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碱(氢氧化钠)安全标签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1
氢氧化钠(液碱、片碱)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氢氧化钠化学品英文名:sodiun hydroxide中文名称:烧碱分子式:NaOH分子量:40.01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环境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
本品不会燃烧, 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
具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远离易燃、- 1 -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
氢氧化钠(液碱、片碱)(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氢氧化钠(液碱、片碱)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氢氧化钠化学品英文名:sodiun hydroxide中文名称:烧碱分子式:NaOH分子量:40.01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环境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
本品不会燃烧, 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 形成腐蚀性溶液。
具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远离易- 1 -燃、可燃物。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液碱安全告知卡危险品标志品名,英文名字危险品类别中文名称氢氧化钠(液碱)英文名称NaOH腐蚀危险性理化数据危险特性熔点:318.4沸点:1390相对密度:1:2.12 遇酸发生剧烈反映;触及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而造成灼伤;有强腐蚀性;水解后产生腐蚀性产物触及后表现现场急救措施危险性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环境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泄露处理及防火防爆错输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消除方法: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清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浓度MAC(mg/m³):0.5应急救援单位子洲县鸿运运销有限责任公司当地应急救援电话消防队:119医院:120。
化学品作业场所安全警示标志(氢氧化钠)一. 背景氢氧化钠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品,在各种工业和实验室环境中广泛使用。
然而,由于其具备一定的危险性,使用氢氧化钠的作业场所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二. 安全警示标志的作用安全警示标志在化学品作业场所起到引导、警示和提醒的作用,帮助工作人员在使用氢氧化钠时提高安全意识、快速应对紧急情况,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三. 氢氧化钠安全警示标志的设计要求1. 明确标识:安全警示标志应明确标识氢氧化钠的存在和相关危险性。
2. 醒目可见:标志应使用明亮的颜色,以便在作业场所中迅速引起注意。
3. 图形符号:标志中应使用易于理解的图形符号,以便快速识别氢氧化钠的特定危险性。
4. 清晰简洁:标志应以简洁明了的文字简洁地传达必要的安全信息,并避免使用过多文字以减少误解的可能性。
5. 耐用性:标志应选用耐高温、耐腐蚀、耐候的材料制作,以确保长期使用中不会破损或模糊。
四. 安全警示标志的摆放位置1. 显眼位置:标志应放置在离氢氧化钠储存和使用地点近且容易被注意到的位置,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看到。
2. 多个方位:根据作业场所的布局和氢氧化钠的分布情况,应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多个标志,以便各个角落的工作人员都能看到。
五. 标志的维护和更新1. 定期检查:作业场所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安全警示标志的状态,包括是否清晰可见、有无损坏等,并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2. 更新及时性:随着法规和安全标准的更新,相关的安全警示标志也应及时进行更新,以保持与最新要求的一致性。
六. 总结氢氧化钠作为一种危险化学品,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
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和维护是确保作业场所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遵循合适的设计要求和位置设置,以及定期维护和更新,我们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以上为化学品作业场所安全警示标志(氢氧化钠)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氢氧化钠安全周知卡(危化品)
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特制作本安全周知卡,详细介绍了氢氧化钠的安全使用和处理方法。
1.产品名称:氢氧化钠
- 化学名称:氢氧化钠
- 常用别名:苛性钠、液碱
- 外观与性状:白色固体、有吸湿性
2.危害特性
- 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具有腐蚀性,对皮肤、眼睛、呼吸系统等有害。
- 长时间接触氢氧化钠会导致灼伤、刺激、化学烫伤等危害。
- 摄入或吸入大量氢氧化钠可能引起中毒。
3.安全防护措施
- 使用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具等个人防护装备。
- 在操作过程中保持通风良好,避免吸入气体、雾气或蒸气。
- 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如接触到眼睛或皮肤,应立即用清水
冲洗至少15分钟。
- 确保储存和操作区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应急处理漏洞。
- 严禁与酸类、可燃物质等混合使用,以免发生剧烈反应。
4.应急措施
- 发生泄漏时,切勿直接接触泄漏物,应迅速采取避难措施,
切断泄漏实施源。
- 封堵泄漏源,防止扩散。
- 若泄漏物泻入下水道或水源,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
- 采取专业清理方法处理泄漏物。
让我们共同遵守以上安全措施,确保氢氧化钠的安全使用和处理,为身边的人员和环境保驾护航。
氢氧化钠(液碱、片碱)(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精品管理制度、管理方案、合同、协议、一起学习进步氢氧化钠(液碱、片碱)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氢氧化钠化学品英文名:sodiun hydroxide中文名称:烧碱分子式:NaOH分子量:40.01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环境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
本品不会燃烧, 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 形成腐蚀性溶液。
具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远离易燃、可燃物。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氢氧化钠(液碱)危害告知牌这是一张氢氧化钠(液碱)的危害告知牌,提醒人们注意防护。
氢氧化钠是一种有毒物品,对人体有害。
它具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性,粉尘会刺激眼睛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睛直接接触会引起灼伤;误服会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因此,应该注意防护,避免直接接触。
在作业场所中,氢氧化钠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5mg/m3.如果发生泄露,应该立即进行应急处理。
氢氧化钠是一种无色液体,遇水和水蒸气会大量放热。
燃烧可能会产生有害的毒性烟尘。
其分子量为40,比重为1.53,熔点为13℃,沸点为142℃,与水任意比互溶。
如果发生泄露,应该采取以下应急处理措施:皮肤接触时,应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如果有灼伤,应该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时,应该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然后就医。
吸入时,应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然后就医。
食入时,患者清醒时应该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然后就医。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XXX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中,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过无害处理后废弃。
在处理泄漏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佩戴防护面罩及耐酸碱手套。
这张危害告知牌的负责人包括车间负责人、维保监管人、安全监管人、分管负责人和企业负责人。
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可以拨打急救电话120或火警电话119,或者咨询职业卫生咨询电话。
皮肤接触:如果接触到该物质,应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果出现灼伤,应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如果接触到该物质,应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果需要,可以用3%硼酸溶液冲洗,并就医。
吸入:如果吸入了该物质,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并在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接着就医。
食入:如果误食了该物质,患者应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并就医。
氢氧化钠(液碱、片碱)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氢氧化钠化学品英文名:sodiun hydroxide中文名称:烧碱分子式:NaOH分子量:40。
01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环境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 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 形成腐蚀性溶液。
具有强腐蚀性.有害燃烧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远离易燃、- 1 -可燃物。
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液碱安全标签
氢氧化钠
Sodium hydroxide危险
【预防措施】
具腐蚀性在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
在未了解所有安全措施之前,且勿操作。
戴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戴呼吸防护器具。
妊娠、哺乳期间避免接触。
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吸烟。
操作后彻底清洗身体接触部位。
污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所。
【事故响应】
如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如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眼接触后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脱去污染
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收集泄漏物
【安全储存】
储存于v-1401A/B成品碱罐。
注意防腐。
灌区应与易燃、可燃物及酸类分开。
【废弃处置】
根据国家和地方法规处置,或与生产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最新氢氧化钠安全标签Sodium Hydroxide。
also known as caustic soda。
XXX 30%。
It XXX.XXX accidents。
it is XXX this chemical。
After use。
XXX any areas of the body that come in contact with the chemical。
Keep it away from flammable and combustible materials。
as well as acids。
carbon xide。
and peroxides。
Store XXX。
drink。
or smoke in the work area.In case of skin contact。
remove XXX area with plenty of running water for at least 15 minutes before seeking medical n。
Ifit comes into contact with the eyes。
XXX and flush with plenty of running water or saline for at least 15 minutes before seeking medical n。
If inhaled。
move to a well-ventilated area and keepthe airway open。
If breathing es difficult。
administer oxygen。
If breathing s。
perform artificial n and seek medical n。
If swallowed。
rinse the mouth with water and give XXX.In case of fire。
1 化学品作业场所安全警示标志
氢氧化钠(NaOH ) CAS 号:1310-73-2 【理化特性】
纯品为无色透明晶体,吸湿性强,具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本品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熔点318.4℃,沸点1390℃,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乙醚 。
【防护措施】 避免吸入粉尘或烟雾。
避免接触眼睛、皮肤,操作后彻底清洗。
戴防护手套,穿防酸碱工作服,戴防护眼镜、防护面罩。
禁止排入环境。
【事故响应】 如吸入: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休息,保持利于呼吸的体位,立即就医。
皮肤 (或头发)接触: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用水冲洗皮肤,淋浴。
污染的衣服须洗净后方可重新使用。
眼睛接触:用水细心地冲洗15分钟,立即就医。
食入: 漱口。
不要催吐
【安全储存】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房温度不超过 35℃,相对湿度不超过80%。
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
应与易 (可) 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废弃处置】 可利用酸进行中和处理。
【个体防护用品】 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对水生生物有害!
请参阅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报警电话:119 危 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