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 年高考全国II 卷作文看“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重要性及2019 年作文分析与预测
- 格式:pdf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3
2018年高考结束后,使用全国II卷的考生大多认
为语文试题较难,理由有两个:一个是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题型发生了变化,另一个就是作文试题的审题较
难。其中,作文审题难度的加大给考生带来强烈的不适
感。究其原因,这与近两年高考连续考查“任务驱动型”
材料作文,语文教学在备考复习时弱化作文审题的难度、忽视事理型材料作文的训练不无关系;深层的原因
则是考生思维能力较弱、思维品质较差。
●2018年高考全国II卷作文有关“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问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学
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语言建构与
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与过去的课程标准相比,2017年版
的课程标准在“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做了具体而明确
的要求,“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
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
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2017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也强调了对考生思维能力方面的考查,提高了对
考生思维品质的要求。论述类文本阅读新增了“阅读论
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
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要求。与之对应,2017年高考
全国三套语文试卷的论述类文本第2题考查的是“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检测考生“基于文本内容,对文本
的论证前提、论证手法、论证逻辑和论证内容的关系形
成认识”的能力。第21题考查了“文段中存在的推断问
题”,这不仅检测考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而且要求
“注意表意要符合逻辑”,直接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做了考查。
2018年高考全国II卷的作文试题,无论是从审题立意方面看,还是从写作表达方面看,都需要考生具有
较强的思维能力,而且要对思维方法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从这道高考作文阅卷情况,可见高中语文教学在“思
维发展与提升”方面的落实并不尽人意。
2018年全国II卷作文的作文试题如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防护,英美军方调查
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
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
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
确的。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
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道作文试题的素材来源于“幸存者偏差”现象。从试题形式看,是传统的材料作文,没有采用近两年高考
常用的“任务驱动”形式;从材料内容看,属于“事理型”
材料作文,与2014年课标甲卷作文“给野生动物喂食”、2012年课标卷作文“修船工与船主”等作文相似。如果
说历年高考作文材料的分析都需要考生运用思维能力
的话,2018年这道作文试题则更进一步,作文试题的材
料本身就与思维方式相关。作文材料中共有英美军方和沃德两个角色,双方就
战机哪些部位需要加强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英美军方
的想法是,调查幸存飞机的弹痕分布→哪里弹痕多就加
强哪里。沃德的看法是,弹痕少的部位受到重创后战机很难返航→这些数据被忽略→更应注意弹痕少的部位。
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作文材料中,“英美军方”和“沃德”对加强战机的哪个部位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是由二者思考问题时的思
维方式决定的。英美军方在思维方式方面存在着不足,
如片面地、孤立地看待问题,只关注次要问题或者问题
的次要方面,认识问题时只看重表面现象,认识问题存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元
泽考
试KAOSHI
4040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着思维惯性……而沃德的思维方式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如能够
全面地、综合地看问题,能够抓问题的主要方面,能够透
过现象看本质,能够遵循事物的规律进行理性分析,能
够摆脱思维惯性,展开逆向思维……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2018年高考全国II卷的
作文在审题上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也就是需要考生通
过作文材料中的文字,借助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获得对“幸存者偏差”这一现象的理性认识。但从这道作文题
来看,很多考生在分析作文材料时的逻辑思维能力还需
要提高,他们在审题立意时出现了很多问题。如,考生理解作文材料时缺少综合分析,认为英美
军方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是“一味地提升自
己的短处,忽略了优势所在”;或者认为英美军方主观臆
断、缺少科学精神,完全忽略了材料中英美军方所做的
“调查”。考生不能求异比较。作文材料谈的是飞机需要在哪
些部位加强的问题,应该比较英美军方和沃德的看法的
差异来确定作文立意,但很多考生孤立地看待这一问
题,认为沃德发现了军方未发现的地方,具有创新品质,就此谈创新的价值。
考生思考问题时,不能由果溯因,构建因果链条。认
为沃德是正确的,是因为他是统计学家,具有科学精神;或者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就得出了“实践是检验真
理的唯一标准”。
…………
逻辑思维能力不单体现在对作文材料的理解分析上,还体现在考生的构思和写作过程中。考生写作时缺
少对作文核心观点的深入分析阐释,论证时逻辑思维能
力也存在着问题。如,多数考生的作文都是运用“观点+
事例+结论”的写作套板,缺少基于理性的分析、判断,甚或没有分析,只有事例的生硬堆砌。
除逻辑思维外,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还
包括形象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等能力要求,这些能
力在作文的写作过程中也是极为重要的。
从写作的角度来看,在构思和表达时都需要形象思维积极参与的。形象思维需要考生结合主观的认识和情
感进行审美判断,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
并能够运用文学语言创造、描述艺术形象。形象化是文
字具有表现力的一种体现,不仅记叙文、散文,即使是议论文的写作也同样需要形象思维,需要考生运用联想和
想象,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作文
评分标准中发展等级“丰富,有文采”的特征。仅就作文题目而言,《不被表象所迷惑》确实说明了沃德能够透过看清本质的特点,但可能不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果将题目拟为《莫让浮云遮望眼》,不仅化用了诗句,而且
将浮云喻为表象,具体可感,引人联想。又如,《惯性思维
不可要》能够说明英美军方决定飞机哪个部位弹痕多就
加强哪个部位是受到了惯性思维的支配,但未必会吸引读者,如果将题目拟作《打破思维的牢笼》,不仅能够写
出惯性思维对人们的束缚,还能表现出逆向思维的可
贵……无论是比喻、比拟等修辞的运用,还是事例生动
准确的表述,形象思维都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创造思维也是写作中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在作文
评分标准的发展等级有“有创意”的要求。创造思维通常
要求学生能够突破惯常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式,对已有的感觉体验重新组合,寻求规律,最终得出新的认
识。2018年高考全国II卷作文,有相当一部分考生能够
从材料得出正确的观点,写出符合题意的作文,但写作
过程中只局限于作文材料所给的“加强飞机哪个部位”
的内容,缺少扩散思维与聚合思维。与之相反,优秀的考生能够就材料中得出的观点,沿不同的方向思考,从文
学、历史、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得出独特、多维的看法,
体现了思维品质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使写作“有创意”。以上仅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创造思维角度简单
地列举了考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当然,在语文教学中
直觉思维、辩证思维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如果考生缺
少辩证思维,就可能在作文中一味地强调逆向思维的重要性,或者只强调要关注别人忽视的地方,那么走向了
极端,缺少在对立统一中认识问题的能力。
目前看,我省暂未实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年版)》,但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得以重视。尤其是核
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一直为高中语文教
学所忽视,而学科思维能力的缺失,会造成学生语言能
力发展后劲不足。正如课程标准所言,“语言文字运用和
思维密切相关,语文教育必须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
教师须要转变教学观念,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
与提升”。虽然说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但高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偏见,认为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
品质的提升是理科教学的重点,与语文学科没有多大关
联。但正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所说,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所以,高中语
文教学不可忽视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此外,高中语文教学以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为重
点,将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思维品质的提高渗透在阅读与考
试KAOSHI
4141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教学活动中。其中,在
表达与交流中,要求学生对现实生活有充分的感受与理
解,通过写作训练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丰富自己
的经验与语言表达,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
自己的发现。尤其是在写作教学中,教师更要以语言的
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
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
●2019年高考作文分析与预测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来展望一下即将到来的2019
年高考。从2015年开始,自主命题的省份开始分期分批
使用全国统一命题的高考试卷,作文试题也在不断寻求
突破,出现了“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越来越注重对学
科素养的考查,也越来越注重体现时代主题……
从2015至2018年五年期间,高考全国卷共计考查
了11道作文试题,通过分析这些试题,我们可以从中得
出以下认识:从考查形式看,高考作文以材料作文为主,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与传统的新材料作文并行;从考
查内容看,高考作文注重选择宏大高远的时代主题的同
时,也关注考生日常生活体验;从考查能力看,高考作文
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素养,尤其是关于“思维发展与提升”
方面的考查……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猜中高考作文试题。首
先,高考作文命题有意在三套试卷中使用不同的形式,
增加对命题规律预测的难度。如2018年三套全国卷作
文试题,一卷选取2000年至2035年中七个年份发生的
大事及预计达成的规划的目标作为命题材料,采用了任
务驱动的形式;二卷选用了“幸存者偏差”的现象,采用
了新材料作文的形式;三卷采用三条标语口号,展示改
革开放四十年的变化,没有选用任务驱动的形式。其次,
高考作文命题有意改变同一套全国卷作文试题的命题
规律,如全国二卷从2015年至2017年一直采用“任务
驱动型”材料作文,结果2018年高考回归了新材料作文。
虽然高考作文试题难以预测,但我们在备考时还是
要有一定之规。关于2019年高考作文的备考,须要关注
以下几点:
一、2019年高考作文注重考查以“思维发展与提
升”为主的学科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实施建
议”的“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部分,提出“以语
文学科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的要求,在学科核心素养
的四个方面中,高中语文教学一直忽视“思维发展与提
升”方面。虽然2019年全国Ⅱ卷的作文不会和2018年一样,重点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
升,但不可忽视作文试题中隐含的对思维能力方面的要
求。这一点从最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命题规律中清晰可
见。
二、2019年高考作文选择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形
式的概率很大
2015年高考后,考试中心张开首次提到“任务驱动
型材料作文”,引起了师生的关注。不过,从2015年至
今,全国卷共计11道作文试题,有7道是任务驱动型材
料作文,4道是非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从这一点来看,
2019年全国Ⅱ卷考查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可能性很
大,毕竟在各类作文试题中,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材
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则较好地解决了材料
型作文的泛角度与阐释型作文收缩性之间的矛盾”。
三、2019年高考直接考查体现时代主题作文的可
能性在降低
从各地模拟题来看,作文试题的选材不仅在“努力
地”体现时代性,更有甚者,将新闻中的一些社会热点事
件直接用作作文试题,如“重庆公交车坠桥”“高铁霸座”
等事件,美其名曰为时评。从2015年以来的作文试题来
看,多数作文确实具有宏大的时代背景,如2015年风采
人物评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2016年小羽创
业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2018年“世纪宝宝”的
成长、追梦与中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的重大事件和重要规
划相关,三个标志性口号与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相关……
相当多的师生备考时关注点集中在时代的发展变化上,
而忽视了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的内容。
四、2019年高考存在提供两道或两道以上作文题
供考生选择的可能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实施建
议”的“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部分指出“测试
形式要创新,多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题目,体现学生个
性”,可见,高考作文可以设置两道作文题供学生选择,
这种形式在部分自主命题省市的作文试题中出现过;而
且,考试中心的工作人员在高考阅卷期间调研时,也曾
征求过对这种作文试题形式的看法。
总之,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仍将体现稳中求变、传
承创新的特点。所以,备考时,我们要关注学生思维发
展、思维品质的提升,重视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这样,
在面对高考作文试题时,我们才能胜似闲庭信步。
编辑/李莉E-mail:*****************考
试KAOSHI
4242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