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质量检测课程设计》11版-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201.50 KB
- 文档页数:6
印刷行业印刷质量检测规程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印刷质量对于印刷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印刷品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建立一套科学、规范、严格的印刷质量检测规程是必不可少的。
一、检测前的准备工作1、熟悉印刷品的要求在进行质量检测之前,检测人员必须详细了解客户对印刷品的要求,包括颜色、尺寸、材质、图案清晰度、文字准确性等方面的规定。
2、准备检测工具常用的检测工具包括密度计、色度计、放大镜、直尺、千分尺等。
这些工具应定期校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环境条件检测环境应保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因环境因素影响检测结果。
一般来说,温度应控制在 20 25 摄氏度,相对湿度在 50% 60%之间。
二、外观质量检测1、纸张质量检查纸张是否有破损、褶皱、污点、翘曲等缺陷。
纸张的厚度和克重应符合要求。
2、印刷颜色对比标准色样,检查印刷颜色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注意颜色的鲜艳度、饱和度和色调是否符合预期。
3、图文清晰度通过放大镜观察图文,确保线条清晰、边缘锐利,没有模糊、重影或残缺现象。
4、套印精度检查多色印刷时各色版的套印是否准确,允许的套印误差应在规定范围内。
5、表面处理如果印刷品进行了覆膜、上光、压纹等表面处理,要检查处理效果是否均匀、平整,有无起泡、起皮等问题。
三、内容质量检测1、文字校对仔细核对印刷品上的文字,确保没有错别字、漏字、多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排版整齐。
2、图像质量检查图像的分辨率是否足够清晰,色彩还原是否真实,有无失真、偏色等问题。
3、二维码和条形码对于含有二维码和条形码的印刷品,要使用专用设备检测其可读性和准确性。
四、尺寸精度检测使用直尺和千分尺测量印刷品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允许的尺寸误差应符合行业标准。
五、印刷牢度检测1、摩擦测试用干净的白布在印刷表面轻轻摩擦,观察是否有掉色现象。
2、耐水测试对于有防水要求的印刷品,可将其浸泡在水中一段时间,检查颜色和图文是否变化。
管制项目检验内容与标准印刷位置:按样品误差±0.5mm,印刷内容与样品一致;色系与图纸、色卡对比,在薄刷与厚刷之间(同一批生产批次,印刷不允许有明显色差)且不可露出材料底色。
材料表面不得有划伤印刷面图案文字清晰、正确,印刷面糊版、断字、塞墨、重影等现象不明显且不影响判读则为OK,文案边缘不允许有明显印刷毛刺;条形码易读且所读数据须与样品和SOP一致;保证章字体塞墨、重影等以不影响判读则为OK。
字体印刷不得有露白及毛刺现象;印刷标签框线条粗细均匀,空白标签/打印标签框整体上下走位≤1mm。
自然灯光下,印刷面漏白点≥0.5mm需进行修补,修补后无明显色差(正前方距30cm、45°角瞬间看不出为OK);线条露白正前方距30cm、45°角瞬间看不出为OK目视菲林模切尺寸按SOP误差±0.5mm,印刷内容距模切刀框整体走位误差±0.5mm。
模切时须呈直线且(虚线要全透易撕、半透不得切破底纸易揭开)。
模切刀口利落、无明显毛刺,模切材料表面不得有划伤,产品不允许有明显面层/底层轧破。
任何标签/毛毡模切时不得折皱,复胶模切产品,不得有无胶现象/模切时不得有溢胶现象;模切毛毡不得与底纸切太深/需易揭底纸不破!模切时,标签之前的间距必须一致/不得忽宽忽窄,标签距底纸边的宽度不得上下偏移,造成客户打印时打印不到。
卷状标签:接卷按标签之间的间隙中央裁切(用裁切刀)裁切整理产品手工裁切不得切到标签!检验标签 同 (印刷表面、模切外形)。
手工成型菲林比对目视检验标签颜色外形、字迹、数量、包装标签,作好记录修订内容所有成品为薄膜包装,裁片标签200个/每包、卷状标签按客户要求数量产品标签字迹要清楚,批次/零件信息要求可追溯根据产品材质,测试后依据客户图纸要求判定。
测试仪器每批产品都必须进行产品测试。
核对相关资料工 程质 量检验基准书修订日期印刷表面核对SOP 色卡卡尺测量目视 读码器核对SOP 卡尺测量菲林比对目视抽检包装数量核对标签信息核对SOP 卡尺测量菲林比对目视Standard Inspection Procedure加工流程检验流程图制定日期印刷→模切→全检→抽检→包装检验时机检验方法包装生 产零 件 号:模切外形检验相关部门确认及签署各机台量产前机台巡检及产品入、出库前,不定时抽检,依据AQL 0.65进行判定核对SOP 卡尺测量手工成型目视零件名称:物理性能检验物性检验检验记录外观检验尺寸检验包装检验。
印刷品印刷质量检验规程一、引言印刷质量检验是确保印刷品符合标准和客户要求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印刷前准备、印刷过程、印后处理和质量检验等方面分析印刷品的质量标准和规程,以提高印刷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二、印刷前准备印刷前准备是确保印刷品质量的关键步骤。
在设计和制版阶段,应遵循以下规程:1. 设计规范设计应符合印刷工艺的要求,包括尺寸、分辨率、颜色模式等。
设计师应避免使用细小字体和弱对比度的颜色,以确保印刷清晰度。
2. 制版规范制版过程应严格控制输入文件的质量,确保图像的分辨率、色彩和色彩空间的准确性。
同时,应避免在制版过程中引入噪点和失真。
三、印刷过程印刷过程是影响印刷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印刷过程中,应遵循以下规程:1. 印版质量印刷版应经过正确的曝光和显影处理,以确保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同时,印版应避免出现斑点、划痕和脏污等质量问题。
2. 墨色控制应确保印刷品的墨色与客户要求的一致。
印刷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墨水的用量和混合比例,以保证印刷品的色彩准确性。
3. 印刷质量控制在印刷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印刷品的质量,包括图像的清晰度、颜色的准确性和印刷的均匀性等。
如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调整印刷设备和工艺参数。
四、印后处理印后处理是确保印刷品完整性和持久性的重要环节。
在印后处理过程中,应遵循以下规程:1. 裁切规范切割过程应准确无误,确保印刷品的尺寸和边缘的整齐。
切割刀应保持锋利,避免出现划痕和毛刺。
2. 折页规范折页过程应准确无误,确保印刷品的折痕整齐、无裂口和断裂现象。
折页机的压力和速度应适当调整,以确保折页质量。
3. 上光规范上光过程应确保上光剂的均匀分布,避免出现气泡、脱落和水渍等问题。
上光机的工作温度和速度应合理控制,以保证上光效果。
五、质量检验质量检验是筛选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步骤。
在质量检验过程中,应遵循以下规程:1.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应包括印刷品的完整性、色彩准确性、图像清晰度和纸张表面的平整度等方面。
印刷质量检验规程一. 引言印刷是一项关键的生产过程,对于保证印刷品质量至关重要。
为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制定印刷质量检验规程是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规范印刷质量检验的流程和标准,以提高印刷品的质量。
二. 检验前准备工作1. 建立检验标准:根据印刷品的要求和规范,制定适用的检验标准。
包括颜色、对比度、印刷精度、图像清晰度等方面的标准。
2. 准备检验设备:包括光源计、色差仪、放大镜、印刷样品等设备,以便进行各项检验。
3. 建立检验记录表:建立统一的检验记录表格,记录每次检验的结果,以备查证。
三. 检验内容1. 色彩检验:使用色差仪测量印刷品中各个颜色的色差值,与规定标准进行对比,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2. 对比度检验:使用光源计测量印刷品的对比度,检查图像的清晰度和层次感。
3. 图像清晰度检验: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印刷品中的文字和图像,确保其清晰度和边缘的锐度符合要求。
4. 印刷精度检验:通过测量印刷品中的尺寸、线条粗细、位置等参数,与规定标准进行对比,判断其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5. 印刷材料检验:检查印刷材料的质量,包括纸张、油墨、印版等,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四. 检验流程1. 准备印刷样品和检验设备。
2. 进行色彩检验:使用色差仪测量各个颜色的色差值,与标准进行对比。
3. 进行对比度检验:使用光源计测量对比度值,确定图像的清晰度和层次感。
4. 进行图像清晰度检验: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文字和图像,确保其清晰度和边缘锐度符合要求。
5. 进行印刷精度检验:测量尺寸、线条粗细、位置等参数,与标准进行对比判断。
6. 进行印刷材料检验:检查印刷材料的质量,包括纸张、油墨、印版等,是否符合要求。
7. 记录检验结果:将每次检验的结果记录在检验记录表格中,并进行分析和归档。
五. 不合格处理1. 如果发现印刷品不符合检验标准,应立即停止批量生产,并通知相关人员。
尽快找出问题的原因并进行纠正。
2. 将不合格的印刷品进行分类和标记,以便分析问题的根源。
印刷包装制程检验作业指导书(纸箱类)1. 背景印刷包装是一项重要的生产工艺,为确保产品质量,制程检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本指导书旨在为负责印刷包装制程检验的操作人员提供详细的作业指导,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2. 检验准备2.1 准备检验设备和工具:- 温湿度计- 纸箱样品- 印刷质量检测仪器- 等等2.2 环境要求:- 检验区域应保持干燥、清洁,并确保合适的温湿度水平。
- 环境温度应在20-25摄氏度,湿度应控制在50%-60%之间。
3. 检验步骤3.1 外观检验:- 检查纸箱表面是否有明显的破损、变形或污渍。
- 检查印刷质量,包括印刷图案清晰度、颜色鲜艳度等。
3.2 尺寸检验:- 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按照要求测量纸箱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 检查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3 功能检验:- 测试纸箱的承载能力,确保其能够承受所需的重量。
- 检查纸箱的封口性能,确保能够有效封闭并防止内部物品外溢。
4. 检验记录4.1 在检验过程中要详细记录实际检验情况,包括被检样品的编号、外观质量、尺寸数据、功能测试结果等。
4.2 检验记录应准确、清晰,并由负责人签字确认。
5. 异常处理5.1 若发现纸箱在检验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5.2 在记录中详细描述异常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6. 常见问题6.1 未正确测量纸箱尺寸会导致什么问题?答:如果纸箱尺寸不符合要求,可能无法正常包装产品或造成产品损坏。
6.2 为什么要测试纸箱的承载能力?答:确保纸箱能够承受运输过程中的压力和冲击,保护内部物品的完整性。
以上即为印刷包装制程检验作业指导书(纸箱类)的内容,请按照指导书进行相应的操作和记录,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印刷品质检验指导书一、引言印刷品质检验对于确保印刷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一套全面且实用的印刷品质检验方法和标准,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有效的印刷品质量检查。
二、概述1. 检验目的印刷品质量检验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印刷品的外观、质量和完整性符合特定要求,满足客户的期望。
2. 检验流程印刷品质量检验应包括以下步骤:(1)预检:检查图像、文字、排版、颜色等是否满足要求。
(2)完整性检验:检查印刷品是否完整无缺。
(3)尺寸检验:检查印刷品的尺寸是否符合规定尺寸。
(4)颜色检验:检查印刷品的颜色是否准确。
(5)印刷质量检验:检查版面印刷质量,如清晰度、清洁度、字迹等。
(6)装订检验:检查印刷品装订是否牢固。
3. 检验标准印刷品质量检验应根据相关标准进行,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
检验标准应具体明确,可衡量印刷品质量的各项指标。
三、预检预检是印刷品质量检验的首要步骤,通过检查印刷品的设计、排版、图像和颜色,确保印刷品的外观和内容符合要求。
以下是预检的主要内容:1. 图像和文字:检查图像和文字是否清晰、准确、无误。
2. 排版:检查排版是否整齐、合理,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颜色:核对颜色的准确性、饱和度和一致性,确保与原稿或样品相符。
四、完整性检验完整性检验旨在确保印刷品没有缺页、漏页或重复页等问题。
在进行完整性检验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逐页检查:逐页核对印刷品,确保每页存在且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2. 翻页检查:翻阅印刷品,确保没有漏页或重复页。
3. 配对检查:对于需要装订的印刷品,将印刷品页码分为奇数和偶数,并核对页码是否正确配对。
五、尺寸检验尺寸检验旨在确保印刷品的尺寸符合规定的尺寸范围。
以下是尺寸检验的主要步骤:1. 使用测量工具: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如尺子或卡尺)测量印刷品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2. 与要求对比:将测量结果与规定的尺寸要求进行对比,确保印刷品尺寸在允许范围内。
六、颜色检验颜色检验是确保印刷品的颜色准确、饱和度一致的重要环节。
1.目的:通过对印刷生产过程中使用原、辅材料、印刷版辊进行检查,对印刷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点进行巡检,和对印刷半成品进行质量自检,确保印刷产品符合工艺的要求。
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各印刷班组、装版组对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和自检。
3.主要职责:3.1 装版组负责对印刷版辊的清洁、检查、保护、搬运、保管及版辊的进出检查。
3.2 印刷班组负责印刷版辊的清洗和使用,对印刷生产前准备工作,及原、辅材料,印刷过程巡检和印刷半成品质量的自检,并对主要质量控制点进行记录。
3.3 QAC负责对印刷品进行质量首检,并负责对印刷生产班组生产生产控制及生产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4.印刷前准备:4.1 印刷工作开始前,印刷班组各岗位人员必须根据印刷生产计划安排表,认真阅读须印刷产品《印刷生产工艺单》,领会其全部内容,包括:订单编号、产品名称、客户名称;使用原材料名称、规格;使用版辊编号、色序、色数;使用油墨型号、编号;印刷质量要求,印刷数量及其他注意事项等。
如有疑问及时向技控部询问。
4.2 严格按《凹版印刷机操作规程》和《工艺管理规程》进行组织生产。
5.印刷版辊的检查:5.1 对准备生产定单的版辊进行确认:版号、色数、印刷标记,是否为系列版,有无共用版辊。
如有不符合《印刷生产工艺单》要求的情况,立即反馈到技控部,落实清楚再投入印刷。
5.2 装版前对印版表面进行检查,包括:有无碰伤、划伤、腐蚀、掉铬等,如有问题,及时反馈到技控部进行处理,并填写《版辊损坏报告单》。
6.印刷原材料的检验:6.1 印刷组放卷人员对每一卷原材料名称、规格(厚度*宽度)、外观:芯皱程度、材料拉丝、透明度、平整性、电晕处理面及处理值,表面破损程度等项目进行详细检查,如有问题,及时报告机长进行处理,并记录在《印刷工序质量控制记录表》内。
6.2 原材料如确定有质量问题会影响印刷质量时不得投入使用,必须进行退仓处理:按要求进行包装,并注明厂家、材料名称、规格、重量、生产日期、印刷班组,并记录在《印刷工序质量控制记录表》中。
印刷品印刷质量检验规程简介:印刷品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在各行各业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证印刷品的质量,确保它们能够准确、清晰地传达信息,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印刷质量检验规程。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印刷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以及主要的质量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第一节:纸张质量检验在印刷加工过程中,纸张质量是决定印刷品最终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纸张质量的检验,可以从纸张材料、光泽度、厚度、色差等方面进行评估。
其中,纸张的材料要求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光泽度的检验可以使用光泽度计进行,厚度的检验可以使用厚度测量仪进行。
小节一:颜色质量检验印刷品的颜色质量对于传达信息的准确性和观感效果至关重要。
常用的颜色质量检验方法主要包括视觉检验和色差检验。
视觉检验通过肉眼观察印刷品的颜色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色差检验可以使用色彩测量仪对印刷品的颜色数值进行测量,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
小节二:图像质量检验印刷品中的图像质量直接影响观感效果和信息传递的清晰度。
图像质量的检验可以通过观察图像的清晰度、锐度、色彩饱和度等指标进行评估。
同时,可以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印刷品中的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并进行相关指标的测量和分析。
小节三:文字质量检验文字是印刷品中最基本的信息传递单位,文字质量的检验主要包括字体的清晰度、字形的准确性和字间距的一致性等方面。
可以使用显微镜等工具对文字进行观察和分析,也可以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对文字进行数字化处理和质量评估。
小节四:印刷工艺质量检验印刷工艺的质量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观感效果和使用寿命。
印刷工艺的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印刷精度、印刷位置准确度、印刷墨层的均匀性等方面。
可以使用显微镜或放大镜对印刷品进行观察和比较,也可以使用精密测量仪器对相关参数进行测量和评估。
小节五:包装质量检验印刷品的包装质量对于保护印刷品的完整性和外观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包装质量检验的重点包括包装材料的质量、包装方式的合理性以及包装标识的准确性等方面,可以通过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等方式进行评估。
印刷质量检测课程设计
指
导
书
适用专业:印刷工程
编者:王丽珍
编写日期: 2014.11
一、课程设计类型与主要内容
(1)人物(单肤色、混合肤色)样张及测控条的设计与制作
(2)景物(山水、花卉、树木等)样张及测控条的设计与制作
(3)动物(禽鸟、走兽、虫鱼等)样张及测控条的设计与制作
(4)食物(蔬菜、水果等)样张及测控条的设计与制作
(5)国画样张及测控条的设计与制作
(6)油画样张及测控条的设计与制作
二、设计要求
(1)每组6人,每人从给定的课程设计题目中选取一种,每组必须包含6种不同类型的图像,图像分辨率200dpi,尺寸固定为80×75mm;在Photoshop中进行图像处理;
(2)使用Photoshop、CorelDRAW、InDesign等软件,根据测试条设计原则,每人设计与制作2个测控条,尺寸为80×9mm,侧空条中应包含信号条、测试条、控制条、梯尺、检标等测试图标,要求测试色块尺寸为9mm×9mm;
(3)每人设计的测控条应与原稿图像特点相适应,用来检测对应图像的印刷质量;一组中6位同学设计的测控条不能相同或重复;
(4)在InDesign中进行排版,要求图像样张与测试条要相互对应,每组6人按模板格式拼合在1个A4页面上(页边距5mm,水平分3栏,栏间距5mm;垂直分2栏,栏间距10mm),整体版式符合印刷输出及测量要求;
(5)全彩样张输出设计作品样张,使用密度计、色度计、放大镜等分别测量实地密度、叠印率、网点面积率、网点增大率、相对反差、检测网点变形(滑移、重影)等参数;
(6)处理测量数据,绘制阶调复制曲线图,灰平衡曲线图,分析图文复制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技术规范以及质量评价方法和影响因素;
(7)上交制作完成的测试样张(电子文件和测试样张),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不少于3000字,格式符合《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论文)说明书书写规范》要求,见附件1。
三、课程设计说明书编写要求
(1)说明书结构:封面,任务书、目录(三级标题1.)、正文、参考文献。
(2)正文主要内容:
第一章印刷品质量检测的意义(500字左右)
第二章印刷测控条的设计与应用(600字左右)
一、测控条的设计
二、测控条的应用
第三章印刷品质量检测与分析(1200字左右)
一、主观检测与评价
二、客观检测数据与分析
第四章印刷质量的控制(600字左右)
一、影响印刷质量的因素分析
二、如何控制印刷复制的质量
总结(不少于200字)(本课程设计作了什么,结果如何?)
参考文献(注意格式!数量不少于3篇,包括任务书中教师推荐的一篇。
)
四、作品输出与上交要求
(1)课程设计说明书封面要求:“题目”必须与任务书中的“课程设计题目”一致;两个班配备3位指导教师;日期为测试样张及说明书完成并打印输出的时间;模板见附件2。
(2)课程设计样张统一使用A4专用纸彩色输出,右下角注明“组别+姓名+学号”,设计样张与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起上交。
(3)课程设计作业电子版要求:请学生注意保留“设计作品中图像的TIFF文档,课设说明书的Word文档,排版文件的InDesign文档与拼版文件的PDF文档”,以备查阅。
五、进度安排
设计时间为2周,共10天,进度安排如下:
(1)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制定设计方案,收集所需资料(1天);
(2)图像素材的选取,图像色彩、清晰度、分辨率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1天);
(3)印刷测控条的设计与应用(2天);
(4)作品输出及测量打印样张的质量参数(3天);
(5)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3天)
附件1:
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论文)说明书书写规范
一、说明书(论文)基本格式
说明书或论文一般不应少于3000~5000字,说明书(论文)要求打印。
1. 题目:题目要与课程设计任务书中指定的题目完全一致。
2. 目录:设计说明书(论文)目录应包括论文全部章节的标题(要求编到3级标题)和参考文献、附录(可选择)、页码右对齐。
3. 正文:正文应按照目录所定的顺序依次撰写,要求计算准确,论述清楚、简练、通顺,插图清晰,书写整洁。
文中图、表及公式应规范地绘制和书写。
4. 插图:插图包括曲线图,流程图,工艺图、设备图、框图,示意图,图片等。
插图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连续编排,每一插图都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序置于图下,图序与图名之间空一格,图名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图名后不加标点符号。
5. 插表:插表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连续编排,每一插表都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表序与表名书写于表的正上方,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名后不加标点符号。
6. 参考文献:(另起一页)
著作图书文献书写格式如下:
序号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学术刊物文献书写格式如下:
序号作者姓名.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码序号作者姓名.论文题目.(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论文.年.
序号发明者姓名.专利名称.专利公开号.年.
二、打印要求
1. 纸张及页面
用打印机打印输出。
设计说明书(论文)纸张用A4标准纸,版心尺寸为: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
行间距为22磅。
2. 字体与字号
各章题序及标题为小二号黑体;各节的一级题序与标题为小三号黑体,各节的二级题序及标题为四号黑体,各节的三级题序及标题为小四号黑体,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摘要、参考文献、等部分按章处理,即标题小二号黑体,内容小四号宋体。
目录的标题采用小二号黑体,内容为小四号宋体。
3. 页码
设计说明书(论文)页码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页码由第一章的首页开始作为第1页,摘要、目录等不编排页码,页码居中排列。
三、装订顺序
1. 封面;(见附件)
2. 任务书
3. 目录
4. 正文
5. 参考文献
附件2:课程设计封面
题目:
学生姓名:
学院:轻工与纺织学院系别:印刷工程系
专业:印刷工程
班级:印刷工程11-班指导教师:穆东明郅云王丽珍
2014 年11 月2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