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教具使用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0.95 KB
- 文档页数:2
蒙台梭利教具砂纸数字板教案教案主题:蒙台梭利教具砂纸数字板教学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数字0-9,理解数字的数量和符号之间的关系。
2. 学生能够感知砂纸数字板的特点,并正确地书写数字。
3. 学生能够通过数字板进行数字的比较和计算。
教学内容:1. 理解数字的数量和符号之间的关系。
2. 学习使用砂纸数字板书写数字。
3. 学习数字的比较和计算。
教学过程:Step 1. 印象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数字的图片和蒙台梭利砂纸数字板的样板,为学生创建数字概念的印象。
Step 2. 认识数量表达(10分钟)通过为学生呈现数字图形和实物并加以比较形成数量概念,培养学生从感性上理解数字及数量表达。
Step 3. 熟悉砂纸数字板(15分钟)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感悟砂纸数字板的质地,形状及文字,增强对数字的准确记忆。
同时,帮助学生根据手感与视觉确定数字的书写方向和规范。
Step 4. 数字书写及运算练习(20分钟)学生学会使用砂纸数字板书写数字,并且利用砂纸数字板开展数字组合和加减法的运算训练,不断提高数字计算和比较的能力。
Step 5. 回顾和拓展(10分钟)评价及汇总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认识数学方法,去做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方法及手段,通过感性参与促使学生对数字的理解和意义加深,我中心你边的学习方式利用多种感官刺激的方式开展学习,落实学以致用。
教学评估:1. 通过观察、交流以及练习来检查学生对数字书写的能力;2. 通过对学生开展对比和运算的考核来检测学生对数字计算的理解能力。
教学资源:数字图形卡片,砂纸数字板,各种形状的计算玩具等。
教学研讨:1. 如何通过手势和行为来创造数字表达;2. 砂纸数字板可否用于其他学科领域的学习,如语言学习等。
教学反思:1. 在课程中,我采用了较多的实验、观察与实践方式,使学生能够获得直接且有效的学习体验;2. 做得好的方面,可以继续加强实际操作的时间,以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3. 反思不足的地方,我需要更多地参考环境因素与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
蒙台梭利感官教具教程—插座圆柱体
插座圆柱体主要培养孩子对事物大小。
深浅的视觉能力,以及协调力等,插座圆柱体形状大小深浅不一教具设计既富有规律性,又形式多样,对孩子来说充满吸引力,还能培养能力,是两岁半儿童教具初次练习的首选。
适用年龄
2岁半以上孩童
教具构成
木制的插座圆柱体有四组(A/B/C/D),上面有十个圆孔,每个小圆空都对应着带有小手柄的小圆柱。
圆柱体共分四组,
A圆柱体由低到高排列,除高度不相同,小圆柱大小相同
B圆柱体由细到粗排列,小圆柱高度相同,粗细由细到粗
C圆柱体由细低到粗高排列,小圆柱粗高呈阶梯性变粗高
D组圆柱体由细高到粗浅排列,小圆柱体高度粗细与C组相反
基本操作(以C组举例)
1,双手拿起C组圆柱体,向幼儿介绍名称,
2,由细低开始将小圆柱取出,按次序有规则摆放在圆孔旁,每次取出都要与之前对比讲解,孩子也要将自己面前小圆柱取出摆好
3,老师拿起圆柱体底座展示讲解
4,老师和孩子一起将有序的小圆柱聚到一起打乱
5,让孩子凭自己的目测观察圆柱放到对应的圆孔
6,若不对,慢慢移动,直到找到相对应的圆孔,摆放整齐A,B,D组依次按照以上进行教孩子操作练习
教育目的
1、培养孩子辨别大小的视觉能力,继而理解大小的概念
2、培养孩子灵巧性和手眼协调性
3、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秩序感和敏锐的观察力。
蒙台梭利教具砂纸数字板教案蒙台梭利教具砂纸数字板教案引言:蒙台梭利教育方法以其独特而深刻的教具而闻名。
其中,砂纸数字板作为蒙台梭利教具中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儿童数学教育中,帮助孩子们学习数字和进行数数。
本文将深入探讨蒙台梭利教具砂纸数字板的使用方法、教学效果以及在儿童数学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砂纸数字板的介绍1.1 观感统一性蒙台梭利教具的砂纸数字板采用了统一的颜色和材质,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数字的形状和触感。
1.2 精细运动训练砂纸数字板上的数字凹槽需要孩子用手指按摩,锻炼了孩子的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二、砂纸数字板的教学方法2.1 数字的描绘通过指导孩子用手指顺着数字凹槽的方向描摹数字,让孩子们对数字形状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记忆。
2.2 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教师可以通过砂纸数字板,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贝壳或其他小物品联系起来,帮助孩子们建立起数量和数字的对应关系。
2.3 数字的顺序排列孩子们可以用砂纸数字板上的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培养孩子们对数字顺序的理解和记忆。
三、砂纸数字板在儿童数学发展中的重要性3.1 提高数字认知能力通过砂纸数字板的使用,孩子们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字的形状和数量,提高了他们的数字认知能力。
3.2 培养数学思维砂纸数字板的教学方法注重手指的触感和运动,培养了孩子们的触觉和运动思维,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基础。
3.3 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使用砂纸数字板需要孩子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数字的描摹和按摩上,培养了他们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结论:蒙台梭利教具砂纸数字板的独特设计和教学方法,使其成为儿童数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砂纸数字板,孩子们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字的形状和数量,培养数字认知能力、数学思维以及注意力和专注力。
教师在使用砂纸数字板时,可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引导孩子们学习,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数字与数学的世界。
观点和理解:个人认为,蒙台梭利教具砂纸数字板是一种创造性而有效的教育工具。
蒙氏教具操作很重要观看视频一、教师仪表“操作教具时请排除任何导致儿童走神的物体,包括教师的头发要扎起来,摘掉戒指、耳环等小饰物”二、操作顺序“操作教具的顺序,要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这也是阅读的顺序)”“操作教具前请告诉儿童教具明确的名称”“这是长棒”“这是插座圆柱体”“这是触觉版”进行操作演示时,最好使用简短的语言进行说明,让儿童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去享受发现的喜悦“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指南四、教师的角色和工作“鼓励儿童尽可能地重复工作”“时刻观察儿童对教具的操作能力,知道儿童的需求”“随时做好操作记录”“操作教具时,不要因为儿童出现错误而去责怪他”1.每次只演示一种活动,目的性要明确。
2.精确动作,以孩子的节奏进行演示。
3.简化动作,以孩子理解的方式和理解的语言进行演示。
4.动作要步骤化,拆分动作要根据需要进行,并加以说明。
5.进行操作演示时,最好使用少的,简单的语言加以说明,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去享受发现的喜悦。
6.操作教具的顺序,要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这也是阅读的顺序)。
7.老师操作的时候要避免镜面教学。
8.操作演示时要时刻注意孩子的反应,观察孩子的兴趣所在。
9.适当的时机引导孩子进入操作程序,如孩子完全可以做这项工作,就要离开,但老师要不停地观察孩子,即当孩子需要你的时候,你要出现,反之,你要立刻消失。
10.不要刻意打断孩子的操作。
11.操作教具之前,老师要确保教具的完整性(包括教具的摆放顺序)以及对教具的熟悉,操作教具不能混乱,要培养孩子的秩序感,秩序孩子内在的一种安全感。
12.操作教具是请排除任何导致孩子走神的物体,你的头发要扎起来,还要戒指,耳环等小饰物。
13.操作教具前请告诉孩子教具明确的名称。
14.操作教具时确保老师的手不会挡住孩子的视线,孩子能清晰的看清动作的演示。
蒙台梭利教具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通过视觉辨别物体的大小差异,培养其观察力和对大小概念的理解。
2. 锻炼幼儿的肌肉协调能力,在拿取和搭建粉红塔的过程中发展手部精细动作。
3. 引导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培养其专注力和耐心。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幼儿能够准确辨别粉红塔各个立方体的大小顺序,并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搭建。
掌握正确拿取和放置粉红塔立方体的方法,避免损坏教具。
2. 难点。
帮助幼儿理解大小的相对性,比如一个立方体相对于比它大的是小的,相对于比它小的就是大的。
三、教学准备。
1. 完整的粉红塔教具一套,包括10个大小不同的粉红色立方体。
2. 一块干净、平坦的操作毯。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3分钟)老师带着神秘的表情对小朋友们说:“今天呀,老师要给大家变个魔法。
看,我这里有一个神秘的盒子(拿出放粉红塔的盒子),这里面住着一群粉红色的小精灵,它们呀,都长得不一样,我们一起把它们请出来好不好?”小朋友们肯定会特别好奇,充满期待地回答:“好!”2. 介绍粉红塔(2分钟)老师轻轻地把粉红塔的立方体一个一个从盒子里拿出来,放在操作毯上,一边拿一边说:“看,小精灵们出来啦。
这些小精灵啊,它们都是粉红色的,而且一个比一个小(从大到小排列展示),是不是很有趣呢?”让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立方体,然后问:“小朋友们,你们发现这些小精灵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呀?”引导小朋友说出大小不同。
3. 示范拿取和搭建方法(5分钟)老师说:“现在老师要和这些小精灵做游戏啦,我先教大家怎么和它们玩哦。
”老师示范正确的拿取方法: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立方体相对的两个角,把最大的立方体拿起来,说:“我们先请最大的小精灵出来玩。
”然后慢慢地把它放在操作毯的一边。
接着,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拿起下一个立方体,用同样的方法拿取和放置,边做边说:“这个小精灵比刚才那个小一点,它也要排好队哦。
”在搭建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对齐,让每个立方体的中心和下面一个立方体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就像盖高楼一样,要盖得直直的。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教案第一节视觉I 圆柱体组、粉红塔、棕色梯、长棒、彩色圆柱II几何图形嵌板、几何学立体、构成三角形、感觉教育中第一个接触到的教育是视觉教育。
当我们的感觉器官接受外来的刺激时,反映最灵敏的是视觉,其它的感官则次之。
我们从视觉和听觉上所获得的讯息、印象最普遍,因此在人体五种感官中视觉教育最受重视,训练时间也较长。
这里所介绍的视觉教具是为了帮助小朋友怎样辨别东西的大小、形状和颜色。
首先在辨别大小的视觉教具如上所述,这些教具在构造上有双重的特征,因此教具有同时使用组合操作的可能性,而在进行练习时对大小辨别能再度加强。
其次关于辨色方面,要学颜色名称及辨别色彩的明暗程度。
使用精致的色板当教具。
在辨别形状方面,因为有了辨别大小的知觉经验基础,和肌肉——触觉结合在一起成为综合性的教育。
因此与触觉教育的关联密切。
几何图形嵌板及构成三角形两种教具不但能学习认识平面几何图形,进而能引导相等的概念之理解。
圆柱体组教具木制圆柱体4组,外形类似枕木,上面有连着小圆柄的10个圆柱和10个圆穴。
圆柱与穴的大小及高度有一定的规则变化,每一组圆柱体内I-111T 所述。
圆柱体A…·?圆柱直径一定,高度以渐减的序列排成。
属次元的高度变化圆体。
圆柱体B 圆柱高度一定,直径以Ocm渐减。
属二次元的粗细变化圆柱体。
圆柱体c……圆柱的直径和高同时渐减。
属三次元的粗细和高度同时变化圆柱体。
圆柱体c...…·圆柱的直径渐减而高度渐增。
属三次元的直径和高度呈相反比变化圆柱体。
1其次将插座拿开,把10个圆柱的次序弄散乱之后,鼓励他再试试看,按照它的大小顺序重新排好。
2把圆柱嵌回插座中放回教具架。
提示的变化a.——用指示棒任意指一个圆穴,找出与圆穴相合的圆柱1以曾经练习过的一组圆柱体进行提示。
让小朋友从插座上抽出所有圆柱。
2老师以指示棒任意指插座上的圆穴说:“请找出跟这个圆穴相配合的圆柱。
”小朋友找到后把圆柱嵌进去。
蒙氏(蒙台梭利教具)教案蒙台梭利教育是一种以意大利儿科医生玛利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命名的教育方法,她提出的教学理论和教具被称为蒙氏教育(Montessori Method)和蒙台梭利教具(Montessori Materials)。
蒙氏教育注重培养儿童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以及发展他们的感官和运动技能。
以下是一份蒙氏教具的教案。
课题:蒙氏教具-感官教材之触觉目标:帮助儿童发展触觉感官,提高触觉敏感度教具准备:-蒙台梭利触觉楞板-盲人拼图-不同材质的各种物品如(丝绸、木料、橡胶、钢、塑料、布料等)教学步骤:1.引入活动:-引导学生回忆触觉是感官的一种,并询问学生触觉的作用。
-简要介绍触觉教学材料,并告诉学生将要进行的触觉感知实验。
2.实践活动:-将不同材质的物品分别放在触觉楞板的孔洞中。
-学生依次将手指伸入孔洞中,感受材质的特征,并说出感受。
-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材质之间的差异,例如柔软、粗糙、光滑等,并让他们说出感受的词语。
3.盲人拼图活动:-给学生发放盲人拼图,并解释这是一种通过触摸来识别和整理形状的游戏。
-学生根据形状和材质将拼图件正确地放入底板上。
-引导学生赞赏不同形状和材质之间的差异,并进行相应的讨论。
4.温故知新:-回顾整个活动,引导学生总结触觉是如何通过触摸感知材质和形状的。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触觉时要注意细节,并关注不同材质和形状的感觉。
5.结束活动:-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观察结果,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触觉体验。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和感受周围环境中的不同触觉感受,例如摸不同的纸张或接触不同的材质。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将通过自主的触摸和感知来提高他们的感官觉知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扩展。
蒙台梭利教具的使用能够帮助儿童在感官发展和认知能力上得到全面的发展。
简述蒙台梭利教具的设置和使用原则
蒙台梭利教具是用于儿童教育的一种特殊教具,它被设计为帮助儿童通过自主探索和实践来学习。
蒙台梭利教具的设置原则主要包括:
1. 有序性:蒙台梭利教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以帮助儿童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
2. 分类性:蒙台梭利教具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以帮助儿童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知识内容。
3. 统一性:蒙台梭利教具的设计风格和材质都是统一的,以保持整体的美观性和一致性。
蒙台梭利教具的使用原则主要包括:
1. 自由选择: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由选择教具进行学习,以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索欲望。
2. 逐步引导:教师应该以渐进的方式引导儿童使用教具,逐步提供更复杂的任务和挑战,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3. 独立操作:儿童应该独立地操作教具,通过实践和体验来掌握知识和技能,教师只需在需要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4. 具体抽象结合:蒙台梭利教具的设计注重将抽象的概念通过具体的实物呈现给儿童,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总之,蒙台梭利教具的设置和使用原则旨在通过有序的排列和分类,自由选择和独立操作,以及具体抽象的结合等方法,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教育理论:蒙台梭利教育方法及教具介绍1. 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简介蒙台梭利教育方法是由意大利医生玛丽亚·蒙台梭利在20世纪初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创新的教育方法。
她的教育理念基于对儿童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认知,旨在为儿童提供一个促进个体全面成长的环境。
2. 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核心原则蒙台梭利教育方法以以下几个核心原则为基础:2.1 自主学习蒙台梭利强调儿童拥有强烈的内驱力和天生的好奇心,他们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老师更多充当观察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儿童独立探索和学习。
2.2 连续工作周期蒙台梭利认为对于儿童来说,专注于一项活动直至完成是非常重要的。
她提出了连续工作周期的概念,即儿童在一个周期内可以专注于同一种活动,并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
2.3 自我纠正和自我评价蒙台梭利鼓励儿童通过反思和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
在教育环境中,儿童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而他们将通过自我纠正和自我评价来解决问题并成长。
2.4 倡导和平与社交关系蒙台梭利强调培养和平、合作与社交关系的重要性。
她认为通过与其他儿童互动、分享资源以及相互尊重等方式,可以帮助儿童建立起健康而积极的社交能力。
3. 蒙台梭利教具介绍蒙台梭利教具是支持蒙台梭利教育方法实施的工具。
这些教具旨在帮助儿童进行感官刺激、智力开发、语言发展等方面的学习。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蒙台梭利教具:3.1 教具名称1这是一种用于培养儿童精细运动技能的教具,它由一系列不同形状、大小和颜色的木块组成。
儿童可以通过将不同形状的木块放入相应的孔洞中来提升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认知能力。
3.2 教具名称2这是一种用于帮助儿童学习字母和构建语言能力的教具。
它由一组可拼接的字母板组成,每个字母都有一个对应的图案和音标。
儿童可以通过拼凑字母板来认识不同的字母,并逐渐建立起阅读和写作能力。
3.3 教具名称3这是一种促进数学概念发展的教具,适用于教授加法、减法、乘法等基本运算。
它包含一组彩色木质珠子及相关操作工具,鼓励儿童通过操纵珠子来理解数学概念并掌握计算技巧。
蒙台梭利教具使用方法
蒙台梭利教具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工具,旨在帮助儿童发展各种认知和生活技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蒙台梭利教具的使用方法:
1. 棱镜棒(Prism Bars):这是一组不同长度的木棒,用于教授几何学概念和比较长度。
儿童可以按照长度从小到大排列棒子,掌握大小的概念。
2. 潜水绳(Dressing Frames):这是一组绣花绳,帮助儿童练习解开扣子、系鞋带、拉拉链等日常生活技能。
3. 地球仪(Globe):地球仪帮助儿童了解地理概念和各个国家的位置。
儿童可以观察并使用地球仪搜索不同的地方。
4. 盛放物体的容器(Container with Objects):这是一组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容器,用于开发儿童的触觉和智力能力。
儿童可以摸到并辨认容器中的物体。
5. 字母拼图(Sandpaper Letters):这是一组用砂纸贴制的字母拼图,帮助儿童学习字母和字母的发音。
使用蒙台梭利教具时,教师应该:
1.展示正确的使用方法,并给予儿童适当的示范。
2.让儿童由浅入深地进行练习,逐步提高难度。
3.鼓励儿童亲自操作教具,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与儿童进行交流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教具的概念。
5.及时给予儿童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蒙台梭利教具的使用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教育目标和儿童的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