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曲阜市第一中学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3旅游业与地理环境 (选学)导学案.pdf
- 格式:pdf
- 大小:243.26 KB
- 文档页数:6
第三节旅游业与地理环境(第一课时)学习目的: 1、了解旅游活动的发展特点,以及作用。
2、了解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
3、树立爱护旅游资源的道德风尚,培养严格执行保护环境各种法规的意识,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旅游活动作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及原因一、《课前预习,纲要预览》特点: _______、 ______、综合性等旅游业作用: ________、加快货币流通、_______ 、带动相关^___________环境地区 _________水平和 _____距离旅游业旅游业旅游资源的 ____________与发展的旅游地 _____及 _____的通达性地理环境地理因素旅游地的 _____能力及环境 _________稳定的 ______ 环境合理发展:有利于促进_______保护,提高^旅游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片面发展:对旅游区造成_______和 ______ 《联系实际,注重思考》1. 你去过那些旅游地?2. 除了经济因素以外 , 你去此地旅游还跟哪些因素有关 ?3.在旅游的时候, 你觉的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你觉的怎样解决这些问题?4. 你的家乡有哪些旅游资源, 你觉的这些旅游资源哪些值的去开发, 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 如何最大限度的去开发?二、准备过程中的问题记录及解决的方法问题解决方法三、课堂探究,探求规律[探究活动1]说说自己的旅游经历,尝试根据自己的经历给旅游下一个定义?“旅”,旅行、离家出行(反义词:居家)(1)旅游“游”,游览、游玩迁徙:由此地到彼地定居,主要目的是求生存,不再回来。
二者关系:离家出行不一定是旅游;反过来,(3)判断的(2)旅行:由要此去地游到览彼、地游,玩主必要须目要的离不家是出游行玩,且一定时间内要返回来。
标准:旅游旅游:由此地到彼地,主要目的是游玩,且一定时间内要返回来。
的本质特征(主要目的是追求愉悦)和外部基本特征(异地性、暂时性)和国家相关的规定。
第三节旅游业与地理环境(选学)1.了解旅游业的含义和特点,掌握旅游业的意义。
2.理解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重难点)3.理解旅游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旅游环境保护措施。
(重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旅游业阅读教材P74至P75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概念一种具有强烈文化性质的经济行业。
它主要利用风景名胜、文物古迹、风土民情等旅游资源以及各种旅游设施,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并获得经济收益,是一个综合性产业。
2.特点地域性、季节性、综合性。
3.意义正误判断:(1)旅游就是游山玩水的游玩。
()(2)旅游业属于第二产业活动。
()(3)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促进文化交流。
()【提示】(1)×旅游是人们的一种追求精神享受的活动,不只包括游玩活动。
(2)×旅游业主要是以出售劳务和提供服务取得收入的产业,应属于第三产业。
(3)√旅游业的发展可加强区域之间的人口流动,促进区域间的文化交流。
教材整理2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阅读教材P76至P78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自然地理环境(1)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的景观,旅游的价值也有所区别。
(2)同一旅游区的旅游价值,也因季节变化而发生变化。
2.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距离(1)旅游者的经济收入是影响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2)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距离远近影响旅游动机的产生。
3.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1)资源质量:是否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
(2)资源的集群状况:是否与其他景点构成景观群。
(3)地域组合状况:同一区域内是否拥有特征相似且更具价值的资源。
4.旅游地交通的通达性旅游地的交通状况直接影响旅游资源开发价值。
5.旅游地的接待能力及环境承载量(1)旅游地要建设与旅游活动相配套的设施,提高旅游地的接待能力。
(2)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6.社会环境:包括政治、文化及治安等。
正误判断:(1)游览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其经济价值一定高。
鲁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三单元第三节旅游业与地理环境学习目的:1、了解旅游活动的开展特点,以及作用。
2、了解旅游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环境效果。
3、树立保护旅游资源的品德习尚,培育严厉执行维护环境各种法规的看法,激起热爱祖国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旅游活举措用;旅游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环境效果及缘由一、 «课前预习,纲要预览»«联络实践,注重思索»1.你去过那些旅游地?2.除了经济要素以外,你去此地旅游还跟哪些要素有关?3.在旅游的时分,你觉的有什么不好的中央?你觉的怎样处置这些效果?4.你的家乡有哪些旅游资源,你觉的这些旅游资源哪些值的去开发,开发进程中要留意哪些效果,如何最大限制的去开发?三、课堂探求,探求规律 [探求活动1]说说自己的旅游阅历,尝试依据自己的阅历给旅游下一个定义?〔3〕判别的规范:旅游的实质特征旅游业与天文环境 旅游业特点:_______、______、综合性等 作用:________、加快货币流通、_______、带动相关^旅游业 开展的 天文要素 ___________环境地域_________水平和_____距离旅游资源的____________ 旅游地_____及_____的通达性旅游地的_____才干及环境_________动摇的______环境旅游业开展对天文环境的影响 合理开展:有利于促进_______维护,提高^ 片面开展:对旅游区形成_______和______〔1〕旅游 〝旅〞,游览、离家出行〔反义词:居家〕〝游〞,旅游、游玩 二者关系:离家出行不一定是旅游;反过去,要去旅游、游玩必需要离家出行 迁移:由此地到彼地定居,主要目的是求生活,不再回来。
游览:由此地到彼地,主要目的不是游玩,且一定时间内要前往来。
旅游:由此地到彼地,主要目的是游玩,且一定时间内要前往来。
〔2〕〔主要目的是追求愉悦〕和外部基本特征〔异地性、暂时性〕和国度相关的规则。
鲁教版必修二高一地理课件:旅游业与地理环境
(选学)
导读:本文鲁教版必修二高一地理课件:旅游业与地理环境(选学),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鲁教版必修二3.3《旅游业与地理环境(选学)》ppt【民生新闻】
2010年06月02日来源:搜狐焦点网黄山再次抓住机会,积极主动对接迎世博,紧紧围绕“世博在上海、旅游到黄山”和“微文化让生活更多彩—无徽不成镇”这两大主题,与5家上海市指定接待世博会的旅行社全面对接,面向市场出台多项激励措施,推荐世博旅游线路,迅速拉动了世博旅游的升温。
本站课件均从网络收集或是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大家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并积极上传自己的作品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普通下载。
第三节旅游业与地理环境(选学)从容说课本节内容围绕“旅游业与地理环境”,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是通过介绍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阐述地理环境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二是通过介绍旅游业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阐明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一部分旅游业主要介绍有关的基础知识,包括旅游业的概念、特点、分类及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重点讲述了旅游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增进文化交流和满足人们需求三方面的作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结合实例加以分析。
第二部分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是本节的重点之一。
要实现旅游业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应该了解地理环境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主要介绍了自然地理环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距离、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旅游地位置及交通通达性、旅游地接待能力及环境承载量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并据此确定旅游活动的规模,是保证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措施。
通过结合热点,列举实例,使学生理解旅游业应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这一原理,是认识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旅游环境保护措施的基础,教学中可以适度加以突出。
第三部分旅游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是本节内容的总结,重点阐述两个方面:一是旅游业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二是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
其目的是教育学生树立旅游业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观。
对旅游业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应提醒学生注意旅游活动不仅产生污染物,而且还导致其他环境问题。
教学重点1.旅游业的概念、特点2.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3.旅游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图片文字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旅游业及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2.通过学习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理解地理环境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3.学会通过案例说明旅游业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旅游区环境保护的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对旅游业的亲身感受的回忆,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第三节旅游业与地理环境(选学)学生姓名: 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预习案(写一写,梳理基础知识)【学习目标】1. 了解旅游业的概念、特点和作用2. 理解主要的地理环境因素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3. 了解旅游业给环境带来的问题【自主预习】梳理知识,夯实基础一、旅游业1. 特点: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2. 发展国际旅游可增加_____________ ,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发展国内旅游可__________________ ,加快_;促进和繁荣的经济发展;扩大,调整和优化,带动的发展。
【预习检测】小试身手1. 旅游活动与旅游业是一样的吗?二者的关系如何?二、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1. 自然地理环境:受其制约,旅游业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
2.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距离:旅游者的______________ 是影响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 之间距离过远会制约旅游动机的产生。
3. 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首先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其次,看与其他景观是否构成________________ ,再考虑同一区域内是否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且更具________________ 的资源。
4. 旅游地的__________ 及交通的__________ 性。
5. 旅游地的___________ 能力及环境______________ 。
6. 稳定的社会环境: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预习检测】小试身手2.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主体性旅游活动形式,近几年在神州大地逐渐兴起。
延安作为红色革命圣地,为了进一步合理开发陕西延安旅游资源应采取哪些措施?在协调人地关系方面应注意什么问题?三、旅游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 旅游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合理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促进环境及文物保护。
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第三节旅游业与地理环境第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依据教材所提供的情境,同时播放《我想去桂林》的歌曲,引导学生分析旅游者一般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而导入新课。
◆释疑解惑,导学点拨:第三节旅游业与地理环境第2课时●课前准备1.教师: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获取卧龙公园开发的有关资料。
2.学生:◆课前学习,预习本课知识,并记录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课前资料搜集,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影响旅游业的地理因素。
学生分组野外考察,调查家乡附近的旅游景点。
调查方式主要有实地勘察,走访有关部门查阅有关资料,登录网站,可安排每个小组进行其中的一项。
调查的主要内容有:①旅游业的自然环境。
②问卷调查卧龙公园的游客来源地。
③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及附近旅游景点。
④调查旅游的(卧龙公园)的交通状况。
⑤调查旅游地(卧龙公园)新建哪些与旅游活动相配的设施。
在此基础上,对各组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写出关于开发卧龙公园的调查报告,其中提出如何进行生态旅游的建议。
注意事项:调查之前,集思广义,列出一张调查访问的清单或表格。
●教学过程设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方案1:教师播放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不同旅游景观照片,使学生感受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旅游景观,并由此导入;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方案2:学生介绍自己的调查报告。
◆释疑解惑,导学点拨。
作业设计一、选择题1.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A.人们旅游欲望的增强B.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C.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改善D.交通条件的改善2.关于旅游业经济职能的正确叙述是()A.旅游业在各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B.有了旅游业的发展才有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C.发展旅游业,有利于国家间、地区间的文化交流D.旅游业的发展能带动酒店、餐饮、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3.现代旅游业说法正确的是()①知识密集型产业②动密集型产业③展旅游业,资金需要量少,劳动力需要量大④展旅游业,资金需要量大,劳动力需要量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4.按照旅游环境的承载量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A.黄山、庐山、华山B.华山、黄山、庐山C.庐山、华山、黄山D.庐山、黄山、华山5.大量旅游者涌入旅游区,给当地造成的影响最小的是()A.冲击正常的社会秩序B.造成环境污染C.影响当地的治安状况D.分享当地的公共设施6.到西藏旅游者的数量远远少于到云南的旅游人数,是因为西藏()①游览价值不高②经济距离过长③地区接待能力不足④交通不便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二、读下面“国际旅游人数及收入的增长图”。
旅游业与地理环境(选学)【学习目标】1.旅游业的特点及作用。
2.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3.举例分析旅游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1.旅游业的特点及作用。
2.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知识点一:旅游业。
1.概念: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行业。
主要利用、、等旅游资源以及各种,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并获得的综合性产业。
2.特点:、、3.发展国际旅游可增加,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发展国内旅游可,加快;促进和繁荣的经济发展;扩大,调整和优化,带动的发展。
(二)知识点二: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阅读课本。
1.2.3.4.5.6.(三)知识点三:旅游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合理发展:(2)产生问题:(四)课堂探究:1.评价本地某旅游景区的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讨论生态旅游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旅游业经济职能的正确叙述是()A.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地位的作用B.有了旅游业的发展才有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C.有利于国家间、地区间的文化交流D.旅游业的发展能带动酒店、餐饮、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2.近年来,国际上到西亚地区的旅游人数剧减,主要是因为()A.社会环境不稳定B.地区接待能力变低C.环境承载量变小D.交通通达性差3.黄山与庐山相比较,每年接待的游客少得多,是因为()A.游览价值不如庐山高B.旅游位置不如庐山优越C.交通通达性不如庐山好D.环境承载量不如庐山大4.旅游业是()A.劳动密集型行业,不需科学技术B.其他行业发展的基础C.投资少、技术限制小的行业D.旅游活动的客体国庆节节放了七天长假,北京某高中几个同学一起外出旅游。
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旅游业与地理环境(选学)
学生姓名:班级:
预习案(写一写,梳理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1.了解旅游业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2.理解主要的地理环境因素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3.了解旅游业给环境带来的问题
【自主预习】梳理知识,夯实基础
一、旅游业
1.特点:、、
2.发展国际旅游可增加,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发展国内旅游可,加快
;促进和繁荣的经济发展;扩大,调整和优化,带动的发展。
【预习检测】小试身手
1.旅游活动与旅游业是一样的吗?二者的关系如何?
二、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1.自然地理环境:受其制约,旅游业具有的特点。
2.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距离:
旅游者的是影响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之间距离过远会制约旅游动机的产生。
3.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首先体现_________上,其次,看与其他景观是否构成_____________,再考虑同一区域内是否拥有_____________且更具___________的资源。
4.旅游地的及交通的_______性。
5.旅游地的能力及环境。
6.稳定的社会环境: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预习检测】小试身手
2.红色旅游作为一种主体性旅游活动形式,近几年在神州大地逐渐兴起。
延安作为红色革命圣地,为了进一步合理开发陕西延安旅游资源应采取哪些措施?在协调人地关系方面应注意什么问题?
三、旅游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旅游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合理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促进环境及文物保护。
2.旅游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1)环境污染:、、、;
(2)破坏动植物资源:盗挖偷猎;
(3)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3.对策:
(1)对自然景观区应治理和,保护;
(2)对于古典景观,应修复文物古迹、与旅游区相协调。
探究案(比一比,争当优胜小组)
要求: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踊跃发言,大胆展示讨论成果。
加油,你能行!
合作探究:旅游业及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1.读图3-3—1 “1978—2005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回答下列问题:(1).1978~2005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和相应的旅游外汇收入有了什么变化?
(2).发展国际旅游,特别是入境旅游有何意义?
2.读图3—3—3 “天柱山地理位置”,回答下例问题:
(1).你认为天柱山的游览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3.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的产业,必然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如何正确理解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方法·规律】
简述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内容
1.游览价值的评价:
首先取决于资源质量(基本的描述:等级高,特色显著,具有非凡的****价值)
特别提醒:分析旅游资源的价值时应注意:自然旅游资源一般具有美学、科学价值;人文旅游资源一般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所有旅游资源都会产生经济价值;一类旅游资源往往具有多种价值,而常常有一种价值最具特色。
其次,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亦影响其游览价值。
2.开发条件的评价(模型)
⚫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
⚫客源市场及其市场距离
⚫区域环境背景
自然条件(关系到旅游的舒适度、安全性):地形、气候、自然灾害、环境承载力等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金、基础设施、接待能力等)
社会条件:政治局势、社会治安、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
训练案(练一练,学习再上新台阶)
【达标检测】
1.“五一”“十一”假期已成为我国国内旅游的黄金周。
某些景区面对急剧增多的游客,做出了限制游客人数的规定。
其主要目的是()
①保护景区环境
②限制到达当地的游客数量
③控制当地的交通流量
④保障旅游质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目前,许多地方提出了“绿色旅游”的口号,主要是针对旅游活动()
A、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B、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C、环境污染问题
D、冲击社会秩序
五一节放了七天长假,北京某高中几个同学一起外出旅游。
有的提出去昆明,有的提出最好去海南,有的想去武夷山,有的提出去泰山和曲阜。
但他们每人只有不足一千元的花费,又想让旅行社全包。
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请你替他们拿个主意,完成3~6题:
3. 他们最宜选择的旅游风景地是( )
A. 昆明
B. 海南
C. 武夷山
D. 泰山和曲阜
4. 选择的主要理由是 ( )
A. 交通条件
B. 旅游观光地
C. 身体状况
D. 旅游费用
5. 这次旅游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是( )
A. 参观学习
B. 娱乐消遣
C. 市场购物
D. 接受教育
6. 构成这次旅游的基本要素不包括下列哪项( )
A. 旅游者
B. 旅游景观
C. 旅游业
D. 旅游指南
7. 下图为“我国某沿海地区地形示意图”。
当地拟在此建设滨海旅游区,开发项目主要包括海水浴场和滨海地质公园(滨海地质公园是利用海岸带的地质地貌景观建设的集观光、科普为一体的主题公园)。
读图回答问题。
(1)现有A、B两处拟选地址,根据地质地貌条件,海水浴场和滨海地质公园分别适宜建在何处?并说明理由。
(1)滨海地质公园的管理者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保护游客安全?
【学生反馈】
我学完本节课后还存在的疑问:【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