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op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45.00 KB
- 文档页数:5
DNA提取与测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从生物样本中提取 DNA 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熟悉 DNA 测序的操作流程和数据分析。
二、实验原理DNA 提取原理DNA 在细胞中以与蛋白质结合的形式存在。
提取 DNA 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化学试剂和物理方法,破坏细胞膜和核膜,使蛋白质变性,从而将 DNA 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然后通过离心等方法将 DNA 与其他杂质分离。
DNA 测序原理DNA 测序是指测定 DNA 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目前常用的测序方法是 Sanger 双脱氧链终止法。
在测序反应中,DNA 聚合酶在模板的引导下,将脱氧核苷酸(dNTP)逐个加到引物的3’OH 末端,合成新的 DNA 链。
当加入双脱氧核苷酸(ddNTP)时,由于其3’位置没有羟基,不能继续延伸,导致 DNA 链合成终止。
通过在不同的反应管中分别加入不同的 ddNTP,产生一系列长度不同的 DNA 片段。
这些片段经过电泳分离和检测,根据片段的长度和末端碱基,就可以确定 DNA 的序列。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实验材料1、新鲜的动物组织(如肝脏、肌肉等)或植物组织(如叶片、幼嫩茎尖等)。
2、蛋白酶 K、RNase A、TrisHCl、EDTA、NaCl、SDS、酚/氯仿/异戊醇、无水乙醇、70%乙醇等。
实验设备1、高速冷冻离心机2、移液器3、恒温水浴锅4、电泳仪5、凝胶成像系统6、 DNA 测序仪四、实验步骤DNA 提取1、样品处理取适量的新鲜动物或植物组织,放入液氮中迅速冷冻,然后用研钵研磨成粉末。
将粉末转移至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裂解缓冲液(含蛋白酶 K),在 55℃水浴中孵育 1-3 小时,直至组织完全裂解。
2、去除蛋白质和 RNA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异戊醇(25:24:1),轻轻颠倒离心管混合均匀,然后在高速冷冻离心机中以 12000 rpm 离心 10 分钟。
吸取上清液至新的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24:1),再次颠倒混合均匀,以 12000 rpm 离心 10 分钟。
交换机数据流量监控实验报告一、引言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流量监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交换机作为网络中的核心设备,负责转发和处理网络数据包。
因此,对交换机的数据流量进行监控与分析,有助于了解网络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网络故障和瓶颈问题。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置监控目标和采集数据,实现对交换机数据流量的监控。
二、实验步骤1. 硬件准备本次实验所需的硬件设备包括一台交换机、多台计算机和必要的连接线。
2. 实验网络拓扑搭建搭建一个包含交换机和多台计算机的局域网拓扑结构。
将交换机与计算机通过合适的连接线相连,确保网络正常连接。
3. 配置流量监控工具选择合适的流量监控工具,如Wireshark或nTop等,并在本地计算机上安装和配置。
确保监控工具能够捕获和分析从交换机经过的网络数据包。
4. 设置监控目标根据实验需求,设置需要监控的交换机端口或特定IP地址,以捕获这些目标的数据流量。
5. 开始监控启动流量监控工具,开始捕获数据包。
监控过程中,可以设置过滤器以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也可以实时查看各个端口的数据流量情况。
6. 数据分析与报告根据捕获到的数据包,进行数据分析,分析交换机的流量状况、流量峰值、流量分布等。
根据分析结果生成实验报告,包括数据流量图表、相关统计数据和分析结论。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进行了交换机数据流量监控,并获取了实时的流量数据。
下面是我们分析的实验结果和结论:1. 流量统计通过流量监控工具,我们对交换机各个端口的数据流量进行了统计。
结果显示,不同端口的流量存在明显差异,一些端口的流量高峰较为突出。
2. 流量分布我们还通过数据分析,了解了交换机数据流量的分布情况。
结果显示,一些IP地址的数据流量占据了绝大部分,而其他IP地址的流量较小。
3. 流量峰值在监控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交换机的流量峰值。
这些流量峰值出现的时间较为集中,可能与网络使用情况有关。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交换机数据流量监控有了初步了解,并获取了实验结果和分析报告。
QTP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QuickTest Professional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基本操作;
2. 熟悉自动化测试框架的基本思想和模式;
3. 掌握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技巧和方法。
二、实验环境:
硬件环境:Windows 10
三、实验步骤:
2. 设置测试参数,包括测试名称、测试目的、测试环境等。
3. 创建对象库,输入相关对象属性和方法。
4. 编写测试用例脚本,包括录制脚本、运行脚本及脚本修改等。
5. 定义测试结果报告格式及方式。
6. 运行测试脚本,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7. 优化测试脚本,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率。
四、实验操作:
4. 录制测试脚本。
在录制脚本时,根据所定义的对象及方法,使用QuickTest Professional的录制功能进行操作,录制完毕后,对测试脚本进行修改和优化,保证测试脚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运行测试脚本后,系统会自动生成测试结果报告,其中包括测试结果、测试用例、测试时间、测试人员等信息。
通过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找到测试脚本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改和优化,使测试脚本更加准确和稳定。
五、实验结果:
1. 可以快速完成测试,大大节省测试时间和人力成本;
2. 可以减少测试出错率,提高测试准确性和稳定性;
3. 可以提高测试效率和可靠性,保证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通过实验操作,掌握了QuickTest Professional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基本操作和编写测试脚本的技巧和方法。
同时,对自动化测试框架的基本思想和模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对流免疫电泳实验报告对流免疫电泳实验报告引言:对流免疫电泳是一种常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实验技术,它结合了电泳和免疫学的原理,能够用于检测和分离复杂的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流免疫电泳技术的应用,探索其在蛋白质分析中的潜力和应用价值。
实验材料与方法:1. 样品制备:从细胞培养物中收集蛋白质样品,并通过离心将细胞碎片去除,得到纯净的蛋白质溶液。
2. 凝胶制备:制备聚丙烯酰胺凝胶,根据所需分辨率选择合适的凝胶浓度。
3. 样品加载:将蛋白质样品加载到凝胶孔中,注意控制样品的加载量和均匀性。
4. 电泳条件:设置适当的电压和电流,进行电泳分离。
5. 免疫检测:将蛋白质迁移至膜上,进行免疫染色或免疫印迹分析。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对流免疫电泳实验,我们成功地分离和检测了目标蛋白质。
在电泳过程中,蛋白质根据其分子量的大小迁移至凝胶不同位置,形成清晰的蛋白质条带。
通过免疫染色或免疫印迹,我们能够特异性地检测目标蛋白质,并确定其分子量和相对丰度。
对流免疫电泳的优势在于其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
凝胶孔的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实现对不同大小蛋白质的分离。
同时,免疫检测使得我们能够选择性地检测特定蛋白质,而不受其他蛋白质的干扰。
这为我们研究蛋白质的功能和相互作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在实验中,我们还发现凝胶浓度对蛋白质分离的影响。
较低浓度的凝胶可分离较大分子量的蛋白质,而较高浓度的凝胶则适用于分离较小分子量的蛋白质。
这一发现提示我们在实验设计中需要根据目标蛋白质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凝胶浓度,以获得最佳的分离效果。
除了分离和检测蛋白质,对流免疫电泳还可以用于研究蛋白质的修饰和变异。
通过将不同样品加载到同一凝胶中,我们可以比较它们之间的蛋白质差异,进而探索这些差异对蛋白质功能和疾病发展的影响。
这为我们深入了解蛋白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然而,对流免疫电泳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样品的制备和加载过程可能引入一定的误差,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报告摘要:本实验用精馏装置测定了全回流条件下的全塔效率以及单板效率,而由于实验装置的原因未测定部分回流条件下的总板效率。
(一) 实验名称:精馏实验 (二) 实验目的1、了解筛板式精馏塔的结构,学习数字显示仪表的原理及使用。
2、学习筛板式精馏塔的操作方法,观察汽液两相接触状况的变化。
3、测定在全回流时精馏塔总板效率,分析汽液接触状况对总板效率的影响。
4*、测定在全回流时精馏塔的单板效率。
分析汽液接触状况对单板效率的影响。
5*、测定部分回流时的总板效率,分析气液接触状况对总板效率的影响。
6*、测定精馏塔在全回流下塔体浓度(温度)分布。
(三)实验原理在精馏过程中,由塔釜产生的蒸汽沿塔逐板上升与来自塔顶逐板下降的回流液在塔板上多次部分汽化部分冷凝,进行传热与传质,使混合液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
回流是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塔顶的回流量与采出量之比称为回流比。
回流比是精馏操作的主要参数,它的大小直接影响精馏操作的分离效果和能耗。
若塔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要完成分离任务,则需要无穷多块塔板,在工业上是不可行的。
若在全回流下操作,既无任何产品的采出,也无任何原料的加入,塔顶的冷凝液全部返回到塔中,这在生产中无任何意义。
但是,由于此时所需理论板数最少,易于达到稳定,故常在科学研究及工业装置的开停车及排除故障时采用。
通常回流比取最小回流比的1.2~2.0倍。
1. 塔板效率板式精馏塔中汽液两相在各塔板上相互接触而发生传质作用,由于接触时间短暂和不够充分,并且汽相上升也有一些雾沫夹带,因此其传质效率总不会达到理论板效果。
通常用塔板效率来表示塔板上传质的完善程度。
塔板效率是体现塔板性能及操作状况的主要参数。
影响塔板效率的因素很多,大致归纳为:流体的物理性质(如粘度、密度、相对挥发度和表面张力等)塔板结构以及操作条件等,由于影响塔板效率的因素相当复杂,目前仍以实验的方法测定。
(1)总板效率E (或全塔的效率):反映全塔中各层塔板的平均分离效果,常用于板式塔的设计。
DNA提取与测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从生物样本中提取 DNA 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熟悉 DNA 测序的基本流程和操作要点。
3、学会对 DNA 提取和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二、实验原理DNA 提取原理DNA 在细胞中以与蛋白质结合的状态存在。
提取 DNA 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裂解细胞,使细胞膜和核膜破裂,释放出 DNA,然后去除蛋白质、RNA 等杂质,得到纯净的 DNA。
常用的裂解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如研磨、超声破碎)、化学方法(如使用去污剂)和酶解法(如使用蛋白酶K)。
去除杂质的方法则包括使用酚/氯仿抽提、乙醇沉淀等。
DNA 测序原理目前常用的 DNA 测序技术是 Sanger 测序法。
其基本原理是在DNA 合成过程中,通过掺入特定的双脱氧核苷酸(ddNTP)来终止DNA 链的延伸。
由于 ddNTP 缺少3’OH 基团,一旦掺入到 DNA 链中,链的延伸就会终止。
通过在多个反应中分别加入不同的 ddNTP,可以得到一系列不同长度的 DNA 片段。
这些片段经过电泳分离,根据条带的位置可以读取 DNA 的碱基序列。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实验材料1、新鲜的动物组织(如肝脏、肌肉)或植物组织(如叶片)。
2、细胞培养物(如细菌、酵母)。
实验试剂1、细胞裂解液(包含去污剂、蛋白酶 K 等)。
2、酚/氯仿/异戊醇混合液(25:24:1)。
3、无水乙醇、70%乙醇。
4、 TE 缓冲液(10 mM TrisHCl,1 mM EDTA,pH 80)。
5、 DNA 测序试剂盒(包含引物、dNTP、ddNTP、DNA 聚合酶等)。
实验设备1、离心机。
2、移液器。
3、恒温水浴锅。
4、电泳仪。
5、凝胶成像系统。
6、 DNA 测序仪。
四、实验步骤DNA 提取步骤1、样本处理对于动物组织,将其剪碎后加入适量的裂解液,在匀浆器中匀浆。
对于植物组织,先在液氮中研磨成粉末,然后加入裂解液。
对于细胞培养物,离心收集细胞,加入裂解液重悬。
对流免疫电泳实验报告对流免疫电泳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和检测方法,通过电泳和免疫学技术的结合,可以对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对流免疫电泳应用于血清蛋白的分离和检测,通过实验结果来验证其有效性和准确性。
首先,我们准备了实验所需的试剂和设备,包括对流免疫电泳槽、聚丙烯酰胺凝胶、血清样品、抗体和标记物等。
接着,我们将血清样品进行处理,包括蛋白质沉淀、洗涤和溶解,以获得高纯度的蛋白质样品。
然后,我们将样品加载到凝胶槽中,进行电泳分离。
在电泳结束后,我们将凝胶转移至膜上,并进行免疫印迹实验,以检测目标蛋白质。
实验结果显示,对流免疫电泳可以有效地分离血清蛋白,并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通过免疫印迹实验,我们成功地检测到了目标蛋白质,并获得了其相对定量的结果。
这表明对流免疫电泳在蛋白质分离和检测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例如,在样品处理过程中,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蛋白质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此外,在电泳分离和转膜过程中,也需要加强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以避免可能的失误和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总的来说,对流免疫电泳是一种有效的蛋白质分离和检测方法,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其在血清蛋白分离和检测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希望通过不断的实验和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该技术,为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可靠和准确的工具和方法。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对流免疫电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其在蛋白质分离和检测中的应用有了更多的认识。
相信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对流免疫电泳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pcr反应实验报告篇一: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验报告实验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一、实验原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利用DNA片段旁侧两个短的单链引物,在体外快速扩增特异DNA片段的技术。
它应用热稳定的聚合酶,通过双链DNA模板的热变性、引物退火和引物延伸的重复循环,DNA片段以指数方式增加了百万倍。
从非常微量的DNA甚至单个细胞所含有的DNA起始,可产生ug量的PCR产物。
二、器材与试剂1.器材:移液器,EP管,热盖PCR仪,电泳仪,量筒,锥形瓶,微波炉,电子天平,紫外照色仪2.试剂:引物,模板,T aq DNA聚合酶,原料(dNTPs),缓冲液与Mg2+,H2O, 2*PCRmix溶液,DNA染料三、实验步骤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取离心管,依次加入试剂混匀1.H2O 12μl2.模板1μl3.引物T7 1μl4.引物sp61μl5.2*PCRmix15μlPCR仪的热循环反应把离心管放入PCR仪中,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1. 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4℃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 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2. 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6℃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3. 引物的延伸:经加热至72℃左右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 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
重复该循环30次,每次需要2-3分钟。
电泳检测结果扩增产物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电泳结束后,放到紫外照射仪中进行透射,电泳明胶显示清晰的条带,如下图所示加入的为1号样,出现在500bp左右条带,而预算结果为扩增出492bp条带,故实验成功。
四、讨论1. Mg2+离子浓度对PCR扩增效率影响很大,浓度过高可降低PCR扩增的特异性浓度过低则影响PCR扩增产量甚至使PCR扩增失败而不出扩增条带。
erp脑电实验报告ERP 脑电实验报告一、实验背景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一种通过记录大脑神经元电活动来研究大脑功能的技术。
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是脑电图中的一种特定成分,它与特定的认知或感知事件相关联。
ERP 脑电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大脑在处理不同刺激或任务时产生的电信号,揭示认知过程的时间进程和神经机制。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大脑在特定认知任务中的神经电生理反应,具体包括:1、观察不同刺激条件下 ERP 成分的特征和变化。
2、分析 ERP 成分与认知过程(如注意力、感知、记忆等)之间的关系。
3、比较不同个体或群体在相同认知任务中的 ERP 差异,以了解个体差异和群体特征。
三、实验方法(一)被试选取了具体数量名年龄在年龄范围之间、身体健康、右利手、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神经系统疾病史的志愿者作为被试。
(二)实验设备采用了设备名称及型号脑电图仪,记录电极按照国际 10-20 系统标准放置,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实验刺激设计了多种视觉和听觉刺激,包括简单图形、复杂图像、声音频率变化等,刺激呈现时间和间隔时间经过严格控制。
(四)实验任务被试需要完成一系列认知任务,如注意力集中任务、记忆识别任务、感知判断任务等。
(五)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在实验过程中,连续采集被试的脑电信号,采样频率为具体频率Hz。
采集后的数据进行了滤波、去除眼电和肌电伪迹等预处理操作。
四、实验结果(一)P300 成分在注意力集中任务中,观察到了明显的 P300 成分。
P300 波幅在目标刺激出现后约 300 毫秒达到峰值,且其波幅大小与被试对刺激的关注度和任务难度相关。
任务难度越高,P300 波幅越大。
(二)N400 成分在语言理解任务中,当出现语义不一致的词语时,引发了 N400 成分。
N400 的潜伏期约为 400 毫秒,其波幅与语义加工的困难程度成正比。
一、实验名称:诱导纯化蛋白实验二、实验目的:1. 掌握蛋白质的诱导表达方法;2. 学习蛋白质的纯化技术;3. 了解蛋白质纯度的鉴定方法。
三、实验原理:蛋白质的诱导表达是指在合适的诱导剂作用下,使蛋白质在细胞内大量合成。
本实验采用IPTG(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作为诱导剂,诱导表达目的蛋白。
蛋白质的纯化主要包括亲和纯化、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
本实验采用亲和纯化法,利用目的蛋白与特定配体的特异性结合,实现蛋白质的纯化。
蛋白质纯度的鉴定主要通过SDS-PAGE(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Western Blot(蛋白质印迹)等方法。
四、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1)大肠杆菌菌株:表达载体pET-28a+;(2)IPTG(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3)诱导剂;(4)蛋白质纯化柱;(5)SDS-PAGE试剂;(6)Western Blot试剂;(7)其他试剂。
2. 仪器:(1)电泳仪;(2)凝胶成像系统;(3)Western Blot成像系统;(4)离心机;(5)恒温水浴锅;(6)其他实验仪器。
五、实验步骤:1. 转化:将pET-28a+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菌株中,筛选阳性克隆。
2. 培养与诱导:将阳性克隆接种到LB液体培养基中,37℃、200 rpm培养过夜。
按1:100的比例将过夜培养物接种到新鲜的LB液体培养基中,37℃、200 rpm培养至OD600=0.6时,加入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
3. 收集细胞:诱导表达6小时后,离心收集细胞,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洗涤细胞两次。
4. 蛋白质裂解:将细胞重悬于裂解缓冲液中,冰浴30分钟,超声破碎细胞。
5. 亲和纯化:将裂解液上样到蛋白质纯化柱,收集流出液和结合液。
用洗脱缓冲液洗脱结合蛋白,收集洗脱液。
6. SDS-PAGE:取适量洗脱液进行SDS-PAGE电泳,观察目的蛋白的纯度。
7. Western Blot:将SDS-PAGE电泳后的凝胶进行转膜,用一抗和二抗进行Western Blot检测,观察目的蛋白的表达。
网络性能测试的5大指标
可用性:测试网络性的第一步是判断网络十分能够正常工作,使用ping命令就是最简单的确认方法,通过向远端主机发从icmp请求并等待收回icmp回应来判断与远端主机的连同情况和网络工作是否正常。
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就是ping命令的icmp报文往返一次所花费的时间。
影响响应时间的因素有很多,如网段的负荷,网络主机的负荷和为正常工作的网络设备。
网络利用率:
网络利用率是指网络被使用的时间占总时间(即被使用的时间+空闲的时间)的百分比。
例如.虽然可以共享ethernet,但每次却只能有一个报文传输。
在任意时刻,ethernet的利用率可能是100%,也可能是0%(空闲)
网络吞吐量:
网络吞吐量是指在某个时刻,网络中的两个节点之间,提供给网络应用的剩余宽带。
通过网络吞吐量可以查找网络瓶颈。
比如,两台主机分别连接到了各自的100Mbit/s以太网上,但是用一个10Mbit/s的交换机连接了这两台100Mbit/s的以太网卡,那么这个10Mbit/s的交换机就是网络的瓶颈
网络宽带容量:
网络带宽容量是指在网络的两个节点之间的最大可用带宽,由组成网络的设备能力决定
实验目的:使用ntop 监控网络流量
实验内容:安装源码包ntop.tar.gz ,安装的他的前提需要安装rrdtool,如果没遇到其他情况安装成功启动ntop 创建ntop用户设置密码在预览器中查看ntop
实验步骤:
获取安装包
Get 到源码包后解压安装rrdtool
这是出现了一个错误
经过上网搜索这个问题找了不少资料
最后由自己总结了下先安装rrdtool需要的环境在这个网址可以查到/2008/09/rrdtool_configure_error_please_fix_the_library_issues_listed_above_and_tr y_again.html
zlib libpng freetype libart_lgpl
验证如下
[root@localhost rrdtool-1.2.6]# rpm -qa |grep zlib
zlib-1.2.3-3
zlib-devel-1.2.3-3
[root@localhost rrdtool-1.2.6]# rpm -qa |grep libpng
libpng-devel-1.2.10-7
libpng-1.2.10-7
[root@localhost rrdtool-1.2.6]# rpm -qa |grep freetype
freetype-2.2.1-16.el5
freetype-devel-2.2.1-16.el5
[root@localhost rrdtool-1.2.6]# rpm -qa |grep libart_lgpl
libart_lgpl-2.3.17-4
libart_lgpl-devel-2.3.17-4
安裝rrdtool時必須要安裝cgilib這個庫,以下是正確的安裝方法
结果还是不行然后又查了好多在这个地址中找到了解决办法
/pomtch_sy/blog/item/5f0fe903a1160808728da547.html
安装libcgi 和libart
用了这个方法后再./configure –prefix=/usr/local/rrdtool
安装成功
现在开始解压安装ntop
发现包里没有configure 没法编译
然后再往上查到有个autogen..sh 运行./autogen.sh 生成configure这个文件
编译成功然后
make && make install
创建用户:
useradd ntop
改变文件所有者为ntop
chown -R ntop:ntop /usr/local/var/ntop/
chown -R ntop:ntop /usr/local/share/ntop/
设置管理员密码:
/usr/local/bin/ntop –A
启动ntop
Cd /usr/local/ntop/bin
./ntop
在预览器中测试
想了半天才想到防火墙没关httpd 也没启动Service iptables stop
重启了下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Service httpd start
然后再IE中打开ntop
配置NetFlow
(1)http://host:port/ 打开页面
(2)Plugins->NetFlow->Active激活NetFlow
(3)Plugins->NetFlow->Configure 配置网口,新增一个设备,端口默认是9996
(4)Plugins->NetFlow->Statistics NetFlow状态
由于做题的机器上不了网。
没有流量无法做流量吞吐分析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对网络流量分析有了一定的了解,理解了使用了命令。
为今后
的工作做了良好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