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科学期中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857.50 KB
- 文档页数:11
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 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 煤气燃烧B . 面包发霉C . 榨取果汁 D . 菜刀生锈2. 下列数据为常见水果的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 . 柠檬pH(2~3)B . 橙子pH(3~4)C . 西红柿pH(4~5)D . 西瓜pH(5~6)3. 规范的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 . 熄灭酒精灯B . 倾倒液体C . 将固体粉末装入试管 D . 滴加液体4. 下列物质不属于酸的是()A . HClB . Ca2C . HNO3D . H2S5.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玻璃杯中,可以观察到鸡蛋表面冒气泡,该气泡的主要成分是()A . H2B . CO2C . O2D . N26.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我们之所以认为它们是碱,是因为它们()A . 溶液的pH大于7B . 遇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C .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只有OH-D . 都能与酸反应7. 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A . FeB . CO2C . Fe2O3D . NaCl8. 钾肥能使农作物茎杆粗壮,下列属于钾肥的是()A . CO2B . KClC . CaCl2D . 3PO49. 下列有关物质(主要成分)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三者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A . 氯化钠食盐NaClB . 碳酸钠火碱Na2CO3C . 氧化钙熟石灰CaOD . 氢氧化钙石灰石Ca210. 在人体的血液中,如果钾元素含量偏高,会引起心脏衰竭,甚至死亡;如果钾元素含量偏低,又会影响肌肉和神经的功能,这时就需要补充钾。
医院常用一种含钾化合物的水溶液静脉注射补充钾元素,已知这种含钾化合物的水溶液能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该化合物是()A . KNO3B . K2CO3C . KOHD . KCl11. 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 . 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B .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C . 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D . 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12. 纳米材料是由纳米颗粒经过特殊制备得到的,室温下外形相同的纳米铜比普通铜可多拉长50倍而不断裂,这表明纳米铜具有较好的()A . 导电性B . 延展性C . 导热性D . 弹性13. 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A . CO2B . CaCO3C . H2CO3D . C2H6O14. 某实验室的药品按物质分类放置,部分药品摆放如下表:药品柜甲乙丙丁药品CuO、MnO2等HCl、H2SO4等KOH、Ca2等NaCl、CuSO4等若科学老师需要NaOH,他能取到该药品的药品柜是A . 甲B . 乙C . 丙D . 丁15. 等质量的镁和锌分别放置在两只烧杯中,向其中分别逐滴加入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到过量,下图正确的是()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每空2 分,共40 分)16.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物质。
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科学试卷考生须知:1 •全卷共四大题,34小题,满分为2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 •全卷分试卷1(选择题)和试卷U (非选择题)两部分。
所有答案必须用蓝、黑色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 本卷可能用到的数据:g = 10牛/千克相对原子质量:H — 1 C-12O —16 Cl — 35.5 Na — 23 Ca — 40 Zn — 654. 请仔细审题、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的!试卷 I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 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你正在质量检测考试,希望你仔细审题,细心答题,考出水平!你知道关于 这次科学考试用的纸张的一些性质吗?请你分析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 A. 可燃 B .不溶于水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类的是(A 、HClB 、HNO C&下列关于酸的叙述中不正..的是()A.盐酸能与不溶于水的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 C .白色 )、NaHSO DD .易撕碎 、"SO3、下图是某些物品的近似pH,呈碱性的是B .醋 C4、 如图是奥运吉祥物福娃正在打羽毛球,假设福娃用 50牛顿的力将一个重为0.5牛顿的羽毛球打出10米远 则A .开瓶盖的起子B .道钉撬C .筷子D .钢丝钳pH=3.2pH=3.3 pH=9.1B. 氯化氢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所形成的白雾就是盐酸C•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水慢慢地沿容器壁或玻璃棒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D.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7、 下列各组气体中,均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一组是( )A. H 2、Q 、CO B . “、Q 、HCl C.出 SO 、CO D . Q 、CO CQ8、 2007年9号台风“圣帕”在一些地质灾害点引发强大泥石流。
发生泥石流的 时候,大量石块、泥沙伴随着洪水从高处急速流下,能冲毁房屋、损坏树木和庄 稼、伤害人畜,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滨江·城东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九年级科学试题卷考生须知:1.试卷共有4大题,37小题。
全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本试卷中g取10N/kg。
4.本卷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l-35.5S-32K-39Ca-40Cu-64Zn-65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祝你成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古丝绸之路将我国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C.在甲骨上刻文字D.用石块修筑长城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称量NaOH固体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C.测定溶液的pH D.稀释浓硫酸3.有些化学反应无明显现象,往往需借助指示剂来判断化学变化,下列化学反应需要指示剂来判断的是()A.B.C.D.4.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此过程中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图像正确的是()A.B.C.D.5.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和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的是()A.氯化钠、食盐、Na2CO3B.氢氧化铁、铁锈、Fe(OH)3C.氢氧化钠、烧碱、NaOH D.碳酸钙、生石灰、CaCO36.谷氨酸钠(化学式为C5H8NO4Na)是味精的主要成分。
下列关于谷氨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一种有机物B.加热会产生含硫物质C.由五种元素组成D.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5:87.食盐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也是科学学习中重要的一种盐。
某校以《自然界的盐到餐桌的食盐》为主题进行项目化学习,同学们在这个项目学习中需要完成以下几个项目。
科学应用:得到的食盐样品中含有氯化钙,若要除氯化钙杂质,下列所加试剂可行的是()A.适量的稀盐酸溶液B.适量的硝酸银溶液C.适量的碳酸钠溶液D.适量的碳酸钾溶液8.科学施肥可以提高粮食产量。
九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0:16 Na:23 Cl:35.5 Ca:40 Fe:56 Ag:108 Ba:137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的装置和操作均正确的是()2.实验室许多药品需密封保存。
若不密封保存,下列药品中在空气中质量将减少的是()A.浓盐酸B. NaOH 固体C.食盐D.金属镁条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 除去食盐中少量的硫酸钠溶解,过滤B 探究铜、锌的金属活动性将打磨好的铜片、锌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C 探究稀盐酸和NaOH溶液是否完全反应D 证明一块岩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取样,滴加盐酸溶液,观察现象4.某体育比赛的发令枪所用的“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色烟雾,撞击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5KClO3+6P==3P2O5+5KCl。
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KClO3中氯元素显+5价B.KClO3和KCl属于盐类物质C.上述反应是复分解反应D.P2O5吸收水形成的雾呈酸性5.一个物理量的单位可以有多个,比如:安培是电流的单位,由公式I=U/R推得伏特/欧姆也是电流的单位。
根据以上信息可知,下列不属于功和功率单位的是()A.功:牛·米 B.功:瓦·秒 C.功率:牛/秒 D.功率:焦/秒6.质量较小的鸽子与质量较大的大雁在空中飞行。
如果它们的动能相等,那么()A.大雁比鸽子飞得快B.鸽子比大雁飞得快C.大雁比鸽子飞得高D.鸽子比大雁飞得高7.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某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10。
则该溶液()A.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变红B.实际的pH<10C.一定存在OH-D.一定为碱溶液8.滴有石蕊试液的氢氧化钙溶液与下列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仍显蓝色的是()A.碳酸钠溶液B.氯化铜溶液C.稀硫酸D.二氧化碳9.如图所示,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时,橡皮筋的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 C点是小石块从A点自由释放后所能达到的最低点。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科 学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考试!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你的最好水平。
答卷时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共4大题,满分20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N —14 S —32 O —16 H —1 Na —23 Cl —35.5 C —12, 本卷g=10牛/千克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牛奶变酸B 、湿衣服晾干C 、酒精挥发D 、石蜡熔化 2、除掉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钙)应加入适量的( ) A 、酚酞试液 B 、稀盐酸 C 、氯化钙溶液 D 、石蕊试液 3、下列各组物质之间的反应必须通过滴加指示剂才能观察到的是( ) A 、稀硝酸与氢氧化铜的反应 B 、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的反应 C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D 、 稀盐酸和碳酸钠溶液的反应 4、海水晒盐应用的方法是( )A 、沉淀B 、过滤C 、冷却结晶D 、蒸发结晶 5、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硫酸铜,可往溶液中加入( )A 、硫酸B 、氢氧化钠溶液C 、镁条D 、铁粉 6、下列各组物质均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 、淀粉、沼气、碳酸钠B 、木炭、一氧化碳、碳酸钙C 、维生素、甲烷、醋酸D 、脂肪、二氧化碳、酒精7、偏二甲肼是火箭推进器的常用燃料,其化学式是282N H C ,该物质属于( ) A 、金属单质 B 、化合物 C 、氧化物 D 、非金属单质8、下列试剂中,只用一种可以把32CO Na 、42SO Na 、3AgNO 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来的是( ) A 、稀盐酸 B 、氢氧化钡溶液 C 、氯化钡溶液、 D 、氯化钠溶液9、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二氧化碳的验满.倾倒液体..测定溶液A.A B4.“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在化学反应过程或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使用或彻底消除有害物质.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A.液氢作为火箭燃料B.汽车尾气经过净化处理后排放C.化工厂产生的废气向高空排放D.利用双氧水制氧气5.如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D.乙分子中含有一个A原子,一个B原子6.小明想在鸡蛋壳(主要成分CaCO3)上腐蚀出一个“福”字(如图),送给奶奶作为生日礼物。
下列溶液能帮他实现愿望的是()A.食盐水B.白酒C.蔗糖水D.白醋7.为了验证Zn、Ag、Cu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以下方案中可行的是( )A.Zn、CuSO4溶液、Ag B.Zn(NO3)2溶液、Cu、AgC.Zn、Cu、Ag、H2SO4溶液D.Zn、Cu、Ag、FeSO4溶液8.李明同学对催化剂进行了总结,下列有关催化剂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剂都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反应速度B.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质量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D.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就是催化剂9.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B.C.D.10.现有铁粉、二氧化锰、硫酸钡和铁矿石四种固体,为了区分它们,小科照二歧分类法( )la只含一种物质 (2)lb含有多种物质……甲2a只含一种元素……乙2b含有多种元素……33a3a_____……丙3b白色固体……丁A.甲表示的是铁矿石B.乙表示的是铁粉C.表中“______________”应该表示为“黑色固体”D.也可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对丙、丁分类11.某溶液中的溶质有NaOH、HCl、H2SO4和MgCl2中的两种,向该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HCl、H2SO4B.NaOH、H2SO4C.HCl、MgCl2D.H2SO4、MgCl2A.该氢氧化钠已经全部变质B.AB段溶液中有气泡产生C.B点的溶液中溶质有NaClD.C点溶液的溶质只有NaCl14.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A.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20.近年比较流行的“自热火锅”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
2023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学科期中考试试题卷友情提示:嘿!亲爱的同学,你好!经过近半个学期的学习,相信你一定具备了相当强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现在,展示自己的时候到了,只要你仔细审题、冷静思考、沉着应答,肯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相信自己,你会成功!本卷可用到的相对原子量: H:1O:16S:32Zn:65 Ba:137 Na:23Cl:35.5 Fe:5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题2分,共 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丝弯折B.钢铁熔化C.钢铁生锈D.铁球下落2.在测定土壤酸碱性的实验中,下列操作规范的是()A.装入土样粉末 B.滴加蒸馏水 C.上下振荡浸出液 D.测定酸碱性3.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A.食盐 B.味精 C.食醋 D.香油4.小明家的芹菜茎秆细弱,他应施加的化肥是()A.KOH B.Ca3(PO4)2 C.K2CO3 D.CO(NH2)25.创造了10909m深潜新纪录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外壳是由钛合金制造。
钛合金属于()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D.有机物6.为比较 Fe、Cu、Ag 之间的活动性强弱,某同学在实验室分别准备用如下几组物质进行实验,你认为不可行的是()A.Fe、Ag、CuSO4溶液B.Cu、Ag、FeSO4溶液C.Fe、Cu、稀盐酸、AgNO3溶液D.Cu、FeSO4溶液、AgNO3溶液7.酸碱反应的应用十分广泛。
下列实例不属于酸碱之间的反应的是()A.金属表面锈蚀后,可用稀盐酸进行清洗B.胃酸分泌过多的病人遵医嘱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以缓解胃酸C.蚊虫叮咬人的皮肤分泌出蚁酸,如果涂含碱的药水就可减轻痛痒D.土壤酸化后加入熟石灰改良8.现有锌、氧化铜、硫酸钡和石灰石四种固体,为了区分它们,小阳参照二歧分类检索表制作了一个物质检索表,如表所示。
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到九年级上第3章)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五水共治”是今年政府治理环境的一大实事。
pH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列采集到的水样中酸性最强的是A . 工厂排放的废水:pH=4.3B . 温瑞塘河水:pH=6.5C . 瓯江水:pH=7.0D . 楠溪江江水:pH=7.32. 肉类的鲜度可以通过测试pH来判断。
有资料显示,pH与肉类新鲜度的关系如表,则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如何变化()名称新鲜肉次鲜肉变质肉PH5.8~6.26.3~6.6>6.6A . 变强B . 变弱C . 不变D . 无法确定3. 如图是小柯连接的电路,开关闭合后,发现灯L2比L1亮。
关于该电路分析正确的是()A . 通过L2的电流比L1的电流大B . L2的电阻比L1的电阻小C . L2两端电压比L1两端电压小D . L2的实际功率比L1的实际功率大4. 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
下面是生产单质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SiO2+2C Si +2C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A . 化合反应B . 分解反应C . 置换反应D . 复分解反应5. 分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稀释浓硫酸B .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C . 测定溶液的pHD . a处进气收集H26. “菜、米、油、盐”是厨房常备的用品,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A . 菜(纤维素)B . 米(淀粉)C . 油(脂肪)D . 盐(氯化钠)7. 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为C6H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下列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A . 苯属于无机化合物B . 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C . 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 . 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8. 某同学为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跟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下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9. 如图为核电站示意图,核电站的能量转化过程是()A . 核能→化学能→电能B . 核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C . 化学能→核能→电能D . 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10.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下列容器与所盛溶液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 . 用铁质容器盛盐酸B . 用铜质容器盛盐酸C . 用铁质容器盛硝酸银溶液D . 用铜质容器盛硝酸银溶液11. 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无机盐称为骨盐,其中含有氟化钙(CaF2)。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文澜中学九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做有关酸的性质实验中,下列操作规范的是()A.滴加盐酸B.稀释浓硫酸C.倾倒盐酸D.测盐酸的pH2.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涂层和阴极保护联合防护技术应用在珠港澳大桥上,如图所示为大桥的钢结构模型,其中最容易生锈处为()A.A处B.B处C.C处D.D处3.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反应为: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NaHCO3和NH4Cl都是氮肥B.NaH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C.CO2、H2O和NaHCO3都是氧化物D.NH4Cl不属于盐4.为实现二氧化碳的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剂设计了如下转化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氧化物,在反应①中体现出氧化性B.乙是氧化物,在反应②中能独自转化为丙C.丙是有机物,化学式为CH2D.固碳酶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变化5.长征七号火箭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作为推进剂,煤油的成分之一可用CH3(CH2)10CH3表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油属于混合物B.CH3(CH2)10CH3属于无机物C.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原子D.液氧、煤油可作推进剂,是因为液氧、煤油都具有可燃性6.近几年,我国航天事业迅猛发展。
在载人航天器中处理CO2的反应原理之一是2Li2O2+2CO2=2X+O2,则X的化学式为()A.LiB.LiOC.LiCD.Li2CO37.有一瓶标签无法辨认的试剂,是碳酸钠溶液或硫酸钠溶液中的一种。
仅用下列试剂无法进行鉴别的是()A.pH试纸B.酚酞试液C.稀硫酸D.硝酸钡溶液8.氢氧化铯是一种可溶性碱,其分子式是CsOH,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CsOH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红色B.CsOH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CsOH═Cs2++2OH﹣C.CsOH溶液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D.CsOH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盐的分子式为CsSO49.不能说明硫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反应是()A.Zn+H2SO4═ZnSO4+H2↑B.H2SO4+BaCl2═BaSO4↓+2HClC.CuO+H2SO4═CuSO4+H2OD.H2SO4+2KOH═K2SO4+2H2O10.小敏阅读教材得知:将铜片和锌片同时插入稀H2SO4,可以组成一个电池(图甲)。
科学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 . 稀释浓硫酸B . 测溶液pHC . 闻食醋D . 检查装置气密性2. 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
下列归纳或演绎合理的是A . 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所以CH4、CO2 都是有机物B . 硫酸、盐酸电离时都能产生H+,所以电离能产生H+的化合物是酸C . 金属Fe、Zn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D .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是氧化物3. “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稻草造纸B . 使用火药C . 冶炼金属D . 蚕丝织绫4. 如表是生活中常见4种饮料及主要成分,下列关于这些饮料的组成、性质和用途表述错误的是名称主要成分雪碧碳水化合物、水苏打水碳酸氢钠、水盐汽水氯化钠、水柠檬汁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纤维、维生素等A . 雪碧是一种混合物B . 4种饮料中,苏打水的pH值最小C . 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适宜补充盐汽水D . 喝适量柠檬汁有助于补充人体的维生素5. 如图为某文化衫图案,你的美(Mg)偷走我的心(Zn)能发生,是由于镁的()A . 延展性好B . 导电性好C . 导热性好D . 金属活动性比锌强6. 下列实验中,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CO2具有酸的性质B黄豆和芝麻混合后振荡总体积变小分子之间有空隙C稀H2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H2SO4和NaOH没有发生化学反应D冷却CuSO4热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CuSO4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A . AB . BC . CD . D7. 铁、铝、铜是生活中常用的金属。
下列有关说法或者做法,正确的是()A . 铁制品表面生锈后不必立即清除,因为铁锈能阻止内部的铁继续生锈B . 铝制品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因为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故可以用铝容器来盛醋C . 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以把铜放在潮湿环境中,不必担心它会生锈D . “暖宝宝”中有铁粉,氯化钠和水等,其发热原理是铁氧化放热,“暖宝宝”应密封保存8.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 . CO2+C 2CO 化合反应B . CaCO3 CaO+CO2↑分解反应C . CO+CuO Cu+CO2 置换反应D . Ba2+2HCl=BaCl2+2H2O 复分解反应9. 下列物质能大量共存于水溶液中的是A . 硝酸、氢氧化钙、氯化钠B . 硝酸钾、氯化铜、硫酸钠C . 氢氧化钠、硫酸镁、氯化钡D . 盐酸、碳酸钠、硝酸钙10. 下列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 . Fe2O3→FeB . CO2→COC . NaNO3→NaClD . CO2→CaCO311. 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ABCD实验设计实验目的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探究CO2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反应A . AB . BC . CD . D12. 小明同学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红色的物质析出,且产生少量的气体。
2013年下学期期中检测九年级科学试题卷亲爱的同学: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
祝你成功!本卷可能用到的数据:相对原子质量:H:1 Cl: 35.5 O:16 S:32 Ca:40 Mg:24 Na:23 C:12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生活现象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钢铁生锈B.电灯通电发光C.冰块熔化D.湿衣服晾干2.青铜是铜锡合金.我国古代金属锡的冶炼发生的反应主要是SnO2 + 2C Sn + 2CO↑。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青铜属于纯净物B.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C.二氧化锡是氧化物D.CO 在反应中是还原剂3.用铁酸钠(Na2FeO4)对来自江、湖的淡水进行消毒是城市饮用水处理的新技术,在Na2FeO4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B、+3C、+6D、+74.将36.5克稀盐酸和40克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值 ( ▲ )A. 一定等于7B. 一定小于7C. 一定大于7D. 可能等于75.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一些可溶性的重金属盐(如Cu2+、Pb2+、Ag+、Ba2+等可溶性盐)会使蛋白质丧失生理功能,因此可溶性重金属盐为有毒物质。
蛋白质在物质分类上是:( ▲ )A.单质 B.酸 C.盐 D.有机物6.我国举办了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
向世界展现一个新的形象,某校同学提出下列建议:①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③分类回收垃圾;④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⑤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⑥提倡不使用含磷洗衣粉;⑦农业上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
你认为可以采纳的( ▲ )A.①②③④⑥⑦B.②③④⑤⑥⑦C.①②③⑤⑥⑦D.全部7.某科学兴趣小组要在实验室制取一定量的MgSO4。
同学们分别在实验室里找到了以下四种反应物,其中不能通过与稀硫酸反应制得MgSO4的是( ▲ )A.Mg B.MgO C.Mg(OH)2 D.MgCl28.右图所示的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出现右图所示变化关系的是(▲)A.甲B.乙C.丙D.丁9.如右图所示装置,将X 滴加到Y 中,U 形管中的液面变得左高右低,10.规范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
如图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11.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A .反应后丁的质量x 为30 g B .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4C .若乙为单质,丁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 .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且甲、乙、丙分别为酸、盐、碱,则丁一定是水12.为了世界和平,必须严历打击恐怖活动,在众多的防恐武器中,有一种名为BLU-82的燃料炸弹,专门对付躲藏在山洞中的恐怖分子,这种炸弹爆炸时能耗尽山洞中的氧气,使洞中的生物窒息死亡。
该炸弹发生爆炸时主要化学反应为:2R+5O 2 == 4 CO 2+4H 2O 推知物质R 的化学式为( ▲ ) A.C 2H 5OH B.C 4H 8O 2C.CH 40D. C 2H 4O 14.往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粒,如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量Y 随加入锌粒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 不可能表示( ▲ )A .溶液中水的质量B .生成硫酸锌的质量C .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D 生成氢气的质量第10题A.滴加液体B.过滤C.闻气体D.熄15.如图所示的装置有洗涤、收集和储存气体等多种用途(视实验需要,瓶中可装入不同物质)。
下列四个实验中均要使用该装置,则入口为y的是( ▲ )A.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B.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C.瓶中装有适量的NaOH溶液,除去氧气中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D.瓶中装有氧气,将水从导气管通入以取用瓶内储存的氧气1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除去H2中的少最水蒸气:通过浓硫酸B.除去CO2中的少最HCl: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干操C.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CaCl2: 加入适量Na2CO3溶液,过滤D.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加入足量的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17.下列离子能在pH=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SO42-、Cl-、Na+、H+ B.K+、SO42-、Cu2+、N03-C.Cl-、K+、SO42-、Na+ D. Ca2+、Cl-、CO32-、Na+18.符合下列转化关系的物质甲是 ( ▲ )甲−−→−+盐酸乙−−−−→−+溶液3AgNO丙−→−+Fe丁−−→−+2O甲A.Cu B.CuO C. Fe2O3 D.Mg19.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常用方法。
对下列纯净物的分类,正确的是( ▲ ) A.碳酸钙和葡萄糖均含有碳元素,都是有机物B.二氧化碳和臭氧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C.氧化铜和高锰酸钾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都是化合物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于水后均能使无色酚酞变红,都是碱20.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
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该白色沉淀中滴加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有气体产生。
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 ▲ )A.可能存在NaOH B.可能存在Na2SO4C.肯定不存在BaCl2 D.肯定存在Na2CO3和Na2SO4二、简答题(每空格2分,共40分)(1)上表中的物质属于碱的是▲。
(2)用表中的物质作为反应物,写出制取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
(3)若要测定纯碱溶液的酸碱度,可选用下列选项中的▲。
①无色酚酞试液②紫色石蕊试液③PH试纸(4)槟榔芋皮上含有一种碱性的物质——皂角素,皮肤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以选用下列物质中的▲来涂抹止痒。
①食醋(含醋酸) ②熟石灰③纯碱22.根据铁的化学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1) )每年有大量的钢铁锈蚀,为阻止该反应的发生,人们常采用在钢铁表面涂刷油漆或镀上其它金属等方法。
这两种方法的共同原理是阻止钢铁与▲接触;(2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称为“湿法炼铜”其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3.据浙江在线《水能灭火,可是昨天这场雨,却在一起火灾中充当了“油“的角色》报道:30米挂车在江南大道上一路撒“火种”13小时,这一切都是因为这辆载有20多吨电石的大货车。
据介绍,电石,化学名称碳化钙(CaC2),不可燃,是一种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遇水后能激烈分解产生产生乙炔(C2H2)气体和熟石灰,释放出大量的热,请回答:(1)请写出碳化钙遇水后的化学方程式:▲(2)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应该如何保存电石?▲24.现有10种物质:铁、铜、木炭、Cu0、CaC03、H2S04、Ba(OH)2、NaOH、NaCl和AgCl。
(2)请你从上述10种物质中任选反应物,写出一个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5.经过课外学习发现,锰(Mn)也能排入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中:K、Ca、Na、Mg、Al、Mn、Zn、Fe、Sn、Pb、(H)、Cu、Hg、▲、Pt、Au⑴用元素符号将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补充完整。
⑵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实验室一般选用锌而不选用镁制取氢气的主要原因是:▲。
26、几位同学根据右图所示的各实验装置图设计进行讨论:(1)王欢同学说:“实验室既可用A装置,也可用B装置制取氧气”,若用B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黄明同学说:“上次用C装置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实验结束时发现红色的铜又变成黑色,我现在才明白其中的原因是▲。
27.有A和B两种金属单质,分别投入到等质量的稀硫酸溶液中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两种金属的活泼性比较:▲较强;(2)产生氢气的质量比较:▲多。
28.某溶液可能是由HCl、H2SO4、K2CO3、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若向该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时,产生的沉淀与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1)原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 (2)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 。
29.环境问题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某校科学课外活动小组在一次“环保”主题实践活动中,对小河旁两座化工厂的废水排放问题进行调查发现:①甲、乙两厂排出的废水均澄清透明;②两厂废水中共含K +、H +、Ba 2-、OH -、NO 3-、CO 32-六种离子,且每厂各含三种不同的离子,两厂废水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污染。
该活动小组的同学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对两厂的废水进行探究后发现.若将两厂的废水按一定比例混合,经充分反应及沉淀后,废水会变成只含一种溶质的无色澄清溶液,此溶质可做化肥。
(1)此可做化肥的溶质为 ▲ (填写物质的名称)。
(2)经检测甲厂废水明显呈碱性,则甲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的三种离子是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30.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杂质,兴趣小组最初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并进行实验。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A 物质属于 ▲ 。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加入CaCl 2溶液后,分离除去沉淀A 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 。
(3)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此方案很容易引入新的杂质,请写出固体物质B的成分中除了氯化钠外还有 ▲ 。
(4)同学继续探究后又提出新的方案:将混合物溶解,若滴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则既能除去Na 2CO 3杂质,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1.为了探究碱的性质,甲乙两组同学向相同体积的石灰水和烧碱溶液中分别通入C02气体.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甲组同学认为C02能与石灰水反应,但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
而乙组同学认为C02也能与烧碱溶液发生反应。
(1)为证明自己的现点,乙组同学设计并做了以下实验: ①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02气体。
从甲图中选出正确的制取装置 ▲ 。
(填“A ”或“B ”)②收集一烧瓶C02气体.注入烧碱溶液后立即塞上带有导管和气球的橡皮塞(如乙图所示),振荡后观察到瓶内气球膨大。
由此乙组同学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2)甲组同学提出反驳:因为CO 2会溶于水,所以还必须设置对照实验,即用 ▲ 代替烧碱溶液进行实验,如果观察到气球膨大程度 ▲ (填“增大”或“减小”),才能最终证明乙组的观点是正确的。
32.将过量的Na 2CO 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 4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蓝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请完成下列各题: (一)猜想与假设:第31题甲图 第31题乙猜想一:固体为CuCO 3,理由:Na 2CO 3 + CuSO 4= CuCO 3↓+ Na 2SO 4 猜想二:固体为Cu(OH)2,理由:Na 2CO 3溶液呈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