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44.00 KB
- 文档页数:11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生活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七年级(1)班的教室一角摆放着一个“应急箱”,里面放着折叠伞、雨披、常用药物等物品,为同学们解决了不少应急需求。
该班的这一做法()①可以让个体感受到集体的温暖②有助于每个同学体验集体荣誉感③能够增进集体成员的归属感④有利于提高集体的联结度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③④2.“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这说明()A.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B.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C.离开集体,个人就完全失去了发展和生存的空间D.集体的力量来源于集体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3.某班的科技兴趣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同学们热情高涨。
平时纪律松散、不爱学习的小强加入后,变得爱学习、肯钻研了,他制作的水火箭在学校“小制作”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这表明()①集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②集体有助于个人迅速成才③集体有助于我们扩大视野,获得成长④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4.雯雯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姑娘,因有画画的才能,被老师任命为板报设计负责人。
雯雯为了将板报设计得更好,经常与班级同学协商交流,性格慢慢变得开朗起来。
这说明()①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②集体生活可以体现个人价值③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④集体生活一定能让我们变得开朗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5.李月是家中的“小公主”,一家人都以她为中心,只能夸奖她不能批评她,否则她就会生气。
进入中学后,在集体生活中,她碰过壁,受过冷遇,经过深刻反思后,她改变了很多。
现在的她大方、活泼、热心,大家都喜欢她。
李月的变化说明()A.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B.只要生活在集体中就能改掉缺点C.在集体生活中,要学会包容他人的不同D.集体有利于我们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6.七年级(3)班的小明想要带手机去学校,可是学校不允许,于是小明就偷偷把手机装到书包里带进了学校。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质量检测(附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l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震悚(sǒnɡ)憎恶(zènɡ)酌油(zhuó)诘问(jié)B.粗拙(zhuō)滞笨(zhì)愧怍(zuò)侮辱(wǔ)C.镶嵌(qiàn)门槛(jiàn)忿然(fèn)家圃(pú)D.霹雳(pī)取缔(dì)自矜(jīnɡ)撬开(qiào)2. 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书斋门槛絮说微不足到 B.绷紧头颅衰悼大廷广众C.撬门荒辟诘问言外之义 D.肚脐疮疤辫子切切察察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A.(父亲)偶尔出去一趟。
回来时,一副失落又若有所失....的模样。
B.“我们家的台阶低!”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慨。
C.从此对于她(阿长),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
D.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叉默默地写了一本大约l6万字左石的书。
B.又到酷暑时节,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
C.3月23日,学校开展了“让书香溢满校园”主题教育。
D.语文与历史、地理、生物、政治等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学语文,也在学其他学科;学其他学科,也在学语文。
5.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才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2分)①了与他们论是非、争黑白,鲁迅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动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呕心沥血②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至少一半要拜对手所赐③所以才有了那一篇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杂文④看看他的那些对手吧,胡适、林语堂还有郭沫若,个个都是国内顶级文人学者A.①③②④ B.④①③② C.②④①③ D.③②④①6. 下列相关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句子中的“啊呀”一词是拟声词。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与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与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诘问(ji) 取缔(d)忿然(f鑞) 骇人听闻(h鄆)B.震悚(sǒng) 凹凼(d鈔g)惶恐(hu醤g) 自矜(j頽)C.荒僻(p) 麦茬(ch)门槛(kǎn) 微颔(h鄋)D.掳掠(lǚ) 塌败(t)骷髅(l髐) 孤孀(shu鈔g)【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
A 项正确。
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B:dāng——dàng。
C:chā——chá。
D:lǚ——lǔ。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挚痛斑谰田垄烦琐B.竹杆镐头絮说惶恐C.惊骇霹雳自矜烦燥D.荒僻镶嵌门槛忿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D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
A项中,“谰”应为“斓”。
B 项中,“杆”应为“竿”。
C项中,“燥”应为“躁”。
3.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课文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思念和哀悼之情。
B.《老王》的作者是杨绛,本文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断,表达了作者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
C.《台阶》一文中,父亲为建造高台阶的新屋而拼命苦干一生,表现了他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
D.《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台阶》一文中,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所以C项“表现了他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错。
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A.“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加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B.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我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元元上学迟到了,他“灵机一动”,在迟到登记本上写上了别班同学的名字。
元元的做法()A.是有集体荣誉感的表现,值得学习B.说明他很聪明,反应敏捷C.说明他热爱集体,虽然有错,但可以借鉴D.看似聪明,但实际上会损害班集体的荣誉,应改正2.两个实力相当的班级进行篮球比赛,其中一个班级由于主力队员之间有矛盾,整个团队无法正常发挥水平,结果另一个实力相对较弱的班级取得了胜利。
实力强的班级不能取胜的主要原因是()A.该班骄傲自满,狂妄自大B.该班缺乏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C.该班过于轻敌,没有发挥优势D.对方班超水平发挥,竞技水平有所提高3.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是每个班级成员的共同责任。
在班集体中要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就要做到()①积极承担责任.认真完成班集体交给的各项任务①积极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①主动关心班级建设,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①把自己凌驾于集体之上,集体的决定要符合个人的意愿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4.良好的班集体对我们的成长有许多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获得成长①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①可以满足我们的一切需求A. ①①B. 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5.某校七年级某班班风积极向上,班里最近转来的新同学赵刚不到半年时间就在良好班级氛围中逐渐改掉了之前一些不好的习惯。
赵刚的这一变化说明良好的班风()A.能为学生解决一切困难B.是难以形成的C.能陶冶学生情操、培育学生品格D.能使每一个学生在任何方面都很优秀6.某中学要举行运动会,七年级(2)班的同学们为了班级荣誉,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小涛觉得他100米短跑有优势,报名参加了这个项目的比赛。
经过课下的艰苦训练,他不但收获了同年级该项目的冠军,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和喝彩。
下列说法与材料有关的是()①我们在为集体做事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体验责任感①实现集体共同目标的过程,也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①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要积极参与共同活动,把握机遇,自主发展,使自己的个性不断丰富①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要发挥所长,为集体出力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①7.在课堂上小明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在社团活动中,小明出谋划策,踊跃参与;在卫生大扫除中,小明不怕脏和累……小明的这些举动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赞誉。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修建于公元7世纪的布达拉宫矗立在拉萨红山之巅,作为西藏地标之一,它阅尽了千年沧桑,见证了西藏的历史进程。
下列史实中属于清朝管理西藏的措施是()①文成公主入藏②设宣政院管理西藏③顺治帝和康熙帝册封了达赖、班禅④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郑成功收复了台湾,赶走了()A.日本侵略者B.荷兰侵略者C.英国侵略者D.葡萄牙侵略者3.朱元璋曾告诫子孙:“我朝今后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朱元璋此为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皇权,稳固统治B.扩张皇威,恫吓群臣C.诫勉皇子,勤政为国D.排斥异姓,巩固内阁4.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A.西跨葱岭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南至南海诸岛B.跟今天我国的疆域一样大C.不足960万平方公里D.包括朝鲜半岛5.如图是沈阳故宫的十王殿,它说明清朝初年的最高决策机构是()A.内阁B.六部C.议政王大臣会议D.中书省6.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业产品在中国市场遭到顽强抵制的两大原因是()①清政府推行闭关政策②英国商品质量不高③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④中国人仇恨洋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7.明清大兴文字狱的目的是()A.选拔廉洁官吏B.阻碍文化发展C.谋划对准噶尔部的军事活动D.强化君主专制,加强思想控制8.明清两朝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B.抵抗外族入侵C.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D.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9.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这段凤阳花鼓词中的“朱皇帝”指的是A.唐太宗B.元世祖C.明成祖D.明太祖10. 如图是明朝前期一次远航活动的路线图。
这一“远航活动”是指A.鉴真东渡B.玄奘西游C.马可·波罗来华D.郑和下西洋11. 闭关锁国政策是一种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交流的国家政策。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1.下列有关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猎人笔记》中屠格涅夫对当时的农奴制度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将农奴制度置于一切美好品质的对立面从而深刻揭露了这一制度对人性的践踏B. 《镜花缘》中有好学上进的君子国有酸腐吝啬的淑士国有虚伪狡诈的两面国有女性当家的女儿国还有终日忙忙碌碌的劳民国C. 《湘行散记》将湘西的现实与历史、作者的见闻与回忆、纯净的牧歌情感与包含忧患的思索巧妙地交织成为沈从文构建“文学湘西”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D. 《荷花淀》《芦花荡》是《白洋淀纪事》中最负盛名的“姊妹篇” 它们没有正面表现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着力写出民族的正气和抗日军民坚毅不屈的精神【答案】B【解析】B项“好学上进的君子国”有误好学上进的是黑齿国2.选择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凹凼(dàng)门槛(kǎn)涎水(yán)摔跤(jiāo)B. 泥浆(jiāng)着落(zhuó)淌汗(tǎng)烟瘾(yǐn)C. 旺盛(shèng)黏性(nián)尴尬(gān)胯骨(kuà)D. 醒悟(xǐng)晌午(shǎng)嘎叽(gā)扁担(dan)【答案】C【解析】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A中“涎”应读“xián”,B中“着”应读“zháo"D中“担”应读"dàn”,作名词时读第四声,作动词时读第一声故选C3.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A. 《社戏》选自《呐喊》作者是鲁迅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抒情诗歌《蒹葭》选自于《诗经·周南》C. 白居易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之一叙事诗《卖炭翁》出自其创作的组诗《新乐府》D.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 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马说》是其《杂说》第四篇【答案】B【解析】B项“选自于《诗经·周南》”错误应是选自《诗经·秦风》二、默写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4.(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月来相照4.(2)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人不起故园情4.(3)马上相逢无纸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木兰诗》中描写边关苦寒艰苦的战争生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4.(5)《木兰诗》中描写战斗激烈战争旷日持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深林人不知【解析】(1)注意“深”的正确书写【答案】(2)此夜曲中闻折柳【解析】(2)注意“折”的正确书写【答案】(3)凭君传语报平安【解析】(3)注意“凭”的正确书写【答案】(4)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解析】(4)由“描写边关苦寒艰苦的战争生涯”可以推知答案注意“柝”的正确书写【答案】(5)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解析】(5)由“描写战斗激烈战争旷日持久”可以推知答案注意“壮”的正确书写5.(1)溪云初起日沉阁 _________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5.(2)沉舟侧畔千帆过 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3)_______________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5.(4)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都表达了两位大家不同凡响的思想境界在《岳阳楼记》中作者直抒情怀“________ ________” 《醉翁亭记》中作者含蓄深沉“________ ________”两句写出了“与民同乐”的济民之情【答案】(1)山雨欲来风满楼【解析】((1)注意“欲”的正确书写【答案】(2)病树前头万木春【解析】(2)注意“病”的正确书写【答案】(3)人有悲欢离合【解析】(3)注意“离”的正确书写【答案】(4)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解析】(4)根据“‘与民同乐’的济民之情”可推知答案注意“忧”“游”的正确书写6.(1)独坐幽篁里 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6.(2)_______________ 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6.(3)韩愈的《晚春》中花草树木仿佛都有情思有个性成精灵你看那杨花“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6.(4)《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5)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弹琴复长啸【解析】(1)注意“啸”的书写【答案】(2)故园东望路漫漫【解析】(2)注意“漫”的书写【答案】(3)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解析】(3)由“花草树木仿佛都有情思有个性成精灵你看那杨花”可推知答案注意“惟”的书写【答案】(4)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解析】(4)由“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可推知答案注意“柝”的书写【答案】(5)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解析】(5)由“扑朔迷离”可推知答案注意“雌”的书写7.(1)沙鸥翔集 _______________ (《岳阳楼记》)7.(2)_______________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7.(3)_______________ 山岳潜形(《岳阳楼记》)7.(4)浮光跃金 _______________ (《岳阳楼记》)【答案】锦鳞游泳【解析】略【答案】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解析】略【答案】日星隐曜【解析】略【答案】静影沉璧【解析】略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8.(1)解释下列画线字①见往事耳_______________②愿为市鞍马_______________③但微颔之_______________8.(2)翻译下列句子①②句并用“/”标出③句断句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②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③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8.(3)《孙权劝学》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8.(4)《木兰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妇女形象?你还知道哪些巾帼英雄故事?举出一个只写故事名称8.(5)《卖油翁》中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各有什么的性格特点?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答案】(1)①历史, ②买, ③点头【解析】(1)①句意了解历史罢了往事历史②句意木兰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市买③句意只是对此微微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颔点头【答案】(2)①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②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③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解析】(2)①治研究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邪语气词同“耶”②朔北方铁衣铠甲③原文标点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句意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地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答案】(3)侧面衬托吕蒙才略非同寻常表明他进步之快从而表达“开卷有益”的中心【解析】(3)“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的意思是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古代讲究百善孝为先拜访对方母亲与之结为好友表现了甚是在意和敬重的态度这一句通过侧面描写衬托了吕蒙读书后进步之大也写出了鲁肃是一个爱才惜才之人体现了“开卷有益”的中心思想【答案】(4)本诗塑造了一个代父从军深明大义孝敬父母英勇善战不图荣华富贵谨慎机敏不失劳动人民本色的不朽的女英雄形象示例穆桂英挂帅梁红玉随丈夫韩世忠抗金【解析】(4)《木兰诗》通过叙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不慕名利的女英雄形象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除木兰之外还有梁红玉、穆桂英、樊梨花、秋瑾、赵一曼、江姐、刘胡兰等任选其一并列举其主要事迹即可【答案】(5)陈尧咨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卖油翁谦虚稳重本领高强示例我明白了“熟能生巧”的道理生活中人各有所长即使在某方面有长处也不能骄傲自大【解析】(5)从“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可以看出陈尧咨骄傲自满自以为是从“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可以看出卖油翁谦虚稳重本领高强结合文章内容及卖油翁的话“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可知是“熟能生巧”的道理答题时能够围绕“熟能生巧”“不自矜”来谈即可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9.名著阅读(1)班级开展名著《西游记》读书交流活动就“怎样阅读《西游记》原著”这一问题大家观点不一有人建议从西游记中“品读诗意语言感悟人生哲理” 有人建议“精读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 请仿照前面的形式写出一条你的阅读建议要求不能和前面内容雷同字数大致相同 ____________(1)阅读选段填空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有话快说了罢!”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此段是《西游记》第 27回节选该节讲述了________的故事从选文中可以看出唐僧具有________的性格特点(2)《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取经成功径回东土五圣成真请根据你的理解简要写出两条你认为取经成功的原因________【答案】跳读奇幻情节把握故事脉络,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打白骨精), 示例唐僧不辨妖魔不辨是非耳根子软(立场不坚定)无主见无原则的仁慈等 , 要有信仰、有理想意志坚定不畏艰难领头人品质优良自身要有过硬的本领有高人指导和帮助【解析】(1)本题考查句子仿写的能力仔细分析例句的结构我们可以得知动宾短语+动宾短语然后结合《西游记》相关内容提出阅读建议进行仿写即可示例速读故事情节领略神话世界(2)本题是对名著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考查从“一堆骷髅”“白骨夫人”可知这是这是《西游记》中经典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情节从“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可知唐僧没有主见听信谗言昏庸糊涂从“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唐僧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由此分析可见唐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据此分析作答即可(3)本题考查对《西游记》内容分析能力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成功的原因很多但是最关键的是“有远大的理想” 唐僧有远大理想目标清晰善于激励而且有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气神猪八戒要闹分裂唐僧不为所动最有本事的孙悟空发脾气回了花果山唐僧也是下定决心一路向西毫不动摇其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一路上遭遇九九八十一难但是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也不管外界有多少诱惑都没有放弃所以最终取得了成功。
七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姓名:班级:座号:一、单选题(共7题;共21分)1.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惶急(huáng) 疮疤(chuāng)掳去(lǚ)B. 憎恨(zèng) 絮说(xù) 惧惮(dàn)C. 粗拙(zhuō)悚然(sōng)恭喜(gōng)D. 疏懒(shū)惊骇(hài) 孤孀(shuāng)2.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守寡哀悼和蔼烦索之至(极点)B. 渴慕书藉郑重情有可原(原谅)C. 疮疤疏懒精致莫名其妙(名字)D. 睡相孤孀顺流深不可测(测量)3.下列各项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A. 这位作家对自然界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各种动物在他的笔下无不栩栩如生,诗情洋溢。
B. 文章有声有色地向读者讲述了两个故事,把两个大草包的丑恶嘴脸揭露得淋漓尽致。
C. 由于缺乏相当的中国文化背景知识,外国人翻译中国作品,有时会望文生义。
D. 随着他位高权重,周围巴结奉承的人越来越多,开始人家送上烟酒他都不收,让人家拿回去。
时间长了,他就认为是小事一桩,犯不着太认真,也不以为然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班主任的教育下,韩志颖很快克服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B. 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王校长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
C. 菜市场向居民供应青菜、萝卜、土豆、苹果等蔬菜。
D. 开展优质教学活动后,李老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5.下列句子使用表达方式不同的一项是()A.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B.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C. 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D.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6.对句中划线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A. “抱歉”是因为没有亲自把老王送下楼去,所以很过意不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姓名:班级:座号: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 滞笨(zhì) 荒僻(pì) 痴想(chī)诱惑(yòu)B. 取缔(dì) 喧腾(xuān)清澈(chè) 愧怍(zhà)C. 荫翳(yì) 埋葬(mái) 攥着(zuàn) 惶恐(huáng)D. 伛偻(yǔ)田螺(luó) 塌败(tā)骷髅(kū lóu)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闲话肿涨不幸失群落伍B. 荒辟欺负田螺破破落落C. 塌败嗓子边缘面色死灰D. 镶嵌骷髅奏合维持生活3.《骆驼祥子》中,“酒醒过来,他非常的后悔,苦痛。
再一想,这点钱是用女儿换来的,白白的这样赔出去,而且还喝酒打人,他觉得自己不是人。
在这种时候,他能懊睡一天,把苦恼交给了梦。
”这段文字写的是()A. 二强子B. 刘四爷C. 祥子D. 曹先生4.结合语境解释划线词语有误的一项是()A.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
(形容驯服、顺从的样子)B. 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非常渺小,不值得一说)C. 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非常大的庭院内有很多人)D. 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好像失掉了什么似的。
形容心神不定)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杨绛创作的《我们仨》,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B. 当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的时候,却坚决不肯拿钱。
C. 各地各部门都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D. 湘江马拉松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约2000余名选手冒雨参赛。
6.指出下列句子中引号作用不同的一项。
()A. 我们一共六十几位作家,从世界许多地区应邀在南斯拉夫讨论“放逐与文学”。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第二单元检测卷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23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3分)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2分)A.絮说顽皮烦琐念念不忘B.镶嵌包裹皇恐风吹雨淋C.宽敞耀眼尴尬微不足道D.胸脯哀悼烦躁大庭广众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班长走上讲台,连珠炮似地发了一通脾气,弄得大家莫名其妙....。
B.这个扫街的老奶奶的劳动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
C.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我军坚守阵地一天一夜,牺牲惨重,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后援部队终于赶到了。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B.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
C.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
D.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2016年湘江马拉松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约2000余名选手冒雨参赛。
B.杨绛创作的《我们仨》,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C.“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在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
D.重修后的石鼓书院按照“修旧如旧”,恢复了中国古书院“讲学”“藏书”“祭祀”的功能。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班级: 姓名: 得分:(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7题6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震悚.(sǒnɡ)憎.恶(zènɡ)酌.油(zhuó)诘.问(jié)B.粗拙.(zhuō)滞.笨(zhì)愧怍.(zuò)凹凼.(dàng)C.门槛.(kǎn)涎.水(yán)忿.然(fèn)家圃.(pǔ)D.霹.雳(pī)取缔.(tì)自矜.(jīn)撬.开(qià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书斋门槛絮说微不足到B.绷紧头颅哀悼大廷广众C.塌败荒辟诘问言外之意D.肚脐疮疤辫子切切察察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专家指出,不要在微不足道....的事情上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
B.犯罪分子在大庭广众....之下,持刀劫持人质,被我公安干警当场击毙。
C.当电影《2012》里每一个微弱的生命不断殊死挣扎时,那种生离死别使人感觉到我们太渺小了,渺小得无与伦比....。
D.张一山拍戏遭居民大爷臭骂踹车,他尴尬地笑着,低眉顺眼....地躲到一边。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提高全民阅读水平,目前当务之急是在社会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B.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C.国家新推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能有效防止校园欺凌不再发生。
D.“五一”假期,邮政快递业保持总体安全平稳、高位有序运行的良好态势。
5.将下列句子排序,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对经典最好的保护是发展,是创造,是让我们文化典藏的宝库越来越丰富。
②这样才能使我们文化和文学的参天大树更加根深叶茂,蓬勃生长。
③既自觉地守护民族文化的精髓,又关照时代,引领社会。
④仅仅有保护和传承终归是被动的,应该积极开拓创造,为人类贡献更多更好的作品。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时间:9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8分)1.下列选项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胸脯xiōng pú土匪tǔ fěi 茉莉mò lì模样mú yàngB.诘问jié wèn 禁锢jīn gù门框mén kuàng 无垠wú yínC.塌败tā bài 粗拙cū zhuó憎恶zèng wù荒僻huāng pìD.滞笨zhì bèn 晌午shǎngwǔ醒悟xǐng wù忿然fēn rán2.下列选项中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愧怍肿胀惶恐降格大庭广众B.侮辱镶嵌取谛烦躁言外之意C.竹杆肚脐菩萨骷髅潜心惯注D.振悚疮疤哀悼凹凼微不足道3.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疲....,却也习以为常。
B.在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以栩栩如生....的表演,成功塑造了重情重义的虞姬形象。
C.由于他可刻苦练字,锲而不舍,所以他的书法艺术才达到炉火纯青....的进步。
D.父亲在大庭广众....之下显得很不自在,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
4.下列有关课文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台阶》围绕“台阶”组织材料,使造物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侧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对被人尊敬的热切渴望。
B.以善良体察善良,《老王》中,作者杨绛以自己一颗善良的心去体会老王这样一个普通、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的人。
C.《卖油翁》通过刻画陈尧咨和卖油翁两个人物形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不必骄傲。
D.《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呐喊》,是鲁迅写的一篇怀念保姆的文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一、读·书(12分)1.中国书法历经演变而产生不同的字体,如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
请你赏读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将作品中的下联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分)2.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句。
(10分)自然万物入诗都能成画。
王维在《竹里馆》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勾勒了一幅明月相伴,自在惬意的山居幽林图;韩愈在《晚春》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染出一幅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暮春争芳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摹出一幅恍若白雪纷纷扬扬的杨花榆荚惜春图。
自然万物入诗皆可传情。
《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气阵阵,金柝声声,传达出将士征战之苦;岑参的《逢入京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路漫漫,泪雨滂沱,道不尽西行路上的思乡之情。
二、读·思(38分)(一)学校组织“寻找身边‘小人物·大英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并完成以下活动任务。
【任务一:礼赞平民英雄】3.一位同学正在准备讲述“平民英雄的故事”,请你阅读文字稿中的部分内容,完成练习。
2月14日,一场大雪降临华夏大地,夜间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十几度,门卫孙贵爷爷坚守在小区门口的防疫岗位上。
大家请看这张照片(甲) 疫情检查站的简易铁门前,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坐在椅子上的门卫大爷的身上落满了积雪,他已经成了“雪人”。
①因为天气如此恶劣,所以他始终没有离开自己的岗位。
在我们身边,有多少普通人和孙爷爷一样默默地付出着(乙)我想说:②孙爷爷,为了疫情,您的付出是有价值的!您是当之无愧的平民英雄!(1)依次填入这段文字中甲乙两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B.——?C.——!D.!?(2)这段文字中①②两处画线句子表达欠妥,请你选择其中一处帮他修改。
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测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淮南子·兵略训》中说:“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这给我们集体建设的启示是:①打仗时如果做不到万众一心,就无法形成战斗力②集体并不是成员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③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④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④2.小红在学校广播站担任播音员已经有两年时间了,她的风格赢得了同学们的认可。
新加入广播站的小丽虚心好学,在小红的指导下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告诉我们A.学习她人的优点有助于完善个性B.盲目效仿她人不利于自己的成长C.学生的任务可以是在广播站播音D.通过学习可以消除学生之间差异3.集体的力量来源于①成员共同的目标②成员个人的能力③成员的家庭④成员的团结协作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你参加班级干部竞选,想要取得成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希望竞争对手因意外不能参加竞选B.公平竞争,不以成败论英雄C.为拉选票请同学们大吃一顿D.对竞争对手保持高度“戒备”5.有人问智者,一滴水如何才能不干涸,智者回答,将它放入大海中。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良好的班集体是我们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②个体的发展与集体的发展密切相关③只有在集体中,个体才能得到全面发展④水离不开大海,但我们可以离开集体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6.集体中需要我们具有“自治”精神,下列属于这种精神的有()①每个成员主动参与建设②积极参加集体活动③健康的舆论氛围④自觉维护集体荣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在新的环境中,有很多的新面孔,对你来说他们都是陌生的,只是你应该()第1 页共8 页①那个先理睬我,我就理睬哪个,不理睬我的,我也不理睬她②积极参加集体活动③对每个新同学都热情对待④展现自己的“个性”,让新同学了解自己,从而可以融洽同学的关系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8.在实验课上,每个学习小组都就所做实验得出的结论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交流,最终大家都对教材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同学,通过初中的语文学习,你一定明白语文是在听说读写思的过程中边学习边收获的。
现在就请你带着这份收获,来回顾我们的语文学习吧!任务群一同学,下面你将进入“积累与运用”模块。
语文学习如滴水汇海,似积土成山,从字词句到美文巨著,都显示着丰富的内涵。
现在开启你的智慧之旅吧!一、积累与运用(30分)学校策划建设“中华文化长廊”展览馆。
请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一)走进“人物长廊”,完成题目。
(10分)1.阅读下面的“人物长廊”引导词,完成(1)—(3)题。
(6分)亲爱的同学们,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人物长廊里,从古至今,群星闪耀。
“古代中华人物”展区,将会带你回到历史现场,____古人的风采。
在孙权恳切劝学后,吕蒙潜心向学,让人刮目相看;妇rú皆知的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战争结束后,木兰思念亲人,唯愿还乡……在“近现代中华人物”展区,你将会看到:邓稼先为祖国的两弹事业至死不懈.;江姐为革命事业沥尽心血,献出生命;鲁迅如同照亮黑暗的火炬,向国人发出呐喊;更有袁隆平为研究高产的杂交水稻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而“平凡小人物”展区主要展现平凡小人物的故事。
平凡人物身上的人性光辉也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最好的注脚。
仁厚善良的长妈妈为鲁迅买来粗拙.的《山海经》,生活不幸的老王在杨绛夫妇生活艰难时给予看似wēi不足道的帮助却不求回报……(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妇rú()皆知wēi()不足道(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分)至死不懈.()(A.xièB.qiè) 粗拙.()(A.zhuōB.zhuó)(3)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领会B.领悟C.领略2.下面是“近现代中华人物”展区“袁隆平”这一板块的部分解说词。
请你阅读后完成(1)—(2)题。
(4分)一稻济天下。
他毕其一生专注田畴,矢志耕耘,只为“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实现“禾下乘凉梦”。
第三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絮.说(xù)粗拙.(zhuó)震悚.(sǒng)诘.问(jié)B.涎.水(xián) 蹒.跚(mán) 荒僻.(pì) 愧怍.(zuò)C.尴尬.(gà) 晌.午(shǎng) 哀悼.(dào) 头颅.(lú)D.滞.笨(zhì) 惶.急(huáng) 憎.恶(zèng) 门槛.(kǎn)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霹雳烦琐肿胀微不足到B.书斋取谛镶嵌大庭广众C.糟糕烦燥醒悟自言自语D.微颔酌油厚道言外之意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B.“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C.在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以栩栩如生....的表演,成功塑造了重情重义的虞姬形象。
D.由于他刻苦练字,锲而不舍,他的书法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
B.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
C.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D.应该关注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读完这篇报道,我深深地为这盏“微弱的小灯”而感动。
②有一天,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山村老师王庆余,从教36年,后来得了重病,无法医治,可他仍坚持为师生劈柴,每天上四节课,找学生谈话,冒雪家访。
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班级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在建设班级过程中需要我们发扬“自治”精神,表现在()①为班级建设献计献策②积极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③只关心自己的学习④自觉维护班集体荣誉,不做有损集体荣誉的事情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在一次歌咏比赛中,七年级(6)班的小锋尽管很努力地练习,但还是不令人满意。
根据同学们的意见,老师打算把他换下来,但又怕小锋难过。
没想到小锋知道后,主动找老师说:“把我换下来,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班级的歌唱任务,我没有任何意见。
”对此你认为()①小锋被换下来,太没有面子了,他应该据理力争②为集体出力,需要每个人从实际情况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③小锋尽心尽力为集体添光彩④小锋的行为是维护集体荣誉的表现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在共建中尽责,不需要我们()A.共同确定愿景和目标B.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C.共同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D.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4.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是我们共同的荣誉。
当集体取得成绩和荣誉时,我们()①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②会感到骄傲,自豪,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③会受到激励,不断前进④会开始承担前进的精神负担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小玲负责班级学习园地的美术设计,可期末考试临近,承担美术设计任务会耽误复习时间。
她的正确做法是()A.合理安排时间,既保证完成美术设计任务,又不耽误学习B.以复习考试为重,放弃美术设计任务C.以美术设计任务为重,不计较考试结果D.难以两全其美,只能完成一项任务6.运动员在比赛中服用违禁药是要取消成绩的,对此规定认识不准确的是()A.我们提倡的是平等竞争B.违反竞赛规则就失去了竞争的意义C.只有体育比赛才有严格的规则D.竞争是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的7.有的同学说:“我有说话的自由!为什么不能在课堂上随便说话?”对这个说法,我认为()①很有道理,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②不赞同,随便说话会破坏学习过程的顺序进行,良好学习秩序是一切美好集体的基础③有道理,这说明这些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很高④不赞同,个人意愿应服从和维护集体规则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8.对于我们在集体中的角色与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每个人固定属于一个集体,责任也是单一的②每个人同时属于多个集体,责任与角色也是不同的③不同集体中的角色与责任可能会发生冲突和矛盾④当不同集体中的角色与责任发生冲突时,我们只需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9.某校七年级(3)班出台新班规,实行“盯人”战术:每名学生都会有一名“神秘同学"在暗中盯自己的一言一行。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B)(2分)A.震悚.(sǒnɡ)憎恶.(è)诘.问(jié)霹.雳(pī)B.塌.败(tā) 滞.笨(zhì) 愧怍.(zuò) 荒僻.(pì)C.晌.午(shǎnɡ) 门槛.(jiàn) 头颅.(lú) 家圃.(pǔ)D.酌.油(zhuó) 忿.然(fèn) 自矜.(jīnɡ) 取缔.(dì)【解析】A.“憎恶”的中“恶”应读wù;C.“门槛”中的“槛”应读kǎn;D.“自矜”中的“矜”应读jīn。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C)(2分)A.菩萨竹竿烦锁辫子B.疮疤哀悼粗绌惶恐C.肿胀镶嵌侮辱糟糕D.醒悟烦燥厚道门框【解析】A.烦琐;B.粗拙;D.烦躁。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2分)A.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
B.他是公司的总经理,在公司里有微不足道....的地位。
C.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D.(农妇)把他当作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2分)A.听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大家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B.通过学习《台阶》一文,我认识到了父爱的深沉与伟大。
C.为了防止日本核泄漏放射性物质不再扩散,日本政府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
D.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解析】A项“长时间”和“久久”重复,应去掉一个;C项前后矛盾,应去掉“不再”;D项语序混乱,应先“指出”再“纠正”。
5.(广安中考)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B)(2分)①我们读小说,实际上也就是随着小说家的笔触,神游于小说所虚构的世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