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 程 量 计 算 表—地下室防排烟
- 格式:xls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9
防排烟计算
1、储烟仓高度(本工程走廊不做吊顶)
地下室:机械排烟, 主梁高为0.4米,储烟仓高度取1.0米
2、最小清晰高度:
地下室:Hq=1.6+0.1xH’=1.6+0.1x3.15=1.915米
满足储烟仓底部距地面的高度大于安全疏散所需的最小清晰高度。
3、排烟:
1)、地下室机械排烟量计算:
排烟系统计算风量按不小于60m3/(h.m2)计算。
35#楼:
地下一层:378*60=22680立方米/小时;
地下二层:355*60=21300立方米/小时。
设计风量不小于计算风量1.2倍,
地下一层:22680*1.2=27216立方米/小时
地下二层:21300*1.2=25560立方米/小时
2)、地下室自然补风:
设窗井自然补风,补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50%,窗距地0.5,高1.0米,在储烟仓高度以下。
4、自然排烟
本工程防烟楼梯间采用自然排烟方式,开窗面积满足规范要求。
防烟楼梯间最高部位设置不小于1.0m外窗。
5、前室加压送风
加压送风系统计算风量45000立方米/小时,设计风量54000立方米/小时,送风口设置于前室顶部。
地下室消防与通风工程施工方案——消防排烟通风工程一、项目背景地下室作为大型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安全管理方面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
为了确保地下室内的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消防及通风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显得尤为重要。
二、工程概述消防排烟通风工程是地下室消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在火灾发生时,将烟雾和有毒气体迅速排出地下室,保障人员疏散及消防人员救援。
本次施工方案将重点介绍消防排烟通风工程的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三、施工要点1. 设计方案验证在进行施工前,需要对消防排烟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认真验证,确保设计方案符合规范要求,保证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2. 材料与设备准备选用符合国家标准且质量可靠的消防排烟通风系统材料和设备,并做好验收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和设备质量。
3. 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配备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并保证相关人员具备应急处理能力。
4. 施工流程① 开展消防排烟通风管道的安装工作,确保管道的连通性和稳定性;② 安装消防排烟通风风机及控制设备,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布置;③ 进行系统的联调测试和巡检工作,保证系统运行正常。
四、注意事项1. 做好与其他工程部分的协调工作,确保消防排烟通风工程与其他工程部分的顺利衔接;2.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不得进行擅自改动;3. 施工过程中实行24小时监督、巡检制度,确保施工质量;4. 施工结束后,进行系统的调试和性能测试,保证系统运行正常。
五、总结通过本次地下室消防与通风工程施工方案的详细阐述,可以更好地指导消防排烟通风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确保工程质量,保障地下室内人员的安全。
同时,也提醒相关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安全,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浅析建筑地下室防排烟设计【摘要】本文主要就高层建筑的地下室的防排烟设计要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筑设计人员需要为烟气的排放控制提供良好的客观条件。
【关键词】地下室;防排烟;设计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城市人口密度几句膨胀,导致城市土地资源愈加匮乏,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成为未来工程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
地下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的地下室成为了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主要手段。
建筑物的地下室由于通风条件的限制,对流条件不足,在遇到火灾发生的情况,由于氧气不足而导致烟尘大,地下室内温度上升较快,降低地下室内的能见度,容易出现人员恐慌而导致踩踏事故或其它意外情况的发生。
高层建筑地下室一般用于给排水、电气或者暖通设备的装备房以及作为地下车库使用。
常见的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多为1~3层,地下室入口较少,空气流通不顺畅,对于火灾的防范较为困难。
因此做好高层建筑的地下室的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对于确保建筑物内的人员的安全疏散、灭火并控制火势具有现实意义。
1、建筑设计为烟气控制创造条件高层建筑的地下室的火灾发生时,烟气会较上部结构更难处理,主要是由于地下空间较为闭塞,没有足够的通风口将烟气排除,且没有自然光线。
一般的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内的烟气借助管道统一排出,显得地下室内的排烟方式较为单一,且由于排烟设备一般是电力控制的,当方式火灾时容易断电,而使得排烟系统无法运行。
所以,建筑设计人员对于建筑物的布局进行地下室烟尘排放环境的设置是必要的。
建筑设计人员在对建筑物的地下室进行整体布局和排烟功能的设置时,要考虑使得地下室内的布局有利于烟气排放,平面布置要足够简单、平整,减少地下室内的过多的变化和高低错落的设计,这样对于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时不会出现过多的恐慌情绪;此外需要结合整个建筑物的整体规划,并考虑城市空间的特点,来考虑如何打破建筑物地下室的封闭性,可以丰富地下室的空间结构和通风环境,为更好的排烟控烟创造良好的环境。
地下室通风与排烟设计简介:从通风排烟系统划分、通风方式及通风排烟风机选择方面,介绍了高层建筑地下室通风系统和排烟系统相结合,以充分利用地下室上部空间的设计方法,包括解决从平时运行到火灾运行的可靠转换的做法。
强调了风机的选择、布置及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字:地下室通风,排烟设计高层建筑地下室面积大,层数多为1~3层,除大部分作地下车库外,常设置部分设备用房,如高低配电室、水池、泵房、通风排烟机房及空调冷冻机房。
若设有六级人防地下工事,则地下层还应设有人防进出风口部分(滤毒室、进风机房、密闭通道、消毒通道、扩散室、活门室等)。
因此,地下室集中了水电、通风空调大部分管线,特别是通风排烟管道,尺寸大,系统多。
在工程设计中,有必要把平时通风管道兼作火灾时该区的排烟管,以减少地下室上部空间占用及风管用量,而排风排烟机合理组合及控制,对于火灾时排风排烟系统可靠地转换为排烟系统就显得很重要。
1系统划分通风排烟系统划分应结合建筑防火分区来考虑,做到既有利于通风系统兼作排烟系统,又不会出现排烟风管跨越防火分区的现象。
根据文献[1],地下室在设有自动喷淋灭火设施时,防火分区面积为1000m2,可分成2个防烟分区,排烟量按60m3/(h·m2)计算,该防火分区排烟量为60000m3/h,而平时通风量按换气次数8h-1计算,层高(净高)按3.9m计,通风量为1000×3.9×8=31200m3/h。
可见,平时通风量与火灾时排烟量相差约一半,而平时通风管主干管风速一般设计在8~10m/s,火灾时排烟风管风速允许最大达20m/s,所以使用一套风系统可以满足通风与排烟要求,但应注意,共用一套风管时风管应满足排烟风管所要求的壁厚(最小厚度不应小于1mm)。
所以每个防火区应设一套通风、排烟系统,按文献[1]还应设一套机械进风系统,进风量为火灾时排烟量的一半。
此进风系统除保证火灾时启动补风外,最好平时也能开启补风,特别是对于地下二层及更深层的地下室,靠车道补新风已不可能。
地下室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土地利用率也越来越少。
为了能够更好,更充分发挥土地的作用,摩天高楼早已是屡见不鲜,地下土地的利用花样也越来越繁杂。
地下室通风问题早已成为地下土地利用中的难题和难关,虽然随着技术的进步,地下室通风以及防排烟设计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本文就主要围绕地下室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作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地下室;通风设计;防排烟系统;系统设计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地已经十分拥挤,用地紧张已经成为了城市开发建设的阻碍因素,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经成为了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重要途径之一。
地下室的通风以及防排烟设计是保证地下室安全使用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加强地下室的通风以及防排烟设计十分必要。
二.建筑地下室的特点大型地下室是当今建筑的一大特征,住宅建筑地下室主要功能区域有:汽车库、自行车库、电气设备用房、水泵房、柴油发电机房等。
其主要特点是建筑面积较大,一旦发生火灾,疏散扑救工作较地上建筑困难。
同时地下室水电通风等管线多而且复杂,位于塔楼下的区域结构异形柱较多,影响管道走向,且要保证汽车库等的层高要求等。
因此需要设置经济合理的通风及防排烟系统,以保证地下室各功能区平时使用要求及火灾时人员疏散及消防扑救的要求。
三.地下室通风设计的要求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的颁布和实施,大多数民用建筑都要求设计带人防工事的地下室,汽车库和设备用房,战时转换成人防工事,且大多数为五、六级二等人员掩蔽所。
对于平战结合的防空地下室,通风系统的设计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系统:平时的送风、排风系统;消防时的防烟、排烟系统;战时的送风、排风系统。
其中送风系统有清洁式通风、滤毒式通风、隔绝式通风。
通风系统较多,相互转换复杂,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应做好各通风系统的相互转换,以简化系统,节约投资,并减少平战转换工作量。
四.各功能区通风及防排烟设计1.汽车库根据规定,面积超过2000m2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通风、防排烟计算书项目名称:中铁·滨江国际子项名称:2栋~9栋、地下室专业:暖通空调设计人员:校核人员:深圳星蓝德工程顾问2014年03月2栋2栋为地上32层,地下1层,一类综合楼。
一、加压送风计算一、核心筒防烟楼梯间设加压送风系统JY(防烟楼梯间送风、前室不送风)。
分区设置:-1F~±为低区,± ~32F为高区。
低区:按《高规》8.3.2条,通过计算比较得,加压风量为37500m³/h。
选用一台HL3-2A-№型低噪声混流风机,风量42680m3/h,全压436Pa,电机功率11Kw。
转速720 r/min。
加压送风口为自垂百叶风口,规格为600x600mm,地下一层共设置两个,风口底标高别离为,。
高区:按《高规》8.3.2条,通过计算比较得,加压风量为54000m³/h。
选用一台HL3-2A-№11A型低噪声混流风机,风量59214m3/h,全压961Pa,电机功率22Kw。
转速960 r/min。
加压送风口规格为400x400mm,每层设置。
二、核心筒合用前室设加压送风系统JY。
分区设置:-1F~14F为低区,15F~32F为高区。
按《高规》8.3.2条,通过计算比较得,高区、低区的加压风量均为22500 m ³/h。
选用两台HL3-2A№8A型低噪声混流风机,风量25413m3/h,全压508Pa,电机功率。
转速960 r/min。
加压送风口为常闭多叶加压送风口,规格为600x800mm,每层设置,火灾时同时开启风口数为3个。
3、物管用房防烟楼梯间设加压送风系统JY(防烟楼梯间送风、前室不送风)。
物管用房防烟楼梯间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送风方式为防烟楼梯间送风、前室不送风,按《高规》8.3.2条,通过计算比较得,加压风量为25000m³/h。
选用一台HL3-2A-№9A型低噪声混流风机,风量26876m3/h,全压362Pa,电机功率4Kw。
附录四—F防(排)烟系统施工安装质量资料目 录序号资 料 名 称编号页数1防(排)烟系统质量保证资料核查表F-12图纸会审记录13设计变更明细表24技术交底记录35施工技术核定单46施工组织设计(方案)57开工报告68设备材料相关证件汇总表79设备开箱检查记录810材料检查记录911消防配电线路敷设检查记录1012消防配电线路隐蔽验收记录1113防(排)烟系统风管及配件制作检查记录表F-214防(排)烟系统风管及配件安装检查记录表F-315防(排)烟系统管道防腐施工记录F-416防(排)烟系统送风口、排烟口安装检查记录F-517防(排)烟系统阀门安装检查记录F-618防(排)烟系统隐蔽工程验收记录F-719防(排)烟系统基础复测记录F-820防(排)烟系统风机安装检查记录F-921防(排)烟系统通风管网技术试验记录F-1022防(排)烟系统风口风量试验记录F-1123防(排)烟系统风机试验记录F-1224防(排)烟系统风机试运转记录F-1325防(排)烟系统系统调试报告F-14序号资 料 名 称编号页数26通风空调及防(排)烟系统自检报告F-1527竣工报告1228设备移交清单13防(排)烟系统质量保证资料核查表编号:F-1工程名称东方钢材城科技大楼建设单位江苏东方钢材城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江苏富源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核查日期年 月 日类别项目份数核 查 情 况前期图纸会审、技术交底记录2属实设计变更、技术核定单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属实开工报告1属实出厂检验设备(材料)相关证件汇总表1属实设备(材料)检查记录2属实隐蔽验收记录风管隐蔽验收记录1属实消防配电线路隐蔽验收记录1属实安装各类安装检查记录8属实各类测试、试验记录4属实检查试验记录调试报告1属实自检报告1属实竣工报告1属实设备移交清单1属实其他核查意见:经检查,各类资料齐全,符合要求技术负责蒋占国质 检员陆军第册第 1 页排烟系统图纸会审记录编号:1工程名称东方钢材城科技大楼建设单位江苏东方钢材城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无锡市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江苏富源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会审地点工地会审日期年 月 日会审主题消化图纸图纸会审内容1、消化设计图纸2、业主对本工程的具体要求议定事项设计单位代表建设(监理)单位代表施工单位代表余田福注:设计修改应由设计单位另发变更通知单。
25-353~4≤2
35-504~72~3
50-656~93~5
65-858~125~8
通风机与消声装置之间风管风速不大
于10m/s
四、消声、隔振要求
暖通规范消声隔振章节
设备转数小于等于1500r/ min时宜选用弹簧隔振器,设备转数大于1500r/min时宜选用橡胶等。
弹性材料垫块或橡胶隔振器。
对弹簧减振器的适用范围进行限制,并不意味这它不能用于高转数的振动设备,而是因为采用橡胶等弹性材料已能满足隔振要求。
而且做法简单,比较经济。
技术措施消声隔振章节
1.进出机房的风管阀件尽量设在机房内部。
2.吊装风机、空
调箱、新风机设金属弹簧减振吊钩,风机盘管,有必要时,可采用橡胶减振吊钩。
3.冷热源机房的上层为噪声和振动要求标准较高的房间时,机房内水管宜采用橡胶减振吊钩。
4.空调机组设在最底层地下室时,可直接采用橡胶隔振垫隔振,安装在楼层时宜采用金属弹簧减振器。
五、防排烟系统见防排烟常用数据查询表(本工作表后边)
六、空调水系统常用管径、管材壁厚、水管流速、水管管径快速计算等见后续查询表(本工作表后边)。
XX地下室消防与通风工程施工方案消防排烟通风工程目录1.施工部署 (3)1.1工程概况 (3)1.2人员准备 (4)1.3技术准备 (5)1.4主要施工机械选用表 (5)1.5 ISO9002质量保证——施工过程控制部署 (5)1.6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7)2.施工方案 (7)2.1消防管道及水喷淋系统 (7)2.2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12)2.3通风与防排烟工程 (16)3.进度计划表 (21)4.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1)5、重要部位质量通病及防治办法 (21)5.1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21)5.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消火栓给水系统。
(23)6.安全保证措施 (23)7.进度、工期保证措施 (25)8.文明措施 (26)1.施工部署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江城国际瑞虹苑中心绿地人防工程,建筑面积约6700m2,平时为汽车停车库,分为三个防火分区。
战时为六B级和六级人员掩蔽部,分为三个防护单元。
本次投标内容为人防消防工程,只针对喷淋及消防、火灾报警和通风系统编制施工方案。
1.1.1水喷淋及消防管道系统本工程设置自动喷水、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并配置灭火器。
自动喷水系统按中危险‖级设计,消防水量为40L/S,火灾延续时间为1h;人防地下室消火栓室内消防水量为10L/S,火灾延续时间为2h;配置MF4手提式灭火器48个,计16个设置点。
1.1.2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本工程采用(集中)报警控制系统。
消防自动报警系统按(两总线环路)设计,任一点断线不应影响系统报警。
火灾时,消防报警控制室根据火灾情况控制相关部位的排烟防火阀、防火调节阀、防火风口并启动相应补风机、排烟风机,排烟阀280℃熔断关闭,防火阀70℃熔断关闭,风机的动作信号反馈至消防控制室。
消防控制室根据火灾发生区域,自动或手动(以手动为主)启动火灾广播(火灾声光报警器),及时指挥、疏散人员撤离火灾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