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3
幼儿园教师如何应对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指由于工作压力、工作环境等原因,导致职业者产生心理疲劳和对工作的失去兴趣的问题。
幼儿园教师作为一种特殊职业,往往需要应对更多的压力和挑战。
本文将从调整心态、寻找乐趣、培养兴趣爱好以及寻求支持等方面,探讨幼儿园教师应对职业倦怠的方法。
1. 调整心态职业倦怠往往与心态有关。
幼儿园教师应该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理解工作的本质和意义,认识到自己对幼儿的责任和影响。
可以通过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困难和挑战,并且时刻记住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2. 寻找乐趣通过寻找乐趣,幼儿园教师可以重新激发对工作的热情。
可以尝试与孩子们进行互动游戏,在游戏中发现快乐与乐趣;或者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创造有趣的教学环境。
此外,教师还可以参加一些教师培训课程或教育研讨会,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开拓思维。
3. 培养兴趣爱好除了专注于工作,幼儿园教师还应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爱好,例如阅读、音乐、运动等,可以让教师们在工作外寻找到放松和愉悦的时光。
培养兴趣爱好不仅可以减轻工作压力,还可以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为工作带来更多的动力和灵感。
4. 寻求支持在职业倦怠的时候,幼儿园教师需要寻求他人的支持和理解。
可以和同事交流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共同寻求解决办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与学校的心理咨询师或者辅导员进行交流,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指导。
5. 维持工作生活平衡工作生活平衡对于缓解职业倦怠非常重要。
幼儿园教师应该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的过度劳累。
在工作之外,教师们可以与家人和朋友共度美好时光,参与社交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6. 进行自我反思当幼儿园教师感到职业倦怠时,可以进行自我反思,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教师可以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
同时,也可以寻找热爱教育事业的同行,进行经验交流和分享,相互学习和进步。
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原因及对策一、现状原因:1.工作压力过大:教师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压力,包括教学任务繁重、学生学习压力大、学校评估考核等。
这些压力带来了心理和身体的负担,容易导致教师职业倦怠。
2.社会尊重不足:教师职业在社会上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和认可,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相对较低,这使得很多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失望和失落。
3.缺乏职业发展机会:一些教师在职业中很难获得提升和发展的机会,导致他们对工作失去激情和动力。
二、对策:1.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增加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权益,让教师更有尊严和价值感。
2.减轻教师工作压力:学校应减少教师的工作负担,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和学生评价,给予教师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提升教学质量。
3.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学校应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包括培训、进修、学术交流等,让教师获得更多的能力和机会提升自己的职业发展。
5.提升教师自我认同感:学校应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的决策和管理,增强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6.加强教师团队合作:学校应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教师相互学习、借鉴经验,共同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
7.培养教师情绪管理能力:学校应开展情绪管理培训,帮助教师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对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8.关注教师个体需求:学校应根据教师的个体需求,灵活安排工作和时间,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总之,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需要学校、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关怀和支持,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工作环境;政府应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社会应加强对教师的尊重和认可,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舆论氛围。
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职业更具吸引力,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
教师职业倦怠如何应对一、寻找工作的乐趣教师要时刻保持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和兴趣,找到教育工作的乐趣。
可以反思自己为什么选择从事教育工作,重新审视自己对教育的热情和意义。
通过寻找工作中的乐趣,让自己重新激情满满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
二、建立良好的工作生活平衡教师工作量大且压力较大,常常忽视休息和放松,导致身心疲惫。
教师应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断舍离紧凑的工作节奏和压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工作之余有时间放松自己的身心,保持一种良好的工作生活平衡。
三、与同事和家人交流教师职业倦怠往往会使人内向、孤僻,难以与他人交流,这样会进一步加深倦怠感。
教师应主动与同事进行交流,分享工作中的困惑和快乐,互相支持和帮助。
同时也要与家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充分倾诉自己的烦恼和困惑,得到家庭的理解和支持。
四、参加培训和进修五、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师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增加课堂活动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可以尝试引入游戏、小组合作、讨论、实践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也能够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六、设立明确的目标和规划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育目标和职业规划,做好中长期规划并设立明确的目标。
可以为自己制定教学目标和发展目标,通过不断努力和实现目标的成功来提高工作满意度和自信心。
七、寻求专业和心理支持八、重塑教育初心总之,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需要教师们重视和及时应对。
通过寻找工作的乐趣、建立良好的工作生活平衡、与同事和家人交流、参加培训和进修、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设立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寻求专业和心理支持以及重塑教育初心等方法,教师可以积极应对职业倦怠,重拾工作激情,提高工作效能和满意度。
教师如何克服职业倦怠教师是一个充满挑战和责任的职业。
由于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且工作内容有时重复乏味,很容易导致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会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教师需要学会如何克服职业倦怠并保持工作激情。
下面是一些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的方法:1.寻求支持与同事、家人和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可以提供给你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你重拾信心和动力。
2.寻找工作中的乐趣回顾一下自己成为教师的初衷,思考自己为什么选择教育这个行业,并找回工作中的乐趣和意义。
例如,回忆一下那些与学生取得进步的时刻,或者从教学中获得的成就感,这将有助于提升你的积极性和幸福感。
3.进行职业发展不断追求学习和进步是克服职业倦怠的关键。
参加专业培训、研讨会和学术交流,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知识。
这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还能提升自信心和满足感。
4.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与学生建立互信、尊重的关系是保持教师激情的重要因素。
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问题,并尽力去帮助他们。
学生的成功和成长将成为你工作动力的源泉。
5.寻找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是克服职业倦怠的重要策略。
安排好工作时间,确保有足够的休息和娱乐时间,与家人和朋友共度时光,培养其他兴趣爱好。
这样可以缓解工作压力,提升生活质量。
6.给自己设定目标给自己设定明确的目标,以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可以将目标分为短期和长期目标,并设定相应的里程碑和措施来实现它们。
达到一个目标时,及时给予自己一些奖励和肯定,增加自我价值感和满足感。
7.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对于克服职业倦怠非常重要。
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和动力。
要积极地看待问题和挑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8.与同事合作与同事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和策略,互相帮助和支持。
分享自己的教学成果和困惑,倾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消除的对策中学教师是一份高强度、高压力的职业,在长时间的工作中,教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现象。
职业倦怠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和教学质量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消除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一、关注教师自身身心健康:1.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定期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2.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合理安排作息时间;3.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放松心情,避免一直将注意力放在工作上;4.与同事、朋友交流,寻求情感支持和倾诉,减轻工作压力。
二、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1.参加教师培训和专业进修,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2.与同事互相交流经验,分享成功的教学案例,共同进步;3.参加学科研讨会和教学研讨会,了解最新的教育政策和教学动态。
三、改善工作环境:1.学校和教育部门应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资源,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设施和师资支持;3.鼓励学校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师活动,如集体旅游、文化活动等,增进教师之间的凝聚力和友情。
四、合理调配教学任务:1.避免过度任务和压力,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2.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创造积极、愉快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师的教学满意度;3.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创新,增加工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五、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和人际关系:1.学校和教师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共同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2.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3.创设积极向上、和谐友善的工作环境,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总之,消除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教师个体、学校和教育部门等多方面的努力。
只有从各个方面综合治理,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简述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工作中出现的精神疲惫、无聊、缺乏动力、失去热情等现象。
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还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教师职业倦怠需要及时解决。
以下是一些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1. 增加工作的多样性。
教师在工作中可以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增加工作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师的满足感。
2. 定期进行自我评估。
教师可以定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估,找出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同时,也可以通过教学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水平。
3. 增加社交活动。
教师可以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与其他教师交流工作心得,分享教学经验,倾听别人的意见,从而增加对工作的信心和动力。
4. 注重身体健康。
教师应该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
这样可以保持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5. 多与学生沟通。
教师应该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
求和想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对于教师职业倦怠的解决,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如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定期自我评估、增加社交活动、注重身体健康和与学生多沟通等。
只有保持工作热情和动力,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贡献。
(1)学校组织合理的教师活动,减少教师培训时长。
许多教师原本在开学季时期已经很忙,到了寒暑假时期,还要被学校安排参加许多的活动,没有空闲的时间身心放松和陶冶情操。
在周末和寒暑假时期,学校可以适当安排合理的活动,例如师生游、教师家庭亲子游、教师运动会、重阳节教师爬山、元旦时候教师晚会等,让教师释放内心倦怠,调整心态,恢复职业认同感受。
(2)学校定期组织开展教师送温暖项目。
学校为教师提供免费食宿,通过实施一些奖金制度来激发教师参加教学技能大赛、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提升学历、扎实专业基本功,同时对每年对学生和教育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进行绩效奖励,对先进班和成绩优异的班级进行颁奖。
在寒暑假时期,学校组织教师慰问活动,想办法挤出一些资金,为教师办公室进行空调等设备改造。
每日为教师提供丰盛的早午餐,并且提供宾馆式的住宿环境。
(3)实行双班主任制度。
由于许多教师厌烦了一些家长无理或无条件的要求,教师职业倦怠感日益增加。
通过实行双班主任制度,遇到无理取闹的家长可以两个班主任之间互相沟通,互相协商,找出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4)让教师不同学期不同年级进行教学。
如今有些学校,人事安排不合理,几乎一位教师十年只交一个学年,例如:张老师固定教高一,李老师固定教高二,周老师固定教高三。
由于教材基本上十年才改版(政治科除外),教过一年的老师基本对教材烂熟于心,于是产生了“一本教案走天下”的职业惰性。
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可以安排每位老师每一学年教不同年级,也能让教师对教材产生新鲜感。
教师如何处理职业倦怠情绪教师作为一种高度责任和压力的职业,常常会面临职业倦怠情绪。
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因长期承受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而产生的情绪疲惫、失去工作热情的状态。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有效地处理职业倦怠情绪呢?首先,教师需要认识到职业倦怠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
教师工作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压力,如教学任务繁重、学生问题多样、家长期望复杂等。
因此,教师在工作中产生倦怠情绪是一种自然反应,不必过于自责或抱怨。
这种正常的认知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面对职业倦怠情绪。
其次,教师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
减压是缓解职业倦怠情绪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减轻工作压力,如运动、读书、旅行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教师转移注意力,放松身心,重新获得能量和动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与同事交流,分享工作中的困惑和压力,互相支持和鼓励。
有时候,倾诉和倾听可以成为缓解职业倦怠的良药。
第三,教师需要寻找工作的乐趣和意义。
职业倦怠往往源于对工作的失去热情和动力。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寻找工作的乐趣和意义来重新点燃内心的激情。
教师可以思考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职业,工作中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来自哪里,以及如何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教育理念融入到工作中。
通过重新审视和思考,教师可以找到工作的乐趣和意义,从而更好地面对职业倦怠情绪。
第四,教师需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生活平衡。
工作生活平衡是预防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
教师需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投入工作而忽略了自己的生活需求。
教师可以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工作时间,确保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放松。
此外,教师还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从而更好地保持工作生活平衡。
最后,教师需要寻求专业支持和培训。
职业倦怠往往与教师的工作技能和心理素质有关。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心理素质,从而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和压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倾诉自己的困惑和压力,获得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持续的工作压力、重复的工作内容、与学生家长的沟通问题、管理体系不合理等。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原因和对策:
1.工作压力:教师承受着大量的工作压力,比如批改作业、备课、考试、评估等。
这
些工作可能导致教师疲惫不堪,并且不愿意承担更多的任务。
对策是要恰当地安排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同时采取正确的应对压力的方法。
2.学生问题:学生问题是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生的行为问题、学习问题
和家庭问题都可能使教师感到焦虑和困惑。
对策是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采用恰当的方法,解决学生的问题。
3.管理体系不合理:管理体系不合理也可能导致教师职业倦怠。
教育领导者应该优化
管理系统,改善流程,以减少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教师的满意度。
4.缺乏支持:教师需要得到足够的支持和鼓励,以克服职业倦怠。
支持包括同事之间
的合作、管理层和同事之间的沟通和支持,社区的支持等等。
5.个人原因:教师职业倦怠也可能源于个人原因,如缺乏积极性、缺乏工作动力、对
教育工作的热情下降等。
对策是自我调整心态,改变观念,增强工作积极性和职业热情。
总之,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针对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教师们应该找到有效的途径来管理职业压力并保持工作热情,同时学校、教育部门和社会应该为教师们营造更为宽松、舒适的工作环境。
教师如何克服职业倦怠1、坚持正确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教师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是教师在压力下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
有人曾比喻,对某一事业的信念和理想是职业倦怠的最好解毒剂。
坚定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积极的教师信念,培养对学生无私理智的爱与宽容精神,对防止教师职业倦怠是至关重要的。
不管当初是否因为职业性的或是理想的原因而进入教师工作的,但若干年后,有的人不愿当老师,有的人却爱上教育工作。
一个人若是能够选择自己最乐意做的事情,然后倾情投入,不但能够做出属于自己的最好成就,而且也将过得幸福快乐,在调查中发现,不少深受学生喜欢的老师,谈到对教师工作的感受,说道:“上课是一种享受,每天在课堂度过的一段时光是最美的”,这种老师的生活质量与那些“走进课堂心里就烦”的老师相比,真是两种境界。
不再将上课看成是一种负担,是一个教师过上职业幸福生活的前提。
2、调整目标树立对教师角色的合理期望。
每个教师在自己的工作过程中,总是按照自己的理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努力想让自己工作干得出色,但结果并不总随人愿,所以无论结果如何,只要我们努力过,对自己和他人都问心无愧,又何必自寻烦恼?因此学会对自己的能力、知识水平做出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适当降低成就欲和期待值,从而使自己摆脱沉重的失落,难解的怨气,无名的惆怅,“退一步海阔天空”,这难道不好吗?3、提高耐压能力提升耐压能力。
职业倦怠首先是源于自己所遇到的压力,故作为教师本人,应努力提高自己的耐压能力,一个具有自信和耐压能力强的人是不容易倦怠的。
我们需要以开放的态度来学习新的策略以便应对将来可能遇到的压力,培养良好的个体素质。
4、寄情教学工作可以朴素一点,教师劳动的收获,是精神产品上的收获,是个短期无法看见效益的收获,认识这个特点,你要能细细体会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
看到满园桃李风光,收获爱与尊重,自身的价值得到体现,哪一位教师能不感觉到幸福、自豪呢,在幸福中又怎么可能心生倦怠呢?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种乐趣,将工作后所得到的钱看成是一种副产品,而不是倒过来。
如何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
黎灿学校李兰英
这段时间通过“511教师培训工程”网络学习,看了《教师心理问题自我调适》的视频和学习了其各个案例评析后,我感触颇深。
那一个个案例折射出我们当今教师的众多心理问题,专家们那精辟到位的评析给我们提供了解决教师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其中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又是一个很严峻的社会问题,文中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法。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邓小平也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就是说,强国,强在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
而教育又需要教师去实施。
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感到厌倦和怠慢,没有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甚至不想干这一职业了,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那教育将不成为教育,国也将不国了。
那教师为何会产生职业倦怠呢?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尊师风气并不盛行
虽然八九十年代就提倡“尊师重教”,教师摘下了“臭老九”的帽子,但全社会尊师的风气并不明显,重教实施并不是很到位。
老师走到哪里,并不特别受欢迎。
因为老师工资待遇低,工作繁重,很多人还看不起老师。
去买东西,太多数老师因为家庭经济的关系往往会讨价还价,结果还会遭到老板的白眼和恶语相向,如“老师就是吝啬,抠门!”“买不起就别买,别老在这里磨磨叽叽!”有很多家长,老师教他的小孩时,见到还会打声招呼,过后又形同陌路,正眼都不睢一下,更别说尊师打招呼。
教师的社会地位大打折扣,以致于有些教师想方设法跳槽。
二、学校领导对教师缺少人文关怀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天天看着站在三尺讲台侃侃而谈给我们传授知识的老师,我是多么羡慕教师这一崇高而神圣的职业!人们都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于是,在高中毕业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师范院校。
在读大学的时候,我曾用大学生特有的天真和憧憬去设计自己美好的未来,用火样的热情和赤诚描绘自己未来的事业。
毕业时,我把偌大的梦想捆进简单的行囊,带到工作岗位去寻找灿烂的人生。
90年当我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踏进学校时,我的心情是多么地激动,多么地自豪啊!然而,现实并不像伊甸园的菩提果那般完美和甜蜜。
记得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年,校长是一位从小学上来的民
办教师,没有接受过正统的学校管理学习,什么他都管,是一个“多见树木少见人”的死板校长,连老师谈恋爱、男教师下午放学后穿短裤打球都看不惯,而早早上晚自习,结果学生晚上八点多一点上完晚自习,深夜却起床打篮球。
福利低下不说,老师没有娱乐,学生又难以管理,个个老师都怨声载道。
第二年,我满怀希望和憧憬调到另一个学校去教书,9月8号去镇教办报到,就接到通知去哪间学校,9月11日去学校报到,18号开欢迎欢送会,晚上老师们领取教师节的补助,仅仅20元,却没有我的份!当时我的心一下就凉了,这20元不要也罢,但怎么说也说不过去,什么“尊师重教”,什么“关心老师的福利”,老师极大的工作热情被校长的这“当头一棒”就打下去了!我没说什么,只感到自己又掉落了虎口,有一种“虎落平川遭犬欺”的感觉,连同事都看不惯当场就给校长理论。
然而并没讨到公论,后来得知这位校长是一位“酒鬼”校长,你只要提两瓶酒给他就什么都好说。
还有现在的一些领导,动不动就拿绩效工资压人,动不动就拿支教吓人,不管你接的班级如何,不管你有没有病,不管你家里有没有天灾人祸,没一点人文关怀。
呜乎哀哉!学校有这样的校长真是中国教育的悲哀!试想,在这种情形下,教师的工作热情能提高吗?教师能不产生职业倦怠吗?
三、教师工作压力大,管理学生难
虽然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可是检验素质教育的主要还是应试教育,我们教师所做的还是在抓学生的升学率.不管你其它方面做
得再好,也得不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认可.教师的职称评比也要用学生的成绩来衡量,现在我们教师的压力很大,该怎样教好学生是一件头疼的事情,现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值得我们担忧,很多教师惩罚学生的新闻报道值得我们去反思.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是啊,特别是毕业班的,什么周考、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等形式多样,这样多的考试,自然是苦了学生,累了老师。
一旦没考好,领导怪罪,家长投诉,弄不好,去边远地区支教,身心受到摧残。
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每个孩子都非常有“个性”,爱讲话的、不做作业的、依赖性强的,特别是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的孩子心理有问题的,每天你都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疲于应付。
加上有些家长不配合,只记着赚钱,认为教育是老师的事,从来或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和思想,让老师感觉管理学生难上加难,做老师特别是做班主任感觉“累累累”!对比那些悠闲收入又高环境又舒适有空调享受的单位来说,我们教师每天站在三尺讲台讲得口干舌燥、
汗流浃背、声音嘶哑,有很多人还得了颈椎病、咽喉炎、腰椎盘突出等疾病,就这种情况怎么会没有职业倦怠呢?
凡此种种,面对工作中的一个个困难,我也苦恼过,迷惘过,动摇过……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问题呢?
一、把尊师重教落到实处,提高老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缩短地区差异。
像我们南雄物价除了房子跟韶关广州没什么区别,有的甚至还要高,如服装,可工资却低得可怜,韶关市区的教师工资差不多是我们的两倍。
如果教师的付出与收入能成正比,没有地区差异,社会地位又得到了提高,何愁提不高老师的工作热情呢?毕竟,绝大多数教师教书育人都是靠良心吃饭的,尽管工资不高,但还是尽职尽心。
二、学校领导要多给教师一点人文关怀。
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领导要从多角度去关心教师,不要动不动就拿绩效工资压人,拿支教吓人,孩子喜欢表扬,老师也有喜怒哀乐,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肯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即使老师做错了,也要讲究批评艺术,不要经常板着脸说教,
挫伤了老师的自尊心和工作积极性,同时要与教师建立良好、融洽的人际关系。
这样,老师在一种轻松愉快的人文环境中工作,怎么不会把工作做好呢?
三、教师本身要学会减压,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放松心情,加强体育锻炼,多读书,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与学生交朋友,你会发现,教师职业虽然累,但也是一件乐事。
总之,只要我们快乐地工作和生活,教师职业倦怠将离我们远去,幸福会永远陪伴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