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翻译: 月光照在院中,像水一样澄澈透明,
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 和柏树的影子。
课文朗读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借助联想和想象,赏析 你读到的月夜景色。
运用比喻,把月光比作积水,把竹 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荇,“积 水空明”写月光的澄澈清明,“藻、荇 交横”写竹柏影子的清丽淡雅。点染出 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 美妙境界。
张怀民:名梦得,清河人,他于元丰 六年贬谪到黄州初到时寓居在承天寺曾筑 亭于住院所之旁,在那里可以纵览江山的 胜概,苏轼名之为“快哉亭”。张怀民被 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 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决不挂怀贬 谪之事,公务之余,以山水怡情悦性,处 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 人。
答谢中书书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 “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中国古代的 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 性的结合十分完美。书信文学功能多种多样, 可以抒情,也可以写景,可以写私人化的事 件和感情,也可以谈论文学,谈论政治等。 (记事陈情)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 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 人。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 人物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思想家、 医学家、文学家。有《陶隐居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古今异义
晓雾将歇 古义:消散。
夕日欲颓 古义:坠落。
今义:休息。 今义:衰败,萎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