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等级划分表
- 格式:xlsx
- 大小:15.15 KB
- 文档页数:2
浙商银行客户等级划分标准表
浙商银行的客户等级划分通常是根据客户的资产规模、交易量、信用等级等因素来划分的。
具体的划分标准和等级可能会有所调整,以下是一种可能的划分方式:
1. 普通客户:这是最基本的客户等级,通常没有特殊的服务和优惠。
2. 金卡客户:这是中级客户等级,可以享受一些特殊的服务和优惠,如优先办理业务、免费的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等。
3. 白金卡客户:这是高级客户等级,可以享受更多的特殊服务
4. 钻石卡客户:这是最高级别的客户等级,可以享受最高级别的服务和优惠,如免费的VIP室、专属的客户经理、优先办理大额业务等。
5. 私人银行客户:这是浙商银行为高净值客户提供的一种服务,可以享受一对一的专属服务,包括理财咨询、资产配置、财务规划等。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可能的划分方式,具体的划分标准和等级可能会根据浙商银行的政策和业务需求进行调整。
银行客户等级划分标准
(1)A类客户
A类客户是银行最重要的客户群体,资产规模最大,属于金融行业的高质量客户,具备权威性、优质性以及持久的信男性价值,以及稳定的财务状况。
(2)B类客户
B类客户银行中的第二类客户,资产规模大,有良好的信用记录,具备良好的财务报表,有完备的风险评估流程,表现出较高的信用素质和专业性。
其本质是,账户具有较高收益、较低风险且可轻松达到财务目标。
(3)C类客户
C类客户银行中的第三类客户,资产规模较大,有一定的信用记录,有一定的财务报表,但较A类及B类客户的风险评估流程与评估结果较为模糊,显示出中等的信用素质与专业性。
其本质是,账户具有一定的收益,较高的风险,但仍可达到有限的财务目标。
(4)D类客户
D类客户银行中的第四类客户,资产规模较小,信用状况不佳,财务报表不完整,风险评估流程不足,信用保证书较差,银行认为其风险最大。
其本质是,账户具有较低的收益和较高的风险,可能无法达到财务目标。
浙商银行客户等级划分标准表
浙商银行客户等级划分标准表如下:
1. A类客户:在金融资产规模较大的基础上,对银行业务有重大或潜在较大兴趣与需求的群体。
该类客户在我行拥有的产品与服务范围上较全面,可引导进入其他业务领域。
2. B类客户:指金融资产规模相对较小,但对我行某一方面业务或产品有较有兴趣且需求突出的个人客户。
这类客户由于金融资产达到一定量级,有一定的稳定性,只是兴趣点集中方面有所不同。
针对B类客户我行将为其推荐合适的金融产品和业务方案,并逐步培育其忠诚度。
3. C类客户(零星客户):无法满足以上条件的一般零售贷款客户纳入此类。
通过掌握的存量个人客户信息判断分析其资金状况、兴趣爱好以及行为特征等综合研判后做出的分类结果。
对于C类客户一般采取系统自动定位的方式获取,目前主要是依托个贷系统的还款提醒及逾期的客户进行电话核实。
请注意,不同时间可能会有新的变化,建议直接联系浙商银行的客服获取最新和具体的客户等级划分标准表。
客户分类/等级划分表
客户的分类
说明:分类及等级划分仅包括聚合物移动电池和电芯客户。
1.按交易过程分类:
客户名称地址法人代表联系电话产要产品
曾经有过交易
的客户
正在进行交易
的客户
即将进行交易
的客户
MF/Q 102/A
2.按交易数量和市场地位分类:
MF/Q 102/A
客户的等级
1.按客户订单量/潜在订单量分为:A级/战略性、B级、C级
2.定义:
A级客户是指订单次数累计超过5次并且累计订单量超过100K的客户。
B级客户是指订单次数累计超过3次并且累计订单量超过10~100K的客户。
C级客户是零星订单并且订单量小于10K客户。
记录:审核:日期:
MF/Q 102/A。
客户分类和分级管理制度
一、客户分类
1、按企业类型分类
根据企业类型,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可划分为不同的分类;
2、按客户等级分类
根据客户的消费水平,将客户划分为金牌客户、银牌客户、铜牌客户等等;
3、按客户性质分类
根据客户的性质,可将客户分为个人客户、企业客户、合作伙伴客户等等;
4、按客户需求分类
根据客户的需求,将客户划分为长期客户、一次性客户;
1、客户分级:
根据企业客户的规模、交易金额、消费习惯等因素,将客户分为VIP 用户、金牌用户、银牌用户、铜牌用户、新用户等等;
2、客户分类管理:
(2)金牌客户:采用普通价格,对于金牌客户的服务应比普通客户更贴心,提供较为优惠的服务;
(3)银牌客户:银牌客户的服务应比普通客户更有特色,其服务价格应有一定的优惠;
(4)铜牌客户:铜牌客户的服务应比普通客户更有特色,其服务价格应有一定的优惠;
(5)新客户:新客户的服务要比普通客户更加贴心,并且了解其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
3、客户分级管理激励机制:。
客户满意度指数和级别
根据心理学情感体验梯级理论将客户满意度分成六个级别,满意度级别对应满意度指数范围分别为:很满意[100~90%]、满意[89~80%]、较满意[79~70%]、一般[69~60%]、不满意[59~50%]、很不满意[49~0%]。
具体说明如下。
1、很满意[100~90%] ★★★★★
表征:满足、感谢、激动
表述:客户的期望不仅完全达到,而且还超出了自己的期望。
客户会利用一切机会向亲朋好友介绍和推荐。
2、满意[89~80%] ★★★★
表征:称心、赞扬、愉快
表述:客户的期望与现实相符,客户不仅对自己的选择予以肯定,还会乐于向亲朋好友介绍。
3、较满意 [79~70%] ★★★
表征:好感、肯定
表述:客户的期望与现实基本相符,客户内心还算满意。
4、一般 [69~60%] ★★
表征:无明显正、负情绪倾向
表述:既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差,还算过得去。
5、不满意 [59~50%] ★
表征:不高兴、烦恼、抱怨、遗憾
表述:客户尚可勉强忍受,希望通过一定方式进行解释和弥补,否则可能会进行负面宣传。
6、很不满意 [49~0%]
表征:愤慨、恼怒、投诉、反宣传
表述:不仅企图找机会投诉,而且还会利用一切机会进行负面宣传以发泄心中的不满。
客户分层分级标准客户等级划分标准有很多办法,有按照销售额,潜在销售额,利润率,所属行业等等。
客户等级划分五个等级:A级客户:有明显的业务需求,并且预计能够在一个月内成交;B级客户:有明显的业务需求,并且预计能够在三个月内成交;C级客户:有明显的业务需求,并且预计能够在半年内成交;D级客户:有潜在的业务需求的客户或者有明显需求但需要在至少半年后才可能成交;E级客户:没有需求或者没有任何成交机会,也叫死亡客户。
对客户进行分层管理,所需的步骤有:一、确定客户分层的维度客户分层的维度是指用于区分和分类客户的因素和指标。
常见的客户分层维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价值维度:按照客户的交易量、交易频次、利润贡献等指标进行分类,以确定客户的价值和重要性。
2.需求维度:按照客户的需求和偏好进行分类,以确定客户的需求和购买力。
3.忠诚维度:按照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进行分类,以确定客户的忠诚度和品牌认知度。
4.行为维度:按照客户的行为和反应进行分类,以确定客户的购买意向和反馈。
二、数据收集和分析客户分层管理需要基于大量的客户数据和信息,因此需要对客户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
数据收集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交易记录、客户反馈等方式进行,数据分析可以使用数据挖掘、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对客户进行分类和分层,确定不同客户的特点和需求,以便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和销售方案。
三、制定客户分类标准根据客户分层维度和数据分析结果,制定客户分类标准。
客户分类标准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可操作性:客户分类标准应该具备可操作性,能够根据客户数据和信息进行分类和分层。
2.易于理解:客户分类标准应该具备易于理解的特点,能够让营销人员和销售人员快速掌握客户特点和需求。
3.针对性:客户分类标准应该具备针对性,能够制定相应的营销和销售策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四、制定不同层次的营销策略和销售方案根据客户分类标准,制定不同层次的营销策略和销售方案。
我总结了一下这几年从事销售的过程中的客户管理经验,感觉对于客户的管理无非也就是以下几个阶段:1、客户信息收集;2、客户划分;3、客户跟踪处理。
这其中最关键的就应该是客户的划分和跟踪处理了。
那对于客户的如何划分也就决定了怎么样跟踪处理客户信息了。
我们首先来看客户的划分,对于手上现有一个客户信息,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产生四种不同的划分方式。
第一,我们可以从客户是否已经和我们成交的状态把客户分为:已成交客户、正在谈判客户以及潜在客户。
第二,我们可以从客户的重要性(一般用可成交额度或者业务潜在量来衡量)来划分为重要客户和非重要客户。
第三,从需要处理客户信息的时间段上可以把客户分为:①紧急客户(一般需要在一周内做出处理)②缓急客户(一般指一周到1个月内需要对该客户作出处理)③不紧急客户(1个月以上3个月以内必须处理的客户)④可慢反应客户(3个月以后才可能发生关系的客户)第四,我们还可以从客户的需求状况上把客户分为:目标客户(现在就有需求)、潜在客户(未来有需求)和死亡客户(不会有任何需求)以上就是通常的四种划分方式,我前面也都说过了,不同的划分有不同的管理方式。
像上面的分法,我们如何管理客户呢?我总结了以上的分法,将他们杂合,产生一种新的分法----客户等级划分。
我们现在就来看什么样的等级划分,客户等级划分总共将客户划分为A、B、C、D、E 五个等级:A级客户:有明显的业务需求,并且预计能够在一个月内成交;B级客户:有明显的业务需求,并且预计能够在三个月内成交;C级客户:有明显的业务需求,并且预计能够在半年内成交;D级客户:有潜在的业务需求的客户或者有明显需求但需要在至少半年后才可能成交;E级客户:没有需求或者没有任何成交机会,也叫死亡客户。
那现在有了明晰的客户分法,如何来管理这些客户呢?我这里提供一种管理的方式,就是建立客户追踪志,称为客户追踪志管理法。
那到底建立什么样的客户追踪志呢?对于每个级别的客户又如何区分对待呢?我们现在先来介绍都有那些客户追踪志,客户的追踪志一般有以下几种:①客户追踪日志:也就是需要每天将客户的信息重新跟踪处理,并刷新记录;②客户追踪周志:就是每周内至少对客户的信息处理一次,并刷新记录;③客户追踪半月志:也就是每15天对客户的信息处理一次,并刷新信息记录;④客户追踪月志:也就是每30天需要至少对客户的信息处理一次,并刷新信息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