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课件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6
心脑血管病防治健康知识讲稿心脑血管病,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有点紧张。
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这个问题。
心脑血管病,简单来说,就是跟咱们的心脏和脑袋相关的一些毛病。
你想想,心脏是咱们身体的发动机,脑袋是控制中心,出了问题可就麻烦了。
听说过“病从口入”,所以咱们得先从饮食说起。
大家都知道,快餐好吃又方便,但那些油炸的、重口味的东西,吃多了可不好。
营养师说,咱们的餐盘得五颜六色,水果、蔬菜、粗粮样样来,才能让身体得营养。
别小看了这些,心脏也喜欢“清淡”的饮食,油腻的东西可真是心脏的“大敌”哦。
再说说运动。
咱们都知道,运动是“长生不老”的秘方。
想想看,运动的时候,心脏就像小马达一样,哒哒哒地转起来,血液也流得快,身体里的一切都在欢快地跳舞。
每天动一动,甭管是散步、跳舞还是打球,都是为自己加分。
可是,有的人就是喜欢窝在沙发上,越坐越舒服,直到最后变成了“沙发土豆”。
各位,别这样!动起来,心脏也会感激你哦。
压力也是个大问题。
现代生活节奏快,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压力像山一样压着,真是让人喘不过气来。
你看看,工作、家庭、生活,三重压力交加,谁都受不了。
可是,压力大可不是好事,心脏和脑袋可受不了这种折腾。
放松一下,找点乐子。
无论是看看喜剧电影,还是跟朋友聊聊天,轻松一刻,能让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记住,开心才是健康的源泉。
咱们还得聊聊睡眠。
人嘛,总得有个好觉。
熬夜那是最不划算的投资,身体一天没休息,第二天就像霜打的茄子,没精神,没力气。
睡眠不足,不但容易导致情绪低落,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病的风险。
听说每晚七到八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是最佳选择,大家可以试试。
睡前放松一下,不要刷手机,听听音乐或者读本书,这样才能有个好觉。
咱们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
很多人喜欢抽烟喝酒,觉得这可以“放松”,其实这可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香烟和酒精对心脏和脑袋都是“无情”的打击。
戒烟戒酒,真是“为自己投资”,对健康有好处。
试着去喝点茶,或者用一些健康的饮品代替,这样不仅让你更加精神,也会给身体带来积极的变化。
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长期高血压所致的瞬时动脉血管破裂,或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瞬时动脉血管堵塞,是产生疾病的最直接根源。
在医院的心内科和心外科,神经内科和脑外科,我们会听到很多各种不同的名称,它们有无内在的联系。
另外,我们还要了解另外一个原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理解日常过度饮食如何会产生令人致命的动脉粥样硬化。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也是人们健康的“无声凶煞”!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点。
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
而75%的幸存者都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40%重残!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令人堪忧。
因此最好的方法是防患于未然,否则一旦遭遇这类病,家庭会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病理过程,在西方许多国家冠心病发病率很高,占各类心脏病病因的30%还多。
有报道美国1/3的青少年心血管健康有问题,估计有700多万人日后成为心脏病或者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德国为治疗心血管与脑血管病及病后提早退休的费用,加上大批患者在工作年龄不能工作带来的经济损失估计在600亿马克以上。
我国发病率虽没精确统计,但近来增长迅速。
北京调查40~59岁工人冠心病患病率1974年2.3%1982年的4.3%,8年间增长近2倍,16家医院中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病人8年增加2倍,那个时期我国许多地区的急性心肌梗塞年发病率已经是10.6/10万。
现在更高,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健康问题和死亡原因。
心脑血管病的防治
在秋冬交际,天气逐渐变冷,也是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
那大家在该如何防治心血管病才科学有效呢?下面,给大家总结了十大常见的误区,并对这些误区进行解答。
误区一:冠心病和高血压是老年人的事
有调查显示,在我国6-18岁的中小学生中,高血压的发病率就已达到8%。
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年轻人,更要定期测量血压。
此外,冠心病是心脏血管的动脉硬化,这个过程早在青年甚至幼年时期就已经开始,目前我国冠心病发病年龄明显有年轻化的趋势。
误区二:运动量越大越好
现代人工作生活节奏紧张,特别是白领一族,平常朝九晚五的忙碌,没时间锻炼。
偶尔放松便到健身房狂练一番,殊不知这样的危害更大。
如果工作在长期紧张的状态下,体能透支,疾病已经悄然而至,一旦运动超出身体承受能力,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运动后有点喘,微微流汗,讲话不累,就说明这次运动强度足够了。
误区三:尽量不吃药
有些得了冠心病的朋友,在犯心绞痛时,总是尽量忍着不吃药,认为经常吃药,以后就无效了。
其实,如硝酸甘油等急救用药,只有长期吃且每天吃的频率又很高时,才可能
产生耐药性;间断服用,甚至一天吃上三四次,不会形成耐药性。
误区四:急性心梗保守治疗好
冠心病介入治疗已有20多年历史,它创伤小、效果好,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如果经济条件许可,介入治疗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误区五:装了支架就没事
有些心绞痛发作的患者做完支架手术后症状迅速消失,甚至恢复了体力活动。
但由于患者有冠状动脉硬化,其他部位同样也会发生狭窄,危险性仍然存在。
因此,即使放了支架,也要注意健康生活方式,定期到医院复诊。
误区六:化验结果正常就无需服降脂药
有临床试验证明,血脂化验检查结果在正常范围并不一定就不需要治疗,关键是要看个人的情况。
误区七:血脂正常后可停药
高血脂是一种血脂代谢紊乱疾病,和高血压一样是终身性疾病。
通过服用降脂药物,血脂可以长期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但并不等于高脂血症就治愈了。
一旦停药,血脂会很快再次升高。
因此,想停药的患者先要咨询医生意见。
误区八:降脂药物副作用严重
不少的患者认为降脂药对肝肾的副作用很大,血脂稍高一点无所谓,能不吃药还是不吃药好。
其实,就目前最常用
的他汀类降脂药来说,大多数人对它的耐受性良好,通常只有0.5%-2.0%的病例发生肝脏转氨酶升高。
误区九:降压药都通用
大约有50%的早期高血压病人没有任何症状,这只是由于个体差异,对高血压不敏感,但高血压所造成的危害却不会消失。
另外,高血压病因复杂,不能用同一个固定的模式服药,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误区十:血压低于140/90毫米汞柱就可以
一般来说,年龄大于55岁的朋友,有90%可能发生高血压。
因此,要尽量将血压控制在135/85毫米汞柱以下。
另外,对于还患有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患者,血压水平应低于130/80毫米汞柱。
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生率与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密切相关。
如果合并有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都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慢性肾脏病患者还未能发展到需要透析的地步就因心血管并发症而死亡了。
总之,治疗心血管疾病不能忽视肾脏,治疗肾病也要重视心血管。
据统计肾病中有80%会促成引发多种心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肥大、冠心病、心包炎等。
慢性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比正常人最多可高100倍。
而究其原因,高血压是最主要罪魁祸首之一。
从这个角
度来说,"保护肾脏,挽救心脏",控制血压非常重要。
最新研究显示,大约一成的心血管支架病人会在手术后的一个月内再度入院,而且这些病人很有可能在手术后隔年死亡。
研究显示,一些导致病人再度入院的因素,如心脏病病情严重,是无法通过改善看护素质来排除的。
不过,研究员说,该研究结果让医院知道该从何下手,解决心脏病人面对的额外风险,以及确保每一个病人在出院回家时具有恰当的设备,以避免出现再度入院的情况。
杜克大学医学院的埃尔南德斯医生说:“许多医院到最近才开始关注出院病人的环境改变的问题。
有一件事是很重要的,当病人离开医院时,病人自己和家人都必须明白他们做了些什么,他们必须认识心脏病和他们的药物。
”
研究员追踪了明尼苏达州一家医院的1万3000个心血管支架病人的病情,为时长达10年。
他们有的是自行决定进行这项手术,有的是在心脏病发后动手术的。
约10%的病人在手术后一个月内因心脏问题或其他并发症而再度入院。
相比于其他心脏病人,女性病人及有肾脏、肺部疾病或癌症的病人再度入院的可能性为30%至90%。
手术过程中的并发症如内出血和心脏病发作,以及住院时间更长,也会提高再度入院的可能性。
这些再度入院的病人当中,有7%至8%会在一年内死
亡;这比其他没有再度入院的病人高出40%。
埃尔南德斯说,这可能是因为这些病人的病情从一开始就是比较严重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导致他们再度入院的医院过失,致使他们更有可能面对死亡。
心血管疾病早期症状是什么?1经常性心慌、气短、胸闷。
2干重活时心前区疼痛或左部放射性发木发痛。
3干轻活时感觉很累,且胸闷气喘。
4饭后胸骨后憋胀得厉害,有时冒冷汗。
5睡觉时经常胸闷难受,不能平躺。
6感情激动时心跳加快,胸部有明显不适应。
7胸闷偶有刺痛感,一般1-2秒后即消失。
8走路时间稍长或速度略快便胸憋气喘、心跳加快。
9睡眠时有突然心脏跳动间歇。
10浑身乏力不愿多说话。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病呈高发态势,一些老年人在服用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时,常因对药物属性不明,或不遵医嘱,导致药效不佳,甚至加重病情。
这里简要介绍几类治疗心血管疾病常用药服用小常识,供您参考。
(一)硝酸甘油。
这是一种通过舌下含服,治疗心绞痛疾病的急救良药。
硝酸甘油片有效期较短,需避光保存于密闭、干燥的棕色小玻璃瓶中,六个月后未使用药片应全部丢弃。
含服硝酸甘油时,尽可能取坐位,用水或盐水湿润舌下黏膜,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心绞痛发作频繁者,可在用力大便或劳动前5-10分钟预防性含服,含服时如舌下无麻刺烧灼
感或头涨感,说明药效很可能已失效。
(二)美托洛尔。
本品属于β-受体阻滞药,常用于治疗心绞痛(胸痛)和高血压。
服用该药会降低四肢血液循环速度,天气变冷时老年人要及时采取保暖措施,防止手足冻伤。
此外,该药会使心率减缓,血压降低,使用过程中必须严密监测血压与心率,若心率每分钟低于50次,应及时就医问诊。
(三)苯磺酸氨氯地平。
本药是钙通道阻滞药,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和胸痛(心绞痛)。
在服药数天后,可能出现头痛、面红、心率过快等不良反应,通常在继续治疗后此症状减轻或消失。
服药4~8周后,若下肢水肿(常发于中年女性患者),可在睡眠时抬高下肢,或联合ACEI或ARB治疗,减轻下肢水肿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