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分布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30
室内分布系统简介室内分布系统是将信号源信号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内部的每个地方,以实现室内覆盖。
这种方式可以彻底解决室内覆盖的问题,但设计较复杂,而且采用的结构不同成本亦不同。
按传输介质分为:电分布系统和光纤分布系统耦合器:是一种非等功率分配的功率分配器件信源:宏蜂窝基站(含BBU+RRU)、微蜂窝基站、直放站等。
计算方法:方向性=隔离度-耦合度(例如6dB的隔离度是38dB,耦合度实测是.5dB,则方向性=隔离度-耦合度=38-.5=35dB。
馈线:测量主机上行噪声电平P NO,根据RX,基站发射功率P C(CDMA:33dBm,GSM:40dBm),基站天线增益一般取14dBi,因从基站到施主天线之间的上、下行空间损耗L P基本相同,即L P=(P C+14)-RX,由此计算到达基站端的噪声L NT=P NO-L P,为使得到达基站端的噪声不高于-120dBm。
干扰基站的原因:上行输出噪声干扰,.放大器线性不好,下行交调产物串入上行干扰基站,收发天线隔离不够,系统自激GSM中跳频可分为基带跳频和射频跳频两种。
其采取跳频的原因是因为它可以起到(频率分集)和(抗干扰)的作用●对于WCDMA系统,话音业务的比特速率为12Kbps,则其处理增益为。
(25dB)●WCDMA采用的多址接入方式为。
(DS-CDMA)●WCDMA系统是(干扰)受限系统●WCDMA系统中,下行扩频因子的取值范围为__4-512___。
●WCDMA下行方向共有多少个主扰码?(,512)●WCDMA系统,下行扰码共有8192个,其中可以分为_512___个的扰码集,每个扰码集中包括1个主扰码和_15___个的从扰码;这些扰码集又可以分成_64___个扰码组,每个扰码组中有_8___个主扰码。
●重发天线与施主天线间的隔离度:15dB●光纤直放站的下行输入值范围为:(10dBm~-10dBm)●光纤直放站的增益可调范围是(0dB~26dB)●干线放大器的增益可调范围是:(0dB~22dB)●光纤直放站的光收功率范围为:(0dBm~-10dBm)●无线直放站的下行输入值范围是:(-45dBm~-60dBm)●在光纤直放站系统中,上下行增益分别是由:(上行低噪放控制、下行功放控制)●干线放大器的下行输入值范围是:(5dBm~-10dBm)●在开通CDMA无线直放站时,基站接收到的上行底噪要求小于(-120dBm)●WCDMA系统的空中接口带宽为(5MHz)直放站的带内平坦度(峰峰值)小于3db、100mW等于20dbm●直放站三阶互调指标的测试,在2f1-f2处测量和在2f2-f1处测量●1/2普通馈线100米线损为:7dB●在GSM900工作频段中,1/2的馈线每米损耗值为(0.07dbm) 0.04●1/2“普通阻燃馈线的静态弯曲半径为70mm。
室内分布系统方案1. 简介室内分布系统是指为了满足室内无线网络信号覆盖需求而设计的一种系统方案。
它通过合理布置室内分布系统的设备和网络设施,实现对室内各个区域的无线信号覆盖,提供高质量的网络连接和通讯服务。
室内分布系统的应用场景广泛,包括商业办公楼、购物中心、酒店、医院、校园等各类室内场所。
在这些场所中,人们对无线网络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和部署至关重要。
2. 室内分布系统的组成部分室内分布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2.1 信号源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通常是一台或多台无线基站,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
信号源可以是移动通信运营商的基站,也可以是室内无线局域网(WLAN)的接入点。
2.2 分布系统设备分布系统设备是指用于分发信号源信号至室内各个区域的设备,主要包括无线信号放大器、分配器、分合器等。
2.3 室内覆盖设备室内覆盖设备是指用于接收和提供无线信号的设备,例如无线路由器、无线电脑网卡、无线电话等。
3. 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原则在设计室内分布系统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3.1 覆盖需求分析首先需要对室内的覆盖需求进行分析,了解各个区域的使用情况和对无线网络的需求程度。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覆盖区域、信号强度要求和容量需求等指标。
3.2 设备选型和布局根据覆盖需求和选定的信号源,选择适合的设备,并合理布局。
设备选型时需要考虑信号传输距离、信号穿透力和抗干扰能力等因素。
3.3 信号调整和优化在分布系统部署完毕后,需要进行信号调整和优化。
通过信号测试和调整,保证各个区域的信号覆盖质量达到要求,并解决可能出现的干扰问题。
3.4 系统监控和维护室内分布系统的监控和维护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
通过合理配置监控设备和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4. 室内分布系统的部署步骤以下是室内分布系统的典型部署步骤:4.1 需求分析和设计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场所的覆盖需求分析,并设计合理的分布系统方案。
室分系统项目介绍一、室分系统的定义、构成及作用1.1.室分系统定义室内分布系统(下文简称为室分系统)是指通过天馈系统的分布,将信号送达建筑物内的各个区域,以达到完善的信号覆盖,为室内用户提供良好的通信服务。
1.2.室分系统构成室分系统是由信号源、分布系统组成的。
信号源:是指馈入分布系统信号的设备,如宏基站、微基站、射频拉远单元,直放站等类型的设备,信号源馈入分布系统的信号都是射频信号。
分布系统:馈线,功分器(多种规格),耦合器(多种规格),室内天线等器件组成。
室分系统拓扑图:层天馈系统)平室分系统照片(干天馈系统)室分系统照片(主设备)主室分系统照片(用统的系作1.3.室分就是将移动基站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室分系统的作用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
从而保证室内区域展前景发的现状及分二、室系统领域一直是运营商投资的一个重要部分。
从室内分布覆盖系统荼如3G 时代,还是如火时代,知道,无论是事无线通信的人都2G时代,室分是必不可少的重头戏。
因5G 时代,即便是以后的的4G也是相当乐观的,室分业务量也会在未来几年内此室分行业的前景是由以下几点决定的:出现大幅上升。
这、城市的建设催生大量的室内区域,而用户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
1据统计数据业务更是绝大部分发生在室内区域,随着全球变暖,空气质量恶化,用户要不在车里,要不在办公室,要不在家里。
很少有人在室外过多使用手机。
2、目前宏网选址困难,高楼大厦林立,一个优质的站址相当难取。
加上人们环保意识越来越全面,基站天线除了立在公共区域,CBD区域、高档社区、大型公共建筑不太可能建站,一是无法选取,二是影响建筑格局。
3、从2G 时代统计,80%的室内区域依靠宏站覆盖。
但随着资费降低,用户攀升,话务量日益增长,宏站压力巨大,频率资源与爆发式的容量需求形成矛盾。
这将促使运营商加快室分建设,分担宏站压力。
相当部分的宏网投资将转向室分系统的投入。
而且3G 频段高,损耗大,按照既有的2G 基站布局叠加3G 网络并不能吸收大部分的室内业务。
【科普】室内分布系统2014-12-23网优雇佣军1、什么是室内分布系统室内分布系统是针对室内用户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成功的方案,室内分布系统其原理是利用室内天线分布系统将移动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
2、为什么要建设室内分布系统室内移动通信环境有太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业务需要:室内有大量的用户分布,特别对于高速数据业务,大量业务分布在室内。
覆盖方面:由于室内的复杂结构,建筑物自身的屏蔽和吸收作用,造成了无线电波较大的传输衰耗,形成了移动信号的弱场强区甚至盲区,致使大楼的地下室一、二层场强较弱,甚至存在一些盲区。
由于室内的覆盖不好,容易出现手机掉网的现象,造成寻呼无响应,用户不在服务区现象。
质量方面:建筑物高层空间极易存在无线频率干扰,服务小区信号不稳定,出现乒乓切换效应,话音质量难以保证,并出现断音、掉话现象。
容量方面:建筑物诸如大型购物商场、会议中心,由于移动电话使用密度过大,局部网络容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无线信道发生拥塞现象。
由于室内覆盖存在上述问题,因此出现了解决室内覆盖的解决方案——室内分布系统。
3、什么地区需要室内覆盖?室内盲区新建大型建筑、停车场、办公楼、宾馆和公寓等。
室外盲区公路隧道、下沉式隧道、铁路隧道、地铁等。
话务量高的大型室内场所车站、机场、商场、体育馆、购物中心等。
发生频繁切换的室内场所高层建筑的顶部,收到多个基站的功率近似的信号。
4、室内分布系统结构室内分布系统组成室内分布系统示意图5、室内分布系统简化结构图6、室内分布系统常用器件7、实现室内覆盖的方法RRU接入方式以BBU+RRU的方式进行射频拉远,为室内分布系统提供信源,BBU与RRU之间通过光纤连接,不同运营商安装方法有所不同,例如电信的BBU安装在基站,RRU安装于覆盖场所;移动的BBU与RRU大多数安装在覆盖场所。
微蜂窝有线接入方式是以室内微蜂窝系统作为室内覆盖系统的信号源,即有线接入方式。
一、实训目的本次教学楼室内分布实训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室内分布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实施过程。
通过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楼大厦越来越多,室内分布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室内分布系统可以解决室内信号覆盖不足、通话质量差等问题,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通信服务。
本次实训以我校教学楼为对象,进行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施工及调试。
三、实训内容1. 室内分布系统概述(1)室内分布系统的定义:室内分布系统是指将室外基站信号引入室内,实现室内信号均匀覆盖的一种系统。
(2)室内分布系统的组成:室内分布系统主要由天线、馈线、信号处理器、分配器、桥接器等组成。
2.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1)需求分析:根据教学楼的使用功能、用户需求及信号覆盖范围,确定室内分布系统的覆盖范围、信号强度及接入点数量。
(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室内分布系统类型,如分布式天线系统(DAS)、泄漏电缆系统等。
设计室内分布系统的组成、布局及参数。
(3)设备选型:根据系统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如天线、馈线、分配器等。
3. 室内分布系统施工(1)现场勘察:对教学楼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建筑结构、楼层高度、房间布局等信息。
(2)施工方案制定:根据现场勘察结果,制定室内分布系统施工方案,包括设备安装位置、线缆布放路径等。
(3)设备安装:按照施工方案,进行设备安装,包括天线、馈线、分配器等。
4. 室内分布系统调试(1)信号测试:使用信号测试仪器,对室内分布系统进行信号测试,确保信号强度及覆盖范围符合设计要求。
(2)系统优化:根据测试结果,对室内分布系统进行优化,调整设备参数、天线位置等。
(3)验收:完成调试后,对室内分布系统进行验收,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室内分布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实施过程。
室内分布系统方案1. 引言室内分布系统(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简称DAS)是一种能够增强移动通信信号覆盖范围和容量的解决方案。
它通过在建筑物内部和其他封闭区域内部布置无线接收和传输设备,提供更好的信号质量和覆盖范围,以满足用户对通信服务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一个典型的室内分布系统方案,包括系统组成部分、布置方式和关键技术要点。
2. 系统组成部分一个典型的室内分布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组成:2.1 收发天线系统收发天线系统是室分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负责接收外部基站的信号并进行放大和分发。
根据室内分布系统的需求,收发天线可以分为室内天线和室外天线。
室内天线通常安装在建筑物内部的天花板上或墙壁上,通过馈线与分配系统连接。
室外天线则安装在建筑物外部,用于接收基站信号。
2.2 分配系统分配系统负责将接收到的信号分发给室内的各个覆盖点。
它包括放大器、馈线、耦合器、分配器等设备。
放大器的作用是将接收到的信号放大到合适的功率级别,以保证足够的覆盖范围。
馈线用于连接收发天线和分配系统。
耦合器和分配器则用于将信号按照一定比例分发到室内的各个覆盖点。
2.3 覆盖点设备覆盖点设备是室分系统中的最终终端设备,用于将分发到室内的信号传输给用户设备。
它可以是室内天线、信号放大器、分配器等设备。
覆盖点设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布置和调整,以保证最佳的信号覆盖范围和质量。
3. 布置方式室内分布系统的布置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来确定。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布置方式:3.1 星型布置星型布置是将收发天线和分配系统集中在一个中心点,然后通过馈线将信号分发到各个覆盖点。
这种布置方式适用于空间较小的场所,如办公室、餐厅等。
3.2 集线器布置集线器布置是将收发天线和分配器分别安装在不同的位置,通过馈线将信号连接起来。
这种布置方式适用于场所较大的建筑物,如商业中心、酒店等。
3.3 分区布置分区布置是将整个室分系统划分为多个分区,每个分区都有独立的收发天线和分配系统。
第1篇一、工程概述室分工程(室内分布系统工程)是指为满足室内无线通信需求,通过天线、馈线、分配器等设备,将室外无线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空间的技术工程。
隐蔽施工方案旨在确保室内分布系统安装的质量,防止信号干扰,提高室内通信质量。
二、施工准备1. 设计审查:对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文件进行全面审查,确保设计符合国家标准和用户需求。
2. 材料设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所需的天线、馈线、分配器、测试仪器等材料设备,并确保其质量合格。
3. 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其掌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技术和安全操作规程。
4. 现场勘查: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查,了解室内结构、空间布局,确定施工方案。
三、施工步骤1. 定位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天线、馈线、分配器等设备的位置。
- 使用激光测距仪、水准仪等设备进行精确测量,确保定位准确。
2. 开槽布管:- 按照设计要求,在墙体内开槽,用于敷设馈线和天线。
- 布设PVC塑料管,确保管道平滑、横平竖直,并留有适当余量。
3. 敷设馈线:- 使用专用工具,将馈线沿PVC管敷设,确保馈线与管内壁紧密贴合。
- 注意馈线弯曲半径,避免过度弯曲导致信号衰减。
4. 安装分配器:- 在指定位置安装分配器,确保安装牢固、水平。
- 连接馈线与分配器,注意接口连接质量。
5. 安装天线:- 在指定位置安装天线,确保天线安装牢固、方向正确。
- 调整天线仰角,使信号覆盖范围满足设计要求。
6. 信号测试:- 使用信号测试仪器,对室内分布系统进行测试,确保信号强度、覆盖范围、干扰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7. 封闭槽口:- 使用水泥砂浆或膨胀珍珠岩等材料,封闭开槽,确保室内美观。
四、质量要求1. 材料设备:选用符合国家标准、质量合格的室内分布系统材料设备。
2. 施工工艺: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 信号质量:室内分布系统信号强度、覆盖范围、干扰等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4. 安全规范: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规,确保施工安全。
【科普】室内分布系统介绍1、什么是室内分布系统室内分布系统是针对室内用户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成功的方案,室内分布系统其原理是利用室内天线分布系统将移动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
2、为什么要建设室内分布系统室内移动通信环境有太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业务需要:室内有大量的用户分布,特别对于高速数据业务,大量业务分布在室内。
覆盖方面:由于室内的复杂结构,建筑物自身的屏蔽和吸收作用,造成了无线电波较大的传输衰耗,形成了移动信号的弱场强区甚至盲区,致使大楼的地下室一、二层场强较弱,甚至存在一些盲区。
由于室内的覆盖不好,容易出现手机掉网的现象,造成寻呼无响应,用户不在服务区现象。
质量方面:建筑物高层空间极易存在无线频率干扰,服务小区信号不稳定,出现乒乓切换效应,话音质量难以保证,并出现断音、掉话现象。
容量方面:建筑物诸如大型购物商场、会议中心,由于移动电话使用密度过大,局部网络容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无线信道发生拥塞现象。
由于室内覆盖存在上述问题,因此出现了解决室内覆盖的解决方案——室内分布系统。
3、什么地区需要室内覆盖?室内盲区新建大型建筑、停车场、办公楼、宾馆和公寓等。
室外盲区公路隧道、下沉式隧道、铁路隧道、地铁等。
话务量高的大型室内场所车站、机场、商场、体育馆、购物中心等。
发生频繁切换的室内场所高层建筑的顶部,收到多个基站的功率近似的信号。
4、室内分布系统结构室内分布系统组成室内分布系统示意图5、室内分布系统简化结构图6、室内分布系统常用器件7、实现室内覆盖的方法RRU接入方式以BBU+RRU的方式进行射频拉远,为室内分布系统提供信源,BBU与RRU之间通过光纤连接,不同运营商安装方法有所不同,例如电信的BBU安装在基站,RRU安装于覆盖场所;移动的BBU与RRU 大多数安装在覆盖场所。
微蜂窝有线接入方式是以室内微蜂窝系统作为室内覆盖系统的信号源,即有线接入方式。
室内分布系统室内分布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信号源和室内天馈线分布系统。
信号源主要分为:BBU+RRU和直放站;室内天馈线系统由有源器件、无源器件、天线、缆线等组成。
组网方式合/分路器、功分器、耦合器、馈线、天线等成本低、无源器件,故障率低、无需供电,安装方便、无噪声累积、宽频带系统设计较为复杂、信号损耗较大时需加干放干线放大器、同上设计简单,布线灵活,场强均匀频段窄,多系统兼容困难;需要供电,故障率高、有噪声累积,造价高覆盖端机(主单元、接口单元)、远端覆盖单元、天线、光分/合路器传输距离远,布线方便,传输质量好造价高大型写字楼、酒店、地下隧道、居民楼等采用分布式基站(BBU+RRU)作为分布式信源,配合射频无源分布系统组成光纤损耗小、传输距离远,布线方便,避免了直放站系统对码分多址系统的干扰造价高大型写字楼、酒店、地下隧道、居民楼泄漏到所覆盖的区域。
将信号通过泄漏电缆传输,并将信号其外导体一系列开口就是一系列的缝隙天线,辐射和接收信号场强分布均匀、可控性高;频段宽,多系统兼容性好造价高,传输距离近公路隧道、铁路隧道、过江隧道、地下长廊●射频无源分布系统因为没有有源设备,所以故障率低、可靠性高、且容易扩展。
●射频有源分布系统中的有源设备可以有效补偿信号在传输中的损耗,从而延伸覆盖范围,受信号源输出功率影响较小。
●光纤分布系统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光纤的损耗小,适合于长距离传输。
●分布式基站分布系统采用的光纤损耗小,适合于长距离传输,同时避免了直放站系统对码分多址系统的干扰。
●泄漏电缆分布系统是将信号通过泄漏电缆传输,并将信号泄漏到所需覆盖的区域。
无源器件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常用的无源器件有功分器、耦合器、电桥、合路器、衰减器等。
功分器将信号平均分配到多条支路,常用的有:二功分、三功分、四功分。
耦合器是一种低损耗器件,它接受一个输入信号而输出两个在理论上具有下列特性的信号。
A.输出的幅度不相等。
主线输出端为较大的信号,基本上可以看做直通,耦合线输出端为较小的信号,耦合线上较小信号对主线信号幅度之比叫做“耦合度”,用dB表示。
耦合端口功率=输入功率-耦合度例如一个10dB的耦合器,输入功率为30dBm(1W),那么它的直通端输出功率为30dBm,耦合段的输出为20dBm。
B.主线上的理论损耗决定于耦合线的信号电平,即决定于耦合度。
C.主线和耦合线之间高度隔离。
合路器主要用作将多系统信号合路到一套室内分布系统。
在工程应用中,需要将900MHZ的G网、1800MHZ 的W网两种或三种频率合路器输出。
采用合路器,可使一套室内分布系统同时工作于GSM频段和WCDMA频段。
在工程中用合路器的主要有双频合路器、三频合路器。
电桥常用来将两个无线载频合路后馈入天线或分布系统,通常为Rx和Tx,其中LOAD端接50Ω负载,信号合路后有3dB损耗。
在设计时,注意两输入端口的最大隔离度以满足互调。
衰减器1)衰减器是二端口互易元件。
2)衰减器最常用的是吸收式衰减器。
3)工程中通常使用的是同轴型衰减器,通常有固定及可变衰减两种。
4)衰减器主要用于检测系统中控制微波信号传输能量,消耗超额能量,因而也扩展信号测量的动态范围,诸如功率计、频谱分析仪、放大器、接收器等,也可用于室内分布系统中天线口功率的动态调整。
天线馈线分类 射频电缆用做室内分布系统中射频信号的传输,室内分布系统是利用微蜂窝或直放站的输出,再加上射频电缆通过天线来覆盖一座大厦内部,射频电缆主要工作频率范围在100MHz~3000 MHz 。
7/8〞馈线的弯曲半径是260cm ,1/2〞软馈线的弯曲半径是150cm 。
泄漏电缆Leaky Coaxial Cable 又称为泄漏电缆或漏泄电缆,其结构与普射频电缆外形常用特点使用编织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5D 、7D 、8D 、10D 、12D 比较柔软,可以有较大的弯折度 适合室内的穿插走线皱纹铜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1/2,7/8等 电缆硬度较大,对于信号的衰减小,屏蔽性也好较多用于信号源的传输超柔射频同轴电缆(俗称跳线)弯曲直径之比一般小于7用于基站内发射机、接收机、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连接线通的同轴电缆基本一致,由内导体、绝缘介质和开有周期性槽孔的外导体三部分组成。
电磁波在泄漏电缆中总想传输的同时通过槽孔在外界辐射电磁波;外界的电磁场也可通过槽孔感应到泄漏电缆内部并传送到接收端。
目前泄露电缆的频段覆盖在450MHz-2GHz以上,适应现有的各种无线通信体制,应用场合主要为无线传播受限的地铁、铁路隧道和公路隧道等。
与传统的天馈系统相比,泄漏电缆天馈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信号覆盖均匀,尤其适合隧道等狭小空间;2.泄漏电缆本质上是宽频带系统,某些型号的泄漏电缆可同时用于CDMA800、GSM900、GSM1800、WCDMA、WLAN等系统;3.泄漏电缆价格虽然较贵,但当多系统同时引入隧道时可大大降低总体造价。
全向吸顶天线定向吸顶天线定向壁挂天线对数周期天线路灯天线射灯天线馈线接头馈线与设备以及不同类型线缆之间一般采用可拆卸的射频连接器进行连接。
连接器俗称接头。
DIN型连接器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11GHz,一般用于宏基站射频输出口。
N型连接器适用频率范围同上,一般用于中小功率的具有螺纹连接结构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这是室内分布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可以配合大部分的馈线使用。
常用的1/2馈线接头即为N型J头。
具体建设原则1)系统结构综合考虑运营商当前网络及未来发展需求,满足运营商其他制式系统未来的接入,以及系统扩容和其他制式系统合路的可能。
2)系统配置应满足当前业务需要,同时兼顾一定时期内物业增长的需求。
3)系统设计要根据不同目标覆盖区域的网络指标,合理分布信号,避免与室外信号之间的频繁切换和干扰,避免对室外基站布局造成影响。
4)室内分布系统应做到结构简单,工程易实施,不影响目标建筑物原有的结构和装修。
5)设计应满足科学性、经济性、可实施性、可管理性、可维护性的要求。
6)系统设计中选用的设备、器件和线缆应符合系统技术要求,各个组成部分接口标准化,便于设备选型和统一维护。
信号源和分布系统的选取信源设置原则光纤直放站,基站耦合,独立RRU拉远,分布式基站均需要考虑电源、传输配套的便捷性,应考虑为GSM预留位置及电源、传输。
室内分布系统站址设置原则1)应满足由于建筑物自身屏蔽和吸收作用造成了无线电波较大的传输损耗,形成了移动信号的弱场强区甚至盲区等特定区域内的有效覆盖;2)应满足建筑物(如大型购物商场、会议中心),移动用户密度较大、局部网络话务量较大等特定区域内的容量需求;3)大型住宅小区、都市村庄、学校,可通过建设小区分布系统解决;4)应满足建筑物高层空间极易存在盲区或频繁切换区,话音质量难以保证等特定区域内的质量需求;5)附近有宏蜂窝或微蜂窝基站可耦合信号;6)室内分布系统站址所在地应利于电源接入。
室内分布系统信号源接入方式直接接入或耦合方式是以室内微蜂窝或宏基站作为室内覆盖系统的信号源,直接或通过耦合器、分路器获得一定比例的信号,将信号接入室内覆盖系统。
适用于覆盖范围较大且话务量相对较高的建筑物内,在市区中心使用较多,解决覆盖和容量问题,但限制了系统信源位置。
目前各运营商较多采用微蜂窝解决方案。
微蜂窝方式相对宏基站方式的配套投资较小、不需要特定机房、通话质量较好,同时对室外宏蜂窝无线指标的影响较小,并且具有增加网络容量的效果。
但同时微蜂窝方式的弱点在于成本较直放站方式昂贵,需要进行频率规划,需要增建传输系统,网络优化工作量大。
因此,对微蜂窝方式的选取,需要综合权衡移动网络和运营商的多方面因素才能定夺。
直放站耦合在室外站存在富余容量的情况下,通过直放站(Repeater)将室外信号引入室内的覆盖盲区,本期工程建议光纤直放站。
微蜂窝设备投入与工程量较大,只适合在话务量集中的高档会议厅或商场使用。
而直放站不需要基站设备和传输设备,安装简便灵活,设备型号也丰富多彩,但在使用中要注意防止自激现象及对室外宏基站的干扰。
分布系统的选取信源方式与分布系统的综合选取RRU的使用1.RRU包含一定空口容量,具有容量和功率的优势。
综合考虑成本、施工,可使用RRU替代部分直放站。
2.RRU最大级联数不宜超过2级,应避免大规模代替干放的方式进行组网,级联及多小区合并会带来底噪的抬升,上行负载和覆盖会相应收缩。
干线放大器的使用原则1)干放应避免串联使用,对于市区及其他高话务区域,应尽量避免直放站再接干放的方式。
2)干放输出功率应满足其覆盖区分布系统功率需求,3G系统以导频信道功率作为功率规划计算基础;根据载频配置情况和WCDMA功率负荷情况,应合理考虑干放的功率预留。
3)干放增益应考虑对信号源的上行噪声抬升及用户上行噪声平衡取定,必要时可考虑提高干放输入功率以便干放增益设置灵活。
4)干放增益需可调,步长不大于1dB;干放上下行增益差异原则上不超过3dB最大不超过5dB。
5)干放设计时需要给出基站和放大器的底噪抬升计算,原则上对信源基站的底噪抬升应不超过3dB。
馈线的选取天线的选取及布局规则天线类型选取考虑多频段兼容,原则上不选用八木天线。
天线布局1.天线布局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特点,保证室内良好覆盖的同时利于室外信号泄露的控制。
2.天线布局应充分考虑传播模型、天线口功率需求制约因素3.电梯覆盖建议采用电梯井道宽频段的板状天线或对数周期天线专项覆盖,需要时,结合电梯厅吸收天线覆盖的方式。
当电梯和电梯厅采用不同扇区进行覆盖时,需要实现两者的覆盖相互有所交叠,以保证正常切换。
频率的使用建议高层(10层以上)大楼,在导频污染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底层与室外覆盖同频点+高层异频点的方式。
同频分区可覆盖裙楼楼层,最大覆盖30米以下楼层。
应尽可能扩大同频分区的覆盖区域(达到单个分区的功率或业务容量上限)。
高层建筑楼层覆盖的建设思路主要需要考虑信号分布系统的功率分配、分小区覆盖和信号的多支路覆盖。
在设计和建设中,不但要考虑本楼层的平面覆盖,还需要考虑大楼的立体覆盖。
楼层的损耗一般在10~20dB之间,因此一副天线基本上可以覆盖上一楼层和下一楼层的同一位置。
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需充分利用建筑物的建筑结构来布置天线,以便让天线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高层建筑的楼层覆盖应最少采用两条主干,如果是较高的建筑物,可采用四条或多条主干,将建筑物划分成多段进行覆盖。
一方面可以避免单条路由导致线路损耗过大,接头损耗等不确定因素增多,导致偏离甚至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另一方面在载波扩容或者扇区分裂时,减少对室内信号分布系统部分的改动。
电梯、车库覆盖的建设思路实现电梯的信号覆盖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在电梯厅内逐层安装天线进行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