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梅毒实验室诊断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5
梅毒实验室诊断标准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常常被忽视或者被误诊。
因此,梅毒实验室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验室中,我们必须根据一些特定的标准和指南来确诊患者是否患有梅毒。
下面就是梅毒实验室诊断标准的一些重要信息和要求。
1. 梅毒实验室诊断标准的类型梅毒实验室诊断标准包括两类:直接检测和间接检测。
直接检测包括酸化染色、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和核酸检测等。
间接检测包括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和梅毒螺旋体结构抗原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等。
2. 梅毒实验室诊断标准的优点梅毒实验室诊断的优点是能够快速准确地诊断患者是否患有梅毒。
这对于治疗和防止传染病的传播是至关重要的。
实验室检测可以提供比症状检查更准确的结果,特别是在早期诊断中,因为症状往往不明显或没有症状。
3. 梅毒实验室诊断标准的要求在进行实验室测试之前,我们必须注意以下要求:(1)样本的获取必须符合标准。
例如,尿液、血液、脑脊液、皮损等。
(2)样本的储存和运输必须严格按照标准,避免污染或破坏。
(3)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4. 梅毒实验室诊断标准的解读在进行实验室测试之后,我们必须仔细解读测试结果。
鉴于梅毒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我们需要权衡许多因素,如病人的症状,既往病史等。
不同的测试结果需要不同的解读方法。
结论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的时代,实验室检测成为了诊断疾病的关键手段之一。
梅毒实验室诊断标准的确立,将有助于准确识别和预防梅毒的传播。
我们应该加强对实验室操作、标本采集和处理、测试结果解读等方面的培训,以确保实验室测试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行业标准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Diagnostic criteria and management of syphilis)1诊断标准梅毒诊断必须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慎重作出诊断。
1.1 接触史应注意感染史、婚姻史、妊娠史、生育史等。
对胎传梅毒应了解生母梅毒病史。
1.2 体格应作全面体格检查,注意全身皮肤、粘膜、骨骼、口腔、外阴、肛门及表浅淋巴结等部位,必要时进行心脏血管系统及其他系统检查及妇科检查等。
1.3 实验室检查1.3.1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梅毒螺旋体。
1.3.2梅毒血清学试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结合试验,如VDRL、RPR、USR试验等,为筛查试验。
梅毒螺旋体抗原结合试验,如TPHA、FTA-ABS试验等,为证实试验。
1.3.3 组织病理检查。
2梅毒分期诊断标准2.1 一期梅毒2.1.1 病史:有感染史,潜伏期一般为2~3周。
2.1.2 临床表现a.典型硬下疳:一般单发,1~2cm大小,圆形或椭圆形,稍高出皮面,呈肉红色的糜烂面或潜在性溃疡。
创面清洁,分泌物少,周边及基底浸润明显具软骨样硬度,无痛。
多发生于外生殖器,也可见于肛门、宫颈、口唇、乳房等部位。
b.腹股沟或患部近卫淋巴结可肿大,常为数个,大小不等,质硬,不粘连,不破溃,无痛。
2.1.3 实验室检查a.暗视野显微镜检查:皮肤粘膜损害或淋巴结穿刺液可见梅毒螺旋体。
b.梅毒血清学试验: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
如感染不足2~3周,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可为阴性。
应于感染4周后复查。
疑似病例:具备2.1.1及2.1.2为疑似病例。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如加2.1.3任何一项为确诊病例。
2.2 二期梅毒2.2.1 病史:有感染史,可有一期梅毒史,病期2年以内。
2.2.2 临床表现a.皮疹为多形态,包括斑疹、斑丘疹、丘疹、鳞屑性皮疹及脓疱等,常泛发对称;掌、跖易见暗红斑及脱屑性斑丘疹;外阴及肛周皮疹多为湿丘疹及扁平湿疣等,不痛但瘙痒。
WS 273--2007梅毒诊断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梅毒的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梅毒Syphilis梅毒是苍白螺旋体(又名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所引起的一种系统性、慢性经典的性传播疾病,可累及人体多系统多脏器的损害,产生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导致组织破坏、功能失常,甚至危及生命。
2.2 前带现象Prozone phenomenon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如RPR试验)中,有时由于血清抗体水平过高,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而出现弱阳性、不典型或阴性的结果,但临床上又有典型的二期梅毒体征,将此血清稀释后再做血清学试验,出现了阳性的结果,称?为quot;前带现象"。
3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VDRL Venereal Disease Research Laboratory 性病研究实验室(玻片试验)USR Unheated serum reagin 血清不需加热的反应素(玻片试验)TRUST Tolui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 甲苯胺红血清不需加热试验RPR Rapid plasma reagin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FTA-ABS Fluorescent treponemal antibody-absorption 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TPHA Treponema pallidum hemagglutination assay 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PA 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assay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4 诊断依据4.1 一期梅毒4.1.1 流行病学史:有多性伴,不安全性行为,或性伴感染史。
4.1.2 临床表现:4.1.2.1 硬下疳:潜伏期一般为2~4周。
一般为单发,但也可多发;直径约1cm~2cm,圆形或椭圆形浅在性溃疡,界限清楚、边缘略隆起,疮面清洁;触诊基底坚实、浸润明显,呈软骨样的硬度;无明显疼痛或触痛。
梅毒实验室诊断标准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因此需要依靠实验室检测来进行确诊。
梅毒实验室诊断标准是指在临床诊断中,通过实验室检测方法来确定患者是否感染了梅毒。
本文将介绍梅毒实验室诊断的标准和方法,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梅毒患者。
1. 血清学检测。
梅毒的血清学检测是目前最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之一。
常见的血清学检测包括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和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
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主要包括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检测和非特异抗体检测,其中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检测包括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MHA-TP)和梅毒螺旋体血清凝集试验(FTA-ABS)等。
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则包括非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检测和非特异抗体检测,如梅毒螺旋体抗原检测和梅毒螺旋体DNA检测等。
2. 直接检测。
除了血清学检测外,梅毒的直接检测也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直接检测包括梅毒螺旋体的显微镜检查、组织培养和核酸检测等。
其中,梅毒螺旋体的显微镜检查是通过显微镜观察患者体液或病变组织中的梅毒螺旋体,是一种直接而快速的诊断方法。
组织培养则是将患者体液或病变组织进行培养,以寻找梅毒螺旋体的生长。
核酸检测则是通过PCR等方法检测患者体液或病变组织中的梅毒螺旋体DNA,是一种高度敏感和特异的检测方法。
3. 其他检测方法。
除了上述的血清学检测和直接检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可用于梅毒的诊断,如梅毒螺旋体的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质多肽检测和生物传感器检测等。
这些方法在梅毒的诊断中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总结。
梅毒实验室诊断标准是通过血清学检测、直接检测和其他检测方法来确定患者是否感染了梅毒。
这些实验室诊断方法各有优势和局限性,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判断,以提高梅毒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对临床医生在梅毒的实验室诊断方面有所帮助,提高对梅毒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梅毒诊断标准梅毒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包括非螺旋体抗原血清学检查、螺旋体抗原血清学检查和脑脊液检查等。
一、病史1、不洁性行为史、嫖娼、配偶或性伴侣有梅毒感染等。
2、孕妇感染梅毒史,所生子女出生时存在梅毒感染。
3、输血史,尤其是早期梅毒患者接受过输血或血液制品者。
二、临床表现1、早期梅毒(1)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阴部出现无痛溃疡(硬下疳),通常在受感染后2~4周出现。
(2)二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皮疹和扁平湿疣以及骨关节、眼、神经、内脏等部位的病变。
皮疹可表现为全身丘疹、斑疹等,通常在感染后8~10周出现。
(3)三期梅毒(内脏梅毒):主要表现为内脏器官的严重病变,如心脏血管梅毒、头部梅毒等。
通常在感染后2年左右出现。
2、潜伏梅毒(隐性梅毒)无任何临床症状,但血清学检查阳性,感染期限不定,但通常在感染后2年以内。
3、三期复发梅毒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的严重损害,并可累及全身各内脏器官,甚至危及生命。
三、实验室检查1、非螺旋体抗原血清学检查:如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可检测血清中的反应素抗体。
主要用于诊断一期和二期梅毒,以及判断疗效和复发。
2、螺旋体抗原血清学检查:如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可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
主要用于诊断三期梅毒,以及判断疗效和复发。
3、脑脊液检查:主要用于诊断神经梅毒,包括脑脊液VDRL和TPPA 等检查。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以诊断梅毒。
诊断后应及时进行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和传播。
神经梅毒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神经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神经系统感染,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本文将详细介绍神经梅毒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治疗这种疾病。
一、神经梅毒的症状及病史神经梅毒的症状繁多,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神经系统症状,例如头痛和呕吐等。
此外,视物模糊、记忆力减退和四肢无力等症状也较为常见。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精神方面的问题,如抑郁和焦虑等。
梅毒实验室诊断金标准
梅毒是一种由螺旋体属细菌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实验室诊断梅毒的金标准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 直接检测:通过显微镜观察梅毒螺旋体的存在。
常用的方法包括暗视场显微镜检查(dark-field microscopy)和免疫荧光染
色(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2. 血清学检测:主要包括非特异性反应和特异性反应两个层次的检测。
- 非特异性反应:通过检测体液中的非特异性抗体来提供梅
毒感染的线索。
最常用的是非梅毒螺旋体抗原卡(Non-Treponemal Antigen Test),主要有梅毒假阳性试验(Rapid Plasma Reagin,RPR)和梅毒螺旋体试验(Venereal Disease Research Laboratory,VDRL)等。
- 特异性反应:通过检测体液中的特异性抗体来确认梅毒感
染的诊断。
最常用的是梅毒螺旋体抗原检测(Treponemal Antigen Test),主要有梅毒螺旋体颗粒血清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Assay,TPPA)和梅毒螺旋体酶
联免疫吸附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Enzyme Immunoassay,TP-EIA)等。
这些实验室诊断方法可以互相配合,提供梅毒感染的准确诊断
结果。
综合上述的非特异性反应和特异性反应的检测结果,并结合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可以得出梅毒的确诊结论。
梅毒的实验室诊断标准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其诊断对于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室诊断是梅毒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介绍梅毒的实验室诊断标准,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梅毒。
一、血清学检测。
血清学检测是梅毒诊断的金标准之一。
包括非梅毒螺旋体抗体(非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两种检测方法。
非梅毒螺旋体抗体包括非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Nontreponemal serologic test,如RPR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体包括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reponemal serologic test,如TPPA试验)。
在实验室诊断中,通常要求首先进行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如RPR试验,若结果阳性,则需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如TPPA试验,以确认诊断。
二、直接检测。
直接检测是指在患者临床症状出现后,通过镜检或PCR等方法直接检测患者体液中的梅毒螺旋体。
常用的直接检测方法包括血清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梅毒螺旋体DNA检测等。
直接检测方法能够更快速地确定患者是否感染了梅毒,对于早期感染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三、其他实验室检测。
除了血清学检测和直接检测外,还有一些其他实验室检测方法可辅助梅毒的诊断,如梅毒螺旋体培养、梅毒螺旋体分子生物学检测、梅毒螺旋体抗原检测等。
这些方法在实验室诊断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能够提高梅毒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综上所述,梅毒的实验室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血清学检测、直接检测和其他实验室检测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梅毒,以便及时进行治疗和干预。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梅毒的实验室诊断标准,提高梅毒的诊断水平,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梅毒临床诊断标准【诊断标准】一、疑似病例:有婚外性交、或同性恋史,或与已知梅毒患者发生性行为史。
1.潜伏期2-4周,出现疑似硬下疳,可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2.病期在2年内,感染后7-10周,或硬下疳出现6-8周,出现疑似二期梅毒疹(包括扁平湿疣),浅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3.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阴性;具备以上1项为疑似一期梅毒;2、3项为疑似二期梅毒。
二、确诊病例:1.一期梅毒:(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发现梅毒(苍白)螺旋体;(2)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阳性;(3)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阳性。
实验确诊:疑似一期病毒加(1)或(2)或(3)项。
2.二期梅毒:(1)有扁平湿疣、阴部湿丘疹或粘膜斑时,使用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发现梅毒(苍白)螺旋体;(2)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阳性;(3)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阳性。
实验确诊:疑似二期梅毒加(1)或(2)或(3)项。
3.三期梅毒:(1)有婚外性交或同性恋史或与已知梅毒患者发生性行为史,有或无一、二期梅毒史;(2)临床表现结节性梅毒疹或皮肤、粘膜、骨骼树胶肿;(3)有晚期梅毒的心血管系统或神经系统体征;(4)实验室试查: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大多阳性。
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阳性。
脑脊液检查:神经梅毒白细胞数增多,蛋白量增加,非梅毒螺旋体试验或梅毒螺旋体试验阳性。
实验确诊:具备(1)、(2)、(3)项或(1)、(3)、(4)项。
4.潜伏梅毒(隐性梅毒):(1)有婚外性交或嫖娼或配偶有感染或同性恋史,有或无梅毒病史;(2)无临床症状或体征,包括心血管或脑神经系统;(3)非梅毒螺旋体或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2次阳性(间隔1-2个月),需排除生物学假阳性;(4)脑脊液检查无异常。
实验确诊:具备(1)、(2)、(3)、(4)项。
5.胎传梅毒:(1)生母为梅毒患者;(2)有典型早期或晚期胎传梅毒损害,或梅毒损害遗留之典型体征,如哈钦森氏齿,实质性角膜炎,神经性耳聋等;(3)实验室检查: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发现梅毒螺旋体,或非梅毒螺旋体或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阳性。
梅毒实文验档素材室诊断梅毒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有显微镜检查法和血清学检测法。
一、显微镜检查法〔一〕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根本原理】梅毒硬下疳、扁平湿疣、黏膜斑等皮损的渗出液涂片,以及淋巴结穿刺液涂片等,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光线从聚光器的边缘斜射到涂片上的梅毒螺旋体而发出亮光,从而可依据其特别形态和运动方法进行检测。
【仪器材料】1.暗视野显微镜。
2.钝刀〔刮勺〕、载玻片、盖玻片、注射器具、无菌生理盐水。
【标本采集】1.皮肤黏膜组织液:无菌生理盐水浸湿的棉拭子擦去皮损外表的污物,钝刀轻刮、挤压皮损表层,取渗出液与预先滴加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混合后加盖玻片镜检。
2.淋巴液:无菌操作下穿刺淋巴结,注入生理盐水并反复抽吸2〜3次,取少量的淋巴液直接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镜检。
【操作步骤】1.加镜油:在暗视野显微镜的聚光器上滴加镜油。
2.聚光:将标本玻片置载物台上,上升聚光器使镜油接触载玻片底面。
3.镜检:在镜下观察,寻觅有特征形态和运动方法的梅毒螺旋体。
【结果判读】梅毒螺旋体在暗视野显微镜镜下表现为纤细、白色、有折光的螺旋状微生物,长5〜20p m,直径小于0.2p m,有6〜12个螺旋,具有旋转、蛇行及伸缩等三种特征性的运动方法。
暗视野显微镜下发觉有上述特征的螺旋体为阳性结果。
【结果汇报】1.阳性:见到上述特征的梅毒螺旋体。
2.阴性:未见到上述特征的梅毒螺旋体。
【临床意义】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阳性,可确诊梅毒。
2.螺旋体检查是诊断早期现症梅毒的最好方法,世界卫生组织指定为性病实验室必备工程之一。
3.如未见到梅毒螺旋体,并不能排解患梅毒的可能性,应复查和血清学检查。
【考前须知】1.取材时尽量防止出血,以免影响镜下观察。
2.取材后应马上置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
3.镜下观察时应注意与其他螺旋体相鉴别。
〔二〕镀银染色检查【根本原理】梅毒螺旋体具有亲银性,可被银溶液染色,从而可以在镜下观察到梅毒螺旋体。
【仪器材料】1.显微镜。
目的:规范的梅毒螺旋体检验操作,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适用范围:性病实验室工作人员责任人:实验操作者1、标本的采集与处理1.1标本采集的基本要求1.1.1操作应规范化。
1.1.2所有标本都应当被视为具有传染性,医务人员应戴手套谨慎操作。
1.2梅毒标本采集梅毒的实验室诊断主要有病原体检测和血清学检测方法,各期梅毒的检测方法及部位见下表。
1.2.1血液1.2.1.1血清标本根据需要,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与促凝采血管抽取静脉血2-5 ml,室温静置1-2小时(或37℃静置30分钟),待血液凝固、血块收缩后,3000r/min离心10-15分钟,分离新鲜血清,备用。
也可采用保存于2-8℃或-20℃的血清。
溶血、脂血或污染的标本可影响试验结果。
1.2.1.2血浆标本根据需要,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与抗凝采血管抽取静脉血2-5 ml,轻轻颠倒混匀8-10次,3000r/min离心10-15分钟,分离血浆,备用。
血库血浆以及EDTA 抗凝血浆同样可以用于梅毒血清学实验(一般仅用于RPR实验,),但易出现假阳性反应(需用血清复试),如用其他抗凝剂应首先评价后再用。
1.2.1.3末梢全血消毒局部皮肤(成人和1岁以上儿童可选择手指或耳垂,1岁以下儿童采用足跟部)。
一次性采血针刺破皮肤,用无菌棉签擦掉第一滴血。
收集滴出的血液,立即用于检测。
1.2.2皮损部位组织液1.2.2.1用于病原学检查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湿的棉拭子擦去皮损表面的污物,钝刀/刮勺轻刮、挤压皮损部位,取渗出液与预先滴加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混合后加盖玻片立即用于暗视野显微镜检测,或取渗出液直接涂片,用于镀银染色试验。
1.2.2.2用于核酸检测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湿的棉拭子擦去皮损表面的污物,钝刀/刮勺轻刮、挤压皮损部位,刮取渗出液,加入有DNA保存液(1ml/管)的标本管中,备用。
1.2.3淋巴液无菌操作下穿刺腹股沟淋巴结,注入0.3ml无菌生理盐水并反复抽吸2-3次,取少量的淋巴液直接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后立即进行暗视野镜检或备用。
WS 273--2007梅毒诊断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梅毒的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梅毒Syphilis梅毒是苍白螺旋体(又名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所引起的一种系统性、慢性经典的性传播疾病,可累及人体多系统多脏器的损害,产生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导致组织破坏、功能失常,甚至危及生命。
2.2 前带现象Prozone phenomenon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如RPR试验)中,有时由于血清抗体水平过高,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而出现弱阳性、不典型或阴性的结果,但临床上又有典型的二期梅毒体征,将此血清稀释后再做血清学试验,出现了阳性的结果,称为“前带现象”。
3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VDRL Venereal Disease Research Laboratory 性病研究实验室(玻片试验)USR Unheated serum reagin 血清不需加热的反应素(玻片试验)TRUST Tolui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 甲苯胺红血清不需加热试验RPR Rapid plasma reagin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FTA-ABS Fluorescent treponemal antibody-absorption 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TPHA Treponema pallidum hemagglutination assay 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PA 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assay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4 诊断依据4.1 一期梅毒4.1.1 流行病学史:有多性伴,不安全性行为,或性伴感染史。
4.1.2 临床表现:4.1.2.1 硬下疳:潜伏期一般为2~4周。
一般为单发,但也可多发;直径约1cm~2cm,圆形或椭圆形浅在性溃疡,界限清楚、边缘略隆起,疮面清洁;触诊基底坚实、浸润明显,呈软骨样的硬度;无明显疼痛或触痛。
一、梅毒分类诊断标准
(一)一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1、病史:有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
2、临床表现:具有符合相应特征的硬下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3、实验室检查:硬下疳组织渗出液或淋巴结节穿刺液:TP暗视野检查阳性;或RPR(或TRUST)阳性和TPPA(或TPHA 或TP-ELISA)阳性。
同时符合1、2、3为确诊病例。
同时符合1、2,以及实验室检查RPR(或TRUST)阳性,未做TPPA(或TPHA或TP-ELISA或TP暗视野检查)或结果为阴性的为疑似病例。
(二)二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1、病史:有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或输血史。
2、临床表现:病期2年内,多为无症状性、暗红色、符合相应特征的多形性皮损,尤其掌趾部位的暗红斑或鳞屑性丘疹,也可出现其它损害(关节、眼、内脏等)。
3、实验室检查:皮损如扁平湿疣、湿丘疹、粘膜斑等:TP暗视野检查阳性;或RPR(或TRUST)阳性,同时TPPA(或TPHA或TP-ELISA)阳性。
同时符合1、2、3为确诊病例。
同时符合1、2,以及实验室检查RPR(或TRUST)阳性,
未做TPPA(或TPHA或TP-ELISA)的为疑似病例。
(三)三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1、病史:有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或输血史或一、二期梅毒史。
2、临床表现:病期2年以上。
有如下特征中的任一项表现,包括皮肤黏膜损害如结节梅毒疹、树胶肿,上腭、鼻中隔等穿孔性损害;骨、眼损害,其它内脏损害;神经梅毒;心血管梅毒。
3、实验室检查:RPR(或TRUST)阳性,同时TPPA(或TPHA或TP-ELISA)阳性;或脑脊液检查:WBC≥10×106/L,蛋白>500mg/L,并排除其它引起这些异常的原因。
或三期梅毒组织病理变化。
同时符合1、2、3为确诊病例。
同时符合1、2,以及实验室检查RPR(或TRUST)阳性,未做TPPA(或TPHA或TP-ELISA)脑脊液检查或组织病理检查的为疑似病例。
(四)隐性梅毒的诊断标准。
1、病史:有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
2、临床表现:无任何梅毒症状与特征。
有明确的2年内梅毒接触史或梅毒发病史为早期,病期超过2年或无法判断病期者均为晚期。
3、实验室检查:RPR(或TRUST)阳性(无梅毒史者阳性,滴度
≥1:8;有梅毒治疗史者阴转阳或滴度升高≥4倍),同时TPPA(或TPHA或TP-ELISA)阳性,且脑脊液检查(白细胞、蛋白量)无异常。
同时符合1、2、3为确诊病例。
同时符合1、2,以及实验室检查RPR(或TRUST)阳性(无梅毒史者阳性,滴度≥1:8;有梅毒治疗史者阴转阳或滴度升高≥4倍),未做TPPA(或TPHA或TP-ELISA)和脑脊液检查的为疑似病例。
(五)胎传梅毒的诊断标准。
1、病史:生母为梅毒患者或感染者。
2、临床表现:2岁以内发病的早期胎传梅毒,类似于获得性二期梅毒表现;2岁以后发病的晚期胎传梅毒,类似于获得性三期梅毒的表现,尤其注意标记性损害。
胎传隐性梅毒,无症状,2岁以内为早期胎传隐性梅毒,2岁以后为晚期胎传隐性梅毒。
3、实验室检查:皮损或胎盘检查:TP暗视野检查阳性。
或RPR(或TRUST)阳性【抗体滴度等于或高于生母4倍(2个稀释度)】,同时TPPA(或TPHA)阳性。
同时符合1、2、3者为确诊病例。
同时符合1、2,以及实验室检查RPR(或TRUST)阳性【抗体滴度等于或高于生母4倍(2个稀释度)】,未做TPPA (或TPHA)和TP暗视野检查的为疑似病例。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