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清醒患者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614.47 KB
- 文档页数:3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中的应用【摘要】纤支镜是一种在麻醉中广泛应用的工具,它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纤支镜的原理和优势,然后详细探讨了纤支镜在气管插管中的作用及引导步骤。
随后列举了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适用范围。
在文章展望了纤支镜在麻醉中的未来应用,并强调了其在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方面的重要价值。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中的应用,以及其对医疗领域的积极影响和价值。
【关键词】纤支镜、气管插管、麻醉、原理、优势、作用、步骤、注意事项、适用范围、未来展望、价值1. 引言1.1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中的应用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中的应用是一种先进的医疗技术,通过使用纤支镜辅助插入气管插管,可以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减少插管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在麻醉中,气管插管是非常重要的手术步骤,一旦插管失败或不当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观察气道和声门,准确掌握插管的位置,避免误吸和误伤患者的情况发生。
纤支镜的精细度和灵活性使得插管过程更加流畅和安全。
通过了解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的原理和作用,掌握插管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更好地应用这一技术,提高麻醉的质量和安全性。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各种麻醉手术和急救情况。
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中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和拓展,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中的应用的价值将会得到更多的认可和重视,为医疗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2. 正文2.1 纤支镜的原理和优势纤支镜是一种特殊的内窥镜,主要由光源系统、光导系统、成像系统和操作系统组成。
其原理是通过光导系统将光源反射到镜片上,形成高清晰度的图像,从而帮助医生观察气管和插管过程中的细微结构。
纤支镜在气管插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清晰的视野,引导插管准确到达气管,并在手术过程中监测气道情况。
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05年3月至2010年1月间在我院行气管插管的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行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和经口气管插管,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和插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较传统经口气管插管具有明显的优势。
结论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nasotracheal intubation under fiberbr on choscope. Methods 148 patients who had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from March 2005 to January 2010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or the study. Nasotracheal intubation under fiberoptic or orotracheal intubation was performed respectively. The incidence and complications after intubation of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nasotracheal intubation under fiberoptic had obvious advantages than traditional orotracheal intubation. Conclusion Nasotracheal intubation under fiberoptic has higher security, fewer complications. It is worthy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Fiberbr on choscope; Nasotracheal intuba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近年来,纤支镜(Fiberbr on choscope,FOB)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增多,已逐步发展成为呼吸道病变检查、困难气道辅助处理以及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器具[1]。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在颌面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作者:戴洪李保恩彭云峰李旭东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fibreoptic bronchoscope,FOB)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术在颌面外科手术中的临床运用。
方法 45例颌面外伤患者其中多发下颌骨骨折18例,上颌骨及颧骨骨折15例,上下颌骨多发骨折且合并有四肢骨折者12例,男38例,女7例,年龄16~38岁。
方法术前30 min给东莨菪碱0.3 mg肌注。
分段实施局部麻醉:鼻腔以1%丁卡因加3%麻黄碱行鼻腔表面麻醉并使鼻腔黏膜血管收缩;喉声门上区喉上神经阻滞(SLNB)以2%利多卡因经舌骨大角前下穿刺行SLNB,左右各2 ml;喉声门下区以2%利多卡因2 ml/次经环甲膜穿刺行喉及气管表面麻醉。
适度镇静局部麻醉完善后,给咪达唑仑1~2 mg+芬太尼0.02~0.04 mg静脉滴注。
经鼻腔置入纤支镜和引导插入气管导管由助手扶持患者头部于合适位置,操作者位于患者头部,将套有钢丝气管导管(ID6~7 mm)的纤支镜经鼻腔置入,出后鼻孔后即可见会厌,缓慢推进纤支镜并调整角度完全暴露声门,将纤支镜头端进入声门下气管内3~5 cm,看到气管隆突后即可顺势导入气管导管,退出纤支镜固定导管。
结果全部45例插管均一次成功,耗时0.5~1.5 min。
有4例在导管出后鼻孔后有不适感,另有6例插管后轻微呛咳,但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颌面外伤患者多伴颌面部严重挫裂伤及多发骨折,麻醉处理较为棘手。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具有快速准确安全、成功率高、损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且可通过纤支镜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及给氧,在有条件的单位不失为处理此类气道的好方法。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清醒插管;颌面外伤随着经济和交通业的迅猛发展,由摩托车引发的相关交通意外日益增多。
此类外伤患者多伴颌面多发骨折及广泛软组织挫伤,严重者可合并颅脑外伤、颈椎骨折、四肢多发骨折等。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中的应用【摘要】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中的应用是一种先进的技术,通过纤支镜的引导,可以准确、安全地插入气管插管,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
本文从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的原理、操作步骤、麻醉诱导中的作用、术中应用以及术后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的优势包括操作简便、插管成功率高以及降低对患者的创伤等,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未来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中的应用前景仍值得期待,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和研究,将进一步提高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促进患者手术安全和成功率的提高。
【关键词】纤支镜、气管插管、麻醉、引导、操作步骤、麻醉诱导、术中、术后、前景、优势、局限性1. 引言1.1 背景介绍麻醉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它在手术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麻醉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安全。
而气管插管是麻醉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将气管插管插入患者的气管,可以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有效保障患者的呼吸功能。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的出现对于提高麻醉操作的成功率和减少操作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它已经被证明可以在复杂病例和特殊情况下提供更好的插管效果,为麻醉医生带来了更大的便利。
研究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临床意义。
1.2 研究意义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中的应用是目前麻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通过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技术,可以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减少插管操作的难度,降低插管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了麻醉诱导的安全性。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技术可以有效避免气管插管造成的组织损伤和并发症,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和风险。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技术还可以提高麻醉过程中的气道管理效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术中的安全。
深入研究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中的应用,探索其优势和局限性,对于提高麻醉质量、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的原理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的原理主要是通过纤细的光纤束和镜片构成的纤支镜插入气管,利用光学原理和技术,在显示屏上观察到气管的情况,并通过插入气管导管完成插管操作。
【关键字】精品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在颌面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戴洪1 李保恩1 彭云峰2 李旭东1【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fibreoptic bronchoscope,FOB)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术在颌面外科手术中的临床运用。
资料与方法45例颌面外伤患者其中多发下颌骨骨折18例,上颌骨及颧骨骨折15例,上下颌骨多发骨折且合并有四肢骨折者12例,男性38例,女性7例,年龄16~38岁。
方法术前30min给东莨菪碱0.3mg肌注。
分段实施局部麻醉: 鼻腔以1%丁卡因加3%麻黄碱行鼻腔表面麻醉并使鼻腔黏膜血管收缩;喉-声门上区喉上神经阻滞(SLNB)以2%利多卡因经舌骨大角前下穿刺行SLNB,左右各2ml;喉-声门下区以2%利多卡因2ml/次经环甲膜穿刺行喉及气管表面麻醉。
适度镇静局部麻醉完善后,给咪达唑仑1~2mg芬太尼0.02~0.04mg静注。
经鼻腔置入纤支镜和引导拔出气管导管由助手扶持患者头部于合适位置,操作者位于患者头部,将套有钢丝气管导管(ID6~7mm)的纤支镜经鼻腔置入,出后鼻孔后即可见会厌,缓慢推进纤支镜并调整角度完全暴露声门,将纤支镜头端进入声门下气管内3~5cm,看到气管隆突后即可顺势导入气管导管,退出纤支镜固定导管。
---------------------------------------------------------1云南省德宏州医疗集团人民医院麻醉科2云南省德宏州医疗集团人民医院口腔科邮编:678400 联系电话:;(办)联系人戴洪电子邮箱通讯地址: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勇罕街13号结果全部45例插管均一次成功,耗时0.5~1.5min。
有4例在导管出后鼻孔后有不适感,另有6例插管后轻微呛咳,但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颌面外伤患者多伴颌面部严重挫裂伤及多发骨折,麻醉处理较为棘手。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具有快速准确安全、成功率高、损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且可通过纤支镜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及给氧,在有条件的单位不失为处理此类气道的好方法。
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在重症呼吸衰竭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在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28例的呼吸衰竭重症患者,采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术建立人工气道。
同时还进行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及分泌物的采样。
结果:28例患者全部一次性插管成功,均未出现并发症,插管过程平均约3~5分钟。
结论: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是安全、迅速、成功率高和并发症少的有效方法,可在重症呼吸衰竭病人抢救中推广。
关键词纤支镜经鼻气管插管重症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抢救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
特别是老年患者常存在基础心、肺功能障碍,安全、迅速、有效地建立人工气道能为抢救赢得时机。
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自2009~2010年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经口气管插管并进行机械通气抢救老年呼吸衰竭患者28例,均1次插管成功,均取得较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28例患者,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55~85岁,平均70.2岁。
其中COPD 15例,重症哮喘3例,重症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5例,肺癌合并感染5例。
呼吸衰竭的诊断以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动脉血气分析确定。
Ⅰ型呼吸衰竭10例,Ⅱ型呼吸衰竭18例。
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吸入空气)PaO2<40mmHg,均有明确的较为严重的支气管或肺部感染;Ⅱ型呼吸衰竭中,除了低氧血症,且PaCO2>50mmHg并有不同程度的肺性脑病表现,经抗生素、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吸氧、化痰、無创呼吸机等综合治疗无效。
方法:患者在ICU心电监护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监测下,经鼻导管高流量吸氧,患者去枕平卧,如有义齿应取出,放置牙垫,意识清楚且有精神烦躁患者给予静脉缓慢推注异丙酚25~50mg。
必要时先予人工气囊辅助通气,使血氧饱和度升至90%以上,选直径为7.5~8.0cm的气管导管,气管导管外壁及纤支镜插入并表面涂抹石蜡油,气管导管套于纤支镜外,纤支镜经鼻缓慢进入直视声门,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2~4ml局部麻醉,于声门开放时将纤支镜插入气管内,吸净气管内痰液,并快速检查左右主支气管后,将气管导管沿纤支镜插入气管,调整导管开口距隆突3~4cm,然后快速退镜,充填气囊固定气管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