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节育器放置及取出术评分细则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2
宫内节育器放置取出术操作常规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是一种常用的避孕方法之一,通过将宫内节育器放置于子宫内,来达到长期避孕的效果。
宫内节育器的放置取出术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手术操作,下面将详细介绍宫内节育器放置取出术的操作常规。
一、准备工作1.术前准备:患者需要提前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孕产史、宫颈情况和子宫大小等相关情况。
2.术前讨论和充分沟通:医务人员需要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的避孕需求和期望,明确手术的安全性和风险,商议是否适合放置宫内节育器。
3.选择合适的宫内节育器: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宫内节育器。
常用的宫内节育器有铜宫内节育器和激素宫内节育器。
二、操作过程1.无菌操作:医务人员需要穿戴手术室常规无菌装备,进行无菌操作。
患者需要采取合适的体位(常见的有仰卧位、取胎头位等),并进行局部消毒。
2.宫颈扩张:医生会使用宫颈扩张器逐渐扩张宫颈,以便将宫内节育器放入子宫内。
3.宫腔测量:医生会使用宫腔测量器来测量子宫的深度,以确定合适的宫内节育器的长度。
4.插入宫内节育器:医生会将宫内节育器插入子宫腔内,通常通过阴道和宫颈进行插入。
铜宫内节育器通过宫颈插入,而激素宫内节育器则通过阴道插入。
5.确认位置:医生会使用指或B超等方式来确认宫内节育器的位置是否正确。
如果位置不正确,可能需要重新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
6.诱发宫缩:为了帮助宫内节育器保持较理想的位置,有时会给予催产素或口服药物来诱发宫缩,使子宫收缩并将宫内节育器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
7.宫颈扩张器取出:在确认宫内节育器位置稳定后,医生会取出之前放入的宫颈扩张器。
三、术后护理1.观察: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发现并处理任何可能的并发症和不适症状。
2.术后康复: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指导,注意休息和恢复,避免剧烈活动和性生活,直到宫内节育器位置稳定。
一、宫内节育器放置术(一)适应证育龄妇女,自愿放巻而无禁忌证者(二)禁忌证1.生殖器官炎症,如急飞慢性盆腔炎、阴道炎、宫颈急性炎症与宫颈重度廉烂及性传播性疾病。
2.频发月经、月经过多或有不规则阴道出血者。
3.生殖器官畸形、如双子宫飞子宫纵隔等。
4.生殖器官肿瘤,如子宫肌瘤飞卵巢肿瘤等慎用。
5.各种较严重得全身性疾病,如心力衰竭飞心瓣膜疾病、中、重度贫血飞血液病与各种疾病得急性期。
6.子宫颈内口松弛、(固定式IIJD除外)及严重得宫脱垂妇女。
7.宫腔小于5. 5cm或大于9cm者不宜放宜(人流术例外)。
8.妊娠或可疑妊娠者,须终止妊娠后再放。
9.宫外孕或葡萄胎病史。
10.人工流产术中岀血过多,或可疑胎盘组织残留者。
11.铜过敏者或可疑对铜过敏者不宜放置带铜Yj冇器。
12.中度贫血,Hb< 90g g∕L者慎用(含LNG Yj育器除外)。
13.痛经者慎用。
(三)放置时间1.月经干净后3-7天内。
2.哺乳期闭经,或可疑妊娠者,应除外早孕后再行放置。
3.正常产后42天,或转经后子宫恢复正常者。
4.人工流产同时(子宫收缩不良、出血过多有感染可能或组织残留者暂不放)。
5.药物流产两次正常月经后。
6.自然流产或中期妊娠引产转经后子宫已恢复正常。
7.剖腹产术后半年。
8.用于紧急避孕,在无保护性交后5天内放宜。
(四)术前准备1.详细了解病史与避孕史。
2.作妇科检查,血常规检查,同时查阴道淸洁度、滴虫、貞•菌,做宫颈防癌刮片、乙肝表面抗原检查,如有炎症治疗后再放。
3.经检査不适于放置宫内节育器者,应指导苴使其她避孕方法。
4.术前测体温(超过37、5'C暂不放巻宫内节育器)。
5.手术者穿淸洁洗手衣,换鞋,戴帽子、口罩,常规刷手(按刷手方法与要求),戴消毒套袖及手套(一手戴双层手套),整理器械。
6.排空膀脱后,常规冲洗消毒受术者外阴及阴道后,换臀垫或垫双层治疗巾,套裤腿,铺孔巾O7.术者应询问受术者末次月经、末次分娩史、避孕史、末次手术情况并复査子宫大小、位豊、倾屈度及附件,换手套。
一般宫内节育器正常位置是指节育器上缘距宫底外缘的距离不超过2cm。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放置在子宫腔内的避孕装置,可以安全、长效的避孕。
宫内节育器正常位置为节育器中心在子宫内中上部、接近于宫底部的位置,上缘在宫腔底部,且节育器上缘距宫底外缘的距离一般不超过2cm。
如果宫内节育器的上缘距宫底外缘距离大于2cm,提示宫内节育器下移。
宫内节育器下移后就失去了避孕的作用,还可能会出现带环妊娠、节育器嵌顿、子宫穿孔等,可出现下腹腰骶部酸痛、白带增多、异常阴道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诊,积极治疗。
放置宫内节育器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宫内节育器脱落;提倡淋浴,避免盆浴,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以免发生生殖道感染。
宫内节育器取出术
宫内节育器取出术是为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妇女,由于某种原因需要将宫内节育器取出者。
适应症:
1、节育器的放置期限已满需更换者。
2、计划再生育者。
3、因不良反应治疗无效或出现并发症者。
4、改用其他避孕措施或绝育者。
5、带器妊娠者。
6、绝经 1 年者。
禁忌症:
生殖道急性、亚急性炎症及全身情况不良或各种疾病的急性期暂不能取出。
—、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年龄、婚姻状况、生育史。
2、患者对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的认知程度。
3、监测生命体征,查阅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白带常规报告,膀胱排空情况。
4、环境舒适、隐蔽程度。
二、护理措施
1、以月经干净后 3-7 天取出为宜,如为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经
处理不愈者,随时取出。
2、要求再放置节育器者,宜在下次月经干净后 3-7 天进行。
三、健康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术后休息 3 天,保持外阴清洁。
2、告知患者 2 周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以防感染。
四、注意事项
1、操作必须轻柔、稳准。
不能盲目钩取,更应避免向宫内钩取,以免损伤子宫壁。
2、取器困难时,暂停手术,等下次月经干净后,在 B 超监测下取出,切勿强力牵拉,以免损伤子宫。
3、取出节育器后应落实其他避孕措施。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适应症:凡育龄妇女,自愿放置而无禁忌症者均可放置。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禁忌症:1、严重全身性疾患、2、急、慢性生殖道炎症、3、生殖器官肿瘤。
4、子宫畸形。
5、宫颈过松、重度陈旧性宫颈裂伤或子宫脱垂、6、月经异常,如月经过多、过频或不规则出血。
7、子宫腔大小,宫腔大于9cm或小于5。
5cm 者(人工流产时、剖宫产后、正常产后与有剖宫产史者放置及铜固定式节育器除外)。
8、有铜过敏者,不能放置含铜节育器。
宫内节育器放置时间:常规放置时间为月经干净后3~7日。
1、合适得放置时间就是月经干净后3~7日。
2、哺乳期或短期闭经要求放置者,应先排除早期妊娠。
3、人工流产术后可同时放置(子宫手术不良、出血过多、有感染可能者,暂时不放)中期妊娠引产后24小时内清宫术后可放置。
药物流产2次正常月经后。
4、自然流产转经后。
5、剖宫产后6个月。
6、产后42天恶露已净,会阴切口已愈合,子宫恢复正常者。
7、剖宫产或阴道正常分娩后即时放置(有潜在感染或出血可能者暂时不放)。
8、用于紧急避孕,不论月经周期时间,在无保护性性交后5天内放置。
术前准备:常规检查后,受术者排空膀胱,取截石位,进行外阴及阴道,然后铺消毒巾或孔单。
检查手术包与节育器得有效灭菌日期、宫内节育器放置术手术操作方法:1、术者穿清洁工作服,戴口罩、帽子与消毒手套。
2、按手术步骤,把所需器械排列整齐。
3、放置阴道扩张器,充分暴露宫颈,擦净阴道内积液,用2。
5%碘酊及75%酒精先后消毒宫颈、及穹窿部。
4、用宫颈钳夹住宫颈前唇,轻轻向下牵引,使子宫保持较水平得中间位置。
5、用子宫探针循子宫倾屈方向测宫腔深度。
6、根据子宫颈口得松紧与节育器得种类决定就是否扩大子宫颈口。
7、放置节育器:有3种法,即叉入法、钳入法与套管法。
8、取下宫颈钳,擦净阴道分泌物,去掉窥器,术毕。
9、填写手术记录。
宫内节育器放置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进入宫腔得器械与节育器不能触碰阴道壁、2、节育器应放置于宫腔底部。
宫内节育器放置及取出术一、IUD放置【适应证】凡育龄妇女要求放置IUD而无禁忌证者均可放置。
【禁忌证】1. 妊娠或妊娠可疑;2.人工流产、分娩或剖宫产后;3. 生殖道急性炎症;4.生殖器官肿瘤、子宫畸形;5.宫颈过松、重度陈旧宫颈裂伤或子宫脱垂;6.严重全身性疾患。
【准备工作】1. 器械及物品准备:口罩、帽子、手套、一次性垫单、窥阴器、妇科钳、宫颈钳、卵圆钳、探针、送环器、环、剪刀、治疗盘或弯盘、消毒液、棉球、洞巾、急救药品(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2. 医生及患者准备:医生消毒操作室,保持环境安静,光线充足;衣帽口罩穿戴整齐,清洁洗手;核对病人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相关病史资料、术前的必要检查核查),缓解病人紧张情绪。
嘱患者术前排尿,以便妇科检查。
3.术前沟通,签署手术同意书。
(1)必要性:患者有IUD安放适应证,无禁忌证者。
(2)风险:①子宫穿孔。
②肠管损伤。
③膀胱损伤。
④感染。
【操作方法】1.嘱患者术前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臀下垫一次性垫单,双手平放于身体两侧,臀部位于检查床边缘。
2.常规消毒外阴、阴道,铺洞巾。
3.妇科检查子宫大小、位置及附件。
4.窥阴器暴露宫颈,宫颈钳夹持宫颈,再次消毒宫颈,探针探测宫腔深度。
5.将节育环置于送环器上,沿宫腔方向送达宫底部;或按照探针探测深度,调整送环器刻度后,将其送至宫底,有尾丝者距宫口2cm处剪断。
6.取下宫颈钳,再次消毒宫颈及阴道后,取下窥阴器。
7.术后沟通:术后再次检查生命体征,有任何不适及时告知。
交代术后并发症:节育器异位;感染;节育器嵌顿或断裂;节育器脱落、带器妊娠。
IUD副反应:出血,腰腹坠胀感及其他术后注意事项。
做好手术记录。
【注意事项】1.放置时间:月经干净后3~7天;人工流产可立即放置,但术后宫腔深度应<10cm 为宜;产后42天、剖宫产后半年;哺乳期排除早孕后。
2.放置条件:体温<37.5℃;术前3日无性生活。
3.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2 】顺应症:凡育龄妇女,自愿放置而无禁忌症者均可放置.宫内节育器放置术禁忌症:1.轻微全身性疾患.2.急.慢性生殖道炎症.3.生殖器官肿瘤.4.子宫畸形.5.宫颈过松.重度陈旧性宫颈裂伤或子宫脱垂.6.月经平常,如月经由多.过频或不规矩出血.7.子宫腔大小,宫腔大于9cm或小于5.5cm 者(打胎时.剖宫产后.正常产后和有剖宫产史者放置及铜固定式节育器除外).8.有铜过敏者,不能放置含铜节育器.宫内节育器放置时光:常规放置时光为月经干净后3~7日.1.适合的放置时光是月经干净后3~7日.2.哺乳期或短期闭经请求放置者,应先消除早期怀胎.3.打胎术后可同时放置(子宫手术不良.出血过多.有沾染可能者,临时不放)中期怀胎引产后24小时内清宫术后可放置.药物流产2次正常月经后.4.天然流产转经后.5.剖宫产后6个月.6.产后42天恶露已净,会阴瘦语已愈合,子宫恢复正常者.7.剖宫产或阴道正常临蓐后即时放置(有潜在沾染或出血可能者临时不放).8.用于紧迫避孕,不论月经周期时光,在无破坏性性交后5天内放置.术前预备:常规检讨后,受术者排空膀胱,取截石位,进行外阴及阴道,然后铺消毒巾或孔单.检讨手术包和节育器的有用灭菌日期.宫内节育器放置术手术操作办法:1.术者穿干净工作服,戴口罩.帽子和消毒手套.2.按手术步骤,把所需器械分列整洁.3.放置阴道扩大器,充分暴露宫颈,擦净阴道内积液,用2.5%碘酊及75%酒精先后消毒宫颈.及穹窿部.4.用宫颈钳夹住宫颈前唇,轻轻向下牵引,使子宫保持较程度的中央地位.5.用子宫探针循子宫倾屈偏向测宫腔深度.6.依据子宫颈口的松紧和节育器的种类决议是否扩展子宫颈口.7.放置节育器:有3种法,即叉入法.钳入法和套管法.8.取下宫颈钳,擦净阴道排泄物,去失落窥器,术毕.9.填写手术记载.宫内节育器放置留意事项:1.严厉履行无菌操作,进入宫腔的器械和节育器不能触碰阴道壁.2.节育器应放置于宫腔底部.若术中感到地位不正,应掏出重放.3.对子宫颈口较劲者,应扩大宫颈口,不可勉强放入,以免毁伤和出血.4.术后歇息3日,1周内避免重体力劳动.5.术后2周内制止盆浴和房事.6.按期随访,一般在术后3个月.6个月各随访一次,1年后每年随访一次.随访内容包括带器后有无平常情形.懂得术后月经史.检讨节育器是否脱落等.必要时赐与响应的处理. 宫内节育器掏出术顺应症:1.筹划再生育者.2.放置年限到期者.3.带器副反响或并发症治疗无效者.4.更换其他节育办法.5.绝经半年以上者.6.带器怀胎者.宫内节育器掏出术禁忌症:各类疾病的急.重期.宫内节育器掏出术的掏出时光:1.常规以月经干净3-7天掏出.2.因带器副反响和并发症经处理无效者,可随时掏出.3.带器怀胎者,可行打胎同时掏出;中期引产或足月临蓐者,应留意节育器是否在临蓐时排出,未排出者,可在临蓐后掏出后子宫复旧后再取.宫内节育器掏出术的术前预备:1.术前懂得已放置的节育器是何种类型.2.细心的进行妇科检讨,懂得有无表里生殖器炎症.宫颈口有无节育器尾丝,查清子宫的地位和大小等.3.预备好器械和敷料,除以取环钩代替放置器外,其他同放置术.宫内节育器掏出术的手术步骤:1-6同放置术.7.掏出节育器.带有尾丝的节育器可用长止血钳夹住尾丝轻轻将节育器牵出,如尾丝断落,可改用取环钩勾出.不带尾丝的节育器,可用取环钩顺子宫偏向,将钩顶端放入宫腔底部,触及节育环后,勾住环下缘顺轻轻向外牵拉,掏出节育器.若环丝断裂或钩取艰苦,而肯定无节育器异位者,可将宫颈口扩展,用修长弯止血钳将节育器夹住掏出.8-9同放置术.宫内节育器掏出术的留意事项:1.取环钩的钩端轻易毁伤子宫内膜或子宫壁,有时可产生子宫穿孔,甚至盆腔脏器毁伤,勾取节育器时必须精确.轻柔,不宜重复搅和.勾取.2.术后歇息1天.3.生育年纪妇女应落实筹划生育措施.其他留意事项参见“放置术”.宫内节育器的副感化及防治:1.一般副感化:带器妇女可有少量血性排泄物,一般不超过7天,也可能伴有轻度的下腹痛或腰痛等,这些反响不经处理多能自愈.有些带器者无血性排泄物,但白带量可能增多,或具有单纯的腹痛或腰痛,可对症处理,无须将节育器掏出.2.子宫出血.预防:⑴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毁伤子宫内膜.⑵宫内节育器的选摘要大小适合.⑶既往月经较多的妇女可选用带止血药或孕酮的节育器.治疗:⑴止血药物治疗,如维生素K及C.止血敏.止血芳酸.凝血酸.云南白药等.⑵消炎痛:该药有反抗前列腺素的感化,同时可兼治伴有腹痛者.⑶甲基睾丸素.乙烯雌酚.炔雌醇片等药物治疗.⑷掏出节育器,若经治疗后果不显著,持续出血2周以上者,可掏出节育器,并做刮宫止血.有前提可从刮出物中检取子宫内膜送病理检讨,以查明出血原因.刮宫后应赐与抗炎药物预防沾染.宫内节育器的并发症及防治:1.沾染:抗炎和对症治疗.⑴若炎症较重,应取排泄物做药物迟钝实验,依据成果选用抗炎药物.轻度沾染,应积极治疗,可不必掏出节育器;如经治疗未见显著好转,可实时掏出节育器并持续治疗.⑵若盆腔腹膜炎加重,消失盆腔脓肿应采取手术疗法,手术的机会.方法和规模应依据病情决议.2.子宫穿孔:⑴可疑穿孔或穿孔较小者,术者不应抱有侥幸心理隐瞒病情,不做卖力处理,而应收入院不雅察治疗.⑵周密不雅察血压.脉搏.呼吸.腹痛.内出血或外出血的情形变化.准时打针宫缩剂,止血药,运用抗炎药物预防沾染.采用保守疗法一般可治愈.⑶如有较大穿孔或并有内出血者,应实时采取剖腹探查术,具体操作详见“打胎并发症”的子宫穿孔有关内容.若估量所放置的节育器,穿透子宫进入腹腔或因取环钩造成穿孔,均应实时开腹探查进行处理.3.节育器异位.⑴经腹或阴道手术掏出.⑵用腹腔镜掏出.⑶节育器部分异位:经阴道掏出或经宫腔镜直视下直接掏出.。
生殖健康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一级手术1.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2. 宫内节育器取出术3. 输卵管通气、通液术4. 人工流产吸刮术5. 腹部输卵管结扎术6. 羊水穿刺术7. 绒毛采取术二级手术1. 输卵管吻合术2. 输卵管造口术3. 输卵管成形术4. 人工授精三级手术1. 阴道输卵管结扎术2. 输卵管子宫内移植术3. 腹腔镜下取卵术4. 剖腹取卵+输卵管配子移植术5. 腹腔镜下取卵+输卵管配子移植术四级手术1. 吻合血管的自体输卵管移植术2. 同种异体输卵管移植术3. 卵巢移植术4.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分类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麻醉方法(以下统称手术)。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医师级别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级别。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1、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