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知识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22.02 KB
- 文档页数:2
说明文基础知识一、说明文的定义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知识为根本任务,以解释说明事物的发生、发展、功能为主要目的的文体。
二、说明文的四大要素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一)、说明对象:(1)具体事物(称为事物说明文)(2)抽象的事物(称为事理说明文)(二)、说明特征:就是这一事物有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也就是这一事物的个性、特殊性。
(三)、说明方法: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画图表、摹状貌、引用、举例子、打比方1、下定义说明方法(1)概念:用简洁、准确、科学的语言概括地介绍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方法就是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2)注意事项:①下定义不能用比喻句和否定句,一般用陈述句。
②下定义时,应认识清楚说明对象的属性,找出说明对象的特点。
③下定义时,语言简洁、明了。
2、作诠释说明方法(1)概念:就是对说明对象作一些解释说明。
(2)作诠释与下定义的区别:下定义在语言、句式上都有严格的要求,它必须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而作诠释比下定义要自由灵活,它不要求完整的揭示事物的全部本质特征。
注:区分作诠释与下定义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下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作诠释。
(大部分适应,不是所有都行)3、列数字说明方法(1)概念:运用具体数据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2)作用(好处):数字具有科学性、权威性。
使说明更简明、精确、具体、更有说服力。
4、分类别说明方法(1)概念:将所要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范围和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别和方面,一类一类地进行说明的方法。
(2)注意事项:科学的分类要做到正确、对等、包举(详见书上184页)(3)作用(好处):眉目清楚、条理分明。
5、作比较说明方法(1)概念:运用不同的事物之间(横比),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时期(纵比)、不同方面之间的比较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2)分类: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3)作用(好处):更准确的说明事物的特征6、画图表说明方法(1)概念:运用表格,图形来直观明了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说明文知识点归纳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事物、解释事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进行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有所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一、说明文的分类1、事物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例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
这类说明文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方面进行客观而准确的说明,让读者对该事物有清晰的了解。
2、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则侧重于阐释事物的本质、内在规律,如《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等。
它会深入剖析事物的成因、原理、关系等,帮助读者理解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
二、说明文的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说明。
比如在介绍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历史事件的演变等时,常常会采用这种顺序。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左到右等依次进行说明。
常用于介绍建筑物、地理环境等。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常见的有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主要到次要等。
三、说明文的说明方法1、举例子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
例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通过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具体的例子,让读者对我国石拱桥的特点有更直观的认识。
2、作比较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
比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将卢沟桥与两岸河堤进行比较,突出了卢沟桥的坚固。
3、列数字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征,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像:“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 5082 米,两端宽 96 米,中部略窄,宽 9 米。
说明文的知识要点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一)、说明文的分类:1、按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
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等。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2、按语言特色或写作方法平实说明文(一般性说明文)、生动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二)、说明对象及其特征:1、说明对象: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就是说明对象。
2、说明对象的特征:指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志,是某一事物所具有而别的事物布不具有的特点。
(三)、说明文的顺序:1、时间顺序:以时间的推移说明事物的变化过程。
即以时间的先后安排说明的内容,介绍事物的发生、发展、演变、事物的制作过程以及步骤的一种说明顺序,多用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
2、空间顺序:按被说明对象的空间存在形式,自上而下、由前而后、从外到内、从左到右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
多用表示方位的词语。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内部的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规律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
常见的逻辑顺序有:由现象到本质、由特点到用途、由原因到结果、由整体到部分、由主要到次要、由概括到具体、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
多用表示逻辑层次的关联词语。
(四)、说明文的结构:1、总分式;总—分,如《苏州园林》;分—总,如《日本平家蟹》总—分—总,如《中国石拱桥》;2、递进式:各层之间的关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
如:《生物入侵者》3、并列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并列的。
如《电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4、连贯式:按照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次,各层次之间前后互相承接。
(五)、说明的方法以及作用:1、举例子:运用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方法。
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收到对事物认识具体、印象深刻的效果。
一、几组概念的区别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引用、对偶、设问、反问、(主要)借代、反复、反语、通感(次要)2、表达方式:叙述——(有什么、存在什么)如:《苏州园林》中“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描写——(什么样子)如:《苏州园林》中“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盘曲嶙峋的枝干”说明——(是什么、特点、用途等)如:《苏州园林》中“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等)如:《苏州园林》中“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抒情——(表达自己的情感)如:《阿长与<山海经>》中“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3、说明方法:引用——引述别人的话或看法,增强文章说服力。
列数字——能使读者对说明对象有准确的了解。
比如,说某同学个子“比较高”,这“比较高”究竟是多高,各人的理解可能相差甚远,所以不如说该同学身高1、76米来得明了作图表——除了准确外还更直观。
举例子——一般先介绍某种现象或某种道理,然后举具体的例子,增加可信度。
分类别——分类,是从特定的目的出发,按照一定的标准,通过比较事物各构成成分之间的异同所作的划分与组合。
一般有明显的语言标志“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打比方——等同于“修辞手法”中的“比喻”,同样为使事物更形象可感。
作比较——为了说明某事物的特征,可以把这个事物同另一事物作比较,在比较中更易于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一般有“比”、“相当于”、“与……相类似”等字眼。
例如,为了说明水的性质,可以拿它同冰比形状,同豆浆比颜色,同酒精比气味。
一比,就比出水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摹状貌——等同于“表达方式”中的“描写”,为了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清晰。
下定义——通过下定义,指出事物的性质特点,使它与别的事物区别开来。
作诠释——由于下定义要求很严格,所以有时用诠释的方法来阐明事物的某些特点。
说明文知识介绍
导读:说明文知识介绍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
《中国石拱桥》属于前者,它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征。
《大自然的语言》属于后者,文章科学地说明了物候学知识。
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等。
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一方面服从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选择的自由。
是采用某一种说明方法,还是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是采用这种说明方法,还是那种说明方法,可以灵活,不是一成不变的。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
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
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
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
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时间顺序容易表示清楚。
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让读者看明白。
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正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说明的实用性很强,
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由于说明的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总之不拘一格。
阅读说明文和写说明文可以联系起来。
上面谈到的所要把握的四点,阅读说明文要注意,写说明文也要注意。
`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