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整理与收集复习作业纸 NO2
- 格式:doc
- 大小:448.50 KB
- 文档页数:4
《数据收集和整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据收集方法,能够利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统计意识,为后续的统计学习打下基础。
3. 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综合素养。
二、作业内容1. 数据收集基本操作要求学生分组合作,收集自己生活中的某个问题相关的数据(如班内同学对动物兴趣喜好等)。
利用各种调查方式,如问卷、实地观察等,对数据进行分类和统计。
2. 数据分析及表格制作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和分析,例如统计各种喜好人数、占比等。
绘制简单的统计表或图示(如条形图或饼图),清晰地呈现分析结果。
3. 数学模型的实际应用利用已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例如:用所收集的数据去理解同学们的兴趣差异和共性。
三、作业要求1. 数据来源:要求学生所收集的数据要真实可靠,能够反映实际情况。
2. 操作规范:学生需按照老师提供的指导步骤进行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分析的合理性。
3. 团队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4. 作业格式:学生需按照规定的格式完成作业,包括数据的记录、分析的步骤和结果等。
5. 时间安排:学生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并按时提交。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所提交的作业质量进行评价,包括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表格或图示的清晰性、分析的合理性等。
2. 互评与自评:鼓励学生在提交作业后进行互评和自评,相互学习和提高。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及时给出反馈和建议。
五、作业反馈1. 个性化指导:教师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2. 总结反馈:在课后进行总结反馈,对全班同学的作业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并强调本次作业的重点和难点。
3. 鼓励与激励: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家长沟通:通过家长微信群或电话等方式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知识点+同步练习题人教版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1.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2.会数“正”,知道一个“正”字代表数量5。
3.根据统计表,会解决问题。
例: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
(1) 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天气名称晴天雨天阴天
天数
(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 )的天数最多,( )的天数最少。
(3) 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
(4) 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 )天。
(5) 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 )天
【」。
数据收集和整理专项作业2
下表是小明对某月份的天气的记录
先用画“正”字的方法在下表进行统计 根据上面的统计,填写下表
()的天数最多,()的天数最少,这个月共有()天,这是()月份
某服装店一星期出售AB 二种品牌服装情况统计表(单位:件)
1、A 牌衣服,星期()卖出最多,卖出()件。
星期()卖出最少,卖出()件
2、A 牌衣服,星期()卖出最多,卖出()件。
星期()卖出最少,卖出()件
3、星期()这个服装店卖出的衣服最多,星期()这个服装店卖出的衣服最少
4、星期()二个品牌的衣服卖出相差最多,星期()二个品牌的衣服卖出相差最少
5、A 牌衣服总共卖出()件,B 牌衣服总共卖出()件,()牌衣服更畅销!
6、星期()和星期()二个品牌衣服卖出都比较多,因为()
二年级各班班级拥有图书总数统计图
1、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一格代表()本书, 那么半格就代表()本书
2、()班拥有图书最多,()班拥有图书最少
3、全年级共有图书()本
4、201班比202班多()本
5、203班比204班少()本
6、拥有图书最多的班跟最少的班合起来共()本。
《数据收集整理》作业设计【设计目标】1、在巩固课上所学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统计表、以及记录数据方法等知识的同时,以冬奥会的背景密切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2、学生能够通过统计表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以及相关数据的提取,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3、在经历调查全班学生对冬奥运动项目的喜爱程度的调查,使学生初步体会数据需要通过实际调查而来,数学是一门严谨、求实的学科。
【实施过程】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运动健儿们在本届冬奥会中顽强拼搏,最终中国代表团以9金4银2铜位列金牌榜第三,创造了冬奥参赛史上最好成绩,促进了我国冰雪运动的蓬勃发展。
1、基础性作业下表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前五名国家的金牌获得情况:国家中国美国挪威瑞典德国数量9枚8枚16枚8枚12枚(2)哪些国家在2022年冬奥会金牌榜的前三名?(3)你最喜欢哪个国家?为什么?2、拓展性作业在冬奥会的各个竞技项目中,由于花样滑冰双人滑选手颜值高、舞姿优美,成为观众最爱看的节目之一,是历届冬奥会收视率最高的节目。
下表是我国观众最喜爱的3组双人滑组合投票情况:组合王诗玥-柳新宇彭程-金阳隋文静-韩聪票数(万)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1)每个“正”字表示几万票?(2)共有()万中国观众参加了投票。
(3)根据上面的统计表,中国观众给哪个组合投的票数最多?是多少万票?给哪个组合投的票数最少?是多少万票?3、选择性作业请你当一次小调查员,调查全班同学在本届冬奥会中最喜欢观看的运动项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并将结果填入下表。
运动项目高山滑雪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雪车冰球人数在把握课程内容的同时,充分贴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在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好奇心,为学生建立起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桥梁,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要保证作业设计的多样性,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课后作业的评价方式进行优化,从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参与度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打分,分为优秀、良好、中等三个等级。
《数据收集和整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掌握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 学会用表格、图形等方式整理和呈现数据;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4.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数据收集:学生需从日常生活中选择一个主题(如班级学生喜欢的水果),设计问卷进行数据收集。
需保证问卷问题简洁明了,数据收集过程规范有序。
2. 整理数据: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和记录,可使用表格或图形进行整理。
表格中应包含项目名称、收集的数据、统计数量等信息。
3. 数据分析: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初步分析,例如通过统计图(如柱状图、饼图)直观地展示数据,并尝试提出一些基于数据的结论或建议。
4. 作业报告:学生需撰写一份简短的报告,包括数据收集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分析,以及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报告应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明了。
三、作业要求1. 数据收集要确保真实性和有效性,问卷设计要科学合理;2. 数据的整理和表格制作要规范,图形绘制要准确;3. 数据分析要有依据,结论和建议要基于数据;4. 作业报告要字迹工整,内容完整,逻辑清晰;5. 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按时提交。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从数据收集的规范性、数据的准确性、表格和图形的规范性、报告的逻辑性和完整性等方面进行评价;2. 评价将采用综合评分的方式,对优秀作业进行表扬和鼓励,对存在问题的地方给出改进建议;3.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学习成果的一部分,纳入学期总评。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逐一评阅,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2. 对于存在问题的作业,教师将给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3. 反馈将及时进行,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
通过此作业设计,不仅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更关注其实际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培养。
教案: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意义,掌握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2. 数据的分析和应用。
教学难点:1. 数据的整理和表示方法。
2. 数据的分析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和教具。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尺子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肯定和纠正。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十二的题目,引导学生观察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
2.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十二的题目,引导学生观察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肯定和补充。
五、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十二的题目。
2. 学生完成作业,教师给予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实践环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数据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重点关注的细节: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施补充和说明:在数学教学中,实践环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知识点01:认识简单的统计表1.将统计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2.在对数据进行收集时可以采用举手、投票等不同的调查方法。
在调查中,一定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知识点02:统计数据的方法可以采用画“正”字,画“√”,画“○”等方法,其中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
考点01:数据整理与收集【典例分析01】四年级有3个班进行体检,四(1)班站了6列,每列8人;四(2)班站了7列,每列7人;四(3)班站了5列,每列10人。
先列表整理,再解答问题。
(1)四(1)班和四(2)班一共有多少人?(2)四(3)班比四(1)班多多少人?【分析】(1)6乘8算出四(1)班的人数,7乘7算出四(2)班的人数,再把两班人数相加即可。
(2)5乘10算出四(3)班人数,6乘8算出四(1)班的人数,再把两班人数相减即可。
【解答】解:如表:(1)6×8+7×7=48+49=97(人)答:四(1)班和四(2)班一共有97人。
(2)5×10﹣6×8=50﹣48=2(人)答:四(3)班比四(1)班多2人。
【点评】此题考查了根据数据整理成统计表,再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变式训练01】张老师对一(2)班同学最喜欢的水果进行了统计。
(每个人只选一种)(1)填一填,涂一涂。
(2)喜欢苹果的人数最多,喜欢西瓜的人数最少。
喜欢桃和香蕉的人数一样多。
(3)喜欢苹果的比喜欢西瓜的多多少人?【分析】首先根据香蕉的数量完成统计图即可;(1)根据统计图中各种水果的数量,填表即可。
(2)根据统计表可知,喜欢苹果的人数最多,喜欢西瓜的人数最少。
喜欢桃和香蕉的人数一样多。
(3)用喜欢苹果的人数减去喜欢西瓜的人数解答即可。
【解答】(1)(2)喜欢苹果的人数最多,喜欢西瓜的人数最少。
喜欢桃和香蕉的人数一样多。
(3)12﹣8=4(人)答:喜欢苹果的比喜欢西瓜的多4人。
八年级数学复习作业纸 NO:2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某班有50人,其中三好学生10人,优秀学生干部5人,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百分比关系的是()A.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以上均可以2.解决下列问题,比较容易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A.了解一天大批产品的次品率情况 B.了解某市初中生体育中考的成绩
C.了解某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情况 D.了解某一天离开某市的人口数量
3.对某班40同学的一次数学成绩进行统计,适当分组后80~90分这个分数段的划记人数为“正”,那么此班在这个分数段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A.20% B.40% C.8% D.25%
4.为了了解某县八年级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了200名学生进行体重测试 .
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
B.200名学生的体重是一个样本
C.每个学生的体重是一个样本
D.全县八年级学生的体重是总体。
5.完成下列任务,宜用抽样调查的是 ( ) A.调查你班同学的年龄情况 B.了解你所在学校男、女生人数C.考察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 D.奥运会上对参赛运动员进行的尿样检查6.在整理数据5,5,3,■,2,,4时,■处的数据看不清,但从扇形统计图的答案上发现数据5的圆心角是1800,则■处的数据是()A.2 B.3 C.4 D.5 7.下图是某厂2007年各季度产值统计图(单位:万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季度中,每季度生产总值有增有减
B.四季度中,前三个季度的生产总值增长较快
C.四季度中,各季度的生产总值变化一样 D.第四季度生产总值增长最快
8)
A、频数
B、频率
C、组数
D、组距
9、某校期末德育考核公布了该校反映各年级学生一年来的出勤情况的两张统计图,该校七、八、九三个年级共有学生1500人。
甲、乙、丙三个同学看了这两张统计图后,甲说:“七年级的全勤达标率最高。
”乙说:“八年级共有学生525人。
”丙说:“九年级的全勤达标率最高。
”甲、乙、丙三个同学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甲和丙
D 、甲和乙及丙
二、填空题
10.要反映某同学成绩进步的情况应选用___________ ____.
11.某图书馆有A 、B 、C (1)A 类图书所占百分比为 ___%;
(2)若B 类图书有420万册,则C 类图书有___ ____ 册.
12.某中学数学教研组有25名教师,将他们按年龄分组,在38~45内的教师有8名教师,那么这个小组的频率是 _____ . 13.为了解社区居民的用水情况,小江调查了120户居民,发现人
均日用水量在基本标准量(50升)范围内的频率是75%,那么
他所调查的居民超出了标准量的有__________户.
14.将一批数据分成5组,列出频率分布表,其中第一组与第五组
的频率之和是0.27,第二与第四组的频率之和是0.54,那么第
三组的频率是 .
15.如右上图所示,根据某班54个学生的数学成绩绘制的频数分布
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高的比AB ∶CD ∶EF ∶GH ∶PK =1∶3∶
7∶5∶2,若后两组为80分以上学生数,则80分以上学生人数
是__________.若80分成绩为优秀,则优秀率是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6.在“3.15”消费者权益日的活动中,对甲、乙两家商场售后服务的满意度进行了抽查. 如图反映了被抽查用户对两家商场售后服务的满意程度(以下称:用户满意度),分为很不满意、不满意、较满意、很满意四个等级。
(1)请问:甲商场抽查用户数为 ___ ;乙商场抽查用户数为 ______ ;
(2)分别求出甲、乙两商场很满意用户在调查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比。
(精确到1%)
(3)请为甲商场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初中生的视力状况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某市有关部门对全市3万名初中生视力状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如图是利用所得数据绘制的频数分布直方图(长方形的高表示该组人数),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
题:
(1)本次调查共抽测了 名学生,占该市初中
生总数的百分比是 ;
(2)从左到右五个小组的频率之比是 ;
(3)如果视力在4.9~5.1(含4.9,5.1)均属正常,则
全市有 _______名初中生的视力正常,
视力正常的合格率是 _________ .
18.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某
青少年研究所随机调查了市内某校100名学生寒假中花零花钱的数量(钱数取整数.单位:元)以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根据调查数据制成了频率分布表和直方图(如图)
(1)补全频率分布表;(2)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长方形ABCD 的面积是________. 这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_______________;
(3)研究所认为,应对消费150元以上的学生提出勤俭节约的建议.试估计应对该校1000 名学生中约多少名学生提出这项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不满意 不满意 较满意
很满意
19、如下图(1)是我市某中学为地震灾区小伙伴“献爱心”自愿捐款情况制成的条形图,图(2)是该中学学生人数比例分布图,该校共有学生1450人,
(1)八年级学生共捐款多少元?
(2)该校学生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20、某果农承包了一片果林,为了了解整个果林的挂果情况,
果农随机抽查了部分果树的挂果数进行分析.如图是根据数据绘制的统计图 ,图中从左到右各长方形之比为5∶6∶8∶4∶2,又知挂果数大于60的 果树共有48棵.
(1)果农共抽查了多少棵果树?
(
2)在抽查的果树中挂果数在40~60之间的树有多少棵,占百分之几?
图2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