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钠的副作用
- 格式:docx
- 大小:16.13 KB
- 文档页数:2
丙戊酸钠作用丙戊酸钠,化学式为C6H11NaO2,是一种丙二酸钠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以下是关于丙戊酸钠的一些作用的介绍。
首先,丙戊酸钠具有抗痉挛作用。
它可以通过抑制神经传递物质的释放,减轻肌肉的过度收缩,从而缓解痉挛。
丙戊酸钠常被用于治疗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和不适,如肌肉痉挛性头痛、颈椎病等。
此外,丙戊酸钠还有局部麻醉作用。
当丙戊酸钠局部应用时,它可以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从而减少身体局部区域的疼痛反应。
因此,丙戊酸钠常被用于局部麻醉,比如手术前的皮肤麻醉和牙科手术中的局部麻醉。
此外,丙戊酸钠还有抗炎作用。
它可以抑制炎性细胞的活动,减少炎症反应的发生。
因此,丙戊酸钠可以用来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等。
在临床上,丙戊酸钠还常被用于治疗癫痫。
癫痫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丙戊酸钠可以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兴奋性,减少癫痫发作的频率和强度。
丙戊酸钠对癫痫的治疗作用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除了以上作用,丙戊酸钠还可以用于治疗药物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疾病。
它可以通过促进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加速中毒物质的清除。
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丙戊酸钠可以通过减少神经细胞失活引起的酸中毒,维持细胞内外的酸碱平衡。
尽管丙戊酸钠有许多好处,但它也有一些副作用需要注意。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头晕、疲倦等。
此外,丙戊酸钠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和呼吸困难等。
因此,在使用丙戊酸钠时应注意患者的过敏史,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
总之,丙戊酸钠是一种具有抗痉挛、局部麻醉、抗炎和治疗癫痫等多种作用的化合物。
它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相关疾病的治疗。
然而,在使用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密切注意患者的身体反应和副作用的发生。
丙戊酸钠的功效与作用丙戊酸钠是一种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丙戊酸钠的功效与作用。
一、丙戊酸钠的药理作用丙戊酸钠是一种抗癫痫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脑内突触后膜的过度兴奋而发挥抗癫痫作用。
具体来说,它通过阻断或减弱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在突触间隙内的释放,降低突触间隙内谷氨酸的浓度,从而减少谷氨酸的兴奋效应,起到抑制癫痫发作的作用。
丙戊酸钠还具有抗炎作用。
通过改变磷脂酰肌醇二磷酸(PIP2)的代谢途径,抑制前列腺素E2(PGE2)的产生,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此外,丙戊酸钠还可以抑制白细胞介素-1(IL-1)的合成,降低炎症介质的产生,减轻组织炎症反应。
二、丙戊酸钠的临床应用1. 抗癫痫作用:丙戊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抗癫痫药物,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癫痫发作,包括部分性发作、全身性发作和特殊类型的癫痫发作。
丙戊酸钠通过抑制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的释放,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效应,从而阻断癫痫的发作。
2. 积极抗炎治疗:丙戊酸钠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炎症性疾病。
例如,丙戊酸钠可以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等关节炎疾病;丙戊酸钠还可以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此外,丙戊酸钠还可以用于治疗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3. 镇痛作用:丙戊酸钠还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可用于治疗轻至中度的疼痛。
丙戊酸钠能够改变疼痛信号传导的途径,减弱疼痛刺激对中枢神经的敏感性,从而达到镇痛的效果。
丙戊酸钠对神经病性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月经痛等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 降低高温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超兴奋:丙戊酸钠可用于治疗中暑引起的高温中枢神经系统超兴奋。
高温中枢神经系统超兴奋是一种严重的中暑症状,常导致癫痫、抽搐、神志不清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严重危害。
丙戊酸钠能够通过抑制脑内突触后膜的过度兴奋,减轻中枢神经系统的超兴奋状态,从而缓解中暑引起的症状。
5. 其他作用:丙戊酸钠还具有抗氧化作用、抗肿瘤作用、降低脑水肿、减少细胞因子的产生等作用。
丙戊酸钠需终身服用吗?何时能停药?癫痫病是一种人们生活当中常见的慢性疾病,这种疾病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持续用药进行控制,而丙戊酸钠则是人们生活当中最常见的抗癫痫药物之一。
那么,你了解丙戊酸钠这种抗癫痫药物吗?这种药物需不需要患者终身服药?如果可以停药的话,患者又该在什么时候停药呢?什么是丙戊酸钠?丙戊酸钠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一种广谱抗癫痫药物,同时也是癫痫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最常用的一种抗癫痫药物,这种药物的本质是一种脑内GABA转氨酶抑制剂,能够有效减缓患者大脑当中的GABA的分解代谢,同时还能通过增强谷氨酸脱羧酶活性来加速GABA的生成,这虽然不能抑制患者的癫痫病灶放电,但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患者癫痫病灶异常放电状况的扩散,因此这种药物几乎适用于目前已知的所有类型的癫痫和发作,对癫痫患者病情的突发有着很好的应对效果,特别是对于全面性癫痫的控制效果更是非常好。
因此,很多癫痫患者都会在日常生活当中持续服用这种药物来控制自身的病情。
丙戊酸钠应该怎样使用?在癫痫患者的日常生活当中,持续服用丙戊酸钠可以有效的避免患者病情的发作,而采取正确的药物用法用量则是控制病情的关键。
在用药的过程当中,成年癫痫患者需要先按照自身的体重服药,通常情况下按每千克体重服药5~10毫克起步,并在持续用药一周后开始逐步增加药量,直到某次的服药量刚好能够控制癫痫发作或是服药量到达每千克体重30毫克为止。
另外,当患者使用丙戊酸钠的剂量超出250毫克时,则需要注意将药物在当天内分为2~3次服用,否则单次用药量过多会导致患者的胃肠受到严重的刺激;而未成年癫痫患者服用丙戊酸钠的剂量可以与成年人一样按体重进行计算,直到患者不能耐受或是能够控制其病情为止。
丙戊酸钠有什么副作用吗?虽然丙戊酸钠对于癫痫患者的病情有着良好的控制效果,但长期用药的情况下患者也有可能出现一些药物副作用,其中最常见的药物副作用就是对患者胃肠道健康的影响,包括腹泻、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胃肠道痉挛等;由于丙戊酸钠是一种通过肝脏代谢的药物,因此长时间服用药物的患者的肝功能很有可能受到损伤,患者需要每两个月前往医院进行肝功能的检查;另外,部分患者在持续用药期间还会出现短暂的脱发、便秘、疲乏、头痛等变化,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并发症。
德巴金又称丙戊酸钠,其不良反应有:
1.神经系统,可见共济失调,无力,异常运动,生理震颤增加,面部及肢体抽搐,偶见中枢过度兴奋症状,失眠.偶可引起继发性全身性抽搐发作.
2.消化系统,常见厌食,恶心,呕吐,胃痛及腹泻,但继续治疗则症状减轻.有发生急性胰腺炎,肝功能不全的报道.少数甚至出现肝衰竭而致死亡.
3.血液系统,偶见皮下出血,贫血,白细胞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
4.内分泌系统,可见进食欲亢进,体重增加.有发生高甘氨酸症和高甘氨酸尿症的报道.
5.泌尿生殖系统,可见闭经或月经失调.
6.皮肤,少见过敏性皮疹,偶见暂时性脱发.
7.耳,偶可发生可逆或不可逆的听力丧失,但与本药的因果关系尚未明确.
一般来说,这种药物不会影响智力的,可以放心服用.另外,注意服本药要定期查肝功能,餐后服用,可减少本药对胃肠道的损害,用药期间应禁酒,出现明显的副作用时停药,停药时应逐渐减量,勿骤停.。
丙戊酸钠副作用
丙戊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抗癫痫药物,用于治疗癫痫和其他神经系统紊乱症状。
虽然丙戊酸钠可以有效地控制癫痫发作,但它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首先,丙戊酸钠可能会引起一系列消化道不良反应,例如恶心、呕吐、腹泻和胃痛等。
这些副作用可能会导致患者食欲不振和体重下降。
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口干和口腔溃疡等不适症状。
其次,丙戊酸钠还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导致头痛、头晕、失眠和不安等。
一些患者甚至可能会出现混乱、抑郁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会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除此之外,丙戊酸钠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和过敏性休克等。
对于已经患有过敏性疾病的患者,服用丙戊酸钠时要特别注意。
此外,丙戊酸钠也可能对血液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导致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降低。
这可能会增加患者感染和出血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丙戊酸钠时,医生需要监测患者的血常规,以确保患者的血液指标在安全范围内。
最后,长期使用丙戊酸钠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肝功能损伤的副作用。
这通常表现为肝酶升高、黄疸、肝腹水等症状。
因此,在使用丙戊酸钠期间,患者需要定期检查肝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肝损伤问题。
总的来说,丙戊酸钠是一种有效的抗癫痫药物,但它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虽然大部分副作用相对轻微和可逆,但对于一些患者来说,这些副作用可能会对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使用丙戊酸钠之前,医生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风险,并指导患者合理使用药物。
同时,患者在使用药物期间应密切关注自身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就医求助。
丙戊酸钠能长期服用吗?要注意什么?
有的孩子是因为遗产因素导致的癫痫,也有的人是因为在后天的时候受到了过度的惊吓导致了癫痫的出现。
出现了这种疾病后,往往会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所以患病后要注意及时的治疗。
而丙戊酸钠是一种治疗癫痫的常用药物,那么,这种药物在服用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能不能长期
服用呢?
丙戊酸钠口服溶液不仅可以用于治疗各类癫痫的全身性发作,尤其是失神发作和强直-阵挛发作,还可用于部分性发作。
丙戊酸钠口服溶液能很好控制癫痫发作,但是需要长期服用,否则无法针对癫痫发病机制入手治疗,是不能从根本上彻底杜绝癫痫发作,同时长期服药可排除体内血药浓度过高而引起药物中毒等一系列不适应症状,如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身体免疫力下降,肝脏等损伤。
另外,在服用丙戊酸钠口服溶液时,应当清楚以下的注意事
项:
肝功能异常发生情况,极个别有报导严重肝损害甚至死亡。
最高危的病人,特别是接受多种癫痫药治疗者,有严重癫痫发作的婴儿和3岁以下的儿童。
尤其是那些伴有脑损害,精神迟滞和或遗传代谢或退化性疾病者。
3岁以后,发生率明显下降,并随年龄增长而进一步下降。
在大多数病例,肝损害在治疗头六个月里出现。
可疑症状:临床症状是早期诊断的依据。
特别是黄疸出现之前,出现下列症状应考虑到肝脏功能损害的可能,特别是那些高危病人。
采用口服丙戊酸钠来治疗癫痫,需要长期的服药,但是长时间的服药后,可能会导致肝功受到损伤,也可能会引起药物中毒,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等问题,所以在服药期间要注意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后,及时找医生沟通,尽可能的缓解药物带来的危害。
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治疗癫痫患者的效果对比
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是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它们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来减少和控制癫痫发作。
下面将对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进行效果对比。
丙戊酸钠(简称丙酸钠)是一种广谱抗癫痫药物,适用于多种类型的癫痫发作,包括部分性发作、全身性发作和特殊类型的癫痫发作。
丙酸钠通过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少突触间隙中的神经传递,从而减少癫痫发作。
丙酸钠的起效快,可以迅速控制癫痫发作,适合急性和严重的癫痫发作。
丙酸钠的用药副作用较多,包括消化系统反应、头晕、嗜睡等,且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免疫功能下降等问题。
而卡马西平是一种选择性钠通道阻滞剂,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癫痫发作,尤其是部分性发作的治疗。
卡马西平通过阻断神经元膜上的钠通道,抑制过度兴奋的神经元活动,从而减少癫痫发作。
卡马西平的起效相对较慢,需要一个逐渐增加剂量的过程。
卡马西平的主要副作用包括嗜睡、肝功能异常、皮疹等,但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骨质疏松等长期副作用。
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对于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是相似的,都能有效减少和控制癫痫发作。
丙酸钠起效快,适用于急性和严重的癫痫发作,但副作用较多;卡马西平起效较慢,适用于慢性和轻度癫痫发作,副作用较少。
在具体使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反应选择药物。
医生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用药监测和管理,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丙戊酸钠的使用指南丙戊酸钠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本文将向读者详细介绍丙戊酸钠的使用方法、适应症、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正确使用该药物。
一、丙戊酸钠的使用方法丙戊酸钠通常以注射剂的形式供应,必须由医疗专业人士在医疗机构内进行应用。
使用前,医生或护士将药物通过静脉注射给患者。
注射速度应缓慢,通常每分钟不超过5毫升。
丙戊酸钠的剂量和使用频率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二、丙戊酸钠的适应症丙戊酸钠主要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癫痫发作,尤其是难治性癫痫。
它可以作为其他抗癫痫药物的附加治疗,对于那些难以控制癫痫发作的患者尤为有效。
三、丙戊酸钠的副作用虽然丙戊酸钠可以有效治疗癫痫,但在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1. 神经系统反应:例如头晕、头痛、眩晕等;2. 消化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3. 皮肤过敏反应:可能出现皮疹、荨麻疹等症状。
如果患者在使用丙戊酸钠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如过敏反应、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求医疗专业人士的帮助。
四、丙戊酸钠的注意事项在使用丙戊酸钠之前,患者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注意事项:1. 妊娠和哺乳:如果患者怀孕或正在哺乳期间,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丙戊酸钠。
该药物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2. 药物相互作用:患者在使用丙戊酸钠时应告知医生所使用的其他药物,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丙戊酸钠的药效。
3. 肝脏功能:如果患者有肝脏疾病或肝功能受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丙戊酸钠。
4. 长期用药:丙戊酸钠通常是用于长期治疗癫痫的药物。
因此,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处方定期进行复诊,并定期检查肾功能、肝功能等指标。
总结:丙戊酸钠是一种在医疗领域广泛应用的药物,用于治疗癫痫患者。
在使用丙戊酸钠时,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在医疗机构内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使用。
同时,患者还需了解药物的适应症、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项。
在用药过程中,如出现严重副作用或不适应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咨询医生。
百家论坛丙戊酸钠所致不良反应临床分析谢雪梅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摘要:目的:对丙戊酸钠所致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丙戊酸钠治疗并进行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患者48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发生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本组483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者共计51例,发生率为10.56%,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皮肤及皮下组织。
有1例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表现为表皮坏死松解症。
患者通过用药剂量调整、换药、停药、支持对症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均得到缓解,康复后出院。
结论:丙戊酸钠所致不良反应无明显的性别、年龄差异,给药途径多为静脉给药,可对多系统造成累及,临床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用药监测,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
关键词:丙戊酸钠;不良反应;临床分析临床上,丙戊酸钠属于一种常用的一线广谱抗癫痫药物,对各型小发作、肌阵挛性癫痫、大发作、局限性发展、混合型癫痫的治疗效果均十分明显[1]。
其显著特征为起效快,疗效好。
单药治疗能够对疾病进行良好的控制,复发率相对较低。
近几年,随着临床应用的广泛性增加,使得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
本次研究中,丙戊酸钠所致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接受丙戊酸钠治疗并进行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患者展开了观察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接受丙戊酸钠治疗并进行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患者,共计选择483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有男276例,女207例,年龄2个月-60岁之间,平均(41.2±11.3)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2],接受丙戊酸钠治疗。
剔除年龄超过60岁,合并肝肾功能减退以及用药复杂患者。
1.2方法1.2.1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丙戊酸钠治疗并进行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患者48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发生因素进行分析。
丙戊酸钠产生的不良反应新进展作者:周巍冯成红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2015年第1期周巍冯成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药学部四川省成都市610000【摘要】丙戊酸钠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广谱抗癫痫药物,对多种因素引发的惊厥、癫痫都有一定的效果。
口服吸收快,药物主要散布在细胞外液,多数用于服用其他抗癫痫药无效的患者。
但是丙戊酸钠在临床上会存在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例如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体重等都有一定的损伤。
文章主要针对丙戊酸钠在临床上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丙戊酸钠;不良反应;合理用药丙戊酸钠是一种有效的临床常用抗癫痫药物,目前在临床上尚无药物可以替代。
在丙戊酸钠的临床使用上不断有发现其新的不良反应。
丙戊酸钠的不良反应会涉及到人体的多个系统,其临床症状多样。
在众多不良反应中对患者人体的神经系统损害最大,其次是对人体消化系统的损害。
本文主要阐述丙戊酸钠的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1.1嗜酸细胞增多症嗜酸细胞增多症是指患者胸腔积液中有10%以上的嗜酸细胞,在排除其他疾病并且停止用药后才能够判断是由于服用了丙戊酸钠所引起的。
FERNONDEZ-PEREZR的文献研究报告已知7例服用丙戊酸钠患者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关。
1.2皮疹汪春运(2007)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有1例22岁双向情感障碍男性在服用丙戊酸钠0.6g 每天,连续16天后皮肤出现痱子状皮疹。
在出皮疹第一天患者停止用药后,第五天皮疹消退。
2妊娠与哺乳的不良反应2.1致畸产妇在妊娠期间服用丙戊酸钠的先天畸形率高达11%左右。
其中包括胎儿神经管缺损、骨骼异常、心血管异常等疾病。
因此美国相关药品管理部分已经将丙戊酸钠列为D类妊娠药物。
D 类药物即为有一定危险性的药物[1]。
YonkersKA研究指出产妇在妊娠17-30d期间服用丙戊酸钠会导致胎儿神经管缺损,发生概率在5%-10%之间,这一概率为普通人的300倍左右。
阿胜的编译《丙戊酸钠可增加新生儿出生缺陷风险》(2010)中指出,胎儿所出现的神经管缺损常出现在腰骶部,临床为脊柱裂。
丙戊酸钠缓释片的功能主治1. 丙戊酸钠缓释片简介丙戊酸钠缓释片是一种口服药物,它含有丙戊酸钠作为主要活性成分,并具有延缓药物释放的特性。
这种药物常被用于治疗一系列的疾病和症状。
下面将详细介绍丙戊酸钠缓释片的功能主治。
2. 丙戊酸钠缓释片的功能2.1 缓解发热丙戊酸钠缓释片可以有效地降低体温。
它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对体温调节的影响,达到缓解发热的目的。
丙戊酸钠缓释片常用于治疗感冒、流感等引起的发热症状。
2.2 减轻炎症丙戊酸钠缓释片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它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并促进炎症的愈合。
丙戊酸钠缓释片常用于治疗各种炎症相关性疾病,如关节炎、肌肉疼痛等。
2.3 缓解疼痛丙戊酸钠缓释片还可以缓解各种疼痛。
它能够通过抑制疼痛传导途径和降低疼痛物质的生成,减轻疼痛感觉。
丙戊酸钠缓释片常用于治疗头痛、牙痛、背痛等疼痛症状。
2.4 控制痉挛丙戊酸钠缓释片还可以起到一定的解痉作用。
它能够减少神经肌肉的过度兴奋,从而缓解痉挛症状。
丙戊酸钠缓释片常用于治疗痉挛性疾病,如肠道痉挛、痉挛性头痛等。
2.5 镇静安眠丙戊酸钠缓释片还具有一定的镇静和安眠作用。
它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促进睡眠的产生和维持。
丙戊酸钠缓释片常用于治疗失眠、焦虑等问题。
2.6 其他功能除了上述主要功能之外,丙戊酸钠缓释片还具有其他一些辅助功能。
例如,它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改善血液循环。
此外,它还有一定的抗过敏、抗氧化和抗肿瘤作用。
3.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时,有几个注意事项需要牢记:•丙戊酸钠缓释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请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药物,并严格遵守剂量和用药时间。
•不要超量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以免引起药物过量的副作用。
•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时,应避免酒精和其他药物的同时使用,以免产生相互作用。
•对于特定人群(如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和老年患者),在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前应咨询医生。
4. 常见副作用在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
丙戊酸钠缓释片有什么副作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是一种用途很大的药物,比如这种药可以治疗大家熟知的癫痫疾病,患者可以单独使用这种药治疗,也可以使用这种药辅助治疗,但大家都知道,很多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所以使用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必须要按照规定用药,如果自己使用过量,或者使用方式错误,都有可能会产生副作用。
★丙戊酸钠缓释片对身体副作用大吗?丙戊酸钠缓释片用于治疗全身性及部分发作性癫痫,以及特殊类型的综合症。
那么丙戊酸钠缓释片这种药对身体副作用么?丙戊酸钠缓释片用于治疗全身性及部分发作性癫痫,以及特殊类型的综合症。
成人口服用量每次200-400mg,每天2-3次,初次服用宜从小剂量开始,最好遵医嘱。
此药也有副作用,服药期间会出现一系列消化系统反应和肝功能损害副作用,服药期间应该定期检查肝功能。
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后,罕有肝功能损害致畸胎危险(见妊娠)神经病学障碍副作用,但是患者不用过于担心,要正确用药,副作用是会适当的减少的。
在德巴金(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期间,少数患者出现昏睡或木僵,并导致一过性昏迷(脑病),治疗过程中,可单独出现或和癫痫发作同时出现。
当剂量减少或停用时,这些副作用会减少,这些病例常发现在联合治疗特别是用苯巴比妥或突然增加丙戊酸剂量之后。
消化道紊乱(恶心、胃痛)多出现在治疗开始时,但是不需停止治疗,症状通常可在数天内消失。
短暂的和/或与剂量相关的副作用常有报导:脱发,轻度姿势性震颤和嗜睡。
已有报导单纯纤维蛋白原减少或出血时间延长,通常不伴有临床体征,此多发生于大剂量时(丙戊酸钠对血小板聚集第二期有抑制作用)。
血液系统副作用:多为血小板减少,罕有贫血、白细胞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
偶有胰腺炎的报导,有时导致死亡。
有脉管炎的报导无肝功能异常的单纯和轻度高氨血症时有出现,但不需要停止治疗体重增加,闭经及月经紊乱也有报导。
偶有报导可逆或不可逆的听力丧失,但其因果关系尚末明确。
丙戊酸钠副作用
丙戊酸钠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常用于治疗肝性脑病和抑郁症。
尽管丙戊酸钠在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但它也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
以下是一些丙戊酸钠可能造成的副作用:
1. 消化道不适:在使用丙戊酸钠时,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适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是暂时的,不过如果持续严重或出现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2. 神经系统反应:丙戊酸钠可能会对患者的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引起头痛、头昏、头晕等不适感。
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3. 过敏反应:少数人可能对丙戊酸钠产生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喉咙肿胀等症状。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药物,并及时就医。
4. 其他副作用:在使用丙戊酸钠过程中,还有一些其他不常见的副作用,例如心律不齐、血压下降、肝功能损害等。
如果出现这些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使用了丙戊酸钠。
总之,丙戊酸钠是一种有效的药物,但在使用时可能会引发一些副作用。
如果患者在服用丙戊酸钠的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处理。
丙戊酸钠的副作用是什么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丙戊酸钠的副作用是什么》的内容,具体内容:大家都知道,丙戊酸钠是一种常见的抗癫痫药。
那么大家是否知道丙戊酸钠有很多副作用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丙戊酸钠的副作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1.有血液病,肝病史,肾功...大家都知道,丙戊酸钠是一种常见的抗癫痫药。
那么大家是否知道丙戊酸钠有很多副作用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丙戊酸钠的副作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1.有血液病,肝病史,肾功能损害,器质性脑病患者慎用。
2.停药时应逐渐减量以防再次出现发作;取代其他抗惊厥药物时,本品应逐渐增加用量,而被取代药应逐渐减少用量。
3.外科手术或其他急症治疗时应考虑可能遇到的时间延长,或中枢神经抑制作用的增强。
4.用药前和用药期间应定期作全血细胞(包括血小板)计数、肝肾功能检查。
5.对诊断的干扰,尿酮试验可出现假阳性,甲状腺功能试验可能受影响。
6.使乳酸脱氢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并提示无症状性肝脏中毒。
血清胆红素可能升高提示潜在的严重肝脏中毒。
7.出现意识障碍、肝功能异常、胰腺炎等严重副反应时,应停药。
丙戊酸钠的功能主治本药为原发性大发作和失神小发作的首选药,对部分性发作(简单部分性和复杂部分性及部分性发作继发大发作)疗效不佳。
对婴儿良性肌阵挛癫痫、婴儿痉挛有一定疗效,对肌阵挛性失神发作需加用乙琥胺或其他抗癫痫药才有效。
对难治性癫痫可以试用。
本药除用于抗癫痫外,还可用于治疗热性惊厥、运动障碍、舞蹈症、卟啉症、精神分裂症、带状疱疹引发的疼痛、肾上腺功能紊乱,以及预防酒精戒断综合征。
丙戊酸钠的药物分析方法名称:丙戊酸钠原料药—丙戊酸钠的测定—电位滴定法应用范围:本方法采用滴定法测定丙戊酸钠原料药中丙戊酸钠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丙戊酸钠原料药。
方法原理:供试品加水溶解后加乙醚,照电位滴定法采用玻璃-饱和甘汞电极,用盐酸滴定液进行,根据滴定液使用量,计算丙戊酸钠的含量。
丙戊酸钠缓释片的副作用丙戊酸钠缓释片用于治疗全身性癫痫,那么丙戊酸钠缓释片的副作用有谁知道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丙戊酸钠缓释片的副作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丙戊酸钠缓释片的副作用胃肠道系统:·一些病人可出现胃肠系统异常(恶心、胃痛和腹泻),常常发生于治疗开始阶段。
这些异常通常在继续服药几天后消失。
·罕见有胰腺炎、有时为致死性病例报道。
(见【注意事项】中内容) 肝胆系统:·曾有与剂量无关的严重(有时致命)肝脏功能损伤的少见病例报道。
(见【注意事项】中内容)先天性与家族性/遗传性异常:·致畸风险(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中内容)。
中枢神经系统:·报告出现孤立的可逆性帕金森氏症。
·极罕见有隐秘的和进行性发作的意识模糊病例,病情可发展至完全痴呆,且可在停止治疗后数周至数月后逆转。
·意识模糊:报道丙戊酸钠治疗中有些病人出现木僵或嗜睡,有时导致一过性昏迷(脑病)。
上述症状孤立或与治疗中惊厥发生率增加有关,终止丙戊酸盐治疗或降低剂量后会减轻。
当联合治疗(特别是与苯巴比妥合用)或丙戊酸盐剂量突然增加后,上述症状的报道较多。
·常常出现孤立的中度高血氨症而不伴有肝功能检测结果变化,此情况无需终止治疗。
高氨血症伴发神经症状也曾见报道。
对这些病例应考虑进一步检查。
(见【注意事项】中内容)·曾报道了某些一过性和/或剂量依赖性的副反应:脱发、体位性震颤和嗜睡等。
·偶有共济失调报道。
免疫系统:·罕有红斑狼疮或脉管炎。
代谢/营养系统:·极罕有低钠血症的病例。
·罕有非严重性外周水肿的报道。
·文献曾有有关Fanconi综合征(代谢性酸中毒、高磷酸盐尿、氨基酸尿、糖尿)的报道,在停止服用含丙戊酸药品后上述反应可逆转。
但发生上述反应的机理仍不清楚。
·曾观察到体重增加的病例。
体重增加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应对患者的体重进行严密监测。
丙戊酸钠的临床副作用
张家梅;常立国
【期刊名称】《山东精神医学》
【年(卷),期】1996(000)003
【摘要】丙戊酸钠(sodiun Valpyodte NavPA)系一饱和的脂肪酸钠盐,化学名称
为二丙基醋酸钠(Sodiumn-dipvopylocetate),1963年由法国Meurier首次证实
有抗癫痫作用,1977年我国试制成功。
现已证实丙戊酸钠对各型癫痫均有疗效,特
别对失神性发作,强直一阵挛性发作和一些难治性癫痫有明显的效果。
目前,丙戊酸钠正在我国广泛应用,除癫痫外,在精神科也被用于躁狂抑郁症的治疗。
【总页数】2页(P61-62)
【作者】张家梅;常立国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地区东昌医院;山东省聊城地区东昌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1.6
【相关文献】
1.丙戊酸钠用于痉挛型脑性瘫痪伴临床下癫痫样放电患儿38例临床观察 [J], 杜森杰;张跃;汤健;李红英;朱敏;傅大林;赵晓科
2.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分析——附100例临床报告 [J], 关淑芬
3.卡托普利的临床应用及其临床副作用 [J], 荀黎光;荀黎红
4.大剂量丙戊酸钠治疗的可能副作用:病例报道 [J], Lackmann G.- M.;刘凯
5.丙戊酸钠的一种新的副作用——躯干前曲症 [J], 王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丙戊酸钠的一种新的副作用——躯干前曲症王蓝【期刊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年(卷),期】1988(0)2【摘要】使用丙戊酸钠(VPA)产生的神经性副作用曾报告如下:头痛12%,共济失调约1%,倦睡2~3%,震颤2~3%,少数病例有锥体外系综合征。
当多种药物治疗时这些副作用发生更频,例如倦睡可增至50%,共济失调可达6~15%。
本文报告一例单用VPA治疗产生既往未曾认识的副作用——前曲姿势或称躯干前曲症(Camptocormia)。
患者为一精神发育迟缓的23岁妇女,6岁开始表现为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而后主要为肌阵挛起立不能发作(myoclonic astatic seizure)。
近年来每天用卡巴咪嗪(CBZ)1200mg,VPA1200mg,并服炔雌烯醇(lynestrenol)5mg治疗停经,癫痫发作控制良好。
而后因恶心、呕吐、巩膜黄染。
【总页数】2页(P110-111)【关键词】丙戊酸钠;前曲;躯干;解剖部位;副作用;VPA【作者】王蓝【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相关文献】1.044 特发性帕金森病引起躯干前曲症:[123I]β-CIT SPECT和临床特征 [J],2.帕金森病躯干前曲症的发病机制与治疗 [J], 戎天艺;陈生弟3.以躯干前屈症为主要表现的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并文献复习 [J], 王彦永;马晓伟;刘娜;王华龙;王铭维4.肌源性因素在躯干前曲症发病中的研究进展 [J], 周艳雯;肖莉彬;靳令经5.特发性帕金森病引起躯干前曲症:[^(123)I]β-CIT SPECT和临床特征 [J], 朱世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丙戊酸钠药物致患者中毒救治方法及要点
本类药物有丙戊酸、丙戊酸钠(抗癫灵)、丙戊酸镁、双丙戊酸钠。
【药理和毒理】
1.本品口服后吸收很快,1~2h血药浓度达高峰,有效血药浓度为0.48mmol/L,半衰期为9~15h。
老年人半衰期最长,故易引起中毒。
2.大量误服本品可引起急性中毒,可使脑部受到严重损害,对心脏传导系统和肝酶代谢有明显毒害。
3.一般毒性反应可见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嗜睡、震颤、肌强直等。
【中毒症状】
1.急性中毒病人出现高热、四肢弛缓性瘫痪、眼肌麻痹、室上性心动过速、肝功能明显损害。
2.慢性中毒神经系表现有共济失调、木僵、肌强直、肌阵挛等;肝有可逆性肝损害及高氨血症,个别可出现肝坏死;血液系统:自发性血肿、紫癜,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等。
3.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轻度腹痛、腹泻等;头痛、头晕、倦睡、皮疹等。
【治疗要点】
1.中毒清醒病人,先给予洗胃、导泻。
2.静脉输注5%~10%葡萄糖注射液,促进毒物排泄。
其他治疗详见卡马西平。
丙戊酸钠的副作用
丙戊酸钠为一种不含氮的广谱抗癫痫药,不知道大家想知道丙戊酸钠的副作用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丙戊酸钠的副作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丙戊酸钠的副作用
1.常见不良反应表现为腹泻、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胃肠道痉挛、可引起月经周期改变。
2.较少见短暂的脱发、便秘、倦睡、眩晕、疲乏、头痛、共济失调、轻微震颤、异常兴奋、不安和烦躁。
3.长期服用偶见胰腺炎及急性肝坏死。
4.可使血小板减少引起紫癜、出血和出血时间延长,应定期检查血相。
5.对肝功能有损害,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和氨基转移酶升高,服用2个月要检查肝功能。
6.偶有过敏。
7.偶有听力下降和可逆性听力损坏。
丙戊酸钠的注意事项
1.用药期间避免饮酒,饮酒可加重镇静作用;
2.停药应逐渐减量以防再次出现发作;取代其他抗惊厥药物时,本品应逐渐增加用量,而被取代药应逐渐减少用量;
3.外科系手术或其他急症治疗时应考虑可能遇到的时间延长,或中枢神经抑制药作用的增强。
4.用药前和用药期间应定期作全血细胞(包括血小板)计数、肝肾功能检查。
5.对诊断的干扰,尿酮试验可出现假阳性,甲状腺功能试验可能受影响;
6.可使乳酸脱氢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并提示无症状性肝脏中毒。
血清胆红素可能升高提示潜在的严重肝脏中毒。
丙戊酸钠的用法用量
成人常用量:每日按体重15mg/kg或每日600~1200mg分次2~3次服。
开始时按5~10 mg/kg,一周后递增,至能控制发作为止。
当每日用量超过2500mg时应分次服用,以减少胃肠刺激。
每日最大量为按体重不超过30 mg/kg、或每日1.8~2.4g。
小儿常用量:按体重计与成人相同,也可每日20~30mg/kg,分2~3次服用或每日15 mg/kg,按需每隔一周增加5~10 mg/kg,至有效或不能耐受为止。
丙戊酸钠的适应症
主要用于单纯或复杂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大发作的单药或合并用药治疗,有时对复杂部分发作也有一定疗效。
丙戊酸钠的功能主治
本药为原发性大发作和失神小发作的首选药,对部分性发作(简单部分性和复杂部分性及部分性发作继发大发作)疗效不佳。
对婴儿良性肌阵挛癫痫、婴儿痉挛有一定疗效,对肌阵挛性失神发作需加用乙琥胺或其他抗癫痫药才有效。
对难治性癫痫可以试用。
本药除用于抗癫痫外,还可用于治疗热性惊厥、运动障碍、舞蹈症、卟啉症、精神分裂症、带状疱疹引发的疼痛、肾上腺功能紊乱,以及预防酒精戒断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