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疾病分类ICD编码办法.docx
- 格式:docx
- 大小:426.93 KB
- 文档页数:32
第二章肿瘤(C00-D48)本章包括肿瘤的下列几大组:C00-C97 恶性肿瘤C00-C75 特指部位述及或假定为原发性的恶性肿瘤,除外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C00-C14 唇、口腔和咽C15-C26 消化器官C30-C39 呼吸和胸腔内器官C40-C41 骨和关节软骨C43-C44 皮肤C45-C49 间皮组织和软组织C50 乳房C51-C58 女性生殖器官C60-C63 男性生殖器官C64-C68 泌尿道C69-C72 眼、脑和中枢神经系统其他部位C73-C75 甲状腺和其他内分泌腺C76-C80 不明确、继发和部位未特指的恶性肿瘤C81-C96 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述及或假定为原发性的恶性肿瘤C97 独立(原发)多个部位恶性肿瘤D00-D09 原位肿瘤D10-D36 良性肿瘤D37-D48 动态未定或动态未知的肿瘤[见D37前的注释]注:类目D37-D48按照部位分类动态未定或动态未知的肿瘤,即:良性恶性尚未确定的肿瘤。
它们在肿瘤形态学分类中被指定的动态编码为/1。
注释:1.原发、不明确、继发和未特指部位的恶性肿瘤类目C76-C80包括的恶性肿瘤是没有明确指出其起源部位或未提及原发部位而被描述为“播散的”、“分散的”或“扩散的”癌瘤。
在这两种情况下,都认为原发部位是未知的。
2.功能活性不论肿瘤是否具有功能活性,所有肿瘤均归类在本章。
需要时,使用第四章的附加编码标明那种伴随肿瘤的功能活性,例如产生儿茶酚胺的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应编码C74伴有附加编码E27.5;垂体嗜碱性腺瘤伴有库欣[柯兴]综合征应编码于D35.2伴有附加编码E24.0。
3.形态学恶性肿瘤有许多主要的形态学(组织学)分组:癌(包括鳞状细胞癌和腺癌)、肉瘤、其他软组织瘤(包括间皮瘤)、淋巴瘤[霍奇金(何杰金)和非霍奇金(非何杰金)]、白血病、其他特指的和部位特异的类型及未特指的癌瘤。
癌瘤是个一般性术语,可以用于上面任何一组,不过它很少用于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
第二章肿瘤(C00-D48)第二章肿瘤做好本章编码必备的三要素:1.相关编码内容的医学基础知识2.详细透彻地了解编码规则例如 :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原位癌转移癌3.大量的临床编码实践第二章肿瘤肿瘤的相关基础知识(一)名词1、肿瘤的定义:是人体组织细胞的一种病理性增生2、恶性肿瘤:细胞在不同程度上类似原发组织的不成熟幼稚阶段,不完全或根本不具备细胞在正常时所具有的功能、代谢类型和解剖特点。
细胞以浸润性方式生长,并可以通过淋巴、血液、浆膜腔转移。
第二章肿瘤3.良性肿瘤:细胞不以浸润性方式生长且生长缓慢,有完整的被膜,细胞不转移。
4.原位癌:癌细胞局限于起源的表浅部位,细胞没有基底膜的浸润,但有恶性改变。
第二章肿瘤5.原发癌与原位癌的区别原发癌:浸润基底膜并有转移原位癌:浅表性、非浸润基底膜、非转移,恶性度较低。
第二章肿瘤6.肿瘤的动态:恶性(原发、继发)、原位、动态未定或性质未特指、良性7.继发肿瘤:从原发部位转移而来第二章肿瘤8.性质未特指: ( 性质未肯定 )肿物未做病理检查 , 临床上诊断为肿瘤9 .动态未定 ( 行为不定或交界恶性 ) :通过病理组织学的检查,肿瘤处于良恶性之间,即瘤细胞的良恶性转化方向不明确。
肿瘤处于良恶性之间第二章肿瘤肿瘤的动态未定与性质未特指的区别:(1)动态未定通过病理学检查显示肿瘤处于交界恶性,即瘤细胞的良恶性转化方向不明确。
例如:膀胱移行性乳头状瘤(2)性质未特指因未做病理学检查,肿瘤的组织类型不明确,动态也不明确。
例如:膀胱肿物第二章肿瘤10.肿瘤的组织形态:显微镜下看到的组织和细胞的结构和类型例如 :小细胞大细胞鳞状细胞第二章肿瘤11.肿瘤的功能活性肿瘤具有影响内分泌功能的能力采用第四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的编码附加说明。
例如 : 垂体嗜碱性腺瘤伴库欣综合征D35.2(部位)M8300/0(形态学编码 )E24.2(功能活性 )第二章肿瘤12.结缔组织是连接肌体不同结构并为其支架的组织,由纤维细胞、纤维性神经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构成来自中胚层包括:血管、淋巴管、滑囊、滑膜、筋膜、韧带、肌肉、肌腱 ( 鞘) 、脂肪、软骨第二章肿瘤13.癌瘤 :除淋巴和血液以外的恶性肿瘤的总称。
(C00-D48)第二章肿瘤●做好本章编码必备得三要素:1.相关编码内容得医学基础知识2.详细透彻地了解编码规则例如: 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原位癌转移癌3.大量得临床编码实践第二章肿瘤●肿瘤得相关基础知识●(一)名词1、肿瘤得定义:就是人体组织细胞得一种病理性增生2、恶性肿瘤:细胞在不同程度上类似原发组织得不成熟幼稚阶段,不完全或根本不具备细胞在正常时所具有得功能、代谢类型与解剖特点。
细胞以浸润性方式生长,并可以通过淋巴、血液、浆膜腔转移。
3.良性肿瘤:细胞不以浸润性方式生长且生长缓慢,有完整得被膜,细胞不转移。
4.原位癌:癌细胞局限于起源得表浅部位,细胞没有基底膜得浸润,但有恶性改变。
第二章肿瘤5. 原发癌与原位癌得区别原发癌:浸润基底膜并有转移原位癌:浅表性、非浸润基底膜、非转移,恶性度较低。
第二章肿瘤6.肿瘤得动态:恶性(原发、继发)、原位、动态未定或性质未特指、良性7.继发肿瘤:从原发部位转移而来第二章肿瘤8.性质未特指:(性质未肯定)肿物未做病理检查,临床上诊断为肿瘤9. 动态未定(行为不定或交界恶性):通过病理组织学得检查,肿瘤处于良恶性之间,即瘤细胞得良恶性转化方向不明确。
肿瘤处于良恶性之间第二章肿瘤肿瘤得动态未定与性质未特指得区别:(1)动态未定通过病理学检查显示肿瘤处于交界恶性,即瘤细胞得良恶性转化方向不明确。
例如:膀胱移行性乳头状瘤(2)性质未特指因未做病理学检查,肿瘤得组织类型不明确,动态也不明确。
例如:膀胱肿物第二章肿瘤10.肿瘤得组织形态:显微镜下瞧到得组织与细胞得结构与类型例如: 小细胞大细胞鳞状细胞第二章肿瘤11.肿瘤得功能活性肿瘤具有影响内分泌功能得能力采用第四章内分泌、营养与代谢疾病得编码附加说明。
例如:垂体嗜碱性腺瘤伴库欣综合征D35、2 (部位)M8300/0 (形态学编码)E24、2 (功能活性)第二章肿瘤● 12、结缔组织就是连接肌体不同结构并为其支架得组织,由纤维细胞、纤维性神经胶原纤维与弹力纤维构成来自中胚层包括:血管、淋巴管、滑囊、滑膜、筋膜、韧带、肌肉、肌腱(鞘)、脂肪、软骨第二章肿瘤●13、癌瘤:●除淋巴与血液以外得恶性肿瘤得总称。
国际疾病分类ICD10肿瘤国际疾病分类ICD-10肿瘤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进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国际疾病分类ICD-10(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Tenth Revision)在肿瘤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类。
本文将对ICD-10在肿瘤分类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和分析。
1. ICD-10简介ICD-10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编制的一套用于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的标准。
它是一种全球通用的疾病分类系统,为医生、卫生统计人员、研究者和管理者提供了一种统一的语言和工具,方便进行疾病的描述、记录和比较。
2. ICD-10肿瘤分类的目的ICD-10肿瘤分类的主要目的是对肿瘤进行准确的描述和分类,以便于医生和研究者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
通过采用统一的分类标准,可以促进不同地区和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疾病监测,为临床实践和疾病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3. ICD-10肿瘤分类的结构ICD-10肿瘤分类采用了多级分类的结构,从整体到细分逐渐具体化。
其中,肿瘤的一级分类根据其恶性程度进行区分,主要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两大类。
在恶性肿瘤的基础上,又根据其发生部位和组织来源进行细分,以便更准确地描述肿瘤的特征和属性。
4. ICD-10肿瘤分类的应用ICD-10肿瘤分类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为医生和研究者提供了一种统一的分类标准,使得不同地区和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诊断结果具有可比性。
其次,通过对肿瘤进行细致的分类,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肿瘤的特征和属性,有助于制定更精确的治疗方案。
此外,ICD-10肿瘤分类还为疾病监测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可以跟踪和分析不同类型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5. ICD-10肿瘤分类的局限性和展望尽管ICD-10肿瘤分类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肿瘤的疾病分类ICD编码方法肿瘤的疾病分类是指根据肿瘤的不同性质、部位和类型进行分类,以便于医学界对肿瘤进行统计、研究和治疗。
为了实现全球范围的统一分类,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缩写为ICD)编码系统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
ICD编码系统通过给每种疾病分配独特的编码,方便医学专业人员进行准确可靠的分类和统计。
ICD-10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疾病分类系统,其肿瘤分类主要是基于肿瘤的原发部位和组织类型进行划分。
下面将介绍ICD-10编码方法和一些常见肿瘤的编码示例。
ICD编码方法:ICD-10编码方法包含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章(Chapter),第二层级是组(Block),第三层级是类(Category)。
每个类别都有独特的编码形式,用于描述肿瘤的原发部位和组织类型。
编码示例:1.C00-C75:按原发部位进行编码。
例如,C50表示乳腺恶性肿瘤,C61表示前列腺恶性肿瘤。
2.C7A-C7B:按淋巴结进行编码。
例如,C77表示骨髓恶性肿瘤,C7B表示恶性脾肿瘤。
3.C76-C80:按组织类型和多原位恶性肿瘤进行编码。
例如,C79.5表示恶性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C80表示恶性肿瘤的不明确部位。
此外,ICD-10还使用了一些补充编码来描述肿瘤的特定性状、行为和其他相关因素。
例如:1.D27:良性肿瘤2.D48:不明确或未特指性质的肿瘤3.D49:其他特定的肿瘤4.D00-D09:原位肿瘤5.D32-D43:肿瘤的不确定性或可疑性质总结:ICD编码系统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疾病分类和编码方法,方便医学界进行疾病的分类、统计和研究。
对于肿瘤的分类,ICD-10主要根据肿瘤的原发部位和组织类型进行编码。
同时,还有一些补充编码用于描述肿瘤的特定性状和行为。
通过使用ICD编码系统,医学专业人员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和理解不同类型的肿瘤,为肿瘤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帮助。
第二章肿瘤(C00-D48)第二章肿瘤做好本章编码必备的三要素:1.相关编码内容的医学基础知识2.详细透彻地了解编码规则例如 :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原位癌转移癌3.大量的临床编码实践第二章肿瘤肿瘤的相关基础知识(一)名词1、肿瘤的定义:是人体组织细胞的一种病理性增生2、恶性肿瘤:细胞在不同程度上类似原发组织的不成熟幼稚阶段,不完全或根本不具备细胞在正常时所具有的功能、代谢类型和解剖特点。
细胞以浸润性方式生长,并可以通过淋巴、血液、浆膜腔转移。
第二章肿瘤3.良性肿瘤:细胞不以浸润性方式生长且生长缓慢,有完整的被膜,细胞不转移。
4.原位癌:癌细胞局限于起源的表浅部位,细胞没有基底膜的浸润,但有恶性改变。
第二章肿瘤5.原发癌与原位癌的区别原发癌:浸润基底膜并有转移原位癌:浅表性、非浸润基底膜、非转移,恶性度较低。
第二章肿瘤6.肿瘤的动态:恶性(原发、继发)、原位、动态未定或性质未特指、良性7.继发肿瘤:从原发部位转移而来第二章肿瘤8.性质未特指: ( 性质未肯定 )肿物未做病理检查 , 临床上诊断为肿瘤9 .动态未定 ( 行为不定或交界恶性 ) :通过病理组织学的检查,肿瘤处于良恶性之间,即瘤细胞的良恶性转化方向不明确。
肿瘤处于良恶性之间第二章肿瘤肿瘤的动态未定与性质未特指的区别:(1)动态未定通过病理学检查显示肿瘤处于交界恶性,即瘤细胞的良恶性转化方向不明确。
例如:膀胱移行性乳头状瘤(2)性质未特指因未做病理学检查,肿瘤的组织类型不明确,动态也不明确。
例如:膀胱肿物第二章肿瘤10.肿瘤的组织形态:显微镜下看到的组织和细胞的结构和类型例如 :小细胞大细胞鳞状细胞第二章肿瘤11.肿瘤的功能活性肿瘤具有影响内分泌功能的能力采用第四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的编码附加说明。
例如 : 垂体嗜碱性腺瘤伴库欣综合征D35.2(部位)M8300/0(形态学编码 )E24.2(功能活性 )第二章肿瘤12.结缔组织是连接肌体不同结构并为其支架的组织,由纤维细胞、纤维性神经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构成来自中胚层包括:血管、淋巴管、滑囊、滑膜、筋膜、韧带、肌肉、肌腱 ( 鞘) 、脂肪、软骨第二章肿瘤13.癌瘤 :除淋巴和血液以外的恶性肿瘤的总称。
包括:上皮细胞癌(通常称“癌”)肉瘤14.肉瘤与结缔组织的关系:来源于结缔组织的恶性肿瘤被称为肉瘤。
例1:上肢滑膜肉瘤例2:胃平滑肌肉瘤第二章肿瘤(二)肿瘤的命名1、良性肿瘤的命名细胞或组织名称 +瘤例如 1:上皮细胞瘤、鳞状细胞瘤(细胞名称 +瘤命名)例如 2:平滑肌瘤、血管瘤,(组织名称 +瘤命名)第二章肿瘤2、恶性肿瘤的命名(1)癌恶性肿瘤如果发生在来源于内外胚层的组织,命名就采用细胞名称+癌。
例如:鳞状细胞癌腺癌小细胞癌第二章肿瘤(2)肉瘤来源于间胚层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
命名采用组织名称 +肉瘤。
间胚层的组织包括:纤维组织、血管组织、淋巴组织、脂肪组织、软骨组织、骨、平滑肌组织、横纹肌组织、淋巴结组织等等。
例如:血管肉瘤、淋巴肉瘤、脂肪肉瘤第二章肿瘤(3)癌瘤:是除淋巴和血液以外的恶性肿瘤的总称,它包括上皮细胞癌( 通常称为“癌” ) 和肉瘤。
食管恶性肿瘤癌瘤M8000/3食管癌上皮细胞癌M8010/3食管肿瘤M8000/1第二章肿瘤(三)关于肿瘤命名方法注意点:1、以上肿瘤命名是一般命名方法2、肿瘤命名命名方法也有列外(1)称为“瘤”不一定是肿瘤例如:动脉瘤胆脂瘤第二章肿瘤(2)称为“瘤”的肿瘤不一定是良性肿瘤有的是恶性的例如:淋巴瘤浆细胞骨髓瘤(3)没有“瘤”“癌”“肉瘤”命名是肿瘤例如:真红细胞增多症顽固性贫血第二章肿瘤肿瘤分类方法部位编码 + 形态学编码(一)分类轴心肿瘤的部位编码有两个轴心:动态良性性、恶性、原位、未肯定、继发解剖部位在动态的大组内按部位分类第二章肿瘤(二)结构根据动态的肿瘤分组:(1)C00-C75 描述为或假定为原发性的特指部位的恶性肿瘤,不包括淋巴、造血和相关组织的恶性肿瘤。
(2)C76-C80不明确的、继发的和未特指部位的恶性肿瘤。
第二章肿瘤(3)C81-C96被描述为或假定为淋巴、造血和相关组织的恶性肿瘤。
(4) C97独立的多个部位的(原发)恶性肿瘤(5)D00-D09原位肿瘤(6)D10-D36良性肿瘤(7)D37-D48动态未定或动态未知的肿瘤第二章肿瘤肿瘤编码方法部位编码 + 形态学编码功能活性编码、转移部位编码例 1:垂体无功能腺瘤D35.2 M8140/0垂体功能低下E23.0经单鼻蝶垂体探查 , 垂体肿瘤切除术07.72 07.62第二章肿瘤(一)肿瘤形态学编码构成形态学编码:是指肿瘤的结构和形态形态学编码组成:形态学编码(组织学 +动态编码)例如:腺泡细胞癌M8550/3动态: 0、 1、2、3、6(显示病理)第二章肿瘤(二)动态码的固定意义:0:良性1:良性或恶性未肯定,又根据是否做病理检查分两种:● 动态未定(交界恶性)● 性质未特指2:原位癌3:恶性,原发6:恶性,继发第二章肿瘤例2 : 肾细胞癌C64 M8312/3C64肿瘤所发生的部位M8312/3肿瘤的形态学编码M 8312肿瘤的组织类型3肿瘤的动态第二章肿瘤肿瘤编码查找方法编码肿瘤时从以下五方面考虑:肿瘤的部位肿瘤的性质(形态学、组织学类型)肿瘤的动态肿瘤的功能活性肿瘤是否转移第二章肿瘤(一)肿瘤编码查找一般步骤:①确定肿瘤形态学主导词②在第三卷第一部分索引中查找形态学编码③到一卷中核对形态学编码④根据形态学动态编码的指示在索引中的肿瘤表的相应栏内查找肿瘤的部位编码⑤回到一卷中核对部位编码第二章肿瘤例如 1:肺腺癌C34.9M8140/3A:确定形态学编码主导词:腺癌M8140/3B:(三)卷第一索引中查:腺癌形态学编码C:一卷中核对形态学编码D:根据形态学的动态编码在(三)卷第一索引中”肿瘤表”中查找肿瘤的部位码肿瘤,恶性-肺 C34.9E:一卷中核对部位编码第二章肿瘤例如 2: 膀胱移行性乳头状瘤D41.4 M8120/1乳头状瘤( M8050/0)-另见肿瘤,良性-膀胱(泌尿道)(移行细胞)(M8120/1)D41.4核对 ( 卷一 )注意:在主导词下列出了所需要的部位的编码,因此就不用到肿瘤表肿查找第二章肿瘤例如 3:胃淋巴肉瘤C85.0M9592/3如果先在肿瘤表中查胃恶性肿瘤的部位编码,得到C16.9 是一个错误的编码,因为淋巴肉瘤是不分部位的,操作步骤不能颠倒。
第二章肿瘤(二)直接在形态学编码之后给出部位编码四种情况:-无法区分部位的肿瘤:血液性的肿瘤淋巴瘤-不区分部位的肿瘤:脂肪瘤、血管瘤-特殊组织或部位肿瘤:肝细胞瘤、脑膜瘤-某些未指出部位的肿瘤:内胚窦瘤、G细胞瘤第二章肿瘤(三)特指组织肿瘤部位编码的查找方法:1、在“肿瘤”主导词下,按照形态学编码之后的提示,找某种组织的修饰词,如骨、软骨或神经等,然后再找具体的部位。
操作步骤不能颠倒第二章肿瘤例如 1:面部颗粒细胞瘤D21.0M9580/0瘤-颗粒细胞(M9580/0)-另见肿瘤结缔组织,良性肿瘤-结缔组织--面 D21.0第二章肿瘤2、在“肿瘤”主导词下不能找到具体的某种结缔组织(如:肌肉)时,则要查结缔组织,然后再找部位 .注意 : 顺序不能颠倒例如 :肩部肌肉恶性肿瘤查:结缔组织-肩C49.1第二章肿瘤3、如果部位表中按照以上步骤不能查到所要的部位,则直接在“肿瘤”主导词下查找部位。
例如 1:硬膜外神经鞘瘤D33.9 M9560/0第二章肿瘤(四)遇到的“见”或“另见”——形态学编码查找过程中1、主导词后面的“另见”——主导词本身部位编码的指示例:癌(M8010/3) - 另见肿瘤,恶性第二章肿瘤2、主导词下修饰词后面的“另见”——A:指示部位编码的查找方法B:当下一级修饰词不够用,按指示查找形态学编码。
第二章肿瘤例1、表皮样癌癌-表皮样( M8070/3)- 另见癌,鳞状细胞例2:管状绒毛状腺瘤腺瘤-管状绒毛状(M8263/0) - 另见肿瘤,良性第二章肿瘤3、主导词下修饰词后面的“见”——指示部位编码的查找方法按新主导词查找例1:布朗脂肪瘤瘤- 布朗脂肪 (M8880/0)-见脂肪瘤例2:大腿腺纤维瘤腺纤维瘤-特指部位 -见肿瘤,良性第二章肿瘤(五)继发性肿瘤编码的查找方法(1)相同点:编码的查找步骤与原发性肿瘤步骤相同。
(2)不相同点:由于继发性肿瘤是从某部位的原发转移到其他部位,其形态学编码的组织类型编码不变,但要将动态编码改为/6 ,其部位编码在肿瘤表中的继发性栏内查找。
第二章肿瘤例如 1:肺腺癌肝转移C78.7 M8140/6(C34.9 M8140/3)例如 2:肺腺癌脑转移M8140/3改 M8140/6部位编码C79.3第二章肿瘤(六)肿瘤特殊符号编码的查找方法(#)只出现在第三卷索引的肿瘤表中编码规则:(1)当肿瘤部位标有#号时,如果肿瘤是上皮细胞癌或鳞状细胞癌( M801—M808)就要分类到该部位的皮肤的恶性肿瘤中。
(M801-M804上皮细胞癌)(M805-M808 鳞状细胞癌)第二章肿瘤例如 1:面部鳞状细胞癌C44.3(M8070/3)癌-鳞状(细胞)(M8070/3)肿瘤-面 NEC # C76.3肿瘤-皮肤--面C44.3(按原发性肿瘤编码)第二章肿瘤(2)当肿瘤部位标有#号时,如果肿瘤是乳头状瘤,则分类于该部位的皮肤的良性肿瘤。
例 2:面部乳头状瘤D23.3 M8050/0乳头状瘤M8050/0肿瘤-面 NEC # C76.3肿瘤-皮肤--面D23.3(按良性肿瘤编码)第二章肿瘤菱型号(◇):只出现在第三卷索引的肿瘤表中编码规则:(1)、当部位标有菱型号时,只适合于骨源性和牙源性恶性原发肿瘤(形态学编码在 M918-M934)之间的部位编码。
第二章肿瘤例如 1:胫骨成骨细胞肉瘤肉瘤-成骨细胞(M9180/3)肿瘤-骨(骨膜)◇- -胫骨C40.2(原发部位)第二章肿瘤(2)当部位标有菱型号时,任何类型的恶性肿瘤若肿瘤形态学的编码不在( M918 – M934)之间都被认为是从另外一部位转移而来。
部位编码: C79.5形态学编码中动态编码由/3 改为 /6第二章肿瘤例1:胫骨腺癌 C79.5 M8140/6 腺癌M8140/3肿瘤-骨(骨膜)◇- -胫骨C40.2(原发部位)M8140 不在 M918-934 之间,因此不是原发于骨的肿瘤,部位编码只能编到骨的继发性肿瘤 C79.5,而此时腺癌的形态学编码应为 M8140/6。
第二章肿瘤肿瘤编码规则(一)肿瘤的诊断原发或继发不明确诊断没有指明是继发或发原的肿瘤索引也没有其他说明,按肿瘤的原发编码。
诊断指明是继发性的肿瘤按肿瘤的继发编码诊断明确是原发性按肿瘤原发编码第二章肿瘤(二)肿瘤的交搭跨越(1)定义:原发起源部位不明确的肿瘤,发生在( 涉及 )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部位称为交搭,部位不相邻的称为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