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后练习题卷: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 格式:doc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11
自主广场我夯基我达标1.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提议建立国际贸易组织的是()A.美国B.英国C.法国D.苏联思路解析:二战刚结束,美国即向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提议,召开世界贸易和就业会议,并建立国际贸易组织。
答案:A2.关贸总协定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的承办国是()A.古巴B.乌拉圭C.美国D.墨西哥思路解析:1986年9月,关贸总协定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启动,因发动这轮谈判的贸易部长会议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举行,故称“乌拉圭回合”。
答案:B3.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A.1986年B.1995年C.2001年D.2003年思路解析: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发展中的一件大事。
1986年我们提出“复关”谈判,1995年中国“复关”谈判转为“入世”谈判。
2001年11月正式加入。
答案:C4.1947年7月确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A.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B.标志着世界贸易组织建立C.最初的成员国只有23个D.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思路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美元与黄金挂钩,二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答案:A5.下列有关关贸总协定的事件,发生最早的是()A.美国提议建立国际贸易组织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C.哈瓦那会议通过《国际贸易组织宪章》D.《关贸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签署思路解析:美国在二战刚结束,即向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提议建立国际贸易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由《哈瓦那宪章》及其他协定组成的;1947年10月哈瓦那会议通过《国际贸易组织宪章》;《关贸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签署是在1947年10月。
答案:A6.下列有关世界贸易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B.基本的原则是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C.构筑起来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大框架D.其规定对所有成员国没有法律效力思路解析: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对所有成员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各成员国必须进行相应的法规和政策调整,以适应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所以D项错误。
高中历史必修二过关训练: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考点扫描1. 知道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
2. 认识世界贸易组织(WTO)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3. 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
4. 认识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影响和作用。
5.确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开放心态和国际视野。
6. 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7. 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8.确立世界各国共同繁荣的意识和关注人类社会持续均衡发展的意识,初步懂得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课标回顾1.世贸组织的成立: (1)世界贸易组织由——发展而来;由于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的多边贸易协定,难以适应的发展。
(2)经过:①1986年;②1994年;③1995年。
世贸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和__________ 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
2.中国人世: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经济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它们凭借等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
基础自评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市场经济制度的认可 B.新科技革命的推动C.国际金融的发展 D.跨国公司的扩张2.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其主要推动力量是A.市场经济制度 B.新科技革命 C.国际金融的发展 D.跨国公司3.在当今全球化的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A.发展中国家 B.世界贸易组织 C.发达国家 D.亚太经舍组织4.当前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各成员国调解相互间贸易关系、解决各成员国贸易争端的机构是A.关贸总协定 B.世界贸易组织 C.世界银行 D.布雷顿森林体系5.中国从申请“复关”到“入世”历时A.13年 B.14年 C.15年 D.16年6.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①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②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③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的新时期已经开始④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7.下列国际组织正式运作的先后顺序是①关贸总协定②世贸组织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④世界银行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①②③ D.④③①②8.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A.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得到普遍认可 B.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C.国际金融的发展 D.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运作9.当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步履艰难的主要原因有①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②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③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④债务负担沉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0.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出现的全球性问题包括①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②人口爆炸和粮食短缺③毒品泛滥和传染病横行④恐怖组织活动猖獗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能力拔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三课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练习1、关贸总协定成员国最初有A.20B.21C.22D.232、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涉及的新议题是①服务贸易②知识产权③和贸易有关的投资④相互削减关税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3、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是A.1993年1月1日B.1994年1月1日C.1995年1月1日D.1996年1月1日4、下列关于世界贸易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②大大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③其成员包括中国在内④标志着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A. ①②③B.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5、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A. 2001年11月10日B. 2000年11月10日C. 2001年11月11日D. 2000年11月11日6、1944年夏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主要是为了A. 规划战后经济重建B. 确立美国经济霸主地位C. 对抗社会主义苏联D. 规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B. 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和国际开发协会共同构成世界银行集团C. 成熟、统一的国际金融市场和较为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为全球资本的跨国流通准备了条件D. 发展中国家对世界金融与贸易的走向有重大影响8、当前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上面临的问题不.包括A.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B.国际经济旧秩序C.国内政局动荡D.资源缺乏9、2019年,世界经济发展宣言大会在召开,会上发表了《世界经济发展宣言》A.中国珠海B.中国上海C.中国香港D.中国北京10、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主要是因为A.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B.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减弱C. 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局面D.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11、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A.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B. 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C.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掠夺D. 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12、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的根本上关键是A.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问题B. 和平与发展问题C. 第三世界贫困问题D. 新的国际格局建立二、材料解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1.中国多家商会曾在美国媒体上投放了一则视频广告:运动鞋上写着“中国制造,结合美国运动科技”;家用冰箱上印着“中国制造,整合法国风尚”;时尚少女身上挂的MP3上标注着“中国制造,配合硅谷的软件”等。
这种宣传方式表明我国企业() A.推动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B.加快所有制经济结构的变革C.积极谋求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主动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题干材料体现了我国企业积极吸收外来先进技术的开放思想和行为,与国家宏观调控、所有制结构、亚太经合组织没有关系。
答案:D2.世贸组织比关贸总协定具有更大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①世贸组织更能适应贸易自由化的发展②从临时的多边贸易协定到国际性贸易组织③世贸组织倡导贸易自由化和促进各国各地区市场开放④世贸组织有利于经济全球化,而关贸总协定不利于经济全球化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解析:无论是世贸组织还是关贸总协定,都是适应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都能促进经济的全球化,故排除④。
答案:C3.当前,人们提到或使用“全球化”一词时,往往没有将“全方位的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进行明确区分,而是将特定和有限度的“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球化”。
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A.人们对全球化的理解逻辑混乱B.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C.全球化的政治意图被刻意淡化D.全球化的经济意义被刻意彰显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
当前人们“将特定和有限度的‘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球化’”,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B项正确。
材料表明,人们没有明确区分“全方位的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并非理解逻辑混乱,A项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排除。
答案:B4.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开始运作,取代了1947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
下列关于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关贸总协定无法处理全球化时代日益增加的知识产权争端、劳务纠纷等问题B.关贸总协定没有常设机构,不能及时协调各国之间的经济纠纷C.关贸总协定是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后冷战思维的产物,不适应苏联解体后的国际形势D.关贸总协定对违规的国家缺乏有效的制裁手段解析: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于1955年,标志是华约组织的建立,晚于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成立,故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第三课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练习1、关贸总协定成员国最初有A.20B.21C.22D.232、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涉及的新议题是①服务贸易②知识产权③和贸易有关的投资④相互削减关税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3、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是A.1993年1月1日B.1994年1月1日C.1995年1月1日D.1996年1月1日4、下列关于世界贸易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②大大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③其成员包括中国在内④标志着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A. ①②③B.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5、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A. 2001年11月10日B. 2000年11月10日C. 2001年11月11日D. 2000年11月11日6、1944年夏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主要是为了A. 规划战后经济重建B. 确立美国经济霸主地位C. 对抗社会主义苏联D. 规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B. 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和国际开发协会共同构成世界银行集团C. 成熟、统一的国际金融市场和较为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为全球资本的跨国流通准备了条件D. 发展中国家对世界金融与贸易的走向有重大影响8、当前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上面临的问题不.包括A.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B.国际经济旧秩序C.国内政局动荡D.资源缺乏9、2019年,世界经济发展宣言大会在召开,会上发表了《世界经济发展宣言》A.中国珠海B.中国上海C.中国香港D.中国北京10、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主要是因为A.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B.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减弱C. 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局面D.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11、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A.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B. 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C.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掠夺D. 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12、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的根本上关键是A.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问题B. 和平与发展问题C. 第三世界贫困问题D. 新的国际格局建立二、材料解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
1.亚投行自2015年12月成立以来,辐射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并且先后于2017年3月、5月和6月三次启动吸收新成员程序,亚投行成员已从成立时的57个迅速增大到80个,成员遍布全球五大洲,包含了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
这表明()A.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终结B.多极化的世界进一步发展C.布雷顿森林体系受到冲击D.国际经济新格局已经形成2.霍布斯鲍姆认为:“在1914年至20世纪90年代之间,世界已经逐渐演变成一个单一的运作单位。
……而旧有以领土国家政治为界定的‘国家经济’,却一落而为跨国性的复杂体。
”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以来()A.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B.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C.现代化模式趋同发展D.“国家经济”丧失独立性3.2009年,中国多家商会在美国媒体投放了一则视频广告,运动鞋上写着“中国制造,结合美国运动科技”;家用冰箱上印着“中国制造,整合法国风尚”……。
这一现象表明()A.我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B.我国国有企业所有制结构的变革C.我国政府谋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我国企业主动去适应经济全球化4.“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经济全球化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②经济区域化阻碍了全球化的实现③经济全球化加强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优势④发展中国家必须全面实现西方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5.据1999年美国《商业周刊》所公布数据显示:在全球排名前1000家巨型国际垄断公司中美国有494家,占49.4%,美、日、德、法、英、意、加7国加起来有866家,占86.6%.材料现象说明()A.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B.西方发达国家垄断了世界贸易C.国际垄断公司是阻碍了全球化D.全球化排斥了发展中国家参与6.美国投资专家麦克法伯说:“联邦政府给每人600美元的退税。
如果拿这笔钱去沃尔玛消费,钱归了中国;如果拿它买汽油,钱归了阿拉伯;如果买电脑,钱归了印度;如果买水果,钱归了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墨西哥;如果买好车,钱归了德国;……”这一现象表明( ) A.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平等 B.世界经济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C.世贸组织受到美国控制D.亚洲商品的世界市场份额增大7.二战结束以来,国际经济交往中通行的是资本主义原则,是“富国俱乐部”,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却在某种程度上将“杀鸡取蛋”变成了“养鸡取蛋”。
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关贸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缔约方的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这表明( )A.关贸总协定未能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B.法制化、规范化的贸易体制亟需建立C.关贸总协定纵容了贸易保护主义D.世界各国普遍阻挠贸易自由化进程2.有学者说:“在WTO中一直都是弱者和强者在进行谈判,而不是平等者之间谋求共同发展。
”这表明世界贸易组织及运行( )A.完全协商一致原则形同虚设B.未有效推动经济全球化C.不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D.相对缺乏公平性、公正性3.(2018·吉林省吉林九中期末)2010年4月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宣布,将我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先前的2.77%提高到4.42%,中国就此正式坐上了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行第三把交椅(如下图)。
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日本、中国成为当今世界的三极B.世界银行关注发展中国家C.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被打破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逐步形成4.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个问题上,有的外国经济专家提出质疑,认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引起的贸易争端远比中国开放市场给世界市场带来的利益要多。
对此中国欧盟商会执行总经理马乔治说:“一棵树倒下的动静,要比一片森林成长还要大。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影响弊大于利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影响利大于弊C.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弊大于利D.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利大于弊5.(2018·山西晋城一模)1968年,法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首次提出创立一种新的世界货币来取代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后来演变为特别提款权。
特别提款权并非是一种真实的货币,它只是用于成员国官方结算的一种单位。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第3课:经济全球化的世界1.在一场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讨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
其中与当前学术界主流观点明显不符的是( )A.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把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双刃剑”B.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C.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归宿D.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2.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
这表明(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3.《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下列各项中,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是( )A.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4.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印度遭遇配方安全危机后灵活应变;日本索尼公司收购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后,大量生产的仍然是带有鲜明美国文化特征的电影;在中国营业的肯德基餐厅已不再是汉堡一统天下,食品中增加了更多的中国元素。
这反映了( ) A.全球化须与本土性相结合B.全球化与本土性矛盾加剧C.跨国公司受所在国家压制D.跨国公司促进国家一体化5.当全球化跟国际化排山倒海而来的时候,它对我们最大的挑战可能是,你到底找不找得到西方跟东方、现代跟传统、旧的跟新的衔接的那个点。
找到那个衔接点之后,就有可能在席卷而来的全球化的浪潮里头,找到自己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了。
上述材料说明( )A.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 B.全球化要立足民族化C.全球化前提是区域化 D.全球化要实现西方化6.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世界贸易组织日前的一份专家小组报告指出,欧盟对中国输欧的螺丝和螺栓采取“一刀切”国别关税的做法,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
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江苏卷)“在世界许多地方,普遍的商业化和通过外来影响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塑,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
”作者意在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应重视( )A.传统文化的价值B.文化理念的趋同C.商业的文化功能D.外来文化的影响2.截至目前,在美的非法移民已达1 100万之多。
2015年,美国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排除通胀等其他因素,1990年至2013年,没有高中文凭的美国男性收入降低了20%,仅有高中文凭的美国男性收入也降低了13%。
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第三次科技革命拉大了美国贫富差距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引发经济“滞胀”C.经济全球化造成国际资源分配不平衡D.美国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3.有学者认为,文化发展存在着两种基本类型,强调一种类型的文化向另一种类型文化过渡的可能性,并证明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有任何现实的机会成为普遍通用的文化而使所有其他文化服从自己。
该观点表明当今世界( )A.文化发展的多元化B.经济全球化的潮流C.政治多极化的趋势D.各国文化走向统一4.(2018·江西赣州一中期末)G20由美英法等八国集团和中国巴西等十一个新兴工业国家及欧盟于1999年6月建立,以促进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为目的,二十国集团会议当时只是由各国财长或各国中央银行行长参加,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开始举行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扩大各个国家的发言权。
这反映了( )A.区域合作成为国际发展趋势B.合作协商日益被国际社会重视C.制度化体系化成为历史潮流D.不平等的国际旧秩序仍然存在5.(2018·山西晋城一模)1968年,法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首次提出创立一种新的世界货币来取代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后来演变为特别提款权。
特别提款权并非是一种真实的货币,它只是用于成员国官方结算的一种单位。
这表明( )A.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受到了挑战B.美元的世界主导地位丧失C.欧洲联合增强了抗衡美国的实力D.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瓦解6.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
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
”这反映了( ) A.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包括金融等更全面的全球化模式B.发展中国家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C.发达国家应在经济全球化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订7.2015年12月25日,由中国倡议、57国共同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
虽然美国没有加入,但它的主要盟友几乎都是其成员。
这表明( )A.美国与盟友矛盾加剧B.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D.多极化政治格局形成8.法国人在西方常被视为“异类”,在工业化、全球化浪潮中,始终有意识地守护和保持可能消泯的某些根本性的东西。
代表对人类古老的感官价值的执着和迷恋的葡萄酒、服饰、化妆品,成就了“法国制造”极具竞争力的差异化产业和国际品牌。
这反映了( ) A.传统产业迟滞了全球化过程B.民族性与全球化可以协调统一C.法兰西民族具有一定保守性D.全球化推动了发展的多样性9.关贸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缔约方的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这表明( )A.关贸总协定未能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B.法制化、规范化的贸易体制亟需建立C.关贸总协定纵容了贸易保护主义D.世界各国普遍阻挠贸易自由化进程10.有学者说:“在WTO中一直都是弱者和强者在进行谈判,而不是平等者之间谋求共同发展。
”这表明世界贸易组织及运行( )A.完全协商一致原则形同虚设B.未有效推动经济全球化C.不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D.相对缺乏公平性、公正性11.(2018·吉林省吉林九中期末)2010年4月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宣布,将我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先前的2.77%提高到4.42%,中国就此正式坐上了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行第三把交椅(如下图)。
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日本、中国成为当今世界的三极B.世界银行关注发展中国家C.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被打破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逐步形成12.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个问题上,有的外国经济专家提出质疑,认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引起的贸易争端远比中国开放市场给世界市场带来的利益要多。
对此中国欧盟商会执行总经理马乔治说:“一棵树倒下的动静,要比一片森林成长还要大。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影响弊大于利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影响利大于弊C.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弊大于利D.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利大于弊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个小题26分,共52分)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人类活动造成大气环境污染与破坏,最早可追溯到人类开始用火的上古时期,柴薪的燃烧、草地和森林火灾,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
人类真正认识大气污染是在18世纪中叶产业革命之后,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曾详细地描述了当时英国工业发源地曼彻斯特的污染状况,他指出:“从烟囱里喷出的浓烟,弥漫于城市上空,使大气混浊。
”英国伦敦在1873年、1880年、1892年、1952年先后多次发生由于燃煤造成的烟雾中毒事件,造成了大量市民患病死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出现了范围更大、情况更加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由于汽车尾气的排放,美国洛杉矶的夏季,经常出现光化学烟雾。
欧洲由于燃煤造成大气污染,使北欧许多国家降酸雨,多次引起国际争端。
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各国人民的反公害斗争此起彼伏,环境保护运动兴起,环保主义者要求政府采取措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到了70年代,人们除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外,还认识到地球上人类生存环境所必需的生态条件正在日趋恶化:人口增长过快、森林过度采伐、沙漠化面积扩大、水土流失加剧、不可更新的资源过度消耗,所有这些都向今天的社会和人类提出了挑战。
在此期间,联合国及其有关机构召开了一系列会议,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国政府开始重视环境保护,着手治理环境污染。
许多国家用于防治大气污染的投资大幅度增加,相继制定了有关空气质量法、大气污染控制法,加强了严格的环境管理,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一些国家的大气污染基本上得到控制,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环境问题演变的特点。
(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改善的主要原因及启示。
(16分)14.(26分)阅读材料(图),完成下列要求。
从图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江苏卷)“在世界许多地方,普遍的商业化和通过外来影响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塑,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
”作者意在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应重视( )A.传统文化的价值B.文化理念的趋同C.商业的文化功能D.外来文化的影响解析:根据材料“普遍的商业化和通过外来影响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塑”“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可知,作者意在强调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应重视传统文化,故A项正确。
文化理念的趋同会导致文化霸权主义,显然不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故B项说法错误,排除。
材料强调的是在世界经济联系加强的大背景下应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没有强调商业的文化功能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故C、D两项错误,排除。
答案:A2.截至目前,在美的非法移民已达1 100万之多。
2015年,美国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排除通胀等其他因素,1990年至2013年,没有高中文凭的美国男性收入降低了20%,仅有高中文凭的美国男性收入也降低了13%。
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第三次科技革命拉大了美国贫富差距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引发经济“滞胀”C.经济全球化造成国际资源分配不平衡D.美国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解析:A、B两项材料无法体现;“在美的非法移民已达到1 100万之多”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促进劳务的国际化,“没有高中文凭的美国男性收入降低了20%,仅有高中文凭的美国男性收入也降低了13%”表明文凭较低的人群收入减少,社会政客精英阶层增长快,资源分配不平衡,故C项正确;D项不符合事实,排除。
答案:C3.有学者认为,文化发展存在着两种基本类型,强调一种类型的文化向另一种类型文化过渡的可能性,并证明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有任何现实的机会成为普遍通用的文化而使所有其他文化服从自己。
该观点表明当今世界( )A.文化发展的多元化B.经济全球化的潮流C.政治多极化的趋势D.各国文化走向统一解析:“证明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有任何现实的机会成为普遍通用的文化而使所有其他文化服从自己”表明世界没有一种使所有其他文化服从自己的通用文化,说明文化具有多元性,故A项正确;B、C两项与材料无关;D项与材料主旨相悖。
答案:A4.(2018·江西赣州一中期末)G20由美英法等八国集团和中国巴西等十一个新兴工业国家及欧盟于1999年6月建立,以促进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为目的,二十国集团会议当时只是由各国财长或各国中央银行行长参加,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开始举行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扩大各个国家的发言权。
这反映了( )A.区域合作成为国际发展趋势B.合作协商日益被国际社会重视C.制度化体系化成为历史潮流D.不平等的国际旧秩序仍然存在解析:材料信息表明国际社会间的协商与合作,B项表述与之相符;G20并非区域组织,故A项错误;C项与材料信息时间不符,二战后制度化体系化已经成为历史潮流;D项与材料无关。
故选B项。
答案:B5.(2018·山西晋城一模)1968年,法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首次提出创立一种新的世界货币来取代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后来演变为特别提款权。
特别提款权并非是一种真实的货币,它只是用于成员国官方结算的一种单位。
这表明( )A.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受到了挑战B.美元的世界主导地位丧失C.欧洲联合增强了抗衡美国的实力D.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瓦解解析:材料说明法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首次提出创立一种新的世界货币来取代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说明原先布雷顿森林体系中规定美元为中心的体系受到挑战,A项正确;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至今都没有丧失,B项错误;材料中只是法国,没有提及欧洲联合,C 项错误;D项中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瓦解是20世纪7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