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节目主持人的控场能力分析——以《非你莫属》节目主持人张绍刚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164.05 KB
- 文档页数:2
声屏世界2012/9VOICE &SCREEN WORLD张绍刚与刘莉莉互掐事件,从开始的指责刘莉莉到后来网民一边倒地声讨主持人张绍刚,舆论倾向呈现出的复杂态势值得研究。
抛开作秀和节目炒作不谈,笔者仅就电视求职节目主持人在“融媒体”时代的语言危机及应对问题,试做一些粗浅的探析。
媒介多元化与电视节目媒介多元化并存的局面为电视节目提供了形态各异的展示平台,同时也给广大电视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更新的业务素质要求。
一方面,“融媒体”时代发达的媒介技术为受众提供了多种类、多方式、多层次的传播形态,满足了广大观众的细分需求,使他们获得海量化、国际化、个性化及互动、实时、快速的媒介体验。
另一方面,电视节目经过多渠道传达,主持人的优缺点被无限和长久放大,造成主持人个人品牌形象危机。
一些主持人就曾因为小错误被无端放大,成为观众瞩目的焦点。
这并不是一件坏事,被大众监督,至少对工作是一种促进。
电视求职类节目的基本涵义电视求职类节目就是将现实社会中的求职活动搬上荧屏,供更多人观赏、参与的一种节目形态。
从2011年8月至今已经有不下十档求职节目在各大卫视亮相,其中以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和江苏卫视与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合办的《职来职往》最为突出。
它们的开播不仅是职场节目重新起步的标志,也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为求职者指引航向。
求职类节目受到热捧除了和节目本身的创新形态有关,和当下严峻的社会就业问题也密不可分,观看和参与对象也以没有工作经验的年轻人为主。
一般采取的流程是应招双方出场,互相沟通,互谈条件,最后呈现求职者是否被录用的结果。
主持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引导整个节目流程,让各个环节间过渡流畅,还需调动起在场所有人以激发他们的观点,并对场上的求职者给予帮助。
主持人的语言危机求职类节目主持人不但是节目的策划者、组织者,是节目方向的体现者,更是话题的引导者、驾驭者,是节目的主宰和灵魂,是整个节目的核心。
主持人的语言危机很大程度上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口误,而是其人格的真实写照。
靠谱的节目靠谱的定位——析《非你莫属》大热的缘由摘要:《非你莫属》讲严肃性和娱乐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开创了一档史无前例的职场招聘类节目。
刚毕业的学生并不是电视的直接受众,他们往往是通过网络电视或者视频来收看电视节目。
如此一来,这档节目就超越了传统的电视节目仅仅是通过传统媒介传播的局限,受众的范围也从传统的“土豆”,拓展到庞大的网友群体。
可以说,这样的流程与真实的应聘现场基本一致。
这也是这一档节目最最靠谱,最最吸引人的地方。
张绍刚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嘴有点贱贱的,可是,人不坏。
同样,他的主持风格也是如此。
关键词:靠谱价值导向娱乐性真人秀正如节目主持人张绍刚一再提醒在场的老板的那句话——我们是一个靠谱的节目,一个靠谱的平台。
《非你莫属》之所以能够在开播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俘获全国人民的眼球,取得较高的收视率,总结起来,就两个字——靠谱。
首先,节目的策划开始谈起。
在《非诚勿扰》大火的时候,和朋友聊天时谈起,人生无非两大事,成家与立业。
《非诚勿扰》自然是解决了“成家”的需求,那怎样才能立业呢?没多久,天津卫视给出了答案——《非你莫属》。
找工作,几乎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这有关生存。
爱情可以没有,但面包则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
没有工作,自然没有面包。
从《非诚勿扰》里众多落败的男嘉宾的教训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没钱。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一个“拜金”的社会。
有本事就娶娇妻,开好车,住大房子;没本事就看人吃肉,自己喝汤,甚至连汤都喝不到。
简言之,找工作对当代中国人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一,节目定位这是一档职场招聘节目,通俗点就是个找工作的节目。
每期有三位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真实应聘者;每期12名一流企业高管组成波士团现场招聘,利用自身不凡身世背景及奋斗经历,对应聘者进行评判和挑选;同时,节目中的2名国内资深职场人士及心理专家,用专业知识给应聘者真实的就业指导意见。
从这一方面来讲,这是一档普及面试及就业知识的严肃类节目。
分析求职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职场真人秀节目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的节目形式,各种求职类节目相继亮相在电视屏幕中。
在社会就业形势与就业压力的大背景下,从传统的面试求职到报纸求职、网络求职再到现在的电视求职,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反响,参与其中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与普通的节目主持人不同,求职类节目主持人要面对多个不同的人群,既要直面应聘者、职场老板和职业规划师,同时还要面对电视机前的千万观众,因此在众多不同类型的受众群体之间,主持人如何合理、正确地把握自己的角色,对节目的整体播出效果显得十分重要。
下面我想谈谈求职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问题。
一.节目现场的把控者。
求职类节目主持人不但是节目现场的组织者,更是话题的引导者、驾驭者,是整个节目的主宰与核心。
由于节目现场人数多、环节多,主持人的现场把控能力十分重要。
主持人要使整个求职过程井然有序。
为了使得应招双方都心平气和、友好真诚地交流,主持人有责任稳定调节好现场气氛,无论选手还是招人单位人员情绪波动明显甚至失控,或由于言辞过激而引发双方矛盾激化的时候,主持人要用恰当的语言来平复他们的情绪,化解现场尴尬的局面。
这就要求主持人,要学会倾听,注意察言观色,该出口时就出口,或开脱,或调侃,或安慰。
在现场能够促成求职与用人双方都满意更好,促不成也能平和友好相待。
总之,让节目顺利进行是主持人工作的重要任务。
以《职来职往》节目为例,节目现场除了主持人,有四个群体的受众:求职者、18位职场大人、职业指导老师Mr. Job、现场观众,主持人不仅要兼顾与这四个群体进行沟通、交流、互动,调动在场人的情绪以激发他们的观点,还要注意引导整个节目流程,让各个环节过渡流畅。
二.求职者与企业之间的搭桥者。
主持人要对现场的招聘单位、求职选手以及专家逐一进行介绍。
主持人向选手推介招聘单位,向招聘单位介绍选手的职业特长、引领选手,然后招聘单位听询专家的建议做出自己的决定。
但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介绍要面向广大电视观众,让他们一目了然。
张绍刚没什么大的问题,也许个别语言上是不是过火,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认为张绍刚在主持过程中总的用心和态度没什么错。
这是个找工作的电视节目,是电视节目就要讲究个精彩。
如果选手个个平庸,谁还看节目,所以主持人会对选手比较严厉,当发现某些选手答非所问,逻辑混乱,不能有效的展示自己的时候,真的是让主持人很上火的。
如果主持人也是个糊涂先生,好好先生,节目也就没法看了。
理解并支持张绍刚的主持风格。
电视节目是公众媒体,是有社会责任的。
主持就是一个导向,所以当选手思维混乱,和普通观众的理解出现偏差的时候,以及选手的心态和价值观上有缺陷的时候,主持人是一定要指出来的。
因为是电视节目,不是人才我挺张绍刚,他别的表现我没资格说,但那期《非你莫属》就是女孩有问题,和别的求职者差太远了,这是个求职平台,全民娱乐可以去《非诚勿扰》啊,不能因为一个人有个性就让一个节目变基调,网上传出的否定谁谁谁,是第一个人就把否定观点定了,有多少网民是人云亦云,请大家学会自己思考虽说张绍刚对刘莉莉带着点私人厌恶情绪,所以并没有十分公正客观的把握全局。
但是张绍刚是个普通人,普通人谁碰上这种事都会有火气的,如果我是张绍刚,一个人社会地位没我高成就没我大还在我面前装13,鄙视我的话,我肯定会被气死。
张绍刚:非你莫属是一个靠谱的求职平台,所请的嘉宾老板,也是商界杰出的精英代表,无论是老板还是我本人,我们可以容忍应聘者没有经验,没有文凭,但我们绝不能容忍,应聘者连做人起码的礼貌,和诚信都没有。
身为一个求职者,来到我们的舞台上,应该想的是如何将自己的真实才能展示出来,而不是想法设法的,为自己炒作,甚至哗众取宠。
面对诸位老板诚挚的建议,求职者应该虚心接受,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去反驳,因为你们必须明白,是老板在招聘你们,不是你们在招聘老板。
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近几个月很少上贴吧,对不起,我本人平时就很少上网,以后会更少,因为我觉得光阴有限,应该把宝贵的时间拿来读书学习,而不是上网来诋毁谩骂别人,那叫无聊。
口才实训报告《口才学》实训报告这一学期的口才学课程学习结束了,在曹老师的引导下,我们认识到了口才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也了解到了许多能够增强口才的有用的方法。
当然,在很多时间,老师把讲台让出来,给了我们更多自我展示的空间,很多同学通过在公众面前发言,提高了自己的胆量和讲话能力。
我们保持了很好的课堂气氛,在课堂中不断跟老师互动,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取大量的知识。
在期末,我们有两天半的实训课程,这也给了我们更多机会,把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尽可能多的场景下,去运用和展现自己学到的知识。
我们每个人准备了一份演讲稿,到讲台上进行演讲。
大家积极踊跃,气氛非常热烈,同学们的发言有长有短,内容包罗万象。
尽管角度不同,但都进行了观察与思考,有些观点还是很有见解的。
而且演讲的形式,见证了很多同学的成长。
那些害怕上台演讲的同学,现在站在台上,也不显得那么紧张了,而且能很好的表述字的观点。
老师也很欣慰,同学们也很感激。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老师给我们放了些视频。
主要是关于一些社会热点话题,让我们即兴发表见解。
这个环节更受欢迎,同学们迫不及待,争着发表自己的看法,讲台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我们第一个话题是关于求职节目《非你莫属》节目中张绍刚和刘俐俐之间的争论。
80后求职者刘俐俐是一个说话比较直接的女孩,完成了三年的海外留学生活,来到北京从事了英语相关的一些工作,此次来到《非你莫属》打算找一份平面媒体的工作。
可是由于说话语气以及表情等不够谦逊,受到了主持人以及现场的boss团的攻击,并且自己激烈应对。
因为是求职者的问题,可以说与我们息息相关,同学们进行了广泛地发言。
主要观点如下:主持人个人情绪化严重,没有很好的协调现场气氛;求职者表现欲望过于强烈,对于一些问题的回答不够诚意;现场的boss团也有添油加醋的嫌疑,并没有很好地去缓和场面;而且那档节目本身也有炒作的用意,为了追逐收视率。
第二个话题是杭州一个实习护士的虐婴事件。
由于当前医患关系紧张,互不信任,这个话题也被热议。
职场真人秀节目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摘要:就业一直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就业是为了解决生计,因此在大众眼里,求职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与此同时,我们又生活在一个娱乐盛行的背景下。
在这个全民娱乐时代,一个集合娱乐与严肃的求职节目——《非你莫属》应运而生。
《非你莫屬》之所以能在开播仅几个月时间就吸引全国观众眼球,取得不俗收视率只因它创造了中国第一个成功将求职节目娱乐化的品牌。
本文将从《非你莫属》的节目特色、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分析。
关键词:职场真人秀;娱乐性;专业性;价值观2010年下半年,职场真人秀节目《非你莫属》开播且收视大红,该节目成功的将娱乐性与专业性结合,掀起了电视媒体的“求职热潮”。
由央视多档社会类节目当家主持张绍刚担当《非你莫属》主持人,以机智幽默的主持方式掌控节目,为受众树立健康积极的求职观,引导正确价值观。
一、节目特色舞台求职真人秀节目《非你莫属》能在发展两年多后仍然风靡,有它的不同凡响之处,打破了以往职场类节目叙述的传统,创造了真人秀娱乐功能与服务功能融合嫁接的全新叙事模式。
(1)冲突与发展——吊足观众胃口。
求职舞台真人秀节目中需要有冲突作为推动求职者故事的发展,这样才会让故事跌宕起伏、具有趣味性。
求职者与主持人、boss团之间的冲突可能是因为对某个亮点话题的意见不一。
也正是由于这些冲突的发生的不可预见,没有给观众预留的心理准备才能使节目产生戏剧效果,形成冲击感。
如在网上引起热议的2012年5月20日那期《非你莫属》,留法硕士郭杰“晕倒门”,当求职者郭杰自称留学十年,法语很好,拥有国际旅游硕士、社会学和导演学本科三个学位。
开场老板文颐现场用法语与他对话,郭杰回答磕磕巴巴,当场被质疑了法语水平。
接下来被观察团成员要求讲出著名法国社会学家时却以“不知道”来回答,主持人为了缓解气氛向郭杰问出介绍法国著名导演戈达尔,仍以“不了解”回答,富有戏剧性的是这时候主持人提出将学位证拿出来,却被现场老板指为是仅仅相当于大专水平。
《非你莫属》张绍刚PK刘莉莉有感想知道什么样的主持人素质很差吗?可以看《非你莫属》的张绍刚;想知道什么样的人属于真正的人才吗?可以看《非你莫属》的刘莉莉;如果我是老板的话,我一定重用刘莉莉。
但我是一个老板吗?不是。
现在不是。
以前看《非你莫属》,很不喜欢张绍刚。
觉得这个人很“做”。
而这个节目的第二主持人,就更“二”。
求职类的节目,看得不多。
很少见到有真知卓见的老板。
但无可非议,他们是“成功者”。
是这个社会的“精英”。
但他们的成功,可以预见。
就像我当初预见长虹与联想等企业的老总一样。
原因总是一个——自以为是。
这是他们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但也是他们前进路上的一大障碍。
自知为“明”,知人为“智”。
做到这两点的人,太少见了!《非你莫属》的老板,其实比现实中的很多老板素质要好。
这一点无可否认。
但他们受他们所处的群体经验的约束。
他们并没有发觉其中的一些不好的东西,反而当成财富似的经验。
这是他们的悲哀。
当然,这种悲哀会转嫁到员工身上。
员工以什么样的价值观为学习的榜样?常常是以老板这一集体的价值观为准。
不以老板集体的价值观为准的求职者或员工,后果只有两个:要么是废材;要么是天才。
天才的前提只有两个:要么遇见一个天才似的老板;要么自己做成老板;但这个前提的实现,在现在的中国,近乎奢侈。
每个人,在职场中都是一种角色,但这种角色,只是业务位置的不同,而不是“地位”的不同。
真正的有素质的人,是把别人当成“人”,当成像自己一样应受尊重的人。
任何因其它因素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的人,说到底,是内心深处的自卑者。
是人格中的“暴发户”控。
现在的中国,不管在哪个领域,需要的不是偏见,需要的是包容;需要的不是教导,需要的是启蒙。
那些常常教导别人的人,是最需要启蒙的人。
所以在读研究生时,西哲的高老师说:把你们以前的知识都先丢掉,跟我来。
我常对女性朋友说,知识是最好的化妆品。
有见识的女子,真的是非常与众不同,赏心悦目。
真正的愉悦,是心灵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