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立项申报表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2012年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申报表(自选)
申报单位:年月日
1.上报项目要审慎确定,要突出部门、行业特色,目标明确具体,措施可行得力,切实能够破解难题、推动工作,切忌笼统含糊和脱离工作实际需要,此表可另附页。
2.此表6月10日前上报组织部。
2012年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申报表(公共)
申报单位:年月日
1.上报项目要审慎确定,要突出部门、行业特色,目标明确具体,措施可行得力,切实能够破解难题、推动工作,切忌笼统含糊和脱离工作实际需要,此表可另附页。
2.此表6月10日前上报组织部。
抓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立项申请表
项目名称: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立项申请表
申报单位:XXX
责任人:XXX
项目目标:以“五化”推动基层党的组织生活创新,提高党员的先进性和组织生活活力,逐步实现“四有”要求,使党员的先进性有效达到“四提高”目标。
完成时限:2012年12月
主要措施:
1.主题化——组织生活内容主题化
设计组织生活主题,以党史、革命传统和党章教育为主要内容,提高党员党性意识和意识。
各基层党支部结合自身支部
特点和党的中心工作,在党员中广泛开展组织生活主题征集活动,提高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
2.多样化——组织生活形式多样化
拓宽组织生活途径,开展专业依托、师生共享、校内外结合等组织生活形式。
在各校区建立党建工作室、楼栋党员活动室,在学生社团、学生课外学术小组、学生志愿服务队等建立党支部、党小组,在社会实践队、校外基地实实训队等建立临时党支部。
3.课程化——组织生活载体课程化
规划组织生活课程,开设党课实体课堂和网上虚拟课堂,实现集中研究和自主研究相结合。
建设“红网课堂”网上研究课程,开设政策导读、党务实务、党性修养、人生规划、心得交流等专题栏目和研究内容。
4.信息化——组织生活平台信息化
搭建党员教育平台、党员志愿服务平台、党员互动平台,开展新媒介党组织生活创新活动,将传统的单向灌输模式向多元互动模式转换。
5.常态化——组织生活机制常态化
建立常态化的组织生活机制,使“五化”措施成为常态,实现组织生活的常态化管理和运行。
经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将推动基层党的组织生活创新,提高党员的先进性和组织生活活力,逐步实现“四有”要求,使党员的先进性有效达到“四提高”目标。
2012年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申报表(自选)
申报单位:年月日
1.上报项目要审慎确定,要突出部门、行业特色,目标明确具体,措施可行得力,切实能够破解难题、推动工作,切忌笼统含糊和脱离工作实际需要,此表可另附页。
2.此表6月10日前上报组织部。
2012年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申报表(公共)
申报单位:年月日
1.上报项目要审慎确定,要突出部门、行业特色,目标明确具体,措施可行得力,切实能够破解难题、推动工作,切忌笼统含糊和脱离工作实际需要,此表可另附页。
2.此表6月10日前上报组织部。
2012年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申报表(自选)
申报单位:年月日
备注:
1.上报项目要审慎确定,要突出部门、行业特色,目标明确具体,措施可行得力,切实能够破解难题、推动工作,切忌笼统含糊和脱离工作实际需要,此表可另附页。
2.此表6月10日前上报组织部。
2012年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申报表(公共)
申报单位:年月日
备注:
1.上报项目要审慎确定,要突出部门、行业特色,目标明确具体,措施可行得力,切实能够破解难题、推动工作,切忌笼统含糊和脱离工作实际需要,此表可另附页。
2.此表6月10日前上报组织部。
基层党建重点创新项目申报表
注:该表申报项目,主要是针对基层党建工作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拟从点上进行创新探索的党建工作项目;项目类别分为重点创新类和硬件达标类
基层党建重点创新项目申报表
注:该表申报项目,主要是针对基层党建工作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拟从点上进行创新探索的党建工作项目;项目类别分为重点创新类和硬件达标类
基层党建重点创新项目申报表
申报单位(盖章):中共桃坪乡委员会时间:年月日
进行创新探索的党建工作项目;项目类别分为重点创新类和硬件达标类。
附件一: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探索型项目申报表申报单位(盖章):时间:2012年3 月15 日项目名称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申报所属领域流动党员项目实施单位项目拟实施时限2012.3.25 —2012.12.3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劳动力在产业间项目背景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频繁,流动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
为了贯彻落实“适应新形势、探索党员管理工作新机制”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探索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使流动党员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依托流动党员服务中心,以《流动党员活动证》为纽带,推行服务承诺制,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中,用党组织的真情关怀,吸引流动党员主动办证、亮证,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新机制。
研究的主要内容一、五大服务承诺就业指导。
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政策咨询。
免费为流动党员提供人事、劳动、工商、税务等方面政策咨询服务。
权益维护。
根据诉求,协调司法等部门提供法律援助,维护流动党员合法权益。
项目社会保障。
协调用工单位为流动党员办理养老、工伤、生育、医疗等社会保障。
设计与基本思路困难帮扶。
对特困流动党员实行生活、创业、家庭困难救助。
二、主要措施1、搭建服务平台。
一是建立镇、村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站,形成服务网络。
抓好中心的规范化建设,落实阵地、人员、经费。
实行流动党员出入登记制度。
二是成立关怀理事会,为流动党员提供思想、工作、生活关怀服务,切实解决“流出党员外出之忧、流入党员居家之难”。
2、规范服务制度。
一是服务承诺制度;二是分类教育制度;三是持证管理制度。
3、拓宽服务方式。
立足主动服务、真情服务流动党员,采取三种不同方式提供服务。
一是代理服务。
服务站点都提供证照代办服务。
二是上门服务。
服务站点上门送政策、送信息、送书籍。
三是专人服务。
安排在家党员与流出党员、本地党员与流入党员开展“一联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