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生物奥赛辅导材料.doc
- 格式:doc
- 大小:373.53 KB
- 文档页数:24
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第一章生物学的学习策略和解题技巧一、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是学习生物的重要目标之一,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又是学习、研究生物学的有力武器,有了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就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到生物学知识。
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树立生命物质性、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的整体性、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等观点。
1.生命物质性观点生物是由物质组成,一切生命活动都有其物质基础。
从万物之灵的人类到单细胞的细菌,以及无细胞结构的病毒等,所有生物都是由碳、氢、氧、氮、硫、磷、钙、铁、铜等几十种化学元素组成的,并且这几十种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是可以找到的。
生物体能够完成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而一切生命活动都是通过一定的生命物质来实现的,如果没有生命物质也就没有生命活动。
2.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例如叶的表皮是无色透明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向外一面的细胞壁上有透明而不易透水的角质层。
表皮的这种结构的存在,就既利于阳光透过,又能防止叶内水分过多地散失,还能保护叶内部不受外来的伤害;而阳光透入,防止水分散失,保护叶内组织,又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这就是表皮。
3.生物的整体性观点系统论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这一思想也完全适合生物领域。
不论是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还是个体水平,甚至包括种群水平和群落水平,都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
例如,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质体、液泡等细胞器都有其特有的功能,但是只有在它们组成一个整体——细胞的时候才能完成新陈代谢的功能,如果离开了细胞的整体,单独的一个细胞器是无法完成它的功能的。
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生物的诸多生命活动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有的甚至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生命活动。
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第一章生物学的学习策略和解题技巧一、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是学习生物的重要目标之一,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又是学习、研究生物学的有力武器,有了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就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到生物学知识。
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树立生命物质性、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的整体性、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等观点。
1.生命物质性观点生物是由物质组成,一切生命活动都有其物质基础。
从万物之灵的人类到单细胞的细菌,以及无细胞结构的病毒等,所有生物都是由碳、氢、氧、氮、硫、磷、钙、铁、铜等几十种化学元素组成的,并且这几十种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是可以找到的。
生物体能够完成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而一切生命活动都是通过一定的生命物质来实现的,如果没有生命物质也就没有生命活动。
2.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例如叶的表皮是无色透明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向外一面的细胞壁上有透明而不易透水的角质层。
表皮的这种结构的存在,就既利于阳光透过,又能防止叶内水分过多地散失,还能保护叶内部不受外来的伤害;而阳光透入,防止水分散失,保护叶内组织,又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这就是表皮。
3.生物的整体性观点系统论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这一思想也完全适合生物领域。
不论是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还是个体水平,甚至包括种群水平和群落水平,都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
例如,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质体、液泡等细胞器都有其特有的功能,但是只有在它们组成一个整体——细胞的时候才能完成新陈代谢的功能,如果离开了细胞的整体,单独的一个细胞器是无法完成它的功能的。
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生物的诸多生命活动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有的甚至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生命活动。
人教版初二生物上册奥数竞赛辅导资料(新、全)介绍本文档为人教版初二生物上册的奥数竞赛辅导资料,旨在帮助学生备考竞赛,提高他们在生物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内容概要本资料包含以下内容:1. 生物基本概念:对生物学中的基本概念进行解释和说明,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
2. 生物分类与进化:介绍生物的分类方法和进化原理,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过程。
3. 细胞与组织:解析细胞结构与功能,探索组织的构成和特点,培养学生对细胞和组织的认知能力。
4. 物质的运输与利用:讲解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运输和利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生物体的代谢机制。
5. 生态系统:介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使用建议以下是使用本资料的建议:1. 阅读顺序:按照教材上册的顺序进行研究和复,逐步提高对生物概念和知识的理解。
2. 反复巩固:阅读完某一章节后,可以通过做练题或进行小组讨论的方式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3. 疑点解答: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可以查找相关资料或向老师请教,弄清楚疑点。
4. 提升应用能力: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注重与实际生活和实验相结合,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注意事项请注意以下事项:1. 遵循学校和教师的教学安排,合理安排复和练时间。
2. 切勿盲目追求竞赛成绩,要注重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 研究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要灰心,要善于思考和寻求帮助。
4. 本资料仅作为奥数竞赛辅导资料,不代表正式的教材内容,建议配合教材使用。
祝愿每位学生在生物学上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加油!。
生物奥赛辅导材料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一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及化合物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含量占生物体总质量的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称大量元素,如C、H、O、N、P、S、K、Ca、Mg等。
生物生活所必需,然而需要量却专门少的一些元素,称微量元素,如Fe、Mn、Zn、Cu、B、Mo等。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糖类1.生物学功能参与细胞组成,是生命活动的要紧能源物质。
2.组成元素及种类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分单糖、寡糖、多糖三类。
单糖是不能水解的最简单的糖类,其分类中只含有一个多羟基醛或一个多羟基酮,如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
葡萄糖和果糖差不多上含6个碳原子的己糖,分子式差不多上C6H12O6,但结构式不同,在化学上叫做同分异构体。
核糖(C5H10O5)和脱氧核糖(C5H10O4)差不多上含有5个碳原子的戊糖,两者差不多上构成生物遗传物质(DNA或RNA)的重要组成成分。
寡糖(低聚糖)是由少数几个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得的糖。
常见的是含有2个单糖单位的双糖,如植物细胞内的蔗糖、麦芽糖,动物细胞内的乳糖,存在于藻类细菌、真菌和某些昆虫细胞内的海藻糖等。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缩聚而成链状大分子,与单糖、双糖不同,一样不溶于水,从而构成贮藏形式的糖,如高等植物细胞内的淀粉,高等动物细胞内的糖元。
纤维素是植物中最普遍的结构多糖。
(二)蛋白质1.生物学功能催化、运输、免疫、调剂作用,结构和机械支持作用、收缩功能。
2.组成元素和差不多组成单位蛋白质要紧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多数还含有S。
差不多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除甘氨酸外,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都具有不对称碳原子,都有L—型与D一型之分,为区别两种构型,通过与甘油醛的构型相比较,人为地规定一种为L型,另种为D一型。
当书写时—NH2写在左边为L型,-NH2在右为D型。
已知天然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都属L型。
氨基酸与氨基酸之间能够发生缩合反应,形成的键为肽键。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资料:第七章生物系统学[考点解读]生物系统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本章包括无脊椎动物、脊索动物和植物的形态、结构功能等一系列的知识。
根据IB0 考纲细目和近年来试题的要求,以下从知识条目和能力要求两方面定出了具体目标。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一、原生动物(约3万种)1、主要特征(1)体形微小,原生动物大小一般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一般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见,也有少数比较大,如玉带虫和蓝喇叭虫,体长可达1-3cm。
(2)身体一般由单细胞构成,有些种类是群体性的,单细胞的原生动物整个身体就是一个细胞,不但具有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而且也具有一般动物所表现的各种生活机能,如消化、呼吸、排泄、感应、运动等,它和高等动物内的一个细胞不同,而是和整个高等动物相当,是一个能营独立生活的有机体。
当然,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只能出现细胞内分化,由细胞质分化出各种细胞器来完成相应的各项生命活动,如伪足、纤毛、鞭毛为运动的细胞器;胞口、胞咽为消化的细胞器等。
群体性的原生动物,一般组成群体的细胞并不分化,而是各个个体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原生动物是最低等、最原始的动物。
(3)具有3种营养方式,一是植物性营养,又称光合营养,如绿眼虫;二是动物性营养,又称吞噬营养,如变形虫,草履虫等;三是渗透营养,又称腐生营养,如疟原虫,孢子虫等。
(4)分布很广,可生存在各种自然条件下,如淡水、海水以及潮湿的土壤中,也有不少种类是寄生在植物的浆液,动物和人类的血液、淋巴液和体液中。
当遇到不良条件时,它们形成包囊,把自己同不良的外界环境隔开,等到合适的环境条件,恢复正常的生活。
2.原生动物门代表--大草履虫(图1-7-1)(1) 草履虫的形状很像倒放的草鞋,体表长满了纵行排列的纤毛,全身的纤毛有节奏地摆动,使虫体螺旋形地旋转前进。
(2)体表被一层表膜,这层表膜结构复杂,由典型的细胞膜、表膜泡和纤维层构成,其内的细胞质分化为内质和外质,外质紧贴表膜,为一透明薄层,里面布满了垂直于表膜排列的刺丝泡,内质是颗粒性的,能够流动并不断地在虫体内作循环运动。
第十讲生态及动物行为一、竞赛中涉及的问题根据近年我国参赛选手介绍的情况来看,生态学及动物行为学所占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然而我国选手们恰恰在这方面比较薄弱。
这主要与现行的中学教材有关。
在本讲中,我们力求根据国际IBO竞赛纲要的具体要求,适当扩展同学们的知识面,增加一些信息量。
生态学与动物行为学的内容非常多,眼于篇幅,只能对一些重点内容进行讨论。
(一)生态因素及其对生物的影响生物有机体周围所有一切无机和有机的因子称为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影响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和分布等。
诸多生态因素分别属于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两类。
1.非生物因子(1)太阳能它是一切生命的最基本能源。
作为生态因素它包括能量、光质(波长或色)、光强度、光照长度等方面。
①光和植物:光照强度对植物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
按照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植物分为阳生植物、阴生植物和耐阴植物三种生态类型。
阳生植物要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生长;阴生植物喜在潮湿、背阴的地方生长;耐阴植物介于两类之间,既能在阳地生长,也能在较阴地带生长。
日照长度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开花。
按照对日照时间的要求,植物分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和中间型植物四类。
中日照植物在昼夜长短几乎相等的条件下才能开花,在甘蔗的某些品种中存在这种现象。
中间型植物受日照时间影响较小,不同日照都能开花,如番茄、黄瓜、刀豆、蒲公英等。
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的作用也不同。
如蓝紫光能抑制植物伸长,使植物矮化,促进花青素等色素的形成,也能控制和促进细胞分化。
另外,红光能促使茎的生长、植物开花和种子萌发;蓝光激活同化二氧化碳的酶类。
②光和动物由于动物是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的,因此,直接影响植物分布的光也影响着动物的分布。
光对动物的热能代谢、生殖发育、生活周期、体表颜色、行为方式、地理分布等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如光影响变温动物的活动,因为变温动物要依靠光照升高体温;光能促进动物生殖腺发育,如鸟类延长日照时间,能提高产卵量;紫外线能杀灭动物体表的微生物;光照的长短能影响鱼类徊游和鸟类的迁徙;光也跟动物的体色有关系,一般背光面色淡而朝光面色深。
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第一章生物学的学习策略和解题技巧一、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是学习生物的重要目标之一,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又是学习、研究生物学的有力武器,有了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就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到生物学知识。
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树立生命物质性、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的整体性、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等观点。
1.生命物质性观点生物是由物质组成,一切生命活动都有其物质基础。
从万物之灵的人类到单细胞的细菌,以及无细胞结构的病毒等,所有生物都是由碳、氢、氧、氮、硫、磷、钙、铁、铜等几十种化学元素组成的,并且这几十种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是可以找到的。
生物体能够完成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而一切生命活动都是通过一定的生命物质来实现的,如果没有生命物质也就没有生命活动。
2.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例如叶的表皮是无色透明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向外一面的细胞壁上有透明而不易透水的角质层。
表皮的这种结构的存在,就既利于阳光透过,又能防止叶内水分过多地散失,还能保护叶内部不受外来的伤害;而阳光透入,防止水分散失,保护叶内组织,又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这就是表皮。
3.生物的整体性观点系统论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这一思想也完全适合生物领域。
不论是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还是个体水平,甚至包括种群水平和群落水平,都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
例如,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质体、液泡等细胞器都有其特有的功能,但是只有在它们组成一个整体——细胞的时候才能完成新陈代谢的功能,如果离开了细胞的整体,单独的一个细胞器是无法完成它的功能的。
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生物的诸多生命活动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有的甚至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生命活动。
生化(14+16+35+18+43+25+31+33=215)2000年单选题1. 促进机体产热效应最强的激素是:A.肾上腺素B.甲状腺素C.皮质醇D.胰岛素答( )2. 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一组激素是:A.生长素、肾上腺素、甲状腺素B.生长素、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甲状旁腺素C.生长素、甲状腺素、性激素、胰岛素D.生长抑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答( )8. 血液运输氧的化合物含有的元素主要是:A.C、H、0、N、FeB.C、H、0、Ca、FeC.C、0、B、Ca、FeD.C、H、N、Ca、Cu 答( )10. 营养物质中,体外燃烧和体内氧化产热量相等而耗氧量较小的是: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脂肪和蛋白质答( )39. 下列能参与DNA合成的原料是:A.dGTP B.ATP C.TTP D.dUTP 答( )40. 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调整pH值至2.0,保存于37℃的水浴锅内。
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B.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C.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D.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答( )41. 凝血过程需要多种要素参与,下列与凝血无关的是A.纤维蛋白原B.白细胞C.血小板D.维生素K 答( )47. 控制合成核糖体RNA的模板DNA存在于细胞中的A.核仁上B.染色体上C.线粒体内D.叶绿体内答( )51. 你如果发怒,哪种激素分泌量会加强A.甲状腺素B.胰岛素C.肾上腺素D.雄激素答( )53. 造成苯酮尿症是由于缺少由基因控制的:A.一种激素B.一种酶C.肝细胞D.智力低下答( )8. 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制造食物的场所是,产生能量的场所是,控制细胞内外交流的场所是。
2019年单选题16.在提取叶绿素时,加入少量碳酸钙的目的是_。
答()A. 增加叶绿素的溶解度 B.破坏膜系统,使叶绿素被充分提取C.防止叶绿素在提取时受到破坏 D.防止叶绿素与其它物质结合39.从某种病毒中提取出核酸,经测定,其碱基的组成中A与T含量相等,C与G的含量相等。
第四章无脊椎动物二、典型例题例1 乌贼的卵裂方式属于哪一种?A 完全均等卵裂B 完全不均等卵裂C 表面卵裂D 盘裂分析这是涉及到卵的种类和卵裂方式的问题。
根据卵黄在卵内含量的多少和分布的不同,动物卵可以分成均黄卵和多黄卵。
多黄卵又分端黄卵和中黄卵两类。
乌贼的卵属于强端黄卵(动、植物极有明显的界限),因此它的分裂只限于胚盘处,卵黄一般不分裂,叫盘状分裂。
【参考答案】D。
例2 下列哪部分是由中胚层分化形成的A 肝B 肌肉C 呼吸道上皮D 神经分析三个胚层分别分化为动物不同组织和器官。
①内胚层分化为消化管、呼吸道上皮、肺、肝、胰等部分;②中胚层分化为肌肉、骨骼、循环系统、生殖和排泄大部分;③外胚层分化为皮肤及其衍生物、神经组织。
【参考答案】B。
例3 扁形动物同腔肠动物的共同点是A 体壁由两胚层构成B 体壁由三胚层构成C 无体腔D 辐射对称E 有体腔分析题目中涉及的特征分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腔肠动物具有而扁形动物没有的,如A、D;第二种扁形动物具有而腔肠动物没有的特征,如B;第三种情况是扁形动物与腔肠动物都具有的特征,如C;第四种情况是两个动物门都没有的特征,这是题目中的干扰因素,一定要注意区分。
【参考答案】C。
例4 试述蛔虫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分析蛔虫的特征有反映线形动物门的方面,也有适应寄生生活的方面。
而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包括了对宿主生活的适应,也包括了对宿主的影响。
蛔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参考答案】(1)体表具有角质层,可保护身体不被人体消化液侵蚀。
(2)感觉迟钝,没有运动器官。
(3)消化器官结构简单,吸食人体半消化的食物。
(4)一般进行厌氧呼吸。
(5)生殖系统发达,生殖力强。
例5 蚯蚓的肾管排列方式不正确的是A 体腔→肾管→体表B 体腔→肾管→肠内C 体表→肠内→肾管D 体腔→体表→肾管分析蚯蚓的肾管为后肾管,后肾管为体腔导管,一端开口于体腔的漏斗,称为肾口,肾口与细肾管相连;经排泄管与体壁肾孔相连。
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第一章生物学的学习策略和解题技巧一、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是学习生物的重要目标之一,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又是学习、研究生物学的有力武器,有了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就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到生物学知识。
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树立生命物质性、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的整体性、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等观点。
1.生命物质性观点生物是由物质组成,一切生命活动都有其物质基础。
从万物之灵的人类到单细胞的细菌,以及无细胞结构的病毒等,所有生物都是由碳、氢、氧、氮、硫、磷、钙、铁、铜等几十种化学元素组成的,并且这几十种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是可以找到的。
生物体能够完成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而一切生命活动都是通过一定的生命物质来实现的,如果没有生命物质也就没有生命活动。
2.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例如叶的表皮是无色透明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向外一面的细胞壁上有透明而不易透水的角质层。
表皮的这种结构的存在,就既利于阳光透过,又能防止叶内水分过多地散失,还能保护叶内部不受外来的伤害;而阳光透入,防止水分散失,保护叶内组织,又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这就是表皮。
3.生物的整体性观点系统论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这一思想也完全适合生物领域。
不论是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还是个体水平,甚至包括种群水平和群落水平,都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
例如,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质体、液泡等细胞器都有其特有的功能,但是只有在它们组成一个整体——细胞的时候才能完成新陈代谢的功能,如果离开了细胞的整体,单独的一个细胞器是无法完成它的功能的。
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生物的诸多生命活动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有的甚至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生命活动。
生物奥赛辅导材料第一部分简要归纳一、植物学部分1、高等植物具有世代交替,孢子体减数分裂产生孢子,孢子形成配子体,配子体产生配子(精子和卵)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合子(受精卵)发育成孢子体。
2、吃的海带是孢子体,苔藓植物的配子体独立生活(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都是孢子体发达。
3、裸子植物的胚乳是雌配子体(n),被子植物胚乳是多倍体(多为3n)4、导管只在被子植物体内出现,在蕨类和裸子植物体是管胞。
5、筛管只在被子植物内有,在蕨类和裸子植物中是筛胞。
6、在种子植物体内的(导管、管胞)和(纤维、石细胞)是成熟后死去,但具有功能的组织。
7、在种子植物体内的(筛管、筛胞)是成熟后细胞核消失,但仍是生活的细胞。
8、药用冬虫夏草是(子囊菌孢子侵入昆虫幼虫体内,形成菌核)而形成的。
9、在蕨类植物生活史中出现异孢现象的是(卷柏)植物。
这一现象的出现,在系统发育上对(种子)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10、水绵的生活史中只有核相交替,没有世代交替。
11、根的初生木质部为外始式发育,初生韧皮部也是,茎的初生韧皮部也是外始式,但茎的初生木质部是内始式12、花程式13、买麻藤科植物是没有颈卵器的颈卵器植物,茎内次生木质部有导管,是裸子植物中最进化的性状14、部分科的典型特征(以前发过的资料)15、营养器官的变态类型及代表植物二、植物生理学部分1、暗反应也是需要光的,因为有些酶没有光不能产生,如: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在没有光的情况下是不能产生的。
2、光合作用产生A TP有环式和非环式,非环式通过光系统Ⅱ到光系统Ⅰ,势能下降的过程产生A TP。
环式在光系统Ⅰ用还原辅酶剩余的能量来形成A TP。
3、红降现象也称增益效应和Emerson(爱默生)效应,证明有两个光系统。
4、水总是从水势高的区域向水势低的区域移动。
5、硝酸还原酶是诱导酶,只有在硝酸盐存在的情况下才大量的出现。
6、固氮酶除了有固氮作用外,还有放氢的作用,可使乙炔变成乙烯。
7、光呼吸是在下列哪些细胞器中进行的:ADE。
A、过氧化物体B、乙醛酸体C、高尔基体D、叶绿体E、线粒体8、自叶绿体中输送出来,大量用于蔗糖合成的光合中间产物是:DA、果糖B、葡萄糖—6—磷酸C、果糖1,6-二磷酸D、磷酸二羟丙酮9、西瓜和西红柿成熟后,其种子并不在有充分水分的果实中萌发,这是因为果实中:A、PH不合适B、有抑制剂存在C、溶质浓度太大D、胚没有成熟10、豆科植物根瘤中的豆血红蛋白的作用是:C A、与N2结合B、传递电子C、与氧结合D、使N2还原11、叶绿体中的DNA不含有AB A、组蛋白B、5-甲基胞嘧啶C、基因D、启动子三、无脊椎动物学部分1、水螅只有两个胚层,没有中胚层,没有体腔2、涡虫(扁形动物)有了中胚层,但没有体腔3、蛔虫(线虫动物)体腔称为原生体腔或假体腔4、环毛蚓(环节动物)体腔称为次生体腔或真体腔5、昆虫(节肢动物)是混合体腔。
6、马氏管起渗透调节和排泄作用,主要的排泄物是尿酸,直肠腺有重吸收水盐作用。
7、雌蛾的性信息素是由其腹部第8~9节节间膜上的腺体分泌的;蜂王信息素是由其上颚腺分泌的。
8、鳞翅目蛾类性信息素多为易挥发的脂肪族化合物;藻类信息素为C11碳氢化合物。
9、昆虫的信息素往往有一个双键,它是由△11去饱和酶催化的,该酶是至今发现的信息素唯一合成酶。
它能使饱和的脂肪酸链变成不饱和的,产生双键,然后在氧化、还原酶的作用下生成信息素。
10、蜂媒花多为黄色或蓝色。
蝶媒花多有鲜艳的红色或粉红色;蛾媒花多为白色或暗色;甲虫和蝇媒花多为白色或暗淡较原始的花11、蝶媒花氨基酸的含量要高于蜂媒花12、草履虫是典型的单细胞动物,其生殖有无性和有性两种方式。
草履虫有大小两个细胞核,在结合生殖过程中要经过减数分裂和消失等现象,最后形成的新个体中仍恢复到大小两个细胞核。
要结合生殖开始阶段,下列叙述哪个是正确的:BA、小核和大核都分裂两次B、小核分裂两次,大核逐渐消失C、小核消失,大核分裂两次D、小核分裂两次,大核维持不变13、间日疟原虫是我国重要的寄生虫病病原体之一,它有两个寄主:人和按蚊。
按蚊吸血将一定时期的疟原虫带入人体,并在人体内裂殖发育。
当按蚊再吸血时又将适当时期的疟原虫吸入体内,断而完成发育。
疟原虫从人体进入蚊体的时期是:DA、子孢子B、裂殖子C、合子D、配子母细胞E、配子14、海绵动物是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科学家认为它是进化上的一个侧支,称为侧生动物,因为在个体发育中有胚层逆转现象。
15、水螅纲水母和钵水母纲水母皆呈圆盘状,营飘浮生活但水螅纲水母下伞面周缘有缘膜。
据此可将两者分开。
16、蛔虫的排泄系统仍是原肾型是因为肾细胞起源于外胚层。
17、乌贼在水中快速运动,其动力来自于外套膜肌肉的收缩。
18、个体发育(卵裂类型及典型生物;变态发育类型及生物)四、脊椎动物学部分1、关于脊索动物的起源假说,加斯坦和贝利尔认为脊索动物和棘皮动物的共同祖先类似于半索动物的羽鳃类。
进化过程是从原始后口动物进化到原始无头类,棘皮动物和半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
2、海鞘的逆行变态三大变化:A、幼体是自由的,成体变成固着的,然后尾部的脊索消失;B、背神经管变成实心的背神经节;C、鳃裂数由少变多。
3、在脊索动物中只有海鞘和圆口动物中的盲鳗是雌雄同体的,(但都异体受精)4、海鞘是开放式的血液循环。
5、骨质的结构是中胚层产生的,角质的结构都是外胚层产生的。
表皮衍生物(外胚层):(1)外骨骼(角质):角质鳞甲、毛,蹄、指甲、爪6、皮肤衍生物(2)腺体:汗腺、皮脂腺、乳腺、气味腺等真皮衍生物(中胚层):骨质鳞(硬、圆、栉)、骨质鳍条(皮质和鳞质、哺乳类骨板、实角(鹿角)楯鳞:由表皮和真皮层共同形成,与牙齿同源。
代表:鲨鱼。
7、文昌鱼的表皮是单层的,但是到了脊椎动物表皮就是多层的。
8、椎体类型:双凹型(鱼);后凹型(两栖类);前凹型(爬行类);双平型(哺乳类);马鞍型(鸟类)9、颌弓与脑颅相接的类型:(1)两接型:低等软骨鱼、总鳍鱼、古代棘鱼类(2)舌接型:软骨鱼中的板鳃类、所有的棘鳍鱼类(3)自接型:肺鱼、陆生脊椎动物(4)颅接型:仅哺乳类10、奔跑型的动物没有锁骨,只有肩胛骨一块,马和猎豹都是没有锁骨的,所以跑得快,使用前肢较多的攀缘动物锁骨发达。
11、牙齿进化趋势:多出→再出,量多→少而恒定,同型→异型,侧生、端生→槽生12、水生动物无唾液腺,哺乳类唾液腺含消化酶,其他动物的唾液腺仅湿润食物。
13、最原始的反刍类的骆驼有三个胃而不是四个胃。
14、小肠、十二指肠在鱼类有,圆口类没有。
在鸟类出现了肠和回肠。
盲肠在爬行类出现,结肠在哺乳类出现。
15、鳄鱼和哺乳类具有完整的次生腭。
两栖类开始有声带。
鸟类鸣管外有特殊的鸣肌。
16、海鞘中的血液开管式循环,血液定期改变方向,同一条血管轮流充当动脉和静脉,这在脊椎动物中是唯一的。
17、软骨鱼类动脉圆锥常具瓣膜,硬骨鱼类动脉球代替了动脉圆锥,不能主动收缩,不具瓣膜。
18、钱鱼类具H型主静脉系统,两栖类具Y型大静脉系统和肺静脉出现。
爬行类、鸟类、哺乳类肾门静脉退化消失。
19、软骨鱼的生殖方式:卵生(虎头鲨),卵胎生(棘鲨),假胎生(星鲨)20、鱼类(古脑皮);肺鱼和两栖类(原脑皮);爬行类开始出现亲脑皮,原脑皮为海马。
胼胝体为哺乳动物特有。
21、脑神经在无羊膜类是10对,羊膜类12对。
22、水生动物嗅觉发达,两栖类出现内鼻孔,爬行类以上出现鼻甲骨。
鸟类嗅觉不发达,四足类的犁鼻器。
鸟类舌前部角质化无味蕾。
五、动物行为学部分1、动性是指动物在一定的外界刺激下所作随机的、不定向的活动。
运动的结果总是趋于有利的刺激而避开不利的刺激源。
2、趋性是定向的运动。
3、横定向与趋性比较接近,它总与刺激源保持一定的角度而不是直接向着刺激源或离开刺激源。
4、攻击行为是同种个体间发生战斗和攻击。
5、贝茨拟态:无毒模仿有毒;缪勒拟态:有毒模仿有毒。
默滕斯拟态:强毒模仿弱毒。
6、黑头鸥把破蛋壳扔出巢外是因为破蛋壳会引来天敌。
7、熊蜂是地下筑巢的社会性采蜜昆虫,蜂群大小约为几百只。
8、动物占有和保卫一定空间的行为属于种内资源竞争。
六、动物生理学部分1、第二信使有cAMP、IP、Ca离子等2、输氧时给的混合气体:95%的O2和5%CO2。
3、所谓生物钟是视交叉上核和松果体4、胆碱是怎样使突触后膜去极化的?——引起突触后膜对各种小离子(正离子)通透性增加5、心肌细胞分两类细胞,一类是工作细胞:不断进行收缩、舒张(心房肌、心室肌)另外一类是特殊分化的细胞(窦房结——心肌起博点;房室结——在窦房结不工作时可从此起博;浦肯野氏纤维——传导;房室束——传导)6、肺泡的回缩力来自肺的弹力纤维和肺泡膜液体分子层表面张力7、肾髓质高渗状态的形成有赖于肾小管的逆流倍增作用。
8、蛋白质分解产物能够刺激胆囊收缩素释放9、阿托品可阻断M型胆碱能受体,箭毒可阻断N型胆碱能受体,酚妥拉明可阻断α型肾上腺素能受体,心得安可阻断β型肾上腺素能受体。
10、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和组织的PH为7.411、蜗管里面是内淋巴液,前庭阶和鼓阶里面都是外淋巴液12、血浆中没有碳酸酐酶,红细胞中有碳酸酐酶13、神经纤维冲动传导的最高频率只能小于或等于不应期的倒数14、人眼视网膜中央凹只有视锥细胞没有视杆细胞七、生物化学部分1、通过尼科尔棱镜形成平面偏振光,右旋光物质以“+”表示,左旋光“—”2、细胞表面的信号分子的受体可分为三类:离子通道偶联的受体(如烟碱型的乙酰胆碱受体);G蛋白偶联的受体(由于蛋白和GTP结合故称G蛋白,此蛋白较保守,在所有真核细胞中都相似。
由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细胞通路主要包括;cAMP信号通路和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配酶连接的受体。
另外NO也是重要的信号分子和效应分子。
3、脲酶只能催化尿素水解(称为绝对专一性)4、激素的化学本质分三类:含氮激素(蛋白质类、多肽类,氨基酸衍生物类,如胰岛素、甲状腺激素);固醇类(由胆固醇转变而成,如睾酮、雌酮类);脂肪衍生物激素(如前列腺素)八、分子生物学部分(DNA的复制、转录、翻译;基因表达与调控;基因工程等内容)1、限制性内切酶是在某一位点上切割双链DNA分子2、维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肽键)九、微生物学部分1、芽孢是抗逆必极强的休眠体,不具有繁殖功能;伴胞晶体对鳞翅目的幼虫有毒杀作用。
2、细菌的形状取决于染色体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3、流感病毒受体是红细胞和易感动物粘膜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狂犬病毒的受体是细胞表面的乙酰胆碱。
至今尚未发现植物细胞表面存在着病毒受体。
4、1971年Diener首次阐明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的病原是类病毒(单链环状RNA分子)5、溶源性细菌是指在其染色体整合有:BA、温和噬菌体B、温和噬菌体基因组C、烈性噬菌体D、烈必噬菌体基因组6、琼脂是最理想的凝固剂,常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5~2%琼脂制成固体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