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技术效率与“两型”社会建设研究:以湖北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554.40 KB
- 文档页数:8
从高新区到“两型社会”的光谷经验经过20年的建设和发展,武汉·中国光谷建成了中国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并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
武汉·中国光谷已发展成为中国在光电子信息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知名品牌。
与此同时,东湖高新区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了武汉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对武汉市,乃至湖北省来说,已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
前不久,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成渝试验区之后的又一重大区域发展决策。
中国光谷在这一历史阶段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寻求自身和区域的共同发展,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刘传铁为此接受《经济》杂志独家专访。
《经济》:近两年,高新区提出二次创业的口号。
二次创业的时机是什么,挑战是什么,要实现的突破是什么?刘传铁:2006年1月,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正步入一个新的阶段,面临着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的…二次创业‟。
高新区要进一步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化重要基地的优势,努力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围绕新时期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国家高新区进入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二次创业”新阶段。
在此阶段,围绕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国家高新区面临实现“四位一体”和“五个转变”的重大使命,需要有一部分高新区率先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2006年10月,武汉东湖高新区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深圳高新区、西安高新区一起共同签署了《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动方案》,着手开展创建世界一流园区的试点相关工作。
浅析两型社会建设的意义和方案湘潭大商学院2010级审计学2班 2010131814【摘要】广义地说,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
关键词: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方案一、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一)“两型社会”建设是我国全面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首先,从人类社会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进程看,建设“两型社会”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最新认识成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产物。
其次,从环境问题背后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根源来看,建设“两型社会”是全面解决环境问题的整体性方法。
环境问题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多因素、非线性的复杂问题,是自然的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和技术问题,是文化观念问题。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我们全面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综合平台,又是从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等多角度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
(二)“两型社会”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平台“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
要妥善处理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和“需要什么样的环保、怎样环保”这两大问题,促进环境与经济的高度融合,实现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两型社会”由人民共建,为人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