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专版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材考点梳理第九单元溶液习题20181015470
- 格式:doc
- 大小:444.50 KB
- 文档页数:8
(云南专版)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一编 第9单元 溶液(精讲)练习,单元知识架构),知识整理)常见的溶液1.溶液(1)定义: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特征: 均一性 、 稳定性 、混合物。
(3)组成:溶液由 溶质 和 溶剂 组成。
2.乳化现象洗涤剂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种现象被称为乳化。
肥皂、洗涤剂等都具有乳化作用。
3.溶解时吸热或放热现象有的物质溶于水时放热,溶液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有的物质溶于水时吸热,溶液温度降低,如硝酸铵固体;有的物质溶于水时温度不变,如氯化钠固体。
【注意事项】①溶液状态不一定是液体,如空气、合金也是溶液。
②均一、稳定和混合物三个条件是判断体系是否是溶液的依据,缺一不可,“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如水不是溶液;不均一、不稳定的体系有悬浊液(如泥水等)、乳浊液(如油水等)。
③同一种溶液中溶剂只有一种,溶质可以有多种。
④物质溶于水时,溶液中的溶质不一定是加入的物质,如CaO溶于水后形成Ca(OH)2溶液。
⑤水是最常用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用的溶剂。
汽油清洗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的原理,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来清洗油污。
溶解度及其曲线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判断溶液已经饱和的方法:取样,加入少量该固体溶质,搅拌后,固体质量无增减则为饱和溶液。
(3)一般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加溶剂增加溶质、降温或蒸发溶剂不饱和溶液【注意事项】“饱”变“不饱”用升温法,只针对大多数物质,对少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的饱和溶液,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使其变成不饱和溶液,除加溶剂水外,应采用降温的方法。
第九单元 溶液命题点1 溶液的形成及乳化现象(高频考点)1.(2018·昆明·8题·2分)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B) A .沙子 B .食盐 C .面粉 D .橄榄油2.(2018·曲靖·23(1)③题·1分)③回家后,小明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__乳化__作用。
3.(2016·云南·10题·2分)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C) A .蔗糖溶液 B .生理盐水 C .碘的酒精溶液D .稀盐酸命题点2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4.(2014·云南·20题·2分)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 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
下表中液体X 和固体Y 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B)A .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命题点3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必考点)5.(2018·云南·17题·3分)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 .t 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将t 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溶液仍然饱和D .t 1℃时,将50 g 甲物质加入100 g 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甲物质的饱和溶液 6.(2018·昆明·19题·3分)如图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向Na 2Cr 2O 7溶液中加入适量KCl ,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之后得K 2Cr 2O 7固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B)A .上述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 .80 ℃时100 g 四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NaCl 溶液C .上述冷却结晶过程中,冷却到10 ℃时得到的K 2Cr 2O 7固体比60 ℃时多D .在0~100 ℃时,相同温度下,四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均是Na 2Cr 2O 77.(2016·昆明·19题·3分)甲物质的溶解度(S )随温度(t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① ② ③ ④ X 双氧水 水 水水 Y二氧化锰 氯化钠 氢氧化钠 硝酸铵A.20 ℃时,甲易溶于水B.60 ℃时,甲的溶解度约为0.6C.将80 ℃时甲的溶液降温至40 ℃,一定析出甲晶体D.90 ℃时,在50 g水中加入0.7 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饱和溶液8.(2015·曲靖·16题·2分)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B.将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2℃时50 g水中加入30 g A物质,充分溶解后得到80 g的A溶液D.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B>A=C9.(2016·云南·23(2)题·3分)(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①50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甲>乙>丙__。
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9单元《溶液》考点解读命题点1溶液的形成及乳化现象(高频考点)1.(2018·昆明·8题·2分)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B) A.沙子B.食盐C.面粉D.橄榄油2.(2018·曲靖·23(1)③题·1分)③回家后,小明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__乳化__作用。
3.(2016·云南·10题·2分)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C)A.蔗糖溶液B.生理盐水C.碘的酒精溶液D.稀盐酸命题点2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4.(2014·云南·20题·2分)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
下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B)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命题点3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必考点)5.(2018·云南·17题·3分)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①②③④X双氧水水水水Y二氧化锰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铵B.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将t 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溶液仍然饱和D.t 1℃时,将50g 甲物质加入100g 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甲物质的饱和溶液6.(2018·昆明·19题·3分)如图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向Na 2Cr 2O 7溶液中加入适量KCl,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之后得K 2Cr 2O 7固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B)A.上述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80℃时100g 四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NaCl 溶液C.上述冷却结晶过程中,冷却到10℃时得到的K 2Cr 2O 7固体比60℃时多D.在0~100℃时,相同温度下,四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均是Na 2Cr 2O 77.(2016·昆明·19题·3分)甲物质的溶解度(S )随温度(t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20℃时,甲易溶于水B.60℃时,甲的溶解度约为0.6C.将80℃时甲的溶液降温至40℃,一定析出甲晶体D.90℃时,在50g 水中加入0.7g 甲,充分搅拌后得到饱和溶液8.(2015·曲靖·16题·2分)如图为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 溶液变为饱和溶液B.将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2℃时50g水中加入30g A物质,充分溶解后得到80g的A溶液D.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B>A=C9.(2016·云南·23(2)题·3分)(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①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甲>乙>丙__。
第九单元溶液命题点1溶液的形成及乳化现象(高频考点)1.(2018·昆明·8题·2分)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B)A.沙子 B.食盐 C.面粉 D.橄榄油2.(2018·曲靖·23(1)③题·1分)③回家后,小明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__乳化__作用。
3.(2016·云南·10题·2分)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C)A.蔗糖溶液 B.生理盐水C.碘的酒精溶液 D.稀盐酸命题点2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4.(2014·云南·20题·2分)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
下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B)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命题点3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必考点)5.(2018·云南·17题·3分)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将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仍然饱和D.t1℃时,将50 g甲物质加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甲物质的饱和溶液6.(2018·昆明·19题·3分)如图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向Na2Cr2O7溶液中加入适量KCl,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之后得K2Cr2O7固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B)A.上述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80 ℃时100 g四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NaCl溶液C.上述冷却结晶过程中,冷却到10 ℃时得到的K2Cr2O7固体比60 ℃时多D.在0~100 ℃时,相同温度下,四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均是Na2Cr2O77.(2016·昆明·19题·3分)甲物质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20 ℃时,甲易溶于水B.60 ℃时,甲的溶解度约为0.6C.将80 ℃时甲的溶液降温至40 ℃,一定析出甲晶体D.90 ℃时,在50 g水中加入0.7 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饱和溶液8.(2015·曲靖·16题·2分)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B.将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2℃时50 g水中加入30 g A物质,充分溶解后得到80 g的A溶液D.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B>A=C9.(2016·云南·23(2)题·3分)(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①50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甲>乙>丙__。
②若将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加溶剂(或降温)__(写一种)。
③将60 ℃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0 ℃,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乙>甲>丙__。
命题点4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必考点)10.(2015·云南·21题·2分)小张同学用某固体物质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溶液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溶液d中溶质质量可能大于溶液e中的溶质质量D.溶液d和溶液e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同11.(2018·曲靖·23(3)题·4分)(3)右图是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M 点表示的含义是__t 2__℃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__(合理即可)。
②t 1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丙>乙>甲__。
③t 3 ℃时,将35 g 甲物质加入到50 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80__ g 。
④t 3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 1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乙>丙>甲__。
12.(2014·云南·30题·6分)为测定某CuSO 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化学小组的同学取CuSO 4溶液100 g ,向其中滴加一定浓度的NaOH 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共用去NaOH 溶液80 g ,过滤,得到滤液175.1 g 。
请计算: (1)该反应生成沉淀__4.9__g ;(1分) (2)该CuSO 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温馨提示:CuSO 4+2NaOH===Cu(OH)2↓+Na 2SO 4]解:设100 g CuSO 4溶液中所含CuSO 4的质量为x 。
(0.5分) CuSO 4+2NaOH===Cu(OH)2↓+Na 2SO 4 160 98 x 4.9 g 16098=x 4.9 gx =8 gCuSO 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 g100 g×100%=8%答:该CuSO 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
命题点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高频考点) 13.(2018·云南·28(1)题·1分)请回答并完成下列计算。
(1)实验室要配制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需称取__4__g 氢氧化钠固体。
14.(2016·昆明·5题·2分)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C) A .烧杯 B .量筒C .集气瓶D .托盘天平15.(2015·云南·6题·2分)下图是配制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A .该实验操作顺序为③②④⑤①B .称量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边,应向左盘添加氯化钠C .配制该溶液需要称取5 g 氯化钠,量取100 mL 水D.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16.(2015·曲靖·27题·4分)实验室欲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请回答:(1)配制该溶液时,需称取氯化钠__6__ g;用量筒量取所需水时,若俯视读数,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填“>”“<”或“=”)6%。
(2)溶解氯化钠固体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加快溶解速率__。
(3)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细口瓶中时,不慎洒落少许,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不变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
(1)任何溶液的溶剂都是水。
(×)(2)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3)均一、稳定的液体都属于溶液。
(×)(4)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5)蔗糖溶液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低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
(×)(6)将氢氧化钠溶于水,所得溶液温度升高。
(√)(7)以下溶于水能够形成溶液的是②③⑤。
(×)①沙子②蔗糖③氯化钠④花生油⑤面粉【例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少量硝酸钾晶体。
(×)(2)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3)不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4)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
(×)(5)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有晶体析出。
(×)(6)下图所示的溶液①一定是不饱和溶液,②一定是饱和溶液。
(×)【例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以下问题:(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在t2℃时,将15 g甲物质溶解于50 g水中,所得到的溶液质量为65 g。
(×)②降温可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③将t2℃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2)完成下列填空:①丙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减小__。
②P点的意义是__在t2℃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__。
③t2℃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__25__g,在t2℃时将25 g甲物质溶解于100 g水中,所得到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20%__。
④将一定质量接近饱和的甲物质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__。
⑤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采用__降温__(填“降温”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⑥当乙中含有少量的甲,可采用__蒸发__(填“降温”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物质。
在实验室里配制65 g 10%的氯化钠溶液,操作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__6.5__g。
(2)请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④②③⑤①__。
(3)图④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④中瓶盖应该倒放__。
(4)认真观察②,改正其中的错误操作__②中左盘应放氯化钠,右盘放砝码__。
若不进行改正,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小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5)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搅拌,加速溶解__。
(6)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用此10%的氯化钠溶液配制1%的氯化钠溶液,所需的操作步骤是:计算、__量取__、溶解、装瓶贴标签。
(7)若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计算的依据是稀释前后__溶质__的质量保持不变,需要选用的仪器为量筒、烧杯、__玻璃棒、胶头滴管__。
(8)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 g/cm3),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需量取水__25__mL,6%的氯化钠溶液__24__mL。
(9)若配制所得的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CE__。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B.天平指针偏右就开始称量C.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等晾干就配制溶液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E.转移已称好的氯化钠固体时,部分洒落在烧杯外01基础过关一、选择题1.(2018·大理祥城一中模拟)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D)A.蔗糖 B.味精C.食盐 D.面粉2.(2018·红河州蒙自市一模)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A.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D.固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与溶剂质量无关3.(2018·云南民大附中期末)下列关于溶液说法错误的是(C)A.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也可以是固体B.最常见的溶剂是水C.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与溶剂的体积之和D.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之和4.(2018·保山市腾冲县模拟)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常温下为气体的是(B)A.酒精溶液 B.盐酸C.碘酒 D.硝酸钾溶液5.(2018·嘉兴)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