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K检验的天山山区近55年降水特征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50 MB
- 文档页数:4
天山山区大气水分循环特征杨莲梅;杨青;杨柳【期刊名称】《气候与环境研究》【年(卷),期】2014(019)001【摘要】将自然正交分解(EOF)和水平空间分辨率30”的地理信息数字高程(DEM)相结合,利用1961~2010年天山山区及其周边79个气象站月降水量应用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计算面雨量,应用2000~2010年NCEP/NCAR逐日4次再分析1°(纬度)×1°(经度)资料计算水汽输送,研究了天山山区面雨量时空分布、水汽输送和外部水汽的降水转化率特征,以及降水转化率异常的初步成因.结果表明:1)天山西部和中部降水量平均在450mm以上,东天山和天山西南端为150mm左右.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面雨量分别为291.4×108 m3、625.9×108 m3、218.1×108 m3和73.6×108 m3,降水量分别为108.2 mm、232.4 mm、81.0 mm和27.4 mm,年降水量为449.0 mm.2)月水汽输送量呈正态单峰型分布,7月最大、1月最小,夏季水汽输送量为全年的41.3%,冬季为11.9%,春季、秋季分别为24.5%和22.3%.3)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和年外部水汽的降水转化率分别为10.3%、12.6%、8.5%、5.4%和9.2%,降水转化率的大小与伊朗副热带高压、贝加尔湖高压脊和西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位置和强度配置有关.【总页数】10页(P107-116)【作者】杨莲梅;杨青;杨柳【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乌鲁木齐830002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2;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2;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34.5【相关文献】1.天山山区大气可降水量的空间聚集特征分析 [J], 程红霞;梁凤超;李帅;林粤江2.青藏高原大气水分循环特征 [J], 徐祥德;赵天良;Lu Chungu;施晓晖3.特殊大地形背景下塔里木盆地夏季降水过程及其大气水分循环结构 [J], 徐祥德;王寅钧;魏文寿;赵天良;徐洪雄4.基于地基GPS资料的天山山区夏季大气可降水量特征 [J], 于晓晶; 唐永兰; 于志翔; 赵玲; 姚俊强5.南亚热带丘陵土壤水分循环及其有效性的研究──Ⅱ.丘陵赤红壤水分循环动态特征 [J], 张秉刚;钟继洪;骆伯胜;谭军;郭庆荣;黄湘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疆阿勒泰地区近55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沈伟;艾成;汤英【期刊名称】《人民黄河》【年(卷),期】2011(033)008【摘要】依据阿勒泰地区1954-2008年月降水资料,运用滑动平均法及气候趋势系数法等分析了阿勒泰地区降水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阿勒泰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夏秋两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7%,5-8月降水量占全年的39.5%~51.7%;②降水年代际变化较为剧烈,20世纪80年代降水量低于多年平均值,90年代则比多年平均值大31.98 mm;③未来阿勒泰地区全年、秋季及冬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吉木乃站的年降水量和冬季降水量将显著增加,哈巴河站秋季降水量将显著增加,阿勒泰站的年降水量将增加,富蕴站的年降水量及夏季降水量将增加,福海站的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总页数】4页(P31-33,36)【作者】沈伟;艾成;汤英【作者单位】新疆伊犁花城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伊犁835000;宁夏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石嘴山分局,宁夏石嘴山753400;宁夏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石嘴山分局,宁夏石嘴山753400;宁夏水利科学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33【相关文献】1.近62年新疆喀什市气温及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J], 拜合提亚尔·阿布力米提;努尔巴衣·阿布都沙力克2.新疆近50年自然降水量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J], 叶尔克江;阿帕尔;尹建新;李玲杰3.新疆阿勒泰地区近50 a暖季浅层地温变化特征分析 [J], 李焕;王欢;吐尔逊;塔拉甫汉4.新疆阿勒泰地区低云量的气候变化及其与降水量的关系 [J], 张林梅;李建丽;谢秀琴;;;5.新疆乌苏市近66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J], 靳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疆天山山区近51年来降水变化特征韩雪云;杨青;姚俊强【期刊名称】《水土保持研究》【年(卷),期】2013()2【摘要】利用1959—2009年天山山区11个站点的降水量数据,通过累积距平、回归分析、EOF、Mann—Kendall(M—K)检验、最大熵谱分析等,分析了近51a 来天山山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山区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降水气候倾向率为1.134mm/a),且以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前10a尤为明显,增湿趋势在逐渐增大;山区年降水量的变化表现出一致性增加的趋势,降水气候倾向率具有很强的区域特点,其中天山中部和南部的变化趋势均大于西部;降水空间分布主要以山区一致型和东西反相位变化为主;在95%的置信概率下,山区降水分别在1992年、1978年和2006年发生突变,3个主分量场分别表现出2.1,2.8,2.6,5.6a的周期;山区年降水和冬季降水在不同海拔高度上没有明显的一致变化,夏季降水幅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总页数】6页(P139-144)【关键词】天山山区;降水;气候倾向率;降水突变;降水周期【作者】韩雪云;杨青;姚俊强【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8.024【相关文献】1.近50年来新疆天山山区水循环要素的变化特征与趋势 [J], 蓝永超;吴素芬;钟英君;韩萍;赵琪2.天山山区近40a年降水变化特征与南、北疆的比较 [J], 袁玉江;何清;喻树龙3.天山山区近40年冬季降水变化特征与南、北疆的比较 [J], 吴纯渊;袁玉江4.近51年来广西不同等级降水的变化特征 [J], 宋苗;杨东5.新疆天山山区夏季降水日变化特征及其与海拔高度关系 [J], 郭玉琳;赵勇;周雅蔓;黄秋霞;余贞谊;顾张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TRMM数据的天山山区降水尺度效应研究基于TRMM数据的天山山区降水尺度效应研究摘要:天山山区是中亚地区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保护区,对于了解该地区的降水空间和时间分布以及尺度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利用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 (TRMM)数据,研究了天山山区降水的尺度效应。
结果显示,天山山区降水具有显著的垂直分布特征,尺度效应对降水空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在夏季降水最为丰富的时期。
综合分析了山脉尺度和局地尺度对降水的影响,并讨论了该研究对天山山区水资源管理和气候变化研究的意义。
1. 引言天山山区是中亚地区重要的地理环境区域,对于中亚草原生态系统的维持和中亚国家的水资源供应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天山山区降水的尺度效应对于合理利用和管理该地区的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尺度效应指的是降水在不同尺度上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分布规律差异。
2. 数据与方法本研究使用了TRMM数据,该数据集是由卫星观测获取的,并包括了近20年的降水观测数据。
利用该数据,我们可以分析天山山区降水的空间和时间分布。
3. 结果与讨论3.1 天山山区降水的空间分布通过分析TRMM数据,我们发现了天山山区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在整个山区范围内,降水呈现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
河谷区和山脚下降水较少,而山顶和山腰地区降水相对较多。
这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以及山脉影响降水的地理环境有关。
3.2 天山山区降水的时间分布在时间上,天山山区的降水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夏季降水最为丰富,冬季降水较少。
这与季风气候和大气环流系统有关。
夏季,季风气流带来了湿润的空气流向天山山区,导致降水增加。
冬季,由于季风气流的减弱,降水量相对较少。
3.3 尺度效应对降水的影响本研究还分析了山脉尺度和局地尺度对降水的影响。
结果显示,山脉尺度对降水的影响更加显著。
山脉起伏较大的地区降水量较高,而山脉较平缓的地区降水量相对较低。
这表明山脉对季风气流的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