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限额设计指标
- 格式:docx
- 大小:38.72 KB
- 文档页数:2
关于结构含钢量、混凝土含量限额设计指标的规定一、结构含钢量、混凝土含量限额设计指标的意义结构含钢量及砼含量限额设计指标作为有效控制项目该方面成本的目标参考数据,具有指导意义。
二、结构含钢量、混凝土含量限额设计指标的依据2.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2混凝土设计规范GB50010-20022.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2.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6 各地区各类项目的经验数据三、结构含钢量及混凝土含量限额设计指标及使用说明3.1结构含钢量及混凝土含量限额设计指标详见下表:3.4应用细则说明3.4.1本限额设计指标的计算规则为计算范围内的相应结构钢材用量或混凝土除以计算范围内的结构面积。
1) 结构钢材及混凝土用量包含剪力墙、柱、梁、楼板、空调板、窗台板、阳台栏板、砌体拉结筋等构件的所有钢筋用量和混凝土用量;不含纯建筑的混凝土装饰构件、预埋件、混凝土墙梁与砌体间加挂的钢丝网、一楼为防潮而设置的架空预制板所含的钢筋。
2)结构面积等于建筑面积与建筑赠送的但仍为结构楼板或屋面板遮盖部分的面积之和。
(例如层高小于2.2m部分,在计算建筑面积时只计算一半,在计算结构面积时全数计入。
阳台面积的计算规则与建筑保持一致)。
3.4.2本限额设计指标所依据的钢筋级别为:16mm及以上直径的受力钢筋宜采用HRB400级;板中主要受力钢筋宜采用冷轧带肋或冷轧扭高强钢筋;其余钢筋采用普通HRB335级和HPB235级钢筋。
实际设计过程中,也应首先考虑主要钢筋采用性价比更好的HRB400级、冷轧带肋钢筋或冷轧扭高强钢筋。
当高强钢筋由于当地市场的价格原因或某些结构部位的抗裂控制指标等技术原因不具备性价比的优势时,则不宜采用。
海创上海设计管理部叶枫2008.1.14。
结构成本限额设计指标编制目的:标准化,提高成本意识和加强成本控制。
使用者:华南区各地区公司生效时间:2008年9月23日为了有效的进行结构专业设计管理和成本控制,针对华南区地震设防烈度、基本风压、设计院业务特点等情况,制定以下结构钢筋、混凝土含量的限额设计指标。
一、结构成本限额设计指标表建筑类型结构部位钢筋指标(Kg/m2)混凝土指标(m3/m2)其他33层高层住宅(不高于100m)上部结构 50~66 0.36~0.48 24层高层住宅(不高于80m)上部结构 47~61 0.35~0.46 18层高层住宅(不高于60m)上部结构 45~57 0.34~0.43 12层高层住宅上部结构 43~55 0.32~0.42 7层多层住宅上部结构 40~52 0.26~0.38 别墅、Townhouse上部结构 44~63 0.30~0.45 人防地下室(6级人防)地下室 160~180 1.1~1.3 非人防地下室地下室 130~150 0.8~1.0二、制订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GB/T 50353-2005中海地产华南区各公司项目经验数据其他地产公司、设计院项目参考数据三、细则说明1.本指标适用于中海地产华南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地区公司住宅项目。
2.本指标各项数据的计算规则如下:a)钢筋指标为计算范围内的相应结构钢材用量除以计算范围内的建筑面积;混凝土指标为计算范围内的相应结构混凝土用量除以计算范围内的建筑面积。
b)钢筋包括剪力墙、柱、梁、楼板、空调板、凸窗板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及构造钢筋;不包括混凝土装饰构件、预埋件、砌体部分的构造柱等处的钢筋,不包括墙上加挂的钢丝网、防水层构造钢筋,不包括施工损耗的钢筋。
钢筋、混凝土含量参考标准二、说明:1、地下车库:考虑设人防和不设人防两种情况。
2、地上结构:标准层层高 4.6/5.2m,同时以项目的高度、抗震设防烈度作为钢筋、混凝土含量划定的基本条件。
3、地上钢筋含量(kg/m2):指地上结构钢筋总量与地上建筑面积之比。
钢筋总量指梁、板、墙、柱、楼梯等结构构件的钢筋总量(kg);不包含构造柱、过梁、圈梁、砌体中的拉接钢筋及砌体中预制构件之钢筋,也不包含施工损耗及措施钢筋,也不含马凳撑。
4、地上混凝土含量(m3/m2):指地上结构混凝土总量与地上建筑面积之比。
混凝土总量指地上单体梁、板、墙、柱、楼梯等结构构件的混凝土总量(m3);不包含构造柱、过梁、圈梁及砌体中预制构件混凝土。
5、地下钢筋含量(kg/m2):指地下室结构钢筋总量与地下室建筑面积之比。
钢筋总量指梁、板、墙、柱、楼梯等结构构件的钢筋总量(kg),含天然基础和承台(不含桩基);不包含构造柱、过梁、圈梁、砌体中的拉接钢筋及砌体中预制构件之钢筋,也不包含施工损耗及措施钢筋,也不含马凳撑。
6、地下混凝土含量(m3/m2):指地下结构混凝土总量与地下室建筑面积之比。
混凝土总量指梁、板、墙、柱、楼梯等结构构件的混凝土总量(m3),含天然基础和承台(不含桩基);不包含构造柱、过梁、圈梁及砌体中预制构件混凝土。
7、裙房计算面积:塔楼和裙房平面范围内±0.000(不含地下室顶板)至裙房顶(含)的面积。
8、地下室面积:结构顶板覆盖的建筑面积,包含不计建筑面积的结构夹层。
9、覆土厚度在1.2m情况下考虑。
10、本指标6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
7度区地震加速度为0.1g,7度区地震加速度如为0.15g,用钢量考虑在上表基础上增加2kg/m2。
8度区地震加速度为0.2g,8度区地震加速度如为0.3g,上表包含型钢用量。
11、本指标考虑人防等级为核6级。
12、本指标考虑场地土类别为II类,III类考虑在上表基础上增加2kg/m2,IV类考虑在上表基础上增加4kg/m2。
住宅结构钢筋及混凝土含量限额设计标准一、住宅结构钢筋及混凝土含量限额设计标准概述住宅结构钢筋及混凝土含量限额设计标准是指在住宅结构工程中,针对钢筋和混凝土的设计和使用所制定的标准。
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住宅结构的安全、稳定和耐久。
住宅结构钢筋及混凝土含量限额设计标准通常由国家规划和建设主管部门制定并颁布,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住宅建筑结构中,钢筋和混凝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钢筋负责承受结构的拉力和抗弯强度,而混凝土则负责承受结构的压力和抗压强度。
合理设计和使用钢筋及混凝土是确保建筑结构安全的重要环节。
二、住宅结构钢筋设计标准在住宅建筑结构中,钢筋的设计标准是指钢筋的型号、规格、数量等方面的要求。
一般来说,住宅结构中常用的钢筋有HRB335和HRB400两种。
其具体的使用标准需要根据建筑设计的要求和力学计算得出。
钢筋的使用量和布置也是根据建筑结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楼板、柱、梁等构件中,钢筋的数量和布置方式都需要按照规范来设计和施工。
这些设计标准不仅包括钢筋的截面积、间距等基本要求,还包括钢筋的有效长度、连接方式等细节方面的规定。
住宅结构钢筋设计标准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住宅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住宅结构混凝土设计标准混凝土是住宅结构中使用最多的建筑材料之一,其配合比和强度等参数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住宅结构混凝土设计标准主要从配合比、强度等方面做出规定。
混凝土的配合比要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相应的实验验证。
配合比不仅涉及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的配比,还包括掺和料的选用等方面。
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的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是设计标准中的重要内容。
在住宅结构中,一般采用C25、C30等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不同构件的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也会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提出要求。
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也是设计标准中需要考虑的内容。
浇筑工艺和养护措施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实际使用效果,因此也需要有相应的规定。
结构限额设计管控办法
1、所有项目均应实行结构限额设计,限额指标详见附件1(以下简称《限额指标表》;
2、本限额指标用于指导项目公司进行施工图设计招标及签订设计合同,并作为设计结果审核的标准之一.
3、项目公司进行施工图设计招标及签订设计合同前,应根据《限额指标表》和项目的实际情况上报限额指标,经审批后作为发标文件的一部分,
4、本限额指标为集团对外发布的指标,内控指标可上浮不超过5%.
5、《限额指标表》中未列的业态类型,由项目公司根据项目具体情况上报审批后执行.
附件1:
钢筋/砼含量限额设计指标。
普通工程每平方米的钢筋用量和混凝土的用量一个全面的甲方工程师应掌握的数据(设计、施工)一、普通住宅建筑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1、多层砌体住宅:钢筋30KG/m2砼0.3—0.33m3/m22、多层框架钢筋38—42KG/m2砼0.33—0.35m3/m23、小高层11—12层钢筋50—52KG/m2砼0.35m3/m24、高层17—18层钢筋54—60KG/m2砼0.36m3/m25、高层30层H=94米钢筋65—75KG/m2砼0.42—0.47m3/m26、高层酒店式公寓28层H=90米钢筋65—70KG/m2砼0.38—0.42m3/m27、别墅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介于多层砌体住宅和高层11—12层之间以上数据按抗震7度区规则结构设计二、普通多层住宅楼施工预算经济指标1、室外门窗(不包括单元门、防盗门)面积占建筑面积0.36—0.4 (也有的人认为:应该是0.20—0.24)2、模版面积占建筑面积2.2左右3、室外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0.4左右4、室内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3.8三、施工功效1、一个抹灰工一天抹灰在35平米2、一个砖工一天砌小红砖2600—2900块3、一个砖工一天砌空心砖800—1000块4、瓷砖15平米5、刮大白第一遍300平米/天,第二遍180平米/天,第三遍压光90平米/天四、基础数据1、混凝土重量2500KG/m32、钢筋每延米重量0.00617*d*d3、干砂子重量1500KG/m3,湿砂重量1700KG/m34、石子重量2200KG/m35、一立方米红砖525块左右(分墙厚)6、一立方米空心砖175块左右7、筛一方干净砂需1.3方普通砂补充:多层砌体住宅:我们曾经做过钢筋18KG/m2 ,但楼板是预应力空心板按新规范对共计60多栋各类工程的统计(钢筋含量):对8度,三类场地:框架一般每平米65~70公斤;框剪一般每平米70~75公斤;剪力墙一般每平米75~80公斤。
对8度,二类场地:框架一般每平米55~60公斤;框剪一般每平米60~65公斤;剪力墙一般每平米65~70公斤。
说明:1、本限额指标作为各下属公司一般工程结构含钢量及砼含量的上限,设计任务书中的设计限额指标应根据工程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且不得超过本指标。
2、结构钢材及混凝土包含剪力墙、柱、梁、楼板、空调板、窗台板、阳台栏板、外墙线脚、屋顶构件等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及构造钢筋;不含施工措施及损耗部分钢筋、预埋件钢筋、圈梁、过梁、构造柱、砌体拉结筋、混凝土墙梁与砌体间加挂的钢丝网等。
3、结构面积S的定义如下:S=S1+S2+S3+S4S1= 建筑面积(不含架空层面积)S2=对于有顶盖的外挑阳台、露台、结构连接板等按一半面积计入结构面积;小于2.2米层高的全部楼板面积计入结构面积;凹阳台应全部计入结构面积;层高较高而未计入建筑面积的入户花园、走廊等上有顶盖的楼板面积应计入结构面积;空调板、建筑线脚等凸出构件不计入结构面积。
S3=未计入建筑面积的凸窗面积S4=楼板开洞所预留的“赠送面积”,此部分面积的钢筋含量指标比对应限额指标低8㎏/㎡,混凝土含量指标比限额指标低0.11m³/㎡。
4、本限额指标对应的上部结构均指无结构转换层的正常上部结构,当在三层或以上层数以上设有结构转换层(转换率在30%以上)时,转换层以上的上部结构钢筋限额指标可以提高2 kg/m2。
5、所有地下室均按照地下水位在地表以下1.5m以内的情况考虑,当地下水位低于此情况时,应酌情降低限额。
6、所有全地下室均按照覆土厚度为约1.2M考虑,当覆土厚度低(高)于此情况0.3米时,可酌情降低(增加)钢筋限额指标约5 kg/m2。
7、人防地下室按照6级人防标准考虑,若实际人防标准高于6级,可酌情考虑提高地下室人防范围的限额指标。
8、对于地下室,本限额指标对应的普通桩基础或其它非筏板基础,当采用整体筏板基础或整体桩筏基础时,应酌情考虑提高整体地下室钢筋限额指标约20 kg/m2,混凝土指标约0.20 m3/m2。
9、当高层主楼的首层面积超过地下室单层面积的30%时,可酌情考虑提高地下室限额指标。
备注:1、2、3、4、200m以上带型钢柱、型钢架结构上表数据分别减少:200m<H≤250m,30kg;250m<H≤300m,35kg;300m<H≤350m,38kg;350m<H≤400m,40kg;H﹥500m,42kg;混凝土含量指标不变。
结构钢筋及混凝土包含剪力墙、柱、梁、楼板、空调板、窗台板、阳台栏板、外墙线脚、屋顶构件等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及构造钢筋;不含施工措施及损耗部分钢筋、预埋件钢筋、圈梁、过梁、构造柱、砌体拉结筋、混凝土墙梁与砌体间加挂的钢丝网等。
本限额指标作为公司写字楼和商业街类工程结构含钢量及砼含量的上限,设计任务书中的设计限额指标应根据工程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且不得超过本指标。
本限额指标对应的上部结构均指无结构转换层的正常上部结构,当在三层或以上层数以上设有结构转换层(转换率在30%以上)时,转换层以上的上部结构钢筋限额指标可以提高2 kg/m2。
5、6、7、8、9、10、11、12、13、14、15、15、当有人防地下室的人防结构面积大于85%时,钢筋限额指标可提高10-20 kg/m2;当地下室的人防结构面积小于15%时,钢筋限额指标可降低10-20 kg/m2。
以上数据按写字楼标准层高4.2m、商业街层高4.5m考虑,当层高增加或减少0.1米时,钢筋指标增加或减少1㎏,混凝土指标增加或减少0.005m³。
写字楼的柱网按9~13米考虑, 柱网不在9~13米区间的,研发设计中心和成本管理中心商定后报批。
地下室因其它因素要求导致层高增加超过集团成控规范要求,当层高每增加0.1米时,可酌情增加钢筋限额指标约3.5 kg/m2,增加钢混凝土指标约0.05 m3/m2。
基本风压低于0.35(50年)KPa及以下时,表中相关数据不做调整;基本风压为0.35~0.5KPa(含0.5KPa)时,表中钢筋含量增加1Kg/m2,砼含量增加0.03m3/m2;基本风压为0.5~0.75KPa (含0.75KPa)时,表中钢筋含量增加2Kg/m2,砼含量增加0.05m3/m2;基本风压大于0.75KPa时,表中钢筋含量增加3Kg/m2,砼含量增加0.07m3/m2。
建筑工程结构含钢量混凝土含量限额设计指标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是指建筑物主体结构的设计,其中包括了各种结构材料的使用量限额。
其中,钢材和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结构材料之一、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关于建筑工程结构含钢量和混凝土含量限额的设计指标。
首先,关于钢材的使用量限额。
钢材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钢筋和钢结构。
钢筋是混凝土中常用的加强材料,其主要作用是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
在结构设计中,钢筋的使用量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类型、荷载情况和使用要求等进行合理确定。
根据相关规范,建筑工程中的结构含钢量应满足以下指标:1.钢筋的使用量应符合结构设计的要求,保证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2.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规范要求,保护钢筋免受腐蚀和损坏;3.钢筋的连接方式和布置应符合规范要求,保证结构的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4.钢结构的使用量应满足结构设计的要求,保证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其次,关于混凝土的使用量限额。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结构材料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提供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结构设计中,混凝土的使用量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类型、荷载情况和使用要求等进行合理确定。
根据相关规范,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含量应满足以下指标:1.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满足结构设计的要求,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2.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和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质量;3.混凝土的抗裂性和抗渗性应符合规范要求,保证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结构的稳定性;4.混凝土的养护期应符合规范要求,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总结起来,建筑工程中的结构含钢量和混凝土含量的设计指标主要包括了材料的使用量、保护和连接方式、强度和耐久性等要求。
这些指标的合理设计和实施可以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规范和要求,合理确定结构含钢量和混凝土含量的限额,并加强质量控制和工程监管,确保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和可靠。
景枫集团项目结构含钢量含砼量限额设计指标(试行)一、结构成本限额设计指标表:二、指导思想:景枫集团各项目公司在使用《景枫集团项目结构含钢量含砼量限额设计指标(试行)》(以下简称《限额设计指标》)时,主要通过在设计过程中的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来实现《限额设计指标》的要求,具体强调以下指导思想:1、在方案及扩初阶段,通过合同中的限额设计及设计任务书,要求并引导设计院采用合理的结构方案来控制的结构成本,并通过设计内审避免因结构方案不合理造成的设计返工和成本浪费。
在建筑方案确定的前提下,参加施工图设计的投标单位应自报含钢量、含砼量的限额数值,如自报数值合理小于景枫集团的限额指标,则应以中标设计单位自报的限额值写入设计合同作限额设计的指标。
如大于景枫集团的限额指标,则以景枫的限额指标进行控制。
可在与设计院的设计合同签订时,对此项内容进行说明,明确奖惩措施(指标可在初步设计时再由甲乙双方确认)。
如由一家设计单位从方案至施工图全程设计,则应在选择设计单位前明确项目的可能建筑形态,再由设计单位自报限额设计指标,后续控制同上。
2、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通过设计任务书,要求并引导设计院在保持结构安全意识的同时,也保持较强的结构成本控制意识,并通过设计内审来控制结构成本。
3、结构成本的控制应以满足规范要求、保证结构安全、建筑产品的品质和施工的便利为首要前提。
避免“含钢量指标越低,结构设计就越优秀”的仅强调结构成本单一衡量指标的极端思想。
4、本次结构含钢量含砼量限额设计指标用于南京地区,外地项目可酌情参考。
三、应用说明:《限额设计指标》已考虑了一般结构形式的变化可能,可作为景枫集团各项目结构标准层含钢量、含砼量的技术经济限额指标的上限,原则上不能突破。
规划发展中心在设计管理时,可以通过合同中的限额指标要求设计院进行设计,并结合各项目特点,鼓励设计院进行进一步设计优化。
特殊结构(如结构体系抗震超限、大量的假复式户型等)导致最终结构成本超出限额指标时,规划发展中心应在设计合同中要求设计院在含钢量、含砼量统计完成之后10个工作日内提交《结构含钢量、含砼量超限分析报告》,报告中应定性、定量地说明结构含钢量、含砼量超限的原因及具体部位。
2021年混凝土用量摘要:一、引言二、2021年混凝土用量限额设计参考指标概述1.钢筋用量限额2.混凝土用量限额三、钢筋和混凝土用量限额的设计方法1.钢筋用量设计方法2.混凝土用量设计方法四、钢筋和混凝土用量限额的实用性分析1.经济效益2.工程质量3.环保效益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合理控制钢筋和混凝土的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2021年混凝土用量限额设计参考指标,以供参考。
二、2021年混凝土用量限额设计参考指标概述1.钢筋用量限额根据相关资料,2021年住宅钢筋用量限额设计参考指标如下:(1)梁钢筋用量:一般情况下,梁钢筋用量为每米长度的梁截面面积的0.25%-0.35%。
(2)柱钢筋用量:一般情况下,柱钢筋用量为每米长度的柱截面面积的0.40%-0.50%。
(3)板钢筋用量:一般情况下,板钢筋用量为每平方米板面积的0.15%-0.25%。
2.混凝土用量限额2021年住宅混凝土用量限额设计参考指标如下:(1)混凝土强度等级:C20、C25、C30、C35、C40等。
(2)混凝土厚度:根据建筑物的层高、跨度等条件,合理选用混凝土厚度。
(3)混凝土浇筑方式:泵送、吊装等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三、钢筋和混凝土用量限额的设计方法1.钢筋用量设计方法(1)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受力状况等条件,选用合适的钢筋规格和型号。
(2)按照规范要求,计算钢筋的截面面积、长度、间距等参数。
(3)根据钢筋的连接方式(如焊接、绑扎等),确定钢筋接头的处理方法。
2.混凝土用量设计方法(1)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结构类型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2)根据建筑物的尺寸、混凝土厚度等条件,计算混凝土的用量。
(3)考虑混凝土的浇筑方式、浇筑速度等因素,合理配置施工资源。
四、钢筋和混凝土用量限额的实用性分析1.经济效益通过合理控制钢筋和混凝土用量,可以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工程的投资效益。
备注:
1、以上限额指标一览表指标按无转换考虑,若有转换,则转换构件的钢筋和混凝土量不
计入;
2、若后续通过各方专业之间的配合降低了建筑层高时,则以上限额指标不作调整。
3、地上部分指标计量说明:
(a)分子-钢筋混凝土用量:楼板、楼梯、空调板、梁、墙、柱、女儿墙等结构施工图所体现的结构构件的钢筋混凝土用量(不含搭接);不含二次结构中的
拉结筋、构造柱、过梁、屋顶构架、圈梁等构件的钢筋混凝土用量及措施
筋、施工损耗。
(b)分母-指标计量面积:建筑面积+(设备层、结构夹层)楼板面积
(c)地上指标是以备注中的平均层高为基准,若层高每再增减0.1m,含钢量增减
1.0kg/㎡,混凝土增减0.005 m3/㎡。
4、地下部分指标计量说明:
(a)分子-钢筋混凝土用量:基础底板(含承台)、梁、墙、柱、地库顶板、坡道及竖井等结构构件的钢筋混凝土用量(不含搭接);不含二次结构中的拉
结筋、构造柱、过梁、圈梁等构件的钢筋混凝土用量及措施筋、施工损耗,
不含基础垫层、地基处理及桩基础的钢筋混凝土用量(不包括上部建筑物在
±0.000以下且在地下室范围以外的部分)。
(b)分母-地库部分计量面积取地库平面范围内的面积;楼座投影下方部位计量面积取标准层楼座平面范围内面积。
(c)地下指标是以平均层高4.8米为基准,若层高每再增减0.1m,非人防含钢量增减1.0kg/㎡,混凝土增减0.005 m3/㎡;人防含钢量增减2.0kg/㎡,混
凝土增减0.005 m3/㎡。
(d)顶板覆土若每再增减0.1米,含钢量增减2kg/㎡,混凝土增减0.01 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