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1随堂练习6-1细胞的增殖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33.50 KB
- 文档页数:6
人教生物必修1课堂跟踪检测6.1 细胞的增殖一、单选题1.下图中能正确表达细胞周期概念的是()A.A~B B.B~D C.B~C D.A~C【答案】B【分析】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分裂间期是进入分裂期的物质准备,完成的是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周期中占90~95%的时间;分裂期占细胞周期的5~10%。
【详解】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进入分裂间期,因此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时间长)和分裂期(时间短),顺序不能颠倒,故图中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是BC+CD,即B→D。
故选B。
2.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染色质又在某些情况下转变为染色体。
下列对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完全相同B.细胞分裂时,染色质高度螺旋,缩短变粗转变成染色体C.染色质是细胞核内易被酸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D.染色质或染色体不是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答案】B【分析】染色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分裂间期呈染色质状态,进入分裂期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分裂末期染色体解螺旋成为染色质。
【详解】A、染色质是细丝状结构,染色体是染色质缩短变粗后的结构,因此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不相同,A错误;B、细胞分裂的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缩短变粗转变成染色体,B正确;C、染色质是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C错误;D、染色质或染色体只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D错误。
故选B。
3.如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分裂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的1是染色体,此时每条染色体只含有1个DNA分子B.图中的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C.图示细胞的顺序为甲→乙→丙D.图乙中的变化是由中心体发出的纺锤丝逐渐消失,出现了新的核膜和核仁【答案】D【分析】分析题图,图中表示着丝粒断裂后形成细胞板过程。
【详解】A、图中小泡形成细胞板,甲着丝粒已经断裂,染色体移向两级,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A正确;B、图中小泡会形成细胞板,最终形成细胞壁,小泡来源与高尔基体有关,B正确;C、甲图处于末期初始,乙丙处于末期,且丙出现的更晚,所以顺序是甲→乙→丙,C正确;D、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D错误。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1课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一是细胞____________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生长(细胞体积越大,表面积与体积的比越________,物质运输的效率________);二是受________所能控制的范围的制约。
2.细胞增殖的意义:是生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
3.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细胞周期:________的细胞从__________开始,到____________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2.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各期特点分裂间期:完成______的复制和有关______,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________,分裂期 前期:(两现)染色质成为______,纺锤,丝形成________;(两失)________和, ________消失解体;(一散乱)______,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中期:(排队)染色体的________排列在,赤道板上;________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后期:(分家)______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______,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末期:(两失)染色体变为__________,,________消失;(两现)________和,________重新出现,________出现并,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总结:(1)没复制时,染色体∶DNA∶染色单体=________,复制后,染色体∶DNA∶染色单体=________。
(2)DNA________期加倍,加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减半,减半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染色体________期加倍,加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减半,减半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 细胞的增殖1、如图为洋葱根尖分生区某一连续分裂的细胞的分裂时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AB + BC或CD + DE都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B.BC段主要发生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可选择BC段或DE段的细胞来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D.由图可知,该细胞的细胞周期为19.3 h2、下列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B.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纺锤丝出现在分裂间期C.细胞周期中染色质DNA比染色体DNA更容易复制D.肝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的长3、与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的变化关系最密切的一组细胞结构是( )A.核糖体、线粒体和细胞核B.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C.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D.内质网和高尔基体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前期完成中心体复制B.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C. 后期形成纺锤体D. 末期重新形成核膜5、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分裂间期,每条染色体复制,DNA含量加倍B.在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NA含量也加倍C.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D.在分裂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至两极6、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于动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末期出现赤道板,形成细胞壁C.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D.高尔基体在末期起着重要作用7、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明显不同的是( )①后期有着丝点的分裂②中心粒周围出现星射线,形成纺锤体③间期有染色体的复制④末期在细胞的中部不形成细胞板⑤后期到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A.①②③⑤B.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⑤8、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加倍、染色体加倍、细胞核加倍分别在()A.间期、后期、末期B.间期、前期、中期C.中期、后期、末期D.前期、中期、后期9、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变化的曲线。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课细胞的增殖(一)【基础达标】1.参天大树和小草在细胞大小上并无差异,鲸的细胞也不一定比蚂蚁的细胞大,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细胞体积大,相对表面积小,有利于细胞接受外界信息和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B.细胞体积大,相对表面积也大,有利于细胞接受外界信息和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细胞体积小,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细胞接受外界信息和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D.细胞体积小,相对表面积也小,有利于细胞接受外界信息和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2.下列四组人体细胞中,能通过细胞分裂使组织得以修复和更新的一组是() A.成骨细胞和白细胞B.口腔上皮细胞和角质细胞C.肝细胞和生发层细胞D.神经元细胞和骨骼肌细胞3.右图表示细胞分裂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表示分裂间期B.乙→甲表示分裂期C.一个细胞周期指甲→甲的全过程D.一个细胞周期指乙→乙的全过程4.右图为细胞周期中部分细胞核的变化示意图,此过程()A.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B.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染色质复制C.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渐消失D.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螺旋变粗5.一般来说,参与植物有丝分裂这一生理过程的细胞器有()①线粒体②核糖体③高尔基体④中心体⑤内质网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6.在细胞开始分裂时,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的含量为Q,那么在有丝分裂子细胞中,其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各为多少() A.N和Q B.N/2和Q/2C.N和Q/2 D.N/2和Q7.下图中哪一条曲线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A.a曲线B.b曲线C.c曲线D.d曲线8.下图是具有六条染色体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
据图分析回答:(1)乙图所示的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期,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细胞中,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的是图________。
第6 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 节细胞的增殖(2 课时)【学海导航】1.知识方面(1)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3)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2.能力方面(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2)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基础整理】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1.多细胞生物体生长的原因是细胞的__________ 和_________ 。
2.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1)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琼脂块体积的增大而_____________ 。
2)NaOH的扩散速度随琼脂块体积的增大而 __________ 。
3)NaOH的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琼脂块体积的增大而_______ 。
3.细胞的_______ 和 _______ 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核是细胞的_______________ ;如果细胞太大,__________ 的“负担”就会过重,从而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二、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1.多细胞生物从___________ 开始,要经过________ 和______ 逐渐发育为成体。
_______ 是一项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的基础。
2 .细胞以__________ 的方式进行增殖,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有丝分裂1.___________ 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真核生物进行有丝分裂具有2.连续分裂的细胞,从_________________ 开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
3 .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_____________ ,大约占细胞周期的____________ ,该时期为下一个时期进行活跃的_____________ ,主要完成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即________ 的复制。
第24课时细胞的增殖(一)[目标导读] 1.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归纳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2.结合图6-1,概述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概念。
3.分析图6-2和6-3,掌握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理解各阶段的主要变化特征。
[重难点击] 1.细胞周期的概念。
2.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细胞生长到一定体积时,就要进行细胞分裂,保证细胞体积微小。
请分析教材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找出细胞趋向于小的原因。
1.实验原理酚酞遇NaOH呈紫红色;用琼脂块的大小模拟细胞的大小;用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来表示物质运输效率。
2.实验步骤制备琼脂块:将琼脂块切成3块边长分别为3 cm、2 cm、1 cm的正方体↓浸泡:将琼脂块同时放入质量分数为0.1%的NaOH溶液中,浸泡10 min↓切割:捞取、干燥,将琼脂块切成两半↓测量:测量切面上NaOH扩散的深度↓计算、记录:计算不同琼脂块的体积、表面积、NaOH扩散的体积和整个琼脂块体积的比值,记入相应的表格3.实验结果和结论(1)在相同时间内,NaOH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深度基本相同,说明NaOH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是相同的。
(2)琼脂块的表面积和体积之比(相对表面积)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
(3)NaOH扩散的体积和整个琼脂块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
小贴士实验中,如果担心是由于NaOH对琼脂造成了破坏导致实验结果不同,我们可以不用NaOH而改用平时取材很方便的红墨水,同时也不需要预先添加酚酞。
其他的实验步骤不变。
归纳提炼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1)受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制约: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流的面积相对越小,所以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2)受细胞核控制范围的制约: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增大而增加。
活学活用1.在“探究细胞大小和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1)在测量琼脂块变色深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测量方法是下图中的(虚线表示测量位置)( )(2)该实验的结论是:细胞体积越小,细胞的相对表面积__________,物质交换效率__________,细胞新陈代谢越________。
人教版高一生物上册必修1《6.1细胞的增殖》同步练习及答案二第1课细胞的增殖(二)【基础达标】1.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的()A.DNA自我复制B.染色体着丝点分裂C.是否出现星射线D.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2.某学生检查了洋葱根尖1 000个处于有丝分裂期的细胞,其中有692个处于前期,105个处于中期,35个处于后期,168个处于末期。
据此可判断洋葱根尖的有丝分裂()A.进行比较旺盛B.细胞周期中分裂期比分裂间期要短C.分裂期中的前期持续时间最短D.分裂期各时期的相对持续时间关系是前期>末期>中期>后期3.下列物质变化示意图中,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4.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之一是() A.核膜、核仁消失B.形成纺锤体C.分裂过程不会出现细胞板D.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5.如图是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和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B.没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C.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D.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6.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制作装片过程中,主要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应该是()A.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漂洗、解离、染色、制片C.解离、染色、漂洗、制片D.漂洗、染色、解离、制片7.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粒的分开和倍增分别发生在() A.前期和后期B.中期和末期C.前期和间期D.前期和中期8.下图A、B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细胞周期及其分裂期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1)图A可以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中的时期相当于图A中的________段,图B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有________个,共有DNA分子________个。
细胞的增殖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变化示意图中,哪个不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答案:D2.有丝分裂间期完成后,其结果是()A.DNA分子数不变,染色体数目加倍B.DNA分子数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C.DNA分子数和染色体的数目都加倍D.DNA分子数和染色体的数目都不变答案: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间期细胞的染色体和DNA的复制,以及二者的关系及染色体数目的确定依据。
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就包括了染色体上的DNA复制。
染色体复制后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共用一个着丝点,着丝点的数目未变,所以染色体数目不变。
但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了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上有一个DNA分子,所以DNA的分子数目加倍了。
3.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以下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A.剪取5 cm根尖,用酒精和吡罗红混合液解离染色B.如图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C.持续观察,视野中的K细胞将分裂成两个子细胞D.视野中,N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细胞的一半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材基础实验的操作和注意事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分析能力。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应剪取根尖2~3 mm,然后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解离,漂洗后再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染色;从图中可清晰观察到染色体的形态特点,故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因解离时解离液中的盐酸已经把细胞杀死了,细胞不能再分裂,故持续观察K细胞,其形态不再变化;M细胞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为中期细胞,N细胞刚分裂成两个,为末期细胞,N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细胞的2倍。
4.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虚线表示纺锤丝)。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A.②①②③④⑤B.②③①④⑤C.②①⑤④③②D.①⑤④③②①答案: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细胞周期始于间期,图中②呈染色质状态,尚未复制,所以它排在首位,接着应是①,随之染色体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应是⑤。
注意事项:1.答卷注意书写清楚。
3.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
(时间:30 分钟满分:50 分)难度及题号考查知识点及角度基础中档稍难细胞周期 1 8有丝分裂过程及相关变化2、3 4、7无丝分裂 6观察有丝分裂实验 5一、选择题(共61.下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4 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对植物a→b 段的生理活动没有影响B.图中b→a→b 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C.甲图的b→a 与丙图的b→a 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D.a→b 中,由于DNA 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解析a→b 是分裂间期,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都需要酶,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所以温度对植物a→b 段的生理活动有影响;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完成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是一个细胞周期,按顺时针a→b→a 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扇形图表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时间比例,不表示具体时间,甲图中b→a 与丙图中b→a 所占扇形面积有差异,但所用时间可能相同;a→b 是分裂间期,DNA 分子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含有同一着丝点连接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不变。
答案 C 2.有丝分裂间期细胞内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其结果是( )。
A.DNA 含量增加了一倍,染色体数不变B.DNA 含量和染色体数都增加一倍C.DNA 含量不变,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D.DNA 含量和染色体数均不变解析间期DNA 复制而加倍,而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仍为一条染色体,染色体数不变。
答案 A3.如图为某学生绘制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简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
解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由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纺锤体牵引着染色体的着丝点,中期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
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两极,所以着丝点是受力点,向两极移动时位置应在前,而染色体的两条臂在后。
姓名,年级:时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同步学典6.1细胞的增殖1、下列有关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与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有关B.细胞核的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C。
细胞的体积与细胞核无关D.细胞体积过大不利于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2、下列有关细胞增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增加个体B。
多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发育为成体C。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D。
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3、如图表示某动物体细胞(含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完成e时期的子细胞变化方向有两种可能,一种如图所示,另一种将分化成某种组织B.该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时期是a、b、dC。
不同物种的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受温度影响D.从b到b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4、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分裂间期,每条染色体复制,DNA含量加倍B。
在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NA含量也加倍C。
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D。
在分裂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至两极5、玉米体细胞中含有20条染色体,当姐妹染色单体为40条时,此时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 )A。
后期、末期、间期B。
间期、前期、中期C。
间期D.间期、末期6、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e过程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B.a~b过程发生了中心粒的倍增C.b~c过程核膜逐渐解体D。
d时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可能排列在赤道板上7、如图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bc段发生DNA分子的复制B.cd段细胞内一定存在染色单体C。
de段表示着丝点的分裂D。
ef段核DNA含量是cd段的一半8、如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C.抑制DNA的复制,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解析: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
分裂间期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经历的时间远比分裂期长,D项正确;如果用抑制剂抑制DNA的复制,则细胞会停留在分裂间期,C项错误;机体内并非所有的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如红细胞、神经细胞等一旦形成,将不再分裂,B项错误;人体内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需要经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后才能进入细胞周期进行细胞增殖,A项错误。
答案:D
2.下图中a→d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
B.c段结束DNA含量增加一倍
C.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b、d段
D.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a、c时期比b、d时期长,因此a、c代表分裂间期,完成遗传物质的复制;b、d代表分裂期,细胞一分为
二,复制后的DNA平均分配到两个细胞中。
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必须先是分裂间期,后是分裂期,所以图中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c 和d为一个细胞周期。
答案:D
3.下列为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h)。
据表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是()
B.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最小的是十二指肠细胞
C.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
D.不同种类细胞的分裂都是同步进行的
解析:本题考查对细胞周期的理解。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分裂期最短的是肿瘤细胞,细胞周期最短的是十二指肠细胞,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最小的是肿瘤细胞;不同种类细胞因细胞周期不同,分裂是不同步的;表中的数据反映出,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是不同的。
答案:C
4.如图为细胞分裂的某一时期,下列有关此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虽然细胞中有中心体⑨,但不能断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
B.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②相连
C.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即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⑤和⑥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
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解析:动物或低等植物细胞中都含有中心体,A项正确;染色体条数以着丝点数为准,从间期复制完成时至中期,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并以着丝点相连,B项正确;图中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据是大小、形态相同,颜色不同,C项正确;在后期,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一对来自④和⑦,另一对来自⑤和⑥,D项错误。
答案:D
5.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
将某种动物的分裂期细胞与G1期(DNA复制前期)细胞融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复制
B.融合细胞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2倍
C.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
D.融合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中所提到的物质的作用:“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该物质存在于分裂期的细胞中,所以,将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和处于G1期的细胞融合后,处于G1期的细胞的染色质就会受到该物质的影响凝集为染色体。
染色体凝集使DNA复制过程受阻,细胞不再按原有的细胞周期运转。
分裂期细胞中的核DNA 分子数是G1期细胞的2倍,故融合的细胞中核DNA分子数是G1期细胞的3倍。
答案:C
6.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看到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和DNA
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C.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D.选某个特定细胞可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解析: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不到DNA,A项错误。
有丝分裂过程中,间期、前期、中期与末期染色体数目相等,均是后期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因此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B项正确;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因此,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远远多于处于中期的细胞数目,C项错误;洋葱根尖细胞经解离后死亡,不能观察某个特定细胞的整个分裂过程,D项错误。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7.下图是具有四条染色体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C图所示分裂的时期是________期,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2)一个细胞中,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的是______图。
(3)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________图。
(4)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的一系列形态变化和活动都是与________相适应的。
染色体的活动取决于________。
(5)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之所以与原来的母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是因为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染色体形态、行为及数目的变化,因此把握各时期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先根据图中染色体的变化特征确定各个时期及其变化顺序是:C(前期)→B(中期)→A(后期)→D(末期),然后依图作答。
答案:(1)前染色体含染色单体且散乱排列
(2)A、D(3)A
(4)染色体及DNA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纺锤丝的牵引
(5)间期复制的染色体在分裂期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子细胞与母细胞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核DNA)
8.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用洋葱根尖作材料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要将细胞分散开可以进行________等操作才能实现;在该实验中,若只跟踪分生区的一个特定细胞,则无法同时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其原因是________。
当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染色体时,若要增加视
野的亮度,应调节________和________。
(2)以下是几位同学进行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操作情况,请分析:
甲同学从解离液中取出材料,立即染色,实验效果很差;乙同学将已染色的材料立即盖上盖玻片观察,看不清细胞;丙同学将制好的玻片直接用高倍镜观察,花了很多时间,找不到细胞。
①甲实验效果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乙看不清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③丙操作上的错误是__________。
解析:(1)要将细胞分散开,可以采用解离、压片等方法。
在一个视野中找不到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可以移动装片进行寻找,因为细胞在解离时已经被盐酸杀死,不能再继续进行分裂;由低倍镜换到高倍镜后增加视野的亮度需要调节光圈或反光镜。
(2)题中所述的3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是很多同学经常出现的问题,染色前一定要先漂洗,染色后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后再制片,观察时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后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答案:(1)解离、压片(写出任意一项即可) 解离后的细胞已经死亡光圈反光镜
(2)①没有漂洗,影响染色②没有滴加清水③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再用高倍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