施工。
3.3 施工质量控制3.3.1 实施现场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3.3.2 进行材料抽样和检测,保证材料质量符合标准;3.3.3 进行路面质量的检测和评估,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要求;3.3.4 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问题处理,及时纠正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3.4 安全管理3.4.1 制定施工安全管理计划,明确安全责任和措施;3.4.2 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3.4.3 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线,保障施工区域的安全;3.4.4 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3.4.5 及时处理施工中的安全事故和紧急情况,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
4.施工进度计划4.1 制定施工进度计划,明确项目各阶段的工期和工作量;4.2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进度的调整和优化;4.3 定期进行施工进度的监控和评估,确保项目按时进行。
5.施工资源管理5.1 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和设备的使用;5.2 进行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和调配;5.3 确保施工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成本和浪费。
沥青混泥土路面施工方案设计优质文档沥青混泥土路面施工方案一丶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沥青路面不仅要考虑耐久性,而且要考虑抗车辙、抗裂、抗滑和防水渗等要求,路面用沥青、碎石、砂、矿粉等材料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行业标准的技术要求。
〔1〕沥青“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2〕粗集料粗集料的粒径规格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和质量验收标准》〔CJJ 1-2008〕的表8.1.7-7中的要求。
上面层选用玄武岩,软石含量不大于3%,中、下面层选用石灰岩,软石含量不大于5%,其各项指标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和质量验收标准》〔CJJ 1-2008〕的表8.1.7-6中城市主干路粗集料的要求。
〔3〕细集料沥青面层用细集料应干净、枯燥、无风化、无杂质,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和质量验收标准》〔CJJ 1-2008〕的表8.1.7-8中城市主干路要求并应满足表8.1.7-9的要求。
〔4〕填料用石灰石等疏水性石料作为填料研磨得到的矿粉质量应符合蜀明号123[cjj1-2008]表8.1.7-11的技术要求,回收的粉尘不得再次使用。
1.2沥青混合料(1)机动车道上层采用4cm细粒改性沥青混凝土。
[ac-13c],上层应平整、牢固、防滑、防水,并有优质文档高温抗车辙、低温开裂,抗水损害的技术品质。
中面层采纳5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6C〕,中面层应具有坚实、密水的功能,且具有高温抗车辙、低温开裂,抗水损害的技术品质。
下面层采纳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下面层应具有高温抗车辙、抗剪切、密实、根本不透水的性能,下面层应同时应具有耐疲惫开裂的性能。
非机动车道上面层采纳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上面层应具有平整、坚实、抗滑、密水的功能,且具有高温抗车辙、低温开裂,抗水损害的技术品质。
下面层采纳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下面层应具有高温抗车辙、抗剪切、密实、根本不透水的性能,下面层应同时应具有耐疲惫开裂的性能。
沥青道路、砼道路施工方案
摘要
在道路建设领域,沥青道路和砼道路是两种常见的道路类型。
在本文中,我们
将探讨沥青道路和砼道路的施工方案,包括工程准备、施工流程、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两种道路类型施工方案的详细比较与分析,旨在为道路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一、工程准备
1.1 材料准备
沥青道路
•沥青
•石料
•沥青混合料
•配料设备
砼道路
•水泥
•砂浆
•砼
•混凝土搅拌车
1.2 设备准备
•沥青摊铺机
•滚压机
•路面铣刨机
•水泥搅拌机
•砼铺设机
二、施工流程
2.1 沥青道路施工
1.地面准备:清理、修平地面。
2.沥青基层施工:搅拌沥青混合料,使用摊铺机进行铺设,压实。
3.沥青面层施工:搅拌沥青混合料,使用摊铺机进行铺设,压实,卷铺。
2.2 砼道路施工
1.地面准备:清理、修平地面。
2.砼基层施工:搅拌砼,使用搅拌车进行铺设,振捣、养护。
3.砼面层施工:搅拌砼,使用砼铺设机进行铺设,抹平,定型。
三、质量控制
3.1 沥青道路
•检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密实度测试
•表面平整度检测
3.2 砼道路
•检测砼配合比
•搅拌均匀度检测
•抗压强度测试
结论
通过对沥青道路、砼道路施工方案的详细比较,可以看出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
特点和优势。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道路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道路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道路建设工程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一、编制依据1.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 本项目设计文件及相关资料二、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路面采用改性沥青混凝土结构,设计厚度为7cm,分为两层施工。
路面结构层由下至上分别为:基层、底基层、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
三、施工准备1. 人员准备:组织一支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包括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质检人员等。
2. 设备准备:准备摊铺机、压路机、拌和设备、运输车辆等施工设备。
3. 材料准备:准备改性沥青、集料、矿粉、外加剂等原材料。
四、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1. 基层施工: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法如下:(1)基层材料准备:水泥、碎石、矿粉等材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拌合。
(2)基层摊铺:使用摊铺机进行摊铺,确保基层厚度均匀。
(3)基层碾压:使用压路机进行碾压,确保基层密实度达到要求。
2. 底基层施工:采用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方法如下:(1)底基层材料准备:碎石、矿粉等材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拌合。
(2)底基层摊铺:使用摊铺机进行摊铺,确保底基层厚度均匀。
(3)底基层碾压:使用压路机进行碾压,确保底基层密实度达到要求。
3. 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采用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法如下:(1)改性沥青混凝土拌合:按照设计要求,将改性沥青、集料、矿粉、外加剂等材料进行拌合。
(2)改性沥青混凝土摊铺:使用摊铺机进行摊铺,确保面层厚度均匀。
(3)改性沥青混凝土碾压:使用压路机进行碾压,确保面层密实度达到要求。
五、质量保证措施1. 原材料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2. 施工过程控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3. 质量检验:对施工完成的路段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六、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安全。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改性沥青路面)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4第一节编制依据----------------------------------------------------------------- 4第二节编制原则----------------------------------------------------------------- 4第二章工程总体概述------------------------------------------------------------------- 4第一节工程概况------------------------------------------------------------------- 4第二节工期要求----------------------------------------------------------------- 5第三节施工准备与临时工程------------------------------------------------------- 5一、技术准备------------------------------------------------------------------ 5二、设备、物资准备------------------------------------------------------------ 5三、施工队伍准备-------------------------------------------------------------- 9四、施工现场准备-------------------------------------------------------------- 9第四节组织机构----------------------------------------------------------------- 9第五节施工段划分------------------------------------------------------------- 10第六节工程施工质量目标------------------------------------------------------- 10第三章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11第一节水泥稳定基层施工------------------------------------------------------- 11第二节透层和粘层施工--------------------------------------------------------- 18第三节沥青路面面层施工------------------------------------------------------- 19第四节沥青混合料桥面铺装施工------------------------------------------------- 27第五节路面标线施工----------------------------------------------------------- 27第四章各分项工程施工顺序------------------------------------------------------ 28第五章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 28第一节确保工程工期措施-------------------------------------------------------- 28第二节质量保证措施------------------------------------------------------------ 29第三节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32第四节误期违约责任承诺-------------------------------------------------------- 33第五节质量违约责任承诺-------------------------------------------------------- 34第六章冬、雨季的施工安排---------------------------------------------------------- 34一、冬季施工安排与措施--------------------------------------------------------- 34二、雨季施工安排与措施---------------------------------------------------------- 34第七章质量保证体系---------------------------------------------------------------- 35第八章安全保证体系-------------------------------------------------------------- 36第九章其它应说明的事项------------------------------------------------------------ 52第一节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52第二节文明施工措施----------------------------------------------------------- 54二、妥善处理当地关系------------------------------------------------------------ 55三、施工场地管理---------------------------------------------------------------- 55四、环境卫生管理---------------------------------------------------------------- 56第三节廉政措施--------------------------------------------------------------- 56第十章劳动力和材料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 59一、劳动力的实施-------------------------------------------------------------------- 59二、劳动力的配置计划------------------------------------------------------------ 59三、劳动力组织和管理的关键环节-------------------------------------------------- 59四、材料供应计划---------------------------------------------------------------- 601. 材料供应计划------------------------------------------------------------- 602. 材料供应质量控制措施----------------------------------------------------- 60第十一章机械设备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 61第十二章新技术应用及保证措施------------------------------------------------------ 62第一章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第一节编制依据一、中华人民国交通部《公路工程国招标文件本(2003版)》。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型式设计程小军(四川省蜀桥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00)【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贸易往来逐日增加,社会车辆不断增加,人们对于公路的要求也不断提升,而且部分农村公路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因此,本文基于农村公路改造的实际工程进行探讨,从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型式设计入手进行分析,笔者首先对需要改造的农村公路基本情况进行阐述,以此做出改造工程量上的预计,而且通过现场调查了解被改造公路的改建条件,进而论述如何做好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型式的设计,保证改造工程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目标,确保公路使用寿命。
【关键词】农村公路改造;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型式设计【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18)12-0244-02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公路的要求不断提升,在当前农村,一些公路存在损坏的现象,而且难以满足当前的需求水平,所以我们需要积极对农村公路进行改造提升,为了更好的达到改造预期目标,保障公路使用寿命,就需要我们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型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所以,笔者对此进行阐述分析。
1当前农村公路的概况1.1需改造公路的基本情况笔者选取了在工作中的某一项农村公路改造项目进行介绍,该公路全长10km左右,设计标准为四级公路,设计时速为20km/h,路基的宽度为6.5m,该公路路面用的是5cm的沥青混凝土。
1.2需改造公路的改建条件(1)关于改造公路的路线平面上,被改造的公路大体上参照原路线进行,对做稍加调整,对于一些路段采用截弯取直的方法,保证改造效果[1]。
(2)关于改造公路的纵断面上,需改造的公路中,一部分的路段纵坡至12~13%,这就需要我们重点对此进行调整,其他路段只需稍作优化调整。
(3)关于需改造公路原路基,其宽度分布在4~5.5m之间,整体看来较为稳定,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原路基进行改造,一方面节省勘探费用,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改造过程中的工程量。
施工组织设计1工程概述本项目位于XXX硬化工程,建设规模为21.412公里的混凝土道路,路基宽度为6.0 米,路面宽度为3.5米。
按四级公路标准进行设计,设计行车速度20km/h,桥涵与路基同宽,桥涵设计荷载公路U级。
2编制依据及说明:2.1 XXX硬化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2 XXX硬化工程《图纸》;2.3《国家现行建筑工程施工与验收技术规范》和《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4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条文•公路工程部分》的有关规定(厅公路字[2002]2017 号);2.5 XXX当地的水文地质资料。
3施工部署本工程施工布署主要从路基、路面,桥梁和涵洞、交通安全标志四个分部工程进行编制,涵盖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降低噪间、保护环境等一系列的具体措施。
3.1质量目标符合国家质量验收标准3.2工期目标计划工期:91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2016年04月01日;计划竣工日期:2016年06月30日。
3.3安全管理目标本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以零伤亡和零事故为目标。
3.4文明工地管理目标本工程文明管理工作以市级安全文明工地标准为目标。
4施工现场平面布置4.1现场平面布置以最合理的施工布置来存放相关施工用的物料及机械,以减少不必要的搬运、周转。
最大限度的满足施工需要,确保既定的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四大目标的实现。
4.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施工现场总平面图》见附表三4.3施工道路根据现场平面布置图和现场的实际情况,按场地内原来的排水坡向,对场地进行平整,修筑宽3.5米现场临时道路。
现场路基铺100mm厚砂夹石,压路机压实。
4.4材料堆放为了保证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堆放场地将进行硬化处理,即钢筋、模板、砂石料、周转料场等浇成一块面积较大的砼场地。
材料尽可能按计划分期、分批、分层供应,以减少二次搬运。
主要材料的堆放,应严格按照《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确定的位置堆放整齐。
5施工准备5.1施工项目班子组建为安全、优质、按期完成本标段的施工任务,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我们计划抽调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管理人员及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道路改造工程中沥青路面结构的设计摘要:在分析了道路改造工程中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后,根据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设计要求,结合自我实际设计工作经验,对道路改造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技术要点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
最后,研究了不同加铺层厚度层底拉应力关系曲线图,确保道路改造设计方案具有较高性能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道路改造;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Abstract: In the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design and study in road reconstruction project in the asphalt pavement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of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design experience of the author, this paper made a carefully analysis and study for modified asphalt road pavement design. Finally, delibr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overlay thickness of the layer tensile stress curve graph, to ensure road improvement design with high performance and economic benefits.Key Words: road improvements; asphalt pavement; structural design.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其具有行车舒适性高、噪音小、施工周期短以及养护方便等优点,在新建和改造道路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农村公路路面典型结构设计指南农村公路的路面结构设计是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
良好的路面结构设计能够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安全性和经济效益。
下面是农村公路路面典型结构设计指南:一、路面结构层次划分农村公路路面结构主要由基层、底基层、配合层和面层四个部分组成。
1.基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起到分散荷载的作用。
2.底基层:主要是弥补地基基础不足,在路基层中起到承载作用。
3.配合层:在底基层之上,起到抗剪切的作用。
4.面层:顶部的部分,是路面最直接与车辆接触的部分,负责承受车辆荷载和提供舒适的行驶条件。
二、路面结构材料选择在农村公路路面结构设计中,需要根据地区气候和交通流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
1.基层:常用的材料有水泥砂、碎石等。
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可以选择加入草席等材料来加强稳定性。
2.底基层:常用的材料有砂砾、碎石、沥青混凝土等。
3.配合层:常用的材料有沥青、水泥等。
4.面层:常用的材料有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碎石、沙石等。
三、路面结构设计指南1.基层厚度:根据不同的路面设计标准,基层厚度会有一定的规范,一般厚度在30-50cm之间。
2.底基层厚度:底基层厚度一般为15-30cm之间,需要根据地基情况和荷载大小进行选择。
3.配合层厚度:配合层厚度要根据实际交通荷载大小、使用年限等进行合理设置,一般在5-10cm之间。
4.面层厚度:根据不同区域的气候和交通流量等因素,面层厚度也会有一定的规范。
一般情况下,沥青混凝土层厚度为4-8cm,水泥混凝土层厚度为10-14cm。
总体来说,农村公路路面结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路面材料、荷载大小、地基条件以及气候等因素,并根据不同的设计标准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置。
同时,定期维护和养护也是保证路面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
乡村道路沥青混凝土设计标准乡村道路沥青混凝土设计标准是为了确保道路的安全和耐久性而制定的技术要求。
下面是一些与乡村道路沥青混凝土设计标准相关的参考内容。
1. 道路分类和设计标准:乡村道路通常分为一级乡村道路、二级乡村道路和三级乡村道路,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设计标准。
设计标准包括道路宽度、车道数量、最大坡度和弯道半径等。
2. 沥青混凝土结构:乡村道路沥青混凝土通常采用四层结构,包括路基、基层、面层和附属设施。
每一层都有特定的设计要求,例如路基的最大承载能力和基层、面层的厚度等。
3.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乡村道路沥青混凝土应根据当地材料资源和交通条件确定合适的配合比。
配合比涉及到沥青、骨料和添加剂的种类和比例,以及混合料的稳定性和流动性等指标。
4. 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乡村道路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包括材料的供应和储存、混合料的搅拌和运输、面层的铺设和压实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包括现场试验、取样和检测等。
5. 道路标线和交通标志:乡村道路设计还需要考虑道路标线和交通标志的设置,以指导驾驶员行车。
标线的设计需要合理确定标线类型、宽度和间距,交通标志的设计需要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
6. 排水系统:乡村道路的设计还需要考虑排水系统,以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排除。
排水系统包括雨水沟、排水管道和检查井等设施,需要满足一定的设计要求。
7. 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乡村道路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例如《乡村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验收,以确保道路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乡村道路沥青混凝土设计标准涉及到道路分类和设计标准、沥青混凝土结构、配合比、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道路标线和交通标志、排水系统以及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遵守能够保障乡村道路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便捷性。
6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设计方案1.前期准备工作1.1确定施工范围与要求:根据道路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要求,确定施工范围和要求,包括路面标高、距离、路面宽度等。
1.2开展勘察工作:对施工区域进行勘察,包括路基、排水系统、土质等情况,了解现场情况,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3编制工程量清单:根据勘察结果,编制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工程量清单,确定所需材料和设备。
2.材料准备2.1选用优质沥青混凝土材料:根据相关规范要求,选择优质的沥青混凝土,包括粗集料、细集料和沥青等,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2.2确定材料配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材料性能,确定沥青混凝土的配比,包括粗、细集料的配合比例、矿料级配等,以保证路面的强度和耐久性。
3.设备准备3.1采购和调配相关设备:根据施工计划和工期要求,采购及调配所需的设备,包括摊铺机、压路机、铣刨机等。
3.2检查设备性能: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性能良好,安全可靠,符合施工要求,以减少施工中的问题和延误。
4.施工工艺4.1路面整平工艺:根据设计要求,使用摊铺机进行沥青混凝土的整平摊铺,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纵、横坡。
4.2沥青混凝土压实工艺:使用压路机进行沥青混凝土的压实,确保路面的密实度和强度,减少沥青混凝土的松散和变形。
4.3辅助工艺:包括刮平边坡、刷涂防水层等工艺,以提高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5.施工注意事项5.1施工期间注意安全: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交通管制和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保证施工期间不发生事故。
5.2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进行施工,对材料、设备、工艺进行严格把关,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的耐久性。
5.3施工进度管控:根据施工计划和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做好施工记录和进度汇报,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6.施工后的检查和验收6.1完工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工程的验收,包括路面的平整度、坡度、沥青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等,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型式设计
发表时间:2019-04-04T10:16:30.60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作者:魏子强
[导读] 需要我们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因此,作者阐述了分析。
廊坊市交通运输局地方道路管理处河北廊坊 065000
摘要: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公路的要求,在当前农村地区,一些高速公路损坏的现象,并且难以满足目前的需求,所以我们需要升级农村道路,为了更好地实现改革目标,确保道路的使用寿命,需要我们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因此,作者阐述了分析。
关键词: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型式设计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贸易增加一天,社会车辆越来越多,人们也对高速公路的要求,和部分农村公路伤害在某种程度上,因此,本文基于一个实际项目重建农村公路进行了探讨,从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作者首先阐述了农村公路的基本情况修改的需要,为了使数量预计的转换,并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公路重建条件,然后讨论了如何做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设计类型,以确保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的目标,以确保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
一、当前农村公路的概况
1、需改造公路的基本情况
笔者选取了在工作中的某一项农村公路改造项目进行介绍,该公路全长10km左右,设计标准为四级公路,设计时速为20km/h,路基的宽度为6.5m,该公路路面用的是5cm的沥青混凝土。
2、需改造公路的改建条件
(1)关于改造公路的路线平面上,被改造的公路大体上参照原路线进行,对做稍加调整,对于一些路段采用截弯取直的方法,保证改造效果。
(2)关于改造公路的纵断面上,需改造的公路中,一部分的路段纵坡至12-13%,这就需要我们重点对此进行调整,其他路段只需稍作优化调整。
(3)关于需改造公路原路基,其宽度分布在4-5.5m之间,整体看来较为稳定,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原路基进行改造,一方面节省勘探费用,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改造过程中的工程量。
二、公路改造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型式设计
1、对需改造公路路面强度进行确认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工作人员,需要对被改造的公路进行衡量,首先就要对被改造公路路面的强度进行确认,也就是说我们要对公路做全线规模的弯沉测试,并在此基础上了进行检测,测试人员需选取合适的设备,进行左右测量车道交换检查。
并且在进行改造之前,相关的设计人员需要充分的了解被改造公路的登记情况。
需要设计人员在原公路的基础上,做好加宽设计,使得改造设计不影响原公路等级。
在进行具体施工的阶段,施工单位反映,在进行公路改造的实际施工中,与之前进行弯沉检测得到的数据有一定的差距,经过考察分析发现,由于原公路的回弹弯沉较小产生了这样的差距。
所以需要相关的设计人员尤为注意,对于公路路基弯沉回弹的设计上应有所加强,杜绝道路路基在某一点上的弯沉值出现过大的情况。
在进行具体的路基弯沉值设计分析时,需要设计人员充分的了解原有公路路基的具体情况,并合理利用原路基,以此减少在路面结构设计上的工作量。
针对土壤作用的影响,相关的设计人员需要结合施工中的填挖情况,做好不同路段的划分工作,对改造公路进行分段式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原公路路面进行回弹弯沉值测量,这种工作方式能够使得路面结构设计工作更加科学合理,保证改造质量。
而且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型式设计过程中,弯沉值作为一个较为重要的参数,影响着路面结构厚度上的设计标准。
因此,改造过程中进行路线分段显得尤为重要,工作人员在分段之后对每公里路段的实际情况进行测量计算,得到结果后结合不同路段土壤情况制定填挖策略,在此基础上来确定不同路段之间的弯沉值情况,确定路段的弯沉值,有利于公路改造的具体实施。
2、充分了解被改造道路存在的问题并做好改进
在进行设计施工之前,相关的人员要对原公路路基路面做全面的调查了解,并对得到路线弯沉值进行记录,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情况需要做以下解决方式:
(1)需要改造的公路路面出现宽度达不到标准的路段,这就需要我们在改造时进行适量的路面拓宽作业,拓宽时我们通常采用20cm 的片石做铺摊,在铺摊的过程中,确保其满足道路碾压的标准。
当我们对路面结构进行设计时,相关的设计人员需要清楚的认识到弯沉值的作用,一旦实际值超过标准要求,需要第一时间做出技术处理,也就是参照标准要求,选取合适的厚片块石进行铺摊。
通过我们对需改造的公路进项调查发现,该条公路路基强度较弱,需要做加强处理,因此我们选取了80cm的厚片块石对其换填。
(2)如果原路路面出现了损坏,需要相关的设计人员采取修补处理,对待原路基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予以重视,做好相应的处理,也就是进行补强层的铺筑,并要确保槽顶面弯沉值符合规定,确保处理质量。
3、进行改造路面结构设计
3.1对于改造工程量的设计
在我们对路面结构进行设计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要科学的选择路面结构的材料。
对于该条需改造的公路,其工程路面的宽度为6m,满足四级公路的要求,我们对于路面的铺设采用的沥青碎石混凝土。
在我们设计时,还需综合考虑公路过车辆增加的问题,确保改造的全面性,也满足结构设计规范,我们初步设计标准以每天500辆的过车辆,但在设计时也适当的提升了其承受程度,以确保道路的使用寿命,使得道路改造符合预期目标。
在设计人员对路面进行结构设计时,采用的是100kN单轴荷载,采用此荷载,能更好的满足路面结构的设计目标。
针对之前我们划分的不同路段,则需要采用对应的材料。
但都需要保证材料的选择符合相关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对整体的施工标准要求进行分析,以保证设计科学合理。
通过实际的证明得到,沥青碎石混合料、级配碎石以及水泥稳定碎石抗压模量分别为700MPa、250MPa以及1400MPa。
3.2对于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在我们进行改造时,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型式设计时,首先要对路面结构层进行设计,路面结构的头一层我们在具体施工中铺设了5cm厚的沥青混凝土,对于第二层的铺设,则是20cm厚的水泥稳定碎石,而第三层的铺设则为级配碎石,具体的厚度需要我们计算路面的回弹模量,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该层铺设厚度,第四层我们需要铺设的是填隙碎石,具体厚度为12cm。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笔者实际乡村公路改造工程,对混凝土路面结构的设计进行了分析。
改造设计前,有关人员应对原公路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计算原公路的挠度值。
施工性,他也需要细分处理原来的道路,在此基础上,计算值,每个路由的情况下基于数值的情况下,结合不同土壤的性质相应填写挖掘工作,并得到代表不同部分之间的偏差值,为了检查每一行的路面强度,最后根据路面强度的情况,通过对改造工程的厚度进行结构设计,一方面保证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也为工程建设节省资金。
通过这种方法对农村道路改造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型式进行设计,可以有效保证改造质量达到预期目标,保证道路的使用寿命不受影响,提高道路的性能。
参考文献:
[1]邓森林.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探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00119.
[2]陈华斌,郑少鹏,徐默楠,等.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中若干问题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6(7):79~80.
[3]杨景权.试述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施工改造方法[J].环球市场,2016(27):172.
[4]彭芳健,谢甲闰.农村公路旧路改造中的路面处理问题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