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品德四年级上册《美丽的生命》教案1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美丽的生命》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制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美丽的生命》二、设计理念通过呈现大自然各种生命共生共存的美丽图画,让孩子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命,用自己的心灵感知生命,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命,感受生命之美和生命带来的美丽,感悟“世界因生命而美丽”,引发学生对生灵万物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及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种形态,感受到生命的美丽。
2、认识世界万物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学会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善待生命,激发学生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及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美丽。
五、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六、教学时间: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植物等七、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来猜一猜,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不管你是大人还是小孩,不管你是穷人还是富人,不管你是当官的,还是老百姓。
每个人只能拥有一次,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回答。
是的,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丽的生命》。
板书课题:美丽的生命(二)体会动植物和人类一样,都有生命。
1、观看地球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地球上有多少种动物喝多少种植物。
(生回答)师总结:在地球上有150多万种动物和40多万种植物,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有生命的星球。
2、课前老师让你们到街道、社区、校园去寻找生命,你们找到了吗?小组里讨论、交流,我们身边都有哪些生命?教师巡视指导。
(让学生回忆平常观察到的我们周围的生命,寻找生命的足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通过实际观察学生切实感受到生命给世界带来了色彩,带来了欢笑,使世界变得美丽而有生机)3、课件展示:请同学们听一场动物音乐会,让学生回答都听到那些动物的声音并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
(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存在)4、同学们,你们快了吗?我们快乐开心是因为大自然中有着千千万万的生命,是它们为我们奏响了一曲生命的交响曲。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美丽的生命教案第一课美丽的生命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小懂得动植物和人一样都是生命的。
2、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
3、感受体验动植物的生命的美丽。
教学重点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动植物的生命的美丽。
教学关键点:增强学生珍惜生命的意识,培养学生从小保护动植物生命的习惯。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动物、小奖品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昨天,老师见了你们班的小朋友,知道了你们班是个温暖的家,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的家。
大自然也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都有哪些成员呢?(生答)想看看它们吗?跟我来!(课件展示)动植物的画面。
认识他就大声的说出来。
(二)、体会动植物和人类一样,都有生命。
1、看了这个***,你会说些什么呢?(生交流)它们是多么可爱呀,生长在大自然中,充满了活力,让我们大自然变得更加美丽!你看,小蝴蝶花正在给我们做鬼脸呢?我们给他打个招呼吧!(生给蝴蝶花打招呼)你看它,长得多好呀。
再看一看我们小朋友,身体长得多棒呀!2、植物在生长,动物在生长,小朋友也在生长。
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想知道吗?走,跟我再去看看吧!(展示课件:小草生长、花儿开放、小鸡、青蛙成长画面。
师相机解说:如,小蝌蚪长成青蛙了,我们祝贺他。
3、问:小草会生长,大树会生长,还有什么会生长?鸡妈妈会生宝宝,马妈妈会生宝宝,还有什么会生宝宝?(学生交流)4、对,(课件展示):植物会生长,动物会生长,我们都会生长。
凡是会生长的都有生命!)板书:生命5、许许多多的生命让我们的大自然更美丽,让我们的地球更美丽。
瞧,我从这个男孩眨巴眨巴的大眼睛看到生命的活力,他真可爱;今天,我在一(四)班教室门口,从梧桐树的嫩芽中看到了大树的生命。
你看到了哪些动物、植物的生命?(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的实践和体会。
)(三)、体验、感悟生命的美丽。
1、过渡:我们感受到动物、植物不仅有生命,而且生命是美丽的。
平⾏班⽤的同⼀课题的教案设计,根据上课班级学⽣的实际差异宜有所区别,原定教案,在上课进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课后随时记录教学效果,进⾏简要的⾃我分析,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教学质量。
⼩编整理了⼩学四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设计【五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美丽的⽣命教学⽬标:1、让学⽣从⼩懂得动植物和⼈⼀样都是⽣命的。
2、初步学习从不同的⾓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
3、感受体验动植物的⽣命的美丽。
教学重点初步学习从不同的⾓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动植物的⽣命的美丽。
教学过程(⼀)、新课导⼊。
昨天,⽼师见了你们班的⼩朋友,知道了你们班是个温暖的家,我们每个⼩朋友都有⼀个幸福的家。
⼤⾃然也是⼀个⼤家庭,在这个⼤家庭中都有哪些成员呢?(⽣答)想看看它们吗?跟我来!(课件展⽰)动植物的画⾯。
认识他就⼤声的说出来。
(⼆)、体会动植物和⼈类⼀样,都有⽣命。
1、看了这个***,你会说些什么呢?(⽣交流)它们是多么可爱呀,⽣长在⼤⾃然中,充满了活⼒,让我们⼤⾃然变得更加美丽!你看,⼩蝴蝶花正在给我们做⿁脸呢?我们给他打个招呼吧!(⽣给蝴蝶花打招呼)你看它,长得多好呀。
再看⼀看我们⼩朋友,⾝体长得多棒呀!2、植物在⽣长,动物在⽣长,⼩朋友也在⽣长。
在⽣长过程中会发⽣哪些变化呢?想知道吗?⾛,跟我再去看看吧!(展⽰课件:⼩草⽣长、花⼉开放、⼩鸡、青蛙成长画⾯。
师相机解说:如,⼩蝌蚪长成青蛙了,我们祝贺他。
3、问:⼩草会⽣长,⼤树会⽣长,还有什么会⽣长?鸡妈妈会⽣宝宝,马妈妈会⽣宝宝,还有什么会⽣宝宝?(学⽣交流)4、对,(课件展⽰):植物会⽣长,动物会⽣长,我们都会⽣长。
凡是会⽣长的都有⽣命!)板书:⽣命5、许许多多的⽣命让我们的⼤⾃然更美丽,让我们的地球更美丽。
瞧,我从这个男孩眨巴眨巴的⼤眼睛看到⽣命的活⼒,他真可爱;今天,我在⼀(四)班教室门⼝,从梧桐树的嫩芽中看到了⼤树的⽣命。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美丽的生命》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美丽的生命》这一课选自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本单元的主题是珍爱生命。
关于生命的话题,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从道德角度学习过了要保护花草树木的生命,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课的内容,即让学生认识到是世界使生命更美丽,进而引导学生去关爱和善待动植物。
学好本课的内容也为六年级时学习热爱和平,反对战争这一内容做好了铺垫,因此,本课在整个知识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本教材中所采用的文字,图画等材料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
这些材料源于学生平常的生活经验,充分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回归儿童生活的理念。
二: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学生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对于大自然的生灵万物有一定地了解,但他们还没真正意识到是生命使世界更美丽,对于如何善待和关爱动植物方面也做得不好。
因此,我针对学生的这一情况采用了直观教学法,模拟情景等直观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去感受生命的美丽,去关爱和善待动植物。
三:教学理念教学时要以回归生活为宗旨,以教材为范例,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感受到生命的魅力的情感达到高潮时,及时引导学生如何去关爱和善待动植物,从而达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目的。
四: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方面: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到是生命使世界更美丽,懂得在实际生活中要如何去关爱和善待动植物。
2. 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观看视频、小组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关爱动植物的行列中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到是生命使世界更美丽,培养学生去关爱和善待动植物制定依据:生命使世界更美丽这一知识点在教材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只有感受到生命的魅力才能唤起学生去关爱和善待动植物,达到本课的最终目的,即引导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生活中去关爱动植物。
《美丽的生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观察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及动植物,了解生命是如此,懂得动植物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知道人与自然万物要和谐相处。
过程与方法: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及习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到生命使世界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珍爱生命,主动关爱动植物。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生命的生生不息,懂得动植物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感受到生命的魅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看到过哪些美丽的风景?喜欢哪些动物?(旅游景点的美景,妈妈养的盆栽,家里养的宠物,动物园中的动物······)2.刚才同学们说的很好,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中的主题图吧!出示课本主题图《生命使世界美丽》(小草在风中起舞,鲜花竞相开放,小鸟在树林里歌唱,小朋友们在追逐嬉戏·······)老师这儿有个视频展现的是美丽的生命,我们一起来领略大自然的风采吧!二.研究课题活动一生命使世界美丽1.播放视频:《美丽的生命》,师边看边解说。
围绕情境交流:同学们觉得这个世界美吗?是什么让世界如此美丽?(鲜花,森林,动物······生命让世界变得美丽。
)2.展示图片,让学生欣赏生命是如此美丽。
3.小结:世界是由生命构成的。
生命使世界充满了勃勃生机,世界因生命而美丽。
活动二生命的对话1.呈现画面,让学生体验感悟。
一颗种子发芽后长成参天大树,花骨朵绽放开来,小蝌蚪长成青蛙,婴儿长大成人。
2.总结:不论动物还是植物都在生长,生命不息。
活动三关注生命1.出示图片,让学生给生命分类。
(两大类:动物和植物)2.讨论探究(1)小游戏学生演《小蜜蜂采花蜜》的故事。
(2)思考:师对同学的演技进行合理的评价。
《美丽的生命》教案教学目标l、通过观察大自然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让学生初步了解生命的多种形态,感受生命的美丽。
2、激发学生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关爱、善待动植物。
3、在发现、体验生命中初步懂得世界上每一个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都值得珍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大自然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感受生命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懂得关爱动植物。
难点:初步懂得世界上的生命都是平等的,动植物与人作为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都值得珍爱,要善待生命。
教学过程一、美丽的世界师: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有属于自己幸福的家,那你们的家里都有哪些成员呢?师:同学们,瞧!这是什么?对,地球。
其实,地球也是我们的家,在地球这个大家庭里生活着哪些成员呢?生:动物、植物还有人类。
(板书:树、小鸟、人类)师: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的世界里,草地上,小草在风中起舞,鲜花在竞相开放;小鸟在树林时歌唱,小朋友们在追逐嬉戏……这就是生命的魅力。
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吧!(播放《美丽的生命》)师:当你们看这些美丽的图片时,老师在你们忽闪忽闪的眼睛里也看到了生命。
那接下来谁能来说说当你看到这些生命时有什么感受吗?生:漂亮、美丽、震撼、亲切……师:谢谢你的回答,小松鼠为你送上一颗“生命之星”。
的确,可能是一棵树、一片树叶、一只小鸟……动植物们用自己的方式展示着它们的存在,把我们的世界装点得五彩缤纷。
那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关于这些美丽的生命的话题。
(板书:课题)二、我和我的动植物朋友师:我们人类和动物、植物一起生活在地球这个家园中,应该成为和睦相处的好朋友。
我就有这么一位朋友:栀子花。
这盆栀子花是老师的生日礼物,我每天都会给它浇水。
看着它开花,闻着那诱人的芳香,我会很开心。
现在,这盆花已经凋谢了,但看到它我还是很开心,因为老师知道,明年它又会和我相遇。
师:同学们,你们有动植物伙伴吗?那你们的动植物朋友是谁呀?生:……师:同学们可真有爱心。
"美丽的生命"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美丽的生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珍爱生命"的第一个话题,由"生命使世界美丽"和"它们也需要爱"两个主题构成。
从自然界的生灵万物宏观引入,使学生知道动物、植物和人类一样都是生命,在初步感受到生命的美丽,知道世界因为生命的存在才美丽的同时,懂得动物、植物生命也需要爱,人类应该善待、关爱自然界的各种生命。
二、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话题的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观察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及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种形态,感受到生命的美丽。
2.激发学生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使其关爱动植物。
三、教学时间:本话题的教学拟用2课时完成。
四、教学活动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生命使世界美丽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及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种形态,感受到生命的美丽。
活动设计:1、寻找生命的足迹: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关于生命的话题吗?我们的周围都有那些生命呢?现在,我们一起到校园里去,找一找我们身边都有那些生命。
(让学生到校园里实地观察我们周围的生命,寻找生命的足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通过实际观察学生切实感受到生命给世界带来了色彩,带来了欢笑,使世界变得美丽而有生机。
)2、集体交流:我看到的生命。
(通过寻找,学生会把在观察中发现的大量信息,如天上飞的小鸟、燕子、鸽子,地上碧绿的草坪,给人们撑起绿荫的杨树、柳树、榕花树,争芳斗艳的月季、木槿、一串红,讲给同学听,从而初步感知正是这些生命,给我们的校园带来了生机和美丽。
)3、利用视频展台出示教材2、3页美丽的大自然场景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图中各种生命给世界带来了什么,教案(学生通过观察,会逐步感受到,小草、大树给世界带来了绿色;树上的小鸟、林间奔跑的小鹿、河里的小鱼、蝌蚪给世界带来了生气,在草地上玩耍的小朋友给世界带来了欢声笑语…)4、探究生命的形态。
《美丽的生命》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感受生命的美丽。
能力:能够主动地去关爱动植物。
知识:通过观察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及各种各样的动植物,了解多样的生命,懂得动植物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知道人与自然万物要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使其能够主动地去关爱动植物。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及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懂得动植物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感受到生命的美丽。
课时安排第1课时完成话题“生命使世界美丽”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它们也需要爱”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第1课时活动一生命使世界美丽1.播放视频:美丽的世界。
围绕情境交流:同学们觉得这个世界美吗?是什么让世界如此美丽?小结:世界是由生命构成的。
生命使世界充满了活力和生机,世界因生命而美丽。
2.呈现画面,让学生体验感悟。
播放视频:假如没有生命。
学生反馈交流观看录像的感受。
小结:如果没有生命的话,我们的世界将变得苍白、凄凉、毫无生机。
正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成千上万的生命,我们的世界才变得美丽。
【设计意图:感受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生命,体会世界因为这些生命而变得美丽。
】活动二关注生命1.填一填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交流观察到的种植的庄稼、蔬菜,喂养的狗、鸡等生命的情况。
小结:生命是多姿多彩的,各种生命以不同的方式在自然界里存在着。
2.画一画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画一幅有关生命的想象画,并在班上介绍自己的画,比一比谁的想象力更丰富。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知道动植物用它们特有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它们不同的生命形态,它们多姿多彩,充满了活力。
也正是这些许许多多生生不息的生命,使我们的世界变得充满生机,变得五彩斑斓。
(板书:五彩斑斓生生不息)。
【设计意图:通过填表和画一幅生命的想象画,了解动植物不同的生命形态,激发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
】第2课时活动一说说我的动植物朋友小小故事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讲述自己和动植物朋友怎样相处的故事。
“世界因⽣命⽽美丽”,⽆忧考⼩编整理了⼩学四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美丽的⽣命》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美丽的⽣命》1教材内容: 《美丽的⽣命》是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七册教材、第⼀单元第1课第⼀课时内容. 教材分析: 《美丽的⽣命》选⾃⼈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单元。
本单元编写思路是从“欣赏”⽣命、“感知”⽣命的美丽⼊⼿,唤起⼼中对⽣命个体的爱与尊重,从⽽珍惜⽣命、善待⽣命。
本课的设计主旨是通过呈现⼤⾃然各种⽣命共⽣共存的美丽图画,让孩⼦们从⾃⼰的世界出发,⽤⾃⼰的眼睛观察⽣命,⽤⾃⼰的⼼灵感受⽣命,⽤⾃⼰的⽅式研究⽣命,感受⾝边的⽣命之美和⽣命带来的美丽,领悟“世界因⽣命⽽美丽”,引发学⽣对⽣灵万物的情感,为本单元后两篇课⽂做铺垫。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多是独⾝⼦⼥,在家受到亲朋好友的百般呵护,形成了以我为中⼼的思想,缺少对周围⽣命的关爱,更加不懂得珍惜其他各种各样的⽣命体,甚⾄以摧残其他⽣命体特别是⾝边的花草树⽊等为荣,这种现象说到底是道德的缺失,⽽这种道德的缺失其根源在于对⽣命教育的轻视。
因此,有必要从⼩就对学⽣进⾏⽣命教育,引导他们了解其⽣命需求,感受⽣命的丰富与意义,让他们在交流中受到触动并给予其⽣命的关爱与尊重,使“关爱”落实到⽣活的每个⾓落。
设计思路: 本课从地球上丰富多彩的⽣命谈起,丰富多彩的⽣命使世界变得⽣动、精彩,引导学⽣懂得⽣命是值得珍爱的道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使⽤了多种教学⼿段创设教学情景、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留⼼观察、主动了解世界上的各种⽣命,感受到⽣命为世界带来的⽣机、活⼒;从⽽初步激发学⽣热爱⾃然、热爱⽣命的情感;然后在此基础上共同探讨各种⽣命之间该如何相处,以达到教学的⾼峰“⽣命需要相互关爱”,最后将“热爱⽣命”的意识从⼩扎根在学⽣的⼼中。
教学⽬标 1、知识与技能⽬标:通过观察⼤⾃然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让学⽣初步了解⽣命的多种形态,感受⽣命的美丽。
《美丽的生命》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感受生命的美丽。
能力:能够主动地去关爱动植物。
知识:通过观察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及各种各样的动植物,了解多样的生命,懂得动植物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知道人与自然万物要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使其能够主动地去关爱动植物。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及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懂得动植物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感受到生命的美丽。
课时安排
第1课时完成话题“生命使世界美丽”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它们也需要爱”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生命使世界美丽
1.播放视频:美丽的世界。
围绕情境交流:同学们觉得这个世界美吗?是什么让世界如此美丽?
小结:世界是由生命构成的。
生命使世界充满了活力和生机,世界因生命而美丽。
2.呈现画面,让学生体验感悟。
播放视频:假如没有生命。
学生反馈交流观看录像的感受。
小结:如果没有生命的话,我们的世界将变得苍白、凄凉、毫无生机。
正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成千上万的生命,我们的世界才变得美丽。
【设计意图:感受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生命,体会世界因为这些生命而变得美丽。
】活动二关注生命
1.填一填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交流观察到的种植的庄稼、蔬菜,喂养的狗、鸡等生命的情况。
小结:生命是多姿多彩的,各种生命以不同的方式在自然界里存在着。
2.画一画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画一幅有关生命的想象画,并在班上介绍自己的画,比一比谁的想象力更丰富。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知道动植物用它们特有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它们不同的生命形态,它们多姿多彩,充满了活力。
也正是这些许许多多生生不息的生命,使我们的世界变得充满生机,变得五彩斑斓。
(板书:五彩斑斓生生不息)。
【设计意图:通过填表和画一幅生命的想象画,了解动植物不同的生命形态,激发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
】
第2课时
活动一说说我的动植物朋友
小小故事会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讲述自己和动植物朋友怎样相处的故事。
动植物朋友可以是自己种植的植物、饲养的小动物,也可以是自己喜爱的某一种动物或植物。
小结:正是因为有了动植物的存在,我们的自然界才多姿多彩,充满了活力。
它们与我们朝夕相处,是我们的朋友。
(板书:动物植物)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自己和动植物相处的故事,加深对动植物的了解。
】
活动二请让我来关心你
播放视频:动植物朋友的心声。
学生交流研讨:日常生活中,在爱护动植物方面,我们能做些什么?不能做什么?
小结:作为朋友,动植物给我们带来了美丽和欢乐。
作为生命,动植物与人类一样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