钞票上的民族文化
- 格式:pptx
- 大小:4.04 MB
- 文档页数:14
外国消息二则精彩开篇词“请将我的财产变做基金,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前一年度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
”这是诺贝尔生前立下的遗嘱,这位为世界贡献一生的伟大科学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鼓励着一代一代的科学家不断前行。
而钞票呢?我们每天都在用,它也在不断改进,那它的改进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影响呢?接下来我们就要来学习两则消息,了解它们的始末。
学习目标1.了解消息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消息的能力。
2.学习诺贝尔为科学艰难而又执着追求的精神以及诺贝尔奖本身的人文精神。
3.了解欧盟各国的货币,用心体会凝聚在货币中的文化和民族精神。
4. 研读课文,仔细体会欧盟各国告别本国货币的心情。
5.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895年11月27日,诺贝尔立下遗嘱,诺贝尔奖产生。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去世,1897年,诺贝尔的遗嘱公布,诺贝尔基金在1900年创立,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奖项评审团建立,1901年12月10日下午四点半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经过了种种质疑和争论,经过了各方的不懈努力,诺贝尔的遗愿终于实现了。
诺贝尔奖在科学界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它对激励世人探索科学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温1901年诺贝尔奖的首次颁发,深深体会它的精神吧!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请给下面的词语注音。
颁.发 (bān) 仲.裁 (zhòng) 遗嘱.( zhǔ)霍.夫(huò)渗.透(shèn)拨.款(bō)2.解释下面的词语。
拨款:指政府或上级拨给款项。
遗嘱:一个人说明他死后如何处理其动产和不动产的书面文件。
建树:表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或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
卓有成效:卓:卓越,高超。
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仲裁:公认的第三者在争端两方间进行裁定公断。
3.知识链接(1)诺贝尔诺贝尔,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年12月10日逝世。
的人民币文化——第五套人民币图案知识一、简介:第五套人民币共有1元、5元、10元、202150元、100元6种面额,其中1元有纸币、硬币2种。
第五套人民币根据市场流通需要,增加了2021额,取消了2元面额,使面额结构更加合理。
第五套人民币继承了印制技术的传统经验,借鉴了国外钞票设计的先进技术,在防伪性能和适应货币处理现代化方面有了较大提高。
各面额货币正面均采用主席建国初期的头像,底衬采用了着名花卉图案,反面主景图案通过选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充分表现了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弘扬了伟大的民族文化。
2021年8月31日起,人民银行发行2021年版第五套人民币,主图案与1999版保持一致,但变光数字、面额水印位置调整,增加凹印手感线、防复印标记、反面面额数字加后缀“ YUAN 〞等。
第五套人民币共6种面额:100元、50元、202110元、5元、1元。
第五套人民币根据市场流通中低面额主币实际起大量承当找零角色的状况,增加了2021额,取消了2元面额,使面额结构更加合理。
第五套人民币采取“一次公布,分次发行〞的方式。
1999年10月1日,首先发行了100元纸币;2021年10月16日发行了2021币、1元和1角硬币;2021年9月1日,发行了50元、10元纸币;2021年11月18日,发行了5元纸币、5角硬币;2021年7月30日,发行了1元纸币。
为提高第五套人民币的印刷工艺和防伪技术水平,经批准,人民银行于2021年8月31日发行了第五套人民币2021年版100元、50元、202110元、5元纸币和不锈钢材质1角硬币。
第五套人民币1角硬币材质由铝合金改为不锈钢,色泽为钢白色。
正面为“人民银行〞、“1角〞和汉语拼音字母“YIJIAO〞及年号。
二、特点在原材料工艺方面做了改良,提高了纸张的综合质量和防伪性。
固定水印立体感强、形象逼真。
磁性微文字平安线、彩色纤维、无色荧光纤维等在纸张中有机运用,并且采用了电脑辅助设计手工雕刻、电子雕刻和晒版腐蚀相结合的综合制版技术。
钞票上的故事——民族英雄民族英雄是为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民族尊严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
有些国家将本国的民族英雄搬上钞票来纪念他们的壮举,编者选择了一些可歌可泣的主人公介绍给读者。
1、屡胜日军的朝鲜英雄——李舜臣韩元1973年版的韩元上的人物酷似我国明朝的文臣形象,这位身着文官官服、一脸正气的大臣却是朝鲜海军将领,抗日民族英雄李舜臣(1545-1598)。
李舜臣在国家危难之时,承命于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要职,积极操练水军,构筑防御阵地,并创建了铁甲战舰“龟船”,钞票中间的背景图案就是“龟船”的造型。
1592年朝鲜发生“壬辰倭乱”,在明兵出援下,爆发了壬辰卫国战争,在陆军屡战屡败的情况下,李舜臣部在玉浦和闲山岛等海战中利用“龟船”的威力连战皆捷,在釜山海战中击沉日军海军将领九鬼加隆的敌船百余艘,粉碎了日军水陆并进计划,使日海军不敢再战。
因日本施反间计使其下狱,复出后因身先士卒而阵亡。
2、31岁阵亡的智利民族英雄——普拉特智利比索智利海军指挥官,智利独立后的民族英雄奥古斯汀·阿图罗·普拉特·查孔(1848—1879)的肖像多次出现智利在各版纸币上,这张钞票是2010年发行的10000比索,深邃的目光投射出普拉特始终在为智利的国家利益而战斗的精神,诠释了普拉特坚毅不屈的性格;中间背景为智利的国花——风铃草的花瓣图案。
06年智利的海军护卫舰被命名为“普拉特舰长”号,智利的第一个南极科考站也被命名为“普拉特少校站”。
普拉特10岁就进入海军学校,1861年以最优的成绩毕业,在帕普多之战和阿卜萄之战中都有出色的表现,在与实力悬殊的秘鲁海军主力战舰的激战中阵亡,但普拉特慷慨激昂的战前演说振奋了智利军人的士气,他的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鼓舞智利赢得了对秘鲁—玻利维亚联盟的胜利。
3、与亚历山大大帝并论的阿尔巴尼亚英雄——斯坎德培阿尔巴尼亚列克2007年版的阿尔巴尼亚列克选择了阿尔巴尼亚的民族英雄乔治·卡斯特里奥蒂·斯坎德培(1405年—1468年)为主景人物,斯坎德培生于拜占庭帝国贵族家庭,其父被迫臣服奥斯曼帝国,改信伊斯兰教。
【导语】诺贝尔奖,是以瑞典的化学家、硝化⽢油炸药的发明⼈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 (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在1900年创⽴的,于1901年⾸次颁发。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理学或医学、⽂学及和平五个奖项,以基⾦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类做出重⼤贡献的⼈,于1901年⾸次颁发。
⽆忧考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阅读。
1.部编版⼋年级上册语⽂第⼆课《⾸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则外国消息的内容,进⼀步掌握消息的⽂体特点。
2.体会⼆则消息迥异的语⾔风格。
3.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过程与⽅法通过默读、品味、⽐较等多种⽅法,把握⼆则消息的主要内容和消息⽂体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类精英对⼈类历史发展所做出的巨⼤贡献,激发对民族⽂化的热爱。
1.把握⾸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内容,进⼀步掌握消息⽂体特点。
2.了解伦琴等⼈所做出的巨⼤贡献,体会诺贝尔宽⼴的胸怀。
⼀、导⼊新课 2015年,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理学或医学奖。
什么是诺贝尔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谁?这节课,让我们⼀起学习《⾸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教学新课 ⽬标导学⼀:默读课⽂,整体感知 提问1:默读课⽂,把握消息的时间、地点、⼈物和事件。
明确:时间:1901年12⽉10⽇;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会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事件:⾸次颁发诺贝尔奖。
提问2:根据消息⽂体特点,勾画出标题和导语并明确主体,思考:导语讲了哪些内容?主体部分讲了哪些内容? 明确:导语部分讲了⾸届诺贝尔奖颁发和诺贝尔的遗嘱。
主体部分讲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贡献,诺贝尔奖颁发的机构、时间及地点,诺贝尔奖的奖⾦来源及评议权等消息背景。
提问3:你认为这则消息的背景部分可以删去吗? 明确:不可以。
背景部分交代了诺贝尔奖资⾦的来源以及诺贝尔奖评议权归属,可以显⽰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熟悉消息的要素及结构。
2.学习准确、严密的语言。
3.了解诺贝尔奖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重点1.熟悉消息的要素及结构,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准确、严密的语言。
难点理清消息的要素和结构。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精品课件】展示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屠呦呦的图片,导入新课。
诺贝尔奖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具挑战性,最具权威性,最具影响力的奖项。
它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有志向、有理想、愿为人类进步做贡献的工作者们向着人类陌生的领域大胆探索研究,开拓创新。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
屠呦呦成为首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今天,我们通过一则消息去了解诺贝尔奖。
二、整体感知(一)背景资料。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者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创立的。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学六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1901年首次颁发。
(二)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写对字形。
挪.威(nuó)颁.发(bān)遗嘱.(zhǔ)霍.夫(huò)颇.有建树(pō)仲裁..(zhòng cái )巨额.(é)2.播放【课文朗读】,认真听读课文,结合消息的知识,思考:这则消息结构的各组成部分是什么?请分别找出来。
参考导语(第1段):交代了消息的时间(1901年12月10日)、主要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和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主体(第2-3段):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明确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地点。
背景与结语(第4段):交代新闻背景——诺贝尔奖设置的缘由及颁奖奖金的来源等,交代评议权归属。
三、局部探究(一)再读课文,研读,质疑,合作探究。
激趣导入:新闻最重要的一个效应就是可以公开传播,对公众的认知产生影响。
对于毫无了解的领域,公众倾向于直接接受主动提供的情报,这是很强悍的一点;而就算是对于有了解的领域,不断的同一内容重复经过一定时间也会产生很明显的认知影响。
既然新闻有这样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新闻的写作吧。
学习要点:一、重点1. 回顾消息的知识和特点。
2. 掌握消息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3.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消息写作。
二、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消息写作。
技巧突破:一、回顾消息的知识和特点。
1. 什么是消息?消息(即狭义新闻)就是用简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2. 消息有什么特点?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简洁性)3. 消息的要素有哪些?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4. 消息的结构有哪几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二、掌握消息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1. 拟写标题①标题一般是由人物和事件两个要素组成。
②标题的语言要准确、简洁、生动。
例如: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别了,钞票上的民族文化写作演练:根据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
英国苏格兰独立公投结果19号晨揭晓,反对独立阵营赢得公投,苏格兰独立被否决,苏格兰将继续作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一部分。
明确:公投结果出炉苏格兰继续留在英国2. 拟写导语①导语内容一般由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四个要素组成,概述消息的主要事实。
②导语的语言要简洁、准确。
例如: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再见啦,卡拉瓦乔。
2外国消息二则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遗嘱.(hǔ)hòng(仲)裁拨.款(bō)钞.票(chāo)颁.发(bān)巨é(额)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A.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竖。
B.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
C.在欧州各地,3亿人正在与他们日常生活中密切相关的一部分告别。
D.对民族自尊心的唯一安蔚将是欧元的硬币。
(解析:A项中“竖”应为“树”;C项中“州”应为“洲”;D项中“蔚”应为“慰”。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D)(1)青蒿素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屠呦呦这一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________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
(2)“十三五”规划五大理念之一是创新,即不断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的创新,让创新________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3)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进而涵养和凝聚共图民族振兴的伟大精神力量,这是________优秀传统文化的本意所在。
A.挽救贯串传扬B.拯救贯串传扬C.拯救贯穿弘扬D.挽救贯穿弘扬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C.作家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D.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创建,使得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解析:A项两面对一面,应在“养成”前面加上“能否”;B项“加快”与“质量”搭配不当,删去“和质量”;D项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得”。
)5.请给下面一则消息拟写标题。
(不超过20个字)2016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在斯德哥尔摩举行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2月10日电(记者付一鸣)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经济学奖颁奖仪式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缺席颁奖仪式。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下面选项中对文学常识的阐述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消息的结构必须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这五个部分组成,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概括性)是它的基本特征。
B.新闻特写是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C.新闻六要素指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它与记叙文的六要素完全相同,因此,新闻属于记叙文的一种。
D.《一着惊海天》这篇消息报道了我国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一新闻事件。
2.下列关于新闻特写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新闻特写是截取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在特定场合中的“片段”“剖面”或者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B.新闻按照体裁主要可以分为消息,新闻特写,通讯等,有时可以根据文章主要的表达方式进行判断,比如《“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全篇以记叙为主,则归入特写类新闻。
C.新闻特写和消息比通讯更强调时效性。
D.新闻特写与通讯都更多地借用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诺贝尔奖主要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首届诺贝尔奖是1901年颁发的。
C.《“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主要介绍的是中国10米跳水冠军郭晶晶在印度新德里获得冠军的精彩瞬间。
D.《一着惊海天》是一篇通讯,主要报道的是我国核潜艇首次成功潜入深海的情况。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消息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