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室内分布系统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3.01 MB
- 文档页数:61
【科普】室内分布系统介绍1、什么是室内分布系统室内分布系统是针对室内用户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成功的方案,室内分布系统其原理是利用室内天线分布系统将移动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
2、为什么要建设室内分布系统室内移动通信环境有太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业务需要:室内有大量的用户分布,特别对于高速数据业务,大量业务分布在室内。
覆盖方面:由于室内的复杂结构,建筑物自身的屏蔽和吸收作用,造成了无线电波较大的传输衰耗,形成了移动信号的弱场强区甚至盲区,致使大楼的地下室一、二层场强较弱,甚至存在一些盲区。
由于室内的覆盖不好,容易出现手机掉网的现象,造成寻呼无响应,用户不在服务区现象。
质量方面:建筑物高层空间极易存在无线频率干扰,服务小区信号不稳定,出现乒乓切换效应,话音质量难以保证,并出现断音、掉话现象。
容量方面:建筑物诸如大型购物商场、会议中心,由于移动电话使用密度过大,局部网络容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无线信道发生拥塞现象。
由于室内覆盖存在上述问题,因此出现了解决室内覆盖的解决方案——室内分布系统。
3、什么地区需要室内覆盖?室内盲区新建大型建筑、停车场、办公楼、宾馆和公寓等。
室外盲区公路隧道、下沉式隧道、铁路隧道、地铁等。
话务量高的大型室内场所车站、机场、商场、体育馆、购物中心等。
发生频繁切换的室内场所高层建筑的顶部,收到多个基站的功率近似的信号。
4、室内分布系统结构室内分布系统组成室内分布系统示意图5、室内分布系统简化结构图6、室内分布系统常用器件7、实现室内覆盖的方法RRU接入方式以BBU+RRU的方式进行射频拉远,为室内分布系统提供信源,BBU与RRU之间通过光纤连接,不同运营商安装方法有所不同,例如电信的BBU安装在基站,RRU安装于覆盖场所;移动的BBU与RRU 大多数安装在覆盖场所。
微蜂窝有线接入方式是以室内微蜂窝系统作为室内覆盖系统的信号源,即有线接入方式。
室内分布系统简介室内分布系统是将信号源信号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内部的每个地方,以实现室内覆盖。
这种方式可以彻底解决室内覆盖的问题,但设计较复杂,而且采用的结构不同成本亦不同。
按传输介质分为:电分布系统和光纤分布系统耦合器:是一种非等功率分配的功率分配器件信源:宏蜂窝基站(含BBU+RRU)、微蜂窝基站、直放站等。
计算方法:方向性=隔离度-耦合度(例如6dB的隔离度是38dB,耦合度实测是.5dB,则方向性=隔离度-耦合度=38-.5=35dB。
馈线:测量主机上行噪声电平P NO,根据RX,基站发射功率P C(CDMA:33dBm,GSM:40dBm),基站天线增益一般取14dBi,因从基站到施主天线之间的上、下行空间损耗L P基本相同,即L P=(P C+14)-RX,由此计算到达基站端的噪声L NT=P NO-L P,为使得到达基站端的噪声不高于-120dBm。
干扰基站的原因:上行输出噪声干扰,.放大器线性不好,下行交调产物串入上行干扰基站,收发天线隔离不够,系统自激GSM中跳频可分为基带跳频和射频跳频两种。
其采取跳频的原因是因为它可以起到(频率分集)和(抗干扰)的作用●对于WCDMA系统,话音业务的比特速率为12Kbps,则其处理增益为。
(25dB)●WCDMA采用的多址接入方式为。
(DS-CDMA)●WCDMA系统是(干扰)受限系统●WCDMA系统中,下行扩频因子的取值范围为__4-512___。
●WCDMA下行方向共有多少个主扰码?(,512)●WCDMA系统,下行扰码共有8192个,其中可以分为_512___个的扰码集,每个扰码集中包括1个主扰码和_15___个的从扰码;这些扰码集又可以分成_64___个扰码组,每个扰码组中有_8___个主扰码。
●重发天线与施主天线间的隔离度:15dB●光纤直放站的下行输入值范围为:(10dBm~-10dBm)●光纤直放站的增益可调范围是(0dB~26dB)●干线放大器的增益可调范围是:(0dB~22dB)●光纤直放站的光收功率范围为:(0dBm~-10dBm)●无线直放站的下行输入值范围是:(-45dBm~-60dBm)●在光纤直放站系统中,上下行增益分别是由:(上行低噪放控制、下行功放控制)●干线放大器的下行输入值范围是:(5dBm~-10dBm)●在开通CDMA无线直放站时,基站接收到的上行底噪要求小于(-120dBm)●WCDMA系统的空中接口带宽为(5MHz)直放站的带内平坦度(峰峰值)小于3db、100mW等于20dbm●直放站三阶互调指标的测试,在2f1-f2处测量和在2f2-f1处测量●1/2普通馈线100米线损为:7dB●在GSM900工作频段中,1/2的馈线每米损耗值为(0.07dbm) 0.04●1/2“普通阻燃馈线的静态弯曲半径为70mm。
室分系统项目介绍一、室分系统的定义、构成及作用1.1.室分系统定义室内分布系统〔下文简称为室分系统是指通过天馈系统的分布,将信号送达建筑物内的各个区域,以达到完善的信号覆盖,为室内用户提供良好的通信服务。
1.2.室分系统构成室分系统是由信号源、分布系统组成的。
信号源:是指馈入分布系统信号的设备,如宏基站、微基站、射频拉远单元,直放站等类型的设备,信号源馈入分布系统的信号都是射频信号。
分布系统:馈线,功分器〔多种规格,耦合器〔多种规格,室内天线等器件组成。
室分系统拓扑图:室分系统照片〔平层天馈系统室分系统照片〔主干天馈系统室分系统照片〔主设备1.3.室分系统的作用室分系统的作用就是将移动基站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
二、室分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室内分布覆盖系统领域一直是运营商投资的一个重要部分。
从事无线通信的人都知道,无论是2G时代,3G时代,还是如火如荼的4G时代,即便是以后的5G时代,室分是必不可少的重头戏。
因此室分行业的前景也是相当乐观的,室分业务量也会在未来几年内出现大幅上升。
这是由以下几点决定的:1、城市的建设催生大量的室内区域,而用户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
据统计数据业务更是绝大部分发生在室内区域,随着全球变暖,空气质量恶化,用户要不在车里,要不在办公室,要不在家里。
很少有人在室外过多使用手机。
2、目前宏网选址困难,高楼大厦林立,一个优质的站址相当难取。
加上人们环保意识越来越全面,基站天线除了立在公共区域,CBD区域、高档社区、大型公共建筑不太可能建站,一是无法选取,二是影响建筑格局。
3、从2G时代统计,80%的室内区域依靠宏站覆盖。
但随着资费降低,用户攀升,话务量日益增长,宏站压力巨大,频率资源与爆发式的容量需求形成矛盾。
这将促使运营商加快室分建设,分担宏站压力。
相当部分的宏网投资将转向室分系统的投入。
而且3G频段高,损耗大,按照既有的2G基站布局叠加3G网络并不能吸收大部分的室内业务。
室分系统项目介绍一、室分系统的定义、构成及作用1.1.室分系统定义室内分布系统(下文简称为室分系统)是指通过天馈系统的分布,将信号送达建筑物内的各个区域,以达到完善的信号覆盖,为室内用户提供良好的通信服务。
1.2.室分系统构成室分系统是由信号源、分布系统组成的。
信号源:是指馈入分布系统信号的设备,如宏基站、微基站、射频拉远单元,直放站等类型的设备,信号源馈入分布系统的信号都是射频信号。
分布系统:馈线,功分器(多种规格),耦合器(多种规格),室内天线等器件组成。
室分系统拓扑图:层天馈系统)平室分系统照片(干天馈系统)室分系统照片(主设备)主室分系统照片(用统的系作1.3.室分就是将移动基站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室分系统的作用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
从而保证室内区域展前景发的现状及分二、室系统领域一直是运营商投资的一个重要部分。
从室内分布覆盖系统荼如3G 时代,还是如火时代,知道,无论是事无线通信的人都2G时代,室分是必不可少的重头戏。
因5G 时代,即便是以后的的4G也是相当乐观的,室分业务量也会在未来几年内此室分行业的前景是由以下几点决定的:出现大幅上升。
这、城市的建设催生大量的室内区域,而用户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
1据统计数据业务更是绝大部分发生在室内区域,随着全球变暖,空气质量恶化,用户要不在车里,要不在办公室,要不在家里。
很少有人在室外过多使用手机。
2、目前宏网选址困难,高楼大厦林立,一个优质的站址相当难取。
加上人们环保意识越来越全面,基站天线除了立在公共区域,CBD区域、高档社区、大型公共建筑不太可能建站,一是无法选取,二是影响建筑格局。
3、从2G 时代统计,80%的室内区域依靠宏站覆盖。
但随着资费降低,用户攀升,话务量日益增长,宏站压力巨大,频率资源与爆发式的容量需求形成矛盾。
这将促使运营商加快室分建设,分担宏站压力。
相当部分的宏网投资将转向室分系统的投入。
而且3G 频段高,损耗大,按照既有的2G 基站布局叠加3G 网络并不能吸收大部分的室内业务。
【科普】室内分布系统2014-12-23网优雇佣军1、什么是室内分布系统室内分布系统是针对室内用户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成功的方案,室内分布系统其原理是利用室内天线分布系统将移动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
2、为什么要建设室内分布系统室内移动通信环境有太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业务需要:室内有大量的用户分布,特别对于高速数据业务,大量业务分布在室内。
覆盖方面:由于室内的复杂结构,建筑物自身的屏蔽和吸收作用,造成了无线电波较大的传输衰耗,形成了移动信号的弱场强区甚至盲区,致使大楼的地下室一、二层场强较弱,甚至存在一些盲区。
由于室内的覆盖不好,容易出现手机掉网的现象,造成寻呼无响应,用户不在服务区现象。
质量方面:建筑物高层空间极易存在无线频率干扰,服务小区信号不稳定,出现乒乓切换效应,话音质量难以保证,并出现断音、掉话现象。
容量方面:建筑物诸如大型购物商场、会议中心,由于移动电话使用密度过大,局部网络容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无线信道发生拥塞现象。
由于室内覆盖存在上述问题,因此出现了解决室内覆盖的解决方案——室内分布系统。
3、什么地区需要室内覆盖?室内盲区新建大型建筑、停车场、办公楼、宾馆和公寓等。
室外盲区公路隧道、下沉式隧道、铁路隧道、地铁等。
话务量高的大型室内场所车站、机场、商场、体育馆、购物中心等。
发生频繁切换的室内场所高层建筑的顶部,收到多个基站的功率近似的信号。
4、室内分布系统结构室内分布系统组成室内分布系统示意图5、室内分布系统简化结构图6、室内分布系统常用器件7、实现室内覆盖的方法RRU接入方式以BBU+RRU的方式进行射频拉远,为室内分布系统提供信源,BBU与RRU之间通过光纤连接,不同运营商安装方法有所不同,例如电信的BBU安装在基站,RRU安装于覆盖场所;移动的BBU与RRU大多数安装在覆盖场所。
微蜂窝有线接入方式是以室内微蜂窝系统作为室内覆盖系统的信号源,即有线接入方式。
运营商LOGO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指导书目录1室内分布系统介绍 (11.1PHS网络现状 (11.2室内分布系统介绍 (21.2.1信号源类型 (31.2.2信号分布方式 (61.3室内分布系统演进 (101.3.1室内分布系统共用方式 (112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流程 (172.1设计流程 (172.2初步勘查 (182.2.1初次勘察工作流程 (182.2.2准备工作 (182.2.3勘察内容 (182.3技术谈判 (192.4详细勘查 (212.4.1详细勘察流程 (212.4.2详细勘查工作内容 (222.5方案详细设计 (222.5.1设计流程如图 (222.5.2分析勘察结果 (232.5.3天线位置选择 (242.5.4设计原理图 (242.5.5输出设计文件 (252.6方案提交和审核 (272.6.1设计方案审核流程 (272.6.2设计方案审核注意事项 (27 3室内分布系统设计 (283.1室内覆盖场景 (283.1.1室内覆盖场景分类 (283.1.2室内覆盖场景模型 (293.2容量估算 (303.2.1人口密度和用户密度估算 (30 3.2.2话务模型 (313.2.3话务量以及基站数量确定 (31 3.3覆盖规划 (313.3.1无线传播模型 (313.3.2链路预算 (333.3.3覆盖电平设计策略 (33 3.4天线的选择和选址 (34 3.4.1天线的选择 (343.4.2天线的选址 (344多网合一室内分布系统 (35 4.1互干扰分析 (354.2容量与覆盖分析 (364.2.1容量分析 (364.2.2覆盖分析 (374.3设备共用分析 (375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案例 (37 5.1案例说明 (375.2方案概述 (375.3设计原则和设计依据 (37 5.3.1共用部分 (385.3.2PHS部分 (385.3.3WCDMA 部分 (385.3.4WLAN部分 (385.3.5CDMA 部分 (385.3.6GSM 部分 (395.3.7PHS信号空中同步 (395.4网络总体技术指标 (395.4.1PHS网络技术指标 (395.4.2WCDMA网络技术指标 (39 5.4.3WLAN网络技术指标 (40 5.4.4GSM网络技术指标 (40 5.4.5CDMA网络技术指标 (40 5.5设计依据 (405.6系统方案 (415.6.1方案简述 (415.6.2方案系统原理图 (415.6.3楼层天线位置分布图 (43 5.7配料清单 (436室内分布系统技术要求 (44 6.1一般技术要求 (446.1.1总体要求 (446.1.2兼容性要求 (456.1.3干扰规避 (466.1.4电磁辐射 (466.2网络覆盖和性能指标(参考 (47 6.2.1PHS 系统指标 (476.2.23G 系统指标 (486.2.3WLAN 系统指标 (486.2.4GSM 系统指标 (496.2.5CDMA800 系统指标 (496.3设备和元器件技术指标 (50 6.4干线放大器 (506.4.1PHS干放 (516.4.2WLAN 干放 (526.4.33G干放 (536.4.4CDMA干放 (546.4.5合路器 (556.4.6其它无源器件 (586.4.7设备和元器件损耗 (707标识方法 (717.1设备标识方法 (717.2功率标识方法 (718标准图例 (71图表目录图1建筑物电磁环境模型 (2图2室内分布系统结构图 (3图3无源天馈分布式系统示意图 (7图4有源分布式系统 (8图5光纤分布式系统示意图 (8图6泄露电缆分布式系统示意图 (9图7PHS单系统覆盖组网方式 (11图8PHS+WLAN两网共用室内分布系统组网方式 (12图9PHS+3G两网共用室内分布系统组网方式 (13图10PHS+3G+WLAN三网共用室内分布系统组网方式 (13图11多网共用室内分布系统二级合路组网方式 (14图12(PHS+3G+GSM/CDMA+ WLAN多网共用室内分布系统三级合路组网方式 (15图13不同运营商的信号源合路组网方式 (16图14室内覆盖设计流程 (17图15初次勘查流程 (18图16技术谈判 (19图17详细勘查流程 (21图18详细设计流程 (23图19方案审核流程 (27图20系统原理图 (42图21天线位置分布图 (43图22干线放大器 (50图23干线放大器组网示意图 (51图24合路器 (55图25合路器在室内分布系统中 (55图26吸顶天线 (59图27壁挂天线 (59图28八木天线 (60图29抛物面天线 (60图30编织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 (61图31皱纹铜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 (62 图32泄漏电缆 (64图33二功分器 (66图34三功分器 (66图35功分器在室内分布系统中 (66图36定向耦合器 (67图37耦合器在室内分布系统 (68图38电桥 (69图39电桥在室内分布系统中 (69图40标准图例 (72表1几种室内信号源的比较一 (5表2几种室内信号源的比较二 (6表3几种室内分布方式的比较 (9表4室内情况下的人口密度与用户密度 (30表5室内覆盖的语音业务模型 (31表6 1.9GHz频段电磁波传播损耗参考取值表(材料 (33 表7配料清单 (43表8PHS干放主要技术指标 (51表9WLAN干线放大器主要技术指标 (53表103G干线放大器主要技术指标 (53表11CDMA干放技术指标 (54表12CDMA/WLAN宽频合路器技术指标 (56表13CDMA/PHS合路器指标 (56表14CDMA/PHS/WLAN三频合路器指标 (56表15克服杂散干扰所需隔离度 (57表16多频段系统所需的隔离度技术指标 (58表17多频段合路器其他技术指标 (58表18800-2500MHz宽频室内全向天线技术指标 (60表19800-2500MHz宽频室内定向天线技术指标 (61表20射频同轴电缆技术指标 (62表21电缆接头技术指标 (63表22射频跳线技术指标 (63表23泄漏电缆技术指标 (65表24800-2500MHz宽频功分器技术指标 (67表25800-2500MHz宽频耦合器技术指标 (68表26电桥技术指标(典型值 (69表27元器件损耗标准 (70表28馈线损耗标准 (701 室内分布系统介绍移动通信的网络覆盖、容量、质量是运营商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