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基础知识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12.31 MB
- 文档页数:261
钢铁总结归纳钢铁是一种重要的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业和交通运输等领域。
在钢铁的生产、种类和应用方面,我们可以总结归纳如下:1. 钢铁的生产过程钢铁的生产过程包括炼铁和炼钢两个主要步骤。
炼铁是将铁矿石还原为铁的过程,主要方法有高炉法和直接还原法。
炼钢是通过调整炼铁产物中的碳含量,控制其中杂质含量,得到适用于不同用途的钢材。
常用的炼钢方法有平炉法、转炉法和电炉法。
2. 钢铁的分类根据钢铁中碳的含量和其他合金元素的添加,钢铁可分为普通碳钢、合金钢和特殊钢。
普通碳钢是含有较低碳量的钢,具有较高的延展性和可塑性。
合金钢在普通碳钢的基础上加入其他元素,如镍、铬、钼等,以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特殊钢则指具有特殊用途的钢材,如不锈钢、高速钢和耐火钢等。
3. 钢铁的应用领域由于钢铁具有高强度、良好的可塑性和耐腐蚀性,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领域,钢铁用于制造梁、柱和桥梁等结构件,以支撑建筑物的重量。
在制造业中,钢铁是制造机械设备的重要材料,如汽车、船舶、航空器等。
此外,钢铁在交通运输、能源工业和家电等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4. 钢铁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尽管钢铁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其生产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钢铁生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贡献。
此外,钢铁产业还会排放大量的粉尘和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降低钢铁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环境污染已成为钢铁企业和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5. 钢铁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钢铁行业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钢铁行业将更加注重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推动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
其次,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材料的出现可能会对传统钢铁产业带来一定的冲击。
例如,复合材料和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可能会减少对钢铁的需求。
因此,钢铁行业需要不断创新和转型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通过对钢铁生产、分类、应用、环境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归纳总结,我们对钢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钢铁行业基础知识一、钢铁行业概述1.1 钢铁行业的定义钢铁行业是指涉及钢铁原料、钢铁制造和加工等环节的产业链,包括矿业、冶炼、轧钢等过程。
1.2 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钢铁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经历了从手工冶炼到机械化生产的演变过程。
自19世纪以来,钢铁行业经历了工业革命、现代化建设等阶段。
1.3 钢铁行业的重要性钢铁是现代社会的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机械等领域。
钢铁行业对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钢铁行业的基本知识2.1 钢铁生产流程钢铁生产流程包括矿石开采、矿石炼焦、铁矿石还原、铁水冶炼和钢水连铸等步骤。
这些环节相互关联,协调进行,最终得到高质量的钢材产出。
2.2 钢铁产品分类钢铁产品按用途可以分为结构钢、特种钢、冷轧钢板等。
按工艺可以分为炼钢铁和铸造铁等。
2.3 钢铁行业的产业链钢铁行业的产业链包括矿业、冶炼、轧钢、加工和应用等环节。
各环节之间相互依存,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2.4 钢铁行业的全球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家。
全球钢铁行业的发展受到国际市场需求、技术创新、资源供求平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三、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3.1 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中国钢铁行业发展迅速,产能和产量居世界前列。
然而,也存在过剩产能、环境污染等问题。
3.2 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钢铁行业面临着环境压力、资源约束、技术升级等挑战。
应加大转型升级力度,推进绿色钢铁产业发展。
3.3 钢铁行业的政策导向钢铁行业的政策导向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升级、加强环境保护等。
政府将加强监管,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四、钢铁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4.1 节能减排和环保技术钢铁行业将加大对节能减排和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4.2 产业转型和升级钢铁行业将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提高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4.3 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钢铁行业将加快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钢材基础知识大全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钢材基础知识(一)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钢及其分类1、按冶炼方法分类:平炉钢:包括碳素钢和低合金钢。
按炉衬材料不同又分酸性和碱性平炉钢两种。
转炉钢:包括碳素钢和低合金钢。
按吹氧位置不同又分底吹、侧吹和氧气顶吹转炉钢三种。
电炉钢:主要是合金钢。
按电炉种类不同又分电弧炉钢、感应电炉钢、真空感应电炉钢和电渣炉钢四种。
沸腾钢、镇静钢和半镇静钢:按脱氧程度和浇注制度不同区分。
2、按化学成分分类:碳素钢:是铁和碳的合金。
据中除铁和碳之外,含有硅、锰、磷和硫等元素。
按含碳量不同可分为低碳(C<%)、中碳(C:%%)和高碳(C>%)钢三类。
碳含量小于%的钢称工业纯铁。
普通低合金钢:在低碳普碳钢的基础上加入少量合金元素(如硅、钙、钛、铌、硼和稀土元素等,其总量不超过3%)。
而获得较好综合性能的钢种。
合金钢:是含有一种或多种适量合金元素的钢种,具有良好和特殊性能。
按合金元素总含量不同可分为低合金(总量<5%)、中合金(合金总量在5%-10%)和高合金(总量>10%)钢三类。
3、按用途分类:结构钢:按用途不同分建造用钢和机械用钢两类。
建造用钢用于建造锅炉、船舶、桥梁、厂房和其他建筑物。
机械用钢用于制造机器或机械零件。
工具钢:用于制造各种工具的高碳钢和中碳钢,包括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和高速工具钢等。
特殊钢: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的特殊用途钢类,包括不锈耐酸钢、耐热钢、电热合金和磁性材料等。
二、钢材及其分类炼钢炉炼出的钢水被铸成钢坯,钢锭或钢坯经压力加工成钢材(钢铁产品)。
钢材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型、板、管和丝四大类。
1、型钢类型钢品种很多,是一种具有一定截面形状和尺寸的实心长条钢材。
按其断面形状不同又分简单和复杂断面两种。
前者包括圆钢、方钢、扁钢、六角钢和角钢;后者包括钢轨、工字钢、槽钢、窗框钢和异型钢等。
钢铁行业概述钢铁行业论述一、行业概述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发展。
钢铁行业是以铁矿石为主要原料,通过高温熔炼等工艺生产出各种钢材的过程。
二、生产流程钢铁生产流程主要包括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环节。
其中,炼铁和炼钢是最为核心的环节,需要经过高温熔炼、除渣除气、脱硫脱磷等工艺过程。
三、产品类型钢铁产品种类繁多,按照用途可以分为建筑用钢、机械用钢、汽车用钢、管线用钢、不锈钢等。
不同类型的产品需要不同的生产工艺和原料,因此不同类型的钢铁企业也有不同的生产特点和优势。
四、市场供需钢铁市场的供需关系是影响钢铁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钢铁需求量不断增加,而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也一直存在。
此外,国际贸易争端和环保政策也对钢铁市场的供需关系产生了影响。
五、行业竞争钢铁行业竞争激烈,国内有众多大小不一的钢铁企业,国际上也有很多大型钢铁企业。
不同企业之间的产品质量、价格、服务等各方面的竞争都很激烈。
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很多企业都在积极推动技术进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改进。
六、技术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钢铁行业也在不断推动技术革新。
目前,钢铁行业已经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同时也加强了对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未来,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钢铁行业的技术水平还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七、政策法规政府对钢铁行业的监管和政策也直接影响到该行业的发展。
例如,政府可能会出台相关政策限制钢铁产能的无序扩张,同时也可能会加大对环保的监管力度,推动钢铁企业进行绿色生产。
这些政策法规的实施将有助于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钢铁行业基础知识钢铁行业是指生产钢材和铁材的行业。
钢铁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
它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交通等领域。
在我国,钢铁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以下为钢铁行业的基础知识。
钢材种类主要的钢材种类包括碳素钢、合金钢、不锈钢等。
碳素钢是指含碳量在0.2%~2.11%之间的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合金钢则是在碳素钢的基础上加入其他的合金元素,以改善钢材的性能。
而不锈钢则是将钢材中的铁元素替换成其他元素,使钢材在自然环境中不易生锈。
钢铁生产流程钢铁生产流程包括冶炼、炼钢和轧制。
冶炼是将铁矿石通过高温高压的化学反应,使其还原成铁。
炼钢是在铁中加入其他元素,以改变钢材的性质。
轧制则是将钢坯通过轧机进行变形加工,制成钢材。
钢铁生产企业我国的钢铁企业以沙钢、鞍钢、武钢、宝钢、本钢等为代表。
其中,沙钢和鞍钢是国内两个最大的钢铁企业。
这些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建筑、制造、交通等领域。
钢铁行业的污染问题钢铁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
这些废弃物对环境构成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减少钢铁行业对环境的污染,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限制产能、鼓励绿色生产等。
钢铁行业的未来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钢铁行业也将迎来巨大的机遇。
未来,中国的钢铁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同时国家也将鼓励钢铁行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品质方向发展。
总结起来,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了解这个行业的基础知识对我们深入了解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价值,也有助于提高我们对环境污染的认识。
我们应该积极倡导绿色生产,保护环境,同时也应该关注钢铁行业的未来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钢铁行业安全生产知识钢铁行业是我国重点支持和发展的产业之一,安全生产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为了加强钢铁行业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和教育,以下将从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安全防护设施以及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钢铁行业安全生产知识。
首先,在钢铁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如高温、高压、高速等因素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钢铁冶炼过程中,高温容易引发火灾;高压设备如电炉、压铸机等一旦发生故障,可能产生爆炸等危险;高速运转的设备如转炉、热轧机等,若发生失控或故障,则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因此,在钢铁生产中,必须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其次,钢铁企业应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以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如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应配备防护服、耐高温手套、防护面具等设备;在高压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应配备绝缘工具、安全帽等;在高速旋转设备附近工作的人员应设置防护网、安全警戒线等。
此外,钢铁企业还应配备消防设施,定期组织消防演练、安全检查等,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然后,针对钢铁行业安全生产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和管理体系。
钢铁企业应制订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个员工。
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钢铁企业还应建立健全事故报告、统计和处置制度,及时上报和处理事故,防止事故扩大化。
此外,为了保障钢铁行业的安全生产,还需要加强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
相关部门应定期对钢铁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重点检查员工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安全生产制度是否完善等。
对于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企业,应采取相应的执法措施,并严厉处罚违法行为,以起到震慑作用。
最后,钢铁行业的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钢铁企业应定期举办安全生产培训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倡导员工主动参与安全管理,珍爱自己的生命和健康。
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加强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普及,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钢铁生产环境。
钢铁厂安全教育知识概览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工业,钢铁产业在世界各国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钢铁生产过程中存在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钢铁厂安全教育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对钢铁厂安全教育的知识进行概览,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
1. 高温工作环境安全在钢铁厂内,高温是一种无可避免的工作环境。
员工需了解高温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如穿戴透气工作服、戴好防护帽、经常喝水补充体液、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等。
2. 机械设备安全操作钢铁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员工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违章操作导致意外事故。
同时,学习正确认识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日常检修维护,保障机械设备的安全性。
3. 化学品安全使用钢铁厂使用大量的化学品,如酸碱等,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妥善存储,正确使用,并遵守相关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
员工还需学习相关化学品的应急处理知识,以便在出现事故时能够及时处理。
4. 高处作业安全钢铁厂里常常存在高处作业,如钢铁产品堆码、安装设备等。
员工需要接受相关培训并使用合适的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带、安全网等,以预防高处坠落等事故的发生。
5. 火灾与爆炸安全钢铁厂存在着火灾与爆炸的风险,员工需要了解火灾的危害性,熟悉火灾应急处理方法,并参与消防演练。
此外,要做好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预防工作,安装和维护合格的灭火设备,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6. 个人防护针对钢铁厂的特殊生产环境,员工需要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头盔、耳塞、口罩等,以保护自身免受各种危害因素的伤害。
7. 安全意识培养钢铁厂应加强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教育。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悬挂安全宣传标语等方式,提高员工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综上所述,钢铁厂安全教育知识概览包括对高温工作环境、机械设备操作、化学品使用、高处作业、火灾与爆炸安全、个人防护以及安全意识培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关于钢铁知识点总结
1. 钢铁的主要成分
钢铁主要由铁和碳组成,其碳含量在0.2%~2.14%之间。
根据碳含量的不同,钢铁可以分
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
此外,钢铁中还含有一些其他元素,如锰、硅、磷、硫、铬、镍等,它们会影响钢铁的性能和用途。
2. 钢铁的生产过程
钢铁的生产主要分为炼铁和钢铁冶炼两个过程。
炼铁是将铁矿石还原为铁的过程,主要包
括矿石的选矿、炼铁炉的熔炼和铁水的出铁。
而钢铁冶炼是在炼铁产出的生铁中加入合适
的元素,调节其化学成分,使之成为钢的过程。
钢铁冶炼的方法包括转炉法、电弧炉法、
氧气转炉法等。
3. 钢铁的性能特点
钢铁具有许多良好的性能特点,如强度高、塑性好、韧性好、热处理性能好等。
这些性能
特点使得钢铁成为一种理想的结构材料,可以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
同时,钢铁还具有良
好的可焊性,可以方便地进行加工和连接。
4. 钢铁的应用领域
钢铁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筑结构领域,包括钢结构建筑和
桥梁工程;机械制造领域,包括各种机械设备的零部件和机械构件;汽车制造领域,包括
车身、发动机、底盘等部件;航空航天领域,包括飞机、火箭等航空器件的制造;其他领域,如船舶制造、压力容器制造等。
总的来说,钢铁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通过了
解其基本知识点,可以更好地应用和利用钢铁,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
所帮助。
钢铁方面知识点总结一、钢铁的生产钢铁是一种合金,由铁和碳组成。
钢铁的生产采用高炉法和转炉法两种方式。
高炉法是将生铁矿、焦炭和石灰石等原料放入高炉中,通过高温熔化和还原,产生生铁。
转炉法是将废钢、铁矿石和废钢水放入转炉中,通过氧气吹炼产生合金的冶炼方法。
这两种方法都能生产高质量的钢铁。
二、钢铁的种类根据碳含量的不同,钢铁可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
低碳钢碳含量在0.25%以下,具有良好的焊接、加工性能,广泛用于制造零件、汽车轮毂等。
中碳钢碳含量在0.25%-0.6%之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适用于制造大型结构件、机械零部件等。
高碳钢碳含量在0.6%以上,硬度较高,用于制造刀具、弹簧等需要硬度的部件。
三、钢铁的应用钢铁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交通运输等领域。
在建筑领域,钢铁用于制造钢结构、钢桥梁等,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制造领域,钢铁用于制造汽车、机械设备等,既耐磨又耐腐蚀。
在交通运输领域,钢铁用于制造船舶、铁路轨道等,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和扭曲。
四、钢铁的性能钢铁具有良好的强度、硬度和韧性,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和拉力。
同时,钢铁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易于冷热加工成各种形状。
另外,钢铁还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能在恶劣环境下长期使用。
总的来说,钢铁是一种优秀的金属材料。
五、钢铁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钢铁的生产和加工技术不断提高。
新型材料和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使得钢铁材料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未来,钢铁材料将更加环保、节能和高效,应用范围也会更加广泛。
综上所述,钢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在各种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钢铁的生产和加工技术不断提高,使得钢铁材料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相信在未来,钢铁材料将在更多的领域展现其优越性能。
钢铁基础必学知识点1. 钢铁的定义:钢铁是一种由含碳量在0.02%至2.11%之间的铁碳合金制成的金属材料。
当碳含量小于0.02%时,它被称为铁,而当碳含量超过2.11%时,它被称为铸铁。
2. 钢铁的制造:钢铁通常是通过冶炼铁矿石来制造的。
这个过程包括将铁矿石加热到高温,使其与石灰石和焦炭反应,生成炼铁矿石。
然后,炼铁矿石被冷却并与再生铁和其他添加剂一起加入炼铁炉中进行冶炼,产生钢铁。
3. 钢铁的特性:钢铁具有高强度、硬度、韧性和可塑性。
它也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4. 钢铁的分类:钢铁可以根据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碳含量、合金元素、热处理方式等。
5. 钢铁的用途:钢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建筑、汽车制造、船舶制造、机械制造、电力工业等。
钢铁也是制造其他金属制品的重要材料。
6. 钢铁的保护:由于钢铁容易受到氧化、腐蚀和磨损的影响,保护钢铁非常重要。
一些常见的保护方法包括涂覆防锈涂料、电镀、镀锌和使用不锈钢等。
7. 钢铁的可持续发展:在钢铁生产中,重要的问题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钢铁行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和减少废物产生。
8. 钢铁的国际贸易:钢铁是全球贸易中最重要的商品之一。
各国之间进行钢铁的进口和出口,以满足国内需求和获得经济利益。
9. 钢铁的市场价格:钢铁的价格受到供需关系、全球经济形势、原材料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钢铁市场价格常常波动,对行业和经济有重要影响。
10. 钢铁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钢铁行业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的趋势包括可持续发展、数字化生产、高强度钢等。
钢铁基础知识大全一、钢材机械性能介绍1.屈服点(σs)钢材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即使应力不再增加,而钢材或试样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
设Ps为屈服点s处的外力,Fo为试样断面积,则屈服点σs =Ps/Fo (MPa),MPa 称为兆帕等于N(牛顿)/mm2,(MPa=106Pa,Pa:帕斯卡=N/m2)2.屈服强度(σ0.2)有的金属材料的屈服点极不明显,在测量上有困难,因此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规定产生永久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0.2%)时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或简称屈服强度σ0.2 。
3.抗拉强度(σb)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从开始到发生断裂时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
它表示钢材抵抗断裂的能力大小。
与抗拉强度相应的还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设Pb为材料被拉断前达到的最大拉力,Fo为试样截面面积,则抗拉强度σb= Pb/Fo (MPa)。
4.伸长率(δs)材料在拉断后,其塑性伸长的长度与原试样长度的百分比叫伸长率或延伸率。
5.屈强比(σs/σb)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
屈强比越大,结构零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0.65-0.75合金结构钢为0.84-0.86。
6.硬度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它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一般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
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⑴布氏硬度(HB)以一定的载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为公斤力/mm2 (N/mm2)。
⑵洛氏硬度(HR)当HB>450或者试样过小时,不能采用布氏硬度试验而改用洛氏硬度计量。
它是用一个顶角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1.59、3.18mm的钢球,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材料表面,由压痕的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
线材、钢筋基本知识1.1 钢铁行业的产业链介绍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钢材是国民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主要原材料。
钢铁工业发展水平如何,历来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美国、日本、西欧等经济发达国家无不经历了以钢铁为支柱产业的重要发展阶段。
图17 钢铁行业产业链结构图1.1.1钢铁产业链介绍钢铁行业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铁矿石、煤炭、电力和水等原材料,与采矿业、能源工业、交通运输业等上游产业关联。
同时,钢铁行业所提供的产品又是其它许多产业的基本原材料,与建筑业、机械工业、汽车制造业、家电业、交通运输业等下游行业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1.1.2产业链价格传导机制上游原材料行业具有较强的价格传导能力,从而获得稳定的高收益。
而作为中间环节的钢铁行业在原材料采购方面议价能力较弱,只能被动的接受成本的上升,并以提高钢价的形式来向下游转移,所以钢铁行业的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并能享受到钢价上涨的少量溢价。
而下游各行业则只能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消化成本的上升。
下游行业能够保持毛利率的稳定更多的是由于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经济保持持续增长所带来的旺盛需求是下游毛利率提升的保证。
在宏观经济走势良好,需求旺盛的前提下,钢铁冶炼行业才能够将成本顺利转移至下游行业,下游行业方能获得稳定的收益。
1.2 钢铁生产基本工艺流程图18 钢铁生产基本流程图炼铁:就是把烧结矿和块矿中的铁还原出来的过程。
焦炭、烧结矿、块矿连同少量的石灰石、一起送入高炉中冶炼成液态生铁(铁水),然后送往炼钢厂作为炼钢的原料。
原料——铁矿石:是主要的炼铁原料,有磁铁矿“Fe3O4”、赤铁矿“Fe2O3”、褐铁矿“2Fe2O3.3H2O”、菱铁矿“FeCO3”。
铁矿石中除铁的化合物外,还含有硅、锰、磷、硫等的化合物,这些统称为脉石。
焦炭:燃烧热为炼铁提供热源;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气体作为还原剂,将铁从矿石中还原出来。
熔剂:石灰石(CaCO3)、荧石(CaF2)。
其作用是与铁矿石中的脉石结合形成低熔点、密度小、流动性好的熔渣,使之与铁液分离,以便获得较纯净的生铁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