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表面积练习课
- 格式:ppt
- 大小:994.00 KB
- 文档页数:25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教学设计(练习课)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练习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基本计算方法。
(2)能够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与所求面对应的棱。
(3)通过练习学会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完成、小组学习等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的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练习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与所求面对应的棱。
教学难点: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基本计算方法,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回顾旧知课件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1、要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根据给出的数据可以求出哪些面的面积?2、要求表面积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在练习本中列式计算→小组内互相检查→个别汇报二、变式练习探索本质1、课件出示图片在实际生活中,物体的表面并不总有6个面,老师带来了一幅图,请看,这些物体的表面各有几个面,缺少了哪个面?2、学生看图判断,口头回答师:同学们的判断真准确,也就是在解决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有关问题时,我们首先要判断要求物体哪些面的面积,而不能盲目地列式。
下面老师这里有2道题,请同学们先判断是求物体地哪些面,然后再列出算式。
3、课件出示题目杂货店售米用的木箱(上面没有盖),长1.2米、宽0.6米、高0.8米,(1).制作这样一个木箱至少要用木板多少平方米?(2).如果把木箱放在地上,占地多少平方米?当我们求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时候,首先要判断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缺少了哪个面;再确定所求的面对应的棱的数据,这样才不至于在计算中出现错误。
(3).如果木箱外面四周都刷上油漆(底面不刷),刷油漆的面积一共有多少平方米?学生独立列式→同位互相检查→集体讲评下面这道题,你们又能不能找准求哪些面,对应哪些棱呢?能准确判断地同学请列出算式。
(4).在木箱的四周贴上商标纸,宽度是0.2米,贴这个木箱要用商标纸多少平方米?学生尝试列式→提出审题困惑的地方→了解商标纸的“宽”实际上就是长方体的“高”发生了变化,长和宽都没有变我们刚才围绕售米用地木箱,解决了4道题,这4道题有的是求5个面的面积、有的是求1个面的面积,有的是求4个面地面积,所以我们再解决有关题目地关键在于判断要求哪些面,找准与面所对应的棱。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练习一.选择题。
1、一只无盖的正方体鱼缸,棱长是4分米,做这只鱼缸至少要用玻璃()平方分米。
A.80 B.90 C.96 D.642.两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A.12 B.10 C.83.一个长方体长5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A.110 B.120 C.1304.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就扩大()倍。
A.3 B.6 C.9 D.12二.填空题。
1.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
2.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6厘米,高3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分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
4.一个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它占地面积最大是( ),表面积是( )。
三.判断题。
1.求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鱼缸的表面积,就是求这个长方体前后左右和底面这5个面的面积。
()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4。
()3.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48平方分米,把它放在桌子上占的面积是8平方分米。
()4.把一个正方体锯成2个相同的长方体,它的表面积增加了6平方厘米,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是36平方厘米。
()四.解答题。
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2厘米,宽8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鱼缸,底面是边长5分米的正方形,高4分米,做这样的一个鱼缸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3、做20个棱长为30厘米的小正方体纸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硬纸?4.一个卫生间长2.4米,宽1.8米,高3米。
如果在四壁贴上花墙砖,贴墙砖的高为2米,地面镶上地砖,不贴瓷砖的面积为多少平方米?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答案:A解析:一只无盖的正方体鱼缸,棱长是4分米,求做这只鱼缸至少要用玻璃多少平方分米,也就是求这个正方体5个面的面积。
列式为4×4×5=80平方分米,选择A2.答案:B解析:两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求这个长方体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教案及说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2. 运用长方体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的掌握及运用。
2. 教学难点: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过程。
2. 采用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共同推导长方体表面积公式。
3. 采用练习法,巩固学生对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掌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长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特征,引发学生对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兴趣。
2. 新课讲解:(1)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特征,发现长方体有六个面。
(2)讲解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公式。
(3)运用数学软件或教具,演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公式的作用。
3. 课堂练习:(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长方体表面积公式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拓展应用:(1)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长方体表面积公式解决。
(2)引导学生思考长方体表面积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运用。
6.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掌握。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了解学生对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理解程度。
2. 通过课堂练习,评估学生运用长方体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讲解是否清晰易懂,学生是否能够熟练掌握。